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逃兵,輸?shù)魤粝敫斎松?”?

字號:

?  6月7日上午,全國高考拉開戰(zhàn)幕,數(shù)百萬考生進入考場。但是,在江蘇沛縣三中考場一名考生第一天就“臨陣脫逃”,急得媽媽蹲在考場外抱頭大哭。(6月7日中國新聞網(wǎng))
    有論者認為,“高考逃兵,輸?shù)魤粝敫斎松? ”(2013-06-08中國吉林網(wǎng))。其理由為,“為了這一天的“一戰(zhàn)成龍或成鳳”,每個家庭從孩子入托時就開始準備,設計孩子的高考夢?!?,“即使我們能夠坦然面對自己多年的求學付出,可在我們悄悄轉身而逃的時候,也應該為含辛茹苦,望子成龍的父母多想一點?!蔽矣X得,這只說了一面的理,不能支撐“夢想”和“人生”這個宏大的主題。
    筆者也承認家長為子女求學而不惜代價的付出,作為兒女應該理解和體會父母的良苦用心,至少不應該到了高考開考這一關鍵時刻,還讓父母跟著操心。但看江蘇沛縣這個考生報道,似乎有點出入。據(jù)熟悉這位考生的市民介紹,這位家長對其孩子過于寵愛,孩子也非常任性,昨天還在電話中透露出今天不參加高考自己去打工的想法,后來就關了手機,再也聯(lián)系不上,結果今天孩子真沒來參加考試。
    這就有兩個問題:一是平時父母對孩子寵愛溺愛,紓于耐心地心理教育,使得孩子厭學沒能得到及時糾正,埋下臨陣脫逃的隱患;二是“臨陣脫逃”有預兆,父母沒能洞察,并且究竟是高考還是打工,沒能與孩子達成一致想法。如果孩子真的覺得自己參加高考也高不好,或考上個學校也不愿意學,不如真及時引導孩子是就業(yè)。高考固然是成就人生夢想的途徑,但并非實現(xiàn)美好人生必由之路,畢竟,“條條大路通羅馬”,可能這個孩子不是高考這塊料,硬逼他高考,即使服從應試也是應付,頂多能給父母在社會上有個面子,還能有啥意義?
    據(jù)報道,2013年全國考生總數(shù)為912萬,全國棄考人數(shù)大約在100萬,并且2008年以來高考生源已出現(xiàn)“五連跌”(6月7日《新華日報》)。這位“臨陣脫逃”的孩子只是100萬棄考學生中的一員,只不過把棄考時間選在了開考這一天。
    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才是科學方法,硬逼不是高考料的孩子高考,結果必然事與愿違?,F(xiàn)在“臨陣脫逃”已成事實,與其抱頭大哭悔恨,不如靜下心來想想孩子未來咋辦?依我看,還得跟孩子好好溝通,交流交流思想,不能說完全依了孩子,至少要從孩子的想法中,找出一個有助于孩子成長有利的營生,并在后期發(fā)展中不斷加以引導和鼓勵,使孩子不參加高考,通過其它努力也能過上幸福生活。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