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匯總10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lián)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一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特色,我家鄉(xiāng)也不例外。我家鄉(xiāng)在德慶縣舊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風景迷人,鳥語花香,綠樹成蔭,連過年的習俗也別有一番風味。
    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畢就得忙開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間的一個神,每到今天,他就會告訴上帝這家人一年的喜憂,所以人們買來麥芽糖,先上他幾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麥芽糖,拜三拜,讓他只報喜,不報憂,這樣上帝以為我們過得非常好,就能夠讓莊稼風調(diào)雨順。
    拜完灶神,大概9點左右就開始做午飯了,午飯幾乎就是年夜飯的“彩排”,因為只是有些人現(xiàn)在來不了。
    菜也有講規(guī)矩哦!必須有兩碟青菜,意思就是莊稼在夏天可以長得蔥蔥綠綠的,保證秋天好收成。接著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夠是孕婦吃或者還沒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接著是一碟公雞肉,意頭是在人們滿山頭叫牲畜的時候不傷害到嗓子。再來1碟紅鯉魚,必須有兩只,意頭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魚)。
    吃完午飯,在平時,應(yīng)該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閑時光,但是今天不是,2點左右就要為年夜飯開始動手了,這個切菜,那個砍排骨,這個生火,那個加柴。大約4點半有多時,更為熱鬧,新屋舊屋的柴房一共8個灶洞都塞滿了柴。年夜飯得在7點前開臺,必須要有三個人邊吃飯,邊守柴房,因為這時候灶神君嘴上麥芽糖已經(jīng)快沒了,沒了的話,就會向上帝報憂了,不過,在家人面前,他是不會這樣做的,七點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點半就ok了。
    到了8點30,人們守歲肚子餓了不能再吃年夜飯的了,只能夠吃甜食糕點,因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夠做了。12點00開始了“鞭炮交響曲”,全村都放超長鞭炮,不過是有節(jié)奏的哦,這邊剛燒完,那邊正在燒,比年夜飯和制作過程更加熱鬧了!
    這是我家鄉(xiāng)的習俗,你的呢?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二
    在我的記憶中,印象最深的就是四川那別具一格的春節(jié)。
    對于四川人來說新年是很重要的。從初一開始,人們都要“走人戶”,互相到親戚朋友家串門。一家老小都要一起“游喜神方”。在古時候人們都要一起出南門到武侯祠,燒香拜神,吃茶會友……對于四川的春節(jié)來說,還有一項不可缺少的習俗——逛廟會。
    在廟會開始時,不管大人還是小孩都穿著嶄新的衣服,欣賞著廟會這個盛大的“嘉年華”。在這里藝人們表演著各形各色的絕活,變臉、吐火等高難度技巧層出不窮。孩子們最喜歡的就是滾鐵環(huán)、做公雞車、抽陀螺……各種好玩的游戲、精彩的表演、好吃的小吃,整條街上洋溢著喜氣。
    初七是人日,據(jù)說杜甫曾與他的友人高適等人在這一天到草堂作詩,互表思念之情。所以,在成都的人們都要到草堂和杜甫一起過。初八初九,大街小巷都會點起“天燈”,每到那時,整條街都被照得像白晝一樣。正月十五,家家戶戶吃元宵,敬神送年,又是一番熱鬧的景象。
    四川的春節(jié)與別處不同,正月十七春節(jié)才算結(jié)束,因為正月十六還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游百病”。據(jù)說西北一帶婦女多操持家務(wù),因此體質(zhì)較弱,容易生病,所以,在每年正月十六日這天夜里,以驅(qū)病邪為主要目的,出門四處游走,天長日久,形成了“游百病”這個風俗。身體弱的人們登上城墻,據(jù)說一年都可以不生病。
    每當回想起這一切時,就好像自己還留在那時候一樣。熱鬧的大街、特別的習俗、獨特的'絕活兒……那里的一切,都讓我無法忘懷!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三
    浙江杭州是我的老家,說起杭州的春節(jié)習俗,那真是非常多,下面我就告訴大家我們浙江杭州的習俗吧。
    首先“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這一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愿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還有就是:開門炮。在初一凌晨,家家戶戶第一件事是放“開門炮”,到處是一片爆竹聲,象征送舊迎新和接福,就是所謂"接年"。放“開門炮”也有慣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稱"百子炮";再放雙聲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發(fā),意思是可解除一年的晦氣和倒霉,并表示接新年。要求三發(fā)都響,聲音宏亮清脆,最為吉祥。俗信打"開門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隨便做什么事都會順利,如意發(fā)財,種田人會大豐收。有些地方在打開門炮時,還口中念念有辭,說一些吉慶的話。一般鞭炮都是紅色的,燃放后滿地通紅。現(xiàn)在放鞭炮在城鎮(zhèn)已被禁止,但在農(nóng)村和漁島上仍可燃放。
    老杭州人過年的娛樂活動大致有鑼鼓、紙鳶、龍燈和花爆。所謂鑼鼓又稱年鑼鼓,在大鑼大鼓之外,加上脆鼓、小鑼和竹板。年鑼鼓在正月初五之內(nèi),基本上是商家有的,另外,年鑼鼓還有為其它娛樂活動提高氣氛的功能。
    這些就是我們浙江杭州過年的習俗。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四
    “新春佳節(jié)”是中國一個十分重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在新春佳節(jié)期間,全國是上下舉國歡慶,處處洋溢著歡樂和諧的氣氛。
    佛山的新春佳節(jié)一般在農(nóng)歷的二十幾就開始了。主要的'活動包括逛花街,辦年貨等。佛山人喜愛逛花街,久而久之,這便成了佛山人過新春佳節(jié)必不可少的活動。因此,按歷代習俗,都會舉行一次年宵花市。
    “年廿八,洗邋遢”這句是廣東話。佛山人會在農(nóng)歷二十八的時候把家里的每一個角落打掃得干干凈凈。把這一年不好的東西去除掉,迎接新年的來臨。年前,佛山人還會開油鍋、蒸年糕。開油鍋炸蛋散、油角、煎堆等,寓意來年的日子好像只油鍋,油油潤潤,富富足足。佛山人還愛蒸年糕,寓意年年高。
    在年三十晚這一天,是整個新春佳節(jié)的高潮。這一天,孩子們都會到處燃放煙花爆竹。不僅如此,大家還會忙于做年夜飯。佛山人對年夜飯的菜色十分講究,既要美味可口,還要好意頭。一般的年夜飯都會有雞,俗話說“無雞不成宴”,因此,雞是少不了的。其次,就是一些應(yīng)景的菜,例如:魚,代表年年有余;發(fā)菜,代表發(fā)財;蠔豉,代表好事……吃過晚飯,大家都會不約而同地去逛花街,越接近十二點,人氣就越旺。
    大年初一,大家都會睡到近中午才起床。吃過午飯之后,佛山人會到公園去看表演或到親友家去拜年。拜年時,不論帶了多少禮物都不能是單數(shù),因為俗話說“好事成雙”。進了門,首先要對象說不同的祝福語。對老人要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對有工作的人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而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于“新年大賺”,“發(fā)財利市”了。拜年時,長輩會將事先準備好的利是給未成年人,表示把吉祥和祝福帶給他們。
    正月十五的元宵節(jié),是新春佳節(jié)的另一個高潮。在佛山,有這么一個俗語“行通濟,無蔽翳”。這意味著在正月十五那一天,人們都會拿著行運風車和與“生財”同音的生菜走通濟橋,祈求身體健康、財運亨通。除此之外,這一天還要吃湯圓,寓意和和美美,團團圓圓。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五
    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有很多很多,你們猜一猜我最喜歡哪個節(jié)日?告訴你,是春節(jié)啦!因為春節(jié)既熱鬧又有趣,我最喜歡春節(jié)了。
    在過年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分工合作,媽媽給大家準備新衣服,還有給整個家換上“新衣服”呢;奶奶誠摯地跪拜在各路神仙像前,祈福全家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爸爸就更忙乎了,他要負責貼對聯(lián);我和哥哥就是爸爸的小助手,另外爸爸還要大采購食物,大廚也是爸爸。
    大年三十中午全家人一個個換了新裝,我的心情特別興奮,因為馬上就有紅包收了,爺爺、奶奶、爸爸還有媽媽都會給我和哥哥一人一個大紅包,接著就吃年飯,年飯非常豐盛,有雞鴨魚肉、有豆腐、有白菜、有湯圓,等等等等。我們吃飯也很有規(guī)矩,要小心翼翼地吃,不能摔破碗和掉下筷子,不能亂小說,要說吉利的話,夾菜也有門道,比如夾魚代表年年有余,夾豆腐代表生活富裕,夾點白菜代表財源廣進。
    吃過年飯后,爸爸帶我們?nèi)チ问献陟羝砀?,祈求仙人保佑全家順順利利,平安健康,學業(yè)進步。
    最熱鬧的就是大年初九晚上,全村有個迎燈活動,大概在晚上七點,全村廖氏人員都來到祠堂集合。有鑼鼓隊、舞獅隊和一個特別要介紹的燈臺。燈臺上有三個主要神位:天一、天二、天三,旁邊陪伴著各種各樣的公仔人物,等到吉時就會有人抬著燈臺在前面沿整個村子游行一圈,后面跟著的是鑼鼓、舞獅隊以及村民組成的人山人海。等到游行結(jié)束,還會再舉行一次抓鬮和沖標活動,場面實在熱鬧非凡!
    這就是我們客家人的習俗,我非常喜歡過年!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六
    早上,我一睜開雙眼,就聞到了一股新年的味道,樓前樓后,小區(qū)花園,街道廣場,到處都能聽見,喜慶的.鞭炮聲,可能是在為新的一年做一個好的開始,就連小鳥都在為新一年而祝賀,而歡喜,而準備。
    吃、梳完畢后我們?nèi)谌?,準備外出。剛一踏出家門,腦海里全是喜慶,紅衣服,紅對聯(lián),紅門花,福到福倒,福運到,好一個紅紅火火過新年。與此同時家家戶戶,也掛上了對聯(lián),戴上了喜慶過大年。這一刻也讓我感受到了人們對新一年的祝福和期望。也讓我知道了中國年有幸福味!
    人們用一個新的面貌走在大街上,我不知道怎么了,心中像點著了火一樣,就好像如果一時沒有站住腳,就要被彈出老遠去似的。
    晚上,一家人坐在餐桌上,品味著舊收獲,計劃著新未來。一家人,其樂融融,笑容滿面,空氣中都是歡樂的味道。
    飯后大家一起觀看晚會,欣賞煙花。每當一朵朵煙花開放時,就好像一顆心希望的種子含苞待放,讓我感覺到了年是:歡聲笑語,開心美滿,甜甜蜜蜜,充滿希望的。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七
    春節(jié)是我國一個古老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也是全年最重要的一個節(jié)日,因此春節(jié)的`習俗也多種多樣;因為相傳年獸怕紅色,怕火光和怕響聲,所以人們便有貼春聯(lián)、放鞭炮、敲鑼打鼓等習俗;不同時期、不同地區(qū)、不同民族的習俗都不相同。
    在浙江的春節(jié)中,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在農(nóng)歷臘月二十三日,傳說這日是“灶王爺上天”之日,因此家家要祭灶神。人們認為灶王爺上天在玉皇大帝面前美言幾句,便會給家里帶來幸福,可保佑來年一家平安。因此,每年臘月二十三,家家戶戶都要祭祀灶神,請求他上天后多說好話、吉利話;民間傳說,灶王爺上天專門告人間善惡,一旦那家被告有惡行,大罪要減壽三百天,小罪要減壽一百天。
    農(nóng)歷臘月二十四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北方稱“掃房”,南方叫“撣塵”。在春節(jié)前掃塵,是我國人民素有的傳統(tǒng)習慣。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統(tǒng)統(tǒng)掃出門。
    這就是浙江的春節(jié)習俗。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八
    澳門年俗,別有風情?!爸x灶”是澳門保存下來最傳統(tǒng)的中國年俗之一。臘月二十三日送灶神,澳門人謂之“謝灶”。澳門人給灶神按中國傳統(tǒng)也用灶糖,說是用糖糊灶神之嘴,免得其到玉帝面前說壞話。我在澳門花街的一澳門人家的灶頭見過一張圣誕老人像,奇怪的是,圣誕老人像邊貼著“上天言好事,回宅降吉祥”的聯(lián)兒。
    澳門人過年是從臘月二十八開始的,臘月二十八日在粵語中諧言“易發(fā)”,商家老板大都在這歲晚之時請員工吃“團年飯”以示財運亨通,吉祥如意。澳門的年味,從臘月二十八這天便能真切的感受到的。
    除夕之夜,守歲和逛花市是澳門人辭舊迎新的兩件大事。守歲是打麻將,看電視,敘舊聊天,共享天倫之樂;大概受西方圣誕節(jié)和情人節(jié)的影響,年宵澳門人還爭相購買一些吉祥的花木迎接新春,現(xiàn)今已成了一個澳門年俗。
    澳門在年宵興辦花市,多是桃花,水仙、盆竹、盆桔,花開富貴,祝報平安,鮮花瑞木兆示著新年的.美好前程。澳門的花市辦三天,這三天給奔波一年的澳門人無窮的慰藉。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九
    春節(jié)。是我國最重要的傳統(tǒng)佳節(jié),有許多風俗,比如掃塵,貼門神……下面,就來聽我講風俗一,掃塵吧!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jù)《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jié)掃塵的風俗。每逢春節(jié)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huán)境,清洗各種器具,撣拂塵垢蛛網(wǎng),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wèi)生,干干凈凈迎新的歡樂氣氛。
    我國各地過年都有貼門神的風俗,最初的門神是刻桃木為人形,唐代以后,又有畫關(guān)羽,張飛等人物為門神。
    春節(jié)貼“福”字,是對美好未來的祝愿,也指福氣。
    孩子們最喜歡“壓歲錢”了,壓歲錢是由長輩發(fā)給晚輩的.,把錢裝在紅包里,據(jù)說晚輩得到壓歲錢就能平平安安度過一生。
    過年有許多習俗,真的說也說不完!
    春節(jié)的民風民俗手抄報篇十
    春節(jié)是我們中國農(nóng)歷的新年,所以過年對我們中國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節(jié)前的準備也是必不可少的'。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lián),剃頭發(fā),做年夜飯……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guī)矩”太多了!有些習俗還很怪,無奈之下,我就去問正在貼春聯(lián)的媽媽。
    我看見媽媽將“?!弊值怪N,我固然知道為什么要倒著貼,將‘?!值怪N是一種習俗,‘?!官N說明‘?!?到)了!但我仍然問道:“過年有什么習俗和規(guī)矩?。俊眿寢屚O率种械幕?,耐心地給我談起來。
    原來,以前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習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lián)的方法驅(qū)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但是現(xiàn)在廣州禁止燃放煙花爆竹,所以我們就不再進行這個活動了。
    除夕這一天對我國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天晚上,我們?nèi)覝蕚涑f迎新,吃團年飯。
    吃年夜飯,就是春節(jié)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全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肴,也就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桌上有雞、鵝、燒肉等等,一般少不了兩樣?xùn)|西,一是火鍋,一是魚?;疱仧釟怛v騰,說明紅紅火火;“魚”和“余”諧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獲太大了,知道了很多過年習俗的知識,不過我覺得有點迷信,但這又仿佛是一種樂趣,只要快樂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況這是傳統(tǒng)的習俗,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