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精選12篇)

字號:

    教案是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和反思的重要依據(jù)。那么如何編寫一份優(yōu)秀的教案呢?接下來將為大家分享一些編寫教案的經驗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提高教學水平。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一
    教學目的:幫助學生掌握乘法速算小技巧教學重點:五種數(shù)學乘法速算口訣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
    你想讓你的乘法計算變得更快更方便嗎?大家可以來學習一下下面的這些兩位數(shù)乘法計算技巧,對學習可能有些幫助哦。1.頭相同,尾互補(尾相加等于10),如23×27;2.十幾乘十幾,如12×14;3.第一個乘數(shù)互補,另一個乘數(shù)數(shù)字相同,如37×44;4.幾十一乘幾十一,如21×41;5.11乘任意數(shù),11×23125.二.新課講解:
    1.頭相同,尾互補(尾相加等于10)口訣:一個頭加1后,頭乘頭,尾乘尾。
    例:23×27=?解:
    2+1=32×3=6。
    3×7=2123×27=621注: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shù)要用0占位。2.十幾乘十幾。
    口訣: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
    例:12×14=?解:
    1×1=12+4=62×4=812×14=168注:個位相乘,不夠兩位數(shù)要用0占位。3.第一個乘數(shù)互補,另一個乘數(shù)數(shù)字相同口訣:一個頭加1后,頭乘頭,尾乘尾。
    例:37×44=?解:
    口訣:頭乘頭,頭加頭,尾乘尾。
    口訣:首尾不動下落,中間之和下拉。
    例:11×23125=?解:
    2+3=53+1=41+2=32+5=72和5分別在首尾11×23125=254375注:和滿十要進一。
    三.鞏固練習:1.35×352.13×143.46×334.61×715.11×2345四.小結:1.頭相同,尾互補(尾相加等于10);口訣:一個頭加1后,頭乘頭,尾乘尾。2.十幾乘十幾;口訣:頭乘頭,尾加尾,尾乘尾。3.第一個乘數(shù)互補,另一個乘數(shù)數(shù)字相同;口訣:第一個頭加1后,頭乘頭,尾乘尾。4.幾十一乘幾十一;口訣:頭乘頭,頭加頭,尾乘尾5.11乘任意數(shù);口訣:首尾不動下落,中間之和下拉。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二
    教學目標:
    1、進一步掌握億以內數(shù)的寫法。
    2、熟練地寫含有兩級的數(shù)。
    教具準備:小黑板、投影片、數(shù)位表。
    教學過程:
    一、基礎訓練。
    1、小黑板出示:寫出下列各數(shù)十二萬三百零五萬四千零六萬五千。
    2、這些數(shù)你是先寫哪一級的?再寫哪一級?
    3、請你回憶一下數(shù)位表,你能說出數(shù)位表在寫數(shù)時能給你什么幫助?
    5、學生回憶億以內數(shù)的.寫法。
    6、學生自由說一說。
    二、課堂練習。
    1、投影出示:寫出由下列各數(shù)組成的數(shù)。
    (1)四百萬八十萬五萬和三千。
    (2)六千萬、九萬和五百。
    (3)八千萬和四十反饋:這些數(shù)的最高位是什么數(shù)?怎樣寫出這些數(shù)?
    3、學生寫數(shù)(3人上黑板寫)學生說一說萬級和個級上的數(shù)是怎樣確定的。
    4、學生寫數(shù)后大家評議。
    四、作業(yè):
    練習二:10、11。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三
    教學目的:
    1、通過買書這一具體情境,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的進位加法胡計算方法。
    2、使學生初步感知數(shù)的計算與生活的聯(lián)系。
    3、培養(yǎng)學生胡估算能力與求異思維。
    教學準備:
    cai課件,學生自備學具。
    一、創(chuàng)設情境,提出問題。
    1、師:小朋友們你們去過書店嗎?今天啊,淘氣在動物王國的快樂書店開開張了,老板淘氣進了不少的新書,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出示掛圖課本主題畫:書架上層依此放好28本《汪汪樂園》,4本《海底世界》。)。
    2、提問:快樂書店都進了什么新書呢?你能向老板淘氣提出問題嗎?
    3、學生討論,互相提問。指名學生就剛才的.主題畫提出問題。
    二、探究新知。
    2、學生列出算式,老師在黑板上板書:28+4=。
    3、師:這個算式可真難,是我們以前都沒有看見過的,你們有信心把算式的答案給算出來嗎?現(xiàn)在就請同學們利用桌上的小棒,紙,還有筆開動我們的腦筋來打敗這個難題。
    4、分小組討論,研究算法。
    5、小組代表匯報討論結果,老師有選擇性地板書。比如:
    (1)擺小棒。
    (2)28+2=3030+2=32。
    (3)8+4=1220+12=。
    (4)用豎式計算:
    28。
    +4。
    32。
    (當學生想出辦法用豎式計算時,教師及時進行指導。)。
    師:這個小組可真棒,想出了用我們剛學過的新知識:列豎式來進行計算,誰來說一說列豎式時要注意什么(數(shù)位要對齊)。剛才我們發(fā)現(xiàn)寫算式的時候個位上加起來等于12,那那個十位上的1我們把它寫到哪里去呢?我們把它先寫到橫線的上面,算十位的時候再把它給加進去。
    6、嘗試練習。
    師:小朋友們聰明了,為了難住大家,淘氣又買來了好多書(繼續(xù)圖片出示7本《淘氣歷險記》,16本《咪咪學?!贰#?BR>    提問:你能算出下層共有多少本書嗎?你是怎么計算的呢?
    學生匯報計算結果。
    三、鞏固應用。
    1、找書游戲。
    (1)把剪好的書模型貼在黑板上,書上寫有得數(shù)。
    (2)發(fā)計算卡片給部分學生,自己上臺找書。
    (3)其余小朋友觀察他們的書找對了嗎?
    (4)講評。
    2、師:淘氣看小朋友們這么聰明,很喜歡同學們,于是他請來了他的小牛售書員。(cai出示課件,圖片出示四種書的價錢。)你們想買書嗎?看看小牛怎么說。
    動畫小牛提問:你最想買哪兩種書?需要多少錢?
    學生獨立在本子上列出算式算出答案。指名告訴老師你用了多少錢。
    3、師:同學們買書買得可真好,???那邊有個小男孩碰到難題了,我們去幫幫他好嗎?
    動畫小男孩提問:我有30元錢,可以買哪些書?
    讓學生先估算,再列算式計算,然后進行討論和交流。
    4、套圈游戲:
    淘氣套中了42分,你能說說他都套中了哪些小動物嗎?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四
    1.認識本課7個生字。
    2.反復誦讀課文,想象瀑布動人心魄的場面,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3.了解黃河的胸懷、精神和氣概,弘揚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
    同學們,我們都知道黃河被稱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而壺口瀑布又是萬里黃河最壯觀的景象。黃河在這里以雷霆萬鈞之勢,奔騰而來,咆哮而去。你們想不想了解那動人心魄的壯觀場面。那我們就隨著文中的作者到壺口去看一看吧!
    1.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
    2.讀書交流。
    (l)請學生選讀感興趣的段落。
    (2)提出自己不懂的問題,在小組內與同學討論、交流。
    談讀書感受:讀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你的感受是通過課文中的哪些詞句得到的?請再讀讀課文。
    根據(jù)學情隨機反饋
    l.通過研讀,感受壺口瀑布那驚天動地的磅礴氣勢。
    (1)結合有關語句談理解,講感受。
    (2)點擊教學軟件,通過電視屏幕放映壺口瀑布奔騰咆哮的壯觀景象,使學生目睹那驚心動魄的壯觀場面,耳聞震耳欲聾的轟鳴聲。
    (3)指導感情朗讀,邊讀邊想象那驚心動魄的場面。
    2.通過研讀,體會課文蘊含的思想感情。
    (1)理解六、七自然段中的重點語句。
    (2)教師介紹材料,幫助學生體會課文所蘊含的感情。
    在1938年9月,正當抗日戰(zhàn)爭極其艱苦、中華民族面臨危亡的時候,著名詩人光未然帶領抗敵演出隊來到壺口,他的心驟然被奔瀉的瀑布所征服,滔滔的黃河水在詩人心中掀起了萬丈狂瀾,就在這里,他寫下了不朽的詩篇《黃河頌》?;氐窖影玻呛檫@首詩譜了曲,杰出的《黃河大合唱》就此誕生了。這首表現(xiàn)了強烈的民族精神的組歌,曾響徹大河上下,它不斷地鼓舞著中華兒女為祖國的尊嚴而浴血奮斗。
    (3)播放歌曲《黃河大合唱》,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教師引導:“風在吼,馬在嘯,黃河在咆哮”這雄壯的歌聲唱出了黃河的風采,更唱出了中華民族戰(zhàn)無不勝,奮發(fā)圖強的英雄氣概。
    (5)說說課文為什么不以“壺口瀑布”為題,而以“黃河魂”為題?
    (6)有感情地朗讀六、七自然段。
    l.教師:黃河水和黃河精神哺育了中華民族。黃河精神以其巨大的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帶領中華民族像長流不息的滔滔黃河,奔向美好的未來。
    2.學了本課,你有何感受,寫下來,就是一篇讀后感。
    1.展示交流你所收集到的有關黃河的資料。
    2.積累本課的四字詞語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五
    教學目標:
    1、使學生認識乘加、乘減兩步計算應用題的結構特點,理解并掌握解題思路。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思維能力。
    3、使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體驗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初步感受數(shù)學的應用價值,增強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4、通過鼓勵性的情感評價,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經驗初步學會分析數(shù)量關系,并形成解決問題的基本思路。
    教學難點:
    懂得要解決最后問題必須先找出隱藏的中間條件。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入。
    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桃園參觀,你們想去嗎?(課件演示)。
    今年的桃子大豐收??!這里有4筐桃子,每筐有6個,一共有多少個桃子?
    誰會算一算?(學生口答,說一說怎樣想的?)。
    如果第一棵樹上有80個桃子,第二棵樹上有60個桃子,兩棵樹上一共有多少個?
    誰會列式解答?學生口答并說一說怎樣想的?
    二、探索新知。
    (1)你們真了不起,遇到的兩個問題都解決了。我們一起去看看猴媽媽和猴寶寶在桃園遇到了什么問題想請你們幫忙。
    媒體演示例題。
    (2)從圖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
    學生回答,教師板書:大猴:3筐,每筐12個。
    小猴:6個。
    你能根據(jù)兩只猴子的采桃情況提出問題嗎?
    把學生提出的問題板書出來,再引導學生先解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3)怎樣求出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
    你會列式解答嗎?
    學生獨立思考,列出算式。
    根據(jù)學生的匯報板書:123=36(個)。
    36+6=42(個)。
    你先算的什么?你是怎樣想到先算大猴采了多少個的?
    教師歸納:有的同學這樣想:要求兩只猴一共采了多少個?就要把大猴采的個數(shù)和小猴采的個數(shù)合起來,可題目上沒有直接告訴我們大猴采了多少個,所以必須要先求出大猴采了多少個,然后把大猴采的.個數(shù)加上小猴采的個數(shù)。這是從問題想起。還有同學是從條件想起,根據(jù)大猴采3筐,每筐12個,就能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再把大猴采的個數(shù)和小猴采的個數(shù)合并起來,就是兩只猴一共采的個數(shù)。這兩種想法都很好。
    我們在解決問題后要寫出完整的答語。教師板書答語。
    (4)教學試一試。
    剛才有同學還提了一個問題,你會解答嗎?
    先在本子上獨立解答再同桌互相說說先算什么?
    指明匯報,板書算式。提問:要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要先算什么?
    比較:在解決例題和試一試這兩個問題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相同的是兩題都用兩步計算,而且第一步都是要先算出大猴采了多少個?這一步都是用乘法算的。不同的是,第1題求兩只猴一個采了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加法計算,而第2題求大猴比小猴多采多少個?所以第二步用減法計算。
    三、拓展練習。
    (1)參觀了桃園后我們再去森林公園看看,進公園先買票。我們來算算一共要多少元?(媒體出示條件和問題)。
    誰說說這題告訴了我們哪些條件?要求什么問題?
    要求一共有多少元先要算出什么?
    學生列式解答。指名匯報,說一說152表示什么意思?提醒做完后別忘了寫答語。
    (2)我們進公園去。這里有2個小朋友在澆樹呢!這里又有什么問題需要我們解決呢?你會做嗎?在自己的本子上做一做。
    學生獨立解答后說一說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我們繼續(xù)參觀森林公園,看,眼前又出現(xiàn)了什么?根據(jù)這些條件你會提哪些問題?
    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出示問題,再讓學生分別解答。
    解決這兩個問題分別是怎樣想的?都要先算什么?
    四、全課總結。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六
    教學內容:
    人教版《數(shù)學》三年級上冊p41。
    教學目標:
    1、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理解周長的含義.
    2、在頭腦中能夠建立起周長的概念,通過合作交流解決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圖形以及不規(guī)則圖形的周長計算方法。
    3、通過探究合作的學習活動,激發(fā)學生學習熱情以及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作業(yè)紙。
    每個小組操作材料:樹葉圖片各一張,紅線一根,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圓形、月牙形圖形各一個。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周長。
    1、看一看,感知邊線、一周的意義。
    (1)同學們,你們喜歡看跑步比賽嗎?現(xiàn)在老師就帶你們到螞蟻王國的跑步比賽現(xiàn)場,去看看螞蟻的跑步比賽。
    (播放課件:螞蟻王國跑步比賽。一號螞蟻沿著楓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周回到起點,小猴裁判示意順利通過。接下來是二號螞蟻沿著銀杏樹樹葉的邊線跑完一周回到起點,小猴裁判也示意順利通過。)。
    (2)你們看到了什么?一號螞蟻、二號螞蟻它們是怎么跑的?(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一周的概念;板書:邊線、一周)。
    (3)樹葉的邊線在哪里?教師拿出樹葉圖片請兩位同學上臺指一指。
    (4)請同學們繼續(xù)看課件(播放課件:三號螞蟻出場了,它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邊線只跑了一半就停了,小猴裁判示意犯規(guī))。
    (5)三號螞蟻是怎么犯規(guī)的`?(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三號螞蟻沒有沿樹葉邊線跑完一周)。
    誰愿意當當三號螞蟻跑一跑,讓它能順利通過!(指兩位同學到黑板上用樹葉圖片指一指、說一說,以鞏固一周的概念)。
    (6)揭示課題。
    從起點開始,沿著樹葉的邊線跑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樹葉這一周的長度就是樹葉的周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認識周長。(板書:周長)。
    2、描一描,感知樹葉周長的意義(1)同學們你們看,這就是三號螞蟻比賽的場地,(教師拿出三號螞蟻比賽的樹葉圖片)老師給每個同學們也準備了一張樹葉圖片,請同學們拿出樹葉圖片并在白紙上描出它的周長(指名一位同學在實物展示臺上描)。
    (2)議一議,感知起點。
    你們的起點在哪里?(引導學生得出邊線上任何地方都可作為起點)。
    (3)歸納描樹葉周長的方法和樹葉的周長。
    剛才我們描了樹葉的周長,說說你是怎樣描的?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描樹葉的周長起點可以不同,但相同的是都要沿著樹葉的邊線描完樹葉的一周,又回到起點,這樣描出的都是樹葉的周長)。
    二、貼近生活,體驗物體的周長。
    找一找、摸一摸、說一說。
    (1)樹葉的周長,同學們都知道了,那么桌面的周長在哪里?請同學們確定好起點摸一摸桌面的周長。
    (2)你還能從我們的身邊找到其它物體表面的周長嗎?請你先找一找、摸一摸,再和同桌說一說。
    (3)匯報交流。
    三、動手操作、認識并計算圖形的周長。
    1、想一想。
    (1)剛才同學們找到黑板的面、桌子的面,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它叫做什么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長方形)。
    我們還學過哪些圖形?(教師在黑板上貼上正方形、三角形等)。
    (2)誰來說說怎么求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周長。
    (3)師:如果是圓形、月牙形這樣的圖形呢?怎么求它們的周長。
    2、小組合作,探索圖形的周長。
    每個小組選擇3-4個圖形進行探究,并將結果填入記錄表中。
    3、匯報交流:你是用什么辦法量出周長的?
    四、總結評價。
    回顧這節(jié)課,評價一下自己,你學到了什么知識?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七
    教學目標:
    1、以“讀”為主線,通過讀通讀順、讀出節(jié)奏、讀懂詩意、讀出感情四個層次的朗讀,引導學生由淺入深地走進文本,理解作者的思鄉(xiāng)情。
    2、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意蘊,體會作者情感。
    3、以“思鄉(xiāng)”為主題,引導學生感受張籍的思鄉(xiāng)情,古人的思鄉(xiāng)情,今人的思鄉(xiāng)情。
    教學重點:
    以“讀”為主線,讀出層次,讀出效果。
    教學難點:
    以“思”為主導,引導學生品味詩句背后蘊藏的作者感情。
    教學過程:
    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
    1、播放歌曲《故鄉(xiāng)的云》。
    2、你能聽出這首歌抒發(fā)了一種什么感情嗎?
    (思鄉(xiāng)之情是古代詩人常常會抒寫的一種真摯的情感。)。
    二、理解詩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簡介作者。
    2、“秋思”怎么講?作者思什么?
    三、自讀古詩,了解大意。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八
    1、會認“爐、廬、瀑、疑”4個字,會寫“爐、銀、流、柳”4個字。
    2、能借助課件了解古詩內容,體會詩的意境。
    3、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感悟詩人對大自然美景的贊美之情。
    感受瀑布飛流直瀉的壯觀景象。
    多媒體課件(廬山瀑布錄像)、幻燈片(詞語、古詩《早發(fā)白帝城》)。
    一課時。
    一、談話激趣。
    同學們,瀑布是自然界中一種壯觀的景象,你們想欣賞嗎?今天,我們就同李白一起去欣賞廬山的瀑布。
    二、借助媒體,感受瀑布景美。
    1、各位,我們的行程開始了,現(xiàn)在我們來到江西廬山,觀看香爐峰頂流下的瀑布,看完談談你的印象。
    2、放視頻,學生觀看。
    3、學生各抒己見:你感受到的。廬山瀑布什么樣?
    4、面對如此美景,李白情不自禁吟誦起“日照香爐生紫煙……”(誦讀后板書《望廬山瀑布》)。
    5、詩中描繪的景美嗎?你也打開書來自由讀幾次吧!
    個別讀、齊讀、指名讀。
    (大部分學生從沒看見過瀑布,播放瀑布的`錄像,既可以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觀察,培養(yǎng)觀察能力,又激發(fā)了學生發(fā)表見解、閱讀古詩的興趣。)。
    三、賞析古詩。
    1、自由讀古詩,觀看插圖和回憶錄像中的情景,說說詩句的意思,不懂的地方做上記號。
    2、小組內交流,先提出疑問互相解答,再說說詩的意思。
    3、學生為錄像配解說詞。先練習再指名說。
    (直觀形象的畫面,將抽象變?yōu)樾蜗螅瑴p緩了學生體會古詩意境的坡度,加深了對詩人情感的體驗。)。
    四、朗讀、背誦古詩。
    1、同桌互助,練習朗讀古詩,讀出李白驚奇、贊嘆的情感。
    2、指名讀,評議。
    3、齊讀古詩。
    4、看錄像練習背誦古詩。
    五、拓展延伸。
    1、播放幻燈片《早發(fā)白帝城》。
    2、學生朗讀,課外積累背誦。
    (擴展李白的另一首詩,調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豐富學生的課外積累。)。
    六、指導識記、書寫生字。
    1、播放寫有詞語的幻燈片,自由讀,指讀,齊讀。
    2、交流識記生字的方法。
    3、指導書寫生字。
    (生字在不同詞語中出現(xiàn),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字義、積累豐富的詞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九
    1.知道我國青海湖西部有一個鳥島,初步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從而愛鳥護鳥,初步進行保護野生動物的教育。
    2.學會本課生字詞,綠線內的生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1、識字、寫字,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課文。
    2、圖文對照,理解課文內容。
    借助錄像,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到鳥島風光的迷人之處和六月鳥島熱鬧的景象,體會文中譴詞造句的準確、生動性。
    同學們,在這姹紫嫣紅,鳥語花香的春季里,你們最想去干什么?(旅游)是的,今天老師就要帶你們去“旅游”,那么我們的目的地是哪里呢?請一位小導游給我們介紹一下。
    1、指讀第一段。(出示第一段)
    2、各位游客,聽了小導游的介紹,你知道了什么?
    3、“海西皮”這個小島就是聞名中外的青海湖鳥島,聞名中外是什么意思?(不僅中國人知道,連外國人也知道)你能用別的詞替換它嗎?(馳名中外、舉世聞名)
    過渡:“海西皮”這個小島為什么會成為聞名中外的鳥島呢?它到底有什么地方吸引人呢?讓我們用眼、用耳、用心,做一次心靈旅行。準備好了嗎?我們出發(fā)了。
    4、播放鳥島錄像。
    1、剛才到鳥島游玩了一趟,鳥島給你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板書:鳥多)你能用一些詞語來說說你所看到的鳥景象嗎?(數(shù)不勝數(shù)、密密麻麻、一群又一群、成千上萬、熱鬧)
    2、師:你們用詞非常豐富,這跟平時看書積累是分不開的。剛才是你們心中描述的鳥島,課文中是怎樣寫鳥多的呢?自由的讀一讀課文的2-4小節(jié),邊讀邊用筆劃出你認為寫出鳥多的句子或者詞語。
    3、生自由讀,找,畫。師巡視。
    4、學生匯報(隨機學習課文重點句段,感受鳥島上的鳥多,鳥窩多,鳥蛋多。)
    a“每年春天,天氣變暖,湖水解凍,一群一群的鳥兒就陸續(xù)從遠方飛來?!?BR>    指導朗讀(春天來到了鳥島,島上一片鳥語花香。小草探出碧綠的腦袋,鮮紅的花朵張開笑臉,它們正伸開臂膀歡迎八方小鳥,春天的鳥島一片生機勃勃。)讀出自己的感受。
    b“六月是鳥島最熱鬧的時候,各種各樣的鳥兒聚在一起,小島成了鳥的世界。”
    你從哪些句子和詞語看出鳥多?(熱鬧、各種各樣、聚)平時什么時候會熱鬧?(過節(jié)時人多熱鬧,這里是鳥多。)你知道六月的鳥島上都有哪些種類的鳥嗎?借助圖片老師介紹幾種。據(jù)新聞報道,去年種類多達80余種,,數(shù)量最多時多達十四萬只。這么多鳥聚在這么一個小島上,小島就成了鳥的世界。出示圖片,這么多的鳥聚在這里,發(fā)揮你的想象,他們在干什么?用有的……有的……還有的……練習說話。
    c“一眼望去,密密麻麻的鳥窩一個挨著一個。窩里窩外,到處是玉白色的、青綠色的鳥蛋?!?BR>    六月的鳥島真熱鬧啊!讓我們的朗讀也隨著鳥島而熱鬧吧!齊讀第3小節(jié)。
    看著眼前的景象,你覺得鳥島是個什么樣的地方?鳥兒在島上生活的怎樣?
    d“來島上游玩的人很多。他們伸手就能捉到幼鳥,隨處都能拾到鳥蛋,可是卻沒有人去碰一下,因為大家都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BR>    “伸手就能捉到”、“隨處都能拾到”也是說明鳥多。伸手就能捉,隨處都能拾,那為什么不去拾呢?因為大家都知道,鳥是人類的朋友。是朋友就應該怎樣?(板書:人類保護)大自然給了鳥兒安樂的家,鳥兒給大自然增添了無限生機,人類把鳥兒當成了朋友,鳥兒給人類帶來了許多快樂。大自然、鳥兒、人類和諧相處,這是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今天的心靈之旅就快結束了,你們有什么收獲?鳥兒的生存,需要適宜的自然環(huán)境,也需要人類的保護,讓我們加入到愛鳥護鳥,保護環(huán)境的行列中去吧!課文雖然結束了,但愛鳥護鳥的行到將伴隨我們一生。
    師:為了我們能把鳥島介紹為他人,讓我們來做導游吧。要想做好導游,對鳥島可要非常熟悉,現(xiàn)在讓我們來背誦課文。
    請同學們挑選作業(yè):
    1、把你了解的鳥島介紹給你的家人、朋友。
    2、請你為保護小鳥設計一個簡短的宣傳標語。
    3、你還想了解鳥島的哪些知識,請你帶著自己的問題上網(wǎng),看課外書去查閱更多的資料。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十
    教學內容:
    第41頁。
    教學目標:
    1、通過練習和游戲,鞏固有關100以內進位加的筆算知識,使學生。
    對筆算加法的列式和計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2、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小組合作交流的意識,
    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重點、難點:通過練習和游戲,鞏固有關100以內進位加的筆算知識。
    教具準備:算式卡片、相關課件。
    教學建議教學過程修改意見第一部分主要是創(chuàng)設一個情境,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電腦課件,能比較好的創(chuàng)設一個學習氛圍。
    “說一說,算一算”主要通過練習,溝通筆算加法和口算加法的聯(lián)系,使學生對筆算加法的列式和計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
    “數(shù)學醫(yī)院”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通過改錯,提高學生筆算的正確率??筛鶕?jù)學生情況,再適當增加一些類型。
    “算一算”這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讓學生獨立完成,考察學生筆算能力。
    “用一用”主要是要讓學生能正確的應用乘法口訣解決實際問題,并能說出想法。
    一、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學習興趣:
    引言:前面我們學習了進位加的筆算,今天智慧爺爺和小青椒及小番茄要來考考大家對有關的知識,看我們班上能得到哪些小朋友學得好,學得好的小朋友,智慧爺爺將獎給他好學星。如果都能通過考察的,智慧爺爺將獎給他智慧星。(電腦屏幕配合出現(xiàn)有關內容,創(chuàng)設情景,使學生進入學習狀態(tài))。
    二、練習過程:
    1、說一說,算一算,(第1題)。
    談話:首先小青椒要來考考大家的口算能力和筆算能力,大家準備好了嗎?出示第1題的口算卡片,讓學生進行口算。
    談話:你會口算這些題目,能算筆這些題目嗎?
    讓學生先在練習本上獨立算筆,后集體訂正。
    2、數(shù)學醫(yī)院(第2題)。
    讓學生先在課本獨立修改,后同桌交流,再指名更正并說出錯誤的原因。
    3、算一算:出示第3題,先給學生2分鐘,讓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注意學生的書寫豎式的格式。
    4、用一用:(第4、5題)。
    (1)智慧爺爺說:通過上面的考驗,大家對筆算都比較熟練,下面看大家能不能用我們所學的筆算知識來解決生活的實際問題。(電腦出示第4題的情境圖和問題)。學生獨立解答,小組內互查,后集體訂正。訂正時讓學生說一說是怎么樣想的。
    (2)第5題教法如第四題。
    三、小結。
    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評選好學星和智慧星。板書設。
    計(電腦課件演示圖)教學反思。
    通過練習和游戲,鞏固有關100以內進位加的.筆算知識,使學生對筆算加法的列式和計算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小組合作交流的意識,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的聯(lián)系。
    教學內容:
    第41頁。
    教學目標:
    1.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筆算不進位加法以及進位加法,提高計算的準確率。
    2.讓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靈活應用筆算、口算和估算的方法進行計算。
    3.理解相同條件的不同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學會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生活問題,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重點:
    使學生進一步熟練掌握筆算不進位加法以及進位加法。
    教學難點:
    理解相同條件的不同問題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教學用具:掛圖、投影機、膠片。
    教學過程:
    教學建議。
    教學過程修改意見。
    先讓學生說,對合理的方法給予肯定,然后老師歸納。
    通過介紹方法,讓學生互相學習,互相促進。
    指導學生讀題,讓學生理解題目的意思。
    通過學生板演,糾正學生存在的錯誤。
    通過同桌互說,讓學生學會比較大小的方法。
    通過談話,創(chuàng)設購物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興趣。
    讓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發(fā)現(xiàn)數(shù)學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
    通過拓展練習,發(fā)展學生的思維。
    一、談談說說。
    談話:同學們,在計算時我們怎樣才能算得又對又快呢?我們常常用哪些方法?
    將學生的回答整理并板書。
    二、計算練習。
    1.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計算。
    (1)談話:我們就用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計算比賽好嗎?
    (2)讓學生獨立做練習五的第6題,統(tǒng)計學生完成的時間;讓先做完的學生當小醫(yī)生,找出膠片上的錯誤。
    (3)指名回答。
    (4)同桌互相檢查,教師巡視、輔導。
    (5)讓做得又快又好的學生介紹他的方法。
    2.先估算,再筆算。
    (1)談話:大家都有自己的好方法,下面就考考大家的估算。
    (2)出示練習五的第7題,先指名讀題,然后指名回答(要求說出是怎樣估算的)。
    (3)用豎式算一算,指名板演。
    (4)集體訂正。
    3.在o里填上、或=(練習五第8題)。
    (1)學生獨立做。
    (2)同桌互相說說哪一題算得最快,哪一題算得最慢,為什么?
    (3)指名回答。
    (4)集體訂正。
    三、實際應用。
    1.購物。
    (1)談話:我們常常把數(shù)學知識運用到購物上,下面我們就一起去買球吧。
    (2)出示購物圖,讓學生說說看到什么?
    (3)出示問題,讓全班齊讀后獨立完成。
    (4)指名回答,并說說為什么?
    2.賞花。
    談話:老師再跟同學們去賞花,看看那里有哪些數(shù)學問題好嗎?
    (1)出示賞花圖,讓學生說說從圖中知道什么?
    (2)讓學生根據(jù)圖中的信息提出數(shù)學問題?(板書學生所提的問題)。
    (3)說說書上兩個之間的聯(lián)系和區(qū)別。
    (4)學生獨立解決問題。
    (5)集體訂正。
    四、補充拓展。
    1.38++9+9+9+9。
    2.15++18+18+18+18。
    3.小明今年8歲,媽媽比他大38歲,再過6年,媽媽比小明大幾歲?
    五、全課小結。
    教學反思。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十一
    1、會讀14個生字,會寫“快樂”。
    2、能用歡快的語調正確朗讀課文。
    3、能感受自己生活的幸福和快樂。
    課件
    1、我們中國有很多很多的節(jié)日,你知道有哪些?
    2、哪個節(jié)日是屬于我們少年兒童自己的節(jié)日呢?
    3、對,這一天是全世界所有小朋友的節(jié)日,很多孩子都會以快樂、自豪的心情度過這愉快的一天,以各種各樣的方式慶祝自己的節(jié)日。請看:(播放課件)
    4、讓我們也一起來過過這個快樂的節(jié)日,好嗎?(出示課題)(學生齊讀)
    1、對同學們的節(jié)日表示祝賀,老師還給你們準備了一份小禮物,看?。ǔ鍪菊n文)這首詩歌讀起來非常好聽,你愿意自己讀還是聽老師讀?先自己讀讀等一下老師再讀。
    遇到不認識的生字怎么辦?那就用你喜歡的方式來讀課文吧!打開書翻到107頁。
    2、課文讀完了,哪位勇敢的同學站起來讀給大家聽?我該請幾位小朋友來讀,為什么?你讀課文的時候,你希望同學們怎么做?(學生讀書過程中遇到生字教師馬上出示生字卡進行糾正學習)
    3、你愿意老師怎么讀呢?好,老師就盡量按你說的做。剛才,你們給老師提出了希望,那我也給你們提個小建議。請你坐正身子,拿起書。
    4、誰來說說老師讀的怎么樣?那你知道我為什么能讀好呢?我告訴你一個小竅門,我把自己當作書中的小朋友去讀呢,這樣才能讀好。你想不想讀好呢?請你選出你最喜歡的一小節(jié)練一練,一會兒,咱們比賽,看誰是今天的讀書小能手!
    1、讀累了吧!咱們去玩玩好嗎?閉上眼睛出發(fā)了。你聽到什么?(放鳥叫聲)你好像到了哪里?看(出示圖片)到了這么美的地方,你有什么要說的?(景色、服裝、心情三個方面來說)
    2、有位作家叔叔把你們剛才說的話寫成了詩歌,你能讀嗎?還有誰想讀呀?
    3、唧唧喳喳的小鳥給我們帶路,和煦的風兒撫摩著我們,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到花園里,來到草地上,心了別提有多高興啦!一起讀讀。
    1、我們剛才去了花園草地,現(xiàn)在到郊外走走好嗎?(出示圖片)咦,什么聲音?仔細聽,它好像在說話,在說什么呢?(出示:這個世界上,有你們就更加美麗,有你們就充滿希望。)
    2、為什么這個世界上,有你們就更加美麗,有你們就充滿希望?自己再讀讀第二小節(jié)(可以和別人商量商量)
    3、瞧,我們小朋友今天是孩子,可等你們長大后,建設祖國就全靠你們啦,所以我也像花兒、小溪一樣,對你們說“這個世界上,有我們就更加美麗,有我們就充滿希望。
    2、所以,我們要“感謝親愛的祖國,讓我們自由的成長?!w向我們的理想?!?BR>    你知道什么是理想嗎?你有什么理想?
    3、我相信我們每個小朋友的理想都能實現(xiàn),因為,我們有祖國媽媽的關心、愛護。誰想感謝祖國媽媽?還有人想感謝嗎?祖國想聽聽男同學感謝的聲音。我想聽聽女同學感謝的聲音。
    2、我們會唱啊,跳啊,邀請老師、同學一起度過這快樂的時光。(出示:第四小節(jié))誰想讀讀?誰還想讀讀?一起讀讀。
    讀著讀著,我不禁想唱起來,跳起來,我們就唱唱跳跳,好嗎?
    (出示課文,放映歌曲)
    1、唱完歌,你心情怎樣呢?真的嗎?那好,我們就把快樂寫下來。(出示:田字格)
    2、觀察。范寫。
    梧桐樹小學教案設計篇十二
    這是一篇閱讀課文,講的是伊琳娜對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出的問題感到奇怪。她動手做實驗,發(fā)現(xiàn)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啟發(fā)學生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
    課文可分為三部分。
    第一部分講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小朋友提出一個奇怪的問題: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這是為什么?兩個小朋友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第二部分講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回到家在媽媽的啟發(fā)下動手做做看。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
    第三部分講第二天伊琳娜去問朗志萬。朗志萬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1.瀆課文,理解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的意思。
    2.懂得對別人提出的或生活中遇到的問題,要動腦筋、思考、動手做做看的道理。
    一個裝滿水的杯子、一條金魚。
    1.同學們,對別人提出的問題或者是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你動腦筋思考嗎?你動手做了嗎?(學生說自己的做法。)
    3.板書課題。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或結合上下文理解詞義。
    3.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1.指名讀課文,糾正易讀錯的字音。
    鱗()
    哄()
    騙()
    2.理解詞語。
    哄騙:用假話或手段騙人。
    漫:水過滿,向外流。
    3.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法國科學家朗志萬向幾個小朋友提了一個奇怪的問題。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氐郊依飫邮肿鰧嶒?,實驗結果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朗志萬知道了,說: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
    1.自讀課文第一至三自然段,說說法國科學家朗志萬提了一個什么問題?
    (一只杯子裝滿了水,再放進別的東西,水就會漫出來。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這是為什么?)
    2.你覺得朗志萬的問題提得怎么樣?表現(xiàn)在哪兒?
    (問題提得很奇怪。表現(xiàn)在如果放進一條金魚,可不是這樣。意思是說如果放進一條金魚,水不會漫出來。)
    3.分組思考討論:小朋友的回答是怎樣的?為什么會有這樣的回答?
    (一個小朋友說:這是因為金魚身上有鱗。另一個小朋友回答。)
    1、自讀課文第四至五自然段,思考:伊琳娜為什么要動手做實驗?
    (伊琳娜覺得他們都沒說對,但自己又想不出道理來。媽媽說:不能光想,你動手做做看!)
    2.伊琳娜為什么覺得他們都沒說對?
    (金魚身上有鱗,水就不會漫出來和金魚把水喝下去了:都不合乎邏輯。)
    3.做實驗,體會伊琳娜看到實驗結果后會怎么想?
    (實驗結果水明明是漫出來了,和朗志萬說的不一樣,科學家為什么這么說?是不是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還是媽媽的話正確,不能光想,要動手做做看)
    1.默讀課文第六至七自然段,畫出伊琳娜和朗志萬的對話,體會其中的意思。
    2.體會伊琳娜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
    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這句話的意思是什么?
    (您作為一名科學家不應該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您本來就知道放進條金魚后,水也會漫出來,還提出這樣的問題,哄騙我們小朋友。)
    (2)指導讀出生氣的語氣。
    采取學生自己練讀、評讀的形式完成。
    3.體會朗志萬話的意思。
    (1)出示句子,理解意思。
    (不要不加思考地相信別人的話。對待別人說的話或提出的問題,不光要動腦筋想一想,而且還要動手做一做。)
    (2)指導讀出語氣。
    4.分角色配合讀第六至七自然段。
    1.讀后,你從伊琳娜動手做實驗這件事中,受到什么啟發(fā)?
    2.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組內陳述觀點和理論、集體匯報。)
    ()的問題()地微笑
    例:越想越生氣
    越
    越
    越
    越
    越
    越
    1.伊琳娜問朗志萬您怎么可以提這樣的問題來哄騙我們小朋友呢
    2.安娜自言自語地說小壁虎跑到哪里去了呢她正在發(fā)愁忽然聽見莎莎大叫起來媽媽床單上有一只花壁虎快來看呀。
    回到家里,伊琳娜動手做實驗。她。哎呀,不一樣,水三二。
    朗志萬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不是哄你們。我是為了讓你們知道,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 )都是對的。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高興( )地笑了。
    1.在括號中寫出帶點詞的近義詞。
    2.乙伊琳娜聽懂了朗志萬的話。朗志萬的話是什么意思?
    3.你贊成科學家的話,也不一定都是對的這句話嗎?
    說說你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