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導力是指個人具有影響和激勵他人的能力,良好的領導力可以提高團隊的凝聚力和效率。溝通技巧是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基礎。在網上收集了一些優(yōu)秀的總結范文,大家一起來欣賞和學習吧。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一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沉香,一直跟著爸爸過日子,卻從來沒有見過媽媽。
一天,沉香問爸爸:“我怎么沒有媽媽呢?”爸爸嘆了一口氣,沒有回答。沉香再三追問,爸爸才含著眼淚說出了真情。原來,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因為向往人間美好的生活,被二朗神壓在了華山腳下。沉香聽了,心里又難過又氣憤,恨不得馬上就去解救媽媽。
爸爸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便說:“二朗神心狠手辣,神通廣大,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怎么能對付得了他呢?”沉香望著蒼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緊了拳頭。
不久,沉香就告別了爸爸,上山拜師學藝。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貪黑地跟著師傅習武練功。有時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氣,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媽媽,渾身就增添了力量。
幾年過去了,沉香終于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二
感情是教學藝術生命中流動的血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課文的重點詞句,抓住情感線,努力將學生引入課文中的情感范圍,從而讓他們輕松體驗文中人物的情感。
“望、聞、問、切”指導朗讀——我教《沉香救母》。
作者:柳州市銀山小學楊隆燦。
《沉香救母》是蘇教版第四冊第4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借助一個感人的神話故事,贊揚了沉香不畏千難萬險,刻苦練功,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課文情節(jié)生動,字里行間充滿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同時,圖文對照,生動形象,如何通過朗讀指導,使學生深切體會父愛子、子念母的人間真情呢?我想到了中醫(yī)常用的“四診”法——望、聞、問、切。
一、望。
望即觀察。在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按順序仔細觀察課文插圖,從沉香緊鎖的眉頭,憤怒的雙眼和握緊的拳頭,想象沉香不怕“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苦學武功,立志救母的艱辛。從母子倆擁抱在一起,喜逐顏開的畫面,想象母子團聚時百感交集的感人語言,然后依圖品讀,讀出急切和欣喜。這樣,一個不怕困難,刻苦習武,一心救母的孝子形象便矗立在孩子們心中。
二、聞。
聞即聽。文章本身的神話色彩能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但課文中的不少長句也影響了學生的品讀。如“原來,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因為向往人間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壓在了華山腳下?!薄巴呗柸朐频娜A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媽媽見面了,沉香心里無比激動?!边@時,教師需要范讀,范讀不僅能幫助學生斷句,而且也能渲染一種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感人氛圍,為學生的感情朗讀拋磚引玉。當然,聽的方式也可多種多樣,可聽老師范讀,也可同桌互聽互讀,或欣賞優(yōu)秀生的朗讀,學生邊聽邊賞,自然如身臨其境。
三、問。
課改提倡生生、師生間的雙向互動,給學生“思”與“評”的空間,在品讀賞析中,讓他們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其他同學評評這樣讀好不好,為什么?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讀課文進行有意識地思考和處理的好習慣,同時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為主線,以自主發(fā)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在積極的參與和協(xié)作中學會讀書,自主發(fā)展。
四、切。
學生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被激發(fā)起來了。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說,想做,借以抒發(fā)感情。這就是切。精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當學生品讀到“望著高聳入云的華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媽媽見面了,沉香心里無比激動。他舉起神斧,奮力向大山劈去?!睍r,個個都不由自主地做起舉斧劈山的動作,我于是順勢引導,讓學生想沉香所想(扮演沉香),做沉香所做(劈山動作),說沉香所說(沉香心里的話),借說,悟文中的情,借做,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最后通過感情朗讀,把學生的情推至高潮。
皮亞杰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會成功。在課堂上一定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讀書的機會和表現機會,教師力求精講。這樣才真正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主動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就的句式。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1、結合課文詞句,通過朗讀、想象,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不怕吃苦,頑強學藝的可貴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能正確地書寫。
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教案序號47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2、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書寫三個。
1、(放歌曲)這首歌曲好聽嗎?知道是哪部動畫片里的插曲嗎?請學生講講《寶蓮燈》的故事。
2、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1、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故事。
2、檢查生字新詞。
1、指讀第一段。
2、聽了他的朗讀,小朋友有什么問題要問老師呢?
3、自由讀讀第二段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找到答案!
(1)指讀,沉香怎么沒有媽媽呢?請學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來,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因為向往人間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壓在了華山腳下。
(3)這個真實的情況是誰告訴沉香的?
4、(板書:了解真情)聽到了這個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現呢?
(1)投影:沉香聽了又難過又氣憤,恨不得馬上就去解救媽媽。
(2)指讀,齊讀。
5、俗話說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他又說:……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聲讀讀爸爸的話。
(3)想想看,爸爸說這話時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說的?
(1)板書:決心救母
(2)小結。
1、沉香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板書:拜師學藝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練功的呢?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讀完后,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
3、討論: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
(1)說說你令感動的原因。
(2)點出三個詞語,理解意思。
(3)朗讀練習。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四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重點關鍵: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會用“幫助”造句。3、通過學習課文,再次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3)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有感情地讀讀。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5、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yè)【感謝您瀏覽本站!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1、能正確流利地復述課文2、會用“幫助”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jié)。2、看掛圖,想情節(jié),說說這個故事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
三、指導造句。
1、讀讀練習4中的三個句子2、你能仿照句子,也來用“幫助”造句嗎?
3、你能用“幫助”造句時,把“幫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嗎?4、學生說,師生共同糾正。
四、作業(yè)。
1、造句(兩個位置不同的句子)。
幫助……。
幫助……。
3、把兩課的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給爸爸媽媽或弟弟妹妹聽。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五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教學進程: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理解感悟。課時目標: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會用“幫助”造句。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兇惡誠心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3)出示:
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有感情地讀讀。
(5)齊讀第2自然段3、教學第3自然段。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沉香身上劃了()血痕。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板書設計: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六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討論法、朗讀法、圖文結合法。
錄音機、掛圖、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生字詞,標小節(jié)號。
3、出示詞語:
救母血痕在乎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1、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七
一、教學要求: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就......"的句式,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和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二、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學習默讀課文;會用"幫助"造句。
三、教學難點:指導朗讀復述課文;從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字詞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和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四、教學準備:《寶蓮燈》的碟片、生字詞卡片。
五、教學時間:6課時。
教學要求:認真觀看動畫片《寶蓮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剛學過的《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表達的是唐朝詩人孟郊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今天我們要觀看一部動畫片《寶蓮燈》,講的是一個男孩練好武功解救母親的故事。
2提出觀看要求:觀看時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議論。
3學生觀看《寶蓮燈》。
二《寶蓮燈》就是按照《劈山救母》這篇課文改編的,回去熟讀《劈山救母》(一)(二)這篇課文。
教學要求:
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學會《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觀看了動畫片《寶蓮燈》,今天,我們在來學習由《寶蓮燈》改編的課文《劈山救母》。這個故事比較長,要分兩課來學。先學第一部分。
二齊讀課題,學習題中生字。
三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討論。
3齊讀課文。
5交流:你覺得沉香是個怎樣的孩子?他是怎么習武練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腰酸背疼。
四學習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識記字型。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學要求:
鞏固字詞,初步認識"一......就......"的句式。復述課文,完成部分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寫《劈山救母》(一)中的詞語。
二默讀課文,思考每段告訴我們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沉香沒有見到媽媽。
聽爸爸說媽媽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壓華山。
習武練功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
練就一身武藝。
三利用板書復述故事。
1自由練說。
2同桌兩人交替說、聽,互評。
3指名學生復述故事。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見課文練習4)。
2照樣子,用"一......就......"的句式說一句話,再寫下來。
3指導完成語文練習冊。
教學要求:
學會《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繼續(xù)學習《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
二讀課文,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討論。
3齊讀課文。
5交流:你覺得沉香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習課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過高山跨過身澗野果充饑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劃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親的?
學習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學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識記字型。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學要求:
鞏固字詞,會用"幫助"造句。復述課文,完成部分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默讀課文,指名說說每段主要講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救母心切。
厲盡千心萬苦:
翻過高山跨過深澗野果充饑泉水解渴。
磨出血泡劃下血痕。
沉香仙人送神斧。
幫助他打敗二郎神。
劈山救母舉起劈去。
一聲巨響劈成兩半。
重見天日撲進懷抱。
三利用板書復述故事。
1自由練說。
2同桌兩人交替說、聽,互評。
3指名學生復述故事。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見課文后練習四)。
2用"幫助"造句,先口述,再寫下來。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烁呱剑ā。┝讼扇?。
( )了深澗(?。┝硕缮?。
(?。┝搜荩ā。┝颂烊?。
(?。┝搜郏ā。┝藨驯А?BR> 4完成語文練習冊。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八
場景:深藍的星空下,小小的沉香依偎在母親的懷里,聽媽媽講天上的故事。
(音樂《聽媽媽的的話》)。
結晶,故事從這里開始。
沉香:媽媽,那最亮的兩顆星星叫什么名字???
沉香媽:在哪兒???
沉香:靠在一起的那兩顆。
沉香媽:那是牛郎星和織女星。
沉香:什么是牛郎星和織女星呢?
(換音樂)。
對,生活在了一起。后來,王母娘娘大怒,就把他們抓到了天上,一顆就成了牛郎星,另一顆….
沉香:我知道,另一顆就是織女星??墒牵瑡寢?,王母娘娘為什么要抓他們呢?
沉香媽:我也不明白?。】赡堋?,沉香,如果有一天媽媽不見了,你一定要堅強的生活。
沉香:不,我要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永遠都幸福。就算你不見了,我也要找你回來。
(音樂轉)。
放著好好的神不做偏要做人。王母娘娘特命我捉你回去受罰。(黑社會斧頭幫舞)。
堅強的活下去,沉香……。
沉香(被攔?。翰粶蕩ё呶覌寢專?,媽媽,我要媽媽…。
沉香孤獨坐在地上(音樂):他們?yōu)槭裁匆獛ё邒寢?,媽媽,我要媽媽…(昏然欲睡)?BR> 寶蓮上:沉香。
沉香:你是誰?
位好人。
沉香:你知道我媽媽被關到哪兒了嗎?
寶蓮:二郎神說你媽媽犯了天條,定被關在了華山。
沉香:那我就去華山救她。
武功,可能會很辛苦,你堅持嗎?
沉香:為了媽媽,無論什么苦我都受得了。
音樂(李汶)沉香學習。
漢,現在他再也無法等待,決定上華山救母親。
沉香:這幾日我夜夜思念母親,我想現在該是救她的時刻了。
寶蓮:是的,我現在已經沒什么可以教你的,一切要靠你自己了。
加油,沉香。
地點:華山。
沉香母被綁在木樁上,有兩人看守。
沉香:媽媽!
沉香媽:沉香,我的孩子。
看守:何人在此喧嘩?速速離去。
沉香:離去可以,但必須帶走我的母親!
與看守比武。歌曲霍元甲。
二郎神:沉香,你違抗天庭,罪孽深重,我決不能饒了你。
沉香:二郎神,你害了我媽媽,我今天來就是和你決一死戰(zhàn)的。
二郎神:哈哈,來吧。讓我見識你的本事。
與二郎神比武,不敵躺在地上。
二郎神:你本事再大,也打不過一個神。
不好嗎?
二郎神:少羅嗦,你和你媽媽一樣觸犯了天規(guī),是難逃上天的懲罰的。
沉香:天規(guī),什么是天規(guī),破壞別人的幸福,讓人母子分離,這便是天規(guī)嗎?
二郎神:上天定下的規(guī)矩,肯定有它的道理。
沉香:道理,這天規(guī)不就是維護你們,所謂神的“地位”而已。
母身上的鐵鏈,就當我沒見過你。
沉香:可是王母娘娘哪里?
二郎神:大不了,我也去做人。
沉香(劈山):媽媽。音樂愛就一個字。
沉香母:沉香。擁抱。
謝幕。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新偏旁“刀”。學會用“幫助”造句。
2.學習默讀課文,講述故事。
3.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4.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難點: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寶蓮燈》的碟片、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生字詞,標小節(jié)號。
3.出示詞語:救母血痕在乎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
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兇惡誠心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從這一段,你又讀懂了什么?
(3)出示: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5)齊讀第2自然段。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此時沉香心情怎樣?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5)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6)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
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jié)。
2.看掛圖,想情節(jié),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三、指導造句。
1.讀讀練習4中的三個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來用“幫助”造句嗎?
3.你能用“幫助”造句時,把“幫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嗎?
學生說,師生共同糾正。
四、作業(yè)。
1.造句(兩個位置不同的句子)。
幫助……。
幫助……。
2.把兩課的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給爸爸媽媽或弟弟妹妹聽。
教后反思:
略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全文共分4個自然段。按照救母的經過展開故事情節(jié):奔向華山;歷經艱險;仙人幫助;劈山救母。故事銜接緊湊,情節(jié)生動,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品格頑強、不畏艱險、戰(zhàn)勝邪惡的少年形象,表現了真摯動人的人間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學習默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設想:
1、重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2、課型:新授。
3、基本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教學設計重視讀的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學思路:在教學中,通過圖片展示、多媒體動畫、語言描繪、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對比、聯(lián)想,使課文描寫的情境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擴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動畫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建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畫出不懂的詞句。
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糾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默讀課文1、2自然段,并用記號標出表現沉香“有孝心”的詞語或句子。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認識“一……就……”的句式。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習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寶蓮燈》的歌曲。提問:小朋友,你們聽過這首歌曲嗎?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2.板書課題:10、沉香救母(一)。
齊讀課題。
3.這個故事比較長,今天我們先學前半部分。
二、初讀指導。
1.自己讀讀課文,注意: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兩遍。
給課文標上自然段號。
2.出示詞語(帶拼音)。
嘆氣含淚善良恨不得心狠手辣。
對付告別習武練功累拳頭。
臘月渾身增添盛夏酷暑腰酸背疼。
(1)自讀詞語,指名讀,正音。
(2)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懂了,來說說。
3.去拼音讀。
4.指名讀課文,請學生糾錯。
5.再次自讀課文,找出生字詞,認讀生字,想想詞語意思。
和記住生字的辦法。
6.默讀課文,讀后思考:課文講了什么?
讀后交流。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
2.自己想想,并組內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
這些生字?
用部件法記憶:嘆含淚付。
猜謎法: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緊”字頭上變成“田”。(累)。
去部首:“浪”去掉部首。(良)。
換部首:“很”的部首換掉,變成“恨、狠”。
3.學生在書上描紅:嘆淚狠恨付。
4.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5.教師范寫,生書空,隨后在習字冊上寫一個。
6.評議,完成習字冊。
四、作業(yè)。
1.抄詞語。
2.比一比,再組詞。
跟()很()狠()。
根()恨()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2.比較“恨”和“狠”的`音、形、意。
二、精讀指導。
(一)學習1、2自然段。
1.讀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沉香為什么要救母?練習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
2.生相互交流。
3.知道了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現呢?用“____”在書中劃一劃。
(1)投影:沉香聽了又難過又氣憤,恨不得馬上就去解救媽媽。
(2)指讀,齊讀,讀出感情。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大聲地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沉香望著蒼老的爸爸,為什么默默地攥緊了拳頭?
3.比較句子:
(1)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怎么能對付得了他呢?
(2)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對付不了他的。
(三)看圖,說說圖中有誰,在干什么。
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練功的呢?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讀完后,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
1、討論:
a.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
(1)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
(2)點出三個詞語,理解意思。
(3)朗讀練習。
b.有時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
(2)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他為什么能吃這么大的苦呢?
(3)點出:一……就……。
(4)小結。板書:刻苦練功。
(5)此時,小朋友,你們想對沉香說什么呢?
(6)功夫不負有有心人。幾年的過去了,沉香終于——練就了。
一身高強的武藝。
(5)讓我們帶著對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來讀讀。
(6)小沉香又是怎樣去救母親的呢?下節(jié)課再學習。
(四)齊讀全文。
三、討論。
1.讀讀下面兩個句子。
(1)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媽媽,渾身就增添了力量。
(2)爸爸一看到電視上有足球賽,就來了勁。
2.提問:沉香遇到什么情況“渾身就增添了力量”?爸爸再讓他。
遇到什么事“就來了勁”?
3.從這兩個句子我們可以看出,用“一……就……”表示什么意思?
4.補充后半句。
(1)林麗同學放學后一回到家,。
(2)王小鵬對數學很感興趣,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時間一到,
5.用“一……就……”說話。
四、學習生字。
1.抽讀詞語。
2.看課件演示“武”的筆順,學生在書上描紅。說說寫“武”
要注意什么。強調“含”與“恨”的寫法。
3.教師范寫,生寫習字冊。
4.用以上方法學習剩下的字。
五、作業(yè)。
1.填合適的詞。
燦爛的()高強的()美好的()。
豐滿的()強烈的()。
2.造句:一……就……。
3.復述課文。
板書:10沉香救母(一)。
沉香二郎神。
再三追問心狠手辣。
難過氣憤神通廣大。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二
二、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我說:當沉香站在華山腳下,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心情如何?會想些什么?接著,教學完全文,我又讓孩子們想象: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母子倆會說些什么?這個說話訓練,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孩子們的想象能力真是豐富,他們說的頭頭是道。如: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后,媽媽撫摸著沉香的頭說:“好孩子,你受委屈了。你的身體好嗎?你過得好不好呀?”沉香激動地說:“媽媽,我好想你??!現在我終于見到你了,我心里好開心。媽媽,您在山下一定吃了很多苦,好媽媽,咱們現在一起回家,以后我們要天天在一起!”這段訓練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已經長大了,能知人間冷暖了。
本堂課也有不足之處,表現在課堂評價方面,深感教師的評價多,學生互評自評少。評價形式單一,特別是在綜合性學習評價中,我不夠重視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以后的評價中要充分注意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對這兩個方面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的評價,這樣才使課堂評價更有價值。
此次嘗試課后,更深刻地體會到,語文教學要滲透以人為本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語文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的過程。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三
這篇課文的教學將重點放在了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人物心理和說話訓練上:
當講到沉香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我問孩子們,為什么用“奔去”,而不用“走去”?引領孩子們角色換位,銜接上一個故事,從而體會沉香的救母心切。
第二小節(jié)是個重點,我讓孩子們自學,把自己當成是沉香,一邊讀,一邊想象路途的艱辛,并且找出描寫沉香辛苦的詞句,想一想為什么說他辛苦?孩子們通過自己朗讀品味,通過角色換位,通過小組交流,找到了描寫沉香辛苦的詞句,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對沉香的敬佩。接著,在交流的基礎上,我用語言創(chuàng)設了情境:沉香啊,你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你辛苦不辛苦啊?孩子們告訴我不辛苦,我又問:沉香啊,你為什么不感到辛苦?孩子們說:因為我要救媽媽。我繼續(xù)問:沉香啊,你餓了怎么辦?渴了怎么辦?孩子們一一回答了我。我又問:沉香啊,你腳上的血泡是哪里來的?血痕又是哪里來的?你為什么一點都不在乎???孩子們用他們的理解準確了作了回答。這樣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知不覺就將孩子們引到了沉香的角色上,為更深刻理解沉香的心情作了很好的鋪墊。
教學第四小節(jié),我說:當沉香站在華山腳下,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心情如何?會想些什么?接著,教學完全文,我又讓孩子們想象: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母子倆會說些什么?這個說話訓練,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孩子們的想象能力真是豐富,他們說的頭頭是道,而且也讓我看到了他們已經長大了,知人間冷暖了。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綠線里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重點難點:
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準備:
自制幻燈片、字卡。
教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小沉香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藝后,又是怎樣救母的呢?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綠線和田字格里的字組詞讀。
2、組詞讀綠線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詞語:救母心切血痕在乎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高聳入云日思夜想。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贺愖峙砸獙懙瞄L些。
惡:強調點撇的方向朝里。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體會“奔”與“走”的區(qū)別。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沉香歷盡艱難,可他一點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
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5)還有哪些語句寫出了路途遙遠沉香歷經千辛萬苦?
餓了就……渴了就……腳上……手上……。
(板書:一個個一道道)你還能說出類似的量詞嗎?
他為什么不在乎?他現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導朗讀。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媽媽,為了媽媽,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難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個——孝順的(有孝心)的孩子。齊讀。
3、引讀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動了——仙人,仙人送給他——一把神斧。他打敗了——二郎神,來到了——華山腳下。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
望著高聳入云的華山,此時此刻,沉香心里會想些什么?書上用了哪一個詞形容了他此時的心情。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指導讀好最后兩句。
說話:從未見過媽媽的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6)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7)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jié)。
2、看掛圖,想情節(jié),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全文共分4個自然段。按照救母的經過展開故事情節(jié):奔向華山;歷經艱險;仙人幫助;劈山救母。故事銜接緊湊,情節(jié)生動,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品格頑強、不畏艱險、戰(zhàn)勝邪惡的少年形象,表現了真摯動人的人間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學習默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設想:
1、重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2、課型:新授。
3、基本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窘虒W設計重視讀的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學思路:在教學中,通過圖片展示、多媒體動畫、語言描繪、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對比、聯(lián)想,使課文描寫的情境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擴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動畫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建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畫出不懂的詞句。
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糾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默讀課文1、2自然段,并用記號標出表現沉香“有孝心”的詞語或句子。
2、集體交流:
(1)師相機出示句子:他救母心切,便拜別了師傅,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
a從“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急切的心情。(板書:奔向華山)。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2)相機出示句子: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a看圖理解:深澗。
b(看圖回答)“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澗”可以用哪個詞語來概括?(千山萬水.)。
c練習朗讀這句話。
(3)沉香走遍了千山萬水,一定也吃盡了千辛萬苦,他都吃了哪些苦?再次讀文后,指名回答。
(4)一路上,沉香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學生想象)。
3、吃了這么多的苦,受了這么多的累,他為什么一點也不在乎呢?此時此刻,你想對沉香說些什么?(板書:不畏艱險)。
4、指導朗讀第二段,指名讀,評議,齊讀。
5、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對文中“孝心”的理解。引讀第三段。(板書:仙人送斧)。
示圖片)看圖回答。(板書:劈山救母)。
(1)邊讀邊表演:他舉起神斧,奮力向大山劈去。
(2)沉香終于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媽媽,此時,他們一定會有許多話要說,你認為他們會說些什么?(看圖練習說話)。
(3)看到這對母子的團聚,你的心情怎樣?帶著這種心情齊讀這一段。
四、積累語言,內化吸收。
1、小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2、對照圖:說說自己是不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呢?
3、播放全文的配樂朗讀及有關畫面,學生一邊靜聽默看,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
4、(出示詞語)同桌合作,練習講故事。
五、拓展練習,課外延伸。
(1)做一件讓父母高興的事。
(2)與上文聯(lián)系起來,把“沉香救母”的故事完整的講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奔向華山不畏艱險。
孝心感動仙人。
仙人送斧劈山救母。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一
古時候,有個孩子叫沉香,一直跟著爸爸過日子,卻從來沒有見過媽媽。
一天,沉香問爸爸:“我怎么沒有媽媽呢?”爸爸嘆了一口氣,沒有回答。沉香再三追問,爸爸才含著眼淚說出了真情。原來,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因為向往人間美好的生活,被二朗神壓在了華山腳下。沉香聽了,心里又難過又氣憤,恨不得馬上就去解救媽媽。
爸爸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便說:“二朗神心狠手辣,神通廣大,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怎么能對付得了他呢?”沉香望著蒼老的爸爸,默默地攥緊了拳頭。
不久,沉香就告別了爸爸,上山拜師學藝。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他都起早貪黑地跟著師傅習武練功。有時累得腰酸背疼,很想松口氣,但一想到要去解救媽媽,渾身就增添了力量。
幾年過去了,沉香終于練就了一身高強的武藝。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二
感情是教學藝術生命中流動的血液。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把握課文的重點詞句,抓住情感線,努力將學生引入課文中的情感范圍,從而讓他們輕松體驗文中人物的情感。
“望、聞、問、切”指導朗讀——我教《沉香救母》。
作者:柳州市銀山小學楊隆燦。
《沉香救母》是蘇教版第四冊第4單元的一篇精讀課文,文章借助一個感人的神話故事,贊揚了沉香不畏千難萬險,刻苦練功,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課文情節(jié)生動,字里行間充滿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同時,圖文對照,生動形象,如何通過朗讀指導,使學生深切體會父愛子、子念母的人間真情呢?我想到了中醫(yī)常用的“四診”法——望、聞、問、切。
一、望。
望即觀察。在指導學生讀通、讀順課文的基礎上,我指導學生按順序仔細觀察課文插圖,從沉香緊鎖的眉頭,憤怒的雙眼和握緊的拳頭,想象沉香不怕“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苦學武功,立志救母的艱辛。從母子倆擁抱在一起,喜逐顏開的畫面,想象母子團聚時百感交集的感人語言,然后依圖品讀,讀出急切和欣喜。這樣,一個不怕困難,刻苦習武,一心救母的孝子形象便矗立在孩子們心中。
二、聞。
聞即聽。文章本身的神話色彩能激發(fā)學生讀書的欲望。但課文中的不少長句也影響了學生的品讀。如“原來,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因為向往人間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壓在了華山腳下?!薄巴呗柸朐频娜A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媽媽見面了,沉香心里無比激動?!边@時,教師需要范讀,范讀不僅能幫助學生斷句,而且也能渲染一種堅定不移、勇往直前的感人氛圍,為學生的感情朗讀拋磚引玉。當然,聽的方式也可多種多樣,可聽老師范讀,也可同桌互聽互讀,或欣賞優(yōu)秀生的朗讀,學生邊聽邊賞,自然如身臨其境。
三、問。
課改提倡生生、師生間的雙向互動,給學生“思”與“評”的空間,在品讀賞析中,讓他們說說為什么這樣讀,其他同學評評這樣讀好不好,為什么?通過這樣的訓練,可以使學生養(yǎng)成讀課文進行有意識地思考和處理的好習慣,同時也體現以學生為主體,以質疑為主線,以自主發(fā)展為靈魂的教學思想。學生在民主、寬松、和諧的學習環(huán)境中,在積極的參與和協(xié)作中學會讀書,自主發(fā)展。
四、切。
學生在感受課文形象為之動情時,情感被激發(fā)起來了。他們會情不自禁地想說,想做,借以抒發(fā)感情。這就是切。精讀課文最后一自然段,當學生品讀到“望著高聳入云的華山,想到就要跟日思夜想的媽媽見面了,沉香心里無比激動。他舉起神斧,奮力向大山劈去?!睍r,個個都不由自主地做起舉斧劈山的動作,我于是順勢引導,讓學生想沉香所想(扮演沉香),做沉香所做(劈山動作),說沉香所說(沉香心里的話),借說,悟文中的情,借做,抒發(fā)自己內心的情,最后通過感情朗讀,把學生的情推至高潮。
皮亞杰說過:在教學過程中,兒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真實活動,教育就不會成功。在課堂上一定要盡可能多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各種讀書的機會和表現機會,教師力求精講。這樣才真正體現了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讓學生主動發(fā)展,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和教師的主導作用。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三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10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就的句式。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1、結合課文詞句,通過朗讀、想象,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不怕吃苦,頑強學藝的可貴品格。
2、學會本課的生字詞,并能正確地書寫。
課件 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教案序號47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練武的精神。
2、認識本課的生字,正確書寫三個。
1、(放歌曲)這首歌曲好聽嗎?知道是哪部動畫片里的插曲嗎?請學生講講《寶蓮燈》的故事。
2、板書課題,讀好課題。
1、下面請大家打開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故事。
2、檢查生字新詞。
1、指讀第一段。
2、聽了他的朗讀,小朋友有什么問題要問老師呢?
3、自由讀讀第二段課文,相信你們一定會找到答案!
(1)指讀,沉香怎么沒有媽媽呢?請學生交流。
(2)投影句子:原來,沉香的媽媽是個美麗善良的女神,因為向往人間美好的生活,被二郎神壓在了華山腳下。
(3)這個真實的情況是誰告訴沉香的?
4、(板書:了解真情)聽到了這個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現呢?
(1)投影:沉香聽了又難過又氣憤,恨不得馬上就去解救媽媽。
(2)指讀,齊讀。
5、俗話說的好“知子莫如父”,沉香的.爸爸看出了兒子的心思,他又說:……
(1)投影:二郎神心狠手辣……
(2)小聲讀讀爸爸的話。
(3)想想看,爸爸說這話時是帶著怎樣的心情說的?
(1)板書:決心救母
(2)小結。
1、沉香后來又是怎么做的呢?看看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板書:拜師學藝
2、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練功的呢?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讀完后,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
3、討論: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
(1)說說你令感動的原因。
(2)點出三個詞語,理解意思。
(3)朗讀練習。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四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重點關鍵: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課時劃分: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會用“幫助”造句。3、通過學習課文,再次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復習。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3)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有感情地讀讀。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5、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yè)【感謝您瀏覽本站!您可以搜索課題關鍵字查找更多資料!】。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1、能正確流利地復述課文2、會用“幫助”造句。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jié)。2、看掛圖,想情節(jié),說說這個故事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
三、指導造句。
1、讀讀練習4中的三個句子2、你能仿照句子,也來用“幫助”造句嗎?
3、你能用“幫助”造句時,把“幫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嗎?4、學生說,師生共同糾正。
四、作業(yè)。
1、造句(兩個位置不同的句子)。
幫助……。
幫助……。
3、把兩課的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給爸爸媽媽或弟弟妹妹聽。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五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重難點: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教學重難點。
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教學方法: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課時目標: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教學進程: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內容:精讀課文,理解感悟。課時目標:
1、圖文結合,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會用“幫助”造句。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兇惡誠心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從該段,你有讀懂了什么?(3)出示:
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有感情地讀讀。
(5)齊讀第2自然段3、教學第3自然段。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沉香身上劃了()血痕。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板書設計: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六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18個生字,其中田字格上面7個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1、學會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2、圖文對照,理解詞語的意思。
體會小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討論法、朗讀法、圖文結合法。
錄音機、掛圖、生字卡片。
課時安排:2課時。
初讀課文掌握生字詞。
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生字詞,標小節(jié)號。
3、出示詞語:
救母血痕在乎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1、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七
一、教學要求: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一......就......"的句式,會用"幫助"造句。
3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和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二、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教學;學習默讀課文;會用"幫助"造句。
三、教學難點:指導朗讀復述課文;從課文的第四自然段和第六自然段里的字詞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和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四、教學準備:《寶蓮燈》的碟片、生字詞卡片。
五、教學時間:6課時。
教學要求:認真觀看動畫片《寶蓮燈》。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我們剛學過的《母親的恩情》這篇課文,表達的是唐朝詩人孟郊對母親的感激之情。今天我們要觀看一部動畫片《寶蓮燈》,講的是一個男孩練好武功解救母親的故事。
2提出觀看要求:觀看時注意力集中,不插嘴,不議論。
3學生觀看《寶蓮燈》。
二《寶蓮燈》就是按照《劈山救母》這篇課文改編的,回去熟讀《劈山救母》(一)(二)這篇課文。
教學要求:
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學會《劈山救母》(一)中的生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昨天我們觀看了動畫片《寶蓮燈》,今天,我們在來學習由《寶蓮燈》改編的課文《劈山救母》。這個故事比較長,要分兩課來學。先學第一部分。
二齊讀課題,學習題中生字。
三讀課文,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刻苦習武的決心。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討論。
3齊讀課文。
5交流:你覺得沉香是個怎樣的孩子?他是怎么習武練功的?
出示第四自然段。
圈出: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腰酸背疼。
四學習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識記字型。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學要求:
鞏固字詞,初步認識"一......就......"的句式。復述課文,完成部分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寫《劈山救母》(一)中的詞語。
二默讀課文,思考每段告訴我們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沉香沒有見到媽媽。
聽爸爸說媽媽善良被二郎神(心狠手辣)壓華山。
習武練功寒冬臘月盛夏酷暑起早貪黑。
練就一身武藝。
三利用板書復述故事。
1自由練說。
2同桌兩人交替說、聽,互評。
3指名學生復述故事。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見課文練習4)。
2照樣子,用"一......就......"的句式說一句話,再寫下來。
3指導完成語文練習冊。
教學要求:
學會《劈山救母》(二)中的生字。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我們繼續(xù)學習《劈山救母》的第二部分。
二讀課文,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畫出不理解的詞句。
2不理解的詞句,相互討論。
3齊讀課文。
5交流:你覺得沉香是個怎樣的孩子?
學習課文的第六自然段。
圈出:
翻過高山跨過身澗野果充饑泉水喝喝。
磨出血泡劃下血痕(不在乎)。
他是怎么解救母親的?
學習課文的第七自然段。
三學生字。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析識記字型。
3教師范寫生字。
4學生在習字冊上描紅、仿影、臨寫。
教學要求:
鞏固字詞,會用"幫助"造句。復述課文,完成部分練習。
教學過程:
一聽寫詞語。
二默讀課文,指名說說每段主要講什么?學生回答,教師板書:
救母心切。
厲盡千心萬苦:
翻過高山跨過深澗野果充饑泉水解渴。
磨出血泡劃下血痕。
沉香仙人送神斧。
幫助他打敗二郎神。
劈山救母舉起劈去。
一聲巨響劈成兩半。
重見天日撲進懷抱。
三利用板書復述故事。
1自由練說。
2同桌兩人交替說、聽,互評。
3指名學生復述故事。
四課堂練習。
1讀句子(見課文后練習四)。
2用"幫助"造句,先口述,再寫下來。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烁呱剑ā。┝讼扇?。
( )了深澗(?。┝硕缮?。
(?。┝搜荩ā。┝颂烊?。
(?。┝搜郏ā。┝藨驯А?BR> 4完成語文練習冊。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八
場景:深藍的星空下,小小的沉香依偎在母親的懷里,聽媽媽講天上的故事。
(音樂《聽媽媽的的話》)。
結晶,故事從這里開始。
沉香:媽媽,那最亮的兩顆星星叫什么名字???
沉香媽:在哪兒???
沉香:靠在一起的那兩顆。
沉香媽:那是牛郎星和織女星。
沉香:什么是牛郎星和織女星呢?
(換音樂)。
對,生活在了一起。后來,王母娘娘大怒,就把他們抓到了天上,一顆就成了牛郎星,另一顆….
沉香:我知道,另一顆就是織女星??墒牵瑡寢?,王母娘娘為什么要抓他們呢?
沉香媽:我也不明白?。】赡堋?,沉香,如果有一天媽媽不見了,你一定要堅強的生活。
沉香:不,我要和媽媽永遠在一起,永遠都幸福。就算你不見了,我也要找你回來。
(音樂轉)。
放著好好的神不做偏要做人。王母娘娘特命我捉你回去受罰。(黑社會斧頭幫舞)。
堅強的活下去,沉香……。
沉香(被攔?。翰粶蕩ё呶覌寢專?,媽媽,我要媽媽…。
沉香孤獨坐在地上(音樂):他們?yōu)槭裁匆獛ё邒寢?,媽媽,我要媽媽…(昏然欲睡)?BR> 寶蓮上:沉香。
沉香:你是誰?
位好人。
沉香:你知道我媽媽被關到哪兒了嗎?
寶蓮:二郎神說你媽媽犯了天條,定被關在了華山。
沉香:那我就去華山救她。
武功,可能會很辛苦,你堅持嗎?
沉香:為了媽媽,無論什么苦我都受得了。
音樂(李汶)沉香學習。
漢,現在他再也無法等待,決定上華山救母親。
沉香:這幾日我夜夜思念母親,我想現在該是救她的時刻了。
寶蓮:是的,我現在已經沒什么可以教你的,一切要靠你自己了。
加油,沉香。
地點:華山。
沉香母被綁在木樁上,有兩人看守。
沉香:媽媽!
沉香媽:沉香,我的孩子。
看守:何人在此喧嘩?速速離去。
沉香:離去可以,但必須帶走我的母親!
與看守比武。歌曲霍元甲。
二郎神:沉香,你違抗天庭,罪孽深重,我決不能饒了你。
沉香:二郎神,你害了我媽媽,我今天來就是和你決一死戰(zhàn)的。
二郎神:哈哈,來吧。讓我見識你的本事。
與二郎神比武,不敵躺在地上。
二郎神:你本事再大,也打不過一個神。
不好嗎?
二郎神:少羅嗦,你和你媽媽一樣觸犯了天規(guī),是難逃上天的懲罰的。
沉香:天規(guī),什么是天規(guī),破壞別人的幸福,讓人母子分離,這便是天規(guī)嗎?
二郎神:上天定下的規(guī)矩,肯定有它的道理。
沉香:道理,這天規(guī)不就是維護你們,所謂神的“地位”而已。
母身上的鐵鏈,就當我沒見過你。
沉香:可是王母娘娘哪里?
二郎神:大不了,我也去做人。
沉香(劈山):媽媽。音樂愛就一個字。
沉香母:沉香。擁抱。
謝幕。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九
1.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新偏旁“刀”。學會用“幫助”造句。
2.學習默讀課文,講述故事。
3.想象沉香撲進媽媽懷抱時的情景,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
4.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重難點。
重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難點: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教學時間:3課時。
教學準備:《寶蓮燈》的碟片、生字詞卡片。
第一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沉香刻苦學武藝的故事。
2.沉香練就一身高強的武藝后,是怎樣解救母親的呢?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一邊讀一邊畫生字詞,標小節(jié)號。
3.出示詞語:救母血痕在乎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三、教學生字。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激:中間上面的“白”,下面的“方”寫得緊些,左中右依次放開寬度。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四、作業(yè)。
正確美觀地臨寫生字一遍。
第二課時。
一、復習。
1.默寫詞語。打敗兇惡誠心激動。
2.把默寫的詞語連起來說說課文主要寫了一個什么故事?
二、新授。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從這一段,你又讀懂了什么?
(3)出示: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5)齊讀第2自然段。
3.教學第3自然段。
(1)從沉香這些做法,我們感受到了什么?
(2)是啊,誠心感動了仙人。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此時沉香心情怎樣?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5)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6)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齊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三、小結。
四、作業(yè)。
1.選適當的詞語填在括號里。
一件件一針針一個個一線線一道道。
母親在燈下()地為我補衣裳。
沉香身上劃了()血痕。
我把玩具()地收拾起來。
沉香腳上磨出了()血泡。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
1.指名說說課文內容。
2.再次讓學生默讀要求。
二、指導復述。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jié)。
2.看掛圖,想情節(jié),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三、指導造句。
1.讀讀練習4中的三個句子。
2.你能仿照句子,也來用“幫助”造句嗎?
3.你能用“幫助”造句時,把“幫助”放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嗎?
學生說,師生共同糾正。
四、作業(yè)。
1.造句(兩個位置不同的句子)。
幫助……。
幫助……。
2.把兩課的故事連起來說一說,說給爸爸媽媽或弟弟妹妹聽。
教后反思:
略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全文共分4個自然段。按照救母的經過展開故事情節(jié):奔向華山;歷經艱險;仙人幫助;劈山救母。故事銜接緊湊,情節(jié)生動,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品格頑強、不畏艱險、戰(zhàn)勝邪惡的少年形象,表現了真摯動人的人間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學習默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設想:
1、重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2、課型:新授。
3、基本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本教學設計重視讀的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學思路:在教學中,通過圖片展示、多媒體動畫、語言描繪、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對比、聯(lián)想,使課文描寫的情境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擴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動畫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建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畫出不懂的詞句。
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糾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默讀課文1、2自然段,并用記號標出表現沉香“有孝心”的詞語或句子。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將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認識5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認識“一……就……”的句式。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為了解救母親而不怕困難,刻苦習武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能夠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2.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會默讀課文。能講這個故事。
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播放《寶蓮燈》的歌曲。提問:小朋友,你們聽過這首歌曲嗎?
今天我們學的課文講的就是這個故事。
2.板書課題:10、沉香救母(一)。
齊讀課題。
3.這個故事比較長,今天我們先學前半部分。
二、初讀指導。
1.自己讀讀課文,注意:
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遇到生字詞多讀兩遍。
給課文標上自然段號。
2.出示詞語(帶拼音)。
嘆氣含淚善良恨不得心狠手辣。
對付告別習武練功累拳頭。
臘月渾身增添盛夏酷暑腰酸背疼。
(1)自讀詞語,指名讀,正音。
(2)有哪些詞語的意思你已經懂了,來說說。
3.去拼音讀。
4.指名讀課文,請學生糾錯。
5.再次自讀課文,找出生字詞,認讀生字,想想詞語意思。
和記住生字的辦法。
6.默讀課文,讀后思考:課文講了什么?
讀后交流。
三、學習生字。
1.出示生字,齊讀,
2.自己想想,并組內說說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
這些生字?
用部件法記憶:嘆含淚付。
猜謎法: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緊”字頭上變成“田”。(累)。
去部首:“浪”去掉部首。(良)。
換部首:“很”的部首換掉,變成“恨、狠”。
3.學生在書上描紅:嘆淚狠恨付。
4.說說寫這些字時要注意什么?
5.教師范寫,生書空,隨后在習字冊上寫一個。
6.評議,完成習字冊。
四、作業(yè)。
1.抄詞語。
2.比一比,再組詞。
跟()很()狠()。
根()恨()良()。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認讀詞語。
2.比較“恨”和“狠”的`音、形、意。
二、精讀指導。
(一)學習1、2自然段。
1.讀一讀課文第一、二自然段,思考:沉香為什么要救母?練習用上“因為…所以…”來說說。
2.生相互交流。
3.知道了真情,沉香有什么表現呢?用“____”在書中劃一劃。
(1)投影:沉香聽了又難過又氣憤,恨不得馬上就去解救媽媽。
(2)指讀,齊讀,讀出感情。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大聲地讀第三自然段。
2.思考:沉香望著蒼老的爸爸,為什么默默地攥緊了拳頭?
3.比較句子:
(1)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怎么能對付得了他呢?
(2)你才是個8歲的孩子,對付不了他的。
(三)看圖,說說圖中有誰,在干什么。
那么,沉香又是怎么刻苦練功的呢?自己讀讀第四自然段,
讀完后,把令你感動的句子劃下來。
1、討論:
a.不管是寒冬臘月,還是盛夏酷暑……。
(1)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
(2)點出三個詞語,理解意思。
(3)朗讀練習。
b.有時累的腰酸背疼,但是只要……。
(1)說說令你感動的原因。
(2)一個小小年紀的孩子,他為什么能吃這么大的苦呢?
(3)點出:一……就……。
(4)小結。板書:刻苦練功。
(5)此時,小朋友,你們想對沉香說什么呢?
(6)功夫不負有有心人。幾年的過去了,沉香終于——練就了。
一身高強的武藝。
(5)讓我們帶著對沉香的敬佩,一起把第四段來讀讀。
(6)小沉香又是怎樣去救母親的呢?下節(jié)課再學習。
(四)齊讀全文。
三、討論。
1.讀讀下面兩個句子。
(1)沉香一想到要去解救媽媽,渾身就增添了力量。
(2)爸爸一看到電視上有足球賽,就來了勁。
2.提問:沉香遇到什么情況“渾身就增添了力量”?爸爸再讓他。
遇到什么事“就來了勁”?
3.從這兩個句子我們可以看出,用“一……就……”表示什么意思?
4.補充后半句。
(1)林麗同學放學后一回到家,。
(2)王小鵬對數學很感興趣,數學興趣小組活動時間一到,
5.用“一……就……”說話。
四、學習生字。
1.抽讀詞語。
2.看課件演示“武”的筆順,學生在書上描紅。說說寫“武”
要注意什么。強調“含”與“恨”的寫法。
3.教師范寫,生寫習字冊。
4.用以上方法學習剩下的字。
五、作業(yè)。
1.填合適的詞。
燦爛的()高強的()美好的()。
豐滿的()強烈的()。
2.造句:一……就……。
3.復述課文。
板書:10沉香救母(一)。
沉香二郎神。
再三追問心狠手辣。
難過氣憤神通廣大。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二
二、拓展文本,延伸課堂。
在教學第四自然段,我說:當沉香站在華山腳下,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心情如何?會想些什么?接著,教學完全文,我又讓孩子們想象: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母子倆會說些什么?這個說話訓練,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孩子們的想象能力真是豐富,他們說的頭頭是道。如: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后,媽媽撫摸著沉香的頭說:“好孩子,你受委屈了。你的身體好嗎?你過得好不好呀?”沉香激動地說:“媽媽,我好想你??!現在我終于見到你了,我心里好開心。媽媽,您在山下一定吃了很多苦,好媽媽,咱們現在一起回家,以后我們要天天在一起!”這段訓練同時也讓我看到了孩子們已經長大了,能知人間冷暖了。
本堂課也有不足之處,表現在課堂評價方面,深感教師的評價多,學生互評自評少。評價形式單一,特別是在綜合性學習評價中,我不夠重視評價學生的探究精神和創(chuàng)新意識。在以后的評價中要充分注意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所采取的思路和方法,對這兩個方面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積極的評價,這樣才使課堂評價更有價值。
此次嘗試課后,更深刻地體會到,語文教學要滲透以人為本和以學生發(fā)展為本的新理念,要著力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創(chuàng)新的學習方式和創(chuàng)新精神,使語文教學過程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的過程。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三
這篇課文的教學將重點放在了創(chuàng)設情境理解人物心理和說話訓練上:
當講到沉香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我問孩子們,為什么用“奔去”,而不用“走去”?引領孩子們角色換位,銜接上一個故事,從而體會沉香的救母心切。
第二小節(jié)是個重點,我讓孩子們自學,把自己當成是沉香,一邊讀,一邊想象路途的艱辛,并且找出描寫沉香辛苦的詞句,想一想為什么說他辛苦?孩子們通過自己朗讀品味,通過角色換位,通過小組交流,找到了描寫沉香辛苦的詞句,并且在理解的基礎上,用自己的朗讀來表達對沉香的敬佩。接著,在交流的基礎上,我用語言創(chuàng)設了情境:沉香啊,你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你辛苦不辛苦啊?孩子們告訴我不辛苦,我又問:沉香啊,你為什么不感到辛苦?孩子們說:因為我要救媽媽。我繼續(xù)問:沉香啊,你餓了怎么辦?渴了怎么辦?孩子們一一回答了我。我又問:沉香啊,你腳上的血泡是哪里來的?血痕又是哪里來的?你為什么一點都不在乎???孩子們用他們的理解準確了作了回答。這樣的情境的創(chuàng)設,不知不覺就將孩子們引到了沉香的角色上,為更深刻理解沉香的心情作了很好的鋪墊。
教學第四小節(jié),我說:當沉香站在華山腳下,想到自己馬上就要見到媽媽了,心情如何?會想些什么?接著,教學完全文,我又讓孩子們想象: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母子倆會說些什么?這個說話訓練,我用了比較多的時間,孩子們的想象能力真是豐富,他們說的頭頭是道,而且也讓我看到了他們已經長大了,知人間冷暖了。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四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
教學目標:
1、學習默讀課文,會講述這個故事。
2、學會本課的10個生字,綠線里的字只識不寫,認識1個偏旁。理解生字詞。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重點難點:
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教學準備:
自制幻燈片、字卡。
教時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默讀課文,初步理解課文。
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
教學過程:
小沉香練就了一身高超的武藝后,又是怎樣救母的呢?
1、借助拼音自讀課文,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綠線和田字格里的字組詞讀。
2、組詞讀綠線和田字格里的字。
3、出示詞語:救母心切血痕在乎誠心打敗兇惡激動。
渾身巨響懷抱師傅跨轉身高聳入云日思夜想。
(1)自讀這些生字詞。
(2)哪些字音值得注意?
“誠”讀翹舌音。
“奔、痕”讀前鼻音。
“捧、誠”讀后鼻音。
“轉”是個多音字,你能用它的兩個讀音分別組詞嗎?
(3)帶讀,指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入課文中在讀讀,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5、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糾正。
6、指名比賽讀書。
7、課文主要講了什么?
1、分析字形(略)。
2、指導寫字。
救:左邊的求寫得稍微緊湊些,末筆是點。右邊的反文旁寫得舒展些。
?。贺愖峙砸獙懙瞄L些。
惡:強調點撇的方向朝里。
3、學生描紅,老師巡視指導。
1、教學第1自然段。
(1)指名讀。
(2)這一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3)什么叫“救母心切”?從哪些詞語可以看出來?體會“奔”與“走”的區(qū)別。
(4)請你讀出小沉香“救母心切”的感情。指導讀。
2、教學第2自然段。
(1)自讀。
(2)想想這段主要講了什么(沉香歷盡艱難,可他一點也不在乎。)。
(3)理解“不在乎”
不在乎是什么意思?沉香不在乎哪些?
(4)出示:1、他翻過高山,跨過深澗。
2、他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座深澗。
這兩句話意思相同嗎?
這兩句話的'不同,你能體會出來嗎?
有感情地讀讀。
(5)還有哪些語句寫出了路途遙遠沉香歷經千辛萬苦?
餓了就……渴了就……腳上……手上……。
(板書:一個個一道道)你還能說出類似的量詞嗎?
他為什么不在乎?他現在心里只在乎的是什么?
(6)指導朗讀。
是啊,沉香心里只有——媽媽,為了媽媽,他什么都——不怕,什么困難都能——克服,沉香真是一個——孝順的(有孝心)的孩子。齊讀。
3、引讀第3自然段。
沉香的心感動了——仙人,仙人送給他——一把神斧。他打敗了——二郎神,來到了——華山腳下。
4、教學第4自然段。
(1)指名讀第4自然段。
(2)(出示圖)華山怎么樣?
望著高聳入云的華山,此時此刻,沉香心里會想些什么?書上用了哪一個詞形容了他此時的心情。
(3)有感情地讀第一句。
(4)還有哪里體現出沉香心里無比激動?
指導讀好最后兩句。
說話:從未見過媽媽的沉香一頭撲進了媽媽的懷抱,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6)看到這個感人的場面,你想說些什么?
(7)帶著這種感情齊讀第4自然段。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自己一邊默讀課文,一邊記下故事的情節(jié)。
2、看掛圖,想情節(jié),說說這個故事。
3、同座位互相復述,指名復述這個故事。
4、把兩部分故事一起合起來說說。
課文沉香救母教學設計篇十五
教材分析:
本文是民間神話故事《沉香救母》的第二部分。記敘的是沉香不畏艱險,一心救母的孝心感動了仙人,在仙人的幫助下,打敗了兇惡的二郎神,力劈華山,救出母親。全文共分4個自然段。按照救母的經過展開故事情節(jié):奔向華山;歷經艱險;仙人幫助;劈山救母。故事銜接緊湊,情節(jié)生動,為我們塑造了一個品格頑強、不畏艱險、戰(zhàn)勝邪惡的少年形象,表現了真摯動人的人間真情。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中的重點詞句,體會沉香不畏千難萬險,英勇救母的一片赤誠之心。
2、學習默讀課文,練習講述故事。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設想:
1、重難點:通過對重點詞句的朗讀理解,體會沉香對母親的摯愛之情。
2、課型:新授。
3、基本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北窘虒W設計重視讀的訓練,通過多種形式的讀,讓學生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4、基本教學思路:在教學中,通過圖片展示、多媒體動畫、語言描繪、播放錄音等方法來幫助學生學習,幻畫出對課文的情感體驗。另外,在教學過程中,給予學生一定的想象空間,結合生活經驗,進行對比、聯(lián)想,使課文描寫的情境在學生的頭腦中再現、擴展,使人物的形象更加豐滿。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文錄音。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景,導入新課。
欣賞動畫歌曲《燭光里的媽媽》,談話導入。
板書課題,說說自己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建議:字字讀準、句句讀通;用序號標出自然段;畫出不懂的詞句。
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部分,師生評議、糾正。
提出自己不懂的詞句。
三、精讀感悟,體會情感。
默讀課文1、2自然段,并用記號標出表現沉香“有孝心”的詞語或句子。
2、集體交流:
(1)師相機出示句子:他救母心切,便拜別了師傅,向著遙遠的華山奔去。
a從“救母心切”、“奔去”可以看出沉香急切的心情。(板書:奔向華山)。
b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練讀,指名讀,評議,齊讀。
(2)相機出示句子:一路上,沉香不知翻過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過了多少道深澗。
a看圖理解:深澗。
b(看圖回答)“多少座高山”、“多少道深澗”可以用哪個詞語來概括?(千山萬水.)。
c練習朗讀這句話。
(3)沉香走遍了千山萬水,一定也吃盡了千辛萬苦,他都吃了哪些苦?再次讀文后,指名回答。
(4)一路上,沉香還會遇到哪些困難?(學生想象)。
3、吃了這么多的苦,受了這么多的累,他為什么一點也不在乎呢?此時此刻,你想對沉香說些什么?(板書:不畏艱險)。
4、指導朗讀第二段,指名讀,評議,齊讀。
5、聯(lián)系上下文,說說對文中“孝心”的理解。引讀第三段。(板書:仙人送斧)。
示圖片)看圖回答。(板書:劈山救母)。
(1)邊讀邊表演:他舉起神斧,奮力向大山劈去。
(2)沉香終于見到自己日思夜想的媽媽,此時,他們一定會有許多話要說,你認為他們會說些什么?(看圖練習說話)。
(3)看到這對母子的團聚,你的心情怎樣?帶著這種心情齊讀這一段。
四、積累語言,內化吸收。
1、小結課文的主要內容。
2、對照圖:說說自己是不是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呢?
3、播放全文的配樂朗讀及有關畫面,學生一邊靜聽默看,一邊想象課文所描繪的情境。
4、(出示詞語)同桌合作,練習講故事。
五、拓展練習,課外延伸。
(1)做一件讓父母高興的事。
(2)與上文聯(lián)系起來,把“沉香救母”的故事完整的講給父母聽。
板書設計:
奔向華山不畏艱險。
孝心感動仙人。
仙人送斧劈山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