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給學生上課之前,老師就會提前準備好教案和課件,即使老師還沒有開始動筆,這個時間也是充足的。優(yōu)化和升級教案和課件,是教育教學創(chuàng)新不斷追求的目標,因此老師在編寫教案和課件時需要特別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是出國留學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準備的“預防傳染病教案”,可供參考!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了解新型冠狀病毒的來源,知道新型冠狀病毒的傳播途徑及危害。
2、讓學會加強自我保護,學會正確洗手。
3、明白新型冠狀病毒并不可怕,知道它是可防、可治。
教學準備:
1、網上截取的有關新型冠狀病毒肆虐、傳播途徑、預防方法等的相關視頻。
2、洗手、開窗、戴口罩等相關動作圖片。
1、在我們國家,有一個叫武漢的城市,春節(jié)期間,那里的人們過得很不好。為什么呢?原來啊,有一種名字叫做新型冠狀病毒在那里危害著大家。(播放武漢疫情的視頻)
2、新型冠狀病毒為什么那么厲害呢?
3、新型冠狀病毒是如何傳染的?
二、討論如何預防新型冠狀病毒。
(與幼兒一邊回憶之前了解到得傳染途徑,——邊想出預防方法:如勤洗手、打開窗戶通通風、人多不去湊熱鬧、外出可以戴口罩等,并出示相應圖片)
2、教師出示正確的洗手步驟圖片,組織全體空手幼兒練習。
3、如果有病毒不小心來到我們的身體里怎么辦?
不用害怕,小朋友的身體里有--支叫做免疫系統(tǒng)軍隊保護小.朋友。
4、討論:怎么樣才能讓這支軍隊變得更加強盛呢?(常喝水、不挑食、鍛煉身體等)
三、教育幼兒不怕新型冠狀病毒。
小朋友們都非常勇敢,你們有沒有信心戰(zhàn)勝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并不可怕,我們已經知道了預防他的方法了!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2
活動目標:
1、了解流行性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2、能說出并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3、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
4、體驗游戲的快樂。
5、能夠將自己好的行為習慣傳遞給身邊的人。
活動準備:
幻燈片、白板、胸卡活動過程:
一、情景活動導入。
1、 教師出示幻燈片,并提問:請你們看一看,圖上的小朋友是在什么地方?為什么在醫(yī)院掛吊瓶?
2、活動展開討論什么是傳染病?醫(yī)生阿姨是怎么說的?
二、了解傳染病的傳播方式及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1、教師組織孩子們討論傳染病的傳播方式有哪些?
2、教師小結: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通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
3、教師提問: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孩子們回答后教師總結小朋友容易得的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紅眼病等。
4、教師隨便說出一種病請孩子們判斷它是否是傳染病?加深孩子對傳染病的認識和理解。
三、討論總結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1、教師: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就能很好地預防傳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呢?
2、孩子們討論后回答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3、出示幻燈片瀏覽總結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多吃蔬菜水果,可以提高身體抵抗疾病的能力;勤洗手可以消除病菌;保證充足的睡眠;可以增強免疫力;接種流感疫苗可以預防流感;打噴嚏時要用手或手帕遮起來,避免對著他人打噴嚏;在傳染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情況嚴重時需要戴口罩。
4、討論:還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
四、玩游戲"智力大闖關"鞏固所學傳染病的相關知識。
每人取一張胸卡戴在胸前,將孩子們分成A、B兩組,教師提出問題后搶答,給回答正確的那一組添加一個圓形,最后圓形多的那組就是勝者。
今天我要和大家交流的說課內容是選自大班《幼兒安全早知道》其中的一節(jié)安全教育活動《預防傳染病》,下面我將從設計意圖、活動目標、活動重難點、活動準備、教法學法、活動過程、活動預測等幾個方面進行說課。
一、設計意圖在說課之前,給大家看幾張照片,看,這是我家老二,叫七七,現在一歲八個月,排行最小的她,在家也是最嬌寵的一個了,可是最近,可愛的七七卻在在5月15號的晚上確診了手足口病,這可把家人急壞了,趕緊帶到了我們當地的進賢縣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口里的泡泡讓孩子飲食不加,哭鬧之時,讓當媽媽的我,揪心極了。最近,天氣變化很大,我們園也已經有兩個班級發(fā)現了手足口病病例,還有一個畢業(yè)班,出現了水痘病情,所以,為了讓孩子了解傳染病,有預防傳染病的意識,學會保護自己,因而我設計了本次活動。
二、活動目標我們都知道,活動目標是整個活動的起點和歸宿,也對活動起著導向作用,因此,我結合大班幼兒年齡特點,將本次活動目標定位如下:
1.認知目標:了解流行性傳染病的相關知識。(活動重點)2.能力目標:能說出并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活動難點)3.情感目標:增強自身預防疾病的意識。
三、活動準備為了更好地達到我的活動目標,我為本次活動做了以下準備:
1.物質準備:巧虎玩偶、非洲鼓、幻燈片、白板、A、B兩組胸卡。
2.經驗準備:幼兒都有生病感冒上醫(yī)院的經歷。
四、教法學法本次活動我嘗試運用了現代化教學手段--白板,白板的運用呢激發(fā)了孩子們的活動興趣,同時還運用了一定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來啟發(fā)幼兒的想象,組織教學,首先是情景的設置,活動的一開始,我利用孩子們最喜歡的巧虎,設置了巧虎看病的情景,一方面激發(fā)了幼兒的興趣,另一方面結合了本次活動的主題,第二是提問,提出問題的方法,活動中的問題結合了幼兒的生活經驗,也較符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運用簡單的語言來引導幼兒,并直接具體的幫助,進行個別指導,因為絕大多數幼兒都患有流行性感冒的經歷,對于這樣的問題他們更感興趣,回答問題的時候也更積極,第三個就是利用孩子們喜歡的兒歌,還有新穎的樂器--非洲鼓,引起孩子們濃厚的學習兒歌的興趣,并有效地學會本首"預防傳染病"的兒歌,從而輕松地記住所以預防方法,第四,討論法和游戲法的運用,游戲活動是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形式,綱要也強調,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以游戲為基本活動,游戲過程能激發(fā)幼兒一直以積極、輕松、愉快、自覺的心情參加此活動,因此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我采取知識問答的形式,讓幼兒加深知識的理解,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地學習。
三、活動過程為了讓幼兒在觀察體驗中更自主地學習,我將從以下四個部分展開:情景導入、激發(fā)興趣--討論探索、引發(fā)思考--總結方法、得出結論--游戲問答、鞏固知識。
(一)出示玩偶,情景導入。(3分鐘)師:孩子們,你們看,這是誰?(巧虎)它怎么了?(它生病了),生病了我們要上哪兒?(醫(yī)院)你們看,巧虎來到醫(yī)院后,看見醫(yī)院有很多生病的小朋友呢。為什么他們在醫(yī)院掛吊瓶?
師:什么是傳染病呢?醫(yī)生阿姨是怎么說的?
師:醫(yī)生阿姨說,傳染病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它能通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如果有小朋友或者小動物得病,就有可能會傳染給其他人,所以叫做傳染病。
【設計意圖】:對于巧虎,大部分孩子都比較熟悉,而且醫(yī)院,孩子們都有生病感冒上醫(yī)院的經歷,所以出示巧虎玩偶,和醫(yī)院的標志,立刻就能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通過情景導入,孩子們知道了巧虎和圖片上的小朋友都得了傳染病,引出這個主題后,再用醫(yī)生阿姨的口吻告訴孩子們什么是傳染病,讓幼兒更加深了對傳染病含義的理解。
(二)討論探索、引發(fā)思考(7分鐘)1.了解傳染病的傳播方式。
師:傳染病是通過什么傳播的?
2.常見的傳染病有哪些?
師:你們知道哪些病是傳染病嗎?
【設計意圖】:鼓勵幼兒積極發(fā)言,利用幼兒已有的經驗,表達自己對傳染病傳播方式的理解,以及自己知道的傳染病種類,教師及時梳理、歸納幼兒的觀點,告訴幼兒傳染病它能通過呼吸、身體接觸等方式傳播病菌,小朋友容易得的傳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腮腺炎、紅眼病等,并把討論后結果,分享給全體幼兒。
(三)總結方法、得出結論(12分鐘)1.討論總結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師:雖然傳染病很容易傳播,但是,如果能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就能很好地預防傳染病,那有哪些方法可以預防傳染病呢?孩子們討論后回答傳染病的預防方法。
【設計意圖】:根據大班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知識經驗水平,他們對于如何預防傳染病會有自己已有的見解,我利用提問法和討論法,激起了孩子們表達的欲望,并給回答正確的幼兒一個小紅花貼紙來獎勵幼兒,激發(fā)他們回答問題的積極性。
2.出示幻燈片,瀏覽總結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我把剛剛和孩子們一起討論后得到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通過幻燈片一一展示給幼兒。一共有7種預防方法,(1)及時接種預防疫苗(2)多吃水果補充營養(yǎng)(3)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抵抗力(4)勤洗手,消除病菌(5)經常鍛煉身體(6)在人多擁擠的地方,要戴口罩。
(7)生病了要及時治療。
【設計意圖】通過畫面豐富的預防傳染病的圖片,讓幼兒更清晰地掌握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并通過瀏覽幻燈片,加深幼兒對預防傳染病方法的記憶。
3.非洲鼓學說兒歌:
傳染病,重預防。
勤洗手,講衛(wèi)生。
人多處,要遠離。
吃水果,身健康。
多運動,體力強 。
睡眠足,增抵抗。
[設計意圖]:兒歌是朗朗上口容易讓幼兒記憶和理解的,而非洲鼓又是節(jié)奏鮮明,孩子們感興趣,比較新穎的打擊樂器之一,通過拍非洲鼓念兒歌的形式讓幼兒鞏固預防傳染病的方法。
(四)游戲問答、鞏固知識(8分鐘)玩游戲"智力大闖關"鞏固所學傳染病的相關知識。每人取一張胸卡戴在胸前,將孩子們分成A、B兩組,教師提出問題后搶答,給回答正確的那一組添加一個圓形,最后圓形多的那組就是勝者。
[設計意圖]:幼兒在愉快的游戲中,再次激起幼兒的學習興趣,并達到鞏固預防傳染病知識的目的。
四、活動延伸在活動結束后,為強化幼兒的預防傳染病的意識,教師讓幼兒分組進入幼兒最喜愛的特色區(qū)域"愛心醫(yī)院",讓幼兒自己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扮演,讓幼兒通過區(qū)域活動角色的扮演,進一步鞏固自己所掌握的預防傳染病的方法。并把防范傳染病的方法整理出來張貼在家園互動板塊, 讓幼兒回到家中,和家長一起提高預防意識,通過家園共育將幼兒的安全教育做的更深入、更長久。同時鼓勵幼兒在身邊的朋友間宣傳兒歌及預防的方法,使更多的孩子樹立預防意識。
五、活動預測本次活動充分利用了多媒體課件、情景體驗,游戲競賽,讓幼兒運用多種感官把抽象的概念變得形象直觀、容易理解,整個教學過程形式多樣、層層遞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以身臨其境的情境式教學作為主線,為幼兒創(chuàng)設了一個寬松愉悅的氛圍,讓每個幼兒都參與到安全教育活動中。教師鼓勵、引導幼兒共同討論,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游戲中幼兒筑起了一道道預防傳染病的"防護墻"。
活動反思:
小朋友又生活在集體生活中,非常有必要知道如果得了傳染病一定要隔離、看醫(yī)生、定時吃藥,多喝水等。 這次活動上下來,我覺得自己對教學中的突發(fā)事情,有些不知所措,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一定要吸取經驗,不斷學習,讓我的教學機智更加靈活。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3
為配合“預防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宣傳,我班設計了“可怕的病毒”這一科學活動,指在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以及自我保護的意識。
1、運用各種感官,激發(fā)幼兒探索的興趣。
2、初步了解(肺炎)病毒,加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顯微鏡、視頻、圖片、細菌標本、病毒示意圖、健康小衛(wèi)士粘貼標志(幼兒人數相等)
1、你們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
2、為什么會生病?病毒感染?
3、得新型肺炎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1、在顯微鏡下你看到了什么?
2、你們觀察到的是病毒,那什么是病毒呢?我們請醫(yī)學院的叔叔給我們講解一下好嗎?
3、醫(yī)生講解內容病毒是什么?有什么危害?病毒并不可怕,科學能戰(zhàn)勝病毒。
科學家本領真大,發(fā)現了這么多抵抗病毒的方法。你有沒有想過為了人類的健康,也做一個科學家呢?我們應該怎么做?
幼兒制作宣傳圖片?,F在我們已經知道了怎樣來預防冠狀病毒的傳播,其他的人還不道,你想用什么辦法來告訴他們?(討論可以給他們看圖片,給他們看預防冠狀病毒的視頻,可以直接說給他們聽......)
今天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許多的材料,要邀請小朋友來設計宣傳圖告訴大家怎樣預防冠狀病毒,好嗎?(分組合作宣傳圖)
現在讓我們來做健康小衛(wèi)士,每個小朋友貼上標志,讓我們去告訴其他班的小朋友吧!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4
一、主題的由來:
為嚴控非典型肺炎的蔓延及傳播,全國上下都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加大了宣傳及消毒力度,從城市到農村都嚴陣以待,空氣空前的緊張,天真的孩子也有所覺察并感到好奇。
今天早晨,在晨檢時,李朋飛說:“老師,我今天查的體溫是36.2℃,為什么村干部說超過38℃要送到醫(yī)院里檢查?”這個問題還沒等我說,申加龍搶著說:“為了預防非典唄!”緊接著偉錦又說“我們村里發(fā)的消毒液和體溫表?!薄袄蠋熓裁词欠堑湫头窝??”,“得非典型肺炎什么樣?”……
話題一直圍繞“非典”,于是一個《預防傳染病——非典型肺炎》的主題就生成了。
二、活動計劃目標:
1、幼兒了解并認識2至3種傳染病的名稱及預防措施。
2、幼兒與家長合作,做好測體溫工作。
3、為幼兒提供物質條件,讓幼兒參與消毒工作。
4、正確認識非典型肺炎及預防措施。
5、懂得如何保護自己,預防非典及各種傳染病。
6、在活動過程中,注意引導和培養(yǎng)幼兒的各種情感及能力。
三、活動內容:
1、了解傳染病的性質及種類;
2、正確認識非典型肺炎;
3、預防非典型肺炎。
晨檢活動時,通過檢查幼兒的體溫,許多幼兒都提出疑問。徐同義說:“老師,非典傳染嗎?”李明正說:“當然傳染了,要不為什么要查體?!薄笆裁床《紓魅締??”許多孩子都在小聲的議論要是傳染上病怎么辦,看見孩子一臉的疑惑和恐慌,我想到要和孩子一起認識幾種常見的傳染病及預防措施。
我剛想解釋什么是傳染病時,只聽徐同浩說:“老師,我爸爸上次感冒了,我媽媽過幾天也感冒了,這是不是被傳染了?”對于這個問題,我沒解答而是讓孩子們自己想,說一下是不是,許多孩子都持肯定意見。陸俊說:“他爸爸是得了流行感冒,他媽媽經常和他在一起,所以被傳染了,以前,我爸爸感冒的時候不讓我和他一個杯子喝水,怕給我傳染?!闭嫔朴谒伎迹壹皶r表揚了他。平日不太愛說話的馮星說:“對,得了傳染病的人,我們要離他們遠一些,是把,老師?”我肯定了他的`話,他有點得意的說:“我還知道到肝炎也傳染,不能和得肝炎的人一快吃飯。”朋飛又問:“老師,還有那些是傳染???”正好鎮(zhèn)衛(wèi)生院發(fā)了幾張預防春季傳染病的宣傳畫,我便和孩子們一起探討起來,“腮腺炎、麻疹、風疹等都是傳染病,在春、夏季細菌就會繁生,我們要講好個人衛(wèi)生,不接觸得病的人,就會很好的預防?!崩铈面脝枺骸袄蠋煟罱娨暲镆恢闭f非典,什么是非典???”孩子們的興趣又被激起……
活動目的:
1、正確認識非典型肺炎,教育幼兒能配合疾病的預防和治療。
2、了解非典的基本特征,切斷非典的傳播途徑。
臧家莊的小朋友申家龍說:“老師,昨晚俺叔叔在膠州打工回來了,村干部去把他關了15天,為什么?”。李洪洵說:“我爸爸說膠州有人得了非典,非典傳染厲害,他從那地方回來,就帶回細菌來了?!薄耙膊灰欢◣Щ貋??!标懣≌f,“那為什么都得關起來?”孩子們爭執(zhí)起來,中午快放學了,于是我便對他們說:“你們回去問一下你們的爸爸媽媽,到底為什么,好嗎?孩子們帶著疑問回家了。
下午,我剛到幼兒園,幾個孩子早到了,見到我便圍了上來?!袄蠋?,我知道了,從有非典的地方回來,就的關一關,這叫隔離?!薄盀榱瞬粋魅窘o別人”“是的,因為得了非典不一定馬上知道,不關起來容易傳染給別人。”孩子們唧唧喳喳的說著,徐同浩說:“非典傳染可厲害了,得了非典的人呼出的氣,別人再吸進去就能傳染?!闭f得真好,我讓他站到前面,“再給小朋友說一說,好嗎?”徐同浩又大聲的說了一遍。這時小田甜擠到我面前問:“得了非典,什么模樣?”申家龍搶著說:“我知道,發(fā)高燒,要不我們每天量體溫干嗎?”(非常得意的模樣),徐同浩接著說:“渾身沒力氣,電視上說得。”“還咳嗽!”徐禹大聲喊道,王娜娜又問:“老師,我奶奶說非典治不好,是真的嗎?”陸俊說:“電視上說能治?!蔽铱隙怂恼f法,說:“我們的醫(yī)療事業(yè)越來越發(fā)達,非典能治好的,因為這種病傳染太厲害,剛才小朋友都說了,非典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空氣中的飛沫等途徑傳播,所以我們要做好預防工作。”“老師,那我們如何預防?”陸俊又問……
活動目的:
1、講好個人衛(wèi)生,加強鍛煉。
2、堅持每天測量體溫,做好消毒工作。
活動過程:
組織幼兒看電視,了解非典疫情。電視上正在播放小湯山的醫(yī)生及護士穿著厚厚的隔離衣戴著厚厚的口罩,忙忙碌碌的,幾個月不能回家,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此時此刻,孩子們有點被感動了,好學的申作棟說:“這些醫(yī)生太累、太偉大了,長大了我也要當一名醫(yī)生。”馮星說:“我要當科學家,制造消滅細菌的藥,一噴,細菌就死掉了?!碧锾鹫f:“我要當教師,教育小朋友們不要動細菌。”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又談起個人的理想來了,這時,娜娜又說:“當醫(yī)生好,給別人治病,本領真大,我要畫一幅畫,送給他們?!薄皩Γ覀儊懋嫯嫲??!痹S多孩子都跑到美工區(qū)畫起畫來了……
我把孩子的畫都掛起來了,孩子們圍著我,炫耀著自己畫了些什么,丁娜畫了一個護士姐姐,手里拿著一束鮮花,李玲畫的和護士姐姐手拉手唱歌……這時申加龍指著自己的畫說:“老師,你看我畫了一輛車,還有噴霧器,我爸爸說每輛車都要消毒,殺死非典細菌?!标懣≌f:“用肥皂洗手,也能殺死細菌。”“得用流動水洗!”徐同浩嚷到,李玲說:“曬太陽也能殺死細菌?!彼伤烧f:“我們跳繩也能殺死細菌?!薄盀槭裁??”我摸著他的頭問到,“因為跳繩可以身體好,細菌就會躲的遠遠的,”“你真棒!”我由衷的夸獎他?!拔覀儼堰@幾個預防非典的辦法編成兒歌,告訴給爸爸、媽媽,好嗎?”“好!”孩子們歡呼雀躍起來。“小朋友,防非典,要記牢。勤洗手,勤洗臉,消毒工作做的好。又跳繩,又賽跑,身體鍛煉好,細菌疾病都趕跑?!薄袄蠋熚覀円黄饋硐景桑“逊堑浼毦鷼⒐?!”申加龍?zhí)嶙h,好啊,就讓孩子來一場模擬消毒吧。
整個活動從產生到結束,我們用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孩子們通過互相討論、交談、看、聽、畫、說、做等形式,認識到了非典以及各種傳染病的危害,并掌握了幾種預防非典及保護自我的方法。整個活動,我一直是一個旁聽者,適當的介入與參與,大部分時間都是孩子們在討論、在爭執(zhí),他們的世界真的很精彩,只要我們去發(fā)現他們的興趣和愛好,尊重他們的意見,即使是群孩子,他們照樣會創(chuàng)造奇跡!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5
“常見傳染病及其預防常識”是“突發(fā)公共衛(wèi)生事件及其防治”部分的重要教學內容,雖然學生對傳染病并不陌生,但對傳染病的理論認識還很欠缺,本課時的教學可以幫助學生了解傳染病的流行及其預防措施,引導學生初步形成對傳染病的理性認識。
知道常見傳染病的特點及預防方法是教學的重點,聯系學生熟悉的流感病例進行討論與分析,采用交流的形式,幫助學生理解傳染病的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及預防措施,引導學生逐步建立預防傳染病的正確觀點。
1.知道幾種常見的傳染病。
2.了解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更好地進行傳染病的預防。
3.具有預防傳染病的意識,初步建立預防傳染病的正確觀點。
瘟疫、戰(zhàn)爭和饑荒,被稱為人類歷史悲劇的“三劍客”。他們不僅帶給人類痛苦和恐慌,有的時候也導致整個社會的衰退,甚至于國家的消亡。傳染病帶來的死亡和創(chuàng)傷,遠遠地超過戰(zhàn)爭的總和。 十四世紀,歐洲發(fā)生鼠疫,兩千萬人死亡,占總人口的四分之一。 十
七、十八世紀,天花大流行,1.5億人口死亡 1918年流感大流行,2500萬人死亡。(圖片展示)
由于對病原體的認識、抗生素的使用和疫苗的應用,我們在與傳染病的較量中取得了很大的勝利。但老的傳染病將長期存在,而且新的傳染病也不斷出現,如瘋牛病、艾滋病、非典、禽流感等傳染病的防治需要全社會的參與,傳染病的防治原則: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
傳染性疾病就是我們常說的傳染病,是許多種疾病的總稱,它是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動物與動物或人與動物之間相互傳染的疾病。最常見的如流行性感冒、乙肝、細菌性痢疾、流腦、結核病、急性出血性結膜炎(紅眼病)等 中國目前的法定傳染病有甲、乙、丙3類,共39種
(三)介紹傳染病的傳播和流行的三個環(huán)節(jié) 1.傳染源:是指體內有病原體生長、繁殖并且能排出病原體的人和動物。包括病人、病原攜帶者和受感染的動物。這是“三大環(huán)節(jié)”的基礎。
3.易感人群是指對傳染病缺乏抵抗力的人群。在易感者較多的情況下,一旦有傳染源引入即易引發(fā)流行。
現學現用:圖片1.圖中誰是傳染源?2.誰屬于易感人群?3.該病的傳播途徑是什么?
傳染病的流行必須具備三個環(huán)節(jié),即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如果缺少或阻斷其中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流行就不會發(fā)生或者中斷。
引導學生從三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1.控制傳染源:早發(fā)現、早報告、早診斷、早治療、早隔離(同學思考如果傳染源是動物呢?)
3.保護易感人群:不與患者或疑似患者接觸,加強鍛煉,接種疫苗 。
1.介紹目前禽流感的流行狀況 。
2.通過上面關于傳染病的預防的介紹我們到底該如何預防呢?(學生討論)
查閱資料如何預防水痘等我們常見的傳染病。
2、通過班會讓學生對春季傳染病的發(fā)生、傳播等有全面的了解;讓學生知道春季傳染病都包括哪些。
3、讓學生了解講究衛(wèi)生的重要意義,掌握預防春季傳染病的方法。
3例確診病例主要表現: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熱(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癥狀。起病5-7天出現呼吸困難,重癥肺炎并進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發(fā)展為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并死亡。
1、加強體育鍛煉,注意補充營養(yǎng),保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以增強抵抗力。
2、盡可能減少與禽類不必要的接觸,尤其是與病、死禽的接觸。勤洗手,遠離家禽的分泌物,接觸過禽鳥或禽鳥糞便,要注意用消毒液和清水徹底清潔雙手。
3、應盡量在正規(guī)的銷售禽流感疫情場所購買經過檢疫的禽類產品。
4、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加強室內空氣流通,每天1~2次開窗換氣半小時。吃禽肉要煮熟、煮透,食用雞蛋時蛋殼應用流水清洗,應烹調加熱充分,不吃生的或半生的雞蛋。要有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飲食,注意多攝入一些富含維生素C等增強免疫力的食物。經常進行體育鍛煉,以增加機體對病毒的抵抗能力。
5、不要輕視重感冒,禽流感的病癥與其他流行性感冒病癥相似,如發(fā)燒、頭痛、咳嗽及喉嚨痛等,在某些情況下,會引起并發(fā)癥,導致患者死亡。因此,若出現發(fā)熱、頭痛、鼻塞、咳嗽、全身不適等呼吸道癥狀時,應戴上口罩,盡快到醫(yī)院就診,并務必告訴醫(yī)生自己發(fā)病前是否到過禽流感疫區(qū),是否與病禽類接觸等情況,并在醫(yī)生指導下治療和用藥。
(1)麻疹:原本是由病毒引起的小兒常見傳染病,是一種發(fā)熱伴出疹性的疾病,但因兒童普遍接種過麻疹疫苗,因此目前成人麻疹病例較多。此病在發(fā)熱同時伴有呼吸道的其他癥狀,如咳嗽、流涕、打噴嚏、眼睛發(fā)紅且分泌物增多等,在發(fā)熱的第4天左右,從耳后、發(fā)根處出疹,隨后波及全身。麻疹本身并不可怕,但此病可以合并肺炎、喉炎、腦炎和心功能不全等并發(fā)癥,如發(fā)生在小兒身上可危及生命。成人麻疹的癥狀比較嚴重,但預后較好,并發(fā)癥相對較少。
(2)腮腺炎:俗稱痄腮,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全身多種腺體的疾病,最常波及的腺體是涎腺(即唾液腺,包括腮腺、頜下腺與舌下腺),此外還可侵犯生殖腺等,因此臨床上可見腮腺炎、頜下腺炎、睪丸炎以及胰腺炎等。此病發(fā)病時除發(fā)熱外,還伴有局部腺體的腫脹與疼痛,小兒還可合并腦膜炎,成人多發(fā)生胰腺炎和睪丸炎。
(3)流腦:是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簡稱,此病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經呼吸道傳播的一種化膿性腦膜炎。傳染源為病人或帶菌者,主要通過咳嗽、噴嚏、說話等產生的飛沫傳播。該病一般表現為突然高熱、劇烈頭痛、頻繁嘔吐、精神不振、頸項強直,重者可出現昏迷、抽搐,如不及時搶救可危及生命。
(4)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空氣飛沫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日常的密切接觸也可傳染。患者通過咳嗽、說話、打噴嚏等方式將帶有病毒的飛沫排入空氣中,當抵抗力低下的人吸入了帶有病毒的空氣,就可能被感染。另外,風疹患者糞便及尿中排除的病毒可污染食具、衣物、用品等發(fā)生接觸感染。潛伏期一般為14天-21天,平均18天。其主要表現是在發(fā)病前1-2天內可有低熱、頭疼、厭食、倦怠、咽痛、咳嗽、噴嚏、流涕和結膜炎等上呼吸道癥狀。通常在發(fā)熱的第一天或第二天出現皮疹,一天內皮疹從面部開始,按軀干、四肢的順序迅速遍及全身,但手掌、足底大多沒有皮疹。
(1)、做到“四勤”—勤洗頭,勤洗澡,勤換衣服,勤剪指甲。
(2)、室內保持通風,整潔干凈,校園環(huán)境做到無紙屑,無食品袋,減少污染源。
(3)、在課間鍛煉時,遵循科學的呼吸方法。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身體的抵抗能力。
六、班主任總結:
同學們,其實預防春季流行性疾病并不難,我們只要能做到勤洗澡,勤通風,加強體育鍛煉,就會遠離傳染病。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6
預防春季傳染病主題班會教案 授課班級;六年級(2)班 授課人:鄧國才
授課時間:2015年4月21日星期二
一、活動目的:
1、春季是各種傳染病多發(fā)季節(jié),避免傳染病在校內發(fā)生。
2、讓學生了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進行預防流行性感冒、腮腺炎的預防教育。
3、增長學生的衛(wèi)生知識,增強學生的自我保健意識。
二、活動過程:
1、全體起立,唱國歌。
2、輔導員宣布主題班隊會正式開始。
3、主持人講話:
同學們,春季是萬物復蘇的季節(jié),也是傳染病的多發(fā)季節(jié)。我們?yōu)榱藢W生的健康,開展本次班隊會,希望同學們能更多地了解有關傳染病的知識。
三、向學生進行傳染病的宣傳教育。
1、手足口病的預防及防護措施
手足口病是一種病毒傳染性疾病,好發(fā)于嬰幼兒童身上。其主要的特征是在手、足、口等部位出現皮疹或泡疹樣顆粒,一般情況下,通過及時治療能在一周內恢復健康。但也有個別重癥患兒因病情發(fā)展得較快,而導致死亡。
個人預防措施:(1)飯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給兒童洗手,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后、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4)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注意保持家庭環(huán)境衛(wèi)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y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2、結核病的預防與控制
學校結核病的預防工作要做到以下幾點:
(1)學校領導要認識到學校結核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根據學校的特點,把各項防治措施落到實處,切實保障廣大師生的健康。
(2)建立學生健康體檢制度,及時發(fā)現結核病等傳染病患者。認真做好新生入校體檢和每年的教職員工健康檢查工作,并將結核病檢查列入大、中、小學及幼兒園學生以及教職員工健康檢查的主要內容。(3)要做好在校師生的結核病治療和管理工作。
(4)教育、衛(wèi)生行政部門應密切配合,加強對學校校醫(yī)或分管衛(wèi)生保健工作負責人的結核病防治知識培訓,使其了解肺結核病的癥狀,及時發(fā)現并向結核病防治機構報告可疑病人,督促可疑肺結核病人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機構接受檢查,做到早發(fā)現,早治療,嚴防結核病在人群中的感染和暴發(fā)流行。
(5)要積極開展愛國衛(wèi)生運動,努力改善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環(huán)境,加強校園環(huán)境的清掃與消毒工作,對教室和集體宿舍要經常通風換氣,保持空氣新鮮,減少結核病的感染和傳播機會。學校要通過健康教育課、講座等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活動,對學校師生進行結核病等傳染病防治知識教育,增強自我保護意識和能力。
3、麻疹病的預防及防護措施
1、控制傳染源: 早發(fā)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麻疹患者,一般隔離至出疹后5天。合并肺炎者延長至出疹后10天。接觸麻疹的易感者應檢疫觀察3周,并給予被動免疫。
2、切斷傳播途徑: 病人曾住的房間應通風并用紫外線照射,病人衣物應在陽光下曝曬。流行季節(jié)易感兒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尤其是醫(yī)院),少串門,以減少感染和傳播機會。
3、保護易感人群: 主動免疫:采用麻疹減毒活疫苗預防接種,初種年齡國內規(guī)定為生后8個月,7歲時復種一次。易感者在接觸病人2日內接種疫苗,仍有可能預防發(fā)病或減輕病情。
三、小組討論:
如何從身邊做起,如何講究衛(wèi)生,如何預防各種傳染病。
四、發(fā)出倡議
同學們,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大家講好個人衛(wèi)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一定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五、總結
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傳染病的防治”主題班隊會,我們了解了更多的傳染病的防治知識,希望大家要愛護自己的生命,珍愛自己的生命,并回家向家人做宣傳,發(fā)動家人講好衛(wèi)生,預防各種疾病。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舉例說出傳染病的病因、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列舉常見的寄生蟲病、細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說出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播途徑及預防措施。
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觀察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德育目標
在思想上重視傳染病的危害,從而積極地預防;正確對待傳染病病人。
教學重點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和一般預防措施。
教學難點
不同傳染病的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關鍵
結合實例和概念認真分析、討論。
學情分析
對于傳染病,學生了解不多,但課前的調查對學習本節(jié)有一定的鋪墊作用,應讓學生做好。同時可以聯系遺傳病的知識作為比較。
教學方法
和諧教學法
教具學具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步驟(含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 激發(fā)階段
1、 知識準備:
l 什么是健康?
l 舉例說明什么是遺傳???遺傳病傳染嗎?
2、 激趣導入:
肆虐的傳染病曾經危害過多少人的健康,奪去過多少人的生命?這并不是危言聳聽!……傳染病的預防刻不容緩!
二、導學階段
1、展示教學目標:這節(jié)課,我們要弄清楚什么是傳染病,傳染病有什么特點,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什么,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有哪些,傳染病有哪些類型。
2、導學、自學、討論和交流:
l 你患過哪些疾???哪些是傳染的?哪些是不傳染的?為什么?
l 什么是傳染病呢?
l 什么是病原體呢?
l 猜一猜,它們能引起什么疾???
sp; 想一想,傳染病有什么特點?
l 閱讀69頁資料,思考并討論相關問題
l 小組交流
l 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是什么?
l 什么是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
l 討論:艾滋病的病原體、傳染源、傳播途徑和易感人群各是什么?怎樣看待艾滋病人?
l 以組為單位交流
l 針對傳染病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我們可以采取哪些對應措施進行預防?
l 下列圖片中所表示的是采取了什么措施?
l 在具體預防中,往往采取綜合防治和重點防治相結合的方法,以收到最佳預防效果
l 猜一猜:傳染病可以分為哪些類型?
l 根據引起傳染病的病原體不同,可以將傳染病分為:細菌傳染病、病毒傳染病、寄生蟲傳染病等
l 根據引起傳染病的.傳播途徑不同,可以將傳染病分為: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和體表傳染病
l 簡介人類四大類傳染病的病原體原始寄生部位、傳播途徑、流行季節(jié)和常見病舉例
l 藝術歸納:
傳染病的概念(略)
特點(略)
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略)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略)
按病原體分(略)
傳染病的分類
按傳播途徑分(略)
三、應用評價階段
1、激趣練習:
以組為單位以搶答的方式回答課后練習題
2、達標測試:
以個人為單位以抽簽的方式回答《學習與檢測》上的練習題,每個學生回答兩個題。
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回答。
播放課件導入部分
講述(或課件展示)
出示課件相關部分
出示傳染病的概念
出示病原體的圖片
打出傳染病的特點
巡回指導
及時評價(對的該組加10分并鼓勵;錯的不加分并鼓勁)
以流感為例,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動畫演示
強調概念的關鍵詞
巡回指導
及時評價(對的該組加10分并鼓勵;錯的不加分并鼓勁)
教師引導
展示圖片
結合實例講述
引導學生結合本節(jié)已學知識和人體生理知識
出示圖表并講解
給予評價(對的該組加10分并鼓勵;錯的不加分并鼓勁)
給予評價(對的該同學加10分并鼓勵;錯的不加分并鼓勁)
積極思考問題、回答問題。
認真觀看課件,從而產生對學習本節(jié)的渴望。
思考和判斷
認真觀察圖片并思考它們引起的疾病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自學討論
各小組選一人發(fā)言
認真觀察并回答問題
以四人小組為單位自學討論
各小組選一人發(fā)言
學生思考或看書后回答
學生觀察、思考、分別回答
認真思考并回答
學生認真觀察、聽講
積極參與討論并踴躍回答問題
認真思考每一個題并時刻準備回答
板書設計: 第一節(jié) 傳染病及其預防
傳染病的概念: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在人與人之間以及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
特點:傳染性、流行性、季節(jié)性、地域性
流行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
預防傳染病的一般措施: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人群
按病原體分:細菌傳染病、病毒傳染病、寄生蟲傳染病等
傳染病的分類
按傳播途徑分: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
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病
教學后記:
本節(jié)按照和諧教學法的基本規(guī)則和理念,借助現代化教學手段,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學生思維敏銳,討論熱烈,氣氛活躍。不僅使學生掌握了本節(jié)的基本知識,而且培養(yǎng)了學生的自學能力、觀察能力以及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學生在思想上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重視傳染病的預防,正確對待患有傳染病的病人。
預防傳染病教案 篇8
春季預防傳染病安全教案
八(2)班
學習目標:1.了解春季常見傳染病的癥狀和傳播途徑。
2.了解春季預防傳染病的途徑。學習活動:
一.討論春季常見傳染病的癥狀和傳播途徑。
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具有很強的傳染性。流感病毒分為甲、乙、丙三型。
傳播途徑:以空氣飛沫直接傳播為主,也可通過被病毒污染的物品間接傳播。
主要癥狀:有發(fā)熱、全身酸痛、咽痛、咳嗽等癥狀。
麻疹
麻疹是一種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發(fā)生在冬春季節(jié)。凡是沒有接種過麻疹疫苗,接觸后90%以上均會發(fā)病,1-5歲小兒發(fā)病率最高。
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病人的眼結膜、鼻、口、咽等處的分泌物(如眼淚、鼻涕、痰等)以及尿和血液中都存在著麻疹病毒。
主要癥狀:麻疹的潛伏期為10-11天,開始時癥狀像感冒,但同時出現眼紅、眼皮發(fā)腫、流淚、怕光、打噴嚏、咳嗽等更嚴重的癥狀。第4天起從耳朵后面開始出現玫瑰色的斑丘疹,2-3天內皮疹遍及全身,隨后疹退,脫屑。其他癥狀也逐漸消退。
水痘 水痘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水痘患者多為1-14歲的孩子。在幼兒園和小學最容易發(fā)生和流行。雖然水痘屬于急性傳染病,但通常比較溫和,不會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
傳播途徑:水痘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
主要癥狀:水痘病毒感染人體后,經過大約2周的潛伏期,患者可出現頭痛、全身不適、發(fā)熱、食欲下降等前期癥狀,繼而出現有特征性的紅色斑疹,后變?yōu)榍鹫?、再發(fā)展為水皰、常伴有瘙癢,1-2天后開始干枯結痂,持續(xù)一周左右痂皮脫落。皮疹軀干部最多,頭面部次之,四肢較少,手掌、足底更少。
風疹
風疹是由風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傳染源主要是病人和先天性風疹的患兒,病人鼻咽部分泌物(如鼻涕、痰等)、血及尿中均帶有病毒,主要經空氣飛沫傳播,一年四季均可傳染得病,以冬春季為多。風疹病毒還可通過胎盤感染胎兒,如果孕婦在懷孕期間感染本病,可導致胎兒畸形。
主要癥狀:以低熱、上呼吸道輕度炎癥、全身散布紅色斑丘疹及耳后、枕部淋巴結腫大為特征,若孕婦在妊娠早期感染風疹可能導致胎兒先天畸形。
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簡稱腮腺炎,亦稱“痄腮”,是一種通過飛沫傳播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冬春季節(jié)容易發(fā)生,多發(fā)生于兒童。傳播途徑: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少數通過用具間接傳染,傳染性強。
主要癥狀:本病大多數起病較急,有發(fā)熱、畏寒、頭痛、咽痛等全身不適癥狀?;颊咭粋然螂p側耳下腮腺腫大、疼痛,咀嚼時更痛。并發(fā)癥有腦膜炎、心肌炎、卵巢炎或睪丸炎等。整個病程約7-12天。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簡稱流腦,是由腦膜炎雙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
傳播途徑:大多是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而感染。
主要癥狀:最初表現為上呼吸道感染,多數病人無明顯癥狀,隨后病人突然寒戰(zhàn),高熱體溫可達40℃,頭痛、嘔吐反復發(fā)作,早期皮膚上可見出血點或淤斑,1-2日內發(fā)展為腦膜炎,高熱持續(xù)不退,頭痛劇烈,頻繁的嘔吐,伴有驚厥,甚至出現昏迷。
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兒童常見傳染病。
傳播途徑: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
主要癥狀:先出現發(fā)燒癥狀,手心、腳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fā)紅),口腔粘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等癥狀。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并發(fā)腦炎、腦膜炎、心肌炎、肺炎等。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是由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以呼吸道損害為主的人急性感染性疾病。
傳播途徑:禽流感主要通過空氣傳播,病毒隨病禽分泌物、排泄物及尸體的血液,器官組織、飲水和環(huán)境以及衣物、種蛋等傳播,造成環(huán)境污染,亦可經過消化道和皮膚傷口而感染。
主要癥狀:人禽流感的潛伏期一般為1-7天,出現早期癥狀與一般流感相似,主要有發(fā)熱、流涕、咽痛、咳嗽等,體溫可達39℃以上,伴有全身酸痛,有些病人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結膜炎等。
結核病
結核病過去俗稱“癆病”,是由結核桿菌主要經呼吸道傳播引起的全身性慢性傳染病,其中以肺結核最為常見,也可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
傳播途徑:活動期的排菌(也就是痰涂片陽性或者痰培養(yǎng)陽性)肺結核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膚黏膜接觸,但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
主要癥狀:結核病多為緩慢起病,長期伴有疲倦、午后低熱、夜間盜汗、食欲不振、體重減輕、女性有月經紊亂等癥狀。嚴重的患者可有高熱、畏寒、胸痛、呼吸困難、全身衰竭等表現。肺結核病人往往伴有咳嗽、咳痰,痰中可帶血絲。結核桿菌侵犯腦膜、腸道、腎臟、骨頭、卵巢、子宮等器官,可有頭痛、嘔吐、意識障礙、消瘦、腹瀉與便秘交替,還可有血尿、膿尿、脾大、貧血以及婦科疾病的癥狀等。
二.預防春季傳染性疾病的主要措施。
多通風:新鮮空氣能夠去除過量的濕氣和稀釋室內污染物。應定時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流通;讓陽光射進室內,因為陽光中的紫外線具有殺菌作用;也可用食醋熏蒸房間,起到消毒效果。
勤洗手:傳染病患者的鼻涕、痰液、飛沫等呼吸道分泌物以及排泄物等中含有大量的病原,有可能通過手接觸分泌物和排泄物,傳染給健康人,因此特別強調注意手的衛(wèi)生。
常喝水:特別在氣候干燥,空氣中塵埃含量高,人體鼻黏膜容易受損,要多喝水,讓鼻黏膜保持濕潤,能有效抵御病毒的入侵,還有利于體內毒素排泄,凈化體內環(huán)境。
補充營養(yǎng):適當增加水分和維生素的攝入。注意多補充些魚、肉、蛋、奶等營養(yǎng)價值較高的食物,增強肌體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可中和體內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增強抵抗力。
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如不吸煙、不喝酒、少食辛辣的食物,以減少對呼吸道的刺激。
避免受涼:當人體受涼時,呼吸道血管收縮,血液供應減少,局部抵抗力下降,病毒容易侵入。
堅持體育鍛煉和耐寒鍛煉:適當增加戶外活動,因為運動不僅能促進身體的血液循環(huán),增強心肺功能,對我們的呼吸系統(tǒng)也是一個很有益的鍛煉。注意生活規(guī)律:保證睡眠充足。生活不規(guī)律易使免疫系統(tǒng)功能減弱;充足睡眠能消除疲勞,調節(jié)人體各種機能,增強免疫力。
加強個人衛(wèi)生和個人防護:要注意勤洗手、勤漱口,不要用臟手觸摸臉、眼、口等部位。出門在外要盡量站在空氣通暢的地方。避免去擁擠的公共場所。
早發(fā)現,早報告,早治療:當自己或周圍的人出現發(fā)熱、咳嗽、呼吸困難、氣短等一種或多種呼吸道癥狀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醫(yī)并報告給相關部門,切忌不當回事,更不要自己胡亂吃藥,以免延誤診斷和治療,即耽誤了自己,又可能影響他人。
預防接種:及時給適齡人群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許多呼吸道傳染病。
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人群集中地場所空氣質量差、通風不夠,而且人群集中的地方存在傳染性疾病患者的可能性較大,因此盡量避免去往人群集中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