2010年10月12日晚,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大綱下發(fā)。
2010年10月15日,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開始報名。
來自華圖教育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止2010年10月17日晚,2011年國考報名總人數(shù)已達143299,相比于16日的70379人增加了89%,已漸漸逼近2011年總的招考人數(shù)……
競爭激烈程度不輸往年的2011年國考大戰(zhàn),已經(jīng)進入了最后的沖刺階段。然而,作為考生的你,了解真正的國考嗎?
廣義的“公務員考試”應當包括從了解考試政策起,一直到收到錄取通知書為止的整個考核過程,其中起關鍵作用的環(huán)節(jié)是公共科目筆試環(huán)節(jié),也就是一般人都知道的“行測、申論兩大門”。但是,所有考過試的人都知道,考試的成敗不僅僅取決于考生的個人能力,還與一些非智力因素有莫大關系。如果你不想讓幾個月的艱苦復習因為諸如“政策變更”、“報名未通過審核”等細節(jié)問題而功虧一簣,那你就一定要看看完整的國考六大環(huán)節(jié)——
一、考試政策和大綱
二、報考
三、繳費及打印準考證
四、公共科目筆試
五、面試及專業(yè)科目筆試
六、體檢、組織考察、任前公示
一、考試政策和大綱
對于公務員考試既要有政策方面的了解,又要有備考策略的了解。
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筆試時間為12月5日。有考生會問,2010年的考試為什么要叫“2011年國考”呢?這是規(guī)矩:每年年底舉行的考試都是下一年度的公務員考試。所以考生們在選取參考書和教材的時候一定要看好,不要買到過時的資料。
另外,目前的公務員考試可謂“琳瑯滿目”??忌獏^(qū)分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本文提到的國考指的就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其招錄機關為中央國家機關,與之相對應的是各地公務員考試,包括省級公務員考試、市級公務員考試甚至地區(qū)、縣級公務員考試,主要區(qū)別是招錄機關。而這些形形色色的公務員考試時間一般來說都不大相同,考生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時間安排,選取允許自己報考的多個公務員考試參加。參加考試次數(shù)越多,實戰(zhàn)練習的機會也就越多。
在材料上,公認的備考練習題就是歷年真題,正所謂“從真題中來,到真題中去”。選取參考書時,可以將書店中的多種參考書放在一起橫向比較,看看哪一本的講解最到位,那么這本參考書的價值更大。在練習歷年真題時,更推薦“橫向練習法”,即將不同模塊分開進行練習,而不是按照年代來進行練習。換句話說,目前市面上的參考書都是按照“編年體”來進行編排的,而我們練習時要按照“國別體”的方式來進行練習。
在練習時,最需要注意的題目是做錯了的和不會做的題目。這些題目才是最終的點。另外,在練習時要注意反復,特別是對于錯題和不會的題目。目前,2011年國考已經(jīng)進入最后的沖刺階段,考生可以拿出之前積累的“錯題集”,最后查漏補缺。
二、報考
在每年的10月中旬進行報考時,有不少考生被報考流程整的焦頭爛額。其實公務員考試報考階段只需要著重注意三方面的內容,一般來說報考就會順利通過。每位考生每次公務員考試只允許報考一個職位,類似于上世紀90年代的高考,而且公務員考試只有“第一志愿”。一旦報考成功,那么“志愿”就不能更改。
第一方面,職位對于學歷、學位、專業(yè)的要求。對于“專業(yè)”的要求最為復雜,如果考生不清楚自己是否符合專業(yè)要求,那么可以撥打咨詢電話進行咨詢。
第二方面,職位對于政治面貌的要求。200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開始就有一半職位要求是“中共黨員”,這里特別指出,只要是預備黨員,也可以按照黨員身份進行報考。
第三方面,職位對于工作年限的要求。有很多人傳言公務員考試不允許應屆畢業(yè)生考試,這個傳言是不負責任的。目前來說,確實有一半的職位要求具有兩年或者兩年以上的工作經(jīng)驗,但從實際角度考慮,完全禁止沒有工作經(jīng)驗的應屆畢業(yè)生參加公務員考試,無疑對于我國大學應屆畢業(yè)生就業(yè)會產(chǎn)生進一步壓力。
如果以上條件都符合報考職位的要求,一般來說報考就會順利通過“資格審查”。一旦資格審查通過,那么考生就不能夠再更改報考職位。如果資格審查沒有通過,則會收到“請更改個人信息或者選擇其余職位報考”的建議,特別強調在報考時不要填寫任何虛假信息。有些考生為了能夠報考某個自己喜歡的職位,填寫了虛假個人信息,這樣做雖然能夠順利報考,但是即便是面試通過,最后的組織考察也不會通過。
個人的情況不同,這里不再一一羅列,有興趣的考生可以參見華圖教育網(wǎng)的職位報考15大問題等相關文章。
三、繳費及打印準考證
有一部分考生不注意報考流程,錯過了繳費或者打印準考證的時間。繳費是確認報考的重要步驟,只有繳費之后,系統(tǒng)才能生成準考證。大約在考前20天左右,需要登陸系統(tǒng)利用電子銀行進行繳費。每年的電子銀行并不相同,但是每年都可以通過工商銀行的電子銀行進行繳費。大約在考前10天左右,可以在報名網(wǎng)站找到準考證的電子版進行打印。
特別強調的是,由于每年的政策、考試時間不同,繳費、打印準考證的時間也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這些時間會在每年的招考公告中詳細寫明,請考生仔細閱讀招考公告。
四、公共科目筆試
每年公務員考試最引人關注的環(huán)節(jié)就是公共科目筆試,也就是“行測、申論兩大門”,它也是各位考生進入公務員隊伍的“敲門磚”。關于這一部分,要在內容上和態(tài)度上有正確的認識。
201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的行測科目仍然由五大模塊組成,120分鐘的考試時間與100分的分值保持不變,各模塊的排列順序也與2010年國考大綱保持了一致,依次為言語理解與表達、數(shù)量關系、判斷推理、資料分析和常識判斷。
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給出的常見題型為“閱讀理解、邏輯填空、語句表達”三類。
數(shù)量關系部分的常見題型包括“數(shù)字推理、數(shù)學運算”兩類。
判斷推理部分包括“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四類。
資料分析部分通常由統(tǒng)計性的圖表、數(shù)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部分,考察的范圍“涉及政治、經(jīng)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huán)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對于公共科目筆試,有三種對待方式是不正確的。
一種是完全不備考,只是進了考場試試看。在幾年前,公務員考試規(guī)模還比較有限的情況下,由于競爭并不像現(xiàn)在這么激烈,因此有一些“高智商”的考生“*考”,考分還很高。但是在目前1.75%的低錄取率的競爭狀態(tài)下,這種情況便極少發(fā)生了。這類考生往往輸在心理上,這類考生大多是抱著“試試看”的態(tài)度參加考試,不想付出則有回報的事情是不可能發(fā)生的。因此考生要做一定量的備考才能進入考場。
第二種是做完一、兩遍真題便束之高閣。這樣做完全就是浪費時間,與前一種不備考的考生沒有太大區(qū)別。這類考生走入考場的狀態(tài)往往是“以前會做的題現(xiàn)在也還會做,以前不會的題仍然不會”,與不備考相比較起來沒有任何提高。
第三種是面對公務員考試忙的焦頭爛額,把所有練習題都做透。這類考生雖然在態(tài)度上非常認真,但是方法不對,這樣做的結果是事倍功半的效果。練習要做,但并不是所有與公務員考題相關的練習都要做,特別是現(xiàn)在的練習題市場存在魚目混珠的現(xiàn)象,考生很難分辨真?zhèn)危泻芏嗳俗隽撕艽蟮呐?,但考試中并不涉及相關內容。在這里特別指出,目前市場上還有不少參考書寫著《公共基礎知識》,這部分內容跟公務員考試的行政職業(yè)能力測驗“常識判斷”部分有很大區(qū)別,而《公共基礎知識》也僅在個別地方公務員考試中考查,比如內蒙古公務員考試,如果沒有特別要求,考生完全沒有必要過多研究《公共基礎知識》的內容。
五、面試及專業(yè)科目筆試
目前我國面試采用的方式叫做“比例競爭制”。每年的公務員考試會公布一個分數(shù)線,達到這個統(tǒng)一劃定的分數(shù)線的考生才有可能會進入面試,但并不是所有的達到該分數(shù)線的考生都能進入面試。由于一部分職位的報考者很多,因此公共科目筆試高分者也很多,為了避免組織面試的混亂,采取擇優(yōu)錄取的原則,即按照1:3、1:4或者1:5的比例,選取分數(shù)排名靠前的考生進入面試。如果某職位招錄3名公務員,按照1:4的錄取比例進入面試,那么報考該職位的考生公共科目筆試達到國家統(tǒng)一劃定的分數(shù)線且排名在前12名者將會進入面試。
“結構化面試”仍然是目前面試采用的主要考核方式。結構化面試,也稱標準化面試,是根據(jù)所制定的評價指標,運用特定的問題、評價方法和評價標準,嚴格遵循特定程序,通過測評人員與應聘者面對面的言語交流,對應聘者進行評價的標準化過程。公務員考試的結構化面試共有七項測評要素。
第一,綜合分析能力:通過歸納、演繹等推理過程準確理解、把握事物的本質和內在聯(lián)系以解決問題。
第二,人際關系能力:能夠為達成工作目標建立或保持友好、和諧的人際關系或人際網(wǎng)絡。
第三,主動工作能力:能夠在工作中發(fā)現(xiàn)或創(chuàng)造新的機會,做要求之外的事,這些行為將提高工作績效或減少潛在問題的出現(xiàn)。
第四,計劃組織能力:能夠根據(jù)目標對自己、他人、部門的活動做出計劃,調配資源,并對沖突各方進行有效調節(jié)。
第五,應變能力:在有壓力的情境下,思考、解決問題時能夠迅速而靈活地轉移角度、隨機應變、觸類旁通,做出正確的判斷和處理。
第六,言語表達能力:針對不同的聽眾將自己的思想、觀點以言語的方式明白無誤地表達出來,以便于聽眾接受。要求用詞準確,表達劉暢,有感染力、說服力。
第七,舉止儀表:穿著得體,能始終保持頭腦清醒,行為表現(xiàn)起伏波動少、不失分寸。
其中,綜合分析、人際關系、主動工作、計劃組織、應變等五項要素設題考查,每道題對應一項主要測評要素。但考生的回答表現(xiàn)也可能涉及到其他測評要素,這由考官靈活掌握。言語表達、舉止儀表兩項要素不設題考察。考生在這兩項要素上的得分,要根據(jù)其在面試中的總體表現(xiàn)加以評定。
“無領導小組討論”是近年公務員考試中新興的面試考核方式。領導小組討論是評價中心技術中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測評技術,采用情景模擬的方式對考生進行集體面試。它通過一定數(shù)目的考生組成一組(5至7人),進行一小時左右時間的與工作有關問題的討論,討論過程中不指定誰是領導,也不指定受測者應坐的位置,讓受測者自行安排組織,評價者來觀測考生的組織協(xié)調能力、口頭表達能力,辯論的說服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和素質是否達到擬任崗位的要求,以及自信程度、進取心、情緒穩(wěn)定性、反應靈活性等個性特點是否符合擬任崗位的團體氣氛,由此來綜合評價考生之間的差別。
專業(yè)科目筆試并不是所有職位都要考查的內容,只有《招考簡章》公布的需要進行專業(yè)考試的部分職位,才進行專業(yè)科目考試,考核范圍將會在考前通知考生。
六、體檢、組織考察、任前公示
如果考生能夠在面試環(huán)節(jié)中脫穎而出,那么可以說80%已經(jīng)踏入了公務員的隊伍。剩下的三項考核內容,只要按照既定流程進行即可,在本文中不再贅述。
目前,2011年公務員考試已進入報考階段。預計10月21日將進入報考人數(shù)激增的階段,同時,也進入了報考的黃金階段。希望各位考生利用好時間,盡快確定篩選職位的各項因素,找到適合自己的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