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是鍛煉思考能力和歸納總結能力的重要途徑??偨Y應該包含個人對過去經(jīng)歷的感悟和改進方向的建議。如果你正處于總結的困惑中,不妨看看以下范文,從中找到關于總結的靈感和思路。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歌詞內(nèi)容。
2、憑借歌詞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強烈的。
民族情和愛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歌詞結尾點題、首位呼應、反復詠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歌詞領悟民族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感情,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祖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整體,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fā)達。
一、歌曲導入:
1、同學們,喜歡聽歌嗎?希望老師今天播放的歌曲你們也會喜歡,但在播放歌曲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會唱的同學請隨著錄音機一起唱,好嗎?聽?。ń處煵シ鸥枨稅畚抑腥A》。)。
2、你們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對了,《愛我中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教師板書課題)。
3、簡介歌詞作者、演唱者和寫作背景。
4、學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的資料。(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
二、講讀課文:
1、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色,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和風俗,我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完,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同桌、小組等)讀課文。
(要求:只要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生讀課文。(指3--4名學生讀后齊讀)。
2、請同學們自由讀歌詞的第一部分:
(1)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你讀出了什么?
a、比喻句。
b、情感表達:雖然五十六個民族各有特色,雖然五十六個民族語言存在差異,但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心聲--愛我中華,是永遠不會變的。
課件出示少數(shù)民族圖片:(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
(2)學生朗讀。(學生自愿起來朗讀后齊讀)。
3、既然五十六個民族表達了一個意思--愛我中華,那都體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默讀歌詞第二部分。
(1)組織交流:
1)我讀出了:體育健兒為了祖國的榮譽,在世界賽場上爭金。
奪銀。
a、師:你從哪句當中體會到的?
生:從“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BR> 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姚明、邢慧娜萬米跑……)。
2)我讀出了:中國很強大。
a、師:你從哪句當中體會到的?
生:從“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保ㄉe例:神州五號……,工程師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b、師:難道就工程師在建設我們的祖國嗎?
生:不是。(一一列舉: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教師……,都在為祖國的建設出力,都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c、師:這些人(出示圖片),也就是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者,都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苦而忘我地工作著。
3)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愛我中華”這四個字在第二部分歌詞中出現(xiàn)4次……。
結合理解:反復的修辭方法,逐步深化表達的思想感情。
4)還有嗎?
課件出示:(神州五號飛天、奧運健兒站在領獎臺上……),包含了中華各族兒女昂首闊步推動著偉大的祖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課件的圖片)。
(3)學生朗讀課文。(分角色后齊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
1、樸實的語言,歡快的節(jié)奏,寫出了我國56個民族兒女團。
結一心、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歌詞也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方法寫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親如一家的喜人情景。
2、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踏歌起舞吧!(學生隨音樂唱。
四、作業(yè):
仿照課文,編一首自己的歌詞或詩歌,下節(jié)課交流。
作者郵箱:lieren2084@。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歌舞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二、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愛我中華》。
三、教育學生應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及特點。
教學設想:
為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感覺、欣賞的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體驗的機會;給學生提供感覺音樂美、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時機。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
族歌舞音調創(chuàng)作而成的歌曲,4/4拍,e調式。曲式結構為三段體,即a+b+a+c。其中,a段(領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題段,b段和c段(齊唱部分)是與a段構成對比的段落。整段音樂既跳蕩又平穩(wěn),表現(xiàn)出一種載歌載舞的喜悅之情。b段是一個帶有插句性質的對比性段落,這個只有三個音(sol、rei、dao)構成的樂段基本上重復的是一個音型,這種帶有集體舞風格特點的節(jié)奏型,第一次輕松地將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個具有較強對比性質的音樂段落,此段音樂的節(jié)奏型既表現(xiàn)出“呼口號”的氣勢,又表現(xiàn)出集體舞的歡快和熱烈。整首作品有張有弛,一氣呵成。
1、作品簡介:
《愛我中華》為二段體結構,b大調,4/4拍子。歌曲情緒快樂,活潑,充滿了自豪感,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愛祖國的深厚感情,這首歌可以是獨唱,也非常適合領唱加合唱或齊唱。
2、詞作者簡介:
喬羽我國著名的老一代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山東濟寧人。喬羽在電影、電視、歌劇、歌曲等領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劇劇本《花開滿山頭》、《果園姐妹》,電影文學劇本《紅孩子》(合作)、《劉三姐》,話劇劇本《楊開慧》(合作)等。歌詞作品有《我的祖國》、《祖國頌》、《讓我們蕩起雙漿》、《思念》、《難忘今宵》和《愛我中華》等。
3、曲作者簡介:
徐沛東1954年生,遼寧大連人。我國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熱戀的故鄉(xiāng)》、《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亞洲雄風》、《愛我中華》等;《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徐沛東是大陸流行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風”的代表作家,為大陸流行音樂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德育滲透: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少數(shù)民族服飾展”片斷,請同學們搶答他們分別屬于哪個少數(shù)民族?將學生說的各種答案總結歸納,并對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同學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表揚。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入:(課件1:背景畫面)。
(五十六個民族:漢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傣族、黎族、羌族、白族、壯族、滿族、瑤族、彝族等五十六個民族)。
2師:這五十六個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區(qū)環(huán)境等的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不同,所產(chǎn)生的歌舞音樂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樂呢?(課件)。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歌舞音樂《愛我中華》。
二、新課學習。
(一)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賞歌曲。
“熱情”“奔放”“激昂”“歡快”“奮進”等等。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歌曲中出現(xiàn)了女聲領唱,男女聲合唱,男女聲對唱等形式。
3、讀歌詞(輕聲高位置,再次讓學生進行發(fā)聲的練習)。
讀歌詞時可以以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老師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發(fā)聲的方法和讀歌詞的情緒,學生讀第二部分,師生共同讀第三部分。
問題:1、關于歌曲中的反復記號。
4、你認為能表達歌曲中心的歌詞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5、作品分析。
師:我們欣賞了歌曲的旋律,讀了歌曲的歌詞,下面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這首歌曲??创笃聊唬堃晃煌瑢W來讀一讀。
生:《愛我中華》是一首表現(xiàn)愛國主義精神的歌曲。歌中唱出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致、建設中華的豪情壯志,也唱出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語言匯成的一個共同思想——愛我中華。歌曲為兩段體結構。歌曲吸收了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而成,其中“咳啰咳啰咳啰咳啰”就有鮮明的民族語言特色,并具有舞蹈音樂的性質。
6、老師范唱(用情緒感染學生,用情感帶動學生)問題:找出你認為最難唱的一句!
7、全體學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
1、裝飾音、修止符的運用。
2、控制整體音量。
3、高音時不要喊叫,注意聲音強弱對比。
完全熟練以后,三段作對比。讓學生感覺力度、表情、速度變化,對音樂表現(xiàn)的影響。
三、教學拓展。
由歌曲《愛我中華》引入少數(shù)民族歌舞音樂簡介,并欣賞部分民族歌舞音樂。
1、欣賞蒙古族歌舞音樂。
特色:熱情、勇敢、節(jié)奏歡快。
舉例:滕格爾演唱的歌曲。
2、欣賞維吾爾族歌舞音樂。
特色:開朗、奔放、造型優(yōu)美、挺拔。
舉例:舉例:《娃哈哈》《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
3、欣賞藏族歌舞音樂。
舉例:韓紅演唱的歌曲。
四、鞏固練習。
欣賞由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全體學生一起跟隨演唱及表演。
五、教師小結,下課。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xiàn)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nèi)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蹦銖哪男┓矫娓惺艿街腥A雄姿英發(fā)?(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yè)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四
通過觀看短片、詩朗誦和歌舞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近年來中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并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講故事、歌曲,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組合。
1、學生分成小組,從網(wǎng)上,書籍,收集有關知識,圖片,排練與主題活動有關的詩、歌、講故事、朗誦等。
2、布置教室。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在《愛我中華》的歌聲中,男女主持人上場)。
男: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女: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
男:在祖國64歲生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齊聲高喊:祖國,我愛您!(全班一起高喊)。
女:我們的祖國,因為有了先烈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和平。
1、觀看ppt,感受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
2、大家談談觀后感。
3、武杏穎同學講長征故事。
名言警句經(jīng)典勵志名言警句大全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935年6月,毛主席帶領的紅軍長征隊伍渡過了大渡河,來到了大雪山腳下。按季節(jié)說,6月的天氣是暖和的,可是,站在大雪山腳下,一股強大的冷空氣迎面撲來,有的戰(zhàn)士冷得直打哆嗦呢!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紅軍戰(zhàn)士爬雪山了。看,毛主席走在隊伍最前頭。開始,雖然雪淺,可是,腳下滑,有時向上爬兩步就會滑下幾步來。爬了一會兒,雪越來越深了。誰要不小心一腳踩進雪窩里,整個身子就會陷下去,半天也爬不出來呢!
一個警衛(wèi)戰(zhàn)士想去攙扶毛主席,不料腳下一滑,站都站不住,毛主席伸出一雙大手把他拉住了。毛主席沒有穿棉衣,他那灰色的褲子和黑色的布鞋都濕透了。警衛(wèi)戰(zhàn)士小陳走到毛主席面前說:“主席!這山太難上了,讓我攙扶著您走吧!”
“不!”毛主席一邊走一邊說,“你和我一樣的累嘛!”走到半山腰,忽然,烏云貼著山頂,暴風越刮越大?!爸飨?要下雪了吧?”小陳問。毛主席迎著暴風抬頭望去,神情自若地說:“馬上就要下雪了,讓大家都準備一下?!痹拕傉f完,嘩啦啦,一陣像雞蛋大小的冰雹沒頭沒腦地打了下來。戰(zhàn)士們撐起了油布,讓毛主席站在中間,大家圍在四周。這時,暴風呼呼、雷聲隆隆、雪花飄飄,簡直像天塌一樣?!巴緜?堅持住!堅持就是勝利!加油啊!”山頂上傳來有力的呼喊聲,鮮艷的紅旗嘩啦啦地飄著。
毛主席笑著對大家說:“那是宣傳隊同志們,我們要很好地學習他們這種頑強的精神?!币粫?,暴風雪停了,火紅的太陽又出現(xiàn)在天空。
毛主席健步登山,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達了山頂。這時,大家覺得透不過氣來,心怦怦地跳得很快,直想坐下來歇一會兒。毛主席和藹地說:“同志們,我們不能在這里休息!這里空氣稀薄,有危險。再加一把勁兒下山去?!睉?zhàn)士們一聽都歡騰起來,很快地跟隨毛主席下了山。就這樣,毛主席帶領紅軍戰(zhàn)士,翻過了長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
師:從武杏穎同學的故事中,老師看到了一個做事認真的的孩子。正是因為中國有了毛主席,我們才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他是我們的大救星啊!
男:我們的祖國一直在感動著我們,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幅圖片,大家一起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大屏幕出現(xiàn)畫面)。
1、第一幅圖:奧運領獎臺上,中國運動員舉起獎牌熱淚盈眶。(主持人讓同學自由發(fā)言)。
2、第二幅圖:嫦娥一號發(fā)射成功(主持人讓同學自由發(fā)言)。
3、第三幅圖:總理親臨地震現(xiàn)場(主持人讓同學自由發(fā)言)。
女: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我相信,有了黨中央的關懷,再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怕!
作者/葉浪。
那是一張熟悉的臉。
是我痛失親人后看到的最真切的笑臉。
眼里閃著淚花。
話里充滿著力量。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陌生的臉。
是我埋在瓦礫下看見的最勇敢的臉。
撬開了殘垣。
搬走了巨石。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美麗的臉。
是我躺在病床上看見的天使的臉。
包扎我的創(chuàng)傷。
驅走我的恐懼。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慈祥的臉。
是我奔離教室前看過的最鎮(zhèn)靜的臉。
為了自己的學生。
成就了自己的永恒。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年輕的臉。
是我在排隊長列里看到的最急切的臉。
為了災區(qū)的傷員。
獻出了自己的殷殷鮮血。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忙碌的臉。
是我在救災一線上看到的最疲憊的臉。
眼里布滿血絲。
來不及顧及自己的家人。
那一刻。
我感到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世上最可愛的臉。
是家鄉(xiāng)地震后不曾面見過的男男女女的臉。
雖遠在他鄉(xiāng)海外。
溫暖的目光卻緊緊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地動天不塌。
大災有大愛。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很多國家都盯著中國這塊大肥肉。今天的中國,需要我們從現(xiàn)在起就學好本領,掌握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投身到保衛(wèi)、建設祖國的行列中去。當然,真正的愛國不是一堂主題班會所能完全體現(xiàn)的,真正愛國更應該體現(xiàn)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沒有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班級、對學校的愛,是不能談及愛祖國的。今后,希望大家做好每件小事。時刻記住自己是中國人。
活動在歌曲《我的中國心》中結束。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五
2、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理解“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yǎng)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1、體驗、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了解音樂風格。
2、學會附點、前十六、后十六等節(jié)奏型。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2、你們能舉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頌祖國的歌曲嗎?(我的中國心、中國人等)。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起來學習一首新歌《愛我中華》。
1、播放碟片,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對歌曲的樂段結構進行分析:歌曲是兩段體曲式。第一樂段的主題是1313530︱51253—︱,熱烈活躍富有舞蹈性,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礎。第一樂句4小節(jié)由音樂主題發(fā)展而成。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第三樂句是由襯詞構成補充句。中間的襯詞鮮明的表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特點。歡快活潑,興高采烈的情緒唱出主題——愛我中華。第二樂段3.1210︱2217675.曲調高昂。表現(xiàn)人們以實際行動建設自己國家的決心。第二樂句表現(xiàn)內(nèi)容和歌詞擴充了3小節(jié)。最后一小節(jié)精練堅定,使全曲以肯定語氣結束,表現(xiàn)出愛我中華的決心不動搖。
3、節(jié)奏練習2/4。
①×××︱×××︱××××︱×0‖。
②×××︱×××︱×.×︱×0‖。
③×××︱×××︱××××︱×0‖。
④×××︱×××︱××××︱×0‖。
4、跟老師的鋼琴伴奏學唱歌曲,強調用歡快跳躍、富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師總結:
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的內(nèi)容。我們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的發(fā)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我們更應該團結起來。大到我們的國家,小到我們的班級體,我們都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六
愛國主義作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價值觀和品質,必須經(jīng)過長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
班會目的:
通過召開《愛,讓中國更美麗》主題班會,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深深感受到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少年是那么驕傲與自豪。
1、搜集相關資料(歌曲、圖片、電影片段)。
2、課件ppt。
視頻解說、歌唱愛國歌曲、競賽、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有機結合。
班會過程:
導入篇。
第一節(jié):建國篇。
1).全班同學起立齊唱國歌。(播放國歌,插入flash升旗)。
2).播放開國大典毛主席講話錄音,
東方紅,太陽升,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升起了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從那一刻,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讓我們共同回憶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播放視頻《開國大典》。
第二節(jié)改革開放篇。
(播放專題片“改革開放30年”,出現(xiàn)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錄象)。
思考::請同學們注意出現(xiàn)了哪些經(jīng)典瞬間。
第三節(jié)中國之最篇。
(播放歌曲感受中國之最)。
第四節(jié):愛國篇。
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中學生如何愛國?”
總結:我們不必為保衛(wèi)祖國浴血奮戰(zhàn),也不必像奧運健兒那樣為國爭光,更不必像革命烈士那樣為國捐軀,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愛國就應從愛自己、愛周圍的人、愛學校、愛家鄉(xiāng)做起,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你看見師長和同學時,你問候了嗎?當你看見學校的水龍頭在滴水,你主動將它擰上了嗎?當你離開教室看見窗子和燈沒關時,你能將它關好嗎?當你走在校園里,看見腳下有雜物時,你會彎一彎腰把它撿掉嗎?同學們,愛國就從一聲問候、一次關燈、一次揀雜物開始吧!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就是愛國的表現(xiàn)。我相信,一個熱愛自己學校的人,那么也一定熱愛自己的祖國。
展示一組圖片。
老師: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新時代的中學生的表現(xiàn)吧。
第五節(jié):結束篇。
結束語:回首昨天,我們的祖國在曲折中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展望未來;我們的祖國以讓世人矚目的姿態(tài)扣響了新世紀的鐘聲。而今天,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為“中華之崛起”而發(fā)奮圖強,用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歷史將會驗證我們誓言!我們是這新時代的主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要站在世界之巔高呼:(學生一起)。
我自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中國因我們而美麗!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一、能用熱情歡快的情緒和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二、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了解對歌的特點和民歌的風格。
三、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
過程與方法:
1:喜愛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了解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和相關文化,并能產(chǎn)生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和老師同學一起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造性演唱。
2:在音樂中享受歡樂,拓寬民族文化視野,增強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意識和熱愛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演唱了解西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拓寬民族文化視野。
教學難點:
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導下,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學中,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jù)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xiàn)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情感內(nèi)涵的整體把握。
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以西南少數(shù)民族音調為素材,歌曲在五聲宮調式的基礎上揉進了大調的因素,色彩明朗鮮明,為單二部曲式。第一部分1-12小節(jié),用跳躍歡快的舞蹈節(jié)奏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以135三音組為骨干音的民族音調,加上“咳羅咳羅咳”的襯詞,抒發(fā)了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熱愛中華的美好情感;第二部分旋律到達高音區(qū),反復詠嘆“愛我中華”的主題,表達了中華兒女共同攜手、建設國家的堅定決心,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勃勃雄姿。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欣賞法、范唱法、跟唱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教材。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情境創(chuàng)設,聽賞音樂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做鋪墊。
一、導入新課。
聽幾個音樂片段(見課件)提問:哪一民族的哪一首歌曲?(蒙古族《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維吾爾族《大阪城的姑娘》、傣族《月光下的鳳尾竹》)。
引言:傣族在我國的那個地方?(西南地區(qū)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最多的地方,這些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這里有侗族大歌、納西古樂、苗族飛歌、壯族歌圩、銅鼓舞。。。。。?!稅畚抑腥A》這首歌曲以西南民族音調為素材,唱出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共同心聲。
設計意圖:聽辨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音樂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豐富多彩。這三首歌曲速度有慢有快、情緒也不同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到音樂的對峙。
1、師范唱歌曲:讓同學們關注這首歌的情緒和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跟琴學唱,請同學們用歌聲唱出“愛我中華”的自豪和熱情。難唱的或唱錯的地方,由教師范唱指導,直至熟悉歌曲。
3、分析歌曲。
師小結:這首歌第一部分1-12小節(jié),用跳躍歡快的舞蹈節(jié)奏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以135三音組為骨干音的民族音調,加上“咳羅咳羅咳”的襯詞,抒發(fā)了各民族人民親如一家、熱愛中華的美好情感;第二部分旋律到達高音區(qū),反復詠嘆“愛我中華”的主題,表達了中華兒女共同攜手、建設國家的堅定決心,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勃勃雄姿。
4、欣賞宋祖英的演唱。
5、請同學舉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祖國讓你驕傲的實例。(如神七升空,奧運會舉行,汶川地震的守望相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能用熱情歡快的情緒和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通過提問讓學生分析歌曲了解這首歌的色彩、節(jié)奏、旋律、曲式結構。請同學舉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祖國讓你驕傲的實例,增強同學民族自豪感。愛我中華,揚我國威。
(二)結束語:
我們今天以西南風情為主題,學唱了《愛我中華》、欣賞了壯族民歌,在我國美麗的西南地區(qū),有著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更有絢麗燦爛的音樂文化,我們可通過網(wǎng)絡書本去更多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拓寬民族文化視野,更多感受民族音樂文化璀璨的藝術光彩。
【教學總結】。
《愛我中華》這堂課結束之后,本人總結了課堂中的優(yōu)缺點,現(xiàn)反思如下:
一、關于目標的達成情況:
本課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在分組競賽的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熱情,而且回答問題的準確率也較高,這說明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確實學到了知識,真正掌握了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特點,才能準確地分辨出少數(shù)民族音樂。而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二、關于音樂性的問題:
由于本人在準備時只想讓學生盡量了解少數(shù)民族音樂,所以教學內(nèi)容很多,以至于在課堂中教師說得太多,忽略了音樂的“表現(xiàn)性”,這是本課最大的遺憾,應該讓學生盡可能的動起來,讓學生在自身的身體語言中去領悟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特點。
綜上所述,我覺得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個性化的教育思想,專業(yè)的教育理論,扎實的專業(yè)素質,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課堂調控能力。盡管有時需要以時間分配作為決定取舍的代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應該盡力做到盡善盡美,讓我們的音樂教學成為藝術中的藝術。讓我們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藝術享受,包括教師的授課藝術。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1、自學本課7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3、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教學準備:“愛我中華”的歌曲。教學難點、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2、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教學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與祖國相關的資料,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老師提問:國旗、國歌、中國地圖、民族等。并五出示課件,最后出示少數(shù)民族的圖片,再導入課題。2、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3、你們想唱這首歌嗎?要想唱好這首歌,我們首先要理解歌詞,把作者藏在歌詞的情感挖掘出來,悟到自己的心中去,這樣才能唱出動人的歌。下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讀一讀,悟一悟。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1、選擇自己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在課文中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不懂的、自己想說的話做上記號,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三、學習歌詞1、自由讀課文。歌詞共幾段?各分幾句?2、匯報。三、再讀,感知1、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健兒”、“建設”、“雄姿英發(fā)”等詞句來深入理解、感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3、指導感情讀,體會“愛我中華”每次重復所表達的情感。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九
1、自學本課7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
教學準備:“愛我中華”的歌曲。
教學難點、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與祖國相關的資料,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老師提問:國旗、國歌、中國地圖、民族等。并五出示課件,最后出示少數(shù)民族的圖片,再導入課題。
2、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
3、你們想唱這首歌嗎?要想唱好這首歌,我們首先要理解歌詞,把作者藏在歌詞的情感挖掘出來,悟到自己的心中去,這樣才能唱出動人的歌。下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讀一讀,悟一悟。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選擇自己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在課文中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不懂的、自己想說的話做上記號,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三、學習歌詞。
1、自由讀課文。
歌詞共幾段?各分幾句?
2、匯報。
三、再讀,感知。
1、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健兒”、“建設”、“雄姿英發(fā)”等詞句來深入理解、感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3、指導感情讀,體會“愛我中華”每次重復所表達的情感。
四、學唱歌曲。
五、交流歌曲的寫作手法。
六、總結全文。
這么美的歌詞,配的旋律,更能表達人們的愛國情感,就讓我們載歌載舞再一次聽聽這首催人奮進的歌吧!
六、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找一找其它相似的愛國主義的歌曲。
板書設計。
親密團結。
愛國愛家。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學會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2、能運用所學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在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回球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根據(jù)實際距離確定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2、一條線段長是1毫米,你能在圖紙上畫出來嗎?
二、新課探究。
1、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根據(jù)剛才的活動情況,想想什么叫比例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也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
2、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認識。
(1)示中國地圖,比例尺1:600000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學生: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60000000厘米。
(2)示北京地圖: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和上幅圖有什么區(qū)別?
師:這是兩種類型的比例尺,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可操作性強,便于估計。
(3)師:你會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嗎?
40千米=4000000厘米。
1:4000000。
思考: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應該注意什么?
(4)學習放大的比例尺。
生:比例尺2:1表示圖上距離2厘米等于實際1厘米。
(5)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觀察:1:60000000??1:40000002:1。
思考:比例尺書寫形式有什么特征?
總結: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三、新知應用。
下面我們來試著計算比例尺。
四、鞏固應用。
1、基本練習。
(1)一幅圖的和()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是實際距離()。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倍。
2、完成例1后做一做。
五、全課總結。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我們的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就讓我們自豪地說:“中華少年”。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
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并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這些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解疑。
(師重點指導理解字詞)。
1、分節(jié)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3、結合朗讀,評議,逐步了解主要內(nèi)容。
4、說說:通過朗讀詩歌,你從中感受到中華少年怎樣的情懷。
(引導學生從第1—5小節(jié)中體會作為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從第6—8小節(jié)中體會到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5、結合體會,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指名分角色讀-----小組分角色比賽讀。)。
1、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朗讀后的體會。
2、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原因。
(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說明喜歡的原因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交流: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對詩句表達特點的感受,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或真實的想法等。)。
3、教師重點引導品析以下詩句:
1)東方之美,滋養(yǎng)著龍的傳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這是本節(jié)的小結,也是2—4小節(jié)的概括。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們,培養(yǎng)了我們。
2)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這是中華少年的鏗鏘誓言,四個排比句和上面的四個“不”字句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其愛國心、自豪情自然流露出來。
4、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全班再次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師總結: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的、最博大的情感,作為中華少年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時刻銘記中華母親的功德,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努力學習,為祖國譜寫更璀璨的詩篇!
1、摘錄文中自己喜歡的詩句。
2、查閱其他的愛國詩歌,有感情地讀一讀。
本篇課文既是一首朗誦詩,又是一篇自讀課文,對此,在課堂上,教師輕分析重朗讀,在學生初步感知了詩歌大意,了解了詩歌的篇章結構后,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上,朗讀講究層次,首先是自由朗讀,這是分角色朗讀的基礎,每個學生自由讀,大聲讀,把詩讀正確,讀流暢,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這樣有利于準確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其次是分角色朗誦。按照本詩中的提示,分甲、乙、丙、丁分角色朗誦,可以四人小組合作讀,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讀。通過層層深入、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深切感受字里行間散發(fā)的深情與激情,點燃學生心中愛國情感的火花,為自己身為一名中華少年而自豪,為建設祖國而努力。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與突破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突破方法:課前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的發(fā)展,課堂上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
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縈繞:縈回。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強悍:勇猛無所顧忌。
噩夢:可怕的夢。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比翼聯(lián)翩:翅膀挨著翅膀(飛)。
3.生交流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jié)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設計理念:
音樂是積聚靈感、促發(fā)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潛力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認識,我設計了本節(jié)課。
二、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在本單元中起著總結全單元的作用,它體現(xiàn)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教育理念”,《愛我中華》是一首集我國南北地區(qū)較有代表性的少數(shù)民族歌舞音調創(chuàng)作而成歌曲,四四拍,曲式結構為三段式,全曲旋律流暢,變化豐富,有張有弛,一氣呵成,營造了熱情奔放的情緒。
三、教學目標:
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品德的教育。
1、通過學習,使學生們能用熱情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情趣和喜悅心情。
2、從民族音樂出發(f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四、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難點:計劃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準確掌握多變的節(jié)奏,及時呼吸,吐字清晰。
五、教法、學法。
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搶答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題,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六、教學流程。
現(xiàn)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xiàn),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xiàn)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本課的教學過程是由導入新課、學習歌曲、知識講解、拓展延伸四個部分組成。
1、首先我用知識搶答導入新課,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眾多的國家,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由于生活地區(qū)環(huán)境等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歌舞音樂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課題。
2、學習歌曲,先用聆聽法讓學生欣賞全曲,欣賞是因為只有讓學生在聆聽中去體驗、感悟音樂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審美經(jīng)驗,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帶著不同層次的問題:(1)這首歌運用了什么樣的演唱形式?(2)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接下來是教授歌曲,在聆聽的基礎上來教授,我彈琴協(xié)助,這樣就增強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熱情、自豪、歡快的。
3、知識講解:
4、拓展延伸:通過簡單介紹不同民族的歌舞,讓學生了解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民族文化,目的在于激發(fā)他們繼續(xù)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最后給學生留的課外作業(yè)是讓學生為這首歌重新創(chuàng)編歌詞,引導學生從愛祖國的情感聯(lián)系發(fā)展到愛家鄉(xiāng)、愛學校、愛班級,這就再一次讓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編能力得到了鍛煉,讓學生的情感從創(chuàng)作中得到升華。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能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通過朗讀,加深對這首詩的體會。
重點: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朗讀,加深對詩歌的體會。
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讀通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大聲讀,把詩讀流暢,初步了解文只一些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
(2)同桌交流朗讀。
(3)分角色朗讀,可四人合作讀,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讀。
(4)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二.讀懂,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的情境,說說自己最喜歡讀哪一節(jié)。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適當指導與點撥。
(3)讀后談體會。
第一節(jié):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通過哪些詞語表現(xiàn)出來?你由這些詞語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
第二節(jié):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哪些給你人生的啟迪,借助詩歌的表達來說一說。分角色浪讀第二節(jié)。
第三.四節(jié):這兩節(jié)詩中,出現(xiàn)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與先烈?你最想給同學們介紹的是哪一位?注意詩歌的用典。
第5~8節(jié):涉及到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詩句。
3.朗讀升華。
(1)自由朗讀全詩,用一兩句簡潔扼要的話,說說讀這首詩的體會。
(2)分角色朗讀。推薦四位同學表演朗讀,入情入境地感受詩句的情感。
(3)組合.排練詩朗誦。
三.課堂小結。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五
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最博大的情感,本詩作者以新時代中華少年的視角激情贊美了祖國,抒發(fā)了作為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全詩共8個小節(jié)。第1節(jié)以壯麗廣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這是全詩的總起。從結構上來說是先分后總,“雪蓮”喻指純潔,“海燕”喻指勇敢樂觀,“雛鷹”喻指抱負遠大,“山丹丹”喻指熱烈頑強,末句小結中華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第2、3、4節(jié)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展開:第2節(jié)是寫祖國錦繡的山川哺育了中華少年;第3小節(jié)寫祖國悠久的文化滋潤著中華少年;第4節(jié)是寫祖國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風俗滋養(yǎng)了中華少年。這三個小節(jié)結構上都是先分后總。第5節(jié)是回顧中華母親的艱難歷程,曉喻中華少年應該繼承先輩的志愿。第6、7節(jié)是寫中華少年的誓言,表達了中華少年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情懷。第8節(jié)是全詩的總結。
現(xiàn)在升入六年級的學習,是小學的最高年級,學生除了自豪以外,學習還有一定的壓力,因為除了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以外,還要將六年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不過學生掌握了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語言知識,部分學生對愛國人物、愛國名句,愛國的故事,以及對祖國的屈辱史和輝煌成就也有所了解,對分析課文、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jié)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自豪驕傲。
做個愛祖國的少年。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誦的能力;感染教育學生要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教學重點是分角色、表演朗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學生要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v觀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tǒng)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匯報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xiàn)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具準備:
教法學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nèi)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蹦銖闹畜w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蹦銖哪男┓矫娓惺艿街腥A雄姿英發(fā)?(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奮起步伐。
雄姿英發(fā)。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一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新詞,理解歌詞內(nèi)容。
2、憑借歌詞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探究精神,激發(fā)學生強烈的。
民族情和愛國情。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體會歌詞結尾點題、首位呼應、反復詠嘆的表達方式。
教學重點、難點:
引導學生通過歌詞領悟民族之間和睦相處的美好感情,充分認識到我們的祖國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整體,只有各民族兄弟姐妹相親相愛,我們的祖國才會蒸蒸日上、興旺發(fā)達。
一、歌曲導入:
1、同學們,喜歡聽歌嗎?希望老師今天播放的歌曲你們也會喜歡,但在播放歌曲前,老師有個小小的要求:會唱的同學請隨著錄音機一起唱,好嗎?聽?。ń處煵シ鸥枨稅畚抑腥A》。)。
2、你們知道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嗎?對了,《愛我中華》!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就是這首歌的歌詞。(教師板書課題)。
3、簡介歌詞作者、演唱者和寫作背景。
4、學生交流搜集的各民族的資料。(給予學生及時的評價)。
二、講讀課文:
1、每個民族有每個民族的特色,五十六個民族的特色和風俗,我們就是說上三天三夜也不一定能說完,下面就讓我們走進課文--(教師范讀課文)。
(2)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個人、同桌、小組等)讀課文。
(要求:只要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3)學生讀課文。(指3--4名學生讀后齊讀)。
2、請同學們自由讀歌詞的第一部分:
(1)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或你讀出了什么?
a、比喻句。
b、情感表達:雖然五十六個民族各有特色,雖然五十六個民族語言存在差異,但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的心聲--愛我中華,是永遠不會變的。
課件出示少數(shù)民族圖片:(傣族、蒙古族、維吾爾族……)。
(2)學生朗讀。(學生自愿起來朗讀后齊讀)。
3、既然五十六個民族表達了一個意思--愛我中華,那都體現(xiàn)在哪里呢?請同學們默讀歌詞第二部分。
(1)組織交流:
1)我讀出了:體育健兒為了祖國的榮譽,在世界賽場上爭金。
奪銀。
a、師:你從哪句當中體會到的?
生:從“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BR> 課件出示:(劉翔跨欄、姚明、邢慧娜萬米跑……)。
2)我讀出了:中國很強大。
a、師:你從哪句當中體會到的?
生:從“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保ㄉe例:神州五號……,工程師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b、師:難道就工程師在建設我們的祖國嗎?
生:不是。(一一列舉:工人、農(nóng)民、醫(yī)生、教師……,都在為祖國的建設出力,都在建設我們的祖國。)。
c、師:這些人(出示圖片),也就是各行各業(yè)的從業(yè)者,都為建設我們美好的家園,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辛苦而忘我地工作著。
3)你還有什么發(fā)現(xiàn)?
生:我發(fā)現(xiàn):“愛我中華”這四個字在第二部分歌詞中出現(xiàn)4次……。
結合理解:反復的修辭方法,逐步深化表達的思想感情。
4)還有嗎?
課件出示:(神州五號飛天、奧運健兒站在領獎臺上……),包含了中華各族兒女昂首闊步推動著偉大的祖國進入一個嶄新的時代。
(2)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指導學生朗讀結合課件的圖片)。
(3)學生朗讀課文。(分角色后齊讀)。
(4)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三、總結全文:
1、樸實的語言,歡快的節(jié)奏,寫出了我國56個民族兒女團。
結一心、愛國愛家的深厚情感。歌詞也用比喻、反復等修辭方法寫出了各民族兄弟姐妹親如一家的喜人情景。
2、那就讓我們隨著音樂的節(jié)拍,踏歌起舞吧!(學生隨音樂唱。
四、作業(yè):
仿照課文,編一首自己的歌詞或詩歌,下節(jié)課交流。
作者郵箱:lieren2084@。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二
教學目的:
一、讓學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國歌舞音樂的品種及其基本風格。
二、能夠用圓潤而有彈性的聲音、輕快活潑的情緒演唱《愛我中華》。
三、教育學生應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及特點。
教學設想:
為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創(chuàng)造條件。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感覺、欣賞的環(huán)境;給學生提供充分參與、體驗的機會;給學生提供感覺音樂美、創(chuàng)造音樂美的時機。
教具:
多媒體課件。
教材分析:
族歌舞音調創(chuàng)作而成的歌曲,4/4拍,e調式。曲式結構為三段體,即a+b+a+c。其中,a段(領唱部分)是全曲的主題段,b段和c段(齊唱部分)是與a段構成對比的段落。整段音樂既跳蕩又平穩(wěn),表現(xiàn)出一種載歌載舞的喜悅之情。b段是一個帶有插句性質的對比性段落,這個只有三個音(sol、rei、dao)構成的樂段基本上重復的是一個音型,這種帶有集體舞風格特點的節(jié)奏型,第一次輕松地將歌曲送上高潮。c段是一個具有較強對比性質的音樂段落,此段音樂的節(jié)奏型既表現(xiàn)出“呼口號”的氣勢,又表現(xiàn)出集體舞的歡快和熱烈。整首作品有張有弛,一氣呵成。
1、作品簡介:
《愛我中華》為二段體結構,b大調,4/4拍子。歌曲情緒快樂,活潑,充滿了自豪感,表現(xiàn)了中華兒女愛祖國的深厚感情,這首歌可以是獨唱,也非常適合領唱加合唱或齊唱。
2、詞作者簡介:
喬羽我國著名的老一代詞作家、劇作家、音樂文學理論家,山東濟寧人。喬羽在電影、電視、歌劇、歌曲等領域都有突出的成就。代表作有:歌劇劇本《花開滿山頭》、《果園姐妹》,電影文學劇本《紅孩子》(合作)、《劉三姐》,話劇劇本《楊開慧》(合作)等。歌詞作品有《我的祖國》、《祖國頌》、《讓我們蕩起雙漿》、《思念》、《難忘今宵》和《愛我中華》等。
3、曲作者簡介:
徐沛東1954年生,遼寧大連人。我國著名作曲家,主要作品有歌曲《我熱戀的故鄉(xiāng)》、《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亞洲雄風》、《愛我中華》等;《趟過男人河的女人》和《和平年代》等。
徐沛東是大陸流行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西北風”的代表作家,為大陸流行音樂的發(fā)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德育滲透:
教育學生熱愛祖國大家庭,努力學習,將來把我們祖國建設的更美麗。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播放一段“少數(shù)民族服飾展”片斷,請同學們搶答他們分別屬于哪個少數(shù)民族?將學生說的各種答案總結歸納,并對積極舉手發(fā)言的同學以充分地肯定、鼓勵和表揚。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引入:(課件1:背景畫面)。
(五十六個民族:漢族、苗族、回族、藏族、土家族、朝鮮族、維吾爾族、蒙古族、傣族、黎族、羌族、白族、壯族、滿族、瑤族、彝族等五十六個民族)。
2師:這五十六個民族由于生活的地區(qū)環(huán)境等的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宗教信仰也不同,所產(chǎn)生的歌舞音樂肯定也不相同。那么,什么是歌舞音樂呢?(課件)。
3、揭示課題: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首歌舞音樂《愛我中華》。
二、新課學習。
(一)聆聽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熟悉歌曲的旋律。
1、第一遍欣賞歌曲。
“熱情”“奔放”“激昂”“歡快”“奮進”等等。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歌曲中出現(xiàn)了女聲領唱,男女聲合唱,男女聲對唱等形式。
3、讀歌詞(輕聲高位置,再次讓學生進行發(fā)聲的練習)。
讀歌詞時可以以師生互動的形式進行:老師讀第一部分,引導學生發(fā)聲的方法和讀歌詞的情緒,學生讀第二部分,師生共同讀第三部分。
問題:1、關于歌曲中的反復記號。
4、你認為能表達歌曲中心的歌詞是哪一句?五十六族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
5、作品分析。
師:我們欣賞了歌曲的旋律,讀了歌曲的歌詞,下面我們進一步了解一下這首歌曲??创笃聊唬堃晃煌瑢W來讀一讀。
生:《愛我中華》是一首表現(xiàn)愛國主義精神的歌曲。歌中唱出五十六個民族團結一致、建設中華的豪情壯志,也唱出了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種語言匯成的一個共同思想——愛我中華。歌曲為兩段體結構。歌曲吸收了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素材創(chuàng)作而成,其中“咳啰咳啰咳啰咳啰”就有鮮明的民族語言特色,并具有舞蹈音樂的性質。
6、老師范唱(用情緒感染學生,用情感帶動學生)問題:找出你認為最難唱的一句!
7、全體學生完整演唱此歌,注意:
1、裝飾音、修止符的運用。
2、控制整體音量。
3、高音時不要喊叫,注意聲音強弱對比。
完全熟練以后,三段作對比。讓學生感覺力度、表情、速度變化,對音樂表現(xiàn)的影響。
三、教學拓展。
由歌曲《愛我中華》引入少數(shù)民族歌舞音樂簡介,并欣賞部分民族歌舞音樂。
1、欣賞蒙古族歌舞音樂。
特色:熱情、勇敢、節(jié)奏歡快。
舉例:滕格爾演唱的歌曲。
2、欣賞維吾爾族歌舞音樂。
特色:開朗、奔放、造型優(yōu)美、挺拔。
舉例:舉例:《娃哈哈》《掀起你的蓋頭來》等等。
3、欣賞藏族歌舞音樂。
舉例:韓紅演唱的歌曲。
四、鞏固練習。
欣賞由宋祖英演唱的《愛我中華》,全體學生一起跟隨演唱及表演。
五、教師小結,下課。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三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xiàn)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2、播放歌曲《愛我中華》(同學們可以聽,也可以邊聽邊唱。)。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nèi)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你從中體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蹦銖哪男┓矫娓惺艿街腥A雄姿英發(fā)?(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六、作業(yè)設計。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四
通過觀看短片、詩朗誦和歌舞表演等多種形式讓學生感受到近年來中國發(fā)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從而感受祖國的偉大。激發(fā)學生熱愛祖國并為祖國而努力學習。
講故事、歌曲,詩歌朗誦等多種形式組合。
1、學生分成小組,從網(wǎng)上,書籍,收集有關知識,圖片,排練與主題活動有關的詩、歌、講故事、朗誦等。
2、布置教室。
“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種語言,匯成一句話,愛我中華愛我中華愛我中華…”(在《愛我中華》的歌聲中,男女主持人上場)。
男:無論走多遠,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中國人。
女:無論到何時,我們都不能忘記,我們是炎黃子孫。
男:在祖國64歲生日到來之際,讓我們一起齊聲高喊:祖國,我愛您!(全班一起高喊)。
女:我們的祖國,因為有了先烈們的拋頭顱、灑熱血,才有了今天的和平。
1、觀看ppt,感受祖國悠久的文化歷史。
2、大家談談觀后感。
3、武杏穎同學講長征故事。
名言警句經(jīng)典勵志名言警句大全天麻的功效與作用及食用方法。
1935年6月,毛主席帶領的紅軍長征隊伍渡過了大渡河,來到了大雪山腳下。按季節(jié)說,6月的天氣是暖和的,可是,站在大雪山腳下,一股強大的冷空氣迎面撲來,有的戰(zhàn)士冷得直打哆嗦呢!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紅軍戰(zhàn)士爬雪山了。看,毛主席走在隊伍最前頭。開始,雖然雪淺,可是,腳下滑,有時向上爬兩步就會滑下幾步來。爬了一會兒,雪越來越深了。誰要不小心一腳踩進雪窩里,整個身子就會陷下去,半天也爬不出來呢!
一個警衛(wèi)戰(zhàn)士想去攙扶毛主席,不料腳下一滑,站都站不住,毛主席伸出一雙大手把他拉住了。毛主席沒有穿棉衣,他那灰色的褲子和黑色的布鞋都濕透了。警衛(wèi)戰(zhàn)士小陳走到毛主席面前說:“主席!這山太難上了,讓我攙扶著您走吧!”
“不!”毛主席一邊走一邊說,“你和我一樣的累嘛!”走到半山腰,忽然,烏云貼著山頂,暴風越刮越大?!爸飨?要下雪了吧?”小陳問。毛主席迎著暴風抬頭望去,神情自若地說:“馬上就要下雪了,讓大家都準備一下?!痹拕傉f完,嘩啦啦,一陣像雞蛋大小的冰雹沒頭沒腦地打了下來。戰(zhàn)士們撐起了油布,讓毛主席站在中間,大家圍在四周。這時,暴風呼呼、雷聲隆隆、雪花飄飄,簡直像天塌一樣?!巴緜?堅持住!堅持就是勝利!加油啊!”山頂上傳來有力的呼喊聲,鮮艷的紅旗嘩啦啦地飄著。
毛主席笑著對大家說:“那是宣傳隊同志們,我們要很好地學習他們這種頑強的精神?!币粫?,暴風雪停了,火紅的太陽又出現(xiàn)在天空。
毛主席健步登山,和戰(zhàn)士們一起到達了山頂。這時,大家覺得透不過氣來,心怦怦地跳得很快,直想坐下來歇一會兒。毛主席和藹地說:“同志們,我們不能在這里休息!這里空氣稀薄,有危險。再加一把勁兒下山去?!睉?zhàn)士們一聽都歡騰起來,很快地跟隨毛主席下了山。就這樣,毛主席帶領紅軍戰(zhàn)士,翻過了長征路上第一座大雪山——夾金山。
師:從武杏穎同學的故事中,老師看到了一個做事認真的的孩子。正是因為中國有了毛主席,我們才能坐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他是我們的大救星啊!
男:我們的祖國一直在感動著我們,下面我們來欣賞幾幅圖片,大家一起來談談自己的感受:(大屏幕出現(xiàn)畫面)。
1、第一幅圖:奧運領獎臺上,中國運動員舉起獎牌熱淚盈眶。(主持人讓同學自由發(fā)言)。
2、第二幅圖:嫦娥一號發(fā)射成功(主持人讓同學自由發(fā)言)。
3、第三幅圖:總理親臨地震現(xiàn)場(主持人讓同學自由發(fā)言)。
女:2008年5月,里氏高達8.0級的汶川大地震一度牽動了世界各地的心,地震震倒了一座座樓房。我相信,有了黨中央的關懷,再大的困難我們都不怕!
作者/葉浪。
那是一張熟悉的臉。
是我痛失親人后看到的最真切的笑臉。
眼里閃著淚花。
話里充滿著力量。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陌生的臉。
是我埋在瓦礫下看見的最勇敢的臉。
撬開了殘垣。
搬走了巨石。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美麗的臉。
是我躺在病床上看見的天使的臉。
包扎我的創(chuàng)傷。
驅走我的恐懼。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慈祥的臉。
是我奔離教室前看過的最鎮(zhèn)靜的臉。
為了自己的學生。
成就了自己的永恒。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年輕的臉。
是我在排隊長列里看到的最急切的臉。
為了災區(qū)的傷員。
獻出了自己的殷殷鮮血。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一張忙碌的臉。
是我在救災一線上看到的最疲憊的臉。
眼里布滿血絲。
來不及顧及自己的家人。
那一刻。
我感到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那是世上最可愛的臉。
是家鄉(xiāng)地震后不曾面見過的男男女女的臉。
雖遠在他鄉(xiāng)海外。
溫暖的目光卻緊緊地落在了我的身上。
那一刻。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地動天不塌。
大災有大愛。
我感到自己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們國家地大物博,很多國家都盯著中國這塊大肥肉。今天的中國,需要我們從現(xiàn)在起就學好本領,掌握先進的科技文化知識,投身到保衛(wèi)、建設祖國的行列中去。當然,真正的愛國不是一堂主題班會所能完全體現(xiàn)的,真正愛國更應該體現(xiàn)在平時的一點一滴中,沒有對父母、對老師、對同學、對班級、對學校的愛,是不能談及愛祖國的。今后,希望大家做好每件小事。時刻記住自己是中國人。
活動在歌曲《我的中國心》中結束。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五
2、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緒,表達出對祖國的熱愛之情,理解“五十六個民族親如一家”,培養(yǎng)他們民族團結的思想。
教學重難點:1、體驗、感受民族音樂的魅力,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了解音樂風格。
2、學會附點、前十六、后十六等節(jié)奏型。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題。
1、同學們,你們知道我們的國家有多少個民族嗎?(五十六)你知道的有哪些呢?
2、你們能舉出所熟悉的其他歌頌祖國的歌曲嗎?(我的中國心、中國人等)。
二、揭示課題:今天我們起來學習一首新歌《愛我中華》。
1、播放碟片,感受歌曲的情緒。
2、教師對歌曲的樂段結構進行分析:歌曲是兩段體曲式。第一樂段的主題是1313530︱51253—︱,熱烈活躍富有舞蹈性,這里奠定了歌曲的基礎。第一樂句4小節(jié)由音樂主題發(fā)展而成。第二樂句是第一樂句的變化重復。第三樂句是由襯詞構成補充句。中間的襯詞鮮明的表現(xiàn)了少數(shù)民族的語言特點。歡快活潑,興高采烈的情緒唱出主題——愛我中華。第二樂段3.1210︱2217675.曲調高昂。表現(xiàn)人們以實際行動建設自己國家的決心。第二樂句表現(xiàn)內(nèi)容和歌詞擴充了3小節(jié)。最后一小節(jié)精練堅定,使全曲以肯定語氣結束,表現(xiàn)出愛我中華的決心不動搖。
3、節(jié)奏練習2/4。
①×××︱×××︱××××︱×0‖。
②×××︱×××︱×.×︱×0‖。
③×××︱×××︱××××︱×0‖。
④×××︱×××︱××××︱×0‖。
4、跟老師的鋼琴伴奏學唱歌曲,強調用歡快跳躍、富有朝氣的`歌聲演唱歌曲。
教師總結:
總結這節(jié)課學到的內(nèi)容。我們是由五十六個民族組成的,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個民族的發(fā)展關系到整個國家的命運,我們更應該團結起來。大到我們的國家,小到我們的班級體,我們都應該團結友愛,互相幫助。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六
愛國主義作為人的一切基本道德價值觀和品質,必須經(jīng)過長期教育和熏陶,才能逐步形成。
班會目的:
通過召開《愛,讓中國更美麗》主題班會,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深深感受到作為新時代中國青少年是那么驕傲與自豪。
1、搜集相關資料(歌曲、圖片、電影片段)。
2、課件ppt。
視頻解說、歌唱愛國歌曲、競賽、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有機結合。
班會過程:
導入篇。
第一節(jié):建國篇。
1).全班同學起立齊唱國歌。(播放國歌,插入flash升旗)。
2).播放開國大典毛主席講話錄音,
東方紅,太陽升,1949年10月1日,開國大典,天安門城樓升起了我國第一面五星紅旗,從那一刻,中國人民站起來了。中華民族的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讓我們共同回憶那激動人心的時刻。
(播放視頻《開國大典》。
第二節(jié)改革開放篇。
(播放專題片“改革開放30年”,出現(xiàn)鄧小平,江澤民和胡錦濤的錄象)。
思考::請同學們注意出現(xiàn)了哪些經(jīng)典瞬間。
第三節(jié)中國之最篇。
(播放歌曲感受中國之最)。
第四節(jié):愛國篇。
討論“在日常生活中,中學生如何愛國?”
總結:我們不必為保衛(wèi)祖國浴血奮戰(zhàn),也不必像奧運健兒那樣為國爭光,更不必像革命烈士那樣為國捐軀,作為中學生的我們愛國就應從愛自己、愛周圍的人、愛學校、愛家鄉(xiāng)做起,就是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當你看見師長和同學時,你問候了嗎?當你看見學校的水龍頭在滴水,你主動將它擰上了嗎?當你離開教室看見窗子和燈沒關時,你能將它關好嗎?當你走在校園里,看見腳下有雜物時,你會彎一彎腰把它撿掉嗎?同學們,愛國就從一聲問候、一次關燈、一次揀雜物開始吧!培養(yǎng)良好的`習慣,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這就是愛國的表現(xiàn)。我相信,一個熱愛自己學校的人,那么也一定熱愛自己的祖國。
展示一組圖片。
老師:下面就讓我們看看新時代的中學生的表現(xiàn)吧。
第五節(jié):結束篇。
結束語:回首昨天,我們的祖國在曲折中走過了近半個世紀的光輝歷程;展望未來;我們的祖國以讓世人矚目的姿態(tài)扣響了新世紀的鐘聲。而今天,我們每一個中華兒女都應為“中華之崛起”而發(fā)奮圖強,用實際行動去實現(xiàn)“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歷史將會驗證我們誓言!我們是這新時代的主人,我們都是炎黃子孫,都是龍的傳人。我們要站在世界之巔高呼:(學生一起)。
我自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中國因我們而美麗!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一、能用熱情歡快的情緒和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二、通過學唱歌曲,使學生了解對歌的特點和民歌的風格。
三、增強學生的愛國之情。
過程與方法:
1:喜愛我國西南少數(shù)民族風格的音樂作品,了解西南少數(shù)民族的音樂和相關文化,并能產(chǎn)生興趣。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1:能和老師同學一起對歌曲進行創(chuàng)造性演唱。
2:在音樂中享受歡樂,拓寬民族文化視野,增強繼承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意識和熱愛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通過欣賞和演唱了解西南民歌的音樂風格特點,拓寬民族文化視野。
教學難點:
教學理念:
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指導下,應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互動,將學生對音樂的感受和音樂活動的參與放在重要的位置。在教學中,強調音樂的情感體驗,根據(jù)音樂藝術的審美表現(xiàn)特征,引導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形式和情感內(nèi)涵的整體把握。
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以西南少數(shù)民族音調為素材,歌曲在五聲宮調式的基礎上揉進了大調的因素,色彩明朗鮮明,為單二部曲式。第一部分1-12小節(jié),用跳躍歡快的舞蹈節(jié)奏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以135三音組為骨干音的民族音調,加上“咳羅咳羅咳”的襯詞,抒發(fā)了各族人民親如一家、熱愛中華的美好情感;第二部分旋律到達高音區(qū),反復詠嘆“愛我中華”的主題,表達了中華兒女共同攜手、建設國家的堅定決心,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勃勃雄姿。
教學方法:
情境教學法、欣賞法、范唱法、跟唱法等。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鋼琴、教材。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情境創(chuàng)設,聽賞音樂為這節(jié)課的學習做鋪墊。
一、導入新課。
聽幾個音樂片段(見課件)提問:哪一民族的哪一首歌曲?(蒙古族《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維吾爾族《大阪城的姑娘》、傣族《月光下的鳳尾竹》)。
引言:傣族在我國的那個地方?(西南地區(qū)是我國少數(shù)民族聚居最多的地方,這些少數(shù)民族能歌善舞,這里有侗族大歌、納西古樂、苗族飛歌、壯族歌圩、銅鼓舞。。。。。?!稅畚抑腥A》這首歌曲以西南民族音調為素材,唱出各民族兄弟姐妹的共同心聲。
設計意圖:聽辨蒙古族、維吾爾族、傣族音樂讓學生了解民族音樂豐富多彩。這三首歌曲速度有慢有快、情緒也不同讓學生在欣賞中感受到音樂的對峙。
1、師范唱歌曲:讓同學們關注這首歌的情緒和歌曲所表達的情感?
跟琴學唱,請同學們用歌聲唱出“愛我中華”的自豪和熱情。難唱的或唱錯的地方,由教師范唱指導,直至熟悉歌曲。
3、分析歌曲。
師小結:這首歌第一部分1-12小節(jié),用跳躍歡快的舞蹈節(jié)奏和西南少數(shù)民族特有的以135三音組為骨干音的民族音調,加上“咳羅咳羅咳”的襯詞,抒發(fā)了各民族人民親如一家、熱愛中華的美好情感;第二部分旋律到達高音區(qū),反復詠嘆“愛我中華”的主題,表達了中華兒女共同攜手、建設國家的堅定決心,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大家庭的勃勃雄姿。
4、欣賞宋祖英的演唱。
5、請同學舉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祖國讓你驕傲的實例。(如神七升空,奧運會舉行,汶川地震的守望相助.....)。
設計意圖:引導學生能用熱情歡快的情緒和圓潤而富有彈性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通過提問讓學生分析歌曲了解這首歌的色彩、節(jié)奏、旋律、曲式結構。請同學舉出具體的例子來說明祖國讓你驕傲的實例,增強同學民族自豪感。愛我中華,揚我國威。
(二)結束語:
我們今天以西南風情為主題,學唱了《愛我中華》、欣賞了壯族民歌,在我國美麗的西南地區(qū),有著如詩如畫的山水風光,更有絢麗燦爛的音樂文化,我們可通過網(wǎng)絡書本去更多地了解相關的知識和信息,拓寬民族文化視野,更多感受民族音樂文化璀璨的藝術光彩。
【教學總結】。
《愛我中華》這堂課結束之后,本人總結了課堂中的優(yōu)缺點,現(xiàn)反思如下:
一、關于目標的達成情況:
本課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尤其在分組競賽的時候表現(xiàn)得非常熱情,而且回答問題的準確率也較高,這說明學生在這節(jié)課中確實學到了知識,真正掌握了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特點,才能準確地分辨出少數(shù)民族音樂。而這正是我所期待的。
二、關于音樂性的問題:
由于本人在準備時只想讓學生盡量了解少數(shù)民族音樂,所以教學內(nèi)容很多,以至于在課堂中教師說得太多,忽略了音樂的“表現(xiàn)性”,這是本課最大的遺憾,應該讓學生盡可能的動起來,讓學生在自身的身體語言中去領悟少數(shù)民族音樂的特點。
綜上所述,我覺得作為一個優(yōu)秀的音樂教師,不僅要具備個性化的教育思想,專業(yè)的教育理論,扎實的專業(yè)素質,還必須具備良好的課堂調控能力。盡管有時需要以時間分配作為決定取舍的代價,但無論如何,我們都要應該盡力做到盡善盡美,讓我們的音樂教學成為藝術中的藝術。讓我們的學生獲得更多的藝術享受,包括教師的授課藝術。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八
教學目標:1、自學本課7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3、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教學準備:“愛我中華”的歌曲。教學難點、重點: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2、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教學過程: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與祖國相關的資料,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老師提問:國旗、國歌、中國地圖、民族等。并五出示課件,最后出示少數(shù)民族的圖片,再導入課題。2、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3、你們想唱這首歌嗎?要想唱好這首歌,我們首先要理解歌詞,把作者藏在歌詞的情感挖掘出來,悟到自己的心中去,這樣才能唱出動人的歌。下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讀一讀,悟一悟。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1、選擇自己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2、在課文中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不懂的、自己想說的話做上記號,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三、學習歌詞1、自由讀課文。歌詞共幾段?各分幾句?2、匯報。三、再讀,感知1、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健兒”、“建設”、“雄姿英發(fā)”等詞句來深入理解、感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3、指導感情讀,體會“愛我中華”每次重復所表達的情感。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九
1、自學本課7個生字‘掌握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
教學準備:“愛我中華”的歌曲。
教學難點、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歌詞,體會其中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2、學習歌詞特有的寫作手法,感受其藝術效果。
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1、課前同學們都收集了與祖國相關的資料,現(xiàn)在老師來考考你們。老師提問:國旗、國歌、中國地圖、民族等。并五出示課件,最后出示少數(shù)民族的圖片,再導入課題。
2、簡介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
3、你們想唱這首歌嗎?要想唱好這首歌,我們首先要理解歌詞,把作者藏在歌詞的情感挖掘出來,悟到自己的心中去,這樣才能唱出動人的歌。下面我們一起到文中去看一看,讀一讀,悟一悟。
二、初讀課文,讀通讀順。
1、選擇自己的方式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2、在課文中圈一圈,畫一畫,把自己不懂的、自己想說的話做上記號,然后在小組里討論交流。
三、學習歌詞。
1、自由讀課文。
歌詞共幾段?各分幾句?
2、匯報。
三、再讀,感知。
1、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2、重點指導學生體會“五十六個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個民族兄弟姐妹是一家”、“健兒”、“建設”、“雄姿英發(fā)”等詞句來深入理解、感悟課文所要表達的意思和情感。
3、指導感情讀,體會“愛我中華”每次重復所表達的情感。
四、學唱歌曲。
五、交流歌曲的寫作手法。
六、總結全文。
這么美的歌詞,配的旋律,更能表達人們的愛國情感,就讓我們載歌載舞再一次聽聽這首催人奮進的歌吧!
六、作業(yè)。
1、背誦課文。
2、找一找其它相似的愛國主義的歌曲。
板書設計。
親密團結。
愛國愛家。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
教學目標:
1、理解比例尺的意義,認識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兩種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學會求出平面圖的比例尺。
2、能運用所學比例尺的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
3、在活動中理解比例尺的意義,正確計算比例尺,了解比例尺在實際生活中的各種用途。
教學重點:理解比例尺的意義,回球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難點:根據(jù)實際距離確定一幅圖的比例尺。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2、一條線段長是1毫米,你能在圖紙上畫出來嗎?
二、新課探究。
1、揭示比例尺的意義。
根據(jù)剛才的活動情況,想想什么叫比例尺?
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叫做比例尺,比例尺也可以寫成分數(shù)形式。
2、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的認識。
(1)示中國地圖,比例尺1:6000000表示的意思是什么?
學生:圖上1厘米代表實際60000000厘米。
(2)示北京地圖:觀察這幅圖的比例尺,和上幅圖有什么區(qū)別?
師:這是兩種類型的比例尺,數(shù)值比例尺和線段比例尺,線段比例尺可操作性強,便于估計。
(3)師:你會把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嗎?
40千米=4000000厘米。
1:4000000。
思考:線段比例尺改寫成數(shù)值比例尺應該注意什么?
(4)學習放大的比例尺。
生:比例尺2:1表示圖上距離2厘米等于實際1厘米。
(5)比例尺的書寫特征。
觀察:1:60000000??1:40000002:1。
思考:比例尺書寫形式有什么特征?
總結:為了計算簡便,通常把比例尺寫成前項或后項是1的比。
三、新知應用。
下面我們來試著計算比例尺。
四、鞏固應用。
1、基本練習。
(1)一幅圖的和()的比,叫做這幅圖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的地圖上,圖上距離1厘米是實際距離()。
(3)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圖上,圖上距離是實際距離的(),實際距離是圖上距離的()倍。
2、完成例1后做一做。
五、全課總結。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一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我們的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就讓我們自豪地說:“中華少年”。
1、以充沛的感情朗讀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
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1、學生大聲朗讀課文,要求讀正確、流利。
2、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詞,并聯(lián)系上下文或查閱工具書理解這些字詞在文中的意思。
3、提出不理解的地方,全班交流解疑。
(師重點指導理解字詞)。
1、分節(jié)指名分角色朗讀課文。
2、、集體評議,糾錯正音。
3、結合朗讀,評議,逐步了解主要內(nèi)容。
4、說說:通過朗讀詩歌,你從中感受到中華少年怎樣的情懷。
(引導學生從第1—5小節(jié)中體會作為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從第6—8小節(jié)中體會到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
5、結合體會,學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指名分角色讀-----小組分角色比賽讀。)。
1、學生暢所欲言,交流各自朗讀后的體會。
2、組織學生介紹自己最喜歡的詩句,并說明原因。
(老師要引導學生在說明喜歡的原因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交流:對詩句含義的理解,對詩句表達特點的感受,自己內(nèi)心的情感體驗或真實的想法等。)。
3、教師重點引導品析以下詩句:
1)東方之美,滋養(yǎng)著龍的傳人,五千年文化植根在我們心田。
這是本節(jié)的小結,也是2—4小節(jié)的概括。屹立在世界東方的祖國,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是她哺育了我們,培養(yǎng)了我們。
2)要做旗艦去長風破浪,……要用愛心把世界相連。
這是中華少年的鏗鏘誓言,四個排比句和上面的四個“不”字句形成鮮明的對比,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其愛國心、自豪情自然流露出來。
4、在充分交流的基礎上,全班再次分角色朗讀課文。
教師總結: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的、最博大的情感,作為中華少年的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是民族的希望,讓我們時刻銘記中華母親的功德,不忘她承受的千災百難,努力學習,為祖國譜寫更璀璨的詩篇!
1、摘錄文中自己喜歡的詩句。
2、查閱其他的愛國詩歌,有感情地讀一讀。
本篇課文既是一首朗誦詩,又是一篇自讀課文,對此,在課堂上,教師輕分析重朗讀,在學生初步感知了詩歌大意,了解了詩歌的篇章結構后,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指導學生分角色朗讀上,朗讀講究層次,首先是自由朗讀,這是分角色朗讀的基礎,每個學生自由讀,大聲讀,把詩讀正確,讀流暢,初步了解文中一些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這樣有利于準確表達作品的思想感情。其次是分角色朗誦。按照本詩中的提示,分甲、乙、丙、丁分角色朗誦,可以四人小組合作讀,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讀。通過層層深入、多種形式的朗讀,把學生帶入課文的情感世界,讓學生深切感受字里行間散發(fā)的深情與激情,點燃學生心中愛國情感的火花,為自己身為一名中華少年而自豪,為建設祖國而努力。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二
教學目標:。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重難點與突破方法:。
教學重點:了解祖國的過去、今天、明天。
難點:感受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和自豪感。
突破方法:課前引導學生了解祖國的發(fā)展,課堂上運用多種形式的讀激發(fā)學生的自豪感。
教學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程序。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
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如:翱翔:在空中回旋地飛。
莽莽:形容遼闊,無邊無際。
縈繞:縈回。
蹣跚:腿腳不靈便,走路緩慢、搖擺的樣子。
強悍:勇猛無所顧忌。
噩夢:可怕的夢。
璀璨:形容珠玉等光彩鮮明。本文指更美好。
比翼聯(lián)翩:翅膀挨著翅膀(飛)。
3.生交流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jié)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三
一、設計理念:
音樂是積聚靈感、促發(fā)情感、激活想象的藝術,它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內(nèi)容和實施美育的主要途徑,不僅能陶冶情操、提高素質,而且有助于開發(fā)智力,特別是在激活學生創(chuàng)新潛力方面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認識,我設計了本節(jié)課。
二、教材分析:
《愛我中華》這首歌在本單元中起著總結全單元的作用,它體現(xiàn)了“弘揚民族音樂的教育理念”,《愛我中華》是一首集我國南北地區(qū)較有代表性的少數(shù)民族歌舞音調創(chuàng)作而成歌曲,四四拍,曲式結構為三段式,全曲旋律流暢,變化豐富,有張有弛,一氣呵成,營造了熱情奔放的情緒。
三、教學目標:
包括了我對學生音樂技能技巧的訓練,能力的培養(yǎng)以及品德的教育。
1、通過學習,使學生們能用熱情自豪的情感演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歡快情趣和喜悅心情。
2、從民族音樂出發(fā),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民族生活、民族文化,培養(yǎng)學生熱愛民族音樂的情感,從中滲透對學生心靈美、行為美的品質教育。
四、重點、難點。
重點:能用熱情歡快的聲音演唱《愛我中華》。
難點:計劃使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準確掌握多變的節(jié)奏,及時呼吸,吐字清晰。
五、教法、學法。
自主探究法:引導學生通過知識搶答等活動形式獲取知識,以學生為主題,使學生的獨立探索性得到充分的發(fā)揮,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活動組織能力。
六、教學流程。
現(xiàn)代音樂課程標準力求體現(xiàn),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基本精神,體現(xiàn)以音樂審美體驗為核心,本課的教學過程是由導入新課、學習歌曲、知識講解、拓展延伸四個部分組成。
1、首先我用知識搶答導入新課,并對學生的回答給予鼓勵和表揚,以此讓學生了解我們祖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民族眾多的國家,有56個民族,這56個民族由于生活地區(qū)環(huán)境等不同,因此他們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歌舞音樂也不相同,以此切入課題。
2、學習歌曲,先用聆聽法讓學生欣賞全曲,欣賞是因為只有讓學生在聆聽中去體驗、感悟音樂才能使學生獲得更多的感性認識和審美經(jīng)驗,學生在欣賞的同時帶著不同層次的問題:(1)這首歌運用了什么樣的演唱形式?(2)這首歌曲的情緒如何?接下來是教授歌曲,在聆聽的基礎上來教授,我彈琴協(xié)助,這樣就增強了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興趣和信心,在學生完整演唱之前提出演唱歌曲的要求:熱情、自豪、歡快的。
3、知識講解:
4、拓展延伸:通過簡單介紹不同民族的歌舞,讓學生了解個民族的生活習俗和民族文化,目的在于激發(fā)他們繼續(xù)探究更深更多的民族音樂和民族文化的興趣,從而產(chǎn)生深厚的愛國主義情感。
最后給學生留的課外作業(yè)是讓學生為這首歌重新創(chuàng)編歌詞,引導學生從愛祖國的情感聯(lián)系發(fā)展到愛家鄉(xiāng)、愛學校、愛班級,這就再一次讓學生的自主創(chuàng)編能力得到了鍛煉,讓學生的情感從創(chuàng)作中得到升華。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四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能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
2.通過朗讀,加深對這首詩的體會。
重點:了解詩的內(nèi)容,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難點:朗讀,加深對詩歌的體會。
一課時。
一.激情導入。
1.讀通課文,整體把握。
(1)自由朗讀,大聲讀,把詩讀流暢,初步了解文只一些詞句的含義,整體把握作品的情感基調。
(2)同桌交流朗讀。
(3)分角色朗讀,可四人合作讀,也可全班分角色朗讀。
(4)教師適時糾正指導。
二.讀懂,把課文讀得有聲有色。
(1)自由朗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想象詩歌的情境,說說自己最喜歡讀哪一節(jié)。
(2)指名朗讀自己喜歡的段落,教師適當指導與點撥。
(3)讀后談體會。
第一節(jié):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通過哪些詞語表現(xiàn)出來?你由這些詞語產(chǎn)生哪些聯(lián)想?
第二節(jié):祖國的大好河山還有哪些給你人生的啟迪,借助詩歌的表達來說一說。分角色浪讀第二節(jié)。
第三.四節(jié):這兩節(jié)詩中,出現(xiàn)了哪些你熟悉的先人與先烈?你最想給同學們介紹的是哪一位?注意詩歌的用典。
第5~8節(jié):涉及到哪些重要的歷史事件?有感情的朗讀,理解詩句。
3.朗讀升華。
(1)自由朗讀全詩,用一兩句簡潔扼要的話,說說讀這首詩的體會。
(2)分角色朗讀。推薦四位同學表演朗讀,入情入境地感受詩句的情感。
(3)組合.排練詩朗誦。
三.課堂小結。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五
熱愛祖國是人世間最純潔最博大的情感,本詩作者以新時代中華少年的視角激情贊美了祖國,抒發(fā)了作為中華少年的由衷自豪之情,同時也表達了中華少年建設中華的堅強決心。全詩共8個小節(jié)。第1節(jié)以壯麗廣袤的神州大地做背景引出中華少年的颯爽英姿,這是全詩的總起。從結構上來說是先分后總,“雪蓮”喻指純潔,“海燕”喻指勇敢樂觀,“雛鷹”喻指抱負遠大,“山丹丹”喻指熱烈頑強,末句小結中華少年是“神州大地生長的希望”。第2、3、4節(jié)分別從三個不同的視角展開:第2節(jié)是寫祖國錦繡的山川哺育了中華少年;第3小節(jié)寫祖國悠久的文化滋潤著中華少年;第4節(jié)是寫祖國特有的民族傳統(tǒng)風俗滋養(yǎng)了中華少年。這三個小節(jié)結構上都是先分后總。第5節(jié)是回顧中華母親的艱難歷程,曉喻中華少年應該繼承先輩的志愿。第6、7節(jié)是寫中華少年的誓言,表達了中華少年的堅強決心和豪邁情懷。第8節(jié)是全詩的總結。
現(xiàn)在升入六年級的學習,是小學的最高年級,學生除了自豪以外,學習還有一定的壓力,因為除了學習更多、更深的知識以外,還要將六年的知識進行歸納和總結。不過學生掌握了一些良好的學習方法。積累了一定數(shù)量的語言知識,部分學生對愛國人物、愛國名句,愛國的故事,以及對祖國的屈辱史和輝煌成就也有所了解,對分析課文、理解文章的內(nèi)涵奠定了一定的基礎。
1.理解詩歌內(nèi)容,體會中華少年熱愛祖國的情感。
2.為祖國擁有豐富的資源、燦爛的民族文化、悠久的歷史、美好的未來,為身為中華少年而自豪。
3.有感情地朗誦詩歌。
教學準備:祖國發(fā)展變化的圖片或資料介紹。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引入。
1.通過閱讀資料,同學們,你能給大家介紹一下我們祖國的一些情況嗎?(生自由談)。
2.祖國正走向富強,作為他的兒女,你感到什么?
3.那讓我們自豪地說:“(讀課題)中華少年”
(二)、讀略讀提示,明確學習目標。
1.讀略讀提示,想想這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是什么?
(1.以充沛的感情朗誦詩歌,讀出自豪、讀出對祖國的深情。2.采用不同形式的讀,然后交流讀后的體會。)。
實際上學習這首詩的重點在讀和交流體會。
(三)分配任務,學生自讀詩文。
1.生分四人小組,自己分工。教師出示學詩指導。
a小組分工,甲乙丙丁四個角色。
b四人合作朗讀詩文。
c找出不理解的地方,與小組成員討論得出結論。(可借助學習工具幫助學習,如字典)。
d討論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怎么樣的一種感情。
e帶著自己感受到的感情分角色朗讀。
f換角色再讀詩文,將自己的感受用一段話表達出來。(文體不限,字數(shù)不限)。
2.生分組活動。
(四)全班交流學習成果。
1.生按自己的角色分配,全班一起讀詩文。
2.生交流小組尚未解決的問題。
3.生交流每節(jié)詩分別講了什么,表達著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介紹了我們祖國豐富的資源、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嶄新的發(fā)展和我們中華少年的志向:要譜寫祖國更璀璨的詩篇。)。
(詩文表達著,作為一名中華的少年,無比自豪,卻又責任重大的感情。)。
4.交流自己寫的感受,在聽別人感受后,可以充實自己的感受。
(四)朗誦比賽,評比總結。
1.各組再分工,練習朗誦,準備比賽。
2.朗誦活動,各組上臺朗讀,可以一個小組朗誦一個小節(jié)來評比。
3.評比總結。
中華少年們,你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我真心祝愿你們能為祖國譜寫璀璨的詩篇!
自豪驕傲。
做個愛祖國的少年。
教學反思:
本課是一篇略讀課文,教學目標我是這樣設計的: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培養(yǎng)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誦的能力;感染教育學生要深深地愛著自己的祖國。教學重點是分角色、表演朗誦課文。教學難點是學生要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v觀這節(jié)課,成功之處有:1、以讀帶講:讓學生通過自由朗誦、分角色朗誦、表演朗誦,進而使學生以充沛的情感讀出內(nèi)心的自豪,讀出對祖國的一片深情。2、課前讓學生大量查找和本文有關的歷史典故、傳統(tǒng)風俗的資料、圖片和小故事,課堂上給學生充分的交流匯報機會,激發(fā)了學生的濃厚學習興趣,有助于學生對詩歌情感的把握與感悟。
愛我中華教學設計篇十六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體會課文表達的強烈的民族情、愛國情。
3、課文中六次出現(xiàn)了“愛我中華”,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此類歌曲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重點難點: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愛我中華”這句歌詞表達的感情。
2、引導學生讀后交流朗讀的感想,體會歌詞表達感情的技巧。
教具準備:
教法學法:
朗讀法。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揭題質疑。
1、板書單元主題:民族之花。讀了“民族之花”這幾個字,你想到了什么?
3、請同學來談談剛才聽歌曲或唱歌曲的感受。
4、介紹創(chuàng)作背景和作者喬羽。
這么熟悉的、感人的歌曲,除了會唱,你對它還有哪些了解?請同學們來交流交流。教師適時補充介紹。
二、初讀感知,自主學習。
1、自由朗讀歌詞,讀通句子,標上小節(jié)號。
2、注意生字詞的讀音。
3、檢查自讀情況。
4、指名朗讀。
5、從這段歌詞中你讀懂了什么?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標注出來。
三、合作探究,精講點撥。
1、文中有多處重復的語句,讀一讀、找一找、畫一畫,小組交流。
(1)多處提到“五十六”。
(2)多處提到“愛我中華”一句。
2、指名朗讀,想想:從這句話中你讀懂了什么?
(1)用了打比方的方法,把五十六個民族比作同一片藍天下的星座,比作大花園里的五十六枝花,比作五十六個兄弟姐妹,體會到民族團結親如一家。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不管是誰,不論他走到哪里,他最舍不得、最愛的是什么?
(3)文中有幾次提到這句話?
(4)仔細閱讀,聯(lián)系上下文想一想,他們表達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3、小組內(nèi)聯(lián)系實際想一想詩歌為我們展示了怎樣的場景?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1)“愛我中華,健兒奮起步伐?!蹦銖闹畜w會到了什么?
(2)“愛我中華,建設我們的國家?!笨勺寣W生說說誰在建設我們的國家?可舉出自己知道的人或事。
(3)“愛我中華,中華雄姿英發(fā)?!蹦銖哪男┓矫娓惺艿街腥A雄姿英發(fā)?(青藏鐵路的建成)。
四、朗讀感悟,體會情感。
1、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小組比賽朗讀。
3、帶著自己的體會朗讀歌詞。
五、深化主題,拓展延伸。
1、小組里排練,或領唱,或合唱,或歌伴舞,以多種形式表達自己對祖國的熱愛。
2、全班展示。
3、作為一個中國人,我們能為祖國、民族團結做些什么呢?全班交流。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預習《草原》,查閱有關蒙古族的資料。
板書設計:
奮起步伐。
雄姿英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