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好的教案能夠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方法,促進他們的學習進步。教案的編寫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接下來是一些教學方案的示范,希望可以給大家提供一些參考和指導。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一
教學目標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重點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難點自主策劃秋游活動。敢于展示。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些老師教我們識字,他們是誰呢?
課件出示:郊、枝、籠、球、帆、梨。
學生邊讀邊組詞。
引導:由這些學過的熟字做老師,教我們識新的字。他們是怎么教的呢?
請你讀完書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讀書討論,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2)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交、支、龍、求、凡、利。
用各種形式認讀、正音。課件隱去拼音。再認讀。
(3)識字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六個學生手執(zhí)“郊”等六個字,當漢字媽媽,另六個學生手執(zhí)“交”等六個字,當漢字娃娃?!皨寢尅迸e字先說:“我是‘郊’字媽媽,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舉字說:“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橋’去了?!?BR> 2、發(fā)現(xiàn)漢字的特點(許多字偏旁相同),寫相同偏旁的字。
(2)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內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3)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4)屋子太大,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它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得多,添得對。
(5)學生互教互學,再書寫。
(6)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議。
二、日積月累。
1、讀詞語。
(1)自己先讀幾遍。
(2)找伙伴讀,讀給伙伴聽,互相正音。
(3)看多媒體圖片,找相應詞語貼于黑板,當小老師帶讀。
2、朗讀背誦兒歌。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現(xiàn)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走進秋天的田野、果園。
(2)課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園風光。
(3)看到這些,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4)請帶者美好的感受讀一讀《秋天到》這首兒歌吧!
(5)讀給同伴聽,互相正音。
(6)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7)教師指圖畫引讀。
(8)試著背誦。
(9)抽查背誦情況。
三、口語交際。
1、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每天都與“秋天”做朋友,我們積累了秋天優(yōu)美的詞語,朗讀了秋天優(yōu)美的詩文,還找了秋天,畫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們就成立幾家“旅行社”,為我們的秋游各做一個計劃。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旅行社”。哪家的計劃做得好,我們就采用哪家的。評一評,誰是最佳“旅行社”。先請每個“旅行社”給自己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挑選景區(qū)。
(1)分組商議:第一步應該決定到哪兒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資料拿出來,先分別說說自己的建議,然后。
大家再討論,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開展哪些活動,最后選一個代表發(fā)言。教師深入小組指導,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及談話態(tài)度。
(2)全班交流:各組代表上臺說本組設想,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做輔助說明。
3、商討出游注意事項。
(1)談話激趣:從秋游的地點、線路、活動安排來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秋游出發(fā)前,你們還應該提醒游客們要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再比比哪個“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會寫的可以寫出來。
(2)學生討論并說(寫)秋游準備,教師深入參與太論并提示要點。
(3)采用“游客提問、導游回答”的形式從“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談秋游準備。
4、總結。
(1)總結:各“旅行社”通過研究討論,為我們的秋游活動出謀劃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們將選定一個方案,快快樂樂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議送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供他們安排秋游活動時參考。
(2)頒獎:給“最佳旅行社”頒獎。
四、展示臺。
(1)總結式導入。
(2)課件展示:“我們的作品”。學生評論。
(3)建議學生用多種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來,布置出一間秋天的教室。
(4)開一個“秋天來到我們班”的展覽會。備注。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一。
我的發(fā)現(xiàn)。
郊--交(立交橋)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梨--利(順利)。
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我會寫: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蒼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會讀:娃娃胳膊光盤名片旅游團。
山峰巨石楓樹菊花風景區(qū)。
翠鳥甲魚高粱橘子降落傘。
勤勞觀察認識尤其奇形怪狀。
教學后記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效果較好。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二
教學目標: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積累詞句。課前準備:
1、識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引導學生收集一些風景區(qū)的資料。
3、秋游活動計劃表。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一)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師:今天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誰的眼睛最亮,最早發(fā)現(xiàn)它們。jiao。
1、[出示:郊——交]等相對的字,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2、指名匯報。(新生字是形聲字的一部分,新生字與形聲字的聲旁讀音一樣或相似。)師:對,我們就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來記住它,這就叫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3、游戲認讀生字。
4、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5、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6、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二)我會寫:
2、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歸類認識。
3、她們的家太大了,可是漢字娃娃又太少,請你們給他們再找?guī)孜粷h字寶寶好嗎?
4、展示學生的作業(yè),集體評議。
二、日積月累。
(一)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2、看多媒體圖片,找相應的詞語。
3、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4、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二)讀讀背背: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隨著音樂走進秋天的果園吧!
1、[觀看圖片]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jié)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讀給同伴聽,互相正音。(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4、指名讀,小組賽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5、說說:讀著,讀著,你知道了什么?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三、展示臺。
師:我們學了秋天的課文,讀了秋天的小詩,還到野外尋找了秋天的足跡,欣賞了秋天的風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帶給我們許多知識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辦了一個秋天的展覽,請大家欣賞。
1、出示圖片,學生評論,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
2、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他們也邀請我們參加呢!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大家看,好嗎?教后隨感: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三
教學目標1、認識“退、危”等9個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4、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6、培養(yǎng)探究意識。
重點1、認識“退、危”等9個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4、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6、培養(yǎng)探究意識。
難點1、認識“退、?!钡?個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4、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6、培養(yǎng)探究意識。
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媒體。
教學過程一、用投影儀出示:
進--退快--慢安全--危險買--賣。
正--反復雜--簡單。
1、小聲讀,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2、請同學演一演,理解詞語的意思,發(fā)現(xiàn)這幾組詞意思相反的特點。
3、讓學生認讀“退、危、險、買、賣、反、雜、簡、單”九個生字。
二、日積月累。
1、選意思相近的詞語。
(1)選意思相近的詞語。
(2)做游戲:雞媽媽找小雞。
2、讀讀說說。讀例句,模仿例句把句子補充完整,注意從不同內容、不同角度說。
3、讀詩歌《我愛祖國》。
先自己小聲練習讀,再同桌互讀互聽,最后進行展示讀。
三、口語交際。
1、情景談話,引出話題。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看過故宮,爬過萬里長城嗎?你們游覽過杭州西湖,爬過泰山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領略祖國的壯麗山河,去欣賞各地的美麗風光。
(2)演示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配樂課件。
(3)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到各地去旅游,說說你們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進行口語交際。
(1)、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到的風景名勝圖片或資料。
(2)自由組成“旅游團”,在小組里輪流當“導游”
給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坝慰汀笨梢噪S時向“導游”提問題,“導游”要耐心解答。
(4)競選“最佳小導游”。由班長主持,各小組派一名代表當評委,各“旅游團”選派代表參加競選活動。
4、小結。
小朋友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小導游”到了許多地方,飽覽了祖國各地的風光,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你們還想學到更多知識嗎?我們可以到課外書中去暢游,可以到網上去旅游,有機會的話,還可以親身去領略山河的美麗,風景的迷人。這樣,你將會成為一名快樂的旅行家。
備注。
作業(yè)布置回家給爸爸媽媽介紹一你熟悉的風景區(qū)。
教學后記讓學生互相交流,師抓住重點稍做輔導。能提高學生自學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四
一、本次“語文樂園”包括“我來試試”“探究與發(fā)現(xiàn)”“口語交際”“習作”四部分。
二、“我來試試”的內容是讀一讀、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背一背。本題要求學生積累的詞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每個詞語中有一些音或者形的變化。特別是詞語接龍。
三、習作部分注意啟發(fā)學生寫真實的生活。
課時量:3課時。
訓練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來試試。
讀一讀,說一說。
1、讓學生復習背過的有關的成語,再讓學生獨立讀這些詞語,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的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背誦。
2、引導學生說說平時積累的這類詞語,如,“人來人往”“往xxx”“xxxx”。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留心這樣的詞語,多積累這樣的成語。
3、結合本次練習,布置學生課外搜集動物成語、花草成語等,開展語文活動,給學生提供學成語、用成語的機會,進一步激發(fā)積累成語的興趣,使課內課外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寫一寫、背一背。
1、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2、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
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讀一讀”安排的是讀短文《鵬程萬里》。
閱讀短文,要求學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寫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鯤鵬與晏雀志向與能力的不同,作者希望同學們學習燕雀的高遠。
1、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思考:“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在與同學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明顯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讀完短文,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說真話,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談對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從家長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談,也可以從自身的體驗方面談,更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談。
第二課時。
二、探究與發(fā)現(xiàn)。
這次學習主要是學習擬人句。
1、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她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她微笑。
學習句子的表達方式,照樣字也寫一些。
很明顯,這個句子要注意,“還是”“還是”的連接作用。
三、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旨在培養(yǎng)學生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圍繞一個話題分正、反兩方闡述完全不同的看法。
要使學生能展開討論,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幫助學生選擇一個設和自己的職務??梢杂脮械脑掝},也可以由學生確定話題,使爭論的話題更有針對性,更能激發(fā)學生辯論的欲望。
2選定話題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一方所持的觀點準備材料。參加辯論前,各方要充分交流每個人的看法,梳理材料,達成共識后分配任務,或推選辯論主要代表。
3辯論的時候,要求學生不僅要闡明自己的觀點,還要注意傾聽對方的發(fā)言,適時抓住對方發(fā)言的漏洞進行反駁。不能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能力。
4要注意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辯論不僅要講“理”,還要講“禮”,培養(yǎng)學生文明的語言習慣。
第三課時。
五、這次“習作”是讓學生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1導入,如,講許多生活中應該拒絕的事情,讓學生知道,真實的表達,發(fā)表不同看法,是一個了不起的本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
2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通過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回憶生活,從中選擇值得寫一寫的自己的拒絕。只要是“自己說不”都可以。如,無論多小的發(fā)現(xiàn),只要是自己的,都有價值,都可以寫。這樣,學生就能打開思路,就能愉快地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習作一定要“把說不的過程寫清楚”。這一點應作為評價這次習作的重要標準。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五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嚷、剃、瞇、梁、腮、煥、?!?個生字。
2、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意思。
3、聯(lián)系句子,知道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
4、根據人物的動作、語言的表現(xiàn)體會人物的特點,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體會小貝當?shù)奶煺媾c可愛,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教學重點:
1、用自己所學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學習邊讀邊思,理解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1、“但是”是表示轉折的關聯(lián)詞,初步學習用“但是”造句。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句子來體會人物特點。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有趣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貝當,他才上小學二年級,卻去理發(fā)店,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來,讓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
2、揭示課題:4、刮臉。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在理發(fā)店,小貝當向理發(f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理發(fā)師是怎樣回答的?然后完成填空。
(學生所填的答案肯定顧頭不顧尾,文中的小貝當其實對理發(fā)師提出了三個要求,只有找到這三個要求才能正確填空。允許學生發(fā)言且有不同答案,分析交流后用媒體出示正確答案。
2、學習字詞。
三、研讀課文。
1、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小貝當是個怎樣的孩子?
(1)學習課文第1-3節(jié),感受人物形象。
聽了老板的話,小貝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_______地想:_____。
(2)學習課文第4小節(jié)。
思考:小貝當是怎么讀報的?(讀得很認真,把報紙翻得嘩嘩響。)既然他不認識字,為什么還要這樣做?(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天真可愛。)指導朗讀:讀出小貝當一本正經的樣子。
(3)再讀句子體會“但是”的作用。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但是”是一個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它前后的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反的,然后引導學生造句。
(4)學習課文第6小節(jié)。
思考:小貝當是怎樣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的?(他指指邊上那位臉腮光凈、容光煥發(fā)的先生說:“我要像他一樣?!?。
(5)學習課文第7-10小節(jié)。
小貝當說話時的前后語氣有了怎樣的變化?這又是為什么呢?(小貝當先得意,后著急,心開始沉不住氣了。因為理發(fā)師一直不理睬他。)指導朗讀:讀出小貝當先得意后著急的語氣。
從理發(fā)師的言行中,我們又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幽默風趣)。
四、總結全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五、作業(yè)。
1、火眼金睛找錯字。
板書設計:
4、刮臉。
剃頭天真可愛。
小貝當看報一本正經。
刮臉渴望長大。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六
這個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分別是數(shù)筆畫填空、看圖讀詞語、讀字涂色和讀背兒歌。通過數(shù)筆畫、按偏旁分類涂色兩部分練習,讓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部分漢字?!翱纯醋x讀”中專門針對量詞進行的訓練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xiàn),既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又能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白x讀背背”則是通過瑯瑯上口的兒歌讓學生了解識別方向的基本常識,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填”,題中有三個花瓶,瓶上分別寫著筆畫數(shù)。要求學生對六個漢字按筆畫數(shù)進行分類,將筆畫數(shù)相同的字寫在同一個花瓶中的花朵上。教師只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讓學生獨立完成。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法,如,逐個數(shù)、逐個填;將所有字的筆畫都數(shù)好后,再歸類填寫。這六個字中,“子、頭、出”的筆畫易錯,“長、飛、火”的筆順易錯,在書寫時要提醒學生不要寫錯。另外,在填寫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項“看看讀讀”,這項練習的目的有兩點:首先,通過“讀”幫助學生鞏固生字;其次,通過讀帶有量詞的詞語,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知道說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文中有一幅色彩鮮艷的插圖,教師可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認識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如,小河里有兩只鴨子;一只小花狗正在追蝴蝶。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如,找找教室里的東西,比比誰量詞用得準確(如,一張桌子、一塊黑板、一枝粉筆、一把椅子)。
第三項“讀讀畫畫”,通過讀讀字、涂涂色的方式讓學生復習認過的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圖中的字分別帶有三種偏旁“艸、扌、”。題目以三朵不同顏色的花為例,提示了涂字的要求,即“艸”的字涂綠色,“扌”的字涂藍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紅色。教學過程可分四步進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漢字,可以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讀。
2說說自己在讀了這些字之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教師幫學生弄清題目要求,學生涂色,教師巡回指導。
4同桌或小組交流,通過交流互相訂正。
第四項“讀讀背背”,這是一首辨別方向的兒歌,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了解利用太陽辨方向的方法。教學可以分三步進行。
1借助拼音,自己將兒歌讀正確,讀通順。
2讓學生說說在剛才的閱讀中讀懂了什么?幫助學生弄清利用太陽辨方向的方法。(因為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陽,前面肯定是東,由此推斷其余三個方向。)。
3啟發(fā)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七
“識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組動賓結構的短語,描寫了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學習生活,朗朗上口,有韻律感。
“字詞句運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讓學生在運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讓學生體會關聯(lián)詞“一邊……一邊……”的用法,并學習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寫話”以學生喜歡的玩具為主題,寫一寫玩具的樣子和好玩之處,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展示臺”呈現(xiàn)了積累詞句的三個角度:有詞語,有成語,還有名言警句,旨在提醒學生可從不同角度積累詞句。兩處小泡泡提示學生要多積累詞句,積累的好詞佳句可以分享。
“日積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人通過描寫兒童垂釣時的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天真的童趣。
“我愛閱讀”安排了《王二小》一文,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抗戰(zhàn)小英雄王二小和敵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獻身的`故事。
教學目標和教學建議。
識字加油站。
1.認識“彈、鋼”等ll個生字。
2.發(fā)現(xiàn)“動詞+名詞”的構詞特點,并拓展練說。
本板塊列舉的9個短語,描述的都是學生熟悉而又喜愛的課外活動,學生一讀就瞳,無需單獨講解孤立的字義。可聯(lián)系生活,講讀詞語和想象畫面結合起來,從中了解詞語的意思,認識生字。
本板塊要認的字中,“鋼、琴、捏、環(huán)、滑”由于受方言的干擾,學生不容易讀準,教師要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本板塊的詞語構成比較有特色,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讀,體會其構詞特點。然后聯(lián)系學生生活,拓展其他類似構詞特點的詞語,如“折紙飛機、踢毽子、練書法、做航?!?。
字詞句運用。
1.正確辨析“園”“圓”等4組同音字。
2.學習“一邊……一邊……”的用法,練習說句子。
第一部分選取了4組同音字進行比較辨析和運用。對學生來說,同音字容易混淆,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漢字同音不同義的特點,在實踐運用中減少錯別字。如辨析“帶、戴”這一組同音字時,可以先出示兩個字的不同意思:“帶”表示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或像帶子的長條物,也有隨身拿著的意思;“戴”是指把某樣物件加在頭、面、頸、手等處,也有推崇和擁護的意思。在理解詞語意思后,補充詞語,如“帶行李、帶干糧”“穿戴、戴紅領巾、戴眼鏡”,把上述詞語中的“帶、戴”用括號代替,請學生選用,并說明理由。在語境中讓學牛辨析同音字的不同含義。
第二部分呈現(xiàn)的3句話都有關聯(lián)詞“一邊……一邊……”。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句子讀正確,了解“一邊……一邊……”可以用作表示同時發(fā)生的兩件事,然后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句子。如果學生表達有困難,可以提供一些內容,比如:“小朋友一邊聽音樂,一邊……”“小猴子一邊曬太陽,一邊……”,打開學生的思路。
寫話。
先說后寫,寫出玩具的樣子和好玩在哪里,表達對玩具的喜愛之情。
這個話題貼近兒童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可以引導學生從玩具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介紹自己喜愛的玩具的樣子,再說說玩具是怎么玩的。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詞語來形容玩具,如“雪白”“長長的”“胖乎乎”。在寫話之前,可以提供寫話的范例,引導學生寫話時注意“段前空兩格”“標點符號占一格”等格式要求。
寫話示例.。
展示臺。
能從不同角度積累好詞佳句,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積累語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和習慣。展示臺以不同角度提供了詞句積累的范例,可先讓學生讀一讀,了解可以從哪些角度積累詞句:明白積累的詞句可以從課文中找尋,也可以從課外書中摘錄;可以積累兩個字的詞語,也可以積累四字詞語,也可以是句子;可以分類別積累名詞、描寫同一內容的形容詞、名言警句等。
在學生交流積累的詞句后,可請學生自主制作積累的卡片并進行展示,在交流評價中逐步培養(yǎng)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朗讀、背誦《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一個小孩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全詩形神兼?zhèn)涞乜坍嬃舜贯炐鸿蜩蛉缟男蜗螅o人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可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正確。要注意讀準“綸”字的讀音l已n,后鼻音“蓬、映、驚、應”,多音字“得、應”。學生如果提問一些不懂的詞句,教師可相機給出恰當?shù)慕忉尅H纭芭铑^”是指頭發(fā)亂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樣子可愛;“稚子”指的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綸”是釣魚用的絲線,“垂綸”就是指釣魚;“借問”的意思是打聽問路。在正確認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我愛閱讀。
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抗戰(zhàn)小英雄王二小和敵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獻身的故事。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故事,圍繞一些不理解的詞句進行交流討論。如“兒童團員、掃蕩、敵人、八路軍”,也可以圍繞課外觀看的影片《小兵張嘎》《雞毛信》等,交流自己閱讀這篇課文后的感受或者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小英雄們的英勇事跡。學生如果有興趣,教師也可以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給學生聽一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難點: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了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葫蘆用處這么大,你想要嗎?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這里面的“我”當然不是你們,是誰呢?他得到了葫蘆嗎?我們還是去看看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老師把這個故事讀給你們聽聽,請你們把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圈起本課的生字,看老師是怎么讀這些字的。
1.老師范讀,生圈字。
3.生字快點生快讀——做一做,連線。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看圖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會讀了,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畫。
看到第一幅圖,請問:你看到了什么?(一個人,葫蘆,葫蘆葉子)。
那么你知道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寫的就是這幅圖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這葫蘆長得怎樣呢?請你們畫出葫蘆長得好的句子。
相機板書:綠葉——開花——葫蘆(可愛)。
(二)看圖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這幅圖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發(fā)生了變化?(葉子黃了,葫蘆落了,人吃驚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這可愛的葫蘆落了!你能帶著惋惜的語氣再來讀一讀嗎?板書:落了。
看看這個人也很吃驚,這個人不是很喜歡葫蘆嗎?他怎么讓葫蘆就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蟲子)。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同學們小組里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語地說: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這個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認為什么不重要?(他認為葉子不重要)。
那葉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嗎?演示植物的葉子跟果子的關系圖。
總結: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長大長好,是要經過生根,發(fā)芽,開花才能結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視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是不可能的。我們再來勸勸這位只想要葫蘆的人吧。
你們來猜一猜后來他能考全班第一嗎?為什么?總結,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點一滴的努力的!謝謝今天這篇課文教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讓我們再一次去品味這個故事吧!!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四、發(fā)散思維,拓展延伸。
1、總結板書: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古時候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長葉,開花,結出了(),后來葫蘆的葉子上(),這個人不去(),最后葫蘆都()。
五、作業(yè)。
1.讀課文,復述這個故事。
2.復習生字。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種葫蘆可愛(喜悅、高興)。
不治蚜蟲。
落葫蘆變黃(難過、可惜)。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九
1、指名一生唱《小烏鴉愛媽媽》。
2、小朋友,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時學過的這篇課文嗎?那只愛媽媽的小烏鴉,深受我們小朋友的喜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知道回報父母關愛的孩子一定會受到大家喜愛的。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一篇這樣的課文。
3、板書課題,齊讀,正音。
1、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只有一個兒子”這句話是誰說的?課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
2、交流出示:“哦?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在哪里呀?”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BR> (1)指導讀句。
3、請同學再讀課文,用直線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用曲線劃出三個兒子來到井邊不同表現(xiàn)的句子。
4、個別讀三位媽媽介紹兒子的話,要求讀出媽媽們的`不同語氣。
5、小結,過渡:一個媽媽為自己兒子的聰明伶俐又有力氣而感到自豪;另一個媽媽也在為自己兒子有一副美妙的嗓音而驕傲。只有第三個媽媽平平淡淡地介紹了自己的兒子。
6、三個媽媽一邊談論著三個兒子,一邊打完水,拎著水桶往家走。一桶水可重啦!(出示此句)這桶水究竟有多重呢?請一個小朋友讀讀第七節(jié),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里哪句話寫出了這桶水很重。(練習)。
7、正在媽媽們最累的時候,迎面跑來三個孩子,看到媽媽這么吃力地拎著水,他們是怎么表現(xiàn)的呢?請小朋友交流一下剛才劃到的句子。
8、指板書師述,是啊,難怪在一旁親眼目睹這一幕的老爺爺會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
再次出示:“哦?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在哪里呀?”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
(1)看見這一幕的老爺爺真的不明白有幾個兒子嗎?想一想該怎么讀。(明知故問)。
(2)多形式練讀。
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了吧,可是,那些媽媽還不明白,你能不能告訴他們呢?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位母親作為對象,練習說話。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
1、發(fā)現(xiàn)漢字結構特點。
2、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3、積累詞組。
4、學會填標點。
5、朗讀兒歌。
6、口語交際。
7、才藝展示。
1、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生字卡片,《愛的奉獻》的歌曲磁帶,畫面。
課時劃分:
1、出示生字,同學拼讀,朗讀詞語。
2、教師引導:大致理解詞義。
3、同學仿照例子寫一寫。
4、教師擂臺讀。
5、同學結合此特點想想還有哪些熟字是這種構字特點。
6、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7、教師出示生字,同學分一分。
1、同學讀句子,并拼讀要填寫的字。
2、同學填寫教師指正。
3、引導同學說說:多音字的特點。
4、說說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師小結。
1、同學朗讀生字詞,說說特點。
2、朗讀句子,舉例。
1、先自讀詞語,找出不認知的字。
2、理解詞語,引導同學多想多說。
3、小組讀,全班讀。
1、同學試讀句子,體會語氣。
2、請同學讀,大家指正。
3、請同學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問號。
4、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感嘆號。
5、同桌之間試用問的語氣和感嘆的語氣對話。
1、結合字音,同學自讀。
2、分組朗讀短文。
3、同學們理解:藤和瓜為什么很好?
4、看圖朗讀。
5、想象情景朗讀。
6、看課文插圖朗讀。邊讀邊扮演。
7、教師與同學一起讀。
8、同學們說一小段話,交流評比。
9、教師引導,學了短文后的想法。
1、讓同學扮演盲人,然后讓他們說說看不見有多么不方便。
2、讓同學扮演殘疾人,讓他們說說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組討論,俺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4、匯報結果,教師總結。
1、談談自身在路上會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出示圖片,想想假如你看見了,會怎么做?
3、教師引導指正,大家評論。
4、殘疾人還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樣協(xié)助他們?
讓一位同學扮演盲人過馬路,另一位同學給他協(xié)助,把說的和做的扮演出來。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同學跟唱。
2、同學感受歌曲意境。
1、教師出示歌詞。
2、同學試著讀一讀,教師指正。
1、同學朗讀自身的日記。
2、大家評一評日記寫的好不好。
1、合唱歌曲,談談你的感想。
2、俺們在生活中、學習中該怎樣做,舉例說說。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一
1.了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在搭配詞語、讀“節(jié)氣歌”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并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
3.感知動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并能把說的內容寫出來。
4.通過課內外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細心觀察、了解自然的習慣。
1.有關二十四個節(jié)氣、動物世界的音像或課件。
2.制作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卡片。
3.自然界的虛擬網站課件制作。
學習這部分內容,要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文字相同的兩句話,由于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學生了解標點的用處。教學環(huán)節(jié):
1.學生自讀書中的句子,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發(fā)現(xiàn),交流后歸納出:同樣的內容,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進一步發(fā)現(xiàn):同樣的內容,標點標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本部分包括“讀讀認認”“我會連”和“讀讀背背”三項內容。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準確運用詞語,了解我國農歷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在讀背和運用詞語中鞏固識字,積累語言。
1.讀讀認認。
a.輕聲讀讀8組形近字和生字帶出的詞語。
b.小組交流識記10個生字的方法。
c.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識字方法。
d.變序抽取字卡,以競賽的形式認讀、擴詞。
2.我會連。
a.明確。
b.動手連一連。
c.同桌交換,互相訂正。補充練習:
追趕 羽毛
攪拌 羊群
抖動 水泥
晴朗的 饅頭
香甜的 財富
寶貴的 天空
3.讀讀背背。
a.看課件或文字補充材料,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
b.讀節(jié)氣歌和二十四個節(jié)氣。
c.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節(jié)氣歌”的意思。
d.背誦“節(jié)氣歌”。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奇妙的動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展現(xiàn)對動物世界的認識與熱愛。
1.進入動物王國。
播放《動物世界》的片段,讓學生談想法。
2.學做解說員。
a.示范引導:我們聽聽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紹吧……
b.選擇一種自己熟悉并喜歡的動物,想想它的生活習性、可愛之處,以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一些趣事,準備發(fā)言。
c.分小組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提高,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d.小組推薦代表比賽交流。
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讓同學評一評自己寫得怎么樣。
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展示臺,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諺語,又可以展示自
己查閱的有關自然知識的資料,還可以介紹自己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學生既動口,又動手。形式上可讓學生自己組織展示,體現(xiàn)自主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1.在教學有關課文時,鼓勵學生查詢、積累資料。
2.布置動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懸掛諺語,桌子上擺放標本、資料卡片等)
3.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識問答、諺語擂臺賽、標本解說員、《我與動物趣事》講演等。
教學這部分內容,有條件的可帶學生到電腦房上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1.自讀書中的短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異現(xiàn)象。
3.進入虛擬寬帶網,去“自然界”遨游。內容包括:
a.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
b.有關的文字資料。
c.人類仿生學的一些淺顯例子。
1.把自己從中了解到的感興趣的內容說給家長聽。
2.建議學生到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參觀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建議這次語文園地教學用4課時,其中口語交際和寫話用1~2課時。
“經紀人”在行動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積累字詞;掌握“主、書、門、我”四字“點”的正確書寫。
2.能力目標: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熟讀背誦古詩《尋隱者不遇》。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積累字詞;掌握“主、書、門、我”四字“點”的正確書寫。
2.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做我說你指的游戲。(學生食指指著鼻子,教師說哪個人體器官,學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
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是人體器官)。
3、你還知道哪些人體器官?(眼睛、耳朵、手掌……)。
4、集體齊讀字詞。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詞語。
(2)教師范讀,學生正音。
(3)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第一行詞語最后一個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稱呼的疊詞;這些詞語的最后一個字都是輕聲。)。
(4)小組再讀詞語。
(5)集體讀詞語。
四、書寫提示。
1、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教師抽查學生,然后泛讀。
2、學生上臺書寫筆順。教師檢查,學生書空。
(注意三個字: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寫點)。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指導)。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的筆順,并規(guī)范書寫。
2、積累詞語,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閱讀輕聲詞語。
2、誰還能說出一些輕聲詞語?(姐姐、孩子、燈籠……)。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教師簡介作者賈島。
3、請學生試說《尋隱者不遇》的意思。(教師指導)。
4、集體齊讀,學生背誦。
三、布置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妞妞趕牛》。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部編人教新版語文一下《語文園地四》教案(部編本一年級下冊)]。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三
1.了解故事《剃頭》,知道阿凡提是怎樣巧妙地懲治巴依老爺?shù)?。感悟阿凡提的聰明和幫助窮人的正義感。產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書成為他們的朋友。
2。引導學生運用泛讀法、精讀法、摘記法、提問法等方法去閱讀書籍,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提高閱讀效果。
3.在閱讀過程中,感知角色,產生美好的情感。
激發(fā)閱讀故事書的興趣,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過程中體會與享受讀書的快樂。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培養(yǎng)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人物貼畫,課件。
一、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每天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要閱讀一些課外書,積累好詞好句,為以后寫作文打下基礎,今天這節(jié)課呀我們就一起讀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就是《阿凡提的故事》。
二、認識書本封面、扉頁、目錄。
1.觀察封面。書名、作者、出版社、圖案。
2.認識扉頁。是書翻開后的`第一頁(即整本書的第二頁),扉頁的作用首先是補充書名、著作、出版者等項目,其次是裝飾圖書、增加美感。
3.前言。
4.了解目錄。
目錄包含幾部分?小標題和頁碼。
怎樣快速地找到故事?先看小標題,再找到頁碼。
訓練學生利用目錄找到故事。
三、交流喜歡的故事。
1.師介紹自己喜歡的小故事。(師相機板書)。
(1)聽故事錄音。
(2)自己讀故事,指名交流。(板書:讀故事)。
師:要想有更多的收獲,我們還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和描寫生動的句子摘錄下來,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故事,請同學們拿起鉛筆,用你喜歡的方法去細細品讀吧,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品味,邊讀邊把你覺得用得好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畫出來。
(3)看故事視頻。(板書:愛積累)。
(4)談談體會。(板書:談體會)。
阿凡提——幽默機智。巴依——愚蠢貪財。
2.師小結方法,出示閱讀提示:
(1)讀故事。
(2)愛積累。
(3)談體會。
3。小組成員按照“閱讀提示”交流自己喜歡的故事,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故事,在《閱讀記錄卡》上做記錄。
4.全班交流。
四、課外閱讀方法總結。
師過渡:《剃頭》這個故事聽過了,讀過了也看過了,那你喜歡故事中的阿凡提嗎?為什么?不僅我們小朋友喜歡阿凡提,大人也喜歡他。阿凡提不僅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就是在國外也非常有名。聽聽老師對阿凡提的介紹。
1、介紹阿凡提。
2、師小結:平時我們在看書的時候,讀了故事情節(jié),還要思考這個故事反映了什么人物品質??梢园压适抡f給父母、朋友聽。
3、在這本書中,阿凡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起讀:要想變聰明,就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小朋友從故事中讀懂了一個道理,真了不起。
五、閱讀延伸。
小朋友,阿凡提的故事會告訴我們許多變聰明的辦法。希望大家把讀書當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一位可以陪伴終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成為博覽群書的小博士。最后響起我們的讀書口號:讀書讓我快樂,讀書讓我增添智慧。
嚴文井《“歪腦袋”木頭樁》。
冰波《孤獨的小螃蟹》。
陳伯吹《一只想飛的貓》。
板書設計:
《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幽默機智。
巴依——愚蠢貪財。
讀故事。
愛積累。
談體會。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四
本部分包含發(fā)現(xiàn)識字規(guī)律和多音字用法兩項內容。
2、“我會填”是讓學生在讀讀、說說、用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漢字的一字多音現(xiàn)象。
二、日積月累部分包括讀記短語、填標點和讀三項內容。意圖是積累語言、學習使用標點符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三、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我想這樣做》。教材已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境。
四、展示臺。
展示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開展,體現(xiàn)自主性。教師要做好指導。
1、在教學《日記兩則》時就鼓勵學生寫日記,并提醒學生注意保存。
2、讓學生把課桌圍成一個大圈,作簡單的舞臺布置。
3、課前讓有興趣的學生收集《愛的奉獻》的歌詞,并主動地識字、學唱??梢赃M行個人表演或小合唱。
4、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唱其他歌、跳舞;講關愛和奉獻的故事;說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
知識與能力:。
1、認識6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2、讓學生在讀讀、說說、用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漢字一字多音現(xiàn)象。
3、和同桌合作認讀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兒歌。
5、通過展示臺,學會自主學習。
過程與方法:。
教師用生字卡片導入新課,學習本課生字、詞語。本課采用合作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讓學生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困難。
2、懂得關心、照顧殘疾人,從小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1、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自主學習。
1、教師準備詞語卡片,小黑板。
2、課前指導學生把課本翻到118頁,反扣在桌子上。把文具擺放整齊,做好上課的準備。
口語交際。
一、游戲導入,深入感受。
1、有哪幾位同學想扮演殘疾人,然后讓說說你們的感受。
2、同學們,我們身體健康,學習、生活十分方便,我們多么幸福。
?。〉窃谖覀兩磉?,有一些殘疾人生活不方便,他們多么需要我們的幫助??!現(xiàn)在我們來談談遇到殘疾人時該怎么辦,看誰最有愛心,說的辦法最好。
3、同學們說說我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二、想想說說。
1、談談自己在路上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創(chuàng)設情景)如果你看見了,你們會怎么做?
a.身體有缺陷的同學上體育課。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五
1.讀詞語,根據加點字的意思讀準字音。
2.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積累成語。
3.照樣子寫句子,注意引號的用法。
1.讀詞語,根據加點字的意思讀準字音。
2.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積累成語。
照樣子寫句子,注意引號的用法。
詞句段運用。
(一)根據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讀準字音。
1.出示詞語。
假期、、假扮、、假裝、、假日。
幾乎、幾百、茶幾、窗明幾凈。
中毒、中獎、中間、猜中。
處罰、處分、到處、處理。
2.和同桌互相讀一讀,互相評價。
3.指名學生讀,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根據詞語中字的意思。)。
4.學生為加點字注音。
5.教師小結:這些加點的字都是多音字。我們在讀多音字時,要根據詞語中字的意思來確定字的讀音。如“猜中”的意思是猜對了,當“中”表示“正對上,恰好合上”時,讀四聲,所以“中”在這里要讀第四聲。
6.全班齊讀。
(二)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
1.出示成語。
百發(fā)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百戰(zhàn)百勝、四通八達、七嘴八舌。
百依百順、四平八穩(wěn)、七手八腳。
2.指名學生讀成語。
3.交流成語的特點。(第一和第三個字都是數(shù)字,而且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并列的。)。
4.領讀。說說你知道的成語的意思,教師適時給予講解。
5.交流課前收集的其他類似的成語。
(三)讀句子,照樣子寫一寫,注意引號的用法。
1.自由讀三個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小結。
(1)3句話同樣是引用人物所說的話,提示語的位置不一樣(在前、在后、在中)。
(2)當引語放在提示語的后面時,提示語后面用冒號,引語在前后引號之間;引語放在提示語的前面時,引語在前后引號之間,提示語后面用句號;提示語在引語中間時,前后引語各位于一組前后引號中間,提示語后面用逗號。
4.仿寫句子。
5.展示交流仿寫的句子,指出句子中用得不規(guī)范的標點。
假期、、假扮、、假裝、、假日。
幾乎、幾百、茶幾、窗明幾凈。
中毒、中獎、中間、猜中。
處罰、處分、到處、處理。
《語文園地》除了幫助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整合、鞏固以外,更注重在學生心中培植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教學中,我仍然堅持整合園地教學資源,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做的一系列“預測”來談自己的收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設良好自主的學習情境,在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字、詞、句子的奧妙,引領學生學習、積累。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一
教學目標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
重點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難點自主策劃秋游活動。敢于展示。
教具多媒體課件、實物投影儀、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一、我的發(fā)現(xiàn)。
1、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1)激趣:今天我請了一些老師教我們識字,他們是誰呢?
課件出示:郊、枝、籠、球、帆、梨。
學生邊讀邊組詞。
引導:由這些學過的熟字做老師,教我們識新的字。他們是怎么教的呢?
請你讀完書后把你的發(fā)現(xiàn)告訴小組的伙伴們。
讀書討論,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2)課件出示帶拼音生字:交、支、龍、求、凡、利。
用各種形式認讀、正音。課件隱去拼音。再認讀。
(3)識字游戲“漢字媽媽找娃娃”。六個學生手執(zhí)“郊”等六個字,當漢字媽媽,另六個學生手執(zhí)“交”等六個字,當漢字娃娃?!皨寢尅迸e字先說:“我是‘郊’字媽媽,我的娃娃你在哪?”“娃娃”舉字說:“我是‘交’字娃娃,我找朋友--‘立交橋’去了?!?BR> 2、發(fā)現(xiàn)漢字的特點(許多字偏旁相同),寫相同偏旁的字。
(2)課件展示:四座小屋。每座小屋內分別有一組字:“植橘橙”“脖胳膊”“蒼菊著”“字宜察”
(3)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旁歸類認識。
(4)屋子太大,漢字娃娃太少,請你給它們的家再添幾個漢字娃娃,看誰添得多,添得對。
(5)學生互教互學,再書寫。
(6)借助實物投影儀,展示學生寫的字,進行評議。
二、日積月累。
1、讀詞語。
(1)自己先讀幾遍。
(2)找伙伴讀,讀給伙伴聽,互相正音。
(3)看多媒體圖片,找相應詞語貼于黑板,當小老師帶讀。
2、朗讀背誦兒歌。
(1)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現(xiàn)在已經是秋天了,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隨著優(yōu)美的音樂走進秋天的田野、果園。
(2)課件展示:秋天田野、果園風光。
(3)看到這些,能談談你的感受嗎?
(4)請帶者美好的感受讀一讀《秋天到》這首兒歌吧!
(5)讀給同伴聽,互相正音。
(6)指名讀,小組競賽讀。
(7)教師指圖畫引讀。
(8)試著背誦。
(9)抽查背誦情況。
三、口語交際。
1、談話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同學們,這一段時間我們每天都與“秋天”做朋友,我們積累了秋天優(yōu)美的詞語,朗讀了秋天優(yōu)美的詩文,還找了秋天,畫了秋天,大家更盼望有一次秋天的旅行。今天,我們就成立幾家“旅行社”,為我們的秋游各做一個計劃。一個小組就是一個“旅行社”。哪家的計劃做得好,我們就采用哪家的。評一評,誰是最佳“旅行社”。先請每個“旅行社”給自己取一個好聽的名字。
2、挑選景區(qū)。
(1)分組商議:第一步應該決定到哪兒去,去干什么。
各“旅行社”把自己收集的秋游資料拿出來,先分別說說自己的建議,然后。
大家再討論,到底去什么地方,可以開展哪些活動,最后選一個代表發(fā)言。教師深入小組指導,關注學生的語言表達及談話態(tài)度。
(2)全班交流:各組代表上臺說本組設想,可用實物投影的方式做輔助說明。
3、商討出游注意事項。
(1)談話激趣:從秋游的地點、線路、活動安排來看,各“旅行社”真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不過,秋游出發(fā)前,你們還應該提醒游客們要做好哪些準備呢。下面,再比比哪個“旅行社”替游客想得最周到,會寫的可以寫出來。
(2)學生討論并說(寫)秋游準備,教師深入參與太論并提示要點。
(3)采用“游客提問、導游回答”的形式從“衣、食、住、行、知”五方面談秋游準備。
4、總結。
(1)總結:各“旅行社”通過研究討論,為我們的秋游活動出謀劃策,拿出了很好的方案。下一步,我們將選定一個方案,快快樂樂地去秋游。其他的方案我建議送給一年級的小朋友,供他們安排秋游活動時參考。
(2)頒獎:給“最佳旅行社”頒獎。
四、展示臺。
(1)總結式導入。
(2)課件展示:“我們的作品”。學生評論。
(3)建議學生用多種形式把眼中的秋天展示出來,布置出一間秋天的教室。
(4)開一個“秋天來到我們班”的展覽會。備注。
板書設計板書設計:語文園地一。
我的發(fā)現(xiàn)。
郊--交(立交橋)球--求(要求)。
枝--支(一支歌)帆--凡(平凡)。
籠--龍(龍燈)梨--利(順利)。
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我會寫:植橘橙_______脖胳膊_______。
蒼菊著_______字宜察_______。
我會讀:娃娃胳膊光盤名片旅游團。
山峰巨石楓樹菊花風景區(qū)。
翠鳥甲魚高粱橘子降落傘。
勤勞觀察認識尤其奇形怪狀。
教學后記讓學生自主合作學習,效果較好。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二
教學目標:
1、認字、寫字,積累詞句,以“秋天”為主題開展語文實踐活動。
2、在自主、合作、探究學習中,掌握知識,培養(yǎng)能力。
3、學習自主策劃秋游活動。
4、樂于學習、樂于展示。教學重點:
認字、寫字、積累詞句。課前準備:
1、識字卡片,多媒體課件。
2、引導學生收集一些風景區(qū)的資料。
3、秋游活動計劃表。板書設計:
教學過程:
一、我的發(fā)現(xiàn)。
(一)發(fā)現(xiàn)識字方法,學習生字:
師:今天我們來玩?zhèn)€游戲,看誰的眼睛最亮,最早發(fā)現(xiàn)它們。jiao。
1、[出示:郊——交]等相對的字,辯字形,讓學生自己去找出每組中兩個字的異同。
2、指名匯報。(新生字是形聲字的一部分,新生字與形聲字的聲旁讀音一樣或相似。)師:對,我們就可以利用他們的這一特點來記住它,這就叫熟字去偏旁,成為新字。
3、游戲認讀生字。
4、組詞語,區(qū)別每組兩個字的意思。
5、擴詞練習。引導學生采取多種方式擴詞。
6、改變語境,在不同語境中鞏固生字。出示下列詞語,學生認讀。
交朋友交通支招一支筆九龍坡龍頭巨龍龍舟要求請求凡人凡是平凡利用利益有利。
(二)我會寫:
2、學生認讀、討論,按偏歸類認識。
3、她們的家太大了,可是漢字娃娃又太少,請你們給他們再找?guī)孜粷h字寶寶好嗎?
4、展示學生的作業(yè),集體評議。
二、日積月累。
(一)我會讀:
1、學生分小組采用多種方式進行朗讀。
2、看多媒體圖片,找相應的詞語。
3、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詞語造句。
4、交流詞語的記憶方法,引導學生自己找出記住詞語的好方法,全班交流,互相促進。
(二)讀讀背背:
師: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讓我們隨著音樂走進秋天的果園吧!
1、[觀看圖片]教師示范讀。
2、輕聲讀兒歌,不認識的字,看看音節(jié)多讀幾遍。
3、引導學生品讀,讀給同伴聽,互相正音。(朗讀時需注意:輕聲:莊稼高粱葡萄一聲:黃澄澄紅彤彤)。
4、指名讀,小組賽讀,比一比誰讀得有味道。
5、說說:讀著,讀著,你知道了什么?
6、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背誦兒歌。
三、展示臺。
師:我們學了秋天的課文,讀了秋天的小詩,還到野外尋找了秋天的足跡,欣賞了秋天的風光。秋天就像一位朋友,帶給我們許多知識和美的享受。有四位小朋友辦了一個秋天的展覽,請大家欣賞。
1、出示圖片,學生評論,說說你最喜歡誰的作品?
2、展示自己的作品。
師:他們也邀請我們參加呢!請小朋友們把自己眼中的秋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展示給大家看,好嗎?教后隨感: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三
教學目標1、認識“退、危”等9個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4、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6、培養(yǎng)探究意識。
重點1、認識“退、危”等9個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4、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6、培養(yǎng)探究意識。
難點1、認識“退、?!钡?個生字,積累幾組意思相反的詞。
2、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詩歌。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聽說能力。
4、能勇敢地承擔口語交際中的“導游”角色,增強收集資料的興趣。
5、能向大家展示自己的特長,如,自學生字、唱歌、跳舞,請大家一起欣賞自己收集的圖片。
6、培養(yǎng)探究意識。
教具投影、生字卡片、媒體。
教學過程一、用投影儀出示:
進--退快--慢安全--危險買--賣。
正--反復雜--簡單。
1、小聲讀,不認識的字讀讀拼音。
2、請同學演一演,理解詞語的意思,發(fā)現(xiàn)這幾組詞意思相反的特點。
3、讓學生認讀“退、危、險、買、賣、反、雜、簡、單”九個生字。
二、日積月累。
1、選意思相近的詞語。
(1)選意思相近的詞語。
(2)做游戲:雞媽媽找小雞。
2、讀讀說說。讀例句,模仿例句把句子補充完整,注意從不同內容、不同角度說。
3、讀詩歌《我愛祖國》。
先自己小聲練習讀,再同桌互讀互聽,最后進行展示讀。
三、口語交際。
1、情景談話,引出話題。
(1)小朋友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看過故宮,爬過萬里長城嗎?你們游覽過杭州西湖,爬過泰山嗎?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旅游,去領略祖國的壯麗山河,去欣賞各地的美麗風光。
(2)演示祖國各地的風景名勝配樂課件。
(3)小朋友們,剛才你們到各地去旅游,說說你們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
2、進行口語交際。
(1)、讓學生拿出課前收集到的風景名勝圖片或資料。
(2)自由組成“旅游團”,在小組里輪流當“導游”
給大家介紹自己知道的風景名勝?!坝慰汀笨梢噪S時向“導游”提問題,“導游”要耐心解答。
(4)競選“最佳小導游”。由班長主持,各小組派一名代表當評委,各“旅游團”選派代表參加競選活動。
4、小結。
小朋友們,這一節(jié)課我們跟隨“小導游”到了許多地方,飽覽了祖國各地的風光,開闊了視野,增長了見識。你們還想學到更多知識嗎?我們可以到課外書中去暢游,可以到網上去旅游,有機會的話,還可以親身去領略山河的美麗,風景的迷人。這樣,你將會成為一名快樂的旅行家。
備注。
作業(yè)布置回家給爸爸媽媽介紹一你熟悉的風景區(qū)。
教學后記讓學生互相交流,師抓住重點稍做輔導。能提高學生自學及自主學習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四
一、本次“語文樂園”包括“我來試試”“探究與發(fā)現(xiàn)”“口語交際”“習作”四部分。
二、“我來試試”的內容是讀一讀、讀一讀、說一說、寫一寫背一背。本題要求學生積累的詞語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每個詞語中有一些音或者形的變化。特別是詞語接龍。
三、習作部分注意啟發(fā)學生寫真實的生活。
課時量:3課時。
訓練過程。
第一課時。
一、我來試試。
讀一讀,說一說。
1、讓學生復習背過的有關的成語,再讓學生獨立讀這些詞語,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自己發(fā)現(xiàn)這些詞語的特點,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也有利于學生背誦。
2、引導學生說說平時積累的這類詞語,如,“人來人往”“往xxx”“xxxx”。鼓勵學生在課外閱讀中留心這樣的詞語,多積累這樣的成語。
3、結合本次練習,布置學生課外搜集動物成語、花草成語等,開展語文活動,給學生提供學成語、用成語的機會,進一步激發(fā)積累成語的興趣,使課內課外的學習有機地結合起來。
寫一寫、背一背。
1、一日之計在于晨,一年之計在于春。
2、花有重開時,人無再少年。
3、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
“讀一讀”安排的是讀短文《鵬程萬里》。
閱讀短文,要求學生能概括短文主要內容,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并能寫出自己的感想。
短文主要鯤鵬與晏雀志向與能力的不同,作者希望同學們學習燕雀的高遠。
1、學生充分地讀,邊讀邊思考:“這篇短文講了一件什么事?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2、學生在與同學交流中加深自己的理解。學生說說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尤其是最后一段的感慨,明顯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讀完短文,先引導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再把自己想說的話寫下來。要鼓勵學生暢所欲言說真話,可以談對故事的看法,也可以談對作者感慨的理解;可以從家長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方面談,也可以從自身的體驗方面談,更可以聯(lián)系生活中的類似現(xiàn)象談。
第二課時。
二、探究與發(fā)現(xiàn)。
這次學習主要是學習擬人句。
1、太陽出來了,太陽向著她微笑。月亮出來了,月亮也向著她微笑。
學習句子的表達方式,照樣字也寫一些。
很明顯,這個句子要注意,“還是”“還是”的連接作用。
三、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旨在培養(yǎng)學生有理有據地陳述自己的觀點的能力。要求學生能圍繞一個話題分正、反兩方闡述完全不同的看法。
要使學生能展開討論,教師應注意以下幾點。
1幫助學生選擇一個設和自己的職務??梢杂脮械脑掝},也可以由學生確定話題,使爭論的話題更有針對性,更能激發(fā)學生辯論的欲望。
2選定話題后,引導學生根據自己一方所持的觀點準備材料。參加辯論前,各方要充分交流每個人的看法,梳理材料,達成共識后分配任務,或推選辯論主要代表。
3辯論的時候,要求學生不僅要闡明自己的觀點,還要注意傾聽對方的發(fā)言,適時抓住對方發(fā)言的漏洞進行反駁。不能你說你的,我說我的,以培養(yǎng)學生思維的敏捷性和應變能力。
4要注意規(guī)范學生的語言,辯論不僅要講“理”,還要講“禮”,培養(yǎng)學生文明的語言習慣。
第三課時。
五、這次“習作”是讓學生寫自己的新發(fā)現(xiàn),以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創(chuàng)新的意識和積極關注生活的態(tài)度。
1導入,如,講許多生活中應該拒絕的事情,讓學生知道,真實的表達,發(fā)表不同看法,是一個了不起的本領。以此來激發(fā)學生表達的欲望。
2幫助學生打開思路。通過互相交流,引導學生回憶生活,從中選擇值得寫一寫的自己的拒絕。只要是“自己說不”都可以。如,無論多小的發(fā)現(xiàn),只要是自己的,都有價值,都可以寫。這樣,學生就能打開思路,就能愉快地表達。
值得注意的是,習作一定要“把說不的過程寫清楚”。這一點應作為評價這次習作的重要標準。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五
教學目標:
1、在語言環(huán)境中認識“嚷、剃、瞇、梁、腮、煥、?!?個生字。
2、在閱讀的過程中,理解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意思。
3、聯(lián)系句子,知道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語。
4、根據人物的動作、語言的表現(xiàn)體會人物的特點,并且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5、體會小貝當?shù)奶煺媾c可愛,體會孩子渴望長大的迫切心情。
教學重點:
1、用自己所學的方法認識7個生字。
2、學習邊讀邊思,理解小貝當要求理發(fā)師給他刮臉的句子的意思。
教學難點:
1、“但是”是表示轉折的關聯(lián)詞,初步學習用“但是”造句。
2、通過有感情地朗讀描寫人物動作、語言的句子來體會人物特點。
一、導入新課。
1、談話:今天,我們要認識一個有趣的朋友,他的名字叫小貝當,他才上小學二年級,卻去理發(fā)店,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想知道這是怎么回事嗎?來,讓我們一起學習第4課。
2、揭示課題:4、刮臉。
3、齊讀課題。
二、整體感知。
1、輕聲朗讀課文,思考:在理發(fā)店,小貝當向理發(fā)師提出了哪些要求?理發(fā)師是怎樣回答的?然后完成填空。
(學生所填的答案肯定顧頭不顧尾,文中的小貝當其實對理發(fā)師提出了三個要求,只有找到這三個要求才能正確填空。允許學生發(fā)言且有不同答案,分析交流后用媒體出示正確答案。
2、學習字詞。
三、研讀課文。
1、齊讀課文,邊讀邊思考小貝當是個怎樣的孩子?
(1)學習課文第1-3節(jié),感受人物形象。
聽了老板的話,小貝當扶了扶鼻梁上的眼鏡,_______地想:_____。
(2)學習課文第4小節(jié)。
思考:小貝當是怎么讀報的?(讀得很認真,把報紙翻得嘩嘩響。)既然他不認識字,為什么還要這樣做?(他認為自己已經長大了。)他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天真可愛。)指導朗讀:讀出小貝當一本正經的樣子。
(3)再讀句子體會“但是”的作用。
教師指導學生體會“但是”是一個表示轉折關系的關聯(lián)詞,它前后的句子所表達的意思是相反的,然后引導學生造句。
(4)學習課文第6小節(jié)。
思考:小貝當是怎樣要求理發(fā)師為他刮臉的?(他指指邊上那位臉腮光凈、容光煥發(fā)的先生說:“我要像他一樣?!?。
(5)學習課文第7-10小節(jié)。
小貝當說話時的前后語氣有了怎樣的變化?這又是為什么呢?(小貝當先得意,后著急,心開始沉不住氣了。因為理發(fā)師一直不理睬他。)指導朗讀:讀出小貝當先得意后著急的語氣。
從理發(fā)師的言行中,我們又可以看出他是什么樣的人?(幽默風趣)。
四、總結全文。
分角色朗讀課文,注意讀出人物的不同語氣。
五、作業(yè)。
1、火眼金睛找錯字。
板書設計:
4、刮臉。
剃頭天真可愛。
小貝當看報一本正經。
刮臉渴望長大。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六
這個語文園地共有四項內容,分別是數(shù)筆畫填空、看圖讀詞語、讀字涂色和讀背兒歌。通過數(shù)筆畫、按偏旁分類涂色兩部分練習,讓學生鞏固以前學過的部分漢字?!翱纯醋x讀”中專門針對量詞進行的訓練在教材中是第一次出現(xiàn),既可以幫助學生識字,又能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白x讀背背”則是通過瑯瑯上口的兒歌讓學生了解識別方向的基本常識,有很強的實用價值。
二、教學建議。
第一項“我會填”,題中有三個花瓶,瓶上分別寫著筆畫數(shù)。要求學生對六個漢字按筆畫數(shù)進行分類,將筆畫數(shù)相同的字寫在同一個花瓶中的花朵上。教師只需引導學生理解題意,讓學生獨立完成。鼓勵學生使用多種方法,如,逐個數(shù)、逐個填;將所有字的筆畫都數(shù)好后,再歸類填寫。這六個字中,“子、頭、出”的筆畫易錯,“長、飛、火”的筆順易錯,在書寫時要提醒學生不要寫錯。另外,在填寫過程中還要注意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書寫習慣。
第二項“看看讀讀”,這項練習的目的有兩點:首先,通過“讀”幫助學生鞏固生字;其次,通過讀帶有量詞的詞語,讓學生逐步養(yǎng)成正確使用量詞的習慣,知道說不同的事物要用不同的量詞。文中有一幅色彩鮮艷的插圖,教師可利用插圖引導學生認識事物、培養(yǎng)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如,小河里有兩只鴨子;一只小花狗正在追蝴蝶。教學時還可以通過多種渠道加深學生對語言的感受。如,找找教室里的東西,比比誰量詞用得準確(如,一張桌子、一塊黑板、一枝粉筆、一把椅子)。
第三項“讀讀畫畫”,通過讀讀字、涂涂色的方式讓學生復習認過的帶有相同偏旁的生字。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理解題意:圖中的字分別帶有三種偏旁“艸、扌、”。題目以三朵不同顏色的花為例,提示了涂字的要求,即“艸”的字涂綠色,“扌”的字涂藍色,足字旁的字涂粉紅色。教學過程可分四步進行。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讀漢字,可以按順時針或逆時針方向讀。
2說說自己在讀了這些字之后有什么發(fā)現(xiàn)。
3教師幫學生弄清題目要求,學生涂色,教師巡回指導。
4同桌或小組交流,通過交流互相訂正。
第四項“讀讀背背”,這是一首辨別方向的兒歌,要求學生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背誦,了解利用太陽辨方向的方法。教學可以分三步進行。
1借助拼音,自己將兒歌讀正確,讀通順。
2讓學生說說在剛才的閱讀中讀懂了什么?幫助學生弄清利用太陽辨方向的方法。(因為太陽總是從東方升起,所以早晨面向太陽,前面肯定是東,由此推斷其余三個方向。)。
3啟發(fā)學生說說還知道哪些辨別方向的方法。
三、教學時間。
教學本課可用2課時。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七
“識字加油站”安排了一組動賓結構的短語,描寫了學生在課堂之外的學習生活,朗朗上口,有韻律感。
“字詞句運用”由兩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是同音字辨析,讓學生在運用中明晰同音字不同的意思和用法;第二部分讓學生體會關聯(lián)詞“一邊……一邊……”的用法,并學習用這樣的句式說話。
“寫話”以學生喜歡的玩具為主題,寫一寫玩具的樣子和好玩之處,讓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
“展示臺”呈現(xiàn)了積累詞句的三個角度:有詞語,有成語,還有名言警句,旨在提醒學生可從不同角度積累詞句。兩處小泡泡提示學生要多積累詞句,積累的好詞佳句可以分享。
“日積月累”安排的是唐代詩人胡令能的《小兒垂釣》,這是一首以兒童生活為題材的詩作,詩人通過描寫兒童垂釣時的動作神態(tài),表現(xiàn)了天真的童趣。
“我愛閱讀”安排了《王二小》一文,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抗戰(zhàn)小英雄王二小和敵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獻身的`故事。
教學目標和教學建議。
識字加油站。
1.認識“彈、鋼”等ll個生字。
2.發(fā)現(xiàn)“動詞+名詞”的構詞特點,并拓展練說。
本板塊列舉的9個短語,描述的都是學生熟悉而又喜愛的課外活動,學生一讀就瞳,無需單獨講解孤立的字義。可聯(lián)系生活,講讀詞語和想象畫面結合起來,從中了解詞語的意思,認識生字。
本板塊要認的字中,“鋼、琴、捏、環(huán)、滑”由于受方言的干擾,學生不容易讀準,教師要指導學生借助拼音讀準字音。
本板塊的詞語構成比較有特色,引導學生用不同的方式朗讀,體會其構詞特點。然后聯(lián)系學生生活,拓展其他類似構詞特點的詞語,如“折紙飛機、踢毽子、練書法、做航?!?。
字詞句運用。
1.正確辨析“園”“圓”等4組同音字。
2.學習“一邊……一邊……”的用法,練習說句子。
第一部分選取了4組同音字進行比較辨析和運用。對學生來說,同音字容易混淆,通過比較讓學生了解漢字同音不同義的特點,在實踐運用中減少錯別字。如辨析“帶、戴”這一組同音字時,可以先出示兩個字的不同意思:“帶”表示用皮、布或線等做成的長條物或像帶子的長條物,也有隨身拿著的意思;“戴”是指把某樣物件加在頭、面、頸、手等處,也有推崇和擁護的意思。在理解詞語意思后,補充詞語,如“帶行李、帶干糧”“穿戴、戴紅領巾、戴眼鏡”,把上述詞語中的“帶、戴”用括號代替,請學生選用,并說明理由。在語境中讓學牛辨析同音字的不同含義。
第二部分呈現(xiàn)的3句話都有關聯(lián)詞“一邊……一邊……”。教學中先讓學生把句子讀正確,了解“一邊……一邊……”可以用作表示同時發(fā)生的兩件事,然后請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說句子。如果學生表達有困難,可以提供一些內容,比如:“小朋友一邊聽音樂,一邊……”“小猴子一邊曬太陽,一邊……”,打開學生的思路。
寫話。
先說后寫,寫出玩具的樣子和好玩在哪里,表達對玩具的喜愛之情。
這個話題貼近兒童生活,學生有話可說,有話可寫。可以引導學生從玩具的顏色、形狀、大小等方面介紹自己喜愛的玩具的樣子,再說說玩具是怎么玩的。鼓勵學生運用學過的詞語來形容玩具,如“雪白”“長長的”“胖乎乎”。在寫話之前,可以提供寫話的范例,引導學生寫話時注意“段前空兩格”“標點符號占一格”等格式要求。
寫話示例.。
展示臺。
能從不同角度積累好詞佳句,養(yǎng)成主動積累的好習慣。
積累語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方法和習慣。展示臺以不同角度提供了詞句積累的范例,可先讓學生讀一讀,了解可以從哪些角度積累詞句:明白積累的詞句可以從課文中找尋,也可以從課外書中摘錄;可以積累兩個字的詞語,也可以積累四字詞語,也可以是句子;可以分類別積累名詞、描寫同一內容的形容詞、名言警句等。
在學生交流積累的詞句后,可請學生自主制作積累的卡片并進行展示,在交流評價中逐步培養(yǎng)積累好詞佳句的習慣。
朗讀、背誦《小兒垂釣》。
《小兒垂釣》是唐代詩人胡令能寫的一首七言絕句。描寫了一個小孩在水邊聚精會神釣魚的情景。全詩形神兼?zhèn)涞乜坍嬃舜贯炐鸿蜩蛉缟男蜗螅o人深刻的印象。
教學中,可先讓學生借助拼音把古詩多讀幾遍,把字音讀正確。要注意讀準“綸”字的讀音l已n,后鼻音“蓬、映、驚、應”,多音字“得、應”。學生如果提問一些不懂的詞句,教師可相機給出恰當?shù)慕忉尅H纭芭铑^”是指頭發(fā)亂得像蓬草,形容小孩的樣子可愛;“稚子”指的是年齡比較小的孩子;“綸”是釣魚用的絲線,“垂綸”就是指釣魚;“借問”的意思是打聽問路。在正確認讀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想象畫面,背誦古詩。
我愛閱讀。
通過閱讀,讓學生了解抗戰(zhàn)小英雄王二小和敵人斗智斗勇而英勇獻身的故事。
教學中可以讓學生自主閱讀故事,圍繞一些不理解的詞句進行交流討論。如“兒童團員、掃蕩、敵人、八路軍”,也可以圍繞課外觀看的影片《小兵張嘎》《雞毛信》等,交流自己閱讀這篇課文后的感受或者是抗日戰(zhàn)爭時期小英雄們的英勇事跡。學生如果有興趣,教師也可以播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給學生聽一聽,加深對課文的感受。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八
教學目標:
1、會認“葫、蘆、藤”等六個字,會寫“言、每、治”等八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通過課文的學習懂得做任何事都要注意事物之間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難點:
重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
難點:了解植物的葉子與果實之間的.關系。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流程:
一、出示課件,看圖說話。
引導學生觀察圖片,讓學生了解“葫蘆”。(了解葫蘆的莖、藤、葉、花、果,認識生字“葫蘆”。)。
葫蘆用處這么大,你想要嗎?板書課題:我要的是葫蘆。
這里面的“我”當然不是你們,是誰呢?他得到了葫蘆嗎?我們還是去看看這個故事吧!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請同學們翻開課文,老師把這個故事讀給你們聽聽,請你們把課文標上自然段序號,圈起本課的生字,看老師是怎么讀這些字的。
1.老師范讀,生圈字。
3.生字快點生快讀——做一做,連線。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一)看圖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生字都會讀了,老師請你們看幾幅圖畫。
看到第一幅圖,請問:你看到了什么?(一個人,葫蘆,葫蘆葉子)。
那么你知道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寫的就是這幅圖呢?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個自然段吧。
這葫蘆長得怎樣呢?請你們畫出葫蘆長得好的句子。
相機板書:綠葉——開花——葫蘆(可愛)。
(二)看圖二,學習第四自然段。
這幅圖上你又看到了什么?什么發(fā)生了變化?(葉子黃了,葫蘆落了,人吃驚了)這是怎么一回事呢?我們一起看到第四自然段,讀一讀。
多可惜啊,多可惜啊,這可愛的葫蘆落了!你能帶著惋惜的語氣再來讀一讀嗎?板書:落了。
看看這個人也很吃驚,這個人不是很喜歡葫蘆嗎?他怎么讓葫蘆就這么落了?是什么原因呢?(有蟲子)。
(三)學習二三自然段。
哦,我們一起去看看吧,請同學們小組里讀一讀二三自然段。
出示句子“他自言自語地說:有幾個蟲子怕什么”
“有幾個蟲子不可怕”
出示句子:葉子上的蟲還用治?
葉子上的蟲不用治。
這個人要的只是什么?他認為什么不重要?(他認為葉子不重要)。
那葉子真的是不重要的嗎?演示植物的葉子跟果子的關系圖。
總結:是啊,一株植物要想長大長好,是要經過生根,發(fā)芽,開花才能結出好果子的,如果光重視結果,而忽略了中間的過程,是不可能的。我們再來勸勸這位只想要葫蘆的人吧。
你們來猜一猜后來他能考全班第一嗎?為什么?總結,要想成功,是少不了每一點一滴的努力的!謝謝今天這篇課文教我們明白了一個道理。讓我們再一次去品味這個故事吧!!我們一起再來讀一讀這個故事吧!
四、發(fā)散思維,拓展延伸。
1、總結板書:學了這篇課文,我們知道了古時候有個人種了一棵(),葫蘆長葉,開花,結出了(),后來葫蘆的葉子上(),這個人不去(),最后葫蘆都()。
五、作業(yè)。
1.讀課文,復述這個故事。
2.復習生字。
板書設計:
我要的是葫蘆。
種葫蘆可愛(喜悅、高興)。
不治蚜蟲。
落葫蘆變黃(難過、可惜)。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九
1、指名一生唱《小烏鴉愛媽媽》。
2、小朋友,還記得我們在一年級時學過的這篇課文嗎?那只愛媽媽的小烏鴉,深受我們小朋友的喜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知道回報父母關愛的孩子一定會受到大家喜愛的。今天我們還要來學習一篇這樣的課文。
3、板書課題,齊讀,正音。
1、師范讀課文,學生思考:“只有一個兒子”這句話是誰說的?課文中劃出相關的句子。
2、交流出示:“哦?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在哪里呀?”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BR> (1)指導讀句。
3、請同學再讀課文,用直線劃出三位媽媽說的話。用曲線劃出三個兒子來到井邊不同表現(xiàn)的句子。
4、個別讀三位媽媽介紹兒子的話,要求讀出媽媽們的`不同語氣。
5、小結,過渡:一個媽媽為自己兒子的聰明伶俐又有力氣而感到自豪;另一個媽媽也在為自己兒子有一副美妙的嗓音而驕傲。只有第三個媽媽平平淡淡地介紹了自己的兒子。
6、三個媽媽一邊談論著三個兒子,一邊打完水,拎著水桶往家走。一桶水可重啦!(出示此句)這桶水究竟有多重呢?請一個小朋友讀讀第七節(jié),我們一起來看看課文里哪句話寫出了這桶水很重。(練習)。
7、正在媽媽們最累的時候,迎面跑來三個孩子,看到媽媽這么吃力地拎著水,他們是怎么表現(xiàn)的呢?請小朋友交流一下剛才劃到的句子。
8、指板書師述,是啊,難怪在一旁親眼目睹這一幕的老爺爺會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
再次出示:“哦?有三個兒子?他們都在哪里呀?”老爺爺說:“我只看見一個兒子啊。”
(1)看見這一幕的老爺爺真的不明白有幾個兒子嗎?想一想該怎么讀。(明知故問)。
(2)多形式練讀。
現(xiàn)在你明白為什么老爺爺說只有一個兒子了吧,可是,那些媽媽還不明白,你能不能告訴他們呢?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位母親作為對象,練習說話。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
1、發(fā)現(xiàn)漢字結構特點。
2、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3、積累詞組。
4、學會填標點。
5、朗讀兒歌。
6、口語交際。
7、才藝展示。
1、引導同學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3、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同學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生字卡片,《愛的奉獻》的歌曲磁帶,畫面。
課時劃分:
1、出示生字,同學拼讀,朗讀詞語。
2、教師引導:大致理解詞義。
3、同學仿照例子寫一寫。
4、教師擂臺讀。
5、同學結合此特點想想還有哪些熟字是這種構字特點。
6、匯報小組討論結果。
7、教師出示生字,同學分一分。
1、同學讀句子,并拼讀要填寫的字。
2、同學填寫教師指正。
3、引導同學說說:多音字的特點。
4、說說哪些是多音字?
5、教師小結。
1、同學朗讀生字詞,說說特點。
2、朗讀句子,舉例。
1、先自讀詞語,找出不認知的字。
2、理解詞語,引導同學多想多說。
3、小組讀,全班讀。
1、同學試讀句子,體會語氣。
2、請同學讀,大家指正。
3、請同學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問號。
4、請同學說說還有哪些表達可以用感嘆號。
5、同桌之間試用問的語氣和感嘆的語氣對話。
1、結合字音,同學自讀。
2、分組朗讀短文。
3、同學們理解:藤和瓜為什么很好?
4、看圖朗讀。
5、想象情景朗讀。
6、看課文插圖朗讀。邊讀邊扮演。
7、教師與同學一起讀。
8、同學們說一小段話,交流評比。
9、教師引導,學了短文后的想法。
1、讓同學扮演盲人,然后讓他們說說看不見有多么不方便。
2、讓同學扮演殘疾人,讓他們說說生活是多么痛苦。
3、小組討論,俺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4、匯報結果,教師總結。
1、談談自身在路上會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出示圖片,想想假如你看見了,會怎么做?
3、教師引導指正,大家評論。
4、殘疾人還會遇到哪些困難,你會怎樣協(xié)助他們?
讓一位同學扮演盲人過馬路,另一位同學給他協(xié)助,把說的和做的扮演出來。
1、播放歌曲《愛的奉獻》,同學跟唱。
2、同學感受歌曲意境。
1、教師出示歌詞。
2、同學試著讀一讀,教師指正。
1、同學朗讀自身的日記。
2、大家評一評日記寫的好不好。
1、合唱歌曲,談談你的感想。
2、俺們在生活中、學習中該怎樣做,舉例說說。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一
1.了解標點在句子中的作用。
2.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在搭配詞語、讀“節(jié)氣歌”中鞏固識字,積累詞語,并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
3.感知動物的奇妙,能把自己了解的動物講給同學聽,并能把說的內容寫出來。
4.通過課內外學習,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養(yǎng)成細心觀察、了解自然的習慣。
1.有關二十四個節(jié)氣、動物世界的音像或課件。
2.制作語文園地中出現(xiàn)的生字詞卡片。
3.自然界的虛擬網站課件制作。
學習這部分內容,要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文字相同的兩句話,由于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也不同,使學生了解標點的用處。教學環(huán)節(jié):
1.學生自讀書中的句子,同桌交流發(fā)現(xiàn)了什么。
2.全班交流發(fā)現(xiàn),交流后歸納出:同樣的內容,標點不同,句子的意思就不同。
3.拓展。進一步發(fā)現(xiàn):同樣的內容,標點標在不同的位置,句子的意思也不同。如: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
本部分包括“讀讀認認”“我會連”和“讀讀背背”三項內容。學習用換偏旁的方法識字,準確運用詞語,了解我國農歷的二十四個節(jié)氣,在讀背和運用詞語中鞏固識字,積累語言。
1.讀讀認認。
a.輕聲讀讀8組形近字和生字帶出的詞語。
b.小組交流識記10個生字的方法。
c.小組派代表在全班介紹識字方法。
d.變序抽取字卡,以競賽的形式認讀、擴詞。
2.我會連。
a.明確。
b.動手連一連。
c.同桌交換,互相訂正。補充練習:
追趕 羽毛
攪拌 羊群
抖動 水泥
晴朗的 饅頭
香甜的 財富
寶貴的 天空
3.讀讀背背。
a.看課件或文字補充材料,了解二十四個節(jié)氣。
b.讀節(jié)氣歌和二十四個節(jié)氣。
c.借助學習伙伴的話,引導學生了解“節(jié)氣歌”的意思。
d.背誦“節(jié)氣歌”。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奇妙的動物世界,感受大自然的奇妙,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展現(xiàn)對動物世界的認識與熱愛。
1.進入動物王國。
播放《動物世界》的片段,讓學生談想法。
2.學做解說員。
a.示范引導:我們聽聽一只刺猬的自我介紹吧……
b.選擇一種自己熟悉并喜歡的動物,想想它的生活習性、可愛之處,以及自己和這個動物之間發(fā)生過的一些趣事,準備發(fā)言。
c.分小組交流,在交流中聽的同學可以提高,可以表達自己的感受。
d.小組推薦代表比賽交流。
寫一寫自己熟悉的一種動物,然后在小組里交流,讓同學評一評自己寫得怎么樣。
這是一個內容豐富的展示臺,既可以展示收集的諺語,又可以展示自
己查閱的有關自然知識的資料,還可以介紹自己收集的動植物標本。學生既動口,又動手。形式上可讓學生自己組織展示,體現(xiàn)自主性,發(fā)揮創(chuàng)造性。
1.在教學有關課文時,鼓勵學生查詢、積累資料。
2.布置動物、植物展示天地。(教室中可懸掛諺語,桌子上擺放標本、資料卡片等)
3.學生從不同方面展示才能。
百科知識問答、諺語擂臺賽、標本解說員、《我與動物趣事》講演等。
教學這部分內容,有條件的可帶學生到電腦房上課,培養(yǎng)學生主動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
1.自讀書中的短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自然界其他的奇異現(xiàn)象。
3.進入虛擬寬帶網,去“自然界”遨游。內容包括:
a.動物、植物的圖片資料。
b.有關的文字資料。
c.人類仿生學的一些淺顯例子。
1.把自己從中了解到的感興趣的內容說給家長聽。
2.建議學生到動物園、植物園、圖書館參觀學習,了解更多的知識。
建議這次語文園地教學用4課時,其中口語交際和寫話用1~2課時。
“經紀人”在行動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認識、積累字詞;掌握“主、書、門、我”四字“點”的正確書寫。
2.能力目標: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熟讀背誦古詩《尋隱者不遇》。
3.情感目標: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
教學難點:激發(fā)學生主動識字、寫字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正確閱讀的興趣。
教學課時: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積累字詞;掌握“主、書、門、我”四字“點”的正確書寫。
2.通過讀、寫背積累詞語并掌握詞語的輕聲朗讀。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游戲導入。
同學們,下面我們來做我說你指的游戲。(學生食指指著鼻子,教師說哪個人體器官,學生快速指出)。
二、趣味識字。
1、學生自由讀字詞。(教師正音)。
2、從這些字詞里你們有什么發(fā)現(xiàn)?(都是人體器官)。
3、你還知道哪些人體器官?(眼睛、耳朵、手掌……)。
4、集體齊讀字詞。
三、字詞句運用。
1、讀一讀。
(1)學生自由讀詞語。
(2)教師范讀,學生正音。
(3)你們發(fā)現(xiàn)了什么?
(第一行詞語最后一個字都是“子”;第二行都是人物稱呼的疊詞;這些詞語的最后一個字都是輕聲。)。
(4)小組再讀詞語。
(5)集體讀詞語。
四、書寫提示。
1、學生分小組自由讀詞語,要求把字音讀準。教師抽查學生,然后泛讀。
2、學生上臺書寫筆順。教師檢查,學生書空。
(注意三個字:點在正上方或左上方或右下方,先寫點)。
3、學生描紅、臨寫。(教師指導)。
五、課堂總結。
同學們,這節(jié)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的筆順,并規(guī)范書寫。
2、積累詞語,培養(yǎng)閱讀興趣。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1、閱讀輕聲詞語。
2、誰還能說出一些輕聲詞語?(姐姐、孩子、燈籠……)。
二、日積月累。
1、學生自由讀古詩。
2、教師簡介作者賈島。
3、請學生試說《尋隱者不遇》的意思。(教師指導)。
4、集體齊讀,學生背誦。
三、布置作業(yè)。
回家和爸爸媽媽一起閱讀《妞妞趕牛》。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一課,你懂得了什么?
[部編人教新版語文一下《語文園地四》教案(部編本一年級下冊)]。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三
1.了解故事《剃頭》,知道阿凡提是怎樣巧妙地懲治巴依老爺?shù)?。感悟阿凡提的聰明和幫助窮人的正義感。產生閱讀整本書的興趣,讓書成為他們的朋友。
2。引導學生運用泛讀法、精讀法、摘記法、提問法等方法去閱讀書籍,并實際運用到課外閱讀中,提高閱讀效果。
3.在閱讀過程中,感知角色,產生美好的情感。
激發(fā)閱讀故事書的興趣,讓學生在“讀好書,讀整本的書”的過程中體會與享受讀書的快樂。
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指導學生歸納閱讀方法,培養(yǎng)讀書做筆記的習慣。
人物貼畫,課件。
一、激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每天除了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yè),還要閱讀一些課外書,積累好詞好句,為以后寫作文打下基礎,今天這節(jié)課呀我們就一起讀一本書,這本書的名字就是《阿凡提的故事》。
二、認識書本封面、扉頁、目錄。
1.觀察封面。書名、作者、出版社、圖案。
2.認識扉頁。是書翻開后的`第一頁(即整本書的第二頁),扉頁的作用首先是補充書名、著作、出版者等項目,其次是裝飾圖書、增加美感。
3.前言。
4.了解目錄。
目錄包含幾部分?小標題和頁碼。
怎樣快速地找到故事?先看小標題,再找到頁碼。
訓練學生利用目錄找到故事。
三、交流喜歡的故事。
1.師介紹自己喜歡的小故事。(師相機板書)。
(1)聽故事錄音。
(2)自己讀故事,指名交流。(板書:讀故事)。
師:要想有更多的收獲,我們還要把文章中用得好的詞語和描寫生動的句子摘錄下來,現(xiàn)在請同學們自己讀讀這個故事,請同學們拿起鉛筆,用你喜歡的方法去細細品讀吧,可以自己讀,也可以和你的同桌一起品味,邊讀邊把你覺得用得好的詞語和生動的句子畫出來。
(3)看故事視頻。(板書:愛積累)。
(4)談談體會。(板書:談體會)。
阿凡提——幽默機智。巴依——愚蠢貪財。
2.師小結方法,出示閱讀提示:
(1)讀故事。
(2)愛積累。
(3)談體會。
3。小組成員按照“閱讀提示”交流自己喜歡的故事,說說為什么喜歡這個故事,在《閱讀記錄卡》上做記錄。
4.全班交流。
四、課外閱讀方法總結。
師過渡:《剃頭》這個故事聽過了,讀過了也看過了,那你喜歡故事中的阿凡提嗎?為什么?不僅我們小朋友喜歡阿凡提,大人也喜歡他。阿凡提不僅在中國是個家喻戶曉的人,就是在國外也非常有名。聽聽老師對阿凡提的介紹。
1、介紹阿凡提。
2、師小結:平時我們在看書的時候,讀了故事情節(jié),還要思考這個故事反映了什么人物品質??梢园压适抡f給父母、朋友聽。
3、在這本書中,阿凡提告訴了我們一個道理,一起讀:要想變聰明,就要掌握更多的知識。小朋友從故事中讀懂了一個道理,真了不起。
五、閱讀延伸。
小朋友,阿凡提的故事會告訴我們許多變聰明的辦法。希望大家把讀書當成自己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娛樂,一位可以陪伴終身的伙伴。愿大家能在書的海洋里盡情遨游,成為博覽群書的小博士。最后響起我們的讀書口號:讀書讓我快樂,讀書讓我增添智慧。
嚴文井《“歪腦袋”木頭樁》。
冰波《孤獨的小螃蟹》。
陳伯吹《一只想飛的貓》。
板書設計:
《阿凡提的故事》。
阿凡提——幽默機智。
巴依——愚蠢貪財。
讀故事。
愛積累。
談體會。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四
本部分包含發(fā)現(xiàn)識字規(guī)律和多音字用法兩項內容。
2、“我會填”是讓學生在讀讀、說說、用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漢字的一字多音現(xiàn)象。
二、日積月累部分包括讀記短語、填標點和讀三項內容。意圖是積累語言、學習使用標點符號、培養(yǎng)學生的愛心。
三、口語交際。
本次口語交際的話題是《我想這樣做》。教材已經為學生創(chuàng)設了情境。
四、展示臺。
展示活動可以讓學生自己組織、開展,體現(xiàn)自主性。教師要做好指導。
1、在教學《日記兩則》時就鼓勵學生寫日記,并提醒學生注意保存。
2、讓學生把課桌圍成一個大圈,作簡單的舞臺布置。
3、課前讓有興趣的學生收集《愛的奉獻》的歌詞,并主動地識字、學唱??梢赃M行個人表演或小合唱。
4、讓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展示自己的才能。如,唱其他歌、跳舞;講關愛和奉獻的故事;說一件令自己感動的事。
知識與能力:。
1、認識6個生字及相關詞語。
2、讓學生在讀讀、說說、用用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漢字一字多音現(xiàn)象。
3、和同桌合作認讀生字、用自己的方式識記生字詞。
4、正確、流利、有感情的誦讀兒歌。
5、通過展示臺,學會自主學習。
過程與方法:。
教師用生字卡片導入新課,學習本課生字、詞語。本課采用合作學習為主的教學方法。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1、讓學生了解殘疾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中的困難。
2、懂得關心、照顧殘疾人,從小樹立助人為樂的思想。
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多音字、形同音不同的特點。
2、感受情境,填寫標點。
1、通過口語交際培養(yǎng)學生獻愛心的思想與行動。
2、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自主學習。
1、教師準備詞語卡片,小黑板。
2、課前指導學生把課本翻到118頁,反扣在桌子上。把文具擺放整齊,做好上課的準備。
口語交際。
一、游戲導入,深入感受。
1、有哪幾位同學想扮演殘疾人,然后讓說說你們的感受。
2、同學們,我們身體健康,學習、生活十分方便,我們多么幸福。
?。〉窃谖覀兩磉?,有一些殘疾人生活不方便,他們多么需要我們的幫助??!現(xiàn)在我們來談談遇到殘疾人時該怎么辦,看誰最有愛心,說的辦法最好。
3、同學們說說我們和殘疾人相比有哪些優(yōu)勢。
二、想想說說。
1、談談自己在路上看見有哪些殘疾人,有哪些行動的不便。
2、(創(chuàng)設情景)如果你看見了,你們會怎么做?
a.身體有缺陷的同學上體育課。
人教版二年級語文園地七教案課時篇十五
1.讀詞語,根據加點字的意思讀準字音。
2.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積累成語。
3.照樣子寫句子,注意引號的用法。
1.讀詞語,根據加點字的意思讀準字音。
2.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積累成語。
照樣子寫句子,注意引號的用法。
詞句段運用。
(一)根據詞語中加點字的意思讀準字音。
1.出示詞語。
假期、、假扮、、假裝、、假日。
幾乎、幾百、茶幾、窗明幾凈。
中毒、中獎、中間、猜中。
處罰、處分、到處、處理。
2.和同桌互相讀一讀,互相評價。
3.指名學生讀,并說說這樣讀的理由。(根據詞語中字的意思。)。
4.學生為加點字注音。
5.教師小結:這些加點的字都是多音字。我們在讀多音字時,要根據詞語中字的意思來確定字的讀音。如“猜中”的意思是猜對了,當“中”表示“正對上,恰好合上”時,讀四聲,所以“中”在這里要讀第四聲。
6.全班齊讀。
(二)發(fā)現(xiàn)成語的特點。
1.出示成語。
百發(fā)百中、四面八方、七上八下。
百戰(zhàn)百勝、四通八達、七嘴八舌。
百依百順、四平八穩(wěn)、七手八腳。
2.指名學生讀成語。
3.交流成語的特點。(第一和第三個字都是數(shù)字,而且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是并列的。)。
4.領讀。說說你知道的成語的意思,教師適時給予講解。
5.交流課前收集的其他類似的成語。
(三)讀句子,照樣子寫一寫,注意引號的用法。
1.自由讀三個句子,說說自己的發(fā)現(xiàn)。
2.學生交流自己的發(fā)現(xiàn)。
3.教師小結。
(1)3句話同樣是引用人物所說的話,提示語的位置不一樣(在前、在后、在中)。
(2)當引語放在提示語的后面時,提示語后面用冒號,引語在前后引號之間;引語放在提示語的前面時,引語在前后引號之間,提示語后面用句號;提示語在引語中間時,前后引語各位于一組前后引號中間,提示語后面用逗號。
4.仿寫句子。
5.展示交流仿寫的句子,指出句子中用得不規(guī)范的標點。
假期、、假扮、、假裝、、假日。
幾乎、幾百、茶幾、窗明幾凈。
中毒、中獎、中間、猜中。
處罰、處分、到處、處理。
《語文園地》除了幫助學生對所學的語文知識,技能進行系統(tǒng)地梳理、整合、鞏固以外,更注重在學生心中培植學習語文的興趣和自信。教學中,我仍然堅持整合園地教學資源,結合本單元的學習內容,引導學生回顧本單元所做的一系列“預測”來談自己的收獲。在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中,讓學生當學習的主人,創(chuàng)設良好自主的學習情境,在合作探究中發(fā)現(xiàn)字、詞、句子的奧妙,引領學生學習、積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