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馬弛中原——忽必烈治國謀略
在13世紀中國的北方,成吉思汗黃金家族就像睡獅初醒般一樣,以威武迅疾的力量在大漠上刮起了一股強大的旋風,成為當時中國歷史上一抹亮麗的風景線,這個家族的統(tǒng)帥成吉思汗神奇地依靠自己的軍事政治才能將一盤散沙似的蒙古族用武力征服的手段統(tǒng)一在了自己的大斡耳朵(帳殿)旁,然后又率領(lǐng)著追逐牧草的草原民族同時向西、向南、向北展開了迅猛的出擊。1232年,蒙古鐵騎沖破了金朝所謂的固若金湯的北方防線,攻入燕京,消滅了狼主王朝。1234年,成吉思汗的繼承者又攻滅了李元昊所建立的西夏王朝。于此之前,成吉思汗就部署了對中亞、呼羅珊等地區(qū)的軍事行動,蒙古鐵騎踏碎了中亞的封建王朝統(tǒng)治,這股旋風還沖向了東歐,蒙古軍隊的凌厲迅猛攻擊,打得馬札兒(匈牙利)、孛烈兒(波蘭)封建主落荒而逃,即便是俄羅斯大公們也無與匹敵而聞風喪膽。蒙古軍的打擊、搶掠、殘酷的屠殺震驚了羅馬教皇,使歐洲的封建君主惶惶不可終日。一時間,蒙古軍隊不可戰(zhàn)勝的神話傳遍了歐亞大陸。在這種形勢下,一個廣袤的蒙古帝國便迅速而奇跡般地建立了起來。
可惜,深沉有謀、用兵如神的成吉思汗卻得不到皇天的眷戀,在1227年便撒手人寰,留給他子孫們的是一個看似強大卻危機四伏、并不穩(wěn)定的蒙古汗國。它的致命的弱點就在于這個大汗國沒有統(tǒng)一的經(jīng)濟基礎,松散的不穩(wěn)固的軍事行政聯(lián)合體時刻有分崩離析的可能。從征服以來,西亞中亞地區(qū)、東歐地區(qū)形成了所謂的伊利汗國、窩闊臺汗國、察合臺汗國以及欽察汗國。雖然,名義上這些汗國服從大蒙古汗的統(tǒng)治,實際上卻是一個個獨立的王國;對草原地區(qū),同樣也是以分封的方式封給了有軍功的蒙古貴族以及大斡耳朵的親兵們;即便是在設行省的北方燕京等地,也都遍布了由窩闊臺和蒙哥所分封的由大小蒙古封建王公所擁有的“湯沐邑(投下)”,他們與漢人“世侯”所占有的領(lǐng)地犬牙交錯,儼然為國中之中,威脅著蒙古帝國的生存。形勢對蒙古人來說,是非常嚴峻的。
神勇的成吉思汗在1206年的斡難河源“忽里勒臺”大會后,便統(tǒng)率著蒙古民族向著封建化的道路邁進。它的蓬勃生機給蒙古族注入了新的活力。顯然蒙古人的鐵騎不僅踏碎了自己的奴隸制也沖開了向封建化挺進的大門。盡管這種發(fā)展、進步是借助了兇猛的鐵騎和殘酷的掠奪來完成的,卻也順應了當時歷史發(fā)展的趨勢。成吉思汗發(fā)動了這輛歷史機車,而他的后繼者卻似乎沒有給它注入新的動力。汗位的爭奪使成吉思汗的繼承者諸如蒙哥、貴由們無暇推進蒙古封建化的速度,只是依然如故地靠殘暴的手段把行將滅亡的奴隸制的政治經(jīng)濟社會制度,強加給華北、中原地區(qū),蒙古貴族大肆搶掠人口,把他們變?yōu)榕`,而且要屠殺人民、悉空其地,將農(nóng)田變?yōu)槟翀觥=?jīng)過長期戰(zhàn)亂的北方,仍然籠罩著一片不穩(wěn)定的陰云,而重新陷于混亂的北方社會、凋敝無聊的社會現(xiàn)實,都給蒙古帝國的統(tǒng)治者敲響了警鐘。如果允許這些可怕的現(xiàn)象和情況繼續(xù)發(fā)展下去,既有害于北方生產(chǎn)的復蘇、經(jīng)濟的發(fā)展,也會動搖蒙古貴族剛剛建立的統(tǒng)治。
形勢千鈞一發(fā)!蒙古帝國將何去何從?剛要擺脫奴隸枷鎖的蒙古帝國需要一位繼續(xù)推動歷史車輪的偉人,以便率領(lǐng)蒙古帝國催馬加鞭,馬不停蹄地完成封建化的歷程。歷史不會辜負人們的期望,恰在這時,忽必烈肩負著蒙古帝國的希望,懷著無限的政治抱負登上了歷史舞臺。
忽必烈不愧為一代英明的政治家,他不僅代表了蒙古族、色目人、回回人的利益,也得到北方漢族地主階級的擁護。他上臺伊始,便鼎新革故、重用儒人、采用漢法,使蒙古帝國的統(tǒng)治日新月異。尤其是,大元帝國的誕生,實際就宣告了蒙古政權(quán)變?yōu)橹性?quán)的開端,其意義則非同小可。忽必烈的宣布改元使它披上神圣的天授正統(tǒng)的外衣,像以往的中原任何一個統(tǒng)治集團一樣,而排入中原統(tǒng)治民族的序列。從此后,元朝的統(tǒng)治猶如封建統(tǒng)治鎖鏈中的有機的一環(huán),自然地、恰到好處地嵌入了這個將要斷裂的長環(huán):從而,忽必烈便歷史地完成了由其先祖啟動的封建化過程。爾后大元帝國在忽必烈及其子孫們的統(tǒng)治下,以一個嶄新的雄姿屹立在了世界的東方。她那廣袤的疆域,強大的武裝,使得當時的世界不能不對中國刮目相看。就像歷史學家們所贊譽的那樣,元朝的疆域向北超越了陰山山脈,向西到達了流沙,向東占有了遼東半島,向南越過海表,這實在是封建統(tǒng)治建立以來,比秦、漢、隋、唐任何一個朝代疆域都要廣大得多!
因而,我們有理由說,忽必烈的功勞不僅在于阻斷了蒙古奴隸制的蔓延,而且順乎民意、適乎人心地保持乃至推進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歷史進程,就此一點它便可以功德無量地被列入世界偉人的史冊!他不僅是蒙古族的英雄,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當之無愧的一代明君。
?
中考政策 | 中考狀元 | 中考飲食 | 中考備考輔導 | 中考復習資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