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留日女學生江歌被殺一案,最近受到國內(nèi)各大媒體的高度關注,激起不少爭論。下面我們來看看日本媒體的態(tài)度。下面出國留學網(wǎng)來說說江歌案劇情反轉,日本人質疑江歌案。
作為案件中另一位重要當事人——劉鑫所在大東文化大學的留學生,早在一年前,也就是江歌被害案發(fā)生后不久,我即得知并開始關注此事。
事實上,這起案件當時在中國留學生圈子里是比較轟動的,不少中國留學生都去了案發(fā)地獻花,還有人主動去機場給不懂日文的江歌母親接機,而江歌所在的大學也組織了追悼會。
相比起中國留學生的群情激奮,我所在的大東文化大學的日本同學及老師,大多只是通過媒體等渠道知曉了身邊發(fā)生了這樣一起留學生被害案件,但并沒有過多地去關注。
而日本當?shù)孛襟w也沒有像對待最近發(fā)生在神奈川的九人被殺案那樣,給予大篇幅報道,更沒有將報道重點放在劉鑫身上,只是將其視為一起普通的刑事案件,陳述了一下事情經(jīng)過,還原了一下現(xiàn)場。
我想,這可能也跟劉鑫及其家人后來引發(fā)公憤的言行,主要是在中國的社交媒體傳播有關吧。
留學生的態(tài)度:多是指責劉鑫和前男友
為了還原梳理此事,這兩天我特地去翻了幾份本地的舊報紙,但很遺憾,由于時間過去太久,我沒能查到當時具體有哪些媒體報道了江歌案。
但在我的印象中,當時日本的媒體并沒有將這個案子當作一件特別大的事件來對待,報道也主要集中在“殺人”,以及被害人的“中國留學生”身份這兩個點上。
而網(wǎng)絡上關于江歌案的討論也并不多,僅有的一些也主要是批評日本的留學生優(yōu)惠政策,個別人甚至把日本社會的治安問題都歸咎于留學生。
至于中國留學生的態(tài)度,倒是自始至終比較一致,但因為案件發(fā)生已經(jīng)有段時日,所以中間有那么一陣,大家對此事的關注度有所下降。
不過這兩天,由于江歌母親來到東京池袋西口公園,征集要求法院處死陳世峰的民眾聯(lián)署,這事再次成為留學生圈的熱點話題。
與國內(nèi)大多數(shù)網(wǎng)民的看法相似,我身邊的中國留學生也都將指責的矛頭對準了劉鑫及其前男友,覺得劉鑫無情無義,陳世峰是殺人魔。甚至還有人說,劉鑫跟她男朋友這是要逼死江歌母親云云。
我們學校有幾個中國留學生,還特地從埼玉趕到東京去參與簽名集會(注:大東文化大學擁有東京都板橋、信濃町、以及埼玉縣東松山三個校區(qū)。由于以交流留學生為對象的日語特別課程在東松山校區(qū)進行授課,因此多數(shù)交流留學生在東松山校區(qū)學習),聽說這樣的情況在各地中國留學生中都有。
日本人的態(tài)度:理解江歌母親,但不接受她的做法
與江歌被殺之初的情形類似,最新這一波的事件高潮也主要集中在留學生以及在日華人的圈子里。
當我就此事詢問身邊的日本同學和老師時,有些人壓根就不知道有這么一件事情,另外一些人雖然聽說學校有人涉及殺人案,但對于具體的案件詳情,絕大多數(shù)被訪者都表示并不清楚,需要我一遍遍給他們介紹來龍去脈。
而當他們了解了事情的發(fā)生經(jīng)過后,更多地則是站在法律的角度來加以看待。因此,對于江歌母親的一些做法,不少人都從法律角度提出了批評。
比如教授我們中國文學課的三井壽教授就認為,江歌母親散布劉鑫一家個人信息的做法嚴重侵害了后者的隱私權。
在他看來,涉案的三方——陳世峰、劉鑫、江歌母親都是犯罪者。而劉鑫所謂的在日本受到警方保護時不能跟外界通信,并沒有這回事。
不過教授同時也提出了自己的問題,江歌母親想要尋找劉鑫,為何不聯(lián)系當?shù)鼐?如果劉鑫真被日本警方保護的話,那么為何不通過日本警方,而是要采取公布她人個人信息這種極端的行為?
至于江歌母親征集簽名,要求處死陳世峰,教授的看法是:“從這一做法中可以看出,中國人至今仍然深受自漢代開始的儒法結合的影響。但現(xiàn)代社會,行使法律的應該是司法系統(tǒng),而不是人情跟輿論?!?BR> 相比起三井壽教授,我身邊一般的日本同學,大多對江歌母親表示了理解。但即便他們理解江歌母親,卻并不支持她的征集簽名行為,認為這會影響判決的公正性。在被問到如果被殺的是日本人,他們是否會參加簽名活動時,同班的飯野同學的一句話令我感受深刻,“我有權利投票決定國家的領導人,但是沒有權利投票決定人的生死”。
事實上,日本這邊就是這樣,一旦兇手抓住了,輿論對該事件的關注也大體結束了,接下來就是等待法院的判決。比如橫濱的殺人碎尸案件發(fā)生之后,周邊也有不少人去案發(fā)地獻花,但似乎并沒有家屬呼吁要求判決兇手死刑的。
至于江歌母親在網(wǎng)絡上發(fā)布劉鑫一家信息這事,大家更是表示很不理解,甚至感到害怕?!盀楹我粋€普通的中國人,能獲得別人如此詳細的個人信息?”最近,這個問題變成了他們討論的主要話題。
日本人的疑問:江歌的死,江歌自己是否有責任
目前,國內(nèi)輿論對于此事的爭論主要集中在劉鑫身上,對于這一現(xiàn)象,我也詢問了身邊的日本同學。他們大多表示,不明白為什么中國國內(nèi)的關注焦點會轉移到劉鑫,而不是盯在兇嫌陳世峰身上?在他們看來,本案的核心在于陳世峰,而不是跟本案有關的其他人。
當然倒也不能說日本輿論完全不關注、不討論劉鑫。我就聽到身邊不少人說起,這樣的事情如果發(fā)生在日本人身上,劉鑫肯定是要賠償受害人江歌家人的,江歌的葬禮劉鑫也一般都會參加。
不過日本作為一個多元的社會,任何的話題都會有不同的聲音。比如同校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日本學生就跟我說:“受了被害人的恩,肯定是要報答的,但這不是強制必須的,只是大多數(shù)人都會選擇去做而已?!?BR> 江歌在日本租住的公寓(資料圖:日本《中文導報》)江歌在日本租住的公寓(資料圖:日本《中文導報》)
另外,還有少部分人認為,江歌讓劉鑫來她的租屋一起居住,這個行為本身就不合法,所以對于被害,江歌本人也要承擔一定責任。(日本法律規(guī)定,和房東是以1個人名義簽約的,就不得留宿他人。)
江歌的死,江歌自己是否有責任,關于這方面的討論,在國內(nèi)輿論場上我?guī)缀鯖]有聽到過。從中也可看出,雖然同是深受儒教影響的國家,但中日兩國人民在有些方面的看法,的確是截然不同的。(作者系大東文化大學在讀中國留學生,文中部分受訪者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