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事跡簡介200字(7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事跡簡介200字篇1
    黃詩燕帶著同事們,堅持以發(fā)展產業(yè)、增加收入作為脫貧的關鍵,圍繞特色農業(yè)、生態(tài)工業(yè)、文化旅游“三大支柱產業(yè)”持續(xù)發(fā)力。吳集會給記者算賬:黃桃、白鵝、菌類等特色農業(yè)帶動6548戶21701名貧困人口戶均年增收6800元;綠色工業(yè)帶動2692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2.5萬元;39個全國鄉(xiāng)村旅游扶貧重點村、48家休閑山莊、354家“農家樂”帶動2112名貧困人口人均年增收1.8萬元……
    脫貧攻堅
    傾注了黃詩燕全部心血。大到扶貧產業(yè)選擇、重大文件制訂、重要舉措出臺,小到貧困戶建檔立卡手冊,他逐一梳理、逐一審定。
    縣委辦副主任陳德望說,在脫貧攻堅戰(zhàn)場上,黃詩燕既是一線總指揮,又抓鐵有痕,踏石留印。連一本扶貧手冊,他都細致入微研究設計。
    過去為壓實扶貧干部責任,表格較多,包括扶貧手冊、收益核算卡、貧困戶退出確認書等,加重了基層扶貧干部的文案負擔。黃詩燕很早提出來,化繁為簡,把多如牛毛的表格壓縮為一本簡潔明了的手冊,涵蓋脫貧攻堅方方面面內容。扶貧部門完成手冊初稿后,黃詩燕和相關部門一起,一行一行對照檢查,字斟句酌討論每項內容?!皬?017年到現在,炎陵都在用這本手冊,國家、省里來評估考核,都說這本冊子做得好?!?BR>    2014—2018年,炎陵全縣累計脫貧6647戶22907人,54個貧困村全部退出,貧困發(fā)生率由16.57%降至0.54%。2018年2月通過省核查評估,在全省5個同類縣中,貧困發(fā)生率最低,為0.6%,群眾認可度最高,為98.49%;當年6月,炎陵縣通過國務院專項評估檢查,錯退、漏評“零反饋”。
    8年多時間,炎陵解決了15000多戶農村居民住房安全保障的問題,新修或改造800多公里道路,全縣群眾都用上了安全的飲用水。
    如今,在炎陵,最舊的是縣委大院,最漂亮的是學校、醫(yī)院。
    事跡簡介200字篇2
    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我的內心久久不能平靜: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膝下無子,但被評為“全國百名優(yōu)秀母親”、“中國好人”,被幾百個孩子親切的稱呼為“媽媽”;她疾病纏身,但她誓死與病魔抗爭,堅持把畢業(yè)班的學生送進考場;她放棄優(yōu)越環(huán)境,選擇了艱苦,因為她覺得“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彼秊閯?chuàng)辦一所免費女子高中,四處奔走,忍受了常人難以想象的辛酸……
    究竟是什么樣的一種精神力量在支撐張桂梅同志為貧困山區(qū)的孩子們撐起了一片藍天,創(chuàng)造了一個又一個的奇跡。我想是因為她心中始終牢記“我是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正因為如此,張桂梅同志對黨無限忠誠和熱愛,她牢記初心使命,心甘情愿為民奉獻一輩子。也正因為如此,她毅然決然選擇了貧困山區(qū)教育事業(yè),用她飽含深情的偉大的“愛”去幫助貧困山區(qū)女孩實現人生的夢想!張桂梅同志踐行初心使命,以責任擔當實現了人生的超越。正如張桂梅同志所說:“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我想,作為一名基層教育工作者的張桂梅同志,她始終把教書育人、立德樹人作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奮斗目標。她心系困難群眾,投身教育扶貧,克服一切困難的精神,詮釋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初心和使命,是我們人民教師的驕傲;她信念堅定、對黨忠誠、在黨愛黨、在黨為黨,是我們基層共產黨員的驕傲。
    的確,我們要走群眾路線,就必須情系群眾、一心為民;我們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落地落實、做事做實。張桂梅同志,始終沖在最前線,敢與時間賽跑,敢和病魔抗爭,竭盡全力幫助一批又一批貧困山區(qū)的孩子走出大山,托舉起他們的希望和夢想。
    作為新時代的人民教師,我們也一樣扎根山區(qū)農村,面對的一樣是貧困的孩子,他們也一樣想改變自己的命運,但唯一的出路就是學知識、學科學,我們一定要接過老教師們艱苦奮斗優(yōu)良傳統(tǒng),用心來工作,用心來教書。記住,這里—更需要我們!
    事跡簡介200字篇3
    這次中宣部授予朱有勇同志“時代楷?!睒s譽稱號,這既是對朱有勇院士的高度褒揚,也是對涉農高校師生、尤其是云南農業(yè)大學師生的極大鼓舞。
    通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使我們的教師更加堅定立德樹人的初心。如何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要求的在新時代做“四個引路人”、成“四有”好老師,朱有勇同志用實際行動為我們樹立了榜樣。他一直把“讓農民過得好一點”當成自己的人生追求。因為這份初心,他腳踏實地,可以數十年如一日扎在一個課題里,就是因為想為農民實實在在做點事,幫農民解決些實實際際的困難。他堅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不講空話、大話、套話,身上有土、腳下有泥,不僅帶出一個個知農愛農的專家學者、青年技術人才,也帶出了一個個有文化、懂技術的高素質新型農民。
    通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使我們更加堅定強農興農的決心。今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給全國涉農高校的書記校長回信中,總書記深情勉勵涉農高校師生要“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養(yǎng)更多知農愛農新型人才”。朱有勇同志身體力行地告訴我們的學生,選擇農業(yè)意味著大有可為,同時也意味著既要在科研上追求頂天,也要在實踐中甘于立地,能夠躬下身、沉下心,才能真正看到農民的需要,情為民所系、利為民所謀。
    通過向朱有勇同志學習,使我們更加堅定脫貧攻堅的信心。朱有勇同志扎根深度貧困的直過民族地區(qū),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深入調研、精心謀劃、主動作為,扶貧又扶志,為改變當地貧困落后面貌探索出一條可持續(xù)發(fā)展之路。朱有勇同志奮斗在脫貧攻堅主戰(zhàn)場的先進事跡告訴我們,無論脫貧攻堅這塊硬骨頭多難啃,只要我們響應習近平總書記的號召,在黨中央和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全體黨員干部率先垂范,攻堅克難,全力以赴,充分發(fā)揮制度優(yōu)勢、人才優(yōu)勢、資源優(yōu)勢,云南的脫貧攻堅戰(zhàn)就一定能取得勝利。
    事跡簡介200字篇4
    20xx年5月27日我有幸在野川中學聽了“高平市師德師風先進事跡報告會”,三位老師的報告深深地感動了我們。他們崇高的人生追求,高尚的師德情操,無私的奉獻精神給了我很大的震撼,他們平凡而普通,默默無聞地工作,在平凡的崗位上卻做出了不平凡的事,讓人不禁受到教育。
    一、用愛撐起特教事業(yè)的一片藍天
    特教教師杜艷梅用行動詮釋了特教人員對學生滿腔的愛。從沒有教材、沒有校舍、沒有生源發(fā)展成為人人都豎大拇指的正規(guī)特殊學校。杜老師和她的同事們?yōu)榇烁冻隽瞬粸槿酥男量?。付出終得回報,殘障孩子們進步了,會叫爸爸媽媽了,老師們覺得比自己的孩子叫都親,不知不覺流下了幸福的眼淚。
    二、有一種成功叫堅守
    河西教辦焦香花老師從代理教師努力堅守成為公辦教師,歷盡千心萬苦,她那種默默堅守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同樣是代理教師的我,焦老師深愛這份職業(yè),為此奮斗了一生,從62.5元的工資苦苦堅持,榮譽獲得多,嘲諷受得也多,但她為了心愛的學生沒有放棄,在父親的支持下終于贏來了自己的未來,成為一名光榮的公辦人民教師,所以她堅信“有一種成功叫堅守”。
    三、教師——無悔的選擇
    東方紅小學晉書燕老師小時候受父親影響特別崇拜教師,所以從學經歷以師范為主,學業(yè)完成后順利成為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她感到無比榮耀。為了教師這份榮光,她嘔心瀝血,用博大無私的師愛去關心愛護學生,把學生當作是自己的孩子一樣對待,贏得了學生同等的尊重和愛戴。積極進取的她還光榮加入共產黨。為此她更加為這份職業(yè)無悔地付出,使她所在學校的老師“萬紫千紅春滿園”。
    由此看來,師德的培養(yǎng)和提高,不管是對老師自身還是對學生都尤為重要。我真誠的感謝這些師德標兵,感謝他們讓我看到了教師的人生價值,讓我懂得了如何為師,總之,通過這次的報告會,讓我受益非淺,這是對我們心靈的一次凈化和洗禮。
    事跡簡介200字篇5
    婁俊毅:學習陳俊武院士精神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奮斗永遠在路上。
    奮斗永遠在路上用陳院士的話說就是:“不能覺得自己不錯了、得到了很多榮譽,就該歇一歇了,回顧自己的經歷,我一直在前進,創(chuàng)新的思想沒有停頓”;奮斗永遠在路上,九十多歲的高齡,他依舊選擇每天勤勉工作,努力思考;奮斗永遠在路上,陳院士用他自己的切實行動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榜樣,用青春去追求精品追求卓越,用汗水譜寫人生的華章。
    奮斗永遠在路上更是對我們年輕人的激勵。每次早上上班時在電梯里遇到陳院士,都能從他精神矍鑠的神態(tài)中深受鼓舞,從老一輩洛派克人中接過歷史的重任,未來祖國煉油事業(yè)的進一步發(fā)展就靠在座的我們這一代。以夢為馬,詩酒趁年華,趁青春去奮斗!
    王濤:“繁霜盡是心頭血,灑向千峰秋葉丹”,陳俊武院士淡泊名利、為煉油事業(yè)嘔心瀝血的愛國情懷對我很是觸動。在二十世紀環(huán)境艱苦食不果腹的五六十年代,僅憑借為數不多的圖紙和資料,陳院士率領團隊吃苦耐勞、團結協(xié)作,最終撥開荊棘,攀上高峰,使中國煉油工業(yè)邁向世界先進水平。
    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擁有更完備的信息網絡平臺,擁有更便捷的計算繪圖程序,擁有更舒適的工作生活環(huán)境,我們要珍惜今天的機會,加倍努力,做好自己的職責,腳踏實地工作,積極開拓創(chuàng)新,為公司進一步發(fā)展,為祖國煉油事業(yè)進一步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
    王子閱:“科研人員不能講可能怎么樣,一定要是什么樣就是什么樣。”陳院士這句名言讓我感觸很深。在參加工作的兩年里,我發(fā)現設計過程中參考老裝置得出一個結果很容易,但能清晰地解釋來龍去脈卻并不簡單。這背后需要的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要多一些“一定”,而不是“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要學習陳院士對真理的執(zhí)著堅持、“寧要一個過得硬,不要九十九個過得去”的鉆勁,打好扎實的基礎,努力提高自身專業(yè)水平,做一名素質過硬的gpec工程師。
    事跡簡介200字篇6
    這幾天,山東疫情繼續(xù)向好,青島萊西、濰坊、日照相繼實現社會面動態(tài)清零。
    但就在3月20日,一則令人無比悲痛的消息傳來。
    山東省支援威海臨床醫(yī)學檢驗專家白曉卉于3月20日6時45分因突發(fā)疾病搶救無效去世。臨床專家初步診斷系心源性猝死。年僅42歲。
    作為省直支援威海核酸檢測隊隊長,白曉卉3月9日凌晨4時抵達威海后,即帶領4個工作小組,全力投入到繁重的核酸檢測工作中,用生命踐行了一名共產黨員對人民的承諾。
    于國、于家、于我們普通大眾,年僅42歲的白曉卉犧牲在抗疫一線,都是一個不可估量的損失。
    她是孩子的母親,是丈夫的妻子,是父母的女兒,是一名好醫(yī)生,好同事,好朋友,還是一名優(yōu)秀黨員……
    她的一位好友在朋友圈的懷念讓無數人動容:
    多么希望這只是一個平常普通的周末,我們下午依然可以相約相聚,這只是個不真實的夢…我自私的希望你不是那個英雄,只做叔叔的女兒,孩子們的媽媽,我們的老大,好不好,老大。
    無盡的疼,無限的哀思,但更疼的、更無法接受的是她的家人。我們的淚目和致敬,又怎能撫平家人的傷口??傆衅胀ㄈ嗽跒檫@個國家默默付出,總有普通人為我們負重前行,他們的境界很高,平凡而偉大!
    白曉卉的專業(yè)和敬業(yè)在業(yè)內有口皆碑。
    在公開簡歷中,白曉卉主要從事臨床醫(yī)學檢驗分子診斷專業(yè),為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973計劃)學術骨干,作為項目負責人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項目2項,山東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項。發(fā)表sci論文50余篇,以第一或通訊作者發(fā)表sci論文23篇。
    2021年5月1日,“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當天,2021年“齊魯最美職工”發(fā)布儀式在濟南舉行。
    在10位“齊魯最美職工”中,白曉卉位列其中。
    在白曉卉當選“齊魯最美職工”后,山東省立醫(yī)院官方訂閱號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她的拼搏事跡。
    透過這篇報道,我們可以看到,白曉卉太拼了。
    事跡簡介200字篇7
    7月2日晚,巧家縣各級各類學校組織收看了“云嶺楷模”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專場發(fā)布會,通過集中觀看、個人觀看等形式,深入組織了廣大教師開展觀看學習活動,積極進行思想大討論,通過收看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專場發(fā)布會把師德師風教育引向深入,讓廣大教師、教育工作者從中受教育、得啟發(fā)、有收獲。
    張桂梅同志是忠誠踐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扶貧重要論述和“四有”好老師要求的杰出榜樣,是全縣廣大教師學習的楷模,各學校教師紛紛發(fā)表
    觀后感
    言:
    金塘學校黨支部書記芶通權說:“張桂梅老師幾十年如一日的從教生涯平凡而偉大!我們要學習她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學習她愛生如子的情懷;學習她淡泊名利、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崇高境界;學習她熱愛生活、艱苦奮斗、樂觀向上的優(yōu)良作風;學習她愛崗敬業(yè)、教書育人、為人師表的高尚品德。”
    鉛廠小學羅佰美老師說:“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和用生活點滴寫就的人生故事,使我深受啟發(fā),受益匪淺,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產黨員、一名被孩子們稱為“校園媽媽”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顯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我們肩負著為祖國培養(yǎng)社會主義事業(yè)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歷史使命。“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是我們的職業(yè)道德水準,新的時代要求我們要有張桂梅那樣的奉獻精神!”
    包谷垴學校張建榮老師說:“如果我們每一位老師都像張老師一樣都把學生視為自己的兒女,把自己的工作與黨和人民相連接而放在最高位置,我們也一樣可以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
    茂租學校彭議仙老師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在張桂梅老師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作為黨員教師的我反思良久,自己認為已經花了百分的心,其實比起張桂梅老師,我才花了百分之一的心。所以,在以后的教學路上我一定砥礪前進,不懼風雨,努力向張桂梅同志靠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