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擺渡人讀后感(優(yōu)質(zhì)17篇)

字號:

    讀后感是一種對讀書體驗進行總結(jié)的表達(dá),它能夠幫助我們深入思考書中的思想和觀點。接著,讀者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歷和讀書經(jīng)歷,提出對于故事主題的個人見解。請大家欣賞以下的讀后感范文,并從中汲取一些優(yōu)秀的表達(dá)和寫作技巧。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一
    《擺渡人》讀后感——開卷總有益經(jīng)朋友介紹買下的這本書,名字聽上去像本名著,網(wǎng)上介紹的也挺牛逼,看了后不能說不好看吧,因為自己也是在短短幾天之內(nèi)就看完這本小說,并且在火車上那么嘈雜的場所也看了本書的60%,可能我該為自己現(xiàn)在的閱讀狀態(tài)高興吧。
    一開始決定看一些小說也是出于培養(yǎng)自己的看書習(xí)慣,從《追風(fēng)箏的人》到這本《擺渡人》,可能兩者的差距太遠(yuǎn),以至于剛開始看《擺渡人》的時候,我以為是特別俗套的言情小說,冷酷的男一,愛耍寶又顯得有點弱智的女一,都想放棄閱讀的一本小說,但是,火車上的無聊讓我重新拿起了這本小說,看到最后,我為自己的沒有放棄感到慶幸,不是為遇見這本小說,為最后女主的選擇。
    種無拘無束,而受限的是我自己。
    看完后會反思自己的生活狀態(tài),我是否在無休止的過著復(fù)制般的生活,沒有變化,沒有期待。然而其實自己是有夢想的,只是沒有勇氣再回到那個“可怕的荒原”,去尋找自己的“崔斯坦。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二
    因為封面的導(dǎo)語,一個很普通卻有感染力的句子——“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我看了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奇幻小說《擺渡人》。一個名叫迪倫的女孩坐火車去見素未蒙面的`生父時,遭遇車禍。當(dāng)她爬出殘骸,遇見名叫崔斯坦的神秘男孩,并跟隨其在荒原上展開了一場驚心動魄的旅程。這本書一開始就講述了生與死,和作為主線貫穿全文的愛。
    單親女孩迪倫在一個黑漆漆的隧道里,發(fā)生了車禍,當(dāng)她從隧道里爬出來時,看到了不同的世界,寂靜無人。她不知道這次車禍,只有她一人遇難了。此時,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叫崔斯坦的男孩,并告訴她死亡了,而且要在白天穿越這片荒原,夜里只能呆在荒原的安全屋里,避免被幻象惡魔吞噬,直到到達(dá)另一邊的極樂凈土。
    每一天,迪倫都在崔斯坦的幫助下,白天努力抵達(dá)下一個安全屋,黑夜在安全屋里擺脫惡魔的糾纏,向極樂世界出發(fā)。就像人生有個遠(yuǎn)大的終極目標(biāo),路途是孤獨,甚至是茫茫前路望不到盡頭的迷茫,甚至在樹立無數(shù)個小目標(biāo),慢慢向它靠近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誘惑,就像書中的魔鬼一樣,妄想把你吞噬,從此止步在荒原的安全屋旁,堅守內(nèi)心才能抵制誘惑。
    迪倫無疑是幸運的,她在崔斯坦的護送下,安全來到了極樂世界,與死去的家人團聚。但我覺得更幸運的是,她也是崔斯坦的擺渡人,愛是他們互相擺渡的媒介,迪倫的善良,單純,勇敢,引領(lǐng)崔斯坦走向了新生。崔斯坦墨守成規(guī),在荒原里擺渡了無數(shù)人,完美完成了他擺渡人的職責(zé)和任務(wù),但在歲月的長河里逐漸麻木,迪倫讓他重新充滿了感情,仿佛枯枝抽發(fā)新芽。甚至在最后她為了感情不懼危險,勇敢折返荒原,帶領(lǐng)崔斯坦重返人間。愛的力量是很強大的,穿越生和死,它使膽小懦弱的迪倫強大,使虛無的崔斯坦獲得新生。仿佛回應(yīng)了封面的導(dǎo)語“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三
    看完了《擺渡人》,在我看來,一個人之所以能夠被別人擺渡,不過是因為擺渡人掌握了這些人的喜好、恐懼、安?!踔潦俏磥硇凶叩姆较?。所以,一個人想要被別人擺渡,不過是因為自己身上存在著太多的生活障礙而已。
    歸根結(jié)底真正的擺渡的人還是自己,你可以操控自己的行動,控制自己的潛意識,因為你的靈魂很強大??墒乾F(xiàn)代社會中的很多人都被潛意識所控制。
    迪倫最終根據(jù)自己的意識、潛意識做出了明確的選擇,返回荒原,尋找她的所愛崔斯坦。這是一個人戰(zhàn)勝自己潛意識最有力的證明了。在她返回荒原之前,潛意識就告訴她荒原很危險、有可能找不到崔斯坦、有可能會被孤魂野鬼收服……有著一些列的理由說服他不要返回荒原。但更有一個執(zhí)著的信念(意識)提醒她尋找所愛。
    很多時候我們說的思想斗爭也是這個意思,不過是意識和潛意識的斗爭而已。但大部分情況下,我們都敗給了潛意識,因為我們會權(quán)衡利弊、測算回報……甚至在沒有斗爭的情況下,就被潛意識操控了。
    每個人生活中都有著不同的生活模式、人際交往模式、情緒模式……比如說,“鏡子效應(yīng)”:一個人總是不愿意看到別人身上的很多缺點或優(yōu)點,這不過是因為別人的優(yōu)點和缺點是自己內(nèi)心的投射而已,害怕自己不能擁有同樣的優(yōu)點或是害怕自己會染上相同的缺點。這些潛意識控制的`模式都會讓我們的生活變得不快樂,所以需要我們帶著一顆覺知的心,去感受,并破解潛意識操控的各種模式,讓自己成為自己命運的擺渡人。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四
    死亡,一個熟悉又陌生的詞,一個令人毛骨悚然的詞。對于死亡,我們總是好奇又極其恐懼。在它不為人知的背后,究竟是萬劫不復(fù)的深淵,還是生命的再次輪回?《擺渡人》,一個史詩般動人的故事,一場愛與死亡的考驗。
    對于生存、死亡與愛,哪個會是最終的選擇?因為不曾經(jīng)歷,所以無從得知。
    想必在“偶遇”崔斯坦以前,迪倫從未思考過如此深刻的問題。十五歲的她正值花季年華,執(zhí)著于對父親的渴望,從而踏上尋父之路。不料發(fā)生意外事故,從火車殘骸中逃出的她,卻成為唯一的幸存者?悲喜交加之時,少年崔斯坦的出現(xiàn)帶給她希望的曙光。荒原的路可真長,仿佛走不完。但是要快點,再快點......
    看著純潔無暇的迪倫,崔斯坦開始不忍心,開始有負(fù)罪感,開始掙扎:是否該告訴迪倫真相?她能否承受這殘酷不堪的現(xiàn)實?顯然,崔斯坦的內(nèi)心掙扎遠(yuǎn)不及事情發(fā)展的速?!澳阋呀?jīng)死了”,倘若有人對你說這么一句話,你會把他當(dāng)做瘋子,可是對于迪倫,現(xiàn)實情況由不得她不信。“你不是唯一的幸存者,你是唯一一個沒有逃出來的人”當(dāng)崔斯坦忐忑說出真相時,迪倫內(nèi)心的沖擊可想而知,但她反而很淡然,最起碼表現(xiàn)的如此。也許是崔斯坦的出現(xiàn)不符邏輯,也許是荒原的景象不合常理,也許是魔鬼的出現(xiàn)帶來端倪,又或許,這僅僅是她冥冥之中的遇見,是她與命運近距離接觸的結(jié)果。然而,她只是一個十五歲的孩子,一個懷著激動心情渴望見到父親的孩子。不同于以往的靈魂,迪倫沒有傷心欲絕,沒有牢騷吵鬧,她甚至和崔斯坦聊起了荒原的事。她想知道荒原的一切,想知道崔斯坦的一切,在這個她自己的荒原。
    在困難險阻中,他們彼此相依,漸漸產(chǎn)生了別樣的情愫。在崔斯坦無盡的生命中,第一次遇見迪倫這般的女孩,第一次產(chǎn)生了想永遠(yuǎn)保護她的心情,甚至有了一份人性的感覺??蛇@不被允許啊,這不合規(guī)矩啊。最終他做出了決定:自己不能自私,不能耽誤迪倫,她在荒原隨時隨地都有被魔鬼吃掉的風(fēng)險。況且,擺渡人是自己的職責(zé),是亙古不變的使命,還有一個個的靈魂等待著自己的擺渡。所以,迪倫必須穿過去,而他只能留在荒原。
    結(jié)界處,崔斯坦只能選擇放手。對于迪倫的熱切期盼,崔斯坦只能會以不得已的欺騙??粗肴f丈光芒,他才就此心安。在彼岸的天堂,迪倫的生活并不如意,沒有了靈魂伴侶,再美好又有何意義?于是她選擇重回荒原,因為經(jīng)歷過,所以無從畏懼。
    結(jié)局總是出乎意料:他們穿越了荒原,回到最初相遇的地方。對崔斯坦來說這是奇跡,在他無盡生命里不可能做到的奇跡,而正是迪倫改寫了他的命運;對于迪倫來說這是執(zhí)念,在她信念里和所愛之人永不分離的渴望,而正是崔斯坦給了她渴望的動力。在這場超越生死的冒險中,崔斯坦一直是迪倫的擺渡人,這是他的使命。在這場生死離別的最后,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這是源于愛情。
    迪倫用生命與靈魂詮釋了愛情的真諦,通過不懈追求告訴我們:因為心懷信念,所以無所畏懼。禁錮我們的不是黑暗,而是內(nèi)心的懦弱與膽怯。不要讓恐懼成為軟肋,執(zhí)著的信念才是傾盡一切的追求與方向。只要目標(biāo)確定,不管路有多艱難,也要繼續(xù)堅強的走下去,做自己人生的擺渡人。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五
    金黃色的陽光穿透層層厚重的烏云,蕩漾在看似風(fēng)平浪靜的湖面上,一葉扁舟漂浮于上,舟上一人頂著箬笠,手中一支船槳在湖面投下細(xì)細(xì)碎碎的影子;湖底之下,漆黑如墨,似乎在醞釀著一場洶涌波濤。
    這便是《擺渡人》一書的封面,初次見到,只覺得這本書將要描述的必定不是一個簡單的故事。等到把書讀完,才恍然大悟,這不就是主人公迪倫決意返回荒原尋找靈魂擺渡人崔斯坦時獨自經(jīng)過的那個湖面嗎,那個幾近吞噬掉她的靈魂的湖面。而令人詫異的是,湖底深不可測般的湖面、藏身于烏黑湖水深處的惡魔、以及頭頂揮之不去的夢魘般的烏云,他們存在的原因,也是因為在主人公迪倫的思想中存在著因童年各種不幸而造成的陰霾。她的思想控制著這一切,而她自己也在承受著這一切。
    而封面上方的一句話,更增添了這個故事的耐人尋味: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不可置否,這句話成功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便由此而開啟了這趟《擺渡人》之旅。單親家庭里無話可說的母親,陌生而充滿敵意的校園,唯一好友的離開,這一切讓迪倫15歲的的世界一片狼藉。但她并沒有因此一蹶不振,而是迫切想作出改變,便決定坐上火車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怎料天意弄人,路上火車脫軌,迪倫更不幸地成為了火車上唯一的遇難者。
    在知道自己已經(jīng)不幸遇難后,迪倫并沒有萬念俱灰,而是勇敢而堅強地跟著自己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在荒原上歷經(jīng)種種艱險一路跋涉。崔斯坦,這個由迪倫腦海中對愛人的朦朧憧憬而化身所成的有點冷漠有點淡定的年輕男孩,他的使命,是負(fù)責(zé)護送世間所有靈魂安全到達(dá)他們的結(jié)界點,讓他們在不幸離開人世后還能在另一個世界繼續(xù)生活。一如文章開頭所言,荒原之所以存在,也是因為迪倫內(nèi)心長期缺乏愛意滋潤而產(chǎn)生的根深蒂固的荒蕪感、無力感,也包括所有荒原上崎嶇的山路和各種可怕的沼澤,還有破爛不堪的安全屋和天空上時而出現(xiàn)的如同潑倒了的墨汁的烏云密布、狂風(fēng)大作,這些皆由迪倫的思想控制著。縱然她自己也不愿承認(rèn),縱然這些因素讓她的靈魂之旅變得更加坎坷,她也沒有辦法改變。因為這些都是她內(nèi)心的折射,她的思想如何,她的內(nèi)心如何,都會一一投射出來,成為她的路,成為她路上的所有。有時候在想,如果迪倫的生活是幸福快樂的,那這趟擺渡之旅也定能陽光明媚些、鮮花燦爛些了。
    在故事接下來的旅途里,他們之間的感情隨著共同經(jīng)歷越來越多的艱難險阻而發(fā)展得百轉(zhuǎn)千回。他們由最初的陌生到相識,漸漸地相知,甚至到最后的相愛,這是著著實實打破了擺渡人和靈魂之間的界限。但他們決定在一起的時候并沒有考慮到以后太多的事情,畢竟今朝有酒今朝醉,或許就像郭靜的《心墻》里面說的:不去計劃得太多,反而能勇敢冒險。我很佩服他們兩個這種敢于冒險的思想,他們勇敢沖破界限的束縛,努力地為對方著想,努力保護著對方、珍惜著對方。這種思想,讓他們及時表達(dá)了自己的心意,讓自己不會在以后的日子為當(dāng)初的墨守成規(guī)懊悔。
    所以也是因為有著這種思想,到故事發(fā)展到后面的時候,迪倫的靈魂被成功護送到結(jié)界點后,一對戀人被一道看不見的屏障分隔在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的時候,迪倫也沒有安安分分守著那本來鐵板釘釘?shù)囊?guī)矩——靈魂完成渡程后不能跨過結(jié)界,返回原來的原來的地方,而是拼盡全力想要奔回荒原去找到她的靈魂擺渡人。本以為擺渡成功后他們會從此生死兩茫茫,但迪倫那顆不肯向現(xiàn)實屈服的心卻讓她一心一意地只想奔回荒原,奔回那個處處皆是嗜血惡魔的萬劫不復(fù)之地,那個稍有差池便是魂飛魄散、灰飛煙滅的荒蕪之地。
    心之所向,便無所披靡。不管不顧,只為奔赴心中的那個念頭——她不能就此放棄這段戀情,不能就此放棄自己苦心經(jīng)營得來的收獲,在自己原來15的人生中缺乏了太久的東西,怎能輕易讓它得而復(fù)失。所有的規(guī)則在迪倫腦海里都留不下一絲痕跡,她想并且只想奔回荒原去找到崔斯坦,她想拼盡全力帶他返回人世,她想讓他擺脫那年復(fù)一年、日復(fù)一日的擺渡人宿命,她想和他一起返回人生,去享受她短短15年里還沒來得及享受的那么多的美好事物。她知道為此要付出多大的代價,但她不怕。她覺得,心里有一件很想去做的事情,她為之拼盡全力。試問我們當(dāng)中的人,有幾個能做到如此?像她那樣拼盡全力。
    所幸的是,她最后成功了。
    一路上的艱險重重自是不必多說,看到他們最后成功返回人世,我覺得過程中經(jīng)歷的任何艱難險阻都是值得的。最后在火車殘骸處崔斯坦找到迪倫說的那句“原來你在這里”,真真催人淚下。平平淡淡的語氣,是歷經(jīng)無數(shù)大劫大難后塵埃落定的平靜心緒。還好是等到了一個圓圓滿滿的結(jié)局,也不枉我這一路下來心情的跌宕起伏。
    有人說這是一部愛情小說,教會我們?nèi)绾稳邸5谖铱磥?,這更是一部描寫思想的力量的作品,它把思想的力量通過描寫主人公迪倫以及她在荒原中經(jīng)歷的一切而娓娓道來,而迪倫后來通過努力甚至得到她和崔斯坦兩個人的重生、得到她原本缺失的愛情這個結(jié)果,不能不說是一份給讀者的驚喜,同時也是更深刻地告訴我們思想的力量有多強大。思想控制人的一切,它決定是否要去努力,并引導(dǎo)你應(yīng)該從哪個方向去努力。就像那句話說的:如果你真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學(xué)會去思考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且朝那個目標(biāo)去努力,堅持下去,你會發(fā)現(xiàn)到最后的時候,你想要的東西都在你手中,你的明天由你創(chuàng)造。
    一日,閑的實在無聊,便翻出《擺渡人》認(rèn)真看了起來。15歲的迪倫在學(xué)校里不如意,好友又轉(zhuǎn)學(xué),加之和母親關(guān)系太過一般,她才想去尋找自己的父親,其實是為了脫離這種生活現(xiàn)狀。當(dāng)她踏上火車的那一刻,她還心情激動地想象著和父親見面時的場景,只是世間有種奇妙的事情被稱之為意外。當(dāng)?shù)蟼悘某鍪碌幕疖嚻D難地爬出黑暗的隧道時,她尋找著列車上其他幸存著,但她只看到了故意等待她的崔斯坦,也就是她的擺渡人。這時只有她天真地認(rèn)為自己還活著,她要求崔斯坦走向相反的方向,去繼續(xù)尋找那些所謂的幸存者,只是崔斯坦并未答應(yīng)她的要求,繼續(xù)帶著她向前走。她們走過山峰,也闖過了山谷,還有那深不見底的發(fā)出惡臭的湖水,躲過無數(shù)惡魔,只是在這個過程中,迪倫發(fā)現(xiàn)在和崔斯坦的相處中,她漸漸愛上了這個屬于千千萬萬個靈魂的擺渡人。而崔斯坦在回憶自己過去所擺渡的那些靈魂中,只有迪倫最特殊,他也漸漸地愛上了這個天真無邪,善良堅定的小姑娘。
    當(dāng)崔斯坦被惡魔拽下去的時候,迪倫苦苦等了他兩天,而幾乎失去意識的崔斯坦在聽到迪倫大聲喊著:“崔斯坦,我需要你”的時候,意識突然清醒,回到了她的身邊,這時他們純潔的愛情進一步升華。
    就要分別了,迪倫要去天堂等待她的家人或者是去看去世的親人,也就是在這個分界線,迪倫勇敢地表白了崔斯坦,而崔斯坦也愛著她,只是剩下的路崔斯坦無法陪她走下去,在分界線處崔斯坦別無選擇地走了,去迎接下一個靈魂,開始新的任務(wù)。
    倔強的迪倫不是去找尋自己去世的親人,而且看了崔斯坦擺渡的名單,她試圖找到他曾擺渡的那個士兵,并由他帶領(lǐng)找到了這里最古老的靈魂,她想冒著魂飛魄散的危險,返回荒原,去尋找只屬于她的崔斯坦。她不顧別人的勸服,毅然決然地打開了回到荒原的大門。
    她是幸運地,在返回的道路上遇見了崔斯坦,他們一起向那失事火車的方向趕去,一路上迪倫都在鼓勵崔斯坦前進,因為他們別無選擇,她多么希望把崔斯坦帶去她的世界,而不是周而復(fù)始地擺渡著靈魂,重復(fù)著同樣的路線,同樣的方式。小說的最后一幕,是個皆大歡喜的結(jié)局,正如迪倫所想,崔斯坦真的來到了她的世界,她最親的人終于可以和她相守一生了。
    看完整本小說,我認(rèn)為迪倫是個單純善良,但不缺乏勇氣的女孩,正是她的堅持,她才能和崔斯坦來到同一個世界,才能讓崔斯坦有自己的選擇。故事中的人物其實就是照亮我們的一面鏡子,今天的我們總是在說夢想很豐滿,現(xiàn)實很骨感。試問一下,我們又有多少人堅持下去了?為實現(xiàn)夢想付出了多少努力?如果每天我們只是像崔斯坦那樣沒有選擇,沒有目的地活著,我們的夢想或許只會被我們埋進黃土里。我們在被迪倫感動的同時,我們也要學(xué)著面對挫折和困難,除了失去生命,我想其他的一切都只是生活中的一個插曲。當(dāng)我們今天在抱怨人際關(guān)系越來越復(fù)雜的時候,我們也要敲開心扉,問問自己是否真心對待他人了,也要問問自己這個人值得你那么付出嗎?當(dāng)我們還在抱怨工作不如意的時候,我們多多想想面對惡魔的迪倫,這個15歲的女孩都能從容面對,生活中還有多少事情能打敗我們。
    故事雖然結(jié)束了,我們只能滿心祝福迪倫和崔斯坦,祝他們能永遠(yuǎn)相愛。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六
    帶著激動的心情看《擺渡人2》,想追隨迪倫去看她和崔斯坦回到人類的真實世界后的愛情如何發(fā)展,卻在看了十章之后被一個樂觀的老太太邢有瑜圈了粉。
    她在見到擺渡人的時候便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去了,但是她沒有傷心難過,也沒有嘶聲力竭,更沒有痛苦不堪的不愿意離開。她坦然的接受著眼前的一切,對于久臥病床的她來說,此刻沒有痛苦,可以站在地上,可以大步向前走,可以大口大口呼吸,簡直是一件太美妙的事,就像又活過來了一樣,雖然她已經(jīng)死去了。
    有瑜的荒原一直陽光明媚,艷陽高照,甚至開滿了牡丹花。這讓她的擺渡人也驚訝不已(荒原是靈魂心境的印射,若靈魂心境不好荒原則容易陰云密布,暗淡無光,那些專吃靈魂的惡鬼便會趁機而動)。因為看過第一部所以知道荒原有多么的變幻無常,靈魂的心情稍微有變動都會使天氣立刻由艷陽高照變?yōu)殛幵泼懿?。也知道荒原有多么的危險,有多少靈魂在陰影中,在黑暗中被惡鬼拖入地下。然而有瑜卻那么輕松的走過了荒原,他們也曾在最危險的地方遭到惡鬼的襲擊,但書中有一處描寫到“惡鬼們未能損傷有瑜笑臉上柔軟、帶著皺紋的皮膚”讓我徹底迷上了這個老太太,僅僅“笑臉”一個詞就勝過千萬句話,有瑜的樂觀、坦然、堅定連惡鬼們也進不了身。她實在讓人佩服。
    書中不止一處描述了那些死去的靈魂在得知自己已經(jīng)死掉之后是怎樣的反應(yīng),有的絕望不愿接受不再配合擺渡人,有的傷心欲絕痛哭流涕。而有瑜在見到擺渡人的第一刻便接受了自己死去的事實。她輕快的跟著擺渡人上路,即便知道荒原上有惡鬼她也沒有畏懼,甚至她還會安慰她的擺渡人,在她的身上樂觀、自信、睿智被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這樣的有瑜即便是因病去世的老人,卻依然讓人覺得她魅力十足,優(yōu)雅、美麗、熱情、開朗……似乎所有美好的詞用在她身上都不為過。
    我想若是我們在面對生活的時候也像有瑜一樣樂觀、自行,即便遇到如惡鬼般的困難也“笑臉”相迎,那我們的生活定然也會艷陽高照,開滿美麗的牡丹花。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七
    “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BR>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這是《擺渡人》這本書給予我最新穎的標(biāo)語。隨著油墨味的飄逝,我一次次翻開這本書,每次都獲得不同的欣喜。只是覺得“愛”在這本書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
    迪倫是一個單親家庭里的孩子,或許,這個世界賦予她的愛只有微不足道的一丁點兒。在學(xué)校里,她不受待見,在家里,忙碌又絮叨的母親瓊并沒有給到她多少溫暖。正當(dāng)她聯(lián)系到父親,仿佛生活出現(xiàn)曙光時,不幸卻發(fā)生了——她來到一個奇怪的地方,遇到一個叫崔斯坦的怪人。當(dāng)她得知自己已經(jīng)死去時,甚至沒能有一絲喘息被迫向前方的荒原走去。
    還好,她遇見了崔斯坦這個擺渡人。但是,崔斯坦明白,這是不應(yīng)有的感情,身為一個擺渡人,不可能擁有一段感情。終于,謊言在終點線前破滅了,有的,只是一層隔閡。也許是“愛”打破了迪倫眼前所有的障礙,她再一次回到荒原,找回了崔斯坦。
    一步,兩步,他們勇敢地向現(xiàn)實世界走去,帶著愛。
    愛往往能讓這個世界溫暖起來,能夠讓人戰(zhàn)勝恐懼。以往自卑,軟弱的小孩開始變得勇敢而堅韌,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一樣的自我。以往閱遍人間生死離別身心麻木的擺渡人,開始重新審視自我心靈深處對生命的認(rèn)知,對美好的向往,對生活的熱情。他的荒原法則在愛那里失了效。
    就像作者在書后感謝迪論和崔斯坦出現(xiàn)在她的腦海中,作者塑造了迪倫這樣一個小姑娘就是在向我們表達(dá)愛的勇氣,社會的存在就是一種愛的表達(dá)和呼吁。如果從來沒有人試過,那我們?yōu)槭裁床荒茉囋嚹?就像在迪倫他們之前從沒有人從荒原回到現(xiàn)實,而他們的“試試”,給崔斯坦帶來了極度的慌張,他擔(dān)心再一次的分離或是其它意外。他帶著期待,卻又害怕著失去,就像我們的大多數(shù)人。
    不僅崔斯坦是迪倫荒原之中的擺渡人,在他們來到的現(xiàn)實世界,我相信,迪倫將會成為崔斯坦生命中的擺渡人,每一位孤獨的人,都會被愛詮釋。她用愛的堅持,為自己推開了一扇幸福之門,也將崔斯坦引到了一個嶄新的世界。
    “每一個鐫刻著愛與善意的靈魂,都會成為我們生命中的擺渡人?!本葼僦異郏蚁嘈胚@是這本書想要傳達(dá)的。我讀懂了這本書,很久很久沒有被自己感動了,只要我們做到——心中有愛,無懼,相信我們在那一刻便是自己的擺渡人,亦能擺渡別人。
    《擺渡人》——一本值得品讀不可多得的好書,希望不要錯過!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八
    記性不太好的緣故,看了10頁左右,才發(fā)現(xiàn)幾年前讀過這本書。用飛機上的時間快速重溫了一遍。
    記得第一次讀的時候,最喜歡的是這個設(shè)定:死亡之后的靈魂穿越一片荒原,有機會再次回到軀殼實現(xiàn)復(fù)活。
    我想這在醫(yī)學(xué)上是可以驗證的:一些重癥病人陷入昏迷后,他們的思想也應(yīng)該是游離狀態(tài)。那些有著堅韌意志的的靈魂蘇醒的概率遠(yuǎn)大于易于放棄意志軟弱的的靈魂。
    重溫的感悟是:每個靈魂都是獨特的,但最有趣的靈魂是哪種呢?我想是純粹的、以及能夠考慮他人的——哪怕知道已經(jīng)死亡的情況下,也不是一味的悲傷,而是去關(guān)心另外一個靈魂。
    主人公迪倫就是一個有趣的靈魂。她會考慮擺渡人的感受,哪怕擺渡人可能只是一團光而非人類。她也是勇敢的,在歷經(jīng)艱險穿越“荒原”后,竟然有勇氣原路返回再經(jīng)歷一次。
    二讀也發(fā)現(xiàn)這本書的不足:
    1、迪倫與擺渡人之間的愛情,缺乏一些支撐。更多是危難之間的依靠。
    2、擺渡人來到現(xiàn)實世界與迪倫相認(rèn),需要一個科學(xué)的解釋與合法的身份。比如這樣的設(shè)定就更合理:他在另外一個人身上復(fù)活,改變了外貌,但不變的藍(lán)眼睛讓他們相認(rèn)。
    3、那個猶太營的士兵,故事沒有展開。那個因為迪倫而泯滅的婦女的靈魂,沒有后續(xù)補充。一部偉大的文學(xué)作品,每一個小人物都應(yīng)該完整,且是宏大歷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結(jié)論:擺渡人更像是一部輕松的童話故事。它并不能真的擺渡什么、治愈什么。就像主人公迪倫,她之所以獲得救贖,更多還是靠自己的意志,而非擺渡人。所以,自己才是自己的擺渡人。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九
    “我存在因為你需要我?!遍喿x完整本書,腦海里印象最深的還是這句話。因為被擺渡的人需要他,所以他幻化出對方信任的模樣。因為迪倫需要他,所以他真的存在了。
    故事的開端并不美好。擺渡人“霍斯坦”負(fù)責(zé)帶領(lǐng)死去的靈魂穿過荒原帶到安全地帶,在擺渡每一個人的靈魂之前,會根據(jù)對方喜好來變化外貌。到達(dá)目的地的時候,就是分別的時候,因為他不能進入安全地帶,而是繼續(xù)去擺渡下一人。久而久之,他也麻木了。這只是一份工作,他只是做好自己的本職而已。
    而迪倫,也僅僅是想逃離原來的生活,狼狽的、令人厭倦的生活。這位15歲的單親女孩,和母親卻常常無話可說。在學(xué)校里又經(jīng)常被同學(xué)捉弄,唯一的好朋友也轉(zhuǎn)學(xué)離開了。她在去看望父親的路上發(fā)生了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后,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其實迪倫已經(jīng)死了。靈魂的擺渡人“霍斯坦”為她變成了一副帥氣的模樣。擺渡人所需要做的,就是用最合適的相貌出現(xiàn)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他將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所以他并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么模樣,而且也不需要知道,他們只需要將漂泊的靈魂引到他們該去的地方。
    于是,迪倫的靈魂和他相遇之時,就對他頓生好感。和多數(shù)的愛情故事一樣,他們相遇,相知,相愛,同甘苦共患難。
    由于迪倫從小缺愛,而且她的心情影響天氣,性格影響地貌,所以他們這一路十分辛苦。但只要和對方在一起,他們就很幸福。他們經(jīng)歷了許多困難,比如和魔鬼作斗爭,在殘破的安全屋里互相取暖,互相依靠。種種磨難讓他們的愛越釀越深,如同醇香的美酒一般。這時,他們打開了對方禁閉的心門,真正走進對方內(nèi)心?!澳悴挥煤ε拢視Wo你的,我保證?!彼麑λS下了承諾,也用行動證明了。擺渡人的這句話,最初是出于職責(zé),后來就不同了,因為那是他想保護的女孩,因為愛。
    在一次意外,擺渡人受了傷,他能感受到疼痛,感受到這種未曾感受過的感覺。擺渡人原本是不會受傷的啊。他竟然變成了人,一個真實的、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人!愛,是能夠創(chuàng)造奇跡的。因為愛,迪倫重新體會到生活的美好;因為愛,霍斯坦不再是擺渡人,他回到了人間。
    那將是最令人動容的對話——。
    “原來你在這里。”
    “我在這里?!?BR>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
    八月繼續(xù)讀《擺渡人3》,繼續(xù)品味擺渡人們帶給我的感動和震撼。
    于是,新的考驗出現(xiàn)在每個人的面前:當(dāng)直面生存、死亡與愛,哪一個會是你最終的選擇?首先想說的.還是迪倫的選擇。雖然萬般不舍和崔斯坦分開,但她非常明白是她的逆天之舉打破了平衡,她沒有自私的逃避,而是勇于承擔(dān)自己的責(zé)任,毅然選擇用自己和崔斯坦來換回父母的生命。在此過程中,她還鼓勵崔斯坦和蘇珊娜一起去救回杰克。迪倫的勇敢、堅強和愛改變了崔斯坦的命運,使他擺脫了擺渡人的輪回,獲得新生。不僅如此,在得知救回杰克的秘密后,她甚至決定去幫助那些變成惡魔的靈魂。她的溫暖和力量幫助她渡人也渡己,在我看來,她比崔斯坦更像一位優(yōu)秀的靈魂擺渡人!
    而另一位擺渡人蘇珊娜的成長同樣讓人感動。她從當(dāng)初自私的想利用杰克到后來真心悔過并竭盡全力護送杰克,當(dāng)杰克被惡魔拖到湖水之中,她冒著永遠(yuǎn)被困在暗無天日的湖底的危險,克服心中的恐懼,跳入湖中尋找杰克并成功救回杰克。她的勇敢和愛也創(chuàng)作了奇跡,使成為湖底惡魔的杰克重新變回人類靈魂,她自己也獲得了新生!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充滿危機的荒原好像沒那么可怕了,它就像我們生活中的困境和挫折,我們會遇到充滿愛和善意的擺渡人,渡我們走過生命中某一段荒原。也許我們會迷失方向、丟掉自我,但是愛人、家人和朋友的愛會給我們力量,幫助我們回到正確的人生軌道上來。
    讀完三部之后不難發(fā)現(xiàn),作者其實一直在強調(diào)勇敢、堅強和愛給予人類的偉大力量。這種力量多次創(chuàng)造奇跡,改變了小說中幾位主要人物的命運。作者還暗示,這種力量還將幫助更多的靈魂。小說的最后,體弱多病的老婦人伊萊扎,在迪倫的啟發(fā)下踏上了尋回愛人之旅。這樣的結(jié)尾給人無限的希望和溫暖,既催人奮進,又仿佛告誡人們要學(xué)會珍惜擁有。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一
    十五歲的單親女孩迪倫獨自踏上一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生父,不料遭遇了一場火車事故,當(dāng)她爬出火車殘骸時,卻發(fā)現(xiàn)世界已經(jīng)變成一片荒原。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但她卻是唯一的逝世者。走出火車殘骸的僅僅是她的靈魂而已。在一片荒原的世界里,迪倫見到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他帶領(lǐng)著她,保護著她,穿越茫茫荒原,護送她的靈魂到達(dá)應(yīng)該去的地方。不同于以往任何一個被擺渡的靈魂,在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后,迪倫沒有頹廢和消沉,而是淡定地接受了死亡的事實。她在崔斯坦的引領(lǐng)下,與如影隨形的惡魔們勇敢抗?fàn)帲瑥淖铋_始的依靠、信賴,慢慢變成了純潔的愛戀。
    被擺渡的靈魂愛上了自己的靈魂擺渡人。
    可是這份愛注定不被允許,迪倫有自己的歸宿,崔斯坦有自己的使命。當(dāng)?shù)蟼惪缭綌[渡的重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yīng)與她一起離開的崔斯坦。痛苦欲絕的迪倫最終決定冒險嘗試任何靈魂都沒有做過的事情——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尋找自己的靈魂擺渡人,自己的愛人。
    又是一條充滿未知和艱險的路,為了愛,迪倫選擇了一場可能讓自己灰飛煙滅的豪賭,盡管前途未卜,但她依然步履堅定。
    上天還是眷顧了這對有情人。在茫?;脑?,迪倫找到了朝思暮想的崔斯坦,她盡力勸說崔斯坦跟自己回到另一個世界,一個屬于她的世界。盡管這是一件從未有過的事,盡管一切都充滿未知的風(fēng)險,一切都有悖常理,但崔斯坦愿意冒險嘗試,只因他曾答應(yīng)過迪倫決不會失去她,一定要保護她!
    這一次,迪倫成了崔斯坦的擺渡人,帶領(lǐng)著他義無反顧地找到了自己身故的那列火車,去尋找自己的身體。為了不再一次失去崔斯坦,迪倫在進入火車殘骸后就緊緊抓著崔斯坦的手,可行走在錯亂不堪、漆黑一片的車廂時,不慎摔倒的迪倫還是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迪倫如愿回到了人間,滿心卻是失去崔斯坦的痛哭。她為丟開崔斯坦的手而懊悔不已,卻看見向自己走來的崔斯坦對她說:“原來你在這里。”因為迪倫的需要,所以崔斯坦一直存在和陪伴,陪伴她的靈魂,陪伴她的人,用陪伴守護她一生。
    迪倫是幸運的,因為她有崔斯坦,擺渡了她的靈魂,擺渡了她的人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勇往直前的行動,擺渡你的靈魂,陪你抵達(dá)幸福的彼岸。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二
    當(dāng)?shù)蟼愖疖嚾ヒ娝莻€從未謀面的親自父親的時候,火車發(fā)生了事故,她也在這次事故中喪命,當(dāng)她醒來的時候,她以為全車人已經(jīng)死了,其實全車人都活著,除了她。她的靈魂逃離了那個黑暗恐怖的隧道,見到了在半山腰上等著她的擺渡人崔斯坦。她欣喜若逛,她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可以幫助逃離困境的人(其實崔斯坦在后續(xù)的過程當(dāng)中確實幫忙她的靈魂逃離困境),可是她不知道自己面對的其實是一個超度靈魂之人,他要帶領(lǐng)她走的是一條與眾不同的路。
    一路上的各種怪異的現(xiàn)象,讓迪倫感覺疑惑,當(dāng)她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亡的事實后,與不同被擺渡的靈魂不一樣,迪倫沒有頹廢與消沉,但在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的保護與引領(lǐng)之下,她還是如影隨形的與惡魔們抗?fàn)幍降?,從開始的依靠、依賴到最后純潔的愛戀。
    可是這份愛戀就像我們中國的神話故事中牛郎與織女相戀的一樣,注定不會被允許。一個靈魂擺渡者與一個被擺渡者都有屬于自己的歸宿,都有自己的使命。當(dāng)?shù)蟼惪缭綌[渡的終點邊界線時,卻沒有看到答應(yīng)與她一起離開的崔斯坦,迪倫痛苦欲絕,悲痛萬分,她做出來以往所有靈魂沒有做過的事——冒險返回崔斯坦的世界,去追尋著她所愛的人。
    返回的路也是一條充滿未知與兇險的道路,她面臨的可能是自己的靈魂灰飛煙滅的巨大賭博,一旦失敗將永生永世消失在無盡的荒蕪的游離之地??伤匀贿x擇堅持前行,步履堅定。
    經(jīng)歷了各種磨難,迪倫還是幸運的找到了崔斯坦,她這一次將成為崔斯坦的擺渡人,引領(lǐng)著他去尋找那輛失事的列車,找回自己的shenti。她的內(nèi)心是脆弱的,她非常怕再一次失去自己最親最愛的人,所以緊緊的拿著崔斯坦的手。可是還是在一片黑暗,錯亂不堪的車箱里,在不慎摔倒的過程當(dāng)中丟開了崔斯坦的手。再次醒來的時候迪倫已如愿的返回到了人間,當(dāng)她為自己丟崔斯坦的手懊惱、痛苦不矣時,卻看到向自己走過來的崔斯坦對她說:“原來你在這里。”
    看到這里,眼角不知何時已有了眼淚,除了滿滿的感動,我都不知道自己還應(yīng)該怎樣表達(dá)自己的感受。迪倫是幸運的,她有她的崔斯坦一起陪伴著她的靈魂,用陪伴守護著她的一生。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用不變的承諾,堅持不懈的努力,勇往直前的行動,把你的靈魂擺渡到幸福的彼岸!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三
    《擺渡人》講述的是一位單親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籍:與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xué)校里經(jīng)常受到同學(xué)的捉弄,唯一談得來的好友也因為轉(zhuǎn)學(xué)離開了。這一切都讓迪倫感到無比痛苦。她決定去看望久未謀面的父親,然而,路上突發(fā)交通事故。等她拼命爬出火車殘骸之后,卻驚恐地發(fā)現(xiàn),自己好像是唯一的幸存者,而眼前,竟是一片荒原。
    《擺渡人》作者克萊兒。麥克福爾,生活在英國蘇格蘭地區(qū)的格拉斯哥附近的一個小鎮(zhèn),平日的工作是中學(xué)的英語教師。此書是她成名的處女作。
    一:面對現(xiàn)實,不屈服于命運。
    當(dāng)?shù)蟼惻莱龌疖?,只見男孩崔斯坦坐在山坡上。周圍是一片荒原,沒有城鎮(zhèn)、不能打電話。男孩告訴迪倫,他沒有坐這趟火車,是專門在此等候她的,而她是這列火車上唯一沒有逃出來的人。
    迪倫聽了整整一分鐘過去了,接著又—分鐘過去了。她紋絲不動,只有嘴唇間的—顫才讓她看上去不至于像一尊雕塑。崔斯坦察覺到她的眼睛眨了兩下,看著她慢慢明白過來了。現(xiàn)在她隨時有可能情緒失控。他幾乎不敢呼吸了,提心吊膽地等待著,他害怕她的眼淚。
    迪倫想到自己再也見不到瓊和凱蒂了,再也不能和父親見面,享受本該有的天倫之樂了,再也不能進入職場、結(jié)婚生子了。她感到悲從中來,心情沉重,然而一種內(nèi)心的寧靜感又遮住了憂傷的思緒。
    如果這一切都是真的,那么木已成舟。迪倫覺得沒什么可怕的,心里反而如釋重負(fù),盡管連她自己也說不清這是為什么。
    現(xiàn)實生活中,只有像迪倫一樣勇敢面對現(xiàn)實的人,才能不被命運所打倒。貝多芬是德國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被稱為樂圣。26歲時聽力開始減弱,耳朵日益作響,他的內(nèi)臟也受到劇烈的痛楚和折磨。他憑著對生活的愛和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追求,頑強地戰(zhàn)勝了苦痛和絕望。讓苦難變成了他創(chuàng)作力量的源泉。貝多芬扼住了命運的咽喉,創(chuàng)作了《英雄交響曲》、《第九交響樂》。貝多芬的這種不被病痛所屈服的精神,正是我們要學(xué)習(xí)的地方。
    生活中有的人遇到困難、遇到挫折,就自曝自棄,怨天憂人。認(rèn)為上天不公平,為什么受苦受難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其實真正打敗他們的,不是困難、不是挫折,而是他們自己。
    二:不懼黑暗,做內(nèi)心強大的人。
    擺渡人崔斯坦曾跟迪倫說:荒原里之所以出現(xiàn)山坡、烏云,一切阻礙,全是因為你內(nèi)心的擔(dān)憂、恐懼。簡單來說,所謂黑暗,均是源自于內(nèi)心。初到荒原的迪倫也曾經(jīng)是需要被保護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樣,在面對惡魔的攻擊時恐懼無力。是愛的力量讓她迅速成長,利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逃離天堂,重新踏上恐怖之及的返回之路,尋找崔斯坦。迪倫一路戰(zhàn)勝惡魔,最終清除所有橫亙在他們之間有形或無形的羈絆。她用愛的堅持,為自己推開了一扇幸福之門,也將崔斯坦引渡到一個嶄新的世界。當(dāng)看到最后,“原來你在這里”“我在這里”時,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幸福。他們依然雙手緊握,不曾松開。
    曾經(jīng)自卑、軟弱的迪倫變得勇敢而堅強,如破繭而出的蝴蝶一般呈現(xiàn)出一個完全不同的自己。她為了自己內(nèi)心真實的愿望,迸發(fā)出了巨大的能量。我也曾經(jīng)看過一個故事,有一位60多歲的老人,算命先生看他的面像,說他70歲時有一大坎,而且這道坎是很難跨過去的。老人從此以后,再也不能像平常一樣,高高興興的過日子了??偸菗?dān)心自己身體會不會出什么問題,或者會不會出什么意外。于是飯也吃不香,覺也睡不穩(wěn),每天憂心忡忡。
    曰以繼夜,老人因過度憂慮,精神挎了,身體漸漸出現(xiàn)了各種不適,還沒等到70歲,真的就一命烏夫了。如果老人不去算命,也不知道有什么坎坷,每天快快樂樂地生活,他的命運可能就會完全不同了。
    三:心里陽光,才能遇見陽光的人。
    崔斯坦告訴迪倫,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影。你不喜歡鍛煉,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當(dāng)你生氣時,這里就陰云密布,狂風(fēng)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陰郁,夜晚就越黑暗。你的心里是陽光的、快樂的,你遇到的也是晴好的。
    當(dāng)?shù)蟼愋睦餂]有愛,只有厭惡時,風(fēng)勢也加強了,狂風(fēng)掠過山巒,鉆進他們衣服上的每一個縫隙;當(dāng)?shù)蟼愋刂袧M是對崔斯坦的同情時,烏云忽然散開了,一縷陽光破云而出;當(dāng)?shù)蟼悓Υ匏固孤辛藧垡鈺r,隱隱約約感覺霧靄,正在變薄,太陽的光線開始奮力透出來?!爸灰愕暮眯那槟鼙3肿?,我們就會安然無恙的?!按匏固箤Φ蟼愓f。迪倫感覺陽光似乎立刻亮了一點點。迪倫心里的感情被周圍天氣出賣得一覽無遺。
    這使我想起小區(qū)的微信群里,經(jīng)常有人在抱怨,小區(qū)人員素質(zhì)低,行車不禮讓,車又亂停了,又擋住了道路,物業(yè)又不作為。每天看到的都是一些負(fù)面信息。但我卻認(rèn)為小區(qū)的人素質(zhì)比較高,至少我所遇到的基本上都是高素質(zhì)的人。
    我每次開車外去時,遇到路窄的地方,我會遠(yuǎn)遠(yuǎn)地停下來,等待對方的車先通過。對方的車也總是謙讓,主動倒車、退后。在小區(qū)我所見到的,車主規(guī)范行車,沒有強行開霸王車的。我想,自己開車禮讓,遇到的也是禮讓的人。如果自己習(xí)慣搶道、占道,你遇到的人可能就是和自己一樣的人了。
    我特別喜歡一位朋友發(fā)的朋友圈:剛走上工作崗位的我,常常聽到職場上是爾虞我詐、勾心斗角,而我卻遇到了最好的師傅、最好的伙伴,是他們無私的行為,教會了我,職場上也有友情、也有真情。
    只有心存感恩、心里陽光的人,才能看到別人對自己一絲一毫的好,這樣的人也正是我們的擺渡人。你的心里是陽光的,你遇到的人也是陽光的。即使對方心存私欲,遇到心里健康陽光的你,可能也會被感染,也會變成陽光的人。
    《擺渡人》一書,帶給我的震撼與感受是:每個人的荒原,是自己的心像投射,天氣隨自己的心情而變,地形隨自己的性情而成。我們內(nèi)心的荒原,在冒起點點小花,或許它們微不足道,但是,也能點綴這片荒原。種下為對方留下的花,也可以蔓延到荒原的每個地方。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陽光的朋友、無私的親人是你的擺渡人;而健康陽光的你也將成為別人的擺渡人。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四
    《擺渡人》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迪倫是一名中學(xué)生,沒有朋友,唯一的好朋友也因為父母離異轉(zhuǎn)學(xué)了,所以她在學(xué)校上學(xué)就是煎熬。迪倫父母離異,她和母親也總是拌嘴,在她的死乞白賴之下,母親將她父親的聯(lián)系方式給她,并允許迪倫去見她。一個下雨天,落湯雞迪倫逃學(xué)了,然后登上前往父親住處的火車。在火車通過隧道時,發(fā)生了事故。
    迪倫醒來時發(fā)現(xiàn)自己是唯一的幸存者,于是她爬出隧道,遇見了崔斯坦。崔斯坦帶她走入荒原,迪倫遭遇了一系列詭異的事情,比如不會饑渴,遇見惡魔抓她,迪倫很快意識到自己死了,而崔斯坦是負(fù)責(zé)將她的靈魂擺渡到另一個世界的擺渡人。
    知道真相的迪倫沒有像別的靈魂一樣哭哭啼啼,反而關(guān)心崔斯坦。崔斯坦被這個特別的靈魂吸引住了,他暗自發(fā)誓要保她周全。
    崔斯坦對迪倫說:“那些活得太久的靈魂味道是苦的,跟他們比起來,你更加誘人,更加可口?!钡蟼惖奶幣硐笳髦儩崳儩嵵镒屇Ч韨儻偪?,是魔鬼們的饕餮大餐,穿越荒原的旅程必定艱辛萬苦。
    荒原的景觀和崔斯坦的外貌都是迪倫的心理映射,天氣的變化是迪倫心情的變化。白天惡魔行動受限,他們在白天拼命趕路,他們需要越過高山和沼澤前往荒原中唯一的安全地點——安全屋,在那里等待黎明的到來,之后再次啟程。
    崔斯坦多次為保護迪倫受傷,迪倫不在乎自己反而關(guān)心崔斯坦。愛情悄悄發(fā)生了,他們在安全屋里依偎在一起,度過了很多美妙的夜晚。然而靈魂和擺渡人終究不能在一起。崔斯坦將迪倫騙到另一個世界,只有在那里她才是安全的。她安全了,而他要繼續(xù)工作,繼續(xù)擺渡別的靈魂,他們遭受分別和思念的煎熬。
    迪倫在另一個世界沒有去找已故的親人們,而是努力尋找回到崔斯坦身邊的方法。在一位老者的指引下她了解了關(guān)于這個世界的一些規(guī)律,于是她通過傳送門回到了危機四伏的荒原。血紅色的,有很多光球引導(dǎo)者靈魂,還有飛來飛去的魔鬼,這是荒原的真實景象,沒有了自己的擺渡人,她能看到了這可怕的一切。不過她已經(jīng)下定決心,即使魂飛魄散,也要找到崔斯坦。
    崔斯坦不是人,他是擺渡靈魂的光。這次換作迪倫擺渡崔斯坦了,由于迪倫的作用和愛情的魔力,崔斯坦發(fā)生了變化,他變得會受傷,外貌和名字也沒有因為新的任務(wù)而改變。
    迪倫和崔斯坦一起回到出事故的列車上,迪倫鉆回傷痕累累的肉體復(fù)活了,而崔斯坦也被迪倫成功擺渡到迪倫的世界,他們在一起了。
    小說到這里是不是應(yīng)該寫迪倫帶著小帥哥見父母,一起上學(xué)呢?并沒有,小說在這里戛然而止,令人無限遐想。這部小說情節(jié)跌宕起伏,引人入勝,又富于哲思,我已經(jīng)好久沒有讀過這種拿起就不想放下,想要一口氣讀完的小說了。
    “活了太久的靈魂味道是苦的”,小說中的這句話最觸動我,經(jīng)受過歲月摧殘的人都會很贊同這個說法吧,然而我不希望人們的靈魂變苦。這部小說不乏這樣的哲思。
    現(xiàn)實中的我們都會遇到自己的擺渡人,希望你能在靈魂未變苦前遇到。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五
    在馬克思主義無神論的教導(dǎo)下,我一直相信“形存則神存,形謝則神滅?!睆膩頉]有想過假若靈魂不滅,會是怎樣的世界?借由《擺渡人》這個故事,我看到了一個靈魂不滅的世界。人死后,靈魂脫離肉體離開現(xiàn)實世界,在擺渡人的指引下,經(jīng)過荒原進入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繼續(xù)生活,等待著與親人們的靈魂團聚。靈魂不滅的最大好處,就是讓人在臨死時還有生的希望。這樣我們在想到死亡時,就不會那么的絕望吧。我的靈魂不滅,便是我生的延續(xù)。這樣我就能更平靜坦然、甚至帶點小樂觀的精神,去接受人終有的一死!
    崔斯坦,一個靈魂的擺渡人,將死者的靈魂從現(xiàn)實世界引導(dǎo)到另一個世界,是他的天職。他沒有自己的相貌,以什么相貌出現(xiàn)取決于他要引導(dǎo)的靈魂,哪種相貌合適就是哪種相貌。他沒有自己的生活,每天都是無休無止的護送每個靈魂穿過荒原,與瘋狂的惡鬼作戰(zhàn),護送靈魂安全到達(dá)彼岸是他唯一的使命。“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們需要我?!边@是他對迪倫說的一句話,迪倫,他護送的無數(shù)靈魂之一,讀懂了他的悲傷,體會了他的無奈,打開了他早已封閉的心扉,走進了他早已麻木的靈魂。迪倫打破了他單調(diào)乏味的生活,帶給了他曙光。
    迪倫在生的世界里一直過得不快樂,媽媽的嘮叨、同學(xué)的欺負(fù)、好友的離開,都讓迪倫快樂不起來。在去與爸爸見面的火車上發(fā)生了意外,迪倫走入了死的世界,因為愛上了她的靈魂擺渡人崔斯坦,她的世界也開始明亮起來。愛的力量讓迪倫變得勇敢,她不要進入另一個世界,她不要離開她的崔斯坦,她確定她要和崔斯坦在一起。即便重返荒原意味著血色天空的威脅、瘋狂惡鬼的攻擊,甚至可能找不到崔斯坦,但迪倫,很堅定!魂飛魄散也在所不惜!愛的力量到底有多巨大,讓迪倫如此的勇敢!
    也許“一定要找到崔斯坦”的信念太堅定了,也許迪倫對崔斯坦的愛太執(zhí)著了,感動了荒原的天地與所有生物。緊鎖的阻擋著前路的大門在她手上輕輕松松就打開了,荒原的天空也沒有那么陰暗了,荒原的沼澤地也沒有那么泥濘了,荒原的惡鬼也沒有那么兇猛了……原來,只要你堅定的想做一件事,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因為,你內(nèi)心的堅定與勇敢,就是你的心像,而所有的外境都是境由心轉(zhuǎn)。你沮喪沉淪,荒原就變得陰暗恐怖;你斗志昂揚,荒原也就變得可愛明亮起來。
    迪倫與崔斯坦有驚無險地沖破了陰陽界,開始了人間的甜蜜新生活,這是一個完美的愛情故事。因為愛情,我變得堅定且勇敢。因為堅定,我不輕易放棄和退縮。因為勇敢,我不惜代價去追求。所以,我獲得了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幸福人生,永遠(yuǎn)屬于勇敢且堅定的行者!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六
    最近讀了英國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一本暢銷小說《擺渡人》。講的是一個小姑娘迪倫在去看爸爸的途中遭遇車禍死亡。作者巧妙地運用活人的視角,寫了迪倫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死了,在車禍后遇到擺渡人崔斯坦,一路上崔斯坦保護著迪倫去往天堂,各種的艱難險阻驚心動魄。
    當(dāng)?shù)蟼惓晒[渡到天堂時,因留戀崔斯坦而再次找到從天堂返回荒原的辦法并與其相見。二人一起從荒原逆行回到人間,達(dá)到了圓滿。
    故事聽起來似乎和平常的穿越劇、靈異電影相似。但仔細(xì)品讀時,字里行間卻透著我們對人生態(tài)度的思考。
    若人死了真有靈魂的擺渡者,那么死亡或許沒有那么可怕,只是離開了一個現(xiàn)實宇宙能看見的世界到達(dá)另一個顛沛流離的世界罷了。在那里有逝去的親人,活著的人早晚有一天也會到來,死亡只是一個空間的跨越。
    以前看到過這樣一句話,說每個人都來自墻上的一幅畫,只是從靜態(tài)的平面跨越到動態(tài)的立體空間。(看過神話電影《畫中人》的都能懂)如果有人離開了,ta只是回到了那幅畫里而已。
    看到這句話是你是不是覺得特輕松?因為世界沒有可怕的事,一切都是我們的心態(tài)所為。
    如果連死亡都不怕了,世界上還有可怕的事嗎?
    曾經(jīng)采訪過一位老者,問過他害怕死亡嗎?答:曾經(jīng)很害怕。難以想象一個人走在死亡的邊緣那一刻是什么感受。后來不怕了,他說若抱著一顆好奇心去對待,或許就能消除恐懼。因為好奇那一刻的到來,自己會是實踐者,想知道答案。
    這世界有太多永遠(yuǎn)解不開的秘密。比如,人死了到底有沒有靈魂,到底有沒有天堂的存在,沒有人能親自實踐過再回頭告訴世人答案。
    生命擺渡人讀后感篇十七
    為了這些閃光的東西,我努力著讀完了全本。從神話小說看,人死的過程太過單調(diào),沒有中國傳統(tǒng)故事中的黑白無常,奈何橋,迷糊湯……以及那么多人鬼情未了的故事精彩。
    出竅的靈魂需要擺渡至天堂。
    迪倫從事故中逃了出來,碰到了擺渡人崔斯坦,當(dāng)她以為自己是幸存者時,事實上她只是靈魂出竅。荒原,沼澤,高山,峽谷,惡湖無處不在的魔鬼撕心裂肺,步步驚心中每個安全屋的獨處讓兩個靈魂相愛了。愛情從荒原和天堂的分界線上達(dá)到了高潮,似乎也意味著戛然而止,那是兩個不同的世界。
    單純勇敢的女孩迪倫從來就沒想到放棄,回去,見到崔斯坦成了她心中的天堂,為了愛情,她寧愿魂飛魄散永不翻身。
    沒有了擺渡人的幫助重新走一遍來時的路,只有愛情是唯一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她竟然成功了,見到了崔斯坦。在史無前例的對傳統(tǒng)的挑戰(zhàn)面前,崔斯坦退縮著,像個男人一樣理智的認(rèn)為不可能。愛情支撐下的女孩迪倫變成了擺渡人的擺渡人,辯駁,鼓勵,用愛去化解崔斯坦的顧慮,終于他們修成正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