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暮江吟》全詩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

字號(hào):


    《暮江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詩作。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shí)間里的兩組景物進(jìn)行描寫,通過吟詠表現(xiàn)出內(nèi)心深處的情思和對(duì)大自然的熱愛之情。下面是出國(guó)留學(xué)網(wǎng)小編整理的《白居易《暮江吟》全詩原文、注釋、翻譯及賞析》,供你參考。
    【全詩】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解題】
    此詩作年有二說:一說作于元和十年(816)至十三年間,時(shí)作者在江州司馬任;一說作于長(zhǎng)慶二年(822),時(shí)作者赴杭州刺史任在江行途中。詩中描繪了夕陽落照中的江水和新月初升的夜景兩組畫面,景色柔和,環(huán)境寧靜,構(gòu)思新穎,比喻巧妙。《唐宋詩醇》卷二四贊之為“著色秋江圖”。楊慎《升庵詩話》稱此詩“有豐韻,言殘陽鋪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紅日所映也,可謂工致入畫。”王士禛《帶經(jīng)堂詩話》卷二亦謂后二句“似出率易,而風(fēng)趣復(fù)非雕琢所及。”
    【注釋】
    暮(mù):日落的時(shí)候。吟:詩體的一種。殘陽:已有部分落入地平線 以下的夕陽。瑟瑟(sèsè):碧綠色。可憐:可愛。真珠:珍珠。月似弓: 月亮的形狀像弓一樣。九月初三,正是月初,只能看到月牙;到了每月中 旬,月亮才圓。
    【譯文】 
    夕陽斜照平鋪于江水之中,半江碧青半江被晚霞映紅。多么可愛的九月初三夜景啊! 江草上晶瑩的露滴如珍珠,天邊掛著的一鉤新月好似彎弓。
    【鑒賞】
    這是白詩中的名篇,向?yàn)槿藗兯鶄黜?。詩前后兩句的取向基本相同,?是分別描寫天上和地下的景色,所不同的是前兩句寫黃昏,后兩句寫夜景。
    首句“一道殘陽鋪水中”寫得極優(yōu)美形象壯麗,給人留下廣闊的想象余 地?!暗馈保瓚?yīng)解釋為“條”,如用霞光萬道形容初升的或下墜的太陽的 光芒四射,但這里的“一道”,卻以理解為最后的一線陽光更貼切。這一 點(diǎn)如果我們聯(lián)系后面的“殘陽鋪水中”來看就更清楚了。“殘陽”,即夕 陽,傍晚的太陽,在這里,更具體地說就是靠近地平線的太陽,因?yàn)槲ㄓ羞@樣 的太陽,她的光線才給人以有如貼在地面、鋪在江中的感覺。由此可見,這 句詩中的“道”、“殘”、“鋪”三個(gè)字用得是多么生動(dòng)、形象和準(zhǔn)確。她 簡(jiǎn)直給人們畫出一幅殘陽的立體圖。
    第二句寫因西邊的江岸高,阻擋了殘陽照射西邊一半的江水,因而出現(xiàn)了 “半江瑟瑟半江紅”的奇觀?!吧保浅鲎晕饔虻谋叹G色寶珠,這里 用來形容深綠色的江水。用“瑟瑟”與“紅”形容江水,使人感到既清涼幽 靜,又華美熱鬧,有如仙山勝景,煞是可愛。
    后兩句寫夜景。抬頭遠(yuǎn)望,一彎新月垂掛西天; 低頭俯察,江邊的花草叢 中露珠點(diǎn)點(diǎn),在月光的映照下,閃閃發(fā)光,有如顆顆珍珠。這是一個(gè)多美妙的 夜景啊!
    此詩被譽(yù)為“寫景奇麗,是一幅著色秋江圖” (清御選《唐宋詩醇》) 、 “麗絕、韻絕,令人神往” (清宋顧樂《唐人萬首絕句》)。白居易筆下的 秋江晚景,的確令人傾倒。
    不少人以為此詩后兩句寫“深宵”夜景,這是不正確的,九月初三月是 低懸西天,初夜就落山了,“深宵”已無月影可言。
    此詩寫作時(shí)間地點(diǎn),或以為作于長(zhǎng)慶元年(821)游長(zhǎng)安曲江,或以為 作于長(zhǎng)慶二年赴杭州途中,均屬臆測(cè)。神州大地何處無佳境!我看不必落 實(shí)。此詩實(shí)是作者善于鋪陳描繪祖國(guó)名山大川的又一例證。
    【賞析心得】
    這首詩大約作于唐穆宗長(zhǎng)慶二年(822)。白居易罷忠州刺史,回京城為主客郎中, 遷中書舍人。這期間,他目睹朝中宦官擅權(quán),朋黨傾軋,不愿卷入政治旋渦,主動(dòng) 要求外出,任杭州刺史。該年七月,白居易上任時(shí),正值藩鎮(zhèn)汴軍作亂,汴河不通, 改由襄、漢經(jīng)蜀(長(zhǎng))江向東輾轉(zhuǎn)上任,十月才至任所杭州,一路作了不少紀(jì)程詩。 這首詩即為該年秋天赴杭州途中所作。
    這是一個(gè)夏歷九月初三的黃昏。作者來到江邊,徘徊獨(dú)游,心情格外輕松。只 見紅日西沉,即將消失,只剩余暉鋪于水中,江面一半變?yōu)楸躺?,江水變涼,已? 秋天的寒意;一半變?yōu)榧t色,江水尚暖,還有太陽的余溫。不一會(huì),殘陽消失,夜 幕降臨,一輪勾月 ,冉冉升起。夜已經(jīng)深了,露水悄無聲息地灑落在水草之上,晶 瑩發(fā)亮,九月初三的月夜,真是可愛啊!你看那一粒粒露珠多像珍珠,一彎上弦明 月恰似一道弓。
    “君不見南山悠悠多白云,又不見西京浩浩惟紅塵,紅塵鬧白云冷,好于冷熱 中間安置身。”晚年的樂天,脫離京都煩惱,擺脫了“冷熱中間安置身”的尷尬與 無奈,向往著“且向錢塘湖上去,冷吟閑醉二三年”的恬適與超脫。在這景色如畫、 明月秋江之畔,詩人心境無比寧靜,從傍晚直到夜深,流連往返,漫步低吟,久久不愿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