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解法處理廢水的實質就是利用電解作用把水中的污染物去除,或把有毒物質變成無毒或低毒的物質。土敏等人在對垃圾滲濾液的SBR法處理出水進行電解氧化試驗時發(fā)現(xiàn),減小pH值、增大單位體積滲濾液所需的電極面積均有利于COD和NH3-N的去除;在一定范圍內,提高電流密度有利于COD NH3-N和色度的去除。李小明等人在應用電解氧化法處理垃圾滲濾液的研究中找到了適宜的電解氧化條件:pH值為4, Cl-濃度為5 000 mg/ L,電流密度為10 A/dm2, SPR三元電極為陽極,電解時問為4h。在此條件下,對COD的去除率為90.6%,對NH3-N的去除率為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