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舊約》中的《約伯記》是一部戲劇。
□ 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杰出的詩人、戲劇家。
□ 迦梨陀娑生活于印度古代的笈多王朝。
□ 迦梨陀娑的作品:敘事詩《羅怙世系》、《鳩摩羅出世》、抒情長詩《云使》、抒情敘事詩《時令之環(huán)》、劇本《沙恭達羅》、《優(yōu)哩婆濕》、《摩羅維迦和火友王》。
□ 迦梨陀娑的代表作:《云使》、《沙恭達羅》。
□ 迦梨陀娑抒情長詩《云使》分為《前云》、《后云》。
□ 日本古代和中古文學一般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即奈良時代文學、平安時代文學、鐮倉室町時代文學、江戶時代文學。
□ 和詩歌流傳至今的只有《萬葉集》一種,它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
□ 平安時代文學體裁主要是詩歌和散文。
□ 平安時代的和歌集《古今和歌集》。
□ 江戶時代,詩歌方面的代表是松尾芭蕉,戲劇方面的代表是近松門左衛(wèi)門,小說方面的代表是井原西鶴。
□ 松尾芭蕉被稱作是“俳圣”。
□ 越南阮攸所寫的長篇敘事詩《金云翹傳》情節(jié)取自我國清初的同名小說。
□ 金德 伯勒達伊相傳是長篇敘事詩《地王頌》的作者。
□ 杜勒西達斯是印地文學影響的詩人。
□ 伊本 穆格發(fā)的突出貢獻是把印度的寓言故事《五卷書》從波斯文轉譯成阿拉伯文。
□ 波斯文學“三大詩人”:菲爾多西、薩迪、哈菲茲。
□ 菲爾多西長篇敘事詩《列王記》。
□ 薩迪的《薔薇園》、《果園》。
□ 格魯吉亞大詩人魯斯塔維里)長篇敘事詩《虎皮武士》是世界古典名著之一。
□ 紫氏部本性藤原,“紫”從小說中女主角紫姬而來,“氏部”來自他父兄所擔任過的“氏部丞”而來。
□ 《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特語文學的典范,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
□ 薩迪《薔薇園》的格式被但丁《新生》所學習。
□ 二葉亭四迷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小說《浮云》。
□ 森歐外的處女作《舞姬》。
□ 島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義派中成就的作家。
□ 1912年到1918年是日本文學分化出三個反對自然主義的流派:白樺派,唯美派,新思潮派。
□ 志賀直哉是白樺派代表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說《和解》。
□ 谷崎潤一郎是唯美派[新浪漫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春琴抄》、《細雪》。
□ 芥川龍之介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羅生門》。
□ 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鼻子》受到夏目漱石的稱贊。
□ 夏目漱石的第一部成名作是:《我是貓》。其它小說:《從此以后》、《門》、《春分過后》、《行人》、《心》。
□ 泰戈爾的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
□ 日本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家是小林多喜二。
□ 德永直《沒有太陽的街》和同年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并稱為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雙壁”。
□ 在阿拉伯各國現(xiàn)代文學產(chǎn)生過兩個有代表的文學流派“旅美派”和“埃及現(xiàn)代派”。
□ “旅美派”紀伯倫散文詩集《先知》。
□ 侯賽因是“埃及現(xiàn)代派”的代表作家。
□ 野間宏的長篇小說《真空地帶》、短篇小說《臉上的紅月亮》。
□ 井上靖的作品:《敦煌》、《孔子》、《天平之甍》。
□ 黑非洲塞達 桑戈爾是塞內(nèi)加爾的詩人,第一任總統(tǒng)。
□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重要作品:《故園》、《雪國》、《千鶴》。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60分)
簡答題
□ 什么是“荷馬問題”?
答:“荷馬問題”的核心是詩史的作者和形成問題。數(shù)千年來一般都認為“荷馬史詩”是“荷馬”所寫,但是自古希臘時期就有人對其作者進行懷疑。到現(xiàn)在基本否定作者是“荷馬”的說法,認為這不書并不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完成的。
□ 什么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的特點是什么?
答: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被稱為人文主義。
①人文主義思想與教會的神權統(tǒng)治針鋒相對的。教會以神為權威,把封建統(tǒng)治加以神化。人文主義則推崇“人”,主張以人為本,反對神的絕對權威。
②人文主義用人性來反對神權,肯定人的價值和人的力量,反對教會的神權論,用個性解放、個人幸福來反對禁欲主義,強調(diào)幸福在現(xiàn)世的人間而不在來世。
③用理性來反對教會的蒙昧主義,強調(diào)幸福在現(xiàn)世的人間而不在來世,用理性來反對教會的蒙昧主義。
④從政治上講,人文主義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jù),因為強大的王權有利于抑制封建勢力,保護統(tǒng)一的國內(nèi)市場和對外掠奪活動。
□ 簡述莎士比亞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答:①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人物性格中的多種色調(diào)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某一種意向,某一種情欲占主導傾向。
②人物性格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人物處在內(nèi)外兩重的矛盾沖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與客觀環(huán)境的沖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內(nèi)心沖突。
③莎士比亞善于在人物對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④內(nèi)心獨白直接揭示人物內(nèi)心,也可以用來交代一些情節(jié),推動劇情發(fā)展。
□ 簡述古典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征。
答:①古典主義文學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
②古典主義文學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它的唯理主義。
③古典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點是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
□ 什么是“三一律”?
答: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tǒng)一。一個劇本的情節(jié)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包含的時間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nèi)。
□ 簡述《偽君子》的答丟夫形象。
答:莫里哀在《偽君子》中揭露答丟夫這個騙子的罪惡用心和嚴重危害。答丟夫是一個利用宗教手段進行罪惡活動的騙子,他內(nèi)心卑劣、心狠手辣,卻能言善辯,巧于應付。他利用偽善手段混入奧爾恭的家,目的是騙取恩人的妻女,霸占他人的財產(chǎn),將自己的卑鄙行為打扮得冠冕堂皇。他能面臨絕境而脫身,進而嫁禍于人,等到一切敗露不能再騙人時,他欲置恩人于死地。
□ 簡述《偽君子》的藝術特點。
答:①在藝術上是按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全劇五幕,情節(jié)集中單純,發(fā)生在奧爾恭家中,利用室內(nèi)環(huán)境構成了關鍵性的情節(jié)。
②《偽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全劇的藝術構思都是為了塑造一個偽善的性格。
③全劇的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準備。第三、四幕正面揭發(fā)答丟夫偽善的罪惡用心。第五幕進一步揭示他的兇惡目的和危害性。
④戲劇沖突本身也代郵許多悲劇性的因素。答丟夫的偽善造成的后果是悲劇性的。這些悲劇因素足以顯示偽善者的掠奪本性,增強了作品的戰(zhàn)斗力。
□ 簡析18世紀啟蒙文學的特點。
答:①啟蒙文學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教誨性。
②啟蒙文學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
□ 什么是感傷主義?
答:18世紀下半期在歐洲許多國家還流行感傷主義。這一思潮與啟蒙主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又具有自己的特點。感傷主義首先出現(xiàn)于英國,對歐洲文學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貢獻。感傷主義作家崇尚感情,創(chuàng)作不同于啟蒙作家的理性的批判,而力圖以情動人。
□ 什么是狂飆突進運動?
答:德國啟蒙運動的反封建精神在17世紀中后期發(fā)生的一次全國性的文學運動“狂飆突進”運動中,發(fā)展到更加強烈的程度??肆指駹柕膭”尽犊耧j突進》突出地代表了這一文學思潮的精神,因而人們用它來命名這一運動??耧j突進運動是德國文學一次反封建斗爭的高潮,一個空前的繁榮時期,但是它的反抗帶有自發(fā)的性質(zhì)。狂飆突進運動的理論家和精神領袖是赫爾德爾。狂飆突進運動時期出現(xiàn)的許多作家中,青年時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鐵手騎士葛茲》和《少年維特的煩惱》,席勒的《強盜》和《陰謀與愛情》就是這一運動中出現(xiàn)的最出色的作品。
□ 簡述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他那永不滿足、不斷追求的性格。浮士德一生犯錯誤,但他從未沉淪,在糾正錯誤中不斷前進,繼續(xù)探索。他的這個精神體現(xiàn)了上升時期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析的進取精神。
②浮士德性格的另一個特征是它的內(nèi)在的矛盾性。他除了不斷追求崇高理想的一面之外,還有貪圖塵世享受的一面。前一方面促使他前進,后一方面使他在魔鬼的誘惑下犯錯誤。他的這種矛盾性也是當時資產(chǎn)階級本身存在的兩面性的反映。
□ 簡述華茲華斯提出的浪漫主義文學主張。
答:華茲華斯是“湖畔詩人”中聲望的一人。他的杰作之一是他與柯勒律治合寫的《抒情歌謠集》。它于1798年出版一版。1800年出版第二版。華茲華斯為詩集寫了一篇序言。序言里提出浪漫主義詩歌的理論和方法。他提出要擴大詩歌題材的范圍,不僅寫歷史事件,也要寫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并且強調(diào)對內(nèi)心世界的發(fā)掘。他很重視繼承民間詩歌的藝術傳統(tǒng),提倡采用人民日常生活的語言來寫詩,主張詩歌語言散文化,反對矯揉造作的“詩的詞藻”。他還強調(diào)詩人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華茲華斯的主張是和古典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對立的。這篇《序言》成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綱領。
□ 什么是“拜倫式英雄”?
答:拜倫《東方敘事詩》每篇詩體中的主人公是高傲、孤獨、倔強的叛逆者,他們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對封建暴君統(tǒng)治進行不屈的反抗,但是帶有明顯的個人主義特征。他們反抗社會是出于個人的原因,追求個人的自由,沒有明確的斗爭目的,最后只能以 悲劇而告終,拜倫通過他們的斗爭表現(xiàn)出對社會決不妥協(xié)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映出自己憂郁、孤獨和彷徨的苦悶,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就被稱為“拜倫式英雄”。
□ 簡述19世紀西歐浪漫主義文學的思想藝術特征。
答:在文學方面,現(xiàn)實主義文學繼承了古希臘以來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①要求作家真實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這和浪漫主義作家通過主觀折射來反映社會不同?,F(xiàn)實主義作家往往從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爭等。
②強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高爾基認為“這個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鋒利的唯理主義和批判精神”,稱它為批判的現(xiàn)實主義。
③人道主義思想。人道主義是西歐文學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它宣傳抽象的人類愛和改良主義。
④描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總結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提出“除細節(jié)真實外,還要再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標準。
□ 簡述《紅與黑》的藝術風格。
答:《紅與黑》是第一部真實地反映法國當代社會風貌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它具有現(xiàn)實主義文學共有的藝術特征。
①《紅與黑》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
②司湯達認為寫人物不僅要描寫他的肖像和行動,更重要的是要描寫心理。他的小說善于根據(jù)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huán)境來細致地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并通過展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來刻畫他們的性格。這是司湯達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特點之一。
③《紅與黑》具有完整嚴密的結構,它以于連的生活史為主線,隨于連向上爬的過程自然地分成三個部分。
□ 簡述《人間喜劇》的宏偉構思。
答:巴爾扎克立志用小說進行社會研究,完成一部19世紀法國的作品。他采取兩種辦法把作品連成整體。一種辦法是分類整理。他把作品分為“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類?!帮L俗研究”是主體,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巴黎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軍隊生活場景、鄉(xiāng)村生活場景等六個方面。第二個辦法是人物再現(xiàn)法。即同一個人物出現(xiàn)在幾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反映這人物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許多有關作品聯(lián)系起來才完成這個人物性格的發(fā)展,構成完整的形象?!度碎g喜劇》里總共寫了二千四百多個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現(xiàn)過二三十次。
□ 簡述《人間喜劇》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
答:《人間喜劇》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可分為五方面。
①寫封建貴族的衰亡史。這類作品有:《蘇城舞會》、《古物陳列室》、《高老頭》、《棄婦》、《幻滅》、《農(nóng)民》等。
②寫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家史。這類作品有:《高利貸者》、《歐也妮 葛朗臺》、《紐沁根銀行》、《賽查 皮羅多盛衰記》、《幻滅》等。
③揭露金錢的罪惡和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的金錢關系。這類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 葛朗臺》、《夏倍上?!贰ⅰ痘脺纭返?。
④對共和主義者的贊美。這類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滅》中的克雷斯吉安、《農(nóng)民》中的米雪龍老爹。
⑤對理想社會的探索。這類作品有:《鄉(xiāng)下醫(yī)生》、《鄉(xiāng)村教士》。
□ 迦梨陀娑是古代印度杰出的詩人、戲劇家。
□ 迦梨陀娑生活于印度古代的笈多王朝。
□ 迦梨陀娑的作品:敘事詩《羅怙世系》、《鳩摩羅出世》、抒情長詩《云使》、抒情敘事詩《時令之環(huán)》、劇本《沙恭達羅》、《優(yōu)哩婆濕》、《摩羅維迦和火友王》。
□ 迦梨陀娑的代表作:《云使》、《沙恭達羅》。
□ 迦梨陀娑抒情長詩《云使》分為《前云》、《后云》。
□ 日本古代和中古文學一般分為四個歷史時期,即奈良時代文學、平安時代文學、鐮倉室町時代文學、江戶時代文學。
□ 和詩歌流傳至今的只有《萬葉集》一種,它是日本最早的詩歌總集。
□ 平安時代文學體裁主要是詩歌和散文。
□ 平安時代的和歌集《古今和歌集》。
□ 江戶時代,詩歌方面的代表是松尾芭蕉,戲劇方面的代表是近松門左衛(wèi)門,小說方面的代表是井原西鶴。
□ 松尾芭蕉被稱作是“俳圣”。
□ 越南阮攸所寫的長篇敘事詩《金云翹傳》情節(jié)取自我國清初的同名小說。
□ 金德 伯勒達伊相傳是長篇敘事詩《地王頌》的作者。
□ 杜勒西達斯是印地文學影響的詩人。
□ 伊本 穆格發(fā)的突出貢獻是把印度的寓言故事《五卷書》從波斯文轉譯成阿拉伯文。
□ 波斯文學“三大詩人”:菲爾多西、薩迪、哈菲茲。
□ 菲爾多西長篇敘事詩《列王記》。
□ 薩迪的《薔薇園》、《果園》。
□ 格魯吉亞大詩人魯斯塔維里)長篇敘事詩《虎皮武士》是世界古典名著之一。
□ 紫氏部本性藤原,“紫”從小說中女主角紫姬而來,“氏部”來自他父兄所擔任過的“氏部丞”而來。
□ 《源氏物語》是日本平安時代特語文學的典范,是世界上第一部長篇寫實小說。
□ 薩迪《薔薇園》的格式被但丁《新生》所學習。
□ 二葉亭四迷是日本近代文學的奠基者。代表作:小說《浮云》。
□ 森歐外的處女作《舞姬》。
□ 島崎藤村是日本自然主義派中成就的作家。
□ 1912年到1918年是日本文學分化出三個反對自然主義的流派:白樺派,唯美派,新思潮派。
□ 志賀直哉是白樺派代表作家。代表作:中篇小說《和解》。
□ 谷崎潤一郎是唯美派[新浪漫派]代表作家。代表作:《春琴抄》、《細雪》。
□ 芥川龍之介是新思潮派的代表作家。代表作:《羅生門》。
□ 芥川龍之介的歷史小說《鼻子》受到夏目漱石的稱贊。
□ 夏目漱石的第一部成名作是:《我是貓》。其它小說:《從此以后》、《門》、《春分過后》、《行人》、《心》。
□ 泰戈爾的詩集:《吉檀迦利》、《新月集》、《園丁集》、《飛鳥集》。
□ 日本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代表作家是小林多喜二。
□ 德永直《沒有太陽的街》和同年小林多喜二《蟹工船》——并稱為無產(chǎn)階級文學的“雙壁”。
□ 在阿拉伯各國現(xiàn)代文學產(chǎn)生過兩個有代表的文學流派“旅美派”和“埃及現(xiàn)代派”。
□ “旅美派”紀伯倫散文詩集《先知》。
□ 侯賽因是“埃及現(xiàn)代派”的代表作家。
□ 野間宏的長篇小說《真空地帶》、短篇小說《臉上的紅月亮》。
□ 井上靖的作品:《敦煌》、《孔子》、《天平之甍》。
□ 黑非洲塞達 桑戈爾是塞內(nèi)加爾的詩人,第一任總統(tǒng)。
□ 川端康成的成名作是:《伊豆的舞女》。重要作品:《故園》、《雪國》、《千鶴》。
第二部分 非選擇題 (共60分)
簡答題
□ 什么是“荷馬問題”?
答:“荷馬問題”的核心是詩史的作者和形成問題。數(shù)千年來一般都認為“荷馬史詩”是“荷馬”所寫,但是自古希臘時期就有人對其作者進行懷疑。到現(xiàn)在基本否定作者是“荷馬”的說法,認為這不書并不出自一人之手,而是多人完成的。
□ 什么是人文主義?人文主義的特點是什么?
答:文藝復興時期形成的資產(chǎn)階級世界觀被稱為人文主義。
①人文主義思想與教會的神權統(tǒng)治針鋒相對的。教會以神為權威,把封建統(tǒng)治加以神化。人文主義則推崇“人”,主張以人為本,反對神的絕對權威。
②人文主義用人性來反對神權,肯定人的價值和人的力量,反對教會的神權論,用個性解放、個人幸福來反對禁欲主義,強調(diào)幸福在現(xiàn)世的人間而不在來世。
③用理性來反對教會的蒙昧主義,強調(diào)幸福在現(xiàn)世的人間而不在來世,用理性來反對教會的蒙昧主義。
④從政治上講,人文主義擁護中央集權,反對封建割據(jù),因為強大的王權有利于抑制封建勢力,保護統(tǒng)一的國內(nèi)市場和對外掠奪活動。
□ 簡述莎士比亞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成就。
答:①人物性格具有多面性和復雜性。人物性格中的多種色調(diào)并不是平分秋色,而是某一種意向,某一種情欲占主導傾向。
②人物性格在不斷地變化發(fā)展。人物處在內(nèi)外兩重的矛盾沖突之中,一方面是主人公與客觀環(huán)境的沖突,另一方面是主人公的內(nèi)心沖突。
③莎士比亞善于在人物對比中突出主人公的性格。
④內(nèi)心獨白直接揭示人物內(nèi)心,也可以用來交代一些情節(jié),推動劇情發(fā)展。
□ 簡述古典主義文學的藝術特征。
答:①古典主義文學在政治上擁護王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具有鮮明的政治傾向。
②古典主義文學的另一個明顯的特點是它的唯理主義。
③古典主義文學的第三個特點是它在藝術創(chuàng)作上提倡師法古人,模仿古典,遵循一定的規(guī)則。
□ 什么是“三一律”?
答:戲劇創(chuàng)作中的“三一律”是古典主義文學的一個重要原則,即時間、地點、動作的三個統(tǒng)一。一個劇本的情節(jié)只能限制同一事件,事件發(fā)生在同一地點,劇情包含的時間只能在二十四小時之內(nèi)。
□ 簡述《偽君子》的答丟夫形象。
答:莫里哀在《偽君子》中揭露答丟夫這個騙子的罪惡用心和嚴重危害。答丟夫是一個利用宗教手段進行罪惡活動的騙子,他內(nèi)心卑劣、心狠手辣,卻能言善辯,巧于應付。他利用偽善手段混入奧爾恭的家,目的是騙取恩人的妻女,霸占他人的財產(chǎn),將自己的卑鄙行為打扮得冠冕堂皇。他能面臨絕境而脫身,進而嫁禍于人,等到一切敗露不能再騙人時,他欲置恩人于死地。
□ 簡述《偽君子》的藝術特點。
答:①在藝術上是按古典主義的“三一律”寫成的。全劇五幕,情節(jié)集中單純,發(fā)生在奧爾恭家中,利用室內(nèi)環(huán)境構成了關鍵性的情節(jié)。
②《偽君子》也是一出典型的性格喜劇。全劇的藝術構思都是為了塑造一個偽善的性格。
③全劇的結構嚴整緊湊,層次分明:第一、二幕,答丟夫不出場,通過其他人物的活動側面介紹答丟夫的性格,為他的上場作好準備。第三、四幕正面揭發(fā)答丟夫偽善的罪惡用心。第五幕進一步揭示他的兇惡目的和危害性。
④戲劇沖突本身也代郵許多悲劇性的因素。答丟夫的偽善造成的后果是悲劇性的。這些悲劇因素足以顯示偽善者的掠奪本性,增強了作品的戰(zhàn)斗力。
□ 簡析18世紀啟蒙文學的特點。
答:①啟蒙文學具有鮮明的傾向性和教誨性。
②啟蒙文學具有強烈的現(xiàn)實主義傾向。
□ 什么是感傷主義?
答:18世紀下半期在歐洲許多國家還流行感傷主義。這一思潮與啟蒙主義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但又具有自己的特點。感傷主義首先出現(xiàn)于英國,對歐洲文學的發(fā)展具有獨特的貢獻。感傷主義作家崇尚感情,創(chuàng)作不同于啟蒙作家的理性的批判,而力圖以情動人。
□ 什么是狂飆突進運動?
答:德國啟蒙運動的反封建精神在17世紀中后期發(fā)生的一次全國性的文學運動“狂飆突進”運動中,發(fā)展到更加強烈的程度??肆指駹柕膭”尽犊耧j突進》突出地代表了這一文學思潮的精神,因而人們用它來命名這一運動??耧j突進運動是德國文學一次反封建斗爭的高潮,一個空前的繁榮時期,但是它的反抗帶有自發(fā)的性質(zhì)。狂飆突進運動的理論家和精神領袖是赫爾德爾。狂飆突進運動時期出現(xiàn)的許多作家中,青年時代的歌德和席勒是最主要的代表。歌德的《鐵手騎士葛茲》和《少年維特的煩惱》,席勒的《強盜》和《陰謀與愛情》就是這一運動中出現(xiàn)的最出色的作品。
□ 簡述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
答:①浮士德形象的基本特征是他那永不滿足、不斷追求的性格。浮士德一生犯錯誤,但他從未沉淪,在糾正錯誤中不斷前進,繼續(xù)探索。他的這個精神體現(xiàn)了上升時期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析的進取精神。
②浮士德性格的另一個特征是它的內(nèi)在的矛盾性。他除了不斷追求崇高理想的一面之外,還有貪圖塵世享受的一面。前一方面促使他前進,后一方面使他在魔鬼的誘惑下犯錯誤。他的這種矛盾性也是當時資產(chǎn)階級本身存在的兩面性的反映。
□ 簡述華茲華斯提出的浪漫主義文學主張。
答:華茲華斯是“湖畔詩人”中聲望的一人。他的杰作之一是他與柯勒律治合寫的《抒情歌謠集》。它于1798年出版一版。1800年出版第二版。華茲華斯為詩集寫了一篇序言。序言里提出浪漫主義詩歌的理論和方法。他提出要擴大詩歌題材的范圍,不僅寫歷史事件,也要寫普通生活里的事件和情境,并且強調(diào)對內(nèi)心世界的發(fā)掘。他很重視繼承民間詩歌的藝術傳統(tǒng),提倡采用人民日常生活的語言來寫詩,主張詩歌語言散文化,反對矯揉造作的“詩的詞藻”。他還強調(diào)詩人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華茲華斯的主張是和古典主義創(chuàng)作原則對立的。這篇《序言》成為英國浪漫主義文學的綱領。
□ 什么是“拜倫式英雄”?
答:拜倫《東方敘事詩》每篇詩體中的主人公是高傲、孤獨、倔強的叛逆者,他們與罪惡社會勢不兩立,對封建暴君統(tǒng)治進行不屈的反抗,但是帶有明顯的個人主義特征。他們反抗社會是出于個人的原因,追求個人的自由,沒有明確的斗爭目的,最后只能以 悲劇而告終,拜倫通過他們的斗爭表現(xiàn)出對社會決不妥協(xié)的反抗精神,同時反映出自己憂郁、孤獨和彷徨的苦悶,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也就被稱為“拜倫式英雄”。
□ 簡述19世紀西歐浪漫主義文學的思想藝術特征。
答:在文學方面,現(xiàn)實主義文學繼承了古希臘以來文學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①要求作家真實地反映生活的本來面目,這和浪漫主義作家通過主觀折射來反映社會不同?,F(xiàn)實主義作家往往從社會的日常生活中取材,如家庭生活、政治斗爭等。
②強烈的暴露性和批判性。高爾基認為“這個流派的特征是它那鋒利的唯理主義和批判精神”,稱它為批判的現(xiàn)實主義。
③人道主義思想。人道主義是西歐文學在思想上的重要特征。它宣傳抽象的人類愛和改良主義。
④描寫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恩格斯在總結優(yōu)秀的現(xiàn)實主義創(chuàng)作的基礎上,提出“除細節(jié)真實外,還要再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的標準。
□ 簡述《紅與黑》的藝術風格。
答:《紅與黑》是第一部真實地反映法國當代社會風貌的現(xiàn)實主義杰作。它具有現(xiàn)實主義文學共有的藝術特征。
①《紅與黑》塑造典型環(huán)境中的典型性格。
②司湯達認為寫人物不僅要描寫他的肖像和行動,更重要的是要描寫心理。他的小說善于根據(jù)人物的社會地位和生活環(huán)境來細致地描寫人物的心理活動,并通過展現(xiàn)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來刻畫他們的性格。這是司湯達現(xiàn)實主義風格的特點之一。
③《紅與黑》具有完整嚴密的結構,它以于連的生活史為主線,隨于連向上爬的過程自然地分成三個部分。
□ 簡述《人間喜劇》的宏偉構思。
答:巴爾扎克立志用小說進行社會研究,完成一部19世紀法國的作品。他采取兩種辦法把作品連成整體。一種辦法是分類整理。他把作品分為“風俗研究”、“哲學研究”、“分析研究”三大類?!帮L俗研究”是主體,其中又分私人生活場景、外省生活場景、巴黎生活場景、政治生活場景、軍隊生活場景、鄉(xiāng)村生活場景等六個方面。第二個辦法是人物再現(xiàn)法。即同一個人物出現(xiàn)在幾部作品中,每一部作品只反映這人物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階段,許多有關作品聯(lián)系起來才完成這個人物性格的發(fā)展,構成完整的形象?!度碎g喜劇》里總共寫了二千四百多個人物,其中一些重要的人物出現(xiàn)過二三十次。
□ 簡述《人間喜劇》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
答:《人間喜劇》的社會歷史內(nèi)容可分為五方面。
①寫封建貴族的衰亡史。這類作品有:《蘇城舞會》、《古物陳列室》、《高老頭》、《棄婦》、《幻滅》、《農(nóng)民》等。
②寫資產(chǎn)階級的發(fā)家史。這類作品有:《高利貸者》、《歐也妮 葛朗臺》、《紐沁根銀行》、《賽查 皮羅多盛衰記》、《幻滅》等。
③揭露金錢的罪惡和資本主義社會中人與人之間冷酷的金錢關系。這類作品有:《高老頭》、《歐也妮 葛朗臺》、《夏倍上?!贰ⅰ痘脺纭返?。
④對共和主義者的贊美。這類作品有:《卡金央王妃的秘密》、《幻滅》中的克雷斯吉安、《農(nóng)民》中的米雪龍老爹。
⑤對理想社會的探索。這類作品有:《鄉(xiāng)下醫(yī)生》、《鄉(xiāng)村教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