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高考歷史重難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chǎn)生與實踐

字號:

 
    出國留學網(wǎng)高考頻道在考試后及時公布各科高考試題答案和高考作文及試卷專家點評,請廣大考生家長關注。時光飛逝,暑假過去了,新學期開始了,不管情愿與否,無論準備與否,我們已走進高三,走近我們的夢!祝愿決戰(zhàn)2014高考的新高三學員能倍加努力,在2014年高考中也能取得優(yōu)異的成績。
    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chǎn)生與實踐
    (一)空想社會主義理論(探求公正的理想國)
    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的圣西門、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
    (二)工人運動的興起
    1.歐洲早期工人運動
    19世紀三四十年代,法國、英國和德意志爆發(fā)了大規(guī)模工人運動。
    2.英國憲章運動
    人民憲章”提出六條要求:(1)凡年滿21歲的男子,都有選舉權。(2)無記名秘密投票。(3)議會議員不應有財產(chǎn)資格或其他任何限制。(4)議員應領取薪金。(5)按照各地區(qū)選民的人數(shù)平均分配選舉區(qū)。(6)議會每年改選一次。英國“憲章運動”由此開始。
    在憲章運動中,工人獨立地提出了選舉權要求,展示了驚天動地的力量,對英國社會政治制度的民主改造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四)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chuàng)立
    2.《共產(chǎn)黨宣言》
    馬克思、恩格斯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分析,批判地吸收了德意志的古典哲學、英國的古典政治經(jīng)濟學和英法的空想社會主義,總結(jié)工人運動的經(jīng)驗,創(chuàng)立了科學社會主義理論。1847年,馬克思、恩格斯與在英國倫敦的一個德國流亡工人組織——正義者同盟協(xié)商,把該組織改造為共產(chǎn)主義者同盟。馬克思、恩格斯為該組織撰寫了宣言,即《共產(chǎn)黨宣言》,于1848年2月發(fā)表。
    《宣言》肯定資本主義在人類歷史上的積極作用“資產(chǎn)階級在它的不到100年的階級統(tǒng)治中所創(chuàng)造的生產(chǎn)力,比過去一切世代創(chuàng)造的全部生產(chǎn)力還要多,還要大”,充分肯定了資本主義制度取代封建制度的進步作用;指出資本主義制度已經(jīng)不能適應社會化大生產(chǎn)的需要,揭示了資本主義必然崩潰的秘密;《宣言》還充分肯定了階級斗爭在階級社會中推動歷史發(fā)展的重要作用,宣告了工人階級的歷史使命,即用暴力推翻資產(chǎn)階級的統(tǒng)治,建立無產(chǎn)階級政權。還號召全世界無產(chǎn)者聯(lián)合起來,同資產(chǎn)階級進行斗爭。
    《共產(chǎn)黨宣言》的發(fā)表,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
    從此無產(chǎn)階級有了自己的革命理論,工人階級反對資產(chǎn)階級的斗爭,由自發(fā)行動上升為一個階級反對另一個階級的自覺行動。
    (六)第一國際和巴黎公社
    1.國際工人協(xié)會(第一國際)
    隨著工業(yè)革命在歐洲普遍展開,工人階級隊伍不斷壯大,各國工人改善自己處境的斗爭不斷高漲。他們在斗爭中認識到工人階級互相支持的重要性。
    1864年9月9為了聲援波蘭人民起義,英、法、德、意、波等國的工人代表在倫敦舉行大會。成立了第一個世界性的工人組織——“國際工人協(xié)會”,史稱“第一國際”。大會選出了領導機構,馬克思被選入總委員會。馬克思為第一國際起草了《成立宣言》和《共同章程》。
    第一國際一成立,就成為各國工人階級斗爭的領導中心。到1870年,“國際”幾乎在歐洲所有國家都建立了支部,推動了工人運動的開展。并且積極支持各國的罷工,使工人的斗爭得到圓滿的結(jié)果。
    第一國際積極領導英國工人參加選舉改革運動,還發(fā)揚國際注意精神,組織各國工人支持波蘭等過爭取民族獨立的斗爭。
    2.巴黎公社——第一個工人政權
    1871年3月28日,巴黎人民經(jīng)過選舉,建立了自己的政權——巴黎公社。
    巴黎公社是新型的工人政權,由直接選舉產(chǎn)生的代表組成的公社委員會是最高權力機關。公社內(nèi)部實行民主,公社委員及一切公職人員都由選舉產(chǎn)生,對選民負責,人民有權監(jiān)督和罷免他們。所有公職人員的工資不得超過熟練技術工人的工資。公社努力維護勞動者的利益。
    巴黎公社,是無產(chǎn)階級建立政權的第一次偉大嘗試。它的實踐,豐富了馬克思主義的學說,為國際社會主義運動提供了寶貴的經(jīng)驗和教訓。
    3.第二國際爭取工人民主權利的斗爭
    1889年7月14日,第二國際成立大會在巴黎召開。成立大會上提出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并通過了關于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決議。
    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20萬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jīng)過艱苦斗爭,終于獲得了勝利。
    在第二國際的指導下,各國遵循第二國際的政治策略,引導廣大工人階級進行政治斗爭,尤其是利用各種方式積極開展合法斗爭。通過斗爭,一些國家頒布了有利于保護工人利益的法律。
    相關鏈接:
    2013江蘇地理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歷史)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
    
    
2013江蘇真題及答案(政治) 
     

    2013江蘇歷史試題及答案解析 
    
2013全國各省市高考文綜試題匯總

    北京
    

    上海
    

    重慶
    

    天津
    

    山東
    

    浙江
    

    福建
    

    廣東
    

    廣西
    

    河南
    

    湖南
    

    湖北
    

    江蘇
    

    河北
    

    陜西
    

    內(nèi)蒙古
    

    山西
    

    貴州
    

    青海
    

    西藏
    

    新疆
    

    四川
    

    寧夏
    

    甘肅
    

    海南
    

    黑龍江
    

    吉林
    

    遼寧
    

    安徽
    

    江西
    

    云南
    

    
高考語文復習資料 高考數(shù)學復習資料 高考英語復習資料 高考文綜復習資料 高考理綜復習資料
高考語文模擬試題 高考數(shù)學模擬試題 高考英語模擬試題 高考文綜模擬試題 高考理綜模擬試題
高中學習方法 高考復習方法 高考狀元學習方法 高考飲食攻略 高考勵志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