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大全(16篇)

字號:

    編寫教案可以幫助教師理清教學思路,確保教學內(nèi)容的完整性和連貫性。教案編寫要注意語言簡練明了,邏輯清晰,避免冗長和啰嗦。這些教案范例經(jīng)過實踐檢驗,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一
    1、聆聽和演出《春曉》。
    2、學會三角鐵的演奏方法,為歌曲伴奏。
    歌曲。
    1、聆聽歌曲《春曉》(合唱版),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
    2、探究學習三角鐵的演奏方法,并能根據(jù)《春曉》的意境配伴奏。
    3、對比感受兩首《春曉》的不同(合唱版、齊唱版),學會演唱,在演唱中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
    教學重點:在學習中表達對春天的贊美之情;三角鐵探究學習。
    教學難點:能根據(jù)歌曲意境編配伴奏,并能為歌曲進行伴奏。
    教學方法:演唱法、編創(chuàng)法、聆聽法。
    教學用具:電子琴、多媒體。
    一、導入新課:
    1、同學們,老師知道大家會背誦很多古詩,其中有一首關(guān)于春天的古詩可以說是家喻戶曉,說說看,是哪什么題目?——《春曉》。
    2、學生填詞:讓我們跟著詩人孟浩然來到一千多年前的春天的早晨。春天天氣非常暖和,他睡得可香了,連天亮了都不知道呢!于是他寫道:(春眠不覺曉)朦朦朧朧中,他聽見到處都是歡樂的鳥鳴,他欣喜地吟誦道:(處處聞啼鳥)當看到滿地的花瓣,他不由地感嘆道:(夜來風雨聲,花落知多少)。
    3、學生有節(jié)奏的朗誦《春曉》。
    4、小朋友非常喜歡這首古詩,很多音樂家、作曲家也喜歡這首古詩,他們給這首古詩編創(chuàng)了很優(yōu)美動聽的旋律,使古詩變成了好聽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聽以歌曲形式出現(xiàn)的《春曉》,給這個冬天帶來一點春天的氣息。
    二、聆聽《春曉》(合唱版)。
    1、初聽歌曲。
    歌曲的速度是怎么樣的?情緒是怎么樣的?(歌聲充滿熱情、活潑流暢)。
    2、復聽歌曲。
    歌曲中除了古詩的演唱還有“啦”,讓我們跟著歌曲來進行表演。古詩演唱的地方請你輕輕地跟著音樂哼唱,“啦”的'地方請你跟著音樂來拍一拍手。
    三、學唱《春曉》(齊唱版)。
    1、導入:
    2、初聽歌曲。
    《春曉》快速度唱起來和慢速度唱起來有什么不一樣?(速度平穩(wěn),抒情優(yōu)美)。
    (1)學唱第一、二樂句。
    我們一起來唱唱歌曲,你來唱第一、二句,我來唱第三、四句。
    (2)學唱第三、四樂句。
    我們換一換,我來唱第一、二句,你來唱第三、四句。注意“來”,它特別長。
    3、復聽歌曲。
    讓我們再來聽聽歌曲,你覺得要怎么演唱歌曲更好聽呢?
    4、演唱歌曲。
    (1)模唱歌曲。
    (2)跟伴奏演唱歌曲。
    (3)注意控制自己的聲音,不要大聲喊唱,用輕柔、優(yōu)美的聲音來演唱歌曲。
    四、用三角鐵為歌曲伴奏。
    1、認識三角鐵的聲音特點。
    2、探究學習三角鐵的演奏方法。
    3、用三角鐵為《春曉》伴奏(在歌曲的長音處伴奏效果好、有美感)。
    五、完整演唱歌曲(用三角鐵為歌曲伴奏)。
    音樂是一首詩,音樂是一幅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音樂中又有著詩情畫意。現(xiàn)在讓我們閉上雙眼,此刻沒有詩也沒有畫,但是我希望你們用歌聲唱出你們心中的畫卷,唱出你們心中的詩篇,我就是你們的知音,讓大家都能感受到你們歌聲中的詩情畫意!
    每一句詩就是一幅畫,每一串音符又是一首詩,詩人用優(yōu)美的文字,畫家用神奇的畫筆,音樂家用一串串音符帶我們走入了美妙的世界。感謝同學們,你們的歌聲又一次讓我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最后,讓我們在美妙的歌聲中結(jié)束這節(jié)音樂課吧!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二
    教學內(nèi)容:
    1.聽賞《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
    2.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目標:
    1.能安靜地聆聽音樂,并知道在什么場合下要唱、奏國歌。
    2.熟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感受人聲和器樂不同的音色。
    3.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能用正確的演唱姿勢唱歌。
    教學重難點:
    學唱歌曲《國旗國旗真美麗》。
    教學準備:cd。
    教學過程:
    (一)聽賞《國歌》。
    1.引入新課。
    教師簡單介紹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的國歌。國歌代表著一個國家的尊嚴,反映該國家人民的精神風貌。因此,在唱、奏國歌時一定要起立。面部表情要莊重、肅穆,身體不能亂動。介紹完后,請學生起立,播放《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錄音,讓學生完整地聽賞一遍。
    2.可向?qū)W生提問:在什么場合、情景下唱、奏國歌?然后播放有關(guān)唱、奏國歌的vcd、錄像帶或幻燈片及有關(guān)圖片,再請一至兩位學生補充。
    3.介紹國歌的來歷,并聽齊唱和銅管樂演奏的國歌,使學生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4.教師啟發(fā)學生簡單談?wù)劊脴菲餮葑嗪腿寺曆莩吨腥A人民共和國國歌》給他們的不同感受。
    5.播放奏國歌、升國旗的畫面,讓學生知道奏國歌、升國旗的聯(lián)系。
    (二)學唱《國旗國旗真美麗》。
    1.教師可讓學生自己談一談,國旗的形狀、顏色、五星的排列、象征意義等國旗知識。
    2.教師播放歌曲錄音或范唱一遍,以引起學生學唱歌曲的興趣。
    3.教師帶領(lǐng)學生將歌詞按語言節(jié)奏朗讀一遍。
    4.學生跟著教師分句模唱歌曲數(shù)遍。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三
    重點:能在與他人交談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如:“你好”、“謝謝”、“不客氣”、“再見”等。
    難點:初步嘗試在特定的情況下運用不同的祝福語。
    解決:情境創(chuàng)設(shè)法示范引導法。
    目標:
    1、在情境對話中正確運用禮貌用語,并能在交談中注意傾聽他人的話。
    2、初步嘗試運用不同的祝福語,體會同伴間互相關(guān)心的美好情感。
    工具材料:
    場景設(shè)置:草地、山羊家、小牛家。
    幼兒頭飾、音樂等。
    活動設(shè)計:
    (教師扮演兔姐姐,小朋友扮演各種小動物,兩名大班幼兒分別扮演山羊和小牛)。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四
    唱歌《大雨和小雨》、《上學歌》。
    1、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上學歌》。
    2、讓學生感受上學時心情愉悅心情。
    3、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表現(xiàn)歌曲。
    4、能用身邊的材料模擬大雨和小雨的音效,與小組同學合作編創(chuàng)表演。
    了解并能夠掌握2/4拍的強弱規(guī)律。
    能用強弱不同的力度演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cd。
    1、導入。
    播放歌曲《上學歌》,感受歌曲情緒。
    2、學唱歌曲《上學歌》。
    (1)聆聽歌曲范唱。
    (2)老師分句教唱歌曲。
    3、聆聽、辨別聲音。
    老師播放雨的音效,請學生分辨是什么聲音。
    4、表現(xiàn)歌曲。
    (1)請學生注意分辨大魚和小雨的聲音又什么不同。
    (3)學生分組邊唱邊模擬音效伴奏。
    (4)完整演唱歌曲,并用模擬音效或編創(chuàng)動作參與歌曲表現(xiàn)。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一、欣賞樂曲,讓學生隨意做動作感受。
    二、學習用歡快、活潑的情緒、輕巧的聲音、清晰、準確的演唱曲。
    三、讓學生主動參與設(shè)計歌曲游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過程:
    一、提問導入。
    二、欣賞《亮火蟲》。
    初聽《亮火蟲》。
    師:一路上小朋友看到了那么多美麗的景色,這是一首描寫亮火蟲的曲子,請展開你們那想象的翅膀再聽一遍。
    復聽。
    三、歌詞創(chuàng)編。
    師(戴著火車司機的帽子):你們看老師現(xiàn)在象做什么職業(yè)的?(火車司機)誰想來當一當?給你戴戴,請你說一說戴上這頂帽子有什么感受?(3~5名同學)我們就帶上這種自豪、神氣、開心的情緒來唱一唱。
    生:(聽音樂,邊聽邊自由做動作)。
    師:這首歌曲的旋律非常歡快活潑,老師今天有個想法,想讓小朋友自己來學這首歌,誰先會唱,我們就請他當小老師,哪怕只教一句也行。唱得好,表演得好的小朋友,老師會獎勵他一份小禮品。小老師們再仔細地聽聽音樂。
    生:(互教)。
    師:老師先來編,比如第一句: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開了,編成:咔嚓咔嚓,咔嚓咔嚓,火車走了。誰來編?每個小朋友只要能編出一句就很棒了!
    生:(創(chuàng)編歌詞)。
    師:小朋友們編的歌詞真好啊!我們來試一試唱唱我們自己編的詞。
    四、音樂游戲。
    師:我們的小司機開著自己的火車,你最想去哪兒?
    師:想去這么多的地方呀!可今天小司機只能去一個地方,那你們舉手投票看看想去哪個地方的小司機最多,我們就去哪兒。
    生:(投票)讓我們一塊兒去祖國的首都北京,到那兒看升旗。
    師:去_地方,路途可遙遠了,我們要經(jīng)過_平原,_隧道,_大橋,我們一起來動動腦筋,用小凳子擺出山坡、隧道、大橋。
    生:(擺凳子)。
    師:(問擺設(shè))一路上小火車要上山坡、過大橋、穿山洞可有趣了,那我們向??
    太陽出發(fā)吧。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六
    1.學唱《月兒彎彎》。
    2.欣賞神秘的太空,并開展創(chuàng)造活動《太空探秘》。
    3.繪畫活動。
    1.學會歌曲《月兒彎彎》,并能以優(yōu)美、舒緩的聲音演唱。
    2.讓學生了解自然世界,提高學生對表現(xiàn)星空、宇宙的音樂作品的興趣。
    唱好歌曲,感受歌曲中少年兒童盼望祖國統(tǒng)一的情感。
    創(chuàng)編動作,聽音樂表現(xiàn)神秘的天空。
    一、復習歌曲《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
    二、猜謎導入。
    有時落在山腰,有時落在樹梢,有時象面圓鏡,有時象把鐮刀。
    三、學唱《月兒彎彎》。
    1.初步感受,師播放歌曲,帶領(lǐng)學生隨音樂表演小船搖曳的動作。
    2.出示課題再次欣賞,要求說說與《閃爍的小星》《閃亮閃亮的小星》的不同(前者優(yōu)美抒情后者輕快活潑)。
    3.朗讀歌詞,老師用打擊樂器按節(jié)奏伴奏。
    4.分句學唱第一段,著重教唱附點節(jié)奏與十六音符的樂句。
    5.朗讀第二段歌詞,學生拍打節(jié)奏。
    6.聽唱法學唱第三段。
    7.出示地圖,引導學生感受歌曲內(nèi)涵。
    8.有表情的演唱。
    四、欣賞vcd:神奇的宇宙。
    太空中除了有星星月亮太陽,還有什么呢?
    五、創(chuàng)造活動《太空探秘》。
    1.指導創(chuàng)編動作。
    提問:你想扮演太空中的哪個角色?怎樣表現(xiàn)?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七
    這個學期我擔任一年級的音樂課。大部分學生對音樂課比較感興趣,上課也較認真。女生對音樂中的音準與節(jié)奏及動作的模仿能力普遍比男生要好。經(jīng)過一個學期的反復強調(diào),學生們的唱歌習慣好了很多,基本上不會一開口就喊,慢慢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聲音了。他們愛表現(xiàn)的心理還是比較強烈。他們不能很長時間安靜地欣賞一首樂曲,根據(jù)音樂展開想象的能力還是不夠好;但是欣賞簡短的歌曲(樂曲)時他們還是饒有興趣的。
    一年級下冊總共10課,分別是《春天》、《放牧》、《手拉手》、《長鼻子》、《跳起舞》、《咯咯噠》、《大海的歌》、《幸福生活》、《巧巧手》、《汪汪與咪咪》,讓學生了解幾首中國優(yōu)秀的兒童歌曲和幾首經(jīng)典的外國歌曲,并以審美為核心,以音樂的美感來感染學生,以音樂中豐富的情感來陶冶學生,使學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樂審美觀念、高尚的道德情操以及音樂必要的審美能力。
    (一)感受與鑒賞。
    1、音樂表現(xiàn)要素。
    (1)感受自然界和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能夠用自己的聲音或打擊樂器進行模仿。
    (2)感受樂器的聲音。能聽辨打擊樂器的音色,能用打擊樂器奏出強弱、長短不同的音。(木魚、碰鐘)。
    (3)能夠感受并描述音樂中力度、速度的變化。
    2、音樂情緒與情感。
    音樂體裁與形式。
    (2)聆聽兒歌、童謠、進行曲和舞曲,能夠通過模唱、打擊樂對所聽音樂作出反應(yīng),能夠隨著進行曲、舞曲音樂走步、跳舞。
    3、音樂風格與流派。
    (1)聆聽不同國家、地區(qū)、民族的兒歌、童謠及小型器樂曲或樂曲片段,初步感受其不同的風格。
    (二)表現(xiàn)。
    1、演唱。
    (1)參與各種演唱活動。
    (2)知道演唱的正確姿勢。能夠?qū)χ笓]動作及前奏作出反應(yīng)。
    (3)能夠用自然的聲音,按節(jié)奏和曲調(diào)有表情地獨唱或參與齊唱。
    (4)能用不同的力度、速度表現(xiàn)歌曲的情緒。
    (5)每學年能夠背唱歌曲五首。
    2、演奏。
    (1)學習木魚、碰鐘、镲、大鑼、鼓的演奏。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或其他音源合奏或為歌曲伴奏。
    (3)綜合性藝術(shù)表演。
    (4)能夠參與綜合性藝術(shù)表演活動。
    (5)能夠配合歌曲、樂曲用身體做動作。
    (6)能夠在律動、集體舞、音樂游戲、歌表演等活動中與他人合作。
    3、識讀樂譜。
    (1)認識簡單的節(jié)奏符號。
    (2)能夠用聲音、語言、身體動作表現(xiàn)簡單的節(jié)奏。
    (3)能夠用唱名模唱簡單樂譜。
    (三)創(chuàng)造。
    1、探索音響與音樂。
    (1)能夠運用人聲、樂器聲模仿自然界或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用打擊樂器或自尋音源探索聲音的強弱、音色、長短和高低。
    2、即興創(chuàng)造。
    (1)能夠?qū)⒃~語、短句、詩歌或歌詞用不同的節(jié)奏、速度、力度等加以表現(xiàn)。
    (2)能夠在唱歌或聆聽音樂時即興地做動作。
    (3)能夠用課堂樂器或其他音源即興配合音樂故事和音樂游戲。
    3、創(chuàng)作實踐。
    (1)能夠用線條、色塊、圖形,記錄聲音與音樂。
    (2)能夠用人聲、樂器或其他音源,創(chuàng)作1——2小節(jié)節(jié)奏或旋律。
    (四)音樂與相關(guān)文化。
    1、音樂與社會生活。
    (1)感受生活中的音樂,樂于與他人共同參與音樂活動。
    (2)能夠通過廣播、電視、磁帶、cd等傳媒聽賞音樂。
    (3)能夠參加社區(qū)或鄉(xiāng)村的音樂活動。
    2、音樂與姊妹藝術(shù)。
    (1)能夠用簡單的形體動作配合音樂節(jié)奏。
    (2)能夠用簡明表演動作表現(xiàn)音樂情緒。
    (3)能夠用色彩或線條表現(xiàn)音樂的相同與不同。
    3、音樂與藝術(shù)之外的其他學科。
    (1)能夠了解聲音與日常生活現(xiàn)象及自然現(xiàn)象的聯(lián)系。
    (2)能夠用簡單的韻律操動作配合不同節(jié)奏、接派情緒的音樂。
    1、在學生原有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高他們的音樂欣賞水平。
    2、進一步加強基礎(chǔ)樂理知識的學習。
    3、在原有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
    4、能參與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創(chuàng)編活動。
    1、認真?zhèn)湔n,做好前備、復備工作,為能使學生上好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備課時注意與新課標結(jié)合,并注意備學生。
    2、因材施教,對不同的學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學手法,使學生能夠充分發(fā)展。
    3、設(shè)計好每堂課的導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4、課堂形式設(shè)計多樣,充滿知識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戰(zhàn)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并使他們最大限度地學到知識,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課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養(yǎng)學生的團結(jié)協(xié)作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5、積極和其他學科溝通,積極研究學科整合。響應(yīng)新課標要求。
    6、多看多聽其他學校的課程,在本校多實施,使學生開闊眼界,從中總結(jié)經(jīng)驗。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八
    [教學難點]:邊演唱邊用打擊樂器作四分音符的伴奏。
    [教學流程設(shè)計]:
    一、組織教學??快樂有序。
    學生聽音樂《乃呦乃》進入教室。
    二、創(chuàng)設(shè)情景?學唱歌曲。
    導入:剛才老師給同學們聽的音樂跟我們平時聽到的音樂一樣嗎????。
    這是一首土家族的民歌。[更多音樂教案]。
    老師為大家演唱這首歌曲請同學們拿出碗、盤子、茶杯為歌曲進行伴奏。
    三、小組合作??激勵評價。
    請幾組同學表演,評出表演最好的小組。
    老師為表演最好的小組的同學發(fā)漂亮的貼畫。
    四、拓展延伸??深化主題。
    師與同學們根據(jù)自己制做的樂器做活動。
    希望大家都能夠做一個熱愛祖國大家庭的好孩子。
    〔教學反思〕:同學們學得愉快,學得輕松。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九
    教學目的:
    1、能用歡快的情緒演唱歌曲。
    2、了解多元文化,培養(yǎng)同學的創(chuàng)編能力。
    教學重點:學唱此歌曲。
    教學難點:四分休止符。
    一、組織教學:
    師生問好!
    二、藝術(shù)實踐活動:
    2.我們小朋友紙知道過年,那你知道“年”是怎么來的嗎?(觀看視屏資料“年的來歷”)。
    3.過年了,我們小朋友都喜歡做些什么呢?(很多地方慶祝新年的方式都不相同,比方在北方吧,他們喜歡吃餃子,預(yù)示明年豐衣足食;還有的地方會舉行踩高蹺、舞龍、舞獅、扭秧歌競賽。我們的小朋友往往喜歡放煙花、鞭炮。)。
    4.誰能用象聲詞模仿一下鞭炮聲?
    a.2/4。
    b.2/4。
    5.在一些地方,他們會敲鑼打鼓來慶祝新年,讓我們一起來聽聽看。
    三、新歌教學。
    1、出示對聯(lián)(上聯(lián)過新年呀龍咚龍咚鏘下聯(lián)多快樂呀龍咚龍咚鏘橫批龍咚鏘)。
    a、指名讀對聯(lián)。
    b、師有節(jié)奏地讀對聯(lián)。
    c、再指名有節(jié)奏地讀對聯(lián)。
    d、齊讀。
    2、初聽歌曲(師范唱)。
    3、再聽歌曲(課件歌譜+歌曲)。
    4、讀歌詞。
    5、跟錄音輕聲唱歌曲(師出示龍咚龍咚鏘的卡片)。
    6、再來一次。
    7、請小朋友們找出難唱的句子(加以練習)。
    認識四分休止符。
    8、帶著四分休止符再次完整地跟著錄音伴奏演唱歌曲。
    四、用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
    a.三角鐵。
    b.碰鈴。
    c.響板。
    五、欣賞。
    吃完年夜飯了,我們又會做些什么呢?就讓我們把班級當成是一個大家庭,一起來看文藝節(jié)目吧!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
    2、用律動來模仿動物,加深學生對音樂表現(xiàn)手段的體驗。
    教學重點:
    聽覺訓練,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不同形象。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交響童話《彼得與狼》中“小鳥”主題。
    引導學生從音樂的節(jié)奏、音色、速度等方面談感受和模仿。
    (2)?管弦樂曲《動物狂歡節(jié)》選曲“大象”。
    學生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動物形象及模仿大象跳舞的律動。
    二、欣賞《獅王進行曲》。
    3、觀看動畫片《獅子王》。
    4、?聽音樂,學生模仿獅子的吼叫。
    師:?下面我們再聽著音樂,看看是不是聽到了獅子的吼叫聲?獅子叫了幾聲?
    5、用線條表示獅子的吼叫聲和發(fā)抖的小動物。
    6、?欣賞獅王進行曲前四個樂句。
    (1)邊聽邊用手或腳模仿獅子走路的樣子。
    (2)用“l(fā)a”哼唱旋律。
    7、?模仿獅王吼叫四次,并喊“獅王萬歲!”
    8、?欣賞全曲。?。
    10、?全班圍成圓圈模仿獅子走路和吼叫的樣子。
    11、全班分成四組,學生自選角色進行表演。
    12、各組匯報表演,互相評價。
    三、作者與作品介紹。
    四、小結(jié)。師生在音樂聲中模仿自己喜歡的動物離開音樂室。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一
    1.感受并模仿自然界和生活中的聲音。
    2.感受人聲和樂器不同的音色。
    3.能夠用不同的材料創(chuàng)造聲音。
    4.能夠用聲音編織一個簡單的故事。
    5.會唱歌曲《大雨和小雨》和《大鼓和小鼓》。
    1.歌曲《大雨和小雨》。
    2.歌曲《大鼓和小鼓》。
    創(chuàng)造聲音并用聲音編織故事。通過創(chuàng)編音樂的實踐活動,引起學生對創(chuàng)造的興趣并獲得成功的喜悅。
    對聲音的聯(lián)想。學生雖然對生活中的聲音有一定的感受,但沒有從聲音引起聯(lián)想的經(jīng)驗。教師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逐步建立起對聲音的聯(lián)想,為探索聲音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
    1.五個盛水的瓶子、碟子及課堂打擊樂器。
    2.自生活中采集的各種聲音的錄音帶或cd。
    鋼琴,多媒體,打擊樂器。
    1.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2.歌曲《大雨和小雨》。
    3.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能尋找并模仿生活中的聲音。
    2.能夠準確朗讀歌詞。
    3.學唱歌曲《大雨和小雨》。
    4.能創(chuàng)造幾種聲音。
    (一)尋找生活中的聲音。
    1.教師用猜謎語的方式,啟發(fā)學生用耳朵仔細聽辨生活中的各種聲音。(設(shè)計目的:激發(fā)學生興趣,吸引學生注意力。)。
    2.啟發(fā)學生注意“觀察”——“傾聽”生活中的聲音進行簡單分類,再分別播放教材中城市、森林、鄉(xiāng)村的聲音,學生、模仿并簡單說明這些聲音有什么特點?(設(shè)計目的:豐富學生的知識。)。
    3、想一想,說說生活中還有那些聲音。
    (二)歌曲《大雨和小雨》。
    1.雨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有大雨也有小雨。下面我們來學唱一首關(guān)于魚的歌曲《大雨和小雨》。
    2.由教師范唱或聽錄音。(設(shè)計目的:讓學生對歌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
    3.跟著教師學唱《大雨和小雨》。
    4.討論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有什么特點。
    (三)聽聽我創(chuàng)造的聲音。
    1、我們剛才聽到的聲音都是生活中的聲音。
    2.能不能自己創(chuàng)造一些與教材中不同的聲音呢?(設(shè)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創(chuàng)造能力)。
    3.用幾種聲音連在一起表現(xiàn)一定的內(nèi)容。
    歌曲《大鼓和小鼓》。
    1、能說出幾種樂器的名稱,感受人聲與樂器的不同音色。
    2、能夠熟練朗讀歌詞。
    3、會唱《大鼓和小鼓》。
    1.播放少先隊鼓號隊的錄象,提問:隊伍中有什么打擊樂器呢?(大鼓和小鼓)(設(shè)計目的:加深學生對兩種樂器的印象。)。
    2.大鼓和小鼓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高低、強弱、音色、不同等等)?
    3.學唱《大鼓和小鼓》。
    4.聽一遍錄音范唱。(設(shè)計目的:讓學生初步了解歌曲的內(nèi)容)。
    5.按節(jié)奏準確朗讀歌詞。
    6.聽唱法學唱歌曲。
    7.分組演唱歌曲。
    8.邊走步邊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并模仿打鼓的姿勢。(設(shè)計目的:讓學生主動參與到音樂實踐中來。)。
    用聲音編織的故事——小白兔蓋新房(一)。
    了解〈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大意,初步找出能表現(xiàn)故事情節(jié)的相應(yīng)的聲音。
    1.教師看著書上的插圖給學生講述〈小白兔蓋新房〉的故事。(設(shè)計目的:讓學生在故事中尋找聲音,他們興趣倍增。)。
    第一幅圖:兔媽媽幸福的一家。
    第二幅圖:暴風雨來了,大風刮倒了房子。
    第三幅圖:小喜鵲在樹上報信。
    第四幅圖:小松鼠、小猴、小狗、小熊從四面八方趕來。
    第五幅圖:小熊、小狗鋸木頭。
    第六幅圖:小松鼠、小猴釘釘子。
    第七幅圖:小白兔刷墻。
    第八幅圖:新房子蓋好了,大家一起來唱歌跳舞。
    2.教師出示圖片,請學生用標準語言準確復述故事內(nèi)容。(設(shè)計目的: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并進一步加深學生對本課聲音的記憶。)。
    3.教師與學生一起討論如何用身邊的材料表現(xiàn)雷、閃電、大風及故事情節(jié)中要求表現(xiàn)的聲音。
    4.安排學生下課尋找能表現(xiàn)《小白兔蓋新房》內(nèi)容的聲音材料。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二
    2、唱:《動物說話》。
    3、動:跟著音樂學一學做一做。
    1、能整齊的演唱《動物說話》,會用模仿的方式嘗試創(chuàng)作歌詞片段。
    2、在生動活潑的音樂中,體驗聲音世界的豐富多彩,感受活潑、歡快的情緒。
    3、能注意集中的聆聽音樂,嘗試用體態(tài)語言來表現(xiàn)。
    歌曲《動物說話》。
    :欣賞帶、音樂帶、鋼琴。
    一、聽:《你聽,什么敲響了》。
    1、聽,錄音機里都是自然界中動物“唱歌”的聲音。你能聽出來嗎?
    2、你能來模仿嗎?
    二、唱:《動物說話》。
    1、音樂導入:老師要帶大家去農(nóng)場看看。欣賞《請來看看我們美麗的村莊》。
    2、有哪些小動物?它們都想來唱歌。
    3、播放歌曲《動物說話》。
    4、聽唱法進行歌曲教學間奏處引導隨音樂一拍一下做動作。分組唱、齊唱。
    5、引導學生歌詞創(chuàng)編。
    小狗說話汪汪汪,小貓說話喵喵喵,小豬說話嚕嚕嚕,小羊說話咩咩咩,小牛說話牟牟牟。
    唱一唱(齊唱,分組唱)。
    三、動:跟著音樂學一學做一做;與前兩項結(jié)合進行。
    1、引導欣賞各種動物的唱歌聲。
    2、說出各種動物的名稱。
    3、向老師和同學表演模仿一下。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三
    教學內(nèi)容:
    聆聽《杜鵑圓舞曲》,聆聽《小燕子》,表演《布谷》,表演《小雨沙沙》。教學目標。
    1、通過聆聽歌(樂曲),感受音樂所表現(xiàn)的春天。
    2、通過演唱《小雨沙沙》,引導學生細心地觀察事物,啟迪學生熱愛大自然。過程與方法。
    3、用柔和的聲音演唱《布谷》,并和《杜鵑圓舞曲》相比較,說出旋律相似的地方。
    4、能編創(chuàng)動作表現(xiàn)歌(樂曲)。準確地唱歌。
    1、聆聽《杜鵑圓舞曲》。
    2、聆聽《小燕子》。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1、完整聆聽全曲,問:樂曲中你仿佛聽到了什么聲音?學給同學們聽一聽。
    2、復聽樂曲,隨著樂曲用手指畫圖形譜。
    3、想一想,用木魚和碰鐘參與樂曲的'演奏,應(yīng)怎樣比較合適,分小組討論,分。
    別與樂曲合作。
    3、完整地聆聽歌曲《小燕子》。
    問:歌中唱出了哪些內(nèi)容?你想和小燕子說什么?
    4、聽歌曲《小燕子》分小組編創(chuàng)動作。
    5、隨著復聽歌曲的錄音,分組表演。
    6、小結(jié)。
    學唱《布谷》、《小雨沙沙》。
    教學重點:
    教學難點:
    教具準備:
    1、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
    讓學生跟著音樂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節(jié)拍。
    聽歌曲錄音,用手指點歌詞,想一想哪些音長?
    2、聽歌曲錄音,分小組拉手:
    聽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
    聽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
    第三段反之,
    讓學生在充分感受中記住歌曲的旋律。
    3、唱會歌曲后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4、課后小結(jié)。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四
    學習集體舞《雁兒飛》。
    1.復習歌曲(飛呀飛)。
    2.參與集體舞《雁兒飛》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體驗與他人團結(jié)協(xié)作、互助友愛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興趣。
    能積極參與集體舞《雁兒飛》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從中體驗樂趣。
    1.安靜的排隊上下樓梯。
    2.聽曲律動進入教室。
    3.師生問好。
    1.復習歌曲《飛呀飛》。
    2.歌表演《飛呀飛》。
    3.集體舞《雁兒飛》。
    (1)介紹大雁:大雁是侯鳥,一到冬天就成群結(jié)隊飛到南方去過冬,第二年春天又飛回來。大雁飛時由一只頭雁帶領(lǐng)著,常常飛成“一”字形、”人”字形,隊伍整齊而美麗。所以人們把大雁稱為團結(jié)、友愛、守紀律的鳥兒。小朋友們也應(yīng)該學習大雁,做團結(jié)、友愛、守紀律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范唱,引導學生討論:
    啟發(fā)學生善于去表達、敢于表現(xiàn).勇于參與。
    (3)集體舞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
    (4)集體舞表演。
    (5)自由的進行自評、互評與他評。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五
    二、通過欣賞電子音樂作品,了解其與其它音樂的區(qū)別。
    三、通過音樂活動《校園的一天》,深入探究性學習。
    四、通過器樂合奏,感受電聲樂器的合奏效果。
    五、通過學習、欣賞,培養(yǎng)豐富的音樂想像力,加強對環(huán)境保護的.責任感。
    二、難點是音樂材料比較新,教師要靈活的引導學生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wù)。
    自制課件、錄音機、電子琴、多媒體、打擊樂。
    課前準備:《拍手歌》。
    導入:問好歌(豎笛)。
    一、欣賞電子音樂《西班牙斗牛舞曲》。
    1、引導學生說出音樂演奏的類別和演奏的樂器。
    2、教師簡介電聲樂器。
    3、學生簡介電聲樂隊。
    4、欣賞樂隊演唱片段。
    二、欣賞《命運》。
    學生討論比較兩種類型的特點,并發(fā)表見解。
    三、欣賞電子錄音《雨林》。
    1、學生討論聽到的自然界的聲音,并回答。
    2、說說這樣的音響是否屬于我們常規(guī)意義上的音樂范疇。如何給這類音樂定位?(電聲音樂、環(huán)境音樂、自然音樂、情調(diào)音樂等)。
    3、引導學生說說這首音樂作品的社會意義。
    四、音樂工作站——《校園的一天》。
    活動小組組織表演。
    五、器樂小合奏——《新年好》。
    演奏小組組織表演。
    六、總結(jié)、表揚。
    湘教版一年級音樂教案篇十六
    學習集體舞《雁兒飛》。
    1.復習歌曲(飛呀飛)。
    2.參與集體舞《雁兒飛》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體驗與他人團結(jié)協(xié)作、互助友愛的樂趣。
    3.培養(yǎng)學習音樂的興趣。
    能積極參與集體舞《雁兒飛》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從中體驗樂趣。
    一、組織教學。
    1.安靜的`排隊上下樓梯。
    2.聽曲律動進入教室。
    3.師生問好。
    二、學習過程。
    1.復習歌曲《飛呀飛》。
    2.歌表演《飛呀飛》。
    3.集體舞《雁兒飛》。
    (1)介紹大雁:大雁是侯鳥,一到冬天就成群結(jié)隊飛到南方去過冬,第二年春天又飛回來。大雁飛時由一只頭雁帶領(lǐng)著,常常飛成“一”字形、”人”字形,隊伍整齊而美麗。所以人們把大雁稱為團結(jié)、友愛、守紀律的鳥兒。小朋友們也應(yīng)該學習大雁,做團結(jié)、友愛、守紀律的好孩子。
    (2)有感情地范唱,引導學生討論:
    啟發(fā)學生善于去表達、敢于表現(xiàn),勇于參與。
    (3)集體舞的動作與隊形設(shè)計。
    (4)集體舞表演。
    (5)自由的進行自評、互評與他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