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思想大解放運動,那對于這場運動考生了解的很清楚嗎?不清楚的考生看過來,下面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和局限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持續(xù)關注本站將可以持續(xù)獲取更多的考試資訊!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和局限性體現(xiàn)在哪些方面?
一、新文化運動的意義主要是什么?
新文化運動的意義:新文化運動是我國歷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運動。它徹底的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將國民從五千年的思想禁錮中解放了出來。更為重要的是,新文化運動樹立了民主與科學的兩面旗幟,啟發(fā)著人們探索救國救民的真理。新思想、新理論的廣泛傳播給中國社會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它從根本上改變了國人,使國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從而使中國有了脫離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此外,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傳播開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運動。新文化運動后期對馬克思主義的大力宣傳,對眾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啟發(fā),并改造了不少先進知識分子,為后來的無產(chǎn)階級革命埋下了堅實的民眾基礎,培養(yǎng)了一大批國之棟梁。最后,新文化運動為文學進步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新文化運動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場文學革命,它推廣了白話文、促成了一批優(yōu)秀報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舊文學的弊端,對不少文學社團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總而言之,新文化運動是一場意義深遠的運動,它對近代的中國,對各個社會領域都造成了深遠的影響,并孕育了新中國的希望。新文化運動是沿著兩條戰(zhàn)線展開的,一條是思想戰(zhàn)線,一條是文學戰(zhàn)線。兩條戰(zhàn)線交織進行,因而它既是一場思想革命,又是一場文學革命。作為思想革命,它倡導民主和科學,反對專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對舊道德。作為文學革命,它倡導新文學,反對舊文學。前期的新文化運動實質(zhì)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新文化反對封建舊文化的斗爭。后期極力宣傳馬克思主義。
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是什么
二、新文化運動的局限性
1、他們把改造國民性置于優(yōu)先的地位。但是,離開改造產(chǎn)生封建思想的社會環(huán)境的革命實踐,僅僅依靠少數(shù)人的吶喊,依靠有限的宣傳手段,要根本改造由這種社會環(huán)境產(chǎn)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國民性,是不可能的。 他們沒有把新文化運動同工農(nóng)運動結合,使文化運動局限在知識分子的圈子里。
2、他們還回避當時對軍閥政府的實際斗爭,也沒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務。
3、以當時的文學革命而論,雖然提出建設“國民文學”,但當時的文學活動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識分子中,還沒有可能普及到工農(nóng)群眾中去。對中國古典文學的一味批判以及對西學的全盤肯定具有片面性,最終導致了西方文學不徹底,東方文學被否定,是中華古典文化走向沒落的開端。
4、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批判孔學,是為了給中國發(fā)展資本主義掃清障礙。但是,由于資產(chǎn)階級共和國的方案在中國行不通,所以從根本上說,提倡資產(chǎn)階級民主主義,并不能為人們提供一種思想武器去認識中國,去有效地對中國社會進行改造。
5、那時的許多領導人物,還沒有馬克思主義的批判精神,他們使用的方法,一般地還是資產(chǎn)階級的方法。他們中有的人看問題很片面,壞就是絕對的壞,好就是絕對的好。這種形式主義地看問題的方法,影響了這個運動后來的發(fā)展。
剛開始,這種新思想主要是指科學和民主,屬于資產(chǎn)階級民主制思想。俄國十月革命以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迅速開始傳播開來。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而以《新青年》團體為中心形成的新文化統(tǒng)一戰(zhàn)線,開始發(fā)生分化。1919年7月,胡適發(fā)表《多研究些問題,少談些“主義”》一文,引起關于“問題與主義”的論爭。研究問題,當然是在文化領域,而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就必須涉及政治,顯然,胡適是想將民主制和社會主義的爭論限制在文化領域。可是,新文化運動的兩大旗手之一,陳獨秀,卻拋棄了新文化運動,積極投身無產(chǎn)階級革命。正是他,壞了新文化運動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陳獨秀、李大釗等離開文化陣營投身政治,第一個結果就是造成了新文化運動的過早結束,造成了新聞運動的不徹底性。新文化運動之后的民國時期,在文化領域,民主制和社會主義之爭仍然有過多次交鋒,但都不徹底,都沒能得出最終正確的結論。而這個爭論困擾了中國近一個世紀,即使到了今天它仍然,他仍然是目前中國發(fā)展的最大政治隱患。思想方面的爭論只有在文化領域進行徹底的討論,才能得出正確的結果。
陳獨秀、李大釗等離開文化陣營投身政治,第二個結果就是造成了社會的動亂。“主義”之爭蘊含的是一種階級斗爭的觀念,提倡階級斗爭就是提倡將文化領域的爭論發(fā)展到政治領域。無論是民主制,還是社會主義制度,對當時接受教育較少的中國老百姓來說,都是超前的,他們之中能夠真正理解這兩種思想的人并不多。這個時候貿(mào)然將他們發(fā)展到政治領域,只會造成社會動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