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傭勞務合同糾紛(通用22篇)

字號:

    合同可以明確規(guī)定雙方的權益和義務,確保各方的合法權益不受損害。合同的履行和效力應當受到雙方的高度重視,確保誠實守信的原則得到遵守。以下是一些常見合同范本,請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參考和修改。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一
    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管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8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劃分各級法院或同級法院受理第一審勞動案件的職權范圍,明確它們相互間審理的具體分工,稱為管轄。
    勞動爭議訴訟的管轄,遵循我國《民事訴訟法》的管轄規(guī)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8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案件由用人單位所在地或者勞動合同履行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勞動合同履行地不明確的,由用人單位所在地的基層人民法院管轄?!钡?條規(guī)定:“當事人雙方不服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同一仲裁裁決,均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訴的,先起訴的'一方當事人為原告,但對雙方的訴訟請求,人民法院應當一并作出裁決。當事人雙方就同一仲裁裁決分別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起訴的,后受理的人民法院應當將案件移送給先受理的人民法院?!?BR>    被告住所地縣區(qū)法院。
    先先單位注冊地或實際工作地的勞動爭議仲裁院申請仲裁,不服再向法院訴訟。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二
    我公司修建大型的養(yǎng)殖場,把基礎建設部分承包給不同的建筑隊,到目前為止各工地都尚未完工,我公司與各施工隊的工程款也尚未付清。
    去年年底有一個施工隊下屬工人到公司要工資,要求由公司直接付款給他們,當時他們一共來了8個工人,說是公司不給打條子的話,他們就在公司不走了,當時為穩(wěn)定大局,公司給他們出具了一張欠條,但有一附加條件就是必須有他們包工頭的簽字,我們才付這筆錢,現他們工頭說不認這個條子,原因是他們與工頭之間的帳還沒有理清,所以工頭拒絕在欠條上簽字。
    答:應該說,你公司給工人打條的行為欠妥。因為你公司與施工隊是承包合同關系,結算包括著其工時費用的工程款只能是對工程隊,而不能直接對工程隊的工人。即,你們這一欠條,從法律上說是對工程隊的侵權行為。工程隊有權向法院請求撤銷。
    但現在的實際情況不是工程隊告你,而該隊的工人告你。那么,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建議工程隊起訴你公司,請求撤銷你公司給工人打的欠條。這條被法院撤銷后,工人告你公司的證據無效了,你公司就贏了。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三
    一、貴公司可以將非專業(yè)性質的勞務用工通過勞務分包形式發(fā)包給具備資質的勞務公司。
    將其承包工程。
    完成的活動。由此可見,承包方將其承包工程中的勞務作業(yè)分包(注:該分包特指純勞務作業(yè),不涉及專業(yè)性操作),此行為不屬于違法再分包。故貴公司可將工程中的純勞務作業(yè)通過勞務分包形式發(fā)包給具備資質的勞務公司。但特別提醒,不能分包給個人,因個人不具備用工資質,最終應由貴公司承擔法律責任和用工風險。
    1、勞務分包企業(yè)的資質以及風險防范。
    建設部頒布的《建筑業(yè)勞務分包企業(yè)資質標準》對勞務作業(yè)分包的13個種類及其相應的資質標準作了明確規(guī)定。貴公司在進行勞務發(fā)包時應對每種作業(yè)的勞務分包人是否具備相應的資質等級標準及作業(yè)的具體范圍予以審查。
    “總承包單位和分包單位就分包工程對建設單位承擔連帶責任?!毙枰f明,無論分包是否合法,這種連帶責任是不能免除的,所以公司對分包單位要加強管理監(jiān)督。
    貴公司在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時,一定要對勞務分包企業(yè)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查,具體可從勞務分包企業(yè)的工商登記、注冊資本、經營范圍及勞務資質證書等情況入手.
    2、純勞務分包合法,涉及主體范疇的分包為違法,分包僅限一次,不得二次再分包。
    法律規(guī)定勞務分包是指分包純勞務作業(yè),即通常所說的包清工,但隨著建筑工程規(guī)模的日益擴大,勞務分包已不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包清工,而是伴隨著材料采購供應、施工、安裝的分包。這就可能被認定為實質上工程再分包合同,則違反了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
    3、勞務人員傷亡的風險防控。
    實踐中,由于勞務分包企業(yè)的管理不規(guī)范、相關人員安全意識淡。
    薄等諸多原因,導致勞務人員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發(fā)生傷亡等安全事故,而此時作為勞務作業(yè)的發(fā)包人必定深陷糾紛之中。
    所以,建議貴公司在簽訂勞務分包合同時盡量做到:(1)、要求勞務分包企業(yè)與實際勞務人員簽訂書面合同、購買保險并報公司備案;(2)、即使沒有分包給有資質的企業(yè),寧愿選擇掛靠勞務公司的個人進行施工,也不要直接與個人簽訂勞務分包協(xié)議。
    4、已經確認違法分包,業(yè)主可以選擇解除總包合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八條承包人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發(fā)包人請求解除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的,應予支持:
    (一)明確表示或者以行為表明不履行合同主要義務的;
    (二)合同約定的期限內沒有完工,且在發(fā)包人催告的合理期限內仍未完工的;
    (三)已經完成的建設工程質量不合格,并拒絕修復的;
    (四)將承包的建設工程非法轉包、違法分包的。
    二、公司若將勞務分包給個人,請完善相關用人手續(xù),對外形成合法的勞動關系。
    無勞動關系”。(但內部協(xié)議僅限公司保存)。
    購買保險,并不是構成勞動關系的法定要件。
    《勞動合同法》第七條用人單位自用工之日起即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
    需要說明一點,這只能規(guī)避來自業(yè)主方面的法律風險,也就是只可以借此向業(yè)主證明沒有將工程違法分包而已,但不能規(guī)避施工人員本身的風險,比如工傷,無論簽署的是分包合同還是用工合同,只要施工人是個人,均由公司對外承擔責任,因為個人不具備用工資質和施工資質。
    三公司對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工種可采取勞務派遣的形式。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五十八條規(guī)定: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義務。第六十六條規(guī)定:勞務派遣一般在臨時性、輔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崗位上實施。
    公司主營業(yè)務、主體工程的作業(yè),建議不要采取該種方法。
    綜上,合法的勞務分包應該注意以下幾點:(1)除非承包合同明確約定,否則分包須報業(yè)主同意(若業(yè)主不同意,也可以勞務派遣或公司員工的身份進場,這樣就不存在分包情形);(2)分包僅限非主體方面的專業(yè)性分包和勞務分包,不得涉及主體施工部分;(3)選擇有資質的勞務公司或者掛靠有資質的勞務公司的個人進行分包;(4)加強對分包方,因為承包方與分包方對業(yè)主承擔的是連帶責任。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四
    案例一:a在北方承包了一個磚廠,需要大量勞動力到他手下勞動。為了吸引勞動力,a采用出門前預付定金的方法,同對方簽訂勞務合同。其中同b簽訂了一份勞動用工合同約定:1、b隨a到河北某磚廠務工,時間為隨a進廠之日起至年底不能生產(指北方上凍)之日止;2、a預付給b定金20xx元,若b不到廠,或未征得a同意而中途退廠,所拿定金雙倍返還,并賠償由此給a造成的損失;3、??。b到廠后因不能適應那里的生存環(huán)境,即不服水土、不適應工作環(huán)境,不久就要求離廠,因a不同意,b不得不強行退廠。a在后就以b違約并給其造成損失為由訴訟到法院,要求b雙倍返還所拿定金,即返還定金4000元。
    案例二:d隨工頭c到磚廠務工,后c未能給d結清工資,也不給其出具欠款手續(xù)。d訴訟到法院,要求c所欠支付工資。c承認d在其手下務工的事實,但辯稱工資已結清,并要求d拿出欠款的證據。
    以f違約并給其造成損失為由訴訟到法院,要求f返還預付現金,并賠償由此給e造成的損失。
    對該類型案件的審理,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對合同性質的認定,即該類型的合同是勞動合同,還是勞務合同。因為合同性質的不同,糾紛的處理方式也就不同。對此有二種不同看法,一種觀點認為,此類合同是因勞動者在勞動過程中所發(fā)生的社會關系,屬勞動合同,應受勞動法調整,為此發(fā)生糾紛后應由勞動部門先行處理,即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另一種觀點則認為,作為用工方的包工頭并不具備法人或個體經濟組織資格,這種用工行為并不受勞動法調整,雙方所達成的勞動用工協(xié)議,只能算是一種民事協(xié)議,是一種勞務合同,應受民法調整。發(fā)生糾紛后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解決,也可直接到法院提起民事訴訟。對此,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也指出,勞動合同與勞務合同完全是二種不同的概念,不能混淆視之。筆者認為,要想正確地找到答案,必須首先正確地將這二類合同區(qū)別開來。
    1、勞動關系與勞務關系的區(qū)別。
    而在勞動關系中,勞動者一方要成為另一方用人單位的成員。并遵守單位的內部勞動規(guī)則。勞動關系由勞動法調整,而勞務關系由民法調整。
    留、罰款或者警告;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違反勞務合同一般只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而不涉及行政和刑事責任。在勞動合同關系中,因用人單位要依法為勞動者繳納“三金”,因此在勞動者出現生病、工傷或者年老等情況,勞動者依法享受社會保障。而在勞務合同中,在勞務關系承繼期間,因雇主不必為勞動者繳納“三金”,勞動者若在勞動的過程中出現了傷亡,則由雇主和雇員(勞動者)依據民法有關原理,根據雙方過錯責任的劃分,決定責任的承擔。雇主勞動者不能享受社會保障。(5)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勞動合同糾紛發(fā)生后,應先到勞動機關的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間內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勞務合同糾紛出現后,雙方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直接訴訟到人民法院。
    由此筆者認為,上述案例中,從用工主體上來看,a屬自然人,不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的用工主體資格;從合同內容上來看,a與b在地位平等的基礎上,就雙方在務工期間的權利義務關系,經過平等協(xié)商自愿達成的協(xié)議,也不符合勞動法規(guī)定的勞動合同所應具備的內容。但這種合意又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為此又是一種合法有效的民事合同。為此他們之間發(fā)生的勞動用工關系,也就不是勞動關系,不適用勞動法,只能是一種勞務關系。他們之間所簽訂的勞動用工合同,屬勞務合同,是民事合同的一種,應適用民法來調整。發(fā)生糾紛后,當事人可以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直接通過訴訟來解決。a同磚廠主人之間是一種承包經營關系(這里不考慮承包經營磚廠的資質問題),a承包后就享有經營自主權,b在某甲手下務工,是直接向a提供勞務a給付b勞務報酬,與磚廠主人并無法律上的利害關系。
    二、勞務合同是否適用合同法進行調整的問題。
    我國合同法是調整平等主體之間的交易關系的法律,它主要規(guī)范合同的訂立、合同的效力及合同的履行、變更、解除、保全、違約責任等問題。在我國,合同法并不是一個獨立的法律部門,而是我國民法的重要組成部分。合同作為反映交易的法律形式,并不是適用于各種經濟活動的法律形式,而只是反映平等主體之間的商品和勞務交換的法律形式。這里所說的交易是指平等主體基于平等自愿及等價有償原則而發(fā)生的商品、勞務的交換,由這些交換所發(fā)生的交易關系構成了合同法的調整對象。我國合同法是市場經濟的基本法律規(guī)則[注4]《合同法》第2條規(guī)定:“本法所稱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協(xié)議。婚姻、收養(yǎng)、監(jiān)護等有關身份關系的協(xié)議,適用其他法律的規(guī)定?!备鶕摋l規(guī)定,合同是平等主體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組織之間設立、變更、終止民事權利義務關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協(xié)議。
    合同法不僅適用于各類民事合同,那些雖未由民法所確認但仍然由平等的民事主體所訂立的民事合同,也應受合同法所調整。[注5]合同法主要是通過任意性規(guī)范而不是通過強行性規(guī)范來調整交易關系。只要當事人協(xié)商的條款不違背法律的禁止性規(guī)定、社會公共利益和公共道德,法律即承認其效力。法律盡管規(guī)定了有名合同,但并不禁止當事人創(chuàng)設新的合同類型;合同法的絕大多數規(guī)范都允許當事人通過協(xié)商加以改變。合同法的任意性還表現在,法律確定合同法的規(guī)則并不是代替當事人訂立合同,只是幫助當事人完善合同,實現當事人的個人意志。這就是說,合同法的目標只是在當事人不能通過合同很好地安排其事務的進候,才安排當事人的意思,幫助當事人對其事務作出安排,如果當事人通過合同已經作出了很好的安排,合同法就要尊重當事人的約定。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五
    民事判決書。
    浦民二(商)初字第3999號。
    原告上海浦東xx貿易有限公司浴場,住所地上海市浦東新區(qū)xx路1557號。
    負責人李x清,經理。
    原告李x清,男,1965年9月6日生,漢族,戶籍地浙江省臺州市路橋區(qū)xx鎮(zhèn)xx村3區(qū)107號。
    原告吳x元,男,1965年9月4日生,漢族,戶籍地浙江省仙居縣xx鎮(zhèn)xx村田xx南26號。
    以上四原告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張x法,上海市xx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x,男,1961年,2月2日生,漢族,住上海市閔行區(qū)xx路5530弄110號304室。
    被告陳x華,女,1973年4月2日生,漢族,戶籍地浙江省麗水市xx區(qū)xx鄉(xiāng)xx村184號。
    以上兩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陳如浪,上海普若律師事務所律師。
    以上兩被告共同委托代理人陳如波,上海普若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上海浦東xx貿易有限公司浴場(簡稱xx浴場)、李x清、付x春、吳x元訴被告張x、陳x華企業(yè)承包經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林曉君獨任審判,于2008年10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四原告共同的委托代理人張x法,被告張x、被告陳x華以及兩被告的共同委托代理人陳如浪、陳如波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上海浦東xx貿易有限公司浴嘗李x清、付x春、吳x元訴稱,原告、被告雙方與2007年5月21日簽訂了《承包經營協(xié)議》一份,原告將經營的浴場給兩被告經營,經營期從2007年7月1日至該浴場房屋拆遷之日,年租金為人民幣280,000元(以下幣種同),協(xié)議簽訂時被告交付押金人民幣100,000元,租金三個月支付一次,每次提前15天支付,協(xié)議還對違約賠償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原告將浴場及大量的設施交付被告,前期被告還能按照約定支付租金,但是自從2008年4月1日起被告沒有支付2008年4月至6月的承包費,原告多次催討,被告拒絕,直到2008年7月15日,被告避而不見,原告發(fā)現浴場設施多有損壞。故原告要求判令:
    1、解除原告、被告之間2007年5月21日簽訂的《承包經營協(xié)議》;。
    4、被告連帶支付水電費17,695.50元;。
    5、訴訟費由本案被告承擔。
    被告張x、被告陳x華辯稱,原告所稱不是事實,雙方于2008年7月11日就已經就解除合同達成一致,2008年4月至6月的款項以及裝修費用,雙方已經結算,原告還需退還7000元給被告,基于當時原告、被告之間已經協(xié)商解除《承包經營協(xié)議》,原告已經將原告的相關權利給現在的案外人戴x富經營,并且達成兩份股權轉讓協(xié)議。因為被告沒有和原告簽訂書面合同,原告企圖獲取不當利益來起訴被告。該合同協(xié)商一致解除是有原因的,浴場要額外收取被告營業(yè)執(zhí)照費用,故產生爭議,所以雙方就協(xié)商解除,最終達成協(xié)議,被告一直經營至6月底,5月27日之后原告付x春多次來看點,被告所述浴場內物品損壞也不是事實,原告曾經兩次清點浴場內的物品,我方沒有避而不見。同意以判決形式解除合同,即使要支付2008年4月至6月租金、6月分的`水電費,也已從10萬元押金中扣除,余下原告已經返還被告7,000元。
    原告提供了以下證據:
    證據1、承包經營協(xié)議,證明原、被告之間存在承包經營關系。
    證據2、物品移交清單,證明2005年5月21日原告將浴場內物品移交被告,由被告張x簽收。
    證據3、信件,證明2008年7月5日被告還沒有退還浴場,有協(xié)商的意愿,被告張x寫信要求原告寬限幾日協(xié)商拖欠的承包經營費和水電費。
    證據4、收款存根,證明2008年7月18日原告替被告繳納了水電費17,695.50元,浴場還是由被告經營的。
    二被告對原告提供的證據1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不能證明被告有違約行為;對證據2的復印件真實性有異議,但是被告當時接手的物品已經還給了原告,不能反映全部的事實;對證據3真實性沒有異議,但是對關聯性有異議,這些證據是針對停水停電問題向輕紡市場交涉時形成的,與被告沒有直接關系,也無法反映被告有違約行為;對證據4的真實性、合法性有異議,7月11日已經解除合同,原、被告雙方就解除合同協(xié)議后續(xù)事宜是由原告負責解決,是否真的交了水電費,被告不清楚,且不是正式的發(fā)票,只是輕紡市場敲章的復印件。
    兩被告提供了以下證據:
    證據1、2008年7月11日收據存根,證明原、被告之間已經協(xié)議解除承包經營協(xié)議而將款項退還被告,部分設施返還被告,如果不解除合同,不存在原告方支付被告費用,上面有付x春和被告簽名。
    證據2、2008年7月11日xx浴場轉讓協(xié)議,證明基于承包協(xié)議解除,原告與案外人戴年富于2008年7月11日簽署的xx浴場轉讓協(xié)議,時間一致。原告將浴場轉給案外人經營,2008年6月12日起抄就是水電費,見證人是三原告?zhèn)€人。
    證據3、股份轉讓協(xié)議,證明基于原告被告一致解除承包經營合同,合同的案外人與原告簽訂股份轉讓協(xié)議,租金起算時間為2008年6月20日。
    證據4、2008年9月17日的案外人戴x富的說明,證明原告訴訟后案外人戴x富向被告承諾到場解決爭議。
    證據5、協(xié)議書及收據,證明原告被告協(xié)議解除合同承包經營協(xié)議,致使原告與案外人上海xx實業(yè)有限公司之間的租賃熱水器協(xié)議也解除。
    證據6、被告申請證人王x福、林x江出庭,證明原告、被告解除合同時,被告對熱水器租賃也解除了協(xié)議,證人與戴x富、原告三個自然人協(xié)商過這件事。
    原告方對證據1上的簽名無法確認,原告不叫付春,雙方從來沒有達成協(xié)議;對證據2,是復印件,對浴場轉手經營的事實確認,但是與本案無關,我們主張的是轉讓之前的租金;對證據3,與本案無關,原告有權收取轉讓之前的租金;對證據4,原告認為不能證明原告、被告雙方曾經達成了協(xié)議,被告張x與原告xx貿易公司的協(xié)議沒有xx公司的公章;對證據5,與本案無關;對證人出庭證明的事實,原告認為證人與被告有利害關系,對證言的真實性、關聯性不予認可,也不能證明達成了解除承包協(xié)議的意向,也不能證明是否達成協(xié)議。
    根據原告和被告提供的證據及庭審筆錄,本院確認如下法律事實:四原告和兩被告于2007年5月21日簽訂了《承包經營協(xié)議》一份,原告方將浴場交給兩被告經營,經營期從2007年7月1日至該浴場房屋拆遷之日,年租金為人民幣280,000元,協(xié)議簽訂時被告交付押金人民幣100,000元,租金三個月支付一次,每次提前15天支付,協(xié)議還對違約賠償進行了約定,合同簽訂后,原告將浴場及大量的設施交付被告,被告按照約定支付租金,但是從2008年5月份雙方產生了爭議,并協(xié)商解除合同。同年6月12日,李x清將其xx浴場股份總額三分之一轉給戴x富,轉讓款19萬元。7月11日,吳x元、付x春與戴x富簽訂xx浴場轉讓協(xié)議,兩原告將xx浴場股份以40萬元轉讓給戴x富。同日“付春”向兩被告出具了欠條,內容為“今欠張x人民幣7000元整作為對張x對xx浴場廣告監(jiān)控等的補償款。待張x將樓頂電爐拆除及一臺電腦拿回來浴場后,一次性付清7000元整,以上事情爭取在3-5天內完成,特此雙方證明”。簽字人為“付春”和兩被告,張x并寫明“錢已拿到”。被告自2008年4月起未支付租金,xx浴場6月的水電費為17,695.5元,而被告在簽訂承包經營協(xié)議時付給原告10萬元的押金。
    本院認為,四原告與兩被告的《承包經營協(xié)議》依法成立,應予確認。本案的質疑焦點是雙方是否在2008年7月已協(xié)商解除承包經營協(xié)議并且結算完畢,原告是否有權主張訴訟請求的款項。被告提供的證據足以證明至2008年7月11日原告方已經將xx浴場股份轉讓給他人,而同時與兩被告進行了結算。盡管被告因客觀原因只能提供證據的復印件,但所有證據能夠相互印證,可以作為本案認定事實的依據,且原告方不否定其股份轉讓的事實,也間接證明了原告與被告結束經營關系的事實?,F原告要求解除協(xié)議,被告也表示同意,本院對此予以確認。被告辯稱,即使不認可欠條的結算結果,被告在原告方處的10萬元押金,也足以支付原告的租金和水電費,本院認為被告的辯解具有事實和理由,原告方不能證明被告存在違約的事實,故對原告方要求兩被告支付租金、違約金、水電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據此,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二、對原告上海浦東xx貿易有限公司浴嘗原告李x清、原告付x春、原告吳x元的其他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本案受理費2728元(原告已預付),減半收取1,364元,由原告上海浦東xx貿易有限公司浴嘗原告李x清、原告付x春、原告吳x元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林曉君。
    二00八年十二月一日。
    書記員沙洵。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六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十條規(guī)定:“勞動者因履行勞動力派遣合同產生勞動爭議而起訴,以派遣單位為被告;爭議內容涉及接受單位的,以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為共同被告?!?BR>    二、勞務派遣的原則。
    1、雇員租賃。
    勞務派遣的本質是雇員租賃,“派遣”一詞并不適用于解釋勞務派遣經營活動的法律關系和業(yè)務特征?!白赓U”一詞卻能概括勞務派遣所有業(yè)務特征,并合理解讀勞務派遣復雜的三方法律關系。租賃與雇傭一樣更適用于解釋勞動力與工作單位之間的法律關系。
    以生產線承包為特征的勞務外包合作,因為不存在租賃關系而并非勞務派遣,也不適宜簽訂勞務派遣合同。
    2、同工同酬。
    現行法律制度規(guī)定勞務派遣用工單位,應當實行同工同酬制度,但人社部相關司局負責人確表示,雖然勞務派遣職工享有與用工單位的勞動者同工同酬的權利,但同工同酬不包括福利和社會保險。
    同工同酬可以簡單地理解為,相同崗位、相同等級的員工,應該執(zhí)行同等工資待遇標準。但這樣就容易被異化為,用工單位應對同工同酬的一種對策。
    3、拒絕墊付。
    現行法律制度明確了勞務派遣三方法律關系中,用工單位應當實際承擔派遣員工工資和社保費用。這就是勞務派遣公司不墊付原則的法律基礎,也就是說派遣公司不為用工單位墊付派遣員工工資和社保費用。
    一旦派遣公司不能堅持原則,為用工單位墊付上述費用,也就意味著無形中極大地增加自身的經營風險。
    4、受益歸責。
    《侵權責任法》規(guī)定:“派遣員工因執(zhí)行工作任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派遣的用工單位承擔侵權責任;勞務派遣單位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補充責任。”
    “誰用工,誰受益”是一種普通常識,“誰受益,誰擔責”則是利益義務對等的基本原則。
    派遣員工一旦出現工傷事故,工傷保險待遇賠償不足部分則應由真正用工受益方即用工單位負責承擔。
    三、勞務派遣的權利與義務。
    1、勞務派遣單位要與被派遣勞動者訂立書面勞動合同。這一規(guī)定也就是再次明確了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之間形成的勞動關系,勞動合同除了要有一般勞動合同的必備條款外,還要明確約定被派遣勞動者的用工單位以及派遣期限、工作崗位等情況。
    2、勞務派遣單位是本法所稱用人單位,應當履行用人單位對勞動者的全部義務。這一規(guī)定,明確了勞務派遣單位與勞動者形成本法規(guī)定的正式勞動關系。勞務派遣單位要承擔用人單位的全部權利和義務。這些權利義務在本法已經有明確的規(guī)定。例如,派遣單位承擔依法招用勞動者、簽訂勞動合同以及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經濟補償金、支付工資、參加社會保險并依法繳費等義務;用人單位應依法允許勞動者參加或組織工會等義務,并對派遣單位承擔的解除勞動合同時支付經濟補償金、支付工資、參加社會保險并依法繳費等義務承擔連帶責任。
    3、勞務派遣單位與被派遣勞動者至少要訂立二年以上的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勞動合同的期限本應當是由勞動合同雙方約定??梢允枪潭ㄆ谙薜膭趧雍贤部梢允菬o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還可以是以完成一定工作為期限的勞動合同。固定期限的勞動合同,也是雙方約定期限。但是本法就勞務派遣中的勞動合同的期限做出了強制規(guī)定,即不得少于二年,可以多于二年。
    勞務派遣合同糾紛處理應把派遣單位和接受單位作為共同被告,這樣法院才會受理,所以,勞動者在處理勞務派遣合同糾紛的時候要收集相關有力證據,委托專業(yè)的律師,專業(yè)的態(tài)度和豐富的實戰(zhàn)經驗可以給予好的法律幫助。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七
     勞務合同指雇傭合同,不同于勞動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在確定或不確定期間內,一方向他方提供勞務,他方給付報酬的合同。在勞務合同中,雇主處于支配地位,雇員則處于被支配的從屬地位;雖然雙方當事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形式上平等,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雇主與雇員之間的主體身份是不平等的。
     要注意勞務合同與勞動合同的區(qū)別:
     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是勞動者個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
     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存在著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存在經濟關系,彼此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guī)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于政府規(guī)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xié)商變更。勞務合同的雇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雙方可以自由約定上述內容。
     勞動合同不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有民事上的責任,而且還有行政上的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行政部門限期用人單位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工資,拒絕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還可以給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勞務合同所產生的責任只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
     (6)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勞動合同糾紛發(fā)生后,當事人應當依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先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除仲裁終局的案件以外,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到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勞務合同糾紛出現后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直接起訴。
     我公司修建大型的養(yǎng)殖場,把基礎建設部分承包給不同的建筑隊,到目前為止各工地都尚未完工,我公司與各施工隊的工程款也尚未付清。
     去年年底有一個施工隊下屬工人到公司要工資,要求由公司直接付款給他們,當時他們一共來了8個工人,說是公司不給打條子的話,他們就在公司不走了,當時為穩(wěn)定大局,公司給他們出具了一張欠條,但有一附加條件就是必須有他們包工頭的簽字,我們才付這筆錢,現他們工頭說不認這個條子,原因是他們與工頭之間的`帳還沒有理清,所以工頭拒絕在欠條上簽字。
     答:應該說,你公司給工人打條的行為欠妥。因為你公司與施工隊是承包合同關系,結算包括著其工時費用的工程款只能是對工程隊,而不能直接對工程隊的工人。即,你們這一欠條,從法律上說是對工程隊的侵權行為。工程隊有權向法院請求撤銷。
     但現在的實際情況不是工程隊告你,而該隊的工人告你。那么,釜底抽薪的辦法就是建議工程隊起訴你公司,請求撤銷你公司給工人打的欠條。這條被法院撤銷后,工人告你公司的證據無效了,你公司就贏了。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八
    按規(guī)定,可以要求全部累加的利息。貨款如果沒有約定交付時間,應在交貨的時候,同時支付貨款,延遲支付的,從本該支付貨款之日或約定的支付之日開始計算利息。
    當然,之前已還的部分,因為你只有分欠條的復印件,如果對方承認還好,如果對方不予承認,那復印件的證據力就很少了,畢竟復印件是可以隨意修改后再復印的,你也證明不了你沒有修改過的可能性,所以,僅有復印件,不能作為嚴密的證據,必須有其他旁證輔助才有效。
    第一百六十一條買受人應當按照約定的時間支付價款。對支付時間沒有約定或者約定不明確買受人應當在收到標的物或者提取標的物單證的同時支付。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
    第四十六條本解釋施行前(指20xx年7月1日前)已經終審,當事人申請再審或者按照審判監(jiān)督程序決定再審的,不適用本解釋。
    而20xx年7月1日后起訴,或之前已起訴但仍未判決的案件,按此解釋執(zhí)行判決。
    《中國人民銀行關于人民幣貸款利率有關問題的通知》(銀發(fā)20xx第251號)規(guī)定:
    關于罰息利率問題。逾期貸款(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日期還款的借款)罰息利率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30%-50%;借款人未按合同約定用途使用借款的罰息利率,在借款合同載明的貸款利率水平上加收50%-100%。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九
    勞務合同指雇傭合同,不同于勞動合同,是指雙方當事人約定,在確定或不確定期間內,一方向他方提供勞務,他方給付報酬的合同。在勞務合同中,雇主處于支配地位,雇員則處于被支配的從屬地位;雖然雙方當事人的法律主體地位形式上平等,但在合同履行過程中,雇主與雇員之間的主體身份是不平等的。
    (1)主體資格不同。
    勞動合同的主體一方是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民辦非企業(yè)單位等組織,即用人單位,另一方則是勞動者個人;勞務合同的主體雙方當事人可以同時都是法人、組織、公民。
    (2)主體性質及其關系不同。
    勞動合同的雙方主體間存在著經濟關系,還存在著人身關系,即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除提供勞動之外,還要接受用人單位的管理,服從其安排,遵守其規(guī)章制度等,成為用人單位的內部職工。但勞務合同的雙方主體之間存在經濟關系,彼此之間不存在行政隸屬關系,勞動者提供勞務服務,用人單位支付勞務報酬,各自獨立、地位平等。
    (3)雇主的義務不同。
    為了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勞動法》給用人單位強制性地規(guī)定了許多義務,如必須為勞動者交納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工資不得低于政府規(guī)定的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等,這些必須履行的法定義務,不得協(xié)商變更。勞務合同的雇主一般沒有上述義務,雙方可以自由約定上述內容。
    (4)調整的.法律不同。
    (5)不履行合同的法律責任不同。
    勞動合同不履行所產生的責任不僅有民事上的責任,而且還有行政上的責任,如用人單位支付勞動者的工資低于當地的最低工資標準,勞動行政部門限期用人單位補足低于標準部分的工資,拒絕支付的,勞動行政部門同時還可以給用人單位警告等行政處分;勞務合同所產生的責任只有民事責任——違約責任和侵權責任,不存在行政責任。
    (6)糾紛的處理方式不同。勞動合同糾紛發(fā)生后,當事人應當依照《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的規(guī)定,先到勞動仲裁委員會仲裁,除仲裁終局的案件以外,不服仲裁裁決的可以在法定期間內到人民法院起訴,勞動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勞務合同糾紛出現后可以經雙方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也可以直接起訴。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
    地址:
    法定代表人: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朱某,女,漢族,年月日出生。
    身份證號碼:
    地址:
    聯系電話:
    上訴人因與被上訴人朱某勞動合同糾紛一案,上海市某區(qū)人民法院經審理作出(xxxx)某民一(民)初字第8392號民事判決書,現上訴人不服,特向貴院提起上訴。
    上訴請求:
    二、本案二審訴訟費用由被上訴人承擔。
    上訴事實和理由:
    原審法院關于被上訴人銷售提成判決所認定的事實錯誤、適用法律不當,因而做出了錯誤的判決,現闡述如下:
    一、被上訴人并未提供相應證據證明已就“黃某”候選人提供全部服務,相反,從黃某與上訴人其他員工的往來郵件中可以看出,上訴人提供了相應跟進服務;黃某入職時,被上訴人已經離職,從時間上也完全證明與被上訴人無關,故原審法院認定9萬元銷售款系被上訴人所得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原審法院認定“本案中,xxxx年1月至xxxx年7月期間的業(yè)務銷售提成,原告(被上訴人)提交提成辦法、銀行對賬清單等相關證據予以佐證,被告(上訴人)對xxxx年1月至7月銷售18萬元認可,但表示,xxxx年7月離職時,尚余9萬元銷售款未到賬,而后系其他團隊跟進完成,該銷售款項提成與原告無關。因被告未有舉證證明在原告離職后該銷售款的收款系由他人處理或跟進完成的事實依據,故該銷售款項仍應計算在原告在職期間的銷售內。”
    從中不難看出,原審法院認定:上訴人應該向被上訴人發(fā)放xxxx年1月至xxxx年7月期間銷售提成,且9萬元銷售款也屬計算之列。該認定沒有任何事實依據和法律依據,具體理由如下:
    其一,《最高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規(guī)則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加以證明。沒有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北景钢校簧显V人聲稱對“黃某”候選人舉薦所得款項9萬元系其銷售額,該說法沒有任何證據予以證明。
    首先,從被上訴人所提供的其他候選人證據材料可以看出,每個候選人證據材料中都包含一份推薦書,一份推薦證明的郵件,但惟獨針對“黃某”候選人,被上訴人卻沒有提供相應推薦證明的郵件。很顯然,被上訴人并未就已對“黃某”候選人提供全部服務提供相應證據予以證明,故應當承擔相應不利后果。
    其次,上訴人向每個候選人提供的是一項系列服務,須時時跟進,并非打個電話,發(fā)個推薦信就能夠結束的。相應候選人入職前,上訴人須派員工對候選人進行培訓,包括面試技巧、禮儀等項目培訓,即使候選人已經入職,也不代表上訴人處的跟進工作已經結束,如果候選人在試用期內離職,上訴人也得如數向客戶退還相應銷售款項。本案中,“黃某”候選人xxxx年8月份入職時,被上訴人已經離職,因此,從時間上完全可以證明被上訴人不可能后續(xù)跟進。相反,從“黃某”和上訴人處工作人員的往來郵件則完全證明,上訴人一直就該項目提供了相應跟進服務,因此,該9萬元銷售款完全與被上訴人無關。
    其二,被上訴人所提供“xxxx年度個人目標”中明確約定“一、xxxx年度目標回款額及提獎比例(計算周期:xxxx-1到xxxx-12,共計12個月);二、績效考評標準3.所有獎勵發(fā)放僅限在職顧問。”針對該約定,一方面,被上訴人根本不屬于應予發(fā)放銷售提成人員,另一方面,其要求發(fā)放銷售提成也完全不符合計算周期的約定,具體闡述如下:
    首先,上訴人已經按勞動合同約定向被上訴人足額支付相應勞動報酬,不存在任何拖欠,對銷售提成是否發(fā)放,完全有自主決定權。
    其次,被上訴人因嚴重違反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給上訴人造成嚴重損害,上訴人據此合法解除了雙方勞動合同,也得到原審法院的確認,這樣,被上訴人因嚴重失職而離職,其根本不是在職人員,當然無權要求發(fā)放相應銷售提成。
    最后,既然雙方約定的銷售提成計算周期為xxxx-1到xxxx-12,共計12個月,被上訴人卻要求按照xxxx-1到xxxx-7,共計7個月的周期來計算銷售提成,這種計算方式顯然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二、被上訴人所得回款額僅為148320元,即使算上“梁某”項目31680元、“黃某”項目9萬元銷售款,其回款額也僅為27萬元,至多達到提獎比例10%的條件,原審法院卻以12%的標準計算被上訴人銷售提成,同時,也未完全扣除上訴人已向被上訴人支付的銷售提成2432元,該判決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原審法院認定并判決“現原告要求按20%比率主張銷售提成缺乏事實,本院依據雙方約定個人目標銷售提成辦法的12%提成比率由被告支付原告xxxx年1月至xxxx年7月期間銷售提成……判決如下:一、被告(上訴人)一次性支付原告(被上訴人)朱某xxxx年1月至xxxx年7月銷售提成21888元。”該認定與判決標準完全錯誤,具體理由如下:
    其一,被上訴人所提供“xxxx年度個人目標”約定提獎比例12%的條件是:實際回款額應是28.8萬元。就本案而言,被上訴人所得回款額僅為148320元,即使算上“梁某”項目31680元、“黃某”項目9萬元銷售款,其回款額也僅為27萬元,并未達到回款額28.8萬元,提獎比例12%的條件,因此,被上訴人的銷售提成最多按10%的比率計算。
    其二,被上訴人已經取得相應提成工資2432元,應當予以全部扣減,但原審法院在計算其提成工資時,僅扣減432元,顯然也損害了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綜上所述,被上訴人并未提供其已完全履行舉薦“黃某”候選人全部義務的相應證據,應承擔相應不利法律后果;其嚴重違規(guī)離職,并非在職員工,無權要求發(fā)放相應銷售提成,原審法院認定9萬元銷售款應計算在被上訴人銷售內完全錯誤,以12%的標準計算被上訴人銷售提成更沒有任何事實依據。
    在此,上訴人懇請二審法院依法改判,并支持上訴人的上訴請求,以切實維護上訴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上海市某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某公司。
    xxxx年三月十一日。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一
    答辯人:賴xx男,漢族出生時間:1974年2月,身份證號:*********,住北流市eeeee鎮(zhèn)陳地村瓦窯頭組6號,電話:******。
    答辯人與上訴人陳明注勞務合同糾紛一案,因上訴人不服陸川縣人民法院(20xx)陸民初字第897號民事判決提起上訴,現對其上訴內容答辯如下:
    一(20xx)陸民初字第897號民事判決對本案認定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適用法律正確,審理程序合法,請求二審法院依法予以維持。
    本案已經證實的事實如下:
    20xx年9月,上訴人因要砍伐承包的速楓桉,由其雇傭的管理人黃第坤找到被上訴人并協(xié)商,由被上訴人為其用自有的鉤機幫助其開挖繞山道路以方便運輸木材,經雙方口頭協(xié)商。
    達成了如下口頭協(xié)議:修整舊路每米2元,新開道路每米5.5元(一審法院根據證人在庭上證言認定為每米5元),機械進場后由被上訴人先支付5000元柴油款給被上訴人(陳明注親自支付給被上訴人賴盛龍,并在陳明注隨身帶的筆記本上簽字),承諾余款在工程結束時經丈量后一次性支付清給被上訴人。
    20xx年9月2日開始,被上訴人進場施工,20xx年11月10日工程全部結束,工程自始至終都是由黃第坤監(jiān)督施工,上訴人很少到工地現場,后經被上訴人委托的黃第坤與被上訴人丈量驗收。
    被上訴人共為上訴人完成修舊路有2800米,折工程款5600元、新開辟山路8050米,折款44275元,以上兩項合計50275元,扣除已經支付的5000元,上訴人尚欠被上訴人工程價款45275萬元,(一審法院認定為40850元)。
    一審法院除了采信證人的新開路為每米5元與當初實際約定每米5.5元有少量誤差外,其他均與實際事實一致!
    二、上訴人一貫以來都是滿嘴胡言,沒有半點誠信可言。
    上訴狀稱,“原判認定事實不清…..其實該認定有誤,雙方約定修建承包林地的環(huán)山公路,修整舊路每米2元,新開山路每米4元,……”不說上訴人的說法是否符合市場實際,當時開辟環(huán)山公路的最低價格已經達到6—8元,如果每米4元,連柴油錢都不夠。
    不過在此還得肯定上訴人比第一次開庭時又稍微誠實了一點,起碼承認了雙方曾經對修建環(huán)山路有過約定,承認了陳明注請賴盛龍修路的基本事實,不象一審時提交的《民事開庭答辯書》所說的“被告絕對沒有將林地路承包給原告施工”
    “被告絕對沒有與原告口頭或書面簽訂建設施工合同,更沒有……”很明顯《民事開庭答辯書》與這份上訴狀自相矛盾,證明上訴人的話沒有幾句是可信的,信口雌黃。
    如果上訴人認為工程量不實,雙方開庭后可以重新到現場重新丈量!
    三、被上訴人的證據確實充分,一審認定事實程序合法。
    相反,上訴人沒有正當理由沒有到庭,盡管證人在庭上的證言沒有與相關證明完全一致,恰恰說明了證人的證詞是可信的,被上訴人在一審時提交的.證據是真實可信的,而且形成完整的證據鏈,完全可以作為定案的依據。
    綜上所述,我們認為,承包協(xié)議已經實際履行。
    上訴人的訴訟請求無事實依據,無法律依據,請求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駁回上訴人的上訴請求。
    此致
    玉林市中級人民法院。
    答辯人:賴某某。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二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居民身份證號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出生日期:__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在甲方工作起始時間:_____年____月____日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鑒于甲方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雇傭乙方為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提供勞務服務,經雙方協(xié)商訂立正式《勞務雇傭合同書》如下:
     如雙方需要,可在合同期滿前一個月協(xié)商續(xù)簽勞務雇傭合同。如合同期已滿,雙方不再續(xù)簽合同,但受雇方從事的有關工作和業(yè)務尚未結束,則合同應順延至有關工作業(yè)務結束。
     第十條 甲方每月11日前以貨幣形式支付乙方勞務報酬,標準為_______元/月或按董事會擬定的標準額執(zhí)行。
     乙方在試用期間的勞務報酬為轉正后的80%-90%或雙方約定 。
     甲乙雙方對勞務報酬的其他約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在以下情況有權扣除乙方相應額度的勞務報酬:1.因乙方的過失給甲方造成經濟損失的;2.乙方違反公司管理制度的;3.雙方約定的其他情況。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甲方有關規(guī)定及按照本合同約定可以解除勞務合同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五、雙方約定的其他內容
     (一) 乙方有義務向甲方提供真實的個人信息與相關證明,并如實填寫《勞務人員登記表》,否則甲方有權隨時解除本合同,并且不給予經濟補償。
     (二) 甲方有權對公司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修改、完善。修改后的.內容對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三) 甲方可以在合同有效期內,根據需要調整乙方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范圍,勞務報酬等事項也將做出相應調整。乙方愿意服從甲方的安排。
     (四) 乙方在合同期內承擔的甲方工程項目中的工作及責任的,在該項目未結束前,乙方不得未經甲方同意擅自離職。
     (五) 甲方將定期或不定期對乙方進行工作績效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甲方有權解除或終止本合同。
     (六) 本合同到解除日期時,乙方應按照《________________有限公司員工手冊》中的離職制度辦理離職手續(xù),否則甲方有權扣除或拒絕支付乙方勞務報酬。
     附件一 《保密協(xié)議》;
     附件二 《崗位職責書》;
     附件三 甲方制定的《員工手冊》及有關規(guī)定。
     甲方(蓋章):____________
     法人或委托代理人
     簽字或蓋章:______________
     乙方(簽字):____________
     簽訂日期:________________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三
    答辯人***電子(上海)有限公司,地址上海**路16**號4樓。法定代表人宋仕和,電話5866****×1xx,郵編20***1。
    被答辯人黃xx(化名),女,xxx年5月14日生,漢族,住上海**路*40弄*7號202室,電話58***3xx,郵編200**7。
    答辯人收到(xxxx)*民一(民)初字第346號案應訴通知書和起訴狀副本,現提出如下答辯意見,供法庭參考采信。
    答辯請求:請求依法駁回被答辯人黃美芊的訴訟請求。
    事實和理由:
    答辯人認為,本案的爭議焦點如下:
    二、被答辯人應聘進入答辯人處在填寫登記表和簽訂勞動合同時是否具有欺詐行為?
    四、答辯人同被答辯人的“6月24日”談話溝通,是否具備名譽侵權的4個構成要件?
    1、本案的基本事實。
    被答辯人首次與答辯人訂立勞動合同的期限為xxxx年2月28日至xxxx年2月27日,月工資800元;期滿后續(xù)簽的勞動合同期限是xxxx年2月28日-2月27日,月工資940元,自xxxx年4月1日起月工資提高到960元。
    xxxx年6月24日上午,答辯人管理主管在自己的宿舍同被答辯人進行日常談話溝通,提醒她夏天地毯清潔要點,告知地毯清潔不到位可能產生的后果,希望她把工作做到位。沒有想到她經過一個中午考慮,于當天下午到公司辦公室提出公司要求太多,表示再做一個月就不做了,答辯人管理主管提議,既然你主動辭職,可否多付你一個月零六天工資,工作就做到當天結束,被答辨人高興地表示同意,當即親筆簽名并親自提交了“離職申請單”。
    xxxx年6月26日上午,被答辯人帶領其家屬及不明身份人員多人前來答辯人辦公處所吵鬧,謾罵管理主管“比外面掃垃圾的還不如”,并威脅該主管“要鬧到讓你沒工作”,故意挑起事端,干擾正常秩序,答辯人勸告無效后撥打110報警,在警察到場后,答辯人出示被答辯人的“離職申請單”,熟料被答辯人及其親屬當場搶奪“離職申請單”,被警官勒令歸還,警方規(guī)勸被答辯人依法申請勞動仲裁,不應干擾生產、工作秩序。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承認這個基本事實。
    在勞動仲裁預備庭開庭的前一天,即xxxx年8月7日晚上,答辯人無意中從12333獲悉,被答辯人于20xx年5月開始領取養(yǎng)老保險金。xxxx年1月5日再次查詢,其已經領取到xxxx年1月份。由此證明被答辯人是已經退休,并領取養(yǎng)老保險待遇33個月的人員。勞動仲裁裁決書也查明了這個事實。
    被答辯人屬于上海市勞動和社會保障局關于特殊勞動關系有關問題的通知(滬勞保關發(fā)[]24號)規(guī)定的特殊的勞動關系人員。勞動部辦公廳對《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請示》的復函規(guī)定:“對被再次聘用的已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離退休人員,根據勞動部《關于實行勞動合同制度若干問題的通知》(勞部發(fā)〔〕354號)第13條的規(guī)定,其聘用協(xié)議可以明確工作內容、報酬、醫(yī)療、勞動保護待遇等權利、義務。離退休人員與用人單位應當按照聘用協(xié)議的約定履行義務,聘用協(xié)議約定提前解除書面協(xié)議的,應當按照雙方約定辦理,未約定的,應當協(xié)商解決。離退休人員聘用協(xié)議的解除不能依據《勞動法》第二十八條執(zhí)行。”就是說,退休人員應聘,用人單位解除勞動合同時,只要雙方沒有特別約定,就不適用經濟補償的規(guī)定。
    《勞動合同法》第44條第(二)款規(guī)定:“勞動者開始依法享受基本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勞動合同終止”。據此規(guī)定,符合法定退休條件,已經辦妥退休手續(xù),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的被答辯人,已經失去了勞動法意義上作為勞動者的主體資格,即使答辯人終止這種特殊勞動關系,也就沒有義務為其辦理退工手續(xù),不需要出具解除勞動關系證明。所以勞動仲裁裁決駁回了其仲裁請求。
    被答辯人引用《勞動合同法》第85條規(guī)定,作為通過申請仲裁和提起訴訟請求加付賠償金的依據,是對法律條款的一個誤解,混淆了行政執(zhí)法與勞動仲裁、提起訴訟的區(qū)別,該條規(guī)定也不適用這種特殊的勞動關系。退一步講,即使合格的勞動者主體,用人單位違反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解除或終止勞動合同,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25條規(guī)定,主張賠償金之后也不應當再主張經濟補償金,這是被答辯人對法律條款的又一個誤解。
    3、被答辯人應聘進入答辯人處,在填寫登記表和訂立勞動合同時具有欺詐行為。
    《勞動合同法》第26條規(guī)定:“下列勞動合同無效或者部分無效:(一)以欺詐、脅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所謂欺詐是指一方當事人故意告知對方虛假情況,或者故意隱瞞真實情況,誘使對方當事人作出錯誤的意思表示。被答辯人在應聘填寫入職登記表和在訂立勞動合同時,違反《勞動合同法》第8條關于“勞動者應當如實說明”與勞動合同直接相關基本情況的規(guī)定,故意隱瞞了已經領取社會保險金的事實,采取欺詐手法掩蓋了事實真相,使答辯人產生了誤解,未能識別出這個特殊的勞動關系,所簽勞動合同不是答辯人的真實意思表示,違反了意思自治基本原則,使勞動合同失去了合法性。有鑒于此,答辯人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第(五)項規(guī)定解除勞動合同。
    退一步講,即使完全適格的勞動者主體,只要他以欺詐手段,使用人單位在違背真實意思情況下訂立勞動合同的,用人單位也可以依據《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19條規(guī)定,解除固定期限勞動合同、無固定期限勞動合同,更何況本案不是答辯人主動提出解除勞動合同,而是由于被答辯人經過一個中午考慮后自己選擇的離職。
    如果答辯人知道其為退休人員,則因其已從社會保險費的繳納義務人轉變?yōu)槭芤嫒?,用人單位也就無須為其繳納社會保險費。
    理由一,被答辯人能寫會說,具有相應的文化程度,身體和精神是健康的,是具有完全行為能力的人,對自己簽名并提交“離職申請單”的行為及其后果是清楚的,對于脅迫是能夠識別的。被答辯人勞動仲裁申請書也承認是“申請人自己當場選擇離職,并當場在被申請人已準備好的離職申請單上簽名”。應當強調指出,是被答辯人“經過一個中午考慮后的下午主動到公司”選擇的離職。
    理由二,根據《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69條規(guī)定,所謂脅迫,是以給公民及其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迫使相對方作出違背真實意思表示的行為。被答辯人親筆填寫并親自提交“離職申請單”,不是上午談話的當場,而是經過一個中午考慮后,下午主動到公司提出辭職,答辯人沒有以對其和她的親友的生命健康、榮譽、名譽、財產等造成損害為要挾,答辯人和被答辯人就工作問題進行溝通談話,屬于企業(yè)行使自主管理權,沒有侮辱和誹謗的事實發(fā)生,也就不存在“脅迫”和“要挾”的事實。
    理由三,被答辯人自己經過考慮主動提出離職,答辯人額外支付了一個月零6天的工資作為道義補償,即被答辯人6月24日下午離職停止上班,答辯人卻發(fā)了全月工資,還另外多支付了一個月工資960元,兩月合計發(fā)了1920元,被答辯人沒有否認這個事實,請問世上有這樣的自愿破財和溫馨儒雅的“要挾”和“脅迫”嗎?勞動仲裁裁決否定了“脅迫”的說法。
    被答辯人在起訴狀中竟然在要求支付補償金的同時,還要求支付月工資8倍的賠償金7520元,這顯然是對法律的又一個誤解。退一步講,即使被答辯人屬于適格的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因屬于自己申請離職,無論是《勞動法》《勞動合同法》還是《上海市勞動合同條例》,都沒有應當支付補償金、賠償金的.規(guī)定,當事人也沒有這樣的約定,請求依法予以駁回。
    依據我國企業(yè)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企業(yè)是獨立核算、自負盈虧的獨立經濟實體,擁有自主經營權,包括經營決策權、人事管理權等,即企業(yè)可以根據實際需要按照責權利相統(tǒng)一的要求,自主行使人事管理權,勞動者應當服從企業(yè)管理。答辯人同被答辯人進行談話溝通,提醒她好好工作,屬于企業(yè)行使自主管理權,并沒有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名譽權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7條規(guī)定:“是否構成侵害名譽權的責任,應當根據受害人確有名譽被損害的事實、行為人行為違法、違法行為與損害后果之間有因果關系、行為人主觀上有過錯來認定。以書面或口頭形式侮辱或者誹謗他人,損害他人名譽的,應認定為侵害他人名譽權。對未經他人同意,擅自公布他人的隱私材斜或以書面、口頭形式宣揚他人隱私,致他人名譽受到損害的,按照侵害他人名譽權處理。”侮辱,是指用語言(包括書面和口頭)或行動,公然損害他人人格、毀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用大字報、小字報、漫畫或極其下流,骯臟的語言等形式辱罵、嘲諷他人、使他人的心靈蒙受恥辱等。誹謗,是指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他人名譽的行為。如毫無根據或捕風捉影地捏造他人作風不好,并四處張揚、損壞他人名譽,使他人精神受到很大痛苦。
    答辯人同被答辯人的“6.24”談話溝通,不存在用下流、骯臟語言辱罵、嘲諷,公然損害被答辯人人格、名譽的行為;不存在捏造并散布某些虛假的事實,破壞被答辯人名譽的行為;不具有違法性;主觀上沒有過錯。總之,答辯人不具備侵犯名譽權的4個構成要件,也就不存在賠禮道歉和賠償精神損失1萬元的問題,請求依法駁回其請求。
    7、被答辯人主張因訴訟造成的損失4000元,既沒有事實根據,又沒有法律依據,亦請予以駁回。
    綜上所述,被答辯人已經退休,并已經領取養(yǎng)老金33個月,失去了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主體資格,屬于一種特殊的勞動關系,解除勞動合同的經濟補償,既沒有法律規(guī)定,雙方也沒有約定;被答辯人親自簽名并親自提交“離職申請單”而辭職不存在答辯人要挾和脅迫,依據法律規(guī)定就沒有經濟賠償和賠償金,而且答辯人已經額外支付了一個月零六天的道義補償。答辯人同被答辯人的“6.24”談話溝通,不具備侵犯名譽權的4個構成要件,沒有給被答辯人造成精神損害。所謂因訴訟造成的損失,既沒有事實根據,又沒有法律依據。據此,答辯人請求依法駁回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
    此致
    上海市***區(qū)人民法院。
    答辯人:
    xxxx年1月31日。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四
    根據我國勞動法第二條規(guī)定,勞動合同的主體包括用人單位和勞動者(自然人)。
    主要指:(1)國內的各種類型的企業(yè)、個體工商戶和與之建立了勞動關系的勞動者;(2)國家機關、事業(yè)單位、社會團體招聘的工勤人員、衽企業(yè)楷管理的事業(yè)組織的工作人員。
    而雇傭合同的雙方簽約主體一般為自然人,還有不屬勞動法調整范圍的農村承包經營戶及其所招用的勞工等。
    2、主體地位的不同。
    在勞動合同中,勞動者與用人單位提供的生產資料相結合,從而實現勞動的社會化,而且勞動者已經成為該經濟組織中的一員,他與用人單位具有身份上的從屬性和依附性,兩者之間為強弱主體,這也是其與雇傭合同最大區(qū)別之所在。
    在雇傭合同中,雇傭合同的'主體為平等主體,主體之間的法律地位完全平等,相互獨立,不具有身份上的隸屬和依附性。
    3、合同當事人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同。
    雇傭合同雙方的權利義務僅僅根據法律和雙方簽訂的合同確定,勞動合同的雙方的權利義務除由法律和雙方簽訂的合同確定外,還根據工會與用人單位簽訂的集體合同確定。
    勞動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職工個人與用人單位訂立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與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的規(guī)定。
    也就是說,在集體合同生效前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如果低于集體合同的標準,按集體合同的標準執(zhí)行,高與集體合同標準的,按勞動合同的標準執(zhí)行,在集體合同生效后簽訂的勞動合同中勞動條件和勞動報酬等標準不得低于集體合同標準的標準。
    在集體合同失效后,按照集體合同的標準已經修改勞動合同的相應條款,仍應按勞動合同約定執(zhí)行,集體合同的失效只對將來發(fā)生效力。
    另外,在勞動合同中,勞動法律關系的存在具有相對的穩(wěn)定性,用人單位負有為勞動者交納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等到社會保險的義務;而在雇傭合同中,其穩(wěn)定性較差,雇主也沒有為受雇人繳納社會保險的義務。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五
    范文一:
    答辯人:xxx。
    住所:xxx。
    法定代表人:xxx。
    被答辯人:xxx。
    住所:xxx。
    答辯人因被答辯人xxx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提出如下答辯:
    一、被答辯人所稱與答辯人在4月7日至6月15日期間存在勞動關系沒有事實依據。(可從兩方面來說,一是,從w處網上記錄信息得知,xxx是從4月1日才正是開始在公司上班,而不是其所稱的05年4月7日;二是,據仲裁申請書中,xxx所述,其06年所簽合同與所簽合同都已經遺失,是否可以據此認為其與公司之間這兩年內不存在勞動關系?)
    二、被答辯人要求經濟補償金5400元無法律依據。xxx其打架行為已嚴重違反我公司規(guī)章制度,根據《勞動合同法》第39條和第46條的規(guī)定,公司可以依法與其解除勞動合同,而不必給予經濟補償金。
    三、被答辯人要求我方支付其養(yǎng)老保險金與失業(yè)保險金無法律依據。其一,根據《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社會保險費征繳暫行條例》的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必須依法向社保機構繳納社會保險,被答辯人要求答辯人向其支付無任何法律依據。其二,領取養(yǎng)老保險金與失業(yè)保險金需要具備一定條件才可以,而被答辯人的條件尚不具備領取資格。
    四、被答辯人要求公司支付養(yǎng)老保險金與失業(yè)保險金數額無事實根據,根據湖北省社保部門的規(guī)定,企業(yè)為員工繳納養(yǎng)老保險的比例是20%,繳納失業(yè)保險的比例為2%,如果從06年4月1日開始起算,答辯人應繳納養(yǎng)老保險金為9090元,繳納失業(yè)保險金為909元;如果從1月1日開始算,答辯人應繳納養(yǎng)老保險金為5490元,失業(yè)保險金為549元。
    五、被答辯人要求我方支付遲延賠償金5000元無事實根據與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被答辯人的訴訟請求無事實根據與法律依據,請人民法院公正審理,依法判決,維護答辯人的合法權益。
    此致
    xxx人民法院。
    答辯人:xxx。
    范文二:
    答辯人:xx有限公司,住所地在xx市xx路,法定代表人:xx,董事長。
    被答辯人:xx,男,漢族,1968年8月10日出生,住xx市xx號xx室。
    被答辯人訴答辯人解除勞動關系、工資爭議案件,現答辯人提出答辯如下:
    一、被答辯人請求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和法律依據。
    被答辯人因自身原因于2月21日主動辭職,其后雙方于202月22日就勞動合同解除達成結算協(xié)議,雙方勞動關系已經解除。被答辯人再主張解除勞動關系,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明顯不當。
    二、被答辯人主張給付各項費用154548元沒有依據。
    1、被答辯人辭職后,雙方在協(xié)商一致基礎上簽訂勞動合同解除協(xié)議,明確約定被答辯人在答辯人處工作期間的工資、加班費、節(jié)日加班費用等費用已全部結清,被答辯人對此無任何異議,被答辯人不再追究答辯人任何責任。
    根據江蘇省高院、江蘇省仲裁委蘇高法審委47號文第25條規(guī)定,勞動者與用人單位就工資、加班工資等勞動報酬的計算、支付達成結算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的,應認定有效,但有證據證明在協(xié)議簽訂時存在欺詐、脅迫、重大誤解、顯失公平或乘人之危等違背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的情形除外。本案中,雙方已就工資、加班工資等達成結算協(xié)議,該協(xié)議不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又不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依法有效。
    2、被答辯人主張經濟補償金于法無據。被答辯人主動辭職,也不符合要求支付經濟補償金的前置條件和程序,主張經濟補償金沒有法律依據。
    3、被答辯人主張雙倍工資亦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首先,雙方簽有勞動合同,不存在雙倍工資的問題;其次,主張雙倍工資有著明確的時間限制、時效限制、數額限制。被答辯人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
    綜上所述,被答辯人的仲裁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依法不能成立,懇請貴委依法駁回被答辯人的仲裁請求。
    此致
    xx市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
    答辯人:xx有限公司。
    xx年xx月xx日。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六
    答辯人因xxxx建設工程集團有限公司訴我公司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案號:(xxx)七民初字第20083號)提出答辯意見如下:
    一、原告陳述不實,答辯人銷售給原告的產品不存在任何質量問題。
    1、答辯人銷售給原告龍桌系在答辯人展廳展品,系原告經辦人到展廳看過后現貨確認愿意購買才簽訂的《訂貨合同單》,龍椅系按原告的要求的款式按龍桌顏色配置訂做,不可能存在質量問題。且原告收到貨物后書面明確確認產品驗收合格,有驗收單為證,這充分說明答辯人銷售的產品沒有任何質量問題。
    2、答辯人沒有也不可能致電原告要求安裝人員到位后再驗貨。出現兩把椅子靠背、一把椅子座邊損壞問題系在運輸途中損壞,運費系由原告承擔,答辯人只是代辦托運手續(xù),且原告系在xxx年11月29日左右收到貨物,在xxx年12月7日才開拆發(fā)現損壞,因原告不及時驗貨、向托運公司提出異議,答辯人幫助原告聯系貨運公司時,貨運公司已拒絕承擔責任,答辯人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過錯。
    二、原告的請求沒有任何法律依據。
    1、如前所述,答辯人銷售給原告的產品沒有也不可能有質量問題,原告的主張沒有事實基礎,沒有法律依據:其一,三把椅子系輕微損壞,可以修復,退一萬步,即便不修復并不影響龍桌和其他13把椅子的使用,并不構成根本違約。其二,三把椅子的損壞系托運過程中造成,答辯人沒有任何過錯,沒有任何違約或侵權行為,答辯人也不可能預料訟爭事件的發(fā)生及給原告造成的影響,不應承擔任何違約責任或賠償責任,原告主張退貨和返還貨款及所謂的“延誤使用商品損失”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其三,原告在訟狀中稱用于公司開業(yè),并非生活使用,不具備消費者資格,不適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
    2、三把椅子的損壞系托運過程中造成,答辯人沒有任何過錯,不應承擔違約責任。但本著專業(yè)、對客戶負責的態(tài)度,答辯人從訂立合同至售后服務的整個過程中一直承諾負責維修,事至如今,答辯人也仍愿意承擔維修責任。
    綜上所述,原告所述無事實和法律依據,請法院依法駁回其訴訟請求。
    答辯人:xx市南海某某電動餐桌有限公司。
    特別授權代理人:王xx。
    xxx年4月27日。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七
    原告訴稱:我在受雇為被告賴xx看管運沙車期間,被汽車摔下夾斷左腿,經鑒定為五級傷殘。請求判令被告給我賠償因工致傷的醫(yī)療費3944.20元、住院費2800元、住院生活補助費900元、護理費元、一次性傷殘撫恤金70560元、一次性傷殘補助金8960元、一次性醫(yī)療補助費7840元、殘疾人輪椅費12800元以及律師費、差旅費2000元,合計111760.20元,并承擔本案訴訟費。
    被告辯稱:本案是勞動爭議,依法應先進行勞動爭議仲裁。此次損害的發(fā)生,是因原告嚴重違反操作程序所致,過錯在原告方。況且被告已對原告進行了及時救助,雙方還對善后處理達成協(xié)議,由被告給原告一次性補償1000元后,不再承擔其他責任。該協(xié)議履行后,原告又由于自己的原因加重了傷情,不應由被告承擔責任。廣漢市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
    原告陳xx從8月起受雇為被告賴xx工作,主要工作是跟隨賴xx經營的運沙車,為汽車換輪胎、在倒車時給主車連接拖車的轉動三角架上插插銷固定方向、提醒駕駛員注意安全等。雙方口頭約定,賴xx每月付給陳xx工資300元,負責吃、住。同年10月7日晚,運沙車在成都某地卸沙需要倒車,此時上下插銷孔錯位,必須等車輛在運動中將插銷孔正位后才能完成插插銷的動作,陳xx便跳上主、拖車之間的三角架,準備在車輛運行中插插銷。主車倒車時,陳xx在三角上未站穩(wěn),左腳滑進三角架內,被正在轉正的三角架將左腿夾斷。
    原告陳xx當日被送華西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住院治療。住院期間,陳xx之父因生活所迫,與被告賴xx達成由賴負擔此次住院期間的一切開支,并再支付1000元繼續(xù)治療費用,今后不再承擔其他責任的善后處理協(xié)議。據此協(xié)議,陳xx于1910月21日出院,出院的診斷結論為:左脛骨開放性骨折,左小腿及皮膚撕脫傷;患者及家屬要求出院;出院后注意加強營養(yǎng)、及時換藥,回當地醫(yī)院繼續(xù)治療。賴xx支付了此次住院期間的全部醫(yī)療費。
    原告陳xx回家后,在中江縣龍臺中心衛(wèi)生院繼續(xù)住院治療,后因家庭經濟困難無力治療而出院,共用去醫(yī)療費2643.20元。出院后,陳xx多次請求廣漢市連山鎮(zhèn)法律服務所協(xié)助解決要求被告賴xx賠償損失一事未果,遂在四川省德陽市法律援助中心提供的法律援助下提起訴訟。7月23日,陳xx的傷情經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臨床法醫(yī)學鑒定,為五級傷殘。
    另查明:1995年1月13日,被告賴xx同廣漢市連山運輸社達成協(xié)議,約定由賴xx自己購車加入運輸社,車輛由賴xx自己經營,運輸社負責管理及協(xié)調各種關系并收取一定費用。涉案汽車(車牌號為川f30491)就是賴xx根據這項協(xié)議購置的,車輛行駛證和其他相關手續(xù)均登記為廣漢市連山運輸社。
    廣漢市人民法院認為:
    原告陳xx和被告賴xx達成口頭協(xié)議,由陳xx為賴xx提供勞務,賴xx給付陳xx報酬,屬雇傭合同。該合同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規(guī)定的民事法律行為成立和有效的全部要件,應受法律保護。根據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10月14日《關于雇工合同應當嚴格執(zhí)行勞動保護法規(guī)問題的批復》的規(guī)定,陳xx在受雇傭期間,依法應得到勞動保護。其在工作期間因職務行為而受傷,應當由雇主賴xx承擔民事責任。賴xx無證據證實此次事故的發(fā)生與陳xx的故意或重大過失有關,應當承擔事故的全部賠償責任。具體賠償標準,參照勞動部《企業(yè)職工工傷保險試行辦法》和四川省勞動廳的規(guī)范性文件確定。根據最高人民法院、司法部《關于民事法律援助工作若干問題的聯合通知》第十條的規(guī)定,賴xx還應承擔法律援助中心援助人員在為陳xx辦案中的`必要開支。故陳xx請求賴xx賠償經濟損失并承擔本案的訴訟費,應予支持。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二條規(guī)定:“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企業(yè)、個體經濟組織(以下統(tǒng)稱用人單位)和與之形成勞動關系的勞動者,適用本法。”勞動部《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若干問題的意見》第一條解釋:“勞動法第二條中的‘個體經濟組織’,是指一般雇工在七人以下的個體工商戶”。被告賴xx沒有工商行政管理部門頒發(fā)的個體工商戶營業(yè)執(zhí)照,不是依法成立的個體工商戶,故不能作為勞動法律關系的主體。本案不是勞動法律關系,而是雇傭法律關系,屬人民法院主管范圍,勞動仲裁不是本案的必經程序。賴xx以本案應屬勞動法律關系為由,主張本案應先進行勞動仲裁,人民法院無權受理的理由不能成立,不予支持。原告陳xx受傷住院后,其父同被告賴xx達成的善后處理協(xié)議,非陳xx本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應為無效。賴xx辯稱在雇傭關系終止后,陳xx由于自己的原因加重了傷情,無證據證實,不予采信。據此,廣漢市人民法院判決:
    一、被告賴xx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一次性付給原告陳xx醫(yī)療費2634.20元,傷殘撫恤金71442元,醫(yī)療補助費7938元,合計82023.20元。
    二、被告賴xx于本判決生效后10日內,一次性付給法律援助人員在援助原告陳xx中開支的辦案必要費用2000元。
    三、駁回原告陳xx的其他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50元,其他訴訟費100元,均由被告賴xx負。
    賴xx不服一審判決,向四川省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稱:上訴人是事實上的個體工商戶,與被上訴人之間形成的是勞動用工關系,應當受勞動法調整。上訴人在被上訴人住院期間與被上訴人之父達成的善后處理協(xié)議,其中的事故處理費1000元已由被上訴人之父領取,并承諾以后費用由陳家自負。該協(xié)議已經履行應為有效,被上訴人無權再提起訴訟。請求二審改判。
    被上訴人陳xx服從一審判決。
    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上訴人賴xx雇傭被上訴人陳xx干活并給付其勞動報酬,雙方形成的是雇傭合同關系。陳xx在受雇傭期間,為了賴xx的利益而受傷,賴xx應當承擔民事責任。因賴xx無證據證實陳xx的受傷是其故意或重大過失造成,為此一審判決賴xx承擔全部責任,是正確的。賴xx未經工商部門依法核準登記,故不具有個體工商戶的法律地位,更不屬法律規(guī)定的個體經濟組織。賴xx上訴稱“本案應適用勞動法及相關法律調整”的理由,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不予支持。賴xx上訴稱“陳xx之父已收其對事故處理費1000元,并承諾以后費用由陳家自負,故上訴人不應再賠”,因陳xx是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人,其民事權利的處分應由其本人或經其委托人行使,故這一上訴理由也不成立。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判決適當,審判程序合法。據此,德陽市中級人民法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五十三條第一款(一)項的規(guī)定,于3月15日判決: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50元,其他訴訟費100元,均由上訴人賴xx負擔。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八
    甲 方:
    乙 方:____________ ___
    家庭住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郵政編碼_________________ 鑒于甲方業(yè)務發(fā)展的需要,雇傭乙方為卡樂芙休閑食品連鎖店提供勞務服務,經雙方協(xié)商訂立正式《勞務雇傭合同書》如下:
    一、合同期限
    第一條 本合同于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生效,期限________年,其中試用期至______年_____月______日止。 如雙方需要,可在合同期滿前一個月協(xié)商續(xù)簽勞務雇傭合同。如合同期已滿,雙方不再續(xù)簽合同,但受雇方從事的有關工作和業(yè)務尚未結束,則合同應順延至有關工作業(yè)務結束,也可雙方約定為尋至崗位接替者止,約定期限為一個月。
    二、甲、乙雙方的義務和責任
    第二條 乙方同意根據甲方工作需要,承擔_______________________崗位(工種)工作。
    第三條 乙方工作應達到甲方規(guī)定該崗位職責的要求和甲方對該崗位之特別規(guī)定(詳見《崗位責任書》)的標準。
    第四條 乙方每周工作時間為________天;乙方應按照工作職責保證完成甲方規(guī)定的工作和任務。
    第五條 乙方應接受甲方的績效考核。
    第六條 未經甲方許可,乙方不得承接與乙方職責相關的個人業(yè)務。
    第七條 甲方應向乙方提供乙方所承擔工作中必需的工作條件。
    第八條 乙方應嚴格遵守本合同的附加條款。
    三、勞務報酬
    第九條 甲方每月 11 日前以貨幣形式支付乙方勞務報酬,標準為______元/月+雙方約定方式比例提成(含稅及個人保險)。
    乙方在試用期間的勞務報酬為 元/月(含稅及個人保險) 。
    甲方在以下情況有權扣除乙方相應額度的勞務報酬:
    1、因乙方的過失給甲方造成經濟損失的;2、乙方違反相關管理制度的;3、雙方約定的其他情況。
    四、合同的終止與解除
    第十條 合同期滿如未續(xù)簽,則視為《勞務雇傭合同書》自行終止,雙方應及時辦理相關手續(xù)。
    第十一條 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本合同可以解除。
    第十二條 乙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甲方可以解除本合同:
    (一)在試用期間被證明不符合錄用條件的;
    (二)嚴重違反甲方有關規(guī)定及按照本合同約定可以解除勞務合同的;
    (三)嚴重失職,營私舞弊,對甲方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
    (四)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的。
    五、雙方約定的其他內容
    第十三條 甲乙雙方約定本合同增加以下內容:
    一、乙方有義務向甲方提供真實的個人信息與相關證明,并如實填寫,否則甲方有權隨時解除本合同,并且不給予經濟補償。
    二、甲方有權對公司的有關規(guī)定進行修改、完善。修改后的內容對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
    三、甲方可以在合同有效期內,根據需要調整乙方的崗位職責和工作范圍及工作店址,勞務報酬等事項也將做出相應調整。乙方愿意服從甲方的安排。
    四、乙方未經甲方同意擅自離職的承擔相關損失。
    五、甲方將定期或不定期對乙方進行工作績效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甲方有權解除或終止本合同。
    六、本合同到解除日期時,乙方應及時辦理離職手續(xù),否則甲方有權扣除或拒絕支付乙方勞務報酬。
    第十四條 本合同的附件如下附件一:《保密協(xié)議》;附件二:《崗位職責書》;附件三:甲方制定的《員工手冊》及有關規(guī)定。
    第十六條 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
    甲方(蓋章):法人或委托代理人___________________ _
    乙方(簽字):__________________
    簽訂日期: 年月日
    附件一: 《保密協(xié)議》
    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guī),本著平等、自愿、公平、誠信的精神,甲乙雙方就乙方對甲方所負有的保密義務和競業(yè)限制義務,經充分協(xié)商一致后,共同訂立本協(xié)議,以資信守:
    一、 乙方保證并確認:已與原單位依法解除了勞動合同,并不存在有任何糾葛或勞動人事爭議。如給原用人單位造成任何損失,由乙方自己承擔賠償等法律責任,與甲方無關。
    二、 乙方在甲方任職期間,應遵守甲方的保密制度,保密范圍和保密義務如下:
    1、 基于業(yè)務保密事由,非經甲方授權部門或主管人員同意,乙方不得以任何形式使甲方公司的任何設備、文件、技術資料、電子信息等保密文件或資料、物品脫離甲方公司之控制。
    2、 乙方無論任何原因,在工作期間或調離本崗位以及離職后,均不得將甲方的技術、產品配方、培訓資料、公司運作方法、公司機密等一切相關資料外泄或提供給競爭對手(即同行業(yè)或者類似行業(yè))。
    3、 可能成為甲方商業(yè)秘密的經營信息的范圍包括:營銷計劃、采購資料、定價政策、不公開的財務資料、生產工藝、方法、產品配方、進貨渠道、產銷策略、費用預算、利潤情況及不公開的財務資料等。
    三、 違約責任 按相關勞動合同的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
    四、 本協(xié)議從簽字或蓋章之日起至乙方離職后三年內有效。
    五、 爭議解決 甲、乙雙方在履行本協(xié)議過程中發(fā)生爭議,應先行協(xié)商解決,如協(xié)商不成時,由甲方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轄。
    爭議發(fā)生后,在對爭議進行(訴訟)仲裁時,除爭議事項外,雙方應繼續(xù)行使各自在本協(xié)議項下的其他權利,并應繼續(xù)履行各自在本協(xié)議項下的其他義務。
    六、 本協(xié)議自甲乙雙方簽字或者蓋章之日起生效。
    七、 本協(xié)議一式兩份,簽字生效。
    甲方:法定代表人: 乙方:
    年 月 日
    相關勞動合同的法律法規(guī):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十三條
    用人單位與勞動者可以在勞動合同中約定保守用人單位的商業(yè)秘密和與知識產權相關的保密事項。
    附件二: 《崗位職責書》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十九
    公司名稱:
    法定代表人:
    地址:
    郵政編碼:
    乙方(員工)
    名稱:
    性別:
    出生日期:年月日
    身份證號碼:
    或其他有效的證書名稱(編號:)
    教育水平:
    戶籍所在地:省(市)區(qū)街道辦事處(社區(qū))
    或省(市)、縣、鄉(xiāng)(鎮(zhèn))村
    家庭地址:
    郵政編碼:
    溝通方式:
    鑒于:
    1.乙方為退休人員,已依法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待遇。
    2.甲方擬聘請乙方在甲方授權或指示的范圍內提供生產經營活動或其他勞務..
    3.乙方同意接受甲方的聘用,在甲方授權或指示的范圍內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或其他勞動活動..
    鑒于上述事實,在平等、自愿、公平的基礎上,經雙方友好協(xié)商,就本協(xié)議條款中提及的用工事宜達成一致,并簽訂本協(xié)議,以資共同遵守。
    第一條勞動合同期限
    1.本勞動合同期限為年,自 年 月 日起至 年 月 日止。
    2.勞動合同期滿前一個月,經雙方一致同意,雙方可以繼續(xù)簽訂勞動合同。
    第二條工作內容和工作地點
    甲方安排乙方在工作。
    第三條勞務報酬
    甲方每月向乙方支付勞務費,支付標準為。
    第四條勞動條件
    甲方按照國家規(guī)定向乙方提供勞動條件,乙方同意接受甲方提供的勞動條件,完成甲方指定的勞動活動..
    第五條甲方的權利和義務
    1.甲方有權要求乙方在法定范圍內按照本合同約定的工作內容提供勞動活動。
    2.甲方有權要求乙方按照甲方規(guī)定的工作內容完成工作內容..
    3.甲方應在本合同規(guī)定的時間內向乙方支付勞動報酬。
    4.甲方應根據國家規(guī)定和本合同的約定向乙方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
    第六條乙方的權利和義務
    1.如甲方未按本合同約定的時間向甲方支付勞動報酬,乙方有權要求甲方在合理期限內盡快支付。
    2.乙方應嚴格遵守甲方制定的規(guī)章制度,如違反甲方規(guī)章制度,應承擔相應責任。
    3.乙方應根據甲方的工作要求,提供勞動活動,完成工作任務。
    第七條社會保險
    1.乙方已依法享受養(yǎng)老保險待遇或領取退休待遇,甲方無需為乙方繳納社會保險和公積金..
    2.鑒于乙方作為退休人員享受醫(yī)療保險待遇,甲方不支付乙方在勞動合同期內發(fā)生的醫(yī)療費用。
    第八條保密和禁止競爭
    1.乙方向甲方提供勞務時,不得違反仍有效的競業(yè)限制協(xié)議,如乙方退休前與原單位簽訂的保密協(xié)議。
    2.勞動合同履行后,乙方未能與甲方續(xù)簽勞動合同的,應當對勞動合同履行過程中知悉的甲方的商業(yè)秘密、技術信息、人員信息及其他相關信息保密。上述事項給甲方造成損失的,乙方應賠償乙方造成的損失,甲方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
    第九條個人所得稅的繳納
    乙方依法繳納的個人所得稅由甲方依法代扣代繳。
    第十條合同的終止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本合同終止:
    1.本勞動合同履行期屆滿;
    2.乙方因健康原因不能完成本勞動合同約定的任務或繼續(xù)履行本勞動合同約定的義務;
    3.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
    4.其他合法終止情形。
    第十一條合同的終止
    1.任何一方要求解除本勞動合同,應提前30天通知另一方。
    2.本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后,乙方應按甲方規(guī)定移交工作,并將與勞動活動有關的所有工作資料移交給甲方;并在工作交接完成前簽署勞動合同終止或解除的確認。
    第十二條違約責任及賠償
    1.甲乙雙方應嚴格遵守本合同的約定,合同各方應積極履行相關義務。任何違反本合同規(guī)定的行為都構成違約。守約方有權解除合同,違約方支付的違約金相當于守約方的損失。
    2.乙方在履行勞動合同過程中給甲方造成損失的,乙方應予以賠償。
    3.因甲方或乙方違約造成的違約金的支付不影響守約方要求違約方按照本合同的約定繼續(xù)履行本合同。
    4.如因不可抗力導致甲方未能按照本合同履行其義務,甲方無需向乙方承擔違約責任..
    5.根據本合同第十條和第十一條的約定,本合同終止或解除時,甲乙雙方互不支付違約金。
    第十三條侵權責任
    1.乙方在從事勞務合同期間從事本合同約定的勞務活動,因故意、重大過失造成損害的,甲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甲方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有權向乙方追償;如果乙方在從事勞務合同期間造成任何損害,而該損害不是因從事本合同約定的勞務活動造成的,乙方應自行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2.乙方在從事勞務合同期間,因從事本合同約定的勞務活動而遭受人身傷害的,甲方應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乙方在勞動合同期間因第三人受到人身傷害的,可以先要求第三人承擔賠償責任。第三人拒絕承擔賠償責任的,甲方先承擔賠償責任,再向第三人追償。
    第十四條爭端解決
    因履行本合同而產生的任何爭議應首先通過友好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的,甲乙雙方均有權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十五條郵寄地址
    在本勞動合同中,乙方的家庭地址是甲方與乙方聯系的唯一固定通訊地址,在本合同履行過程中,如甲乙雙方發(fā)生爭議,該地址為乙方指定的送達地址,甲方向乙方指定的地址發(fā)出的任何通知均為送達完畢。乙方上述地址如有變更,應立即通知甲方;否則,視為甲方已履行服務義務,乙方應承擔未收到的一切法律責任。
    第十六條協(xié)議生效及其他
    1.本勞動合同經甲乙雙方簽字蓋章后生效..
    2.對本協(xié)議的任何修改應由各方以書面形式簽署;未經其他方同意,本協(xié)議的任何一方不得轉讓其在本協(xié)議項下的全部或部分權利或義務。
    3.本勞動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蓋章) 乙方(蓋章)
    代表(簽名):身份證號:
    日期: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二十
    法定代表人:吳章軍。
    因原告胡云鋒訴答辯人勞動合同糾紛一案,答辯人認為原告的請求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依法應予駁回。
    理由如下:
    一、答辯人無須支付原告解除勞動合同經濟補償金及額外經濟補償金。
    答辯人與原告于20xx年3月31日簽訂了一份20xx年7月1日至20xx年9月30日止《勞動合同書》,因此在20xx年9月30日雙方的勞動合同到期。
    同時20xx年9月11日答辯人也書面通知原告:20xx年9月底勞動合同到期后,10月1日起公司不再續(xù)簽勞動合同。
    根據《勞動法》有關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滿的,用人單位無須支付經濟補償金,那么也就談不上支付額外經濟補償金。
    另外,被答辯人在接到答辯人不續(xù)簽勞動合同的通知書后,又向答辯人辭工,不存在答辯人拖欠工資,被答辯人被迫解除勞動關系的事實。
    二、答辯人無須支付原告兩年的加班工資及經濟補償金。
    答辯人并沒有克扣原告的加班工資,原告每月上班都有考勤記錄,原告每天上班時間為8小時,每月上班22天,偶爾上班26天,但答辯人都足額支付了原告的加班工資,并沒有克扣原告的工資。
    只是原告無中生有,將答辯人起訴至法院。
    三、原告要求答辯人支付加班工資及經濟補償金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應駁回其為訴訟請求。
    此致
    深圳市龍崗區(qū)人民法院。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二十一
    住所:______
    性別:______
    (主要負責人)號碼:______
    聯系人:______
    戶籍地址:______
    現住址: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
    乙方(員工):______
    住所:______
    性別:______
    (主要負責人)號碼:______
    聯系人:______
    戶籍地址:______
    現住址:______
    聯系電話:______
    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簽訂本合同。
    一、甲乙雙方同意按以下第種方式確定合同期限。
    1、有固定期限:從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至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2、無固定期限:從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起。
    3、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務為期限:從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工作任務完成時止。
    4、試用期為:_______
    二、乙方的工作內容,工作地點
    三、乙方依法享有法定節(jié)假日、年休假、婚假、產假、喪假等假期。甲乙雙方同意按以下第種方式確定乙方的工作時間。
    1、標準工時制,即每日工作小時,每周工作小時;
    2、經人力資源保障(勞動)部門批準,實行不定時工作制;
    3、經人力資源保障(勞動)部門批準,實行綜合計算工時工作制。
    四、甲方每月日發(fā)放工資。甲方經與乙方協(xié)商,同意按以下第種方式支付乙方的工資。
    1、乙方每月正常工作時間工資元;試用期內每月正常工作時間工資_______元;
    2、雙方約定以確定乙方工資。
    五、甲乙雙方按照有關規(guī)定繳納社會保險費,繳存住房公積金。
    六、甲方按照勞動保護有關規(guī)定,提供符合國家安全衛(wèi)生標準的勞動作業(yè)場所和必要的勞動防護用品,保護乙方的安全和健康。乙方從事作業(yè),可能產生職業(yè)危害。
    七、雙方認為需要約定的其他事項:
    八、本合同未盡事宜,按現行法律法規(guī)執(zhí)行。本合同一式兩份,甲乙雙方各執(zhí)一份。
    甲方:(蓋章)______
    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乙方:(簽名)______
    法定代表人(主要負責人):______
    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
    雇傭勞務合同糾紛篇二十二
    雇主:
    聯系電話:
    雇員:
    居民身份證號碼:
    聯系電話:
    此雇用合同由_________(以下簡稱雇主)和_________(以下簡稱雇員)締結。根據本合同,雇主將聘用雇員且雇員同意受聘于雇主就以下所規(guī)定的工作提供服務和履行義務。
    一、義務和責任。
    合同雙方同意雇員將受聘從事_________工作,并履行以下職責。
    二、期限。
    本合同有效期為_________(年、月),從_________年_______月_______日起至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止。
    三、工作日和工時。
    雇員每周工作從星期_____至星期_____,每天從______點至______點,一周共_____小時。
    四、報酬。
    雇主同意就雇員的服務提供以下報酬:
    1、每(小時)_______美元;
    2、每加班(小時)_______美元,每兩周結算一次,現金支付。
    五、扣除款。
    每次發(fā)薪時,除從雇員報酬中扣出應繳之_______%稅收和社會_____費外,雇主不得克扣雇員所得,本條例另有規(guī)定以及經工長或工長代理人同意的除外。
    六、主要工作地。
    雇員主要工作地為______________。但根據雇主業(yè)務性質所需,在不違犯勞工政策和規(guī)定情況下,雇主也可要求雇員在_________地以內其他選區(qū)履行職責。
    七、差旅費。
    在本合同到期或中止(不論中止原因如何)時,雇主將負責雇員返回雇傭地的機票費用。
    八、_____費。
    雇主應負責雇員的醫(yī)療_____或負擔雇員的全部醫(yī)療費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地以外的轉診和轉院費,如雇員因故死亡,雇主應承擔尸體保存及運回原地的費用。
    九、最近的血親的通知。
    雇員在出現重病或死亡情況,雇主應立即通知其最近的血親,雇員最近的血親的姓名和地址如下:___________________。
    十、終止合同。
    本合同可根據下列規(guī)定終止:
    1、無故:由一方當事人提前_________天以書面通知另一方當事人;
    2、因故:在工長或其代理人力圖調解爭議失敗后,由一方當事人提前_________天以書面通知另一方當事人。因故解除合同時,雇主應支付雇員合同解除生效前的薪金,并為雇員購買他(她)返回雇傭地的單程機票。下列任何一條均構成合同終止理由:
    (1)雇員_________次無故曠工和(或)_________次無故上班遲到;
    (2)雇員行為疏忽魯莽,或不完成任務;
    (3)在_________地犯下重罪或兩項或兩項以上輕罪;
    (4)雇員放棄工作職責;
    (6)在物質或其他方面受到特別虐待;
    (7)無故拖延支付雇員的工資;
    (8)違犯本合同任何一項規(guī)定。
    十一、爭議的解決。
    因本合同而產生的所有怨情與爭議均應按以下程序解決:
    2、如管理員不能立即解決問題,管理員應將怨情或爭議寫成書面材料,同時寫明被觸犯的合同段落,法律或規(guī)章制度。管理人員應在五天內解決怨情或爭議,或寫出其認為沒有違犯規(guī)則的理由。
    在怨情或爭議解決期間,雇主和雇員的雇傭關系存在,經工長、工長代理人或政府特派調查員暫時準予的除外。
    十二、違約。
    甲乙雙方任何一方違約且給對方造成經濟損失,都要承擔經濟責任。
    十三、其他。
    1、勞務合同一式_____份,甲方執(zhí)_____份,乙方執(zhí)_____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2、本合同自雙方簽署之日起生效。
    雇主(簽字):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簽訂地點:
    雇員(簽字):
    _________年______月_____日。
    簽訂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