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們所熟知的各種包裝食品中,不少都加有干燥劑,以防食品受潮。以下出國留學網生活百科欄目小編為您整理警惕!食品干燥劑的危害,供您參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更多詳細內容請點擊出國留學網查看。
包裝食品中的小包干燥劑,看上一眼后隨手丟掉,這是多數人的做法。然而,每每聽到干燥劑破損后被誤食灼傷食道或其粉末入眼灼傷眼角膜等新聞,人們難免心生后怕。食品干燥劑,危害指數到底有多大?
膨化食品、海苔、干果、口香糖……在人們所熟知的各種包裝食品中,不少都加有干燥劑,以防食品受潮。走訪消費者發(fā)現,絕大多數消費者對于包裝食品中的干燥劑有“不能食用”的認知,但也都明確表示原因未知。
對此,荷蘭瓦赫寧根大學食品安全(食品工程)專業(yè)碩士、健康管理師范琳琳介紹,目前以生石灰和硅膠為原料的食品干燥劑最為常見。特別是生石灰,在食品干燥劑中一直被廣泛使用,因其吸水性強、來源方便且價格低廉而“流行”。然而,生石灰即氧化鈣屬于堿性物質,遇水變成熟石灰,這一中和反應過程會有熱量產生甚至爆炸發(fā)生,生石灰被誤食或不慎入眼,就會損傷消化道或眼角膜,后者嚴重的甚至會造成失明。
而作為石灰干燥劑的替代產品,硅膠干燥劑近年來則逐漸“受寵”。其主要成分為二氧化硅,無毒、無腐蝕性,性狀穩(wěn)定且吸濕能力較好。硅膠干燥劑也是歐盟唯一認可的干燥劑種類。只是對于食品生產企業(yè)來講,硅膠干燥劑的成本要比石灰干燥劑高。
業(yè)內人士指出,一般情況下看,食品企業(yè)首先會從干燥劑的安全性角度考慮,其次才是成本問題。特別是石灰干燥劑使用過程不可逆,一旦吸水變硬便無法吸更多水,這也是其逐漸會被淘汰的原因之一。
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孫濤表示,從食品藥品包裝規(guī)定上看,干燥劑的包裝要有抗強度指數,且應在干燥劑外包裝上標注其主要成分及有害結果,并做出安全提示。從目前的市場情況看,食品企業(yè)一般會在干燥劑包裝上標注“不要食用”,少數會注明應遠離兒童,但通常都不會有禁止入水等警示字樣。
然而,孫濤提出,對于干燥劑的主要“防范”人群——兒童來講,讓孩子遠離有安全隱患的干燥劑,最主要的責任還是在于家長?!捌鋵?,無論是什么成分的干燥劑,只要不破損、不沾水,就都是安全的?!毕M者在購買帶有干燥劑的包裝食品后,首先應做到不讓孩子接觸。萬一誤食,硅膠干燥劑不會有太大問題,誤食后可以直接排到體外,入眼需用清水從內眼角往外眼角沖洗即可。如果是氧化鈣成分的石灰干燥劑,誤食后則可用水、牛奶稀釋,飲水量不要過大,成人在120毫升-240毫升,兒童每公斤體重10毫升總量不超過200毫升即可,稀釋后迅速送往醫(yī)院治療,切忌用醋、酸中和;若是不小心皮膚沾染石灰干燥劑,則需要用大量的清水沖洗,簡單處理后立刻去醫(y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