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濕氣重有什么癥狀

字號:

脾虛濕氣重有什么癥狀
    消化道:便秘or大便稀溏。從消化道上來講,脾虛導(dǎo)致的病癥一般有:食欲不振,偏食挑食;口中無味;脾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幾乎所有的胃腸道疾病都可出現(xiàn)或伴有脾虛。
    肌肉:肥胖or消瘦。脾主肌肉,所以脾虛的人會感覺全身乏力,出汗多,氣短。另外眼皮屬于“肉輪”,脾虛會覺得眼皮沉重,似乎抬不起來,下肢容易水腫。身體太瘦,是因為脾虛不能運化,難以吸收。而肥胖是因為脾虛生濕,濕氣難以運化,淤積在體內(nèi)。脾濕肥胖往往是肚子肥胖。
    婦科:白帶過多or過少。女性因為婦科炎癥,也往往會引起脾虛濕重。白帶過多、月經(jīng)量過多或過少都可能是脾虛引起的。月經(jīng)量過少是因為脾虛引起的氣血不足,子宮內(nèi)膜生長太薄;月經(jīng)量過多是因為脾虛不能固攝經(jīng)血。
    脾虛濕氣重如何調(diào)理
    1、飲食調(diào)理
    益脾粥:熟棗仁250克,雞內(nèi)金10克,干姜粉60克,生白術(shù)120克,先將白術(shù)、雞內(nèi)金文火焙干,碾成細末,共入干姜粉和棗肉搗為泥,制作成約20克的小餅,放烤爐烘干,每次一個,可空腹時當(dāng)點心食用(應(yīng)細嚼慢咽)。
    薏仁茶:脾虛濕氣重的人可以喝薏仁茶來調(diào)理,方法是:取亦舒堂薏仁茶一小包,玻璃杯注沸水200ML左右,待茶葉侵泡3-5分鐘即可品飲,每日一至兩次即可有效祛濕。亦舒堂薏仁茶采用薏米仁、赤小豆等精制而成,祛濕健脾效果極好。
    2、按摩調(diào)理
    建議平時可經(jīng)常摩腹,特別是胃脘部。輕輕地磨動而不是揉,用手掌的溫?zé)峒纯蓭椭碳の傅南δ?,以此呵護脾陽。
    脾虛濕氣重不能吃什么
    田螺。性寒,味甘咸,有清熱解暑作用。正因其性質(zhì)大涼,《隨息居飲食譜》中才明確告誡:“多食寒中,脾虛者忌。”
    螺螄。性寒,味甘,雖有清熱作用,但對脾胃虛寒之體則不相宜。正如《本草匯言》中指出:“此物體性大寒,善解一切熱瘴。胃中有冷飲,腹中有久泄不實,不宜食之。”姚可成《食物本草》亦說:“多食令人腹痛不消。”故凡脾虛者,法當(dāng)忌食之。
    蚌肉。性寒,味甘咸,能滋陰、清熱,但脾虛之人不宜多食,食之易傷脾胃陽氣。所以,清代食醫(yī)王孟英在《隨息居飲食譜》中告誡:“蚌,甘咸寒。多食寒中,脾虛便滑者皆忌。”
    牡蠣肉。性質(zhì)微寒,味甘咸,雖有滋陰養(yǎng)血作用,但多食久食則導(dǎo)致脾胃虛寒,加重消化系統(tǒng)慢性疾病的病情,凡因脾虛所致的慢性胃炎、慢性腸炎、消化不良癥、慢性腹瀉者均忌多食。清·黃宮繡還說:“脾虛精滑者忌。”
    脾虛濕氣重的人,日常還要注意避免過度貪涼,包括猛吹空調(diào)、過量吃冷飲,運動是祛濕健脾的好方法,不妨堅持慢跑,增強體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