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校本工作總結范文

字號:


    學校校本工作緊緊圍繞學校工作目標,以“教學評一致性” 為主題,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狠抓教科研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倡導“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不斷壯大“科研型教師”隊伍。以下是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小學校本工作總結范文,歡迎大家閱讀,供您參考。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出國留學網(wǎng)。
    本學期校本工作緊緊圍繞學校工作目標,以“教學評一致性” 為主題,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課題研究為主線,狠抓教科研與教育實踐相結合,倡導“教師即研究者”的理念,不斷壯大“科研型教師”隊伍?,F(xiàn)將具體做法總結如下:
    一、加強科研工作建設,完善科研工作管理體制
    我們建立健全了學習、活動、管理制度,并逐步形成科研工作的責任制。規(guī)定各組集中學習時間,并做到時間、內容、地點、主持人、筆記五落實;寒假里教科室給每位教師發(fā)放1本讀本《做內心強大的教師》,開學初以教研組為單位討論讀書心得,每人發(fā)表觀點,分享讀書心得。教科室組織教師一星期到圖書室讀書一小時,并做好學習筆記。在教師粉筆字工程方面,教科室外聘溫州市書法協(xié)會副會長王昕老師在教師例會時間為全體老師進行粉筆字培訓,一學期4次,期末對全校教師進行過關考核,評選出優(yōu)秀學員,大大提高了教師的粉筆字書寫熱情,促使提升教師書寫水平。
    二、以“教學評一致性” 為主題,通過專家引領,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教科研工作的基礎是廣大教師。教育科研工作的科學有效開展,必須有一支具有一定科研理論水平,勤奮扎實的工作作風和無私奉獻精神的教師隊伍。我校校本教研活動以教研組為單位開展,本學期在以下幾方面常抓不懈:
    1、以“教學評一致性” 為主題,倚靠低段學業(yè)質量評價活動項目,以評促教。本學期教研活動重點是教學目標的制定,為制定基于學情研判的教學目標,在開學初全體教師以教研組為單位再次研讀《溫州市中小學各學科教學常規(guī)》,要求備好并上交開學第一課。為保證教研活動質量,一學期每個教研組要開展3次解讀教學目標、課例研討和作業(yè)設計,每次活動都要以“教學評一致性” 為主題,以常規(guī)為指導。為指導常規(guī)工作,提高教師對常規(guī)的認識,本學期聘請鄭永理老師做關于《落實教學常規(guī) 促進有效教學提升教學質量》的講座,全員參與,活動質量高,反響好。
    2、繼續(xù)加強理論學習,強化全體教師的教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yǎng)、科研水平。學校繼續(xù)堅持做到“三個結合”:即“走出去”和“請進來”相結合;集中學習和分組學習相結合;理論學習與實踐活動相結合。本學期以來我們認真組織教師學習相關的教育科研理論和課程理論,做好教師業(yè)務學習的改革工作。組織全校教師參加經(jīng)開區(qū)教師16學時培訓,安排部分老師外出培訓,為了使每次外出學習有所收獲,特別布置外出培訓的教師完成培訓記錄和心得體會。
    3、聘請學科專家作指導,提高教師教科研能力。建立一支教科研水平較高的骨干隊伍是學校教科研工作不斷取得成果的關鍵。為此,本學期初我校分別為語文、數(shù)學、英語和美術學科分別聘請了方曉霞、鄭永理、王小蓮、謝雨清、饒正輝、潘世杰、黃輝老師指導學科教研活動及教師比賽,旨在通過專家引領,提高教師教育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
    在科研骨干隊伍的建設中我們堅持"三抓",一抓理論學習提高,定期開設校本培訓,本學期雖然學期短,但在教科室的嚴密組織下開展了3次講座和4次粉筆字培訓。張珍老師作《ppt在教學中的應用》的講座、鄭永理老師作《落實教學常規(guī) 促進有效教學提升學校質量》的講座、曹高龍書記作《學習目標規(guī)范化設計的由來與科學編制》的講座,帶領提高教師的教育理論水平;二抓實踐研究探討;三抓樹立典型。本學期,學校先后選派多名具有較高的教育教學水平及較強的教科研意識的教師參加省、市、區(qū)科研單位舉辦的教科研培訓和各科教育教學觀摩競賽活動,努力使他們的教科研水平通過理論學習和親自實踐不斷提高。
    三、繼續(xù)加強課題研究過程管理
    本學期我校開展“人人參與課題”的活動,在活動的要求下我校本學期繼續(xù)開展2項市級課題的研究和2項區(qū)級課題的研究,每個課題組制訂學期研究計劃上交教科室,確保每個課題組按計劃進行活動。每個課題組都要定期召開課題組學習會議,記錄好每次會議、研討、活動情況,收集好各類資料,并定期交流,并由教科室檢查評比。
    本學期我校教師撰寫的6個課題又成功在市區(qū)級立項。市級立項課題有曹高龍老師的《小學語文中年級課堂核心目標精準設定與作業(yè)開發(fā)一致性的實踐與探索》、錢張芬老師的《德育三字經(jīng):小學生“行為美”養(yǎng)成教育與評價的策略研究》,區(qū)級立項課題有黃崇俊老師的《排球校本課程開發(fā)與實踐》,張珍老師的《基于傳統(tǒng)文化故事的scratch課程開發(fā)實踐與研究》,朱若偉老師的《電影對白提高高段學生英語口語能力的研究》、王興勇校長的《早餐100天:小學生早餐習慣養(yǎng)成的實踐研究》,均正常開展研究并已完成階段性小結。
    四、注重新教師的培養(yǎng)
    新教師的培養(yǎng)是教師隊伍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本學期我校繼續(xù)開展 “青藍工程”活動,做好新教師的培養(yǎng)工作。
    本學期我校共進來8名新教師,其中6位語文老師,一位數(shù)學老師,一位科學老師,培養(yǎng)新教師任務艱巨。教科室學期初給每位新教師聘請了校優(yōu)秀教師負責指導其日常教學和班主任工作,讓新老教師互聽互評課堂教學,取長補短,彼此共同成長,促進教師專業(yè)發(fā)展。此外,外聘學科專家指導其新燭匯報課,在本學期第15周周一開展新燭匯報展示活動中,8位老師人人開出一堂精備課,全校教師人人參與聽評課,反響熱烈。通過一年的努力,新教師成長迅速,部分新教師已嶄露頭角,XX老師教師基本功扎實,教學設計老練。林燁老師的《電和磁》獲區(qū)新常規(guī)新設計比賽三等獎,吳曉慧老師撰寫的論文《思維導圖導出課堂好板書--以小學中高段語文閱讀課的板書設計為例》獲區(qū)三等獎,《 gkh(第一課時)》獲區(qū)教師多媒體課件制作二等獎。
    五、積極承辦市區(qū)級各種教研活動
    本學期承辦的區(qū)級及以上活動有7次,為我校師生提供了許多福利,極大促進我校教師的專業(yè)成長。分別有浙江省潘春波名師網(wǎng)絡工作室關于開展“課程整合與實踐拓展”送教活動暨開發(fā)區(qū)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素養(yǎng)提升16學時培訓,開發(fā)區(qū)小學數(shù)學課程整合專題研討活動,溫州市小學數(shù)學送教下鄉(xiāng)活動,開發(fā)區(qū)體育16學時培訓活動暨新常規(guī)新設計現(xiàn)場評比活動,溫州市教師教育院“綠色耕耘”送培經(jīng)開區(qū)小學語文90學時第二、五次集訓,經(jīng)開區(qū)美術“三引三讓”的生本課堂研討活動。
    六、教科研工作的不足與思考
    1、轉變教師的學習態(tài)度,使廣大教師樹立通過校本培訓,提高個人教育教學水平的想法。我校相當一部分老師對校本培訓的意義不清楚,造成抵觸情緒,因此調整教師的學習態(tài)度迫在眉睫。
    2、向校本研訓活動要質量。為使老師們切實感受到校本研訓的意義,我們特地為各個教研組聘請了專家,希望借助專家的引領,提升每次教研活動的質量。
    3、科學安排教師參加各種比賽。教師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什么活動都要求其參加就會極大地降低教師活動的質量并且還會挫傷教師的自信心,因此開學初深入了解市區(qū)級各種比賽并科學安排教師參與顯得十分必要。
    4、加強教研組的建設,傳遞正能量,促使廣大教師觀念的轉變,以積極的態(tài)度面對每次的教研組活動。
    努力以課堂教學為主陣地,實施精品戰(zhàn)略,以勤奮和智慧譜寫教科研工作新篇章。
    小編精心推薦
    小學工作總結 | 小學年度工作總結 | 小學年終工作總結 | 小學個人工作總結
    
    小編精心推薦
    小學工作總結 | 小學年度工作總結 | 小學年終工作總結 | 小學個人工作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