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方程式教學反思

字號:


    下面是由出國留學網(wǎng)小編為大家搜集整理的關(guān)于教學反思的相關(guān)內(nèi)容,希望下文化學方程式教學反思能夠?qū)δ兴鶐椭?。更多?yōu)質(zhì)內(nèi)容盡在出國留學網(wǎng)。
    化學方程式教學反思
    【1】
    化學方程式是學生繼元素符號和化學式之后,又要學習的一種重要的化學用語。這節(jié)課的導入是從電解水的微觀模擬圖切入,分析化學變化是原子重新組合的過程,在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數(shù)目不變,讓學生用符號表示出微粒的數(shù)目,并寫出文字表達式,引導學生分析歸納出給水通電的化學方程式的優(yōu)點,這種導入方法源于學生已有的質(zhì)量守恒、元素符號、化學式等知識的掌握,導入新授很自然,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
    教師以電解水的化學方程式為例,引導學生總結(jié)出化學方程式的概念,分析其表示的含義,書寫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再通過具體的化學反應讓學生總結(jié)出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并書寫出比較簡單的化學方程式,這種設置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最后有針對性的設計練習題,例如:方程式的改錯、配平化學方程式,鞏固并檢查本節(jié)課的學習情況。
    這節(jié)課的教學重點是化學方程式的含義及能正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點是化學方程式的配平。應用的是質(zhì)量守恒、元素符號、化學式等基礎知識。由于學生對化學式掌握的不好,不能真正的理解化學式的含義,所以在完成本節(jié)的任務顯得比較吃力,這就要求我們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多練習來達到鞏固提高的目的。
    【2】
    弄清教學目標
    1.了解根據(jù)化學實驗書寫化學方程式要遵守兩個原則:一是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不能憑空臆造事實上不存在的物質(zhì)和化學反應;二是要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
    2.了解化學方程式的幾種配平方法.掌握用最小公倍數(shù)法配平的步驟和要點.
    熟悉教材
    一、書寫化學方程式的兩個原則
    (一)必須以客觀事實為基礎,絕不能憑空臆想捏造事實上并不存在的化學反應和物質(zhì).
    (二)要遵守質(zhì)量守恒定律,等號兩邊的原子種類與數(shù)目必須相等.
    二、書寫化學方程式的步驟(以鐵燃燒為例)
    鐵在氧氣中燃燒生成黑色固體四氧化三鐵,第一步要根據(jù)實驗事實,在式子的左、右兩邊寫出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化學式,并在式子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劃一條短線.
    Fe+O2——Fe3O4
    第二步要配平化學方程式,也就是讓化學方程式能體現(xiàn)出質(zhì)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個數(shù)反應前后要相等.
    3Fe+2O2——Fe3O4
    第三步標明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把短線改成等號.
    3Fe+2O2 Fe3O4
    化學反應只有在一定條件下才能發(fā)生,因此,需要在化學方程式中注明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如點燃、加熱(常用“△”表示)、催化劑、通電等,將條件寫在符號的上方.
    如果生成物中有氣體,在氣體物質(zhì)的化學式右邊要注明“↑”號;溶液中反應如果生成物中有固體,在固體物質(zhì)的化學式右邊要注“↓”號,但是,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氣體,氣體生成物就不需注“↑”號.同樣,溶液中反應如果反應物和生成物中都有固體,固體生成物也不需注“↓”號.
    ※問題全解
    1.怎樣配平化學方程式?
    配平化學方程式,必須遵循質(zhì)量守恒定律,在方程式左、右兩邊的每一種元素的原子總數(shù)必須相等,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方法很多,初中階段常用的有三種方法:
    (1)最小公倍數(shù)法
    該法是找出方程式兩端各出現(xiàn)一次,且原子個數(shù)相差較多的元素,求其原子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
    例如:配平P+O2——P2O5
    上式各元素均只出現(xiàn)一次,但氧原子個數(shù)相差較多,故從氧元素入手加以配平.兩端氧元素原子個數(shù)的最小公倍數(shù)為10,所以,O2前配系數(shù)5,P2O5前配系數(shù)2,然后配得P前系數(shù)為4,方程式寫作4P+5O2 2P2O5
    (2)觀察法
    該法是從化學式比較復雜的一種物質(zhì)入手,推求出各有關(guān)反應物和生成物化學式的系數(shù),然后再推出其他物質(zhì)化學式的系數(shù).
    例如:配平NH3+O2——NO+H2O
    先確定配平的基準點,一般找出化學方程式中組成比較復雜的物質(zhì),將其前面的系數(shù)確定為1,本題中選定NH3為基準,并確定其系數(shù)為1.
    然后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確定含有構(gòu)成上述物質(zhì)元素的其他物質(zhì)化學式的系數(shù),可以出現(xiàn)分數(shù),本題中以1個NH3分子為基準,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定律,分別對N原子和H原子進行配平得1NH3+O2——1NO+ H2O
    最后確定其他化學式前的系數(shù),并在方程式兩邊同乘以某數(shù),使各系數(shù)變?yōu)樽詈喺麛?shù),如本題在前面的基礎上確定O2的系數(shù),得1NH3+ O2——1NO+ H2O,方程兩邊同乘以4,得4NH3+5O2 4NO+6H2O,最后再檢查確認即可.
    化學方程式配平的方法有許多,除了在此介紹的三種方法外,常用的還有待定系數(shù)法;若是氧化還原反應,還有氧原子得失守恒法等等,由于受篇幅的限制,這些方法只能在以后的學習中不斷地去了解和掌握.
    2.怎樣正確使用“△”“↑”“↓”等符號
    (1)“△”號是說明某化學反應的發(fā)生需要“加熱”
    該符號表示一般的加熱,相當于酒精燈所能達到的溫度,所示溫度范圍在500℃以下,若某化學反應發(fā)生的溫度超過了酒精燈火焰的溫度,則不能用“△”表示,通常以“高溫”表示,“高溫”是指1000℃以上,如CaCO3 CaO+CO2↑,另外注意不要把“點燃”與“加熱”混淆.點燃是指可燃物質(zhì)與氧氣或其他物質(zhì)反應時,反應物預先加熱燃燒或用火柴引燃的反應條件.
    (2)“↑”“↓”是生成物的狀態(tài)符號
    這兩個符號分別說明生成物以氣體形式逸出和以固體沉淀形式析出.箭號只能標在化學方程式的生成物一邊.個別同學在書寫化學方程式時,凡是氣體都寫上“↑”,下面我們辨認一下正確與錯誤的寫法.
    S+O2↑ SO2↑
    Ca(OH)2+CO2↑=CaCO3↓+H2O
    當反應物中無氣體物質(zhì),生成物中有氣體物質(zhì)時,生成物中的氣體物質(zhì)一般應標“↑”,如,2H2O 2H2↑+O2↑
    反應物中有氣體物質(zhì),生成物中也有氣體物質(zhì)時,生成物中的氣體物質(zhì)不標“↑”,如,
    C+O2 CO2
    當反應在溶液中進行時,其生成物中以固體沉淀形式出現(xiàn)(即溶液渾濁)的難溶物應標“↓”.如CuSO4+2NaOH===Cu(OH)2↓+Na2SO4
    不是在溶液里發(fā)生的反應,不論生成物中有無難溶物質(zhì),均不標“↓”,總之,“△、↑、↓”等符號是化學方程式中的“解說詞”,只有正確合理的使用,才能表達出它應代表的意義.
    【學習方法指導】
    不少同學認為書寫化學方程式難,主要原因是:
    (1)對元素符號、化學式的意義和書寫規(guī)則理解不透,記憶不牢.
    (2)沒有理解書寫化學方程式應遵守的原則.
    (3)沒有按步驟書寫化學方程式.
    (4)沒有掌握好配平的基本方法.
    [例1]下列化學方程式書寫正確的是
    A.Mg+O2 MgO2__________
    B.2H2O2 2H2O+O2↑
    C.2P2O5 4P+5O2
    D.2HgO 2Hg+O2↑
    解:A中生成物化學式寫錯,應為MgO;B中催化劑應為MnO2;C中反應物、生成物左右兩邊顛倒了.
    答案:選D
    點撥:判斷一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是否正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看:
    ①是否按客觀事實正確寫出了反應物、生成物的化學式.②是否配平.③是否正確反映出反應的必要條件及生成物的特征.
    [例2]配平下列化學方程式.
    點撥:本題考查配平化學方程式的技巧,一般來說,初中階段的氧化還原反應可利用奪氧失氧的原子個數(shù)來配平,如CO+O=CO2,一個Fe2O3分子中有3個氧原子,可與3個CO分子反應,生成3個CO2分子;Fe2O3失去3個氧原子,剩下2個鐵原子,所以Fe前配系數(shù)2,有機物燃燒的化學方程式一般用觀察法來配平,而分解、化合反應則一般用最小公倍數(shù)法.
    [例3]鎂是一種很活潑的金屬,點燃后它既能在氮氣中,也能在二氧化碳中繼續(xù)燃燒,已知鎂在氮氣中燃燒,化合成一種物質(zhì),其中氮元素化合價是-3價;鎂在二氧化碳中燃燒,生成黑色炭粒和一種金屬氧化物.試寫出上述兩個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答案:3Mg+N2 Mg3N2;2Mg+CO2 C+2MgO
    點撥:本題是一道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信息給予題,是中考考查的熱點題型.解題的思路是先根據(jù)題中所給的信息,給合已學過的知識,推出化學反應中的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然后按書寫化學方程式的一般步驟書寫.
    【拓展訓練】
    利用信息加工原理書寫化學方程式
    書寫一些不曾熟悉的化學反應方程式的過程,實際是對信息的加工過程,由于信息題大多數(shù)是由題干和若干問題兩部分組成,其中題干給出一系列解題所要的條件、知識、啟發(fā)性提示等.這就要求學生通過閱讀題干、發(fā)現(xiàn)本質(zhì)、尋求規(guī)律,進而完成舊知識在新情景中的正確遷移.
    在這一過程中,往往需要將試題給定的條件與試題的問題目標建立起聯(lián)系,而這一聯(lián)系,就需要我們不斷去搜尋,這一過程實際上就是我們所講的問題解決過程中的一個基本思路和方法.
    如黑火藥是我國古代四大發(fā)明之一,它是由木炭、硫磺、硝石(KNO3)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爆炸時生成硫化鉀、氮氣、二氧化碳.
    這類方程式的書寫,只要直接根據(jù)試題所給反應物和生成物的名稱,直接書寫化學方程式即可,反應物為KNO3、S、C,生成物K2S、N2、CO2,即KNO3+S+C——K2S+N2+CO2利用觀察法以K2S為基準,KNO3前系數(shù)為2,配平鉀原子、氮原子,再配平氧原子,CO2前系數(shù)為3,最后配平碳原子個數(shù),C前系數(shù)為3,配平之后,再按照步驟,寫上條件、箭頭,寫作:2KNO3+S+3C K2S+N2↑+3CO2↑
    寫化學方程式是一件非常細致的工作,因此是學習化學的難點,總結(jié)許多成功者的經(jīng)驗歸結(jié)為一、二、三、四:“一角二平三條件,四要瞄準放暗箭——↓或↑”,
    “一角”指寫化學式要注意角碼,
    “二平”指寫化學方程式必須要配平,
    “三條件”強調(diào)的是要在化學方程式的等號上下注明反應條件.
    “四要瞄準放暗箭”這種說法是一種為了加強記憶而采用的詼諧語句,強調(diào)要在生成物的化學式右側(cè)適當標出氣體或沉淀的箭號,即↑或↓這是保證化學方程式完整性必不可少的一步.
    通過多年來的教學實踐,這樣教學設計效果還算可以,但是還需反復訓練才行。
    小編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