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背景:教育部統(tǒng)計顯示,近八年來,出國就讀高中及本科的留學生中,28.44%選擇了美國,這一比例遠遠高于其他熱門留學地。中國的低齡留學生家庭,60%年收入在30萬人民幣以上,而在美國讀高中,一般一年的費用就需要4-7萬美元。
小留學生到美國上高中,無外乎幾種選擇,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私立高中又分為走讀高中和寄宿高中。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美國讀高中)
一般,美國公立高中由政府出經(jīng)費,對學生實行義務(wù)教育,教材也由學校提供,學校的硬件條件比較好,老師都必須參加統(tǒng)一考試,拿到教師證后才可以在公校執(zhí)教。公立高中學生數(shù)量多,一個年級的學生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學生的家庭來自社會的不同層次。
私立學校辦學規(guī)模不大,一般是從學前班一直連到高中共幾百學生,走的是“小而精”的辦學路線。與公立學校相比,私校師生比例較高,學生能夠得到老師更多的關(guān)注和輔導(dǎo)。學校非常重視學生上大學的輔導(dǎo)準備工作,這方面是公立高中無法企及的。另一方面,私校的主要收入是學費,除此之外,教材費、校服、午餐(比公校貴),和各種名目的捐款贊助加起來,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筆者所在的城市雖不是大都市,但也是全美排得上前十五名的,并且是一州之府的中等城市。近幾年在各類高中里都能看到中國小留學生的身影。下面就以我的見聞,談?wù)剬τ谛×魧W生,各種高中的利弊。
公立高中中國學生只能讀一年
公立學校的小留學生都是以交換學生的名義來的。優(yōu)點是除了中介費用,上學和住宿都是免費的,一般是住在美國人家里。缺點是只能讀一年,第二年要么轉(zhuǎn)學上私立,要么回國繼續(xù)上高中。另外就是所上高中和所住的人家都是由專門機構(gòu)指定,自己沒法選擇,好壞全看個人運氣。
說說我認識的幾個小留學生。
女孩A,10年級時來到我教中文的一個公立高中。當她出現(xiàn)在我的中文班上時,我很驚訝,因為這個班上的美國學生是從“你好,你叫什么名字?”開始學中文的。我問她為什么不選西班牙語或是法語,她說太難了,因為其他學生都已經(jīng)學過一兩年了,而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得選一門外語,所以她只能選中文。我心里很替她惋惜,覺得太浪費時間了。這個高中所在學區(qū)很差,女孩跟我說學校的學習風氣與她在國內(nèi)的重點高中比差太多。一年后,她轉(zhuǎn)去加拿大繼續(xù)讀高中。
B女孩來自上海,讀11年級,個性開朗,善與人交際,還會打扮自己,所以在同學中挺受歡迎,學習也很快就跟上去了。一年之后,頗有經(jīng)濟實力的父母把她轉(zhuǎn)到所在城市最好的私立高中,女孩說:“父母既然花錢讓我讀這樣的高中,當然是希望我能上好的大學,我也希望不辜負他們。”
C女孩同樣來自上海,對學校的印象卻跟B有很大不同,她說除了英文以外感覺自己沒有學到什么,數(shù)理化都不如國內(nèi)教的。這個女孩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際,在一千多人的公立學校里她覺得自己很孤獨。一年后,她回上海去了,并且說將來不準備來美國上大學。
美國高中不像國內(nèi)的學校那樣有固定的班級,美國學生可以自由選課,一堂課上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是常有的事。一天六七節(jié)課,學生像走馬燈一樣在各個老師的教室間穿梭,對于初來乍到的中國學生,一定要有非常開朗外向的性格,主動積極參與課內(nèi)外活動,否則很難在短時間里熟悉同學,進而融入校園。
私立走讀高中不是有錢就能進
數(shù)量眾多的美國私立高中,就像私立大學一樣,雖然都是學費不菲,可是質(zhì)量和聲譽卻相差甚遠。
在每個城市里都有一兩所頂尖的私立高中,非住宿的學費也要每年兩萬美元左右。這些學校學生人數(shù)與公立相比少很多,一般每個年級在百人以內(nèi)。因為學校實力雄厚,所以聘用的老師水平高,責任心強,課程難度大大高于公立學校??梢哉f學生在私立學校里可以得到一流的教育。
頂尖的私立高中一般不愁生源,有的時候本地學生想進去都要先在候補名單上等一段時間。所以他們對外國學生都會有較高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要求,不是花錢就可以進去的。
學校里的學生很多來自當?shù)厣蠈又髁骷彝?,家長一般是醫(yī)生、律師、大學教授、公司大老板等等,當然也有來自普通家庭的學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重視子女教育的當?shù)厝A人也開始把孩子送進私立高中。不過再優(yōu)越的外部環(huán)境也不能擔保學生最后能進名校之門。我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所高中的升學報告,八十多個學生最后的去向從常青藤名校到普通州立大學,甚至是社區(qū)大學都有。
小留學生到美國上高中,無外乎幾種選擇,公立高中和私立高中,私立高中又分為走讀高中和寄宿高中。
(不是所有人都適合在美國讀高中)
一般,美國公立高中由政府出經(jīng)費,對學生實行義務(wù)教育,教材也由學校提供,學校的硬件條件比較好,老師都必須參加統(tǒng)一考試,拿到教師證后才可以在公校執(zhí)教。公立高中學生數(shù)量多,一個年級的學生少則幾百人,多則上千人,學生的家庭來自社會的不同層次。
私立學校辦學規(guī)模不大,一般是從學前班一直連到高中共幾百學生,走的是“小而精”的辦學路線。與公立學校相比,私校師生比例較高,學生能夠得到老師更多的關(guān)注和輔導(dǎo)。學校非常重視學生上大學的輔導(dǎo)準備工作,這方面是公立高中無法企及的。另一方面,私校的主要收入是學費,除此之外,教材費、校服、午餐(比公校貴),和各種名目的捐款贊助加起來,一年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
筆者所在的城市雖不是大都市,但也是全美排得上前十五名的,并且是一州之府的中等城市。近幾年在各類高中里都能看到中國小留學生的身影。下面就以我的見聞,談?wù)剬τ谛×魧W生,各種高中的利弊。
公立高中中國學生只能讀一年
公立學校的小留學生都是以交換學生的名義來的。優(yōu)點是除了中介費用,上學和住宿都是免費的,一般是住在美國人家里。缺點是只能讀一年,第二年要么轉(zhuǎn)學上私立,要么回國繼續(xù)上高中。另外就是所上高中和所住的人家都是由專門機構(gòu)指定,自己沒法選擇,好壞全看個人運氣。
說說我認識的幾個小留學生。
女孩A,10年級時來到我教中文的一個公立高中。當她出現(xiàn)在我的中文班上時,我很驚訝,因為這個班上的美國學生是從“你好,你叫什么名字?”開始學中文的。我問她為什么不選西班牙語或是法語,她說太難了,因為其他學生都已經(jīng)學過一兩年了,而學校要求每個學生都得選一門外語,所以她只能選中文。我心里很替她惋惜,覺得太浪費時間了。這個高中所在學區(qū)很差,女孩跟我說學校的學習風氣與她在國內(nèi)的重點高中比差太多。一年后,她轉(zhuǎn)去加拿大繼續(xù)讀高中。
B女孩來自上海,讀11年級,個性開朗,善與人交際,還會打扮自己,所以在同學中挺受歡迎,學習也很快就跟上去了。一年之后,頗有經(jīng)濟實力的父母把她轉(zhuǎn)到所在城市最好的私立高中,女孩說:“父母既然花錢讓我讀這樣的高中,當然是希望我能上好的大學,我也希望不辜負他們。”
C女孩同樣來自上海,對學校的印象卻跟B有很大不同,她說除了英文以外感覺自己沒有學到什么,數(shù)理化都不如國內(nèi)教的。這個女孩性格內(nèi)向,不善交際,在一千多人的公立學校里她覺得自己很孤獨。一年后,她回上海去了,并且說將來不準備來美國上大學。
美國高中不像國內(nèi)的學校那樣有固定的班級,美國學生可以自由選課,一堂課上的學生來自不同的年級是常有的事。一天六七節(jié)課,學生像走馬燈一樣在各個老師的教室間穿梭,對于初來乍到的中國學生,一定要有非常開朗外向的性格,主動積極參與課內(nèi)外活動,否則很難在短時間里熟悉同學,進而融入校園。
私立走讀高中不是有錢就能進
數(shù)量眾多的美國私立高中,就像私立大學一樣,雖然都是學費不菲,可是質(zhì)量和聲譽卻相差甚遠。
在每個城市里都有一兩所頂尖的私立高中,非住宿的學費也要每年兩萬美元左右。這些學校學生人數(shù)與公立相比少很多,一般每個年級在百人以內(nèi)。因為學校實力雄厚,所以聘用的老師水平高,責任心強,課程難度大大高于公立學校??梢哉f學生在私立學校里可以得到一流的教育。
頂尖的私立高中一般不愁生源,有的時候本地學生想進去都要先在候補名單上等一段時間。所以他們對外國學生都會有較高的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的要求,不是花錢就可以進去的。
學校里的學生很多來自當?shù)厣蠈又髁骷彝?,家長一般是醫(yī)生、律師、大學教授、公司大老板等等,當然也有來自普通家庭的學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重視子女教育的當?shù)厝A人也開始把孩子送進私立高中。不過再優(yōu)越的外部環(huán)境也不能擔保學生最后能進名校之門。我曾經(jīng)看過這樣一所高中的升學報告,八十多個學生最后的去向從常青藤名校到普通州立大學,甚至是社區(qū)大學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