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肖復(fù)興
【作者簡介】
肖復(fù)興,河北滄縣人,《人民文學》副主編。1978開始發(fā)表作品。著有長篇小說《我們曾經(jīng)相愛》、《早戀》、《青春夢幻曲》,中短篇小說集《四月的歸來》、《北大荒奇遇》,報告文學集《國際大師和他的妻子》、《多夢時節(jié)--肖復(fù)興報告文學集》等。 報告文學《海河邊的一間小屋》、《生當作人杰》分別獲全國第二、三屆優(yōu)秀報告文學獎。
【中考試題】
(一)安徽蕪湖卷--《窗前的母親》
窗前的母親
(1)在家里,母親最愛呆的地方就是窗前。
(2)自從搬進樓房,母親就很少下樓,我們都囑咐她,她自己也格外注意:樓層高、樓梯陡,自己老了,如果磕著碰著就會給孩子添麻煩。每天我們在家的時候,她和我們一起忙家務(wù),手腳不拾閑兒;我們一上班,孩子一上學,家里只剩下她一個人時,大部分時間,她就呆在窗前。
(3)那時,母親的房間,一張床緊靠著窗子,那扇朝南的窗子很大,幾乎占了一面墻,母親坐在床上,靠著被子,窗前的一切就一覽無余。陽光總是那樣燦爛,透過窗子照得母親全身暖洋洋的,母親就像向日葵似的特別愛追著太陽烤,讓身子有暖烘烘的感覺。有時候,不知不覺她就依著被子上睡著了。一個盹打過來,睜開眼睛,她會接著望窗外。
(4)窗外有一條還沒有完全修好的馬路,馬路對面是一片工地,恐龍似的腳手架簇擁著正在蓋起的樓房,a切割著那片湛藍湛藍的天空,遮擋了遠處的視線。由于馬路沒有完全修好,來往的車輛不多,人也很少,窗前大部分時間是安靜的,只有太陽在悄悄地移動,從窗子這邊移到另一邊,然后移到窗后面,留給母親一片陰涼。
(5)我們回家,只要走到樓前,抬頭望一下那扇窗子,就能看見母親的身影。窗子開著的時候,母親花白的頭發(fā)會迎風擺動,窗框就像恰到好處的畫框。等我們爬上樓梯,還沒掏出鑰匙,門已經(jīng)開了,母親站在門口。不用說,我們從樓下看見母親時,母親也看見了我們。那時候,我們永遠不怕忘記帶房門鑰匙,有母親在窗前守 候著,門后面總會有一張溫暖的臉龐。有時候我們晚上很晚才回家,樓下已經(jīng)黑乎乎一片了,窗前的母親也能看見我們。其實,母親早就老眼昏花,不過是憑感覺而已,可她的感覺從來都是十拿九穩(wěn),她總是那樣及時地出現(xiàn)在家門的后面,替我們早早地打開門。
(6)母親最大的樂趣,是對我們講她這一天在窗前看見的新聞。她會告訴我們,今天馬路上開過來的汽車比往常多了幾輛;今天對面的路邊卸下好多的沙子;今天咱們這邊的馬路邊栽了小 樹苗;今天她的小孫子放學和同學一前一后追趕著,像一陣風似的;今天還有幾只麻雀落在咱家的窗臺上……都是些平淡無奇的小事,但她有棗子一棍子,沒棗子一棒子地講起來時津津有味。
(7)母親不愛看電視,總說她看不懂那玩意兒,但她看得懂窗前這一切,這一切都像是放電影似的,演著重復(fù)的和不重復(fù)的瑣瑣碎碎的故事,溝通著她和外界的聯(lián)系。有時候,望著窗前的一切,她會生出一些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聯(lián)想,大多是些陳年往事,不過是過去住平房時的陳芝麻爛谷子,就是沉淀在農(nóng)村老家時,她年輕的回憶。聽母親講述那些八竿子都打不到一起的事情,讓我感到歲月的流逝,人生的滄桑就是這樣在她的眼睛里和窗前閃現(xiàn)著。有時候,我偶爾會想,要是把母親的這些都寫下來,那才是真正的意識流呢。
(8)母親在這座新樓里一共住了五年。母親去世后,好長一段時間,我出門總是忘記帶鑰匙,而每一次回家走到樓下的時候,我也總是習慣地望望樓上的那扇窗,b可那空蕩蕩的窗像是沒有畫幅的鏡框,像是沒有了牙齒的癟嘴。這時,我才明白那五年里窗前母親的身影對我們是那么的珍貴而溫馨,才明白窗前有母親的回憶,也有我們的回憶。
(9)當然,更明白了:只要母親在,家里的窗前就會有母親的身影。那是每個家庭里無聲卻最動人的一幅畫。(作者肖復(fù)興,原文有改動)
13.文章第(6)段說母親最大的樂趣,是對子女講她這一天在窗前看見的"新聞",又說那是"都是些平淡無奇的小事",前后是否矛盾?為什么?
答:
14.揣摩文中兩處畫線的句子,然后回答問題。(6分)
(1)體味a句中"切割"一詞所包含的人物的思想感情。
答:
(2)b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談?wù)勊谋磉_效果。
答:
15.第(9)段在文章的結(jié)構(gòu)和內(nèi)容上有什么作用?(3分)
答:
16.文章開篇說"在家里,母親最愛呆的地方就是窗前",請結(jié)合全文,分析其中的原因。(6分)
答:
【參考答案】
13.不矛盾。"新聞"是從母親的角度來說的,"平淡無奇的小事"是從子女的角度來說的。母親成天站在窗前,所見所聞非常有限,所以在子女看來是平淡無奇的小事,在母親看來就是新聞了。這樣寫,突出了母親生活的單調(diào)、寂寞。
14.(1)表現(xiàn)出了人物面對窗外自然風景被新建的樓房破壞和遮蔽的無奈、痛苦之情。(2)比喻。生動形象地將失去母親的窗比作沒有畫幅的鏡框和沒有牙齒的癟嘴,突出了母親在子女心中的重要地位,表達了作者對母親的追憶和思念
15.收束全文,點明主旨,深化文意。
16.(1)因為母親不能下樓,她對外界的感知就是通過"窗","窗"是聯(lián)系母親和外界的紐帶。(2)"窗"是母親目送子女出去、盼望子女歸來的地方,"窗"是聯(lián)系母親和子女的紐帶。(3)"窗"還連接著母親的現(xiàn)在和過去,窗前的一切,會使她聯(lián)想起一些陳年往事。
(二)江蘇泰州卷--《 擁你入睡》
①兒子上初一以后,忽然一下子長大了。換內(nèi)褲,要躲在被子里換;洗澡,再也不用媽媽幫助洗,連我?guī)退甏旰蟊扯疾挥昧恕?BR> ②我知道,兒子長大了,像日子一樣無可奈何地長大了。原來擁有的天然的肌膚之親和無所顧忌的親昵,都被兒子這長大拉開了距離,變得有些羞澀了。任何事物都有一些失去,才有一些得到吧?
③有一天下午,兒子復(fù)習功課,累了,躺在我的床上看電視,剛看了一會兒眼皮就打架了。他忽然翻了一個身,倚在我的懷里,讓我摟著他睡上一覺,迷迷糊糊中囑咐我一句:"一小時后叫我,我還得復(fù)習呢!"
④我有些受寵若驚。許久,許久,兒子沒有這種親昵的動作了。以前,就是一早睡醒了,他還要光著小屁股鉆進你的被窩里,和你膩乎膩乎?,F(xiàn)在,讓你樓著他像樓著只小貓一樣入睡,簡直類似天方夜譚了。
⑤莫非惜惜懂懂中,睡意朦朧中,兒子一下子失去了現(xiàn)實,跌進了逝去的童年,記憶深處掀起了清新動人的一角?讓他情不由己地拾蘑菇一樣拾起他現(xiàn)在并不是想拒絕的往日溫馨?
⑥兒子確實像小貓一樣睡在我的懷里。均勻的呼吸,胸脯和鼻翼輕輕起伏著,像春天小河里升起又降落的暖洋洋的氣泡。
⑦我想起他小時候,媽媽上班,家又擁擠,他在一邊玩,我在一 邊寫東西,玩著玩膩了,他要喊"爸爸,你什么時侯寫完呀?陪我玩玩不行嗎?"我說:"快啦!快啦!"卻永遠快不了,心和筆被拽走得遠遠的。他等不及了,就跑過來跳在我的懷里帶有幾分央求的口吻說:"爸爸!我不搗亂,我就坐這兒,看你寫行嗎?"我怎么能說不行?已經(jīng)把兒子孤零零地拋到一邊,寂寞了那么長時光!我摟著他,騰出一只手接著寫。
⑧那時候,好多東西都是這樣摟著兒子寫出來的。他給我安詳,給我親情,給我靈感。他一點兒也不鬧,一句話也不講,就那么安安靜靜倚在我的懷里,像落在我身上的一只小鳥,看我寫,仿佛看懂了我寫的那些或哭或笑或哭笑交加的故事。其實,那時他認識不了幾個字。有好幾次,他倚在我的懷里睡著了,睡得那么香那么甜,我都沒有發(fā)現(xiàn)……
⑨以后我常常想起那段艱辛卻溫馨的寫作日子,想起兒子倚在我懷中小鳥一樣靜靜睡著的情景。我覺得我的那些東西里有兒子的影子、呼吸,甚至睡著之后做的那些個燦若星光的夢。
⑩兒子長大了。縱使我又寫了很多比那時 要好的故事,卻再也尋不回那時的感覺、那一份夢境。因為兒子再不會像鳥兒一樣蹦上你的枝頭,倚在你的懷里睡著了。
⑧如今,兒子居然縮小了一圈,歲月居然回溯幾年。他倚在我的懷里睡得那么香甜、恬靜。我的胳膊被他枕麻了,我不敢動,我怕弄醒他,我知道這樣的機會不會很多甚至不會再有,我要珍惜。我格外小心翼翼地擁著他,像擁著一支又輕又軟又薄又透明的羽毛.生怕稍稍一失手,羽毛就會裊裊飛去… …
⑩并不是我太嬌貴兒子,實在是他不會輕易地讓你擁他入睡。他已經(jīng)長大,嘴唇上方已經(jīng)展起一層細細的絨毛,喉結(jié)也已經(jīng)像要啄破殼的小鳥一樣在蠕動。用不了多久,他會長得比我還要高,這張床將伸不開他的四肢… …
⑩一個小時過去了,我沒有舍得叫醒兒子。(選自《做人與處世》 ,有刪改)
18.閱讀全文,說出"兒子長大了"主要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4 分)
19.聯(lián)系具體語境,回答下列兩小題。(6 分)
⑴請說出你對第④段中加點詞語"受寵若驚"的理解。(2 分)
⑵簡要說說第⑩段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4 分)
20.文章結(jié)尾簡潔而有韻味,試作簡要賞析。(4 分)
21.針對兩則鏈接材料和文章第⑦段中三位父親的舉動,說說你欣賞或不欣賞哪位父親的做法,并通過比較陳述理由。(6 分)
【鏈接一】
他給我揀定了靠車門的一張椅子;我將他給我做的紫毛大衣鋪好座位。他囑我路上小心,夜里要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托茶房好好照應(yīng)我。(朱自清《 背影》)
【鏈接二】
軟軟!你常常要弄我的長鋒羊毫,我看見了總是無情地奪脫你?,F(xiàn)在你一定輕視我,想道:"你終于要我畫你的畫集的封面!"
孩子們!你們果真抱怨我,我倒歡喜……(豐子愷《 給我的孩子們》)
【參考答案】
18.(1)躲著換內(nèi)褲,洗澡時不用父母幫著搓洗;(2)開始長胡須,出現(xiàn)了喉結(jié);(3)與父母欲近還遠的青春期心理。(答到兩點即可得4分)
19.(1)一是指兒子不期而至的親昵行為帶給"我"的驚喜(1分);二是指"我"對兒子短暫易逝的親昵行為的珍惜(1分)。
(2)①以比喻("兒子"像"小鳥"蹦上枝頭)來表現(xiàn)此前兒子的純真、可愛、調(diào)皮和父子親昵的溫馨情景(2分);②表現(xiàn)了對兒子因為長大而不再與"我"親昵的惋惜、悵惘的心理(2分)。
20. ①與文中"一小時后叫我,我還得復(fù)習呢"一句相呼應(yīng),使文章完整而緊湊;②為"我"繼續(xù)生發(fā)種種情愫留足了想象空間;③希望與兒子相處時間能夠長一點,表達了"我"濃濃的親子之情。(答到兩點即可得4分)
21.示例一:我欣賞朱自清父親的做法,因為他對兒子處處關(guān)愛、體貼入微。本文中的父親對兒子要么置之不理,要么推諉搪塞;豐子愷先生的做法則過于簡單粗暴。
示例二:我不欣賞朱自清父親的做法,因為他對兒子事無巨細的關(guān)愛,沒有能照顧到兒子身心獨立的需要。本文中的父親,忙碌之余而不忘親近兒子;豐子愷先生在傷害孩子心靈之后,能善于自省與自責。
(作出欣賞或不欣賞的判斷并陳述理由,得2分;在比較中陳述對另外兩位父親的看法,各得2分)
(三)山東菏澤卷--《苦瓜》
苦 瓜
肖復(fù)興
原來我家有個小院,院里可以種些花草和蔬菜。這些活兒,都是母親特別喜歡做的。把那些花草蔬菜侍弄得姹紫嫣紅,像是給自己的兒女收拾得眉清目秀、招人眼目,母親的心里很舒坦。
那時,母親每年都特別喜歡種苦瓜。其實,這么說并不準確,是我特別喜歡苦瓜。剛開始,是我從別人家里要回苦瓜籽,給母親種,并對她說:"這玩藝兒特別好玩,皮是綠的,里面的瓤和籽是紅的!"我之所以喜歡苦瓜,最初的原因就是它里面的瓤和籽格外吸引我??喙辖Y(jié)在架上,母親一直不摘,就讓它們那么老著,一直掛到秋風起時。越老,它們里面的瓤和籽越紅,紅得像瑪瑙、像熱血、像燃燒了一天的落日。當我掰開苦瓜,興奮地注視著這兩片像船一樣盛滿了鮮紅欲滴的瓤和籽瓜時,母親總要瞇縫起昏花的老眼看著,露出和我一樣喜出望外的神情,仿佛那是她老人家的杰作,是她才能給予我的歐·亨利式的意外結(jié)尾,讓我看到苦瓜最終這一落日般的血紅和輝煌。
以后,我發(fā)現(xiàn)苦瓜做菜其實很好吃。無論做湯,還是炒肉,都有一種清苦味。那苦味,格外別致,既不會傳染上肉或別的菜,又有一種苦中蘊含的清香和苦味淡去的清新。
像喜歡院里母親種的苦瓜一樣,我喜歡上了苦瓜這一道菜。每年夏天,母親都會經(jīng)常從小院里摘下沾著露水珠的鮮嫩的苦瓜,給我炒一盤苦瓜青椒肉絲。它成了我家夏日飯桌上一道經(jīng)久不衰的家常菜。
自從這之后,再見不到苦瓜瓤和籽鮮紅欲滴的時候了,是因為再等不到那時候了。
這樣的菜,一直吃到我離開了小院,搬進了樓房。住進樓房,依然愛吃這樣的菜,只是再吃不到母親親手種、親手摘的苦瓜了,只能吃母親親手炒的苦瓜了。
一直吃到母親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愛吃這樣的菜,只是母親再也不能為我親手到廚房去將青嫩的苦瓜切成絲,再掂起炒鍋親手將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親。其實,母親并不愛吃苦瓜。除了頭幾次,在我一再的慫恿下,勉強動了幾筷子,皺起眉頭,便不再問津。母親實在忍受不了那股子異樣的苦味。她說過,苦瓜還是留著看紅瓤紅籽好??墒牵廊幻磕晗奶飚斂喙吓罎M架時,為我清炒一盤我特別喜歡吃的苦瓜肉絲。
最近,看了一則介紹苦瓜的短文,上面有這樣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從不把苦味傳給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燜肉、燉肉,其肉絲毫不沾苦味,故而人們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這段話,讓我想起母親。
14.文章開頭寫母親種花草和蔬菜,似乎與寫"苦瓜"無關(guān),可否刪掉?為什么?(4分)
15.品味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語,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①母親總要瞇縫起昏花的老眼看著,露出和我一樣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飯桌上一道經(jīng)久不衰的家常菜。
16.簡要賞析文章結(jié)尾的妙處。(4分)
17.文章以 "苦瓜"為題有什么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4.答案:不能刪掉。因為寫母親種花草和蔬菜是為下文描寫母親精心為"我"種苦瓜、燒苦瓜作鋪墊,突出母親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品格。
評分:只答出"不能刪掉"不得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①不僅寫出了母親高興的程度,而且暗含母親是因兒子的高興而高興,含蓄表達出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心。②表面上是強調(diào)常常吃到這道菜,實際上是贊美永不減退的親情和母愛。
評分:答對一處得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6.答案:①卒章顯志,點明了母親與苦瓜相同的品格。②語言為將濃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敘述中,言有盡而意無窮。
評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答案:①全文以苦瓜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②用苦瓜象征母親的品格,表達對母親的贊美與懷念。
評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二、遲子建
【作者簡介】
遲子建,中國作協(xié)會員,黑龍江省作家協(xié)會主席,當代中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作家之一。
主要作品:長篇小說《偽滿洲國》《額爾古納河右岸》,小說集《逝川》《霧月牛欄》《清水洗塵》,散文隨筆集《傷懷之美》《我的世界下雪了》等。出版有《遲子建文集》四卷和三卷的《遲子建作品精華》。
所獲榮譽:《霧月牛欄》曾獲得第一屆魯迅文學獎、《清水洗塵》獲第二屆魯迅文學獎,小說《世界上所有的夜晚》獲第四屆魯迅文學獎(2004-2006年)全國優(yōu)秀中篇小說獎。《白雪烏鴉》《額爾古納河右岸》分別獲得兩屆茅盾文學獎。澳大利亞"懸念句子獎"等多種文學獎項,作品有英、法、日、意大利文等海外譯本。
遲子建是當今文壇一顆耀眼的明星,她是唯一一位三次獲得魯迅文學獎、兩次獲得冰心散文獎、一次莊重文文學獎、一次澳大利亞懸念句子文學獎、一次茅盾文學獎的作家。在所有這些獎項中,包括了散文獎、中短篇小說獎、長篇小說獎等。
【中考試題】
(一)福建莆田卷--《時間在頭發(fā)里行走》
時間在頭發(fā)里行走
遲子建
墻上的掛鐘,曾是我童年最愛看的一道風景,我對它有一種說不出的崇拜,因為它掌管著時間, 我們的作息似乎都受著它的支配 。我覺得左右搖擺的鐘擺,就是一張可以對所有人發(fā)號施令的嘴,它說什么,我們就得乖乖地聽。到了指定的時間,我們得起床上學,我們得做課間操,我們得被父母吆喝著去睡覺…雖然說,有的時候,我們還沒睡夠不想起床,我們在戶外的月光下還沒有戲耍夠不想回屋睡覺,都必須因為時間的關(guān)系而聽從父母的吩咐。他們理直氣壯呵斥我們的話與掛鐘息息相關(guān),"都幾點了, 還不起床",要么就是"都幾點了,還在外面瘋玩,快睡覺去!"這時候,我覺得掛鐘就是一個拿著煙袋鍋磕著我們腦門的狠心的老頭,又兇又倔,真想把它給掀翻在地讓它永遠不能再行走。
在我的想象中,它就是一個看不見形影的家長,嚴厲而又古板。但有時候它也是溫情的,比如除夕夜里,它的每一聲腳步都給我們帶來快樂,我們可以放縱地提著燈籠在白雪地上玩?zhèn)€盡興,可以在子時鐘聲敲響后得到夢寐以求的壓歲錢,想著用這錢可以買糖果來甜甜自己的嘴,真想在雪地上暢快地打幾個滾……我那時天真地以為時間是被一雙神秘大手給放在掛鐘里的,從來不認為那是機械的產(chǎn)物。它每時每刻地行走著,走得不慌不忙,氣定神凝,它不會因為貪戀窗外鳥語花香的美景而放慢腳步,也不會因為北風肆虐大雪紛飛而加快腳步,它的腳是世界上最能經(jīng)得起誘惑的腳,從來都是循著固定的軌跡行走。我喜歡聽它前行的聲音,總是一個節(jié)奏,好像一首溫馨的搖籃曲。
一直吃到母親六年前去世。
如今,依然愛吃這樣的菜,只是母親再也不能為我親手到廚房去將青嫩的苦瓜切成絲,再掂起炒鍋親手將它炒熟,端上自家的餐桌了。
因為常吃苦瓜,便常想起母親。其實,母親并不愛吃苦瓜。除了頭幾次,在我一再的慫恿下,勉強動了幾筷子,皺起眉頭,便不再問津。母親實在忍受不了那股子異樣的苦味。她說過,苦瓜還是留著看紅瓤紅籽好。可是,她依然每年夏天當苦瓜爬滿架時,為我清炒一盤我特別喜歡吃的苦瓜肉絲。
最近,看了一則介紹苦瓜的短文,上面有這樣一段文字:"苦瓜味苦,但它從不把苦味傳給其他食物。用苦瓜炒肉、燜肉、燉肉,其肉絲毫不沾苦味,故而人們美其名曰'君子菜'。"
不知怎么搞的,看完這段話,讓我想起母親。
14.文章開頭寫母親種花草和蔬菜,似乎與寫"苦瓜"無關(guān),可否刪掉?為什么?(4分)
15.品味下面句子中劃線的詞語,簡要分析其表達效果。(4分)
①母親總要瞇縫起昏花的老眼看著,露出和我一樣喜出望外的神情。
②它成了我家夏日飯桌上一道經(jīng)久不衰的家常菜。
16.簡要賞析文章結(jié)尾的妙處。(4分)
17.文章以 "苦瓜"為題有什么作用?(4分)
【參考答案】
14.答案:不能刪掉。因為寫母親種花草和蔬菜是為下文描寫母親精心為"我"種苦瓜、燒苦瓜作鋪墊,突出母親熱愛生活、富有愛心的品格。
評分:只答出"不能刪掉"不得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5.答案:①不僅寫出了母親高興的程度,而且暗含母親是因兒子的高興而高興,含蓄表達出母親對兒子無私的愛心。②表面上是強調(diào)常常吃到這道菜,實際上是贊美永不減退的親情和母愛。
評分:答對一處得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6.答案:①卒章顯志,點明了母親與苦瓜相同的品格。②語言為將濃烈的感情寓于平淡的敘述中,言有盡而意無窮。
評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17.答案:①全文以苦瓜為線索,展開故事情節(jié)。②用苦瓜象征母親的品格,表達對母親的贊美與懷念。
評分:每個要點2分,共4分。意思對即可。
語文真題 | 數(shù)學真題 | 英語真題 | 物理真題 | 化學真題 | 歷史真題 | 政治真題 |
語文答案 | 數(shù)學答案 | 英語答案 | 物理答案 | 化學答案 | 歷史答案 | 政治答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