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是讀者在閱讀完一本書之后,對書中的內(nèi)容、主題、人物等方面進行的個人感受和反思。當我們讀完一本書或觀看一部電影后,如果想要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讀后感,需要注意一些要點和技巧。首先,我們要通過仔細閱讀或觀看,深入理解作品的內(nèi)容,把握作品的主題和核心思想。其次,在寫讀后感時,可以結(jié)合自己的個人經(jīng)歷和情感,展示自己對作品的理解和感受。同時,我們還可以從作品的文學(xué)技巧、情節(jié)設(shè)置、人物形象等方面進行分析和評論,以豐富讀后感的內(nèi)容和觀點。6.如果你想提升自己的讀后感寫作水平,以下是一些不錯的參考范文。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一
作者倪萍以“嘮家?!钡男问剑v述了一個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卻悟出許多人生大智慧的姥姥,別看姥姥說的都是土話,大白話,但能從字里行間感覺到那種樸實、真誠,沒讀過書的姥姥用她承繼和累積的生活經(jīng)驗指導(dǎo)自己的處事為人,并將其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子孫,而就在這么質(zhì)樸的語言中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以及姥姥對倪萍那種無私偉大的愛。
姥姥的一生可謂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數(shù),她的包容、豁達、感恩與執(zhí)著,給他人帶來摯愛的溫暖,隨著姥姥的遠去,我的淚水逐漸在往心底里流淌,也隨著作者的想念開始尋找已離開我們的至親,尋找那些無限眷戀在一起的日子,感受著回憶帶給我們的幸福,仿佛能感覺她們就在我們身邊,一轉(zhuǎn)身就會找到她們的影子。在這本書中,姥姥的那幾句平凡卻富有人生哲理的話語一直記在我心中。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BR> “靠山山到,靠人人老??縼砜咳ツ憔桶l(fā)現(xiàn)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BR>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BR> “東西不在多少,話有時候多一句少一句就得掂量掂量,有時一句話能把人一輩子撂倒,一句話也能把人抬起來?!?BR> “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了。你吃一塊桃酥試試,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咸菜往嘴里塞。
孩子,別怕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兒走多了再走直道兒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二
第一次知道《姥姥語錄》是倪萍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jīng)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著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學(xué)歷卻又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這些再平實、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給了我無數(shù)的啟發(fā)。
非常感謝《姥姥語錄》這本書,讓我學(xué)會了這樣面對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義,告訴我們用乘法追憶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減法怨恨。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倪萍的孝心。倪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工資是21元,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她就給姥姥寄去了10元錢,幾乎占了工資的一半。她在電影《山菊花》中獲當年小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獎金六百塊。她給姥姥買了一塊日本西鐵城的小手表,而她自己帶得是一塊上海牌大手表,那是她到濟南上學(xué)時媽媽送給她的。 姥姥從二十年前就跟倪萍來北京了,倪萍領(lǐng)著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貴的飯店,給姥姥買過最貴的鐲子。她自己還沒有鉆石的時候,就給姥姥買了,坐火車買軟臥還要十三級以上干部的單位介紹信的時候,她就開始帶著姥姥坐軟臥。
多少年前,倪萍為姥姥買上出口的羽絨被;后來聽說純蠶絲的被子好,倪萍又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訂了一床;再后來人們又說蓋棉花被最好,倪萍又從新疆給姥姥買了四斤最好的棉花做了棉花被。
家里最大的衛(wèi)生間是給姥姥用的,最現(xiàn)代化的衛(wèi)浴焊上兩個最土的扶手,又粗又難看,可是安全啊。
看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定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再后悔,那時候一切都晚了。哪怕再忙,也要?;丶铱纯?,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的父母,說說話,拉拉家常;或是經(jīng)常打個電話,哪怕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也會讓他們的心里溫暖很久。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四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jīng)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
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蔽乙婚_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五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fā)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huán)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xué)都沒上過??墒撬蒙茞?,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jīng)歷總結(jié)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xiàn)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
名言。
“,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jīng)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jīng)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jīng)參加工作了,她還經(jīng)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xué)習(xí),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xué)習(xí)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xiàn)了最簡單最質(zhì)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是?今天我們?nèi)绻覀兌寄芤赃@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fā)現(xiàn)溫暖無處不在?!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jīng)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jīng)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jīng)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shù),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qū)W習(xí)好考個好學(xué)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20xx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xí)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tài)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呀?!毙≈杜艅傄粴q,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fā)現(xiàn)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nèi)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BR>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六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fā)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huán)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xué)都沒上過??墒撬蒙茞?,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jīng)歷總結(jié)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xiàn)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七
很少讀語錄,總覺得語錄放在當時的語境里才更有勁頭,更是味兒??墒欠竭@本書的時候,還是抱著很多想法,一頁頁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師畫畫雖是半路出家,雖然我不懂畫,但是看到那一頁頁我覺得真美,真自然。讀著老人從小對她的教導(dǎo),真實在啊,老人是一腳一腳走出來的智慧,是實踐來的,話老,理卻實在。我想到我那個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個孩子長大,一輩子堅強,忍耐,勤勞,聰明,明白了一輩子,那只裹著的小腳同樣走出了真智慧。
這樣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讓我們繼承的東西也真不少,傳下來就是財富。倪萍老師對姥姥的愛讓我汗顏,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長大的,從小學(xué)開始,一到周末就騎自行車跑十來里去找姥姥,她幫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這樣,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學(xué)了,畢業(yè)了,結(jié)婚了,生子了,離姥姥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講起話來也不知從哪講,親起來也不知怎么親了……是我還不夠用心吧,怎么就忘記了姥姥怎么給予我的愛呢。最悔恨不過是想孝順卻再也沒有機會,而值得慶幸是,如今還來得及,不讓自己隱藏的愛毀于遺憾和無奈,還好,姥姥還在,好好愛,還來得及。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八
看這本書源于朗讀者,起先也只是抱著閑適時隨便翻翻看看,就當心靈雞湯的想法,可真的開始看了之后就停不下來了,書里姥姥的身影一直在我腦海里轉(zhuǎn)悠慢慢的就轉(zhuǎn)成了我自己外婆的身影,然后就是整個人邊哭著邊看完了整本書。我也是從小被外婆帶大的,我一出生外婆就申請退休來幫媽媽帶我,讓我的童年過得特別溫暖。外婆是一個特別特別善良也特別特別有愛心的人,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很好,有好吃的東西總會給我留起一點鎖在她的衣柜里等我每周周末從寄宿學(xué)?;貋砬那哪媒o我吃,那芙蓉糕和綠豆糕的香味至今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吃過那么多雞蛋卷、粉蒸肉、甜白酒,都還是覺得只有外婆做的味道最好。
沒讀過幾年書大字不識幾個的外婆卻能把繁體字版的圣經(jīng)看懂,退休工資沒有幾文的外婆卻在生前每年都給教堂捐款從沒停歇過。外婆也是個很重視衣著容貌的老太太,每天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凈凈、體體面面的,出門參加各種老年活動時頭發(fā)必須整整齊齊、還會給自己稍稍畫個淡妝,衣服也一定是讓人看著就非常舒服的。有時感覺她就是個藝術(shù)家,繡花縫補樣樣拿手、唱歌跳舞樣樣在行。外婆還是個特別積極生活的人,拉扯大了五個孩子又拉扯大了五個孫子外孫女,一輩子都把一家老小照顧到妥妥當當?shù)?。外婆總是和我心靈相通的,記得中學(xué)時代,學(xué)習(xí)壓力很重且又到了青春叛逆期的我就像個火炮一點就著,和爸爸媽媽的關(guān)系非常緊張,經(jīng)??薜男沟桌锏膩戆l(fā)泄,每每這時外婆都會匆匆趕到我家不對我說一句重話,只輕輕的抱著我給我一個溫暖的停泊港灣,我知道外婆是世上最懂我的那個人。
教會的姊妹們都安慰我們說這是因為外婆一生善良所以上帝才讓外婆沒有疼痛的在開心中離開人世,和那些與病魔糾纏多年的老人們相比外婆是幸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又想著要是早點發(fā)現(xiàn)外婆心臟方面不好給她早早搭個支架沒準外婆就能現(xiàn)在都還陪伴著我們,心里那個悔啊,得早點強行讓她到醫(yī)院檢查一下的,外婆從來沒表現(xiàn)出身體不舒服讓我們忽略的人到老年身體的各個零部件都在老去得時時檢修才行。但即便是外婆走了她還是一直在我身邊為我祈禱著讓好運伴隨著我,自外婆走后每次考試啊、面試啊這些重要時刻前夜我都會在夢中和外婆相見,她還是穿著那件我最愛她穿的鵝黃色雪紡襯衫白色長褲開門笑吟吟的迎我放學(xué)歸來,給我塞好些個好吃的,給我好多好多溫暖,然后這些個考試啊面試啊我都都能輕松的順利通過,你看看她就是一個那么善良的老太太啊,去了另一個世界都還掛念著我......
外婆也和書里的姥姥一樣把生活中的哲理理解的透透的,總是大白話中含著大道理的養(yǎng)育我們長大,讓我們明白善良、樸實、團結(jié)、分享、互助等等這些美德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一定要活的積極、正直!也許我們身邊都有一個倪老師書中的姥姥吧,她用她一輩子積攢的人生之道指引著我們真實的活著、前行。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九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jīng)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jīng)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jīng)參加工作了,她還經(jīng)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xué)習(xí),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xué)習(xí)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xiàn)了最簡單最質(zhì)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是??!今天我們?nèi)绻覀兌寄芤赃@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fā)現(xiàn)溫暖無處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
假期里張建平校長推薦了《姥姥語錄》這本書,書中的姥姥有許多優(yōu)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她安享九十九歲高齡,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處在什么樣的境況,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終保持一種淡泊自守、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tài)。
姥姥說:“平淡是真,普遍是好,這都是懶人說的話,你問問山頂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說實話,他保準說他這一輩子不后悔,下一輩子他還上山頂?!睙o限風光在險峰,姥姥的話讓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達到頂峰,不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們以積極、自信的心態(tài)去面對,更需要我們擁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在幫助別人。還有姥姥好強的心理,但那并不是爭強好勝。
一生平庸的姥姥卻貪命。姥姥活了快一個世紀啦,但她還是不想走。姥姥的每個精神都值得我去學(xué)習(xí)。姥姥用她最樸實、最有文化底蘊的語言讓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讀書,學(xué)無止境。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一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jīng)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jīng)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jīng)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shù),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qū)W習(xí)好考個好學(xué)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20xx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xí)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tài)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呀?!毙≈杜艅傄粴q,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fā)現(xiàn)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nèi)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BR>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二
讀一本好書,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讀完后就肯定會有一些感受。
《姥姥語錄》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寫的,寫的是她與99歲姥姥共同過的日子的書。
當我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著書中的姥姥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經(jīng)去世的姥姥。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很慈祥又很可愛的姥姥。她愛吹牛,她愛罵人,但是罵人的話只有兩個詞,加上她一把年紀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讓姥姥罵他。其實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當我犯錯或調(diào)皮的時候,我姥姥總是罵我‘敗家子’,罵完以后就會問我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么之類的問題。倪萍的姥姥愛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然后開始輪流叫人起床,她會大叫‘起床啦’如果沒有反應(yīng),她會用大冰手去凍你,如果還不齊,她就會掀開你的被子。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為姥姥做這么多,對姥姥這么孝敬,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已經(jīng)沒有機會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時候姥姥就會一大早搬著板凳在門口坐著等我們,看到我們時,會很開心的站起身來招呼我們,屋里飯菜都準備好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感覺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邊。吃過飯,我和媽媽想幫姥姥收拾,姥姥總是板著臉說:”我有那么老嗎?老到什么都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步嗎?“這個時候我們誰也不敢再幫忙,因為姥姥已經(jīng)生氣了。姥姥就是這么可愛??墒抢牙呀K究是老人,每個老人都會面臨著去世,姥姥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遠離開了我們,看著姥姥那像熟睡的臉,我想起姥姥總愛對我說的那句話‘小靜啊,什么時候你有時間多陪我?guī)滋彀?’姥姥對我那么好,她的這一個小小的愿望我都沒有幫他實現(xiàn),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為她做一些事該多好啊。姥姥也是這樣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沒能為她做任何事,還真是可悲呢。雖然會很,但卻彌補不了什么。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讓我及時明白了:如果你想為你的親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緊時間,不要等失去機會了才在原地獨自后悔。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三
一口氣看完了《姥姥語錄》,這里面沒有太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波瀾曲折的故事情境,用姥姥的話說“人人都明白的理兒,家家都遇上過的事兒”,但卻深深的吸引著我,也許不僅僅是覺得姥姥的話語吸引我,姥姥和倪萍的那份情感更讓我羨慕不已。
看著倪萍和姥姥有趣的對話,讓人覺得很親近而又有哲理,不禁感嘆,用白巖松老師的話就是“有學(xué)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xué)歷的人,一定沒文化。
”姥姥那些看似平凡、陳芝麻的小事,但卻句句有理,讓人信服,為之驚嘆。
姥姥說:“麻煩別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幫著別人自己心里是甜的。
給人一座金山是幫,給人一碗水喝也是幫。
你幫了別人,早晚人家也會幫你,不信你試試?這一輩子你試不出來,下一輩子你孩子也能試出來。
”姥姥這樂于助人的思想,已經(jīng)落實到她的生活中了,她也想把這個好想法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看到,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盡量多幫助他人,“好人有好報”,就是這個理。
“這就是太陽的好哇,管誰都趕不上它公平,不偏不向,不歪不斜,對誰都一樣,給你多少就給他多少”世上不公平的事很多,但太陽是最公平的,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
我們每天要面對很多的客戶,給客戶服務(wù)是否到位,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們的服務(wù)是否讓客戶感到滿意呢?
姥姥說:“有好事想著別人,別人就老想著你。
你有了好事不想著別人,只顧著自己,最后你就剩一個人了,一個人就沒有來往了。
一個人一輩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了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能想著別人,記住別人恩情的人還是有很多的,雖然我還沒達到姥姥那個境界,我經(jīng)常也會想,你認為的好事對別人來說也是好事嗎?有時我不確定,我便不行動,但當我確定了,我會盡我的所能去實現(xiàn)。
在我這些年的經(jīng)歷中,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也許我遇到了很多像姥姥這樣為人處事的好人,我知道我會記住那些曾經(jīng)在我困難的`時候想著我的人。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nèi)绾螛酚^的面對生活,更是讓我們不自覺的被姥姥那顆知足、寬容、感恩的心感動。
書中姥姥那些語重心長的話,那些實實在在的理也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樣是小時候經(jīng)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對姥姥那種濃濃的愛時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對外甥女的特別疼愛和外甥女對姥姥那種濃濃的依戀與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體會到,不由得讓我更加喜歡這本書。
姥姥懂得疼愛,卻不溺愛,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總結(jié)出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要學(xué)會和別人分享快樂,要學(xué)會靠自己,要堅持,要學(xué)好,不讓自己閑下來才能把日子過的更充實。
姥姥的生活常識用在我們?yōu)榭蛻舴?wù)上同樣可用,從姥姥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感觸。
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流露著真摯的情感,貼心而溫暖,我相信,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都會被書中那些真實而打動,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兒的大白話而豁然。
這就是《姥姥語錄》,一本樸實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它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
我平時讀書不多,沒想到第一次認真讀的書,竟然出自倪萍之手。
在我的印象里這個曾經(jīng)光鮮美麗的“央視一姐”,永遠端莊賢德的站在舞臺一角,用她特有的主持方式,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的人審美和思想,如今她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卻一直不曾停下藝術(shù)人生的旅程。
這本210頁的膠印版圖書,我讀了整整一個月。
起初它放在我的枕邊,我用打發(fā)時光的眼光去讀它。
書里的姥姥時不時的會跑出來,穿著對襟藍布大衫,用木質(zhì)的簪頭將稀疏的頭發(fā)挽成個髻子,盤腿坐在我的床邊,我累了就躺在她綁著裹腿的大腿根兒上,任憑她操勞的手撫摸我的額頭,細細軟軟的喊我的小名,原來所有生于那個時代的中國女性,都散發(fā)著土布一樣溫軟的氣息,那是倪萍的姥姥,也是我的。
姥姥去世已經(jīng)6年了,從那個時候起,我特別抵觸暮春初夏的時節(jié),因為姥姥是伴著丁香花的香味走的,那香味兒和姥姥身上的味道一樣,清香恬淡。
她比姥爺大幾歲,那個時候都興這樣的“姐弟戀”。
文革的時候,姥爺打成了“右派”,生性剛烈的他一下子得了中風,既而半身不遂,在床上癱了36個年頭,姥姥一個人帶大了7個子女,還有我們12個外甥男女,甚至在82歲的時候還在幫忙照看大表姐的小女兒。
她是骨子里愛美的女人,直到去世,都堅持不拄拐棍,于是家屬樓前前后后都知道有位顫巍巍的姥姥,摸索著花園臺子,扶著墻角,去菜場買菜,然后在顫巍巍的回家,給我們這群小兔崽子烙“爐羔子”。
我是她最惦念的那個孩子,一直都是。
從剛從產(chǎn)房抱出來,她就是我最親近的那個人,倪萍說在她的眼里,“姥姥就是媽,媽就是姥姥”。
她為了給我熱牛奶,挨過姥爺?shù)墓髯?,也曾為了給高三的我做飯,把電飯鍋的內(nèi)膽放在煤氣上燒成了廢鋁,還曾親自把我的手交給我的老公,要他一定好好的疼我一輩子。
她一直那樣的操著心,一刻也不停。
她最愛和老媽吵架,她總覺得老媽太愛說教我,在她的眼里,我永遠是沒有缺點的懂事孩子。
姥姥在世的時候,每年的寒暑假都要來我家過,我喜歡抱著她的瘦瘦的胳膊睡覺,喜歡吃她做的菜,就算是最普通的食材,用最普通的方法做出來,味道都是一等一的好吃。
那時的我多么的幸福,我坐在書房溫書,姥姥就拿個板凳坐在我的對面,把小米、大豆、高粱有時還有豇豆,鋪在地板上,帶著花鏡找糧食里的米蟲。
在2009年一個春天的早晨,我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姥姥給我做的小棉花被子找不見了,我的心一下子不安,買了當晚的火車票回去,19個小時的之后,看見姥姥坐在床上,用小勺子挖香瓜吃,我的眼淚不自主的流了下來,她在,家才是家。
看見我的電腦包壞了,85歲的她非要給我縫一個新的,包的內(nèi)襯是她年輕時候自己織的老布,在她眼里幾千塊的電腦是個十足的“大物件”,她用彈好的新棉花絮在里面,又弄來一塊紫花緞子給我做成了包面,她努力的踩在嘰嘰作響的老式縫紉機上,用疼愛的心拉起牽掛的線,她舍不得老,只要我們還需要她。
然而,時隔一個星期,包上的姥姥味還未消散,她就安靜的走了,人生原來有那么多的來不及。
當讀到《姥姥語錄》,我又看見姥姥顫巍巍的向我走過來,她從淡紫色的丁香花樹下走來,在老家雞棚里摸出來白燦燦的柴雞蛋,轉(zhuǎn)身進屋,又去柴垛上抱一捆柴,日子的流彩映在姥姥身上,真美。
于是,我把這本書仔細的包上書皮,放在包里,在清晨、傍晚,于車上、課間,帶著虔誠的心一字一字的去看,仿佛姥姥還在,仿佛她從未離開。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四
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
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jīng)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小時候,奶奶分圓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勻的,奶奶總是把大的一半分給姐姐,我拿著雖然嘴不說但心里不高興(不然不能現(xiàn)在還記得,這件事在當時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給我那一半的時候會說,“大半小半其實就差一口”。這句話已經(jīng)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點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謙讓類似的態(tài)度說成“心眼兒好使”,我出來上學(xué)、工作,用奶話說“見大世面”,奶都歸功于我心眼兒好使,她說“心眼兒好使的人,將來錯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總是有還不完的人情,誰對她好一點,她會記一輩子,我現(xiàn)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還會念叨著我爸小時侯誰對他好了,說人家是好人,可處的人,可要記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對她有恩的人。原來,我對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態(tài)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沒上過一天書,但是現(xiàn)在可以讀圣經(jīng),她是個有心人,好學(xué)的人,崇尚知識。聽媽說,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頭底下放本。我剛聽懂話的時候奶奶總是逗我,“明長大了要上大學(xué),奶奶帶著暖瓶、臉盤送明到火車站,明跟奶奶說再見……”,每次說到這的時候我就哭,他們就笑。誰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學(xué)?!棠痰墓适逻€有好多。剛給姑姑電話,讓她帶我給奶奶500塊錢,雖然知道她不缺錢,沒有花錢的地方,她的錢總是給“對她有恩的人”。
但給了她,變成她的了,她給別人更理直氣壯了,給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錢已經(jīng)不是錢,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自己獲得未來的一份安寧?!独牙颜Z錄》提醒我,及時愛我的親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五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jīng)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蔽乙婚_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著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六
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毕襁@樣簡單樸素卻有蘊含大哲理的話,姥姥經(jīng)常說,或許我們每人家里都有像這樣的一個“姥姥”。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七
姥姥雖然沒上過學(xué)不識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勞善良、精明能干,是個讓人愛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說毛主席語錄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我看姥姥語錄也可堪此評價,往往真理就是從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們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勞動婦女代表,她勤儉持家、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堅韌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勞,也經(jīng)過一些磨難,但姥姥的.晚年的過得非常幸福、子孫也非常有出息,這些都證明姥姥是個有大智慧、大福氣的人,可親可愛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實。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了《姥姥語錄》更是深有體會,《姥姥語錄》讓姥姥成了我們大家的寶,她的話樸實中蘊藏著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記住她的話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益處。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八
逐行逐句讀完《姥姥語錄》,時而欣慰,時而溫暖,時而鼓掌叫好,時而傷心落淚……倒不是作者倪萍的文學(xué)造詣有多高,就是她這般平鋪直敘的大白話,更襯出了99歲的姥姥一輩子真實淳樸的人生哲學(xué),發(fā)人深省。
這是來自著名主持人、演員倪萍心底的一則則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作者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倪萍的孝心,二是姥姥的智慧。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fā)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BR> “遺憾就是專門留下的,要不就沒這倆字了?!?BR> “快樂比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一天老想著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個快樂?”
“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shù)了,福又回來了。”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BR>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一個大寫的人的人格魅力!
姥姥是真正用智慧點亮人生的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一
作者倪萍以“嘮家?!钡男问剑v述了一個沒有受過正規(guī)教育,卻悟出許多人生大智慧的姥姥,別看姥姥說的都是土話,大白話,但能從字里行間感覺到那種樸實、真誠,沒讀過書的姥姥用她承繼和累積的生活經(jīng)驗指導(dǎo)自己的處事為人,并將其潛移默化地傳遞給了子孫,而就在這么質(zhì)樸的語言中讓人深深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深切懷念,以及姥姥對倪萍那種無私偉大的愛。
姥姥的一生可謂活得明白,活得清醒,活得有數(shù),她的包容、豁達、感恩與執(zhí)著,給他人帶來摯愛的溫暖,隨著姥姥的遠去,我的淚水逐漸在往心底里流淌,也隨著作者的想念開始尋找已離開我們的至親,尋找那些無限眷戀在一起的日子,感受著回憶帶給我們的幸福,仿佛能感覺她們就在我們身邊,一轉(zhuǎn)身就會找到她們的影子。在這本書中,姥姥的那幾句平凡卻富有人生哲理的話語一直記在我心中。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BR> “靠山山到,靠人人老??縼砜咳ツ憔桶l(fā)現(xiàn)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BR>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BR> “東西不在多少,話有時候多一句少一句就得掂量掂量,有時一句話能把人一輩子撂倒,一句話也能把人抬起來?!?BR> “有苦也不是壞事,苦多了甜就比出來了。你吃一塊桃酥試試,又甜又香,你再吃一斤試試?你那嘴呀就想找塊咸菜往嘴里塞。
孩子,別怕苦,苦它兄弟就叫甜哪!”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兒走多了再走直道兒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二
第一次知道《姥姥語錄》是倪萍在朗讀者節(jié)目中,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
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jīng)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
“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你搬著你的腿走路?......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也不是什么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去,去干嘛,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你為什么不好好走,好好過呢?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學(xué)歷卻又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這些再平實、再普通不過的家常話讓我重新審視了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也給了我無數(shù)的啟發(fā)。
非常感謝《姥姥語錄》這本書,讓我學(xué)會了這樣面對生活,懂得了孝心、孝道、感恩、感激的真正含義,告訴我們用乘法追憶那些美好的,用除法摸掉那些瑕疵,用加法感恩,用減法怨恨。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倪萍的孝心。倪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工資是21元,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她就給姥姥寄去了10元錢,幾乎占了工資的一半。她在電影《山菊花》中獲當年小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獎金六百塊。她給姥姥買了一塊日本西鐵城的小手表,而她自己帶得是一塊上海牌大手表,那是她到濟南上學(xué)時媽媽送給她的。 姥姥從二十年前就跟倪萍來北京了,倪萍領(lǐng)著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貴的飯店,給姥姥買過最貴的鐲子。她自己還沒有鉆石的時候,就給姥姥買了,坐火車買軟臥還要十三級以上干部的單位介紹信的時候,她就開始帶著姥姥坐軟臥。
多少年前,倪萍為姥姥買上出口的羽絨被;后來聽說純蠶絲的被子好,倪萍又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訂了一床;再后來人們又說蓋棉花被最好,倪萍又從新疆給姥姥買了四斤最好的棉花做了棉花被。
家里最大的衛(wèi)生間是給姥姥用的,最現(xiàn)代化的衛(wèi)浴焊上兩個最土的扶手,又粗又難看,可是安全啊。
看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定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再后悔,那時候一切都晚了。哪怕再忙,也要?;丶铱纯?,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的父母,說說話,拉拉家常;或是經(jīng)常打個電話,哪怕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也會讓他們的心里溫暖很久。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四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jīng)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
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蔽乙婚_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五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fā)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huán)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xué)都沒上過??墒撬蒙茞?,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jīng)歷總結(jié)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xiàn)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
名言。
“,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jīng)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jīng)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jīng)參加工作了,她還經(jīng)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xué)習(xí),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xué)習(xí)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xiàn)了最簡單最質(zhì)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是?今天我們?nèi)绻覀兌寄芤赃@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fā)現(xiàn)溫暖無處不在?!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jīng)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jīng)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jīng)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shù),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qū)W習(xí)好考個好學(xué)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20xx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xí)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tài)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呀?!毙≈杜艅傄粴q,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fā)現(xiàn)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nèi)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BR>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六
看了姥姥語錄確實讓我學(xué)到了很多,其中還有很多我不懂的道理,我很喜歡文章中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善良好心,即使自已并不是很富裕也愿意接濟他人。她只是一位平凡的姥姥,但因為她無窮的智慧和99年的人生之路,她的形象顯得越發(fā)越光輝起來。
我也想去書中的水門口看看,看看是怎樣的環(huán)境讓姥姥擁有如此多的智慧。姥姥說,天黑了,誰能拉著太陽不讓它下山?你就得躺下。孩子,別怕,多黑的天到頭了也得亮。是啊,人世間少不了生死離別,卻是無法避免。親人走的時候,誰不會悲傷誰不會心痛。但是生活還要繼續(xù)不是嗎,我們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自己,不要讓他們走的仍有遺憾,珍惜身邊愛自己的所有人,不要等到失去了他們的愛,才會珍惜。
姥姥這一輩子都沒穿過艷色衣裳好料子衣服,可是她并不覺得委屈。作者問姥姥,身為女人,一輩子沒穿過高跟鞋,遺憾吧?姥姥卻搖搖頭,說那年頭,作者不包腳都算怪物了。作者又問,一輩子沒穿過裙子,遺憾吧?姥姥說,怎么沒穿過裙子?圍裙也是裙子。對啊,圍裙也是一種裙。姥姥一輩子都帶著圍裙,一輩子都站在灶前,一輩子都那么勤勞忙碌。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典型的農(nóng)村婦女,什么都不懂,大字不識一個,學(xué)都沒上過??墒撬蒙茞?,懂得是非,懂得丑美。她用99年的人生經(jīng)歷總結(jié)了一條又一條智慧,叫我們嘆服。姥姥的理兒很直白,很實在,她為什么不悲觀不放棄呢?是無奈還是現(xiàn)實?她從沒想著以此來教育誰,給予誰,她就是這么想的,這么過的,她認為是個人都該明白的理。
姥姥雖然不在了,可是她的精神和智慧卻在我心中扎根。姥姥用一句句平凡的話打動我們,告訴我們一個又一個真理。人這一生中,樂就是福。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七
很少讀語錄,總覺得語錄放在當時的語境里才更有勁頭,更是味兒??墒欠竭@本書的時候,還是抱著很多想法,一頁頁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師畫畫雖是半路出家,雖然我不懂畫,但是看到那一頁頁我覺得真美,真自然。讀著老人從小對她的教導(dǎo),真實在啊,老人是一腳一腳走出來的智慧,是實踐來的,話老,理卻實在。我想到我那個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個孩子長大,一輩子堅強,忍耐,勤勞,聰明,明白了一輩子,那只裹著的小腳同樣走出了真智慧。
這樣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讓我們繼承的東西也真不少,傳下來就是財富。倪萍老師對姥姥的愛讓我汗顏,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長大的,從小學(xué)開始,一到周末就騎自行車跑十來里去找姥姥,她幫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這樣,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學(xué)了,畢業(yè)了,結(jié)婚了,生子了,離姥姥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講起話來也不知從哪講,親起來也不知怎么親了……是我還不夠用心吧,怎么就忘記了姥姥怎么給予我的愛呢。最悔恨不過是想孝順卻再也沒有機會,而值得慶幸是,如今還來得及,不讓自己隱藏的愛毀于遺憾和無奈,還好,姥姥還在,好好愛,還來得及。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八
看這本書源于朗讀者,起先也只是抱著閑適時隨便翻翻看看,就當心靈雞湯的想法,可真的開始看了之后就停不下來了,書里姥姥的身影一直在我腦海里轉(zhuǎn)悠慢慢的就轉(zhuǎn)成了我自己外婆的身影,然后就是整個人邊哭著邊看完了整本書。我也是從小被外婆帶大的,我一出生外婆就申請退休來幫媽媽帶我,讓我的童年過得特別溫暖。外婆是一個特別特別善良也特別特別有愛心的人,對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很好,有好吃的東西總會給我留起一點鎖在她的衣柜里等我每周周末從寄宿學(xué)?;貋砬那哪媒o我吃,那芙蓉糕和綠豆糕的香味至今我都記得清清楚楚,吃過那么多雞蛋卷、粉蒸肉、甜白酒,都還是覺得只有外婆做的味道最好。
沒讀過幾年書大字不識幾個的外婆卻能把繁體字版的圣經(jīng)看懂,退休工資沒有幾文的外婆卻在生前每年都給教堂捐款從沒停歇過。外婆也是個很重視衣著容貌的老太太,每天都把自己收拾的干干凈凈、體體面面的,出門參加各種老年活動時頭發(fā)必須整整齊齊、還會給自己稍稍畫個淡妝,衣服也一定是讓人看著就非常舒服的。有時感覺她就是個藝術(shù)家,繡花縫補樣樣拿手、唱歌跳舞樣樣在行。外婆還是個特別積極生活的人,拉扯大了五個孩子又拉扯大了五個孫子外孫女,一輩子都把一家老小照顧到妥妥當當?shù)?。外婆總是和我心靈相通的,記得中學(xué)時代,學(xué)習(xí)壓力很重且又到了青春叛逆期的我就像個火炮一點就著,和爸爸媽媽的關(guān)系非常緊張,經(jīng)??薜男沟桌锏膩戆l(fā)泄,每每這時外婆都會匆匆趕到我家不對我說一句重話,只輕輕的抱著我給我一個溫暖的停泊港灣,我知道外婆是世上最懂我的那個人。
教會的姊妹們都安慰我們說這是因為外婆一生善良所以上帝才讓外婆沒有疼痛的在開心中離開人世,和那些與病魔糾纏多年的老人們相比外婆是幸運的,我們也知道這個道理,可又想著要是早點發(fā)現(xiàn)外婆心臟方面不好給她早早搭個支架沒準外婆就能現(xiàn)在都還陪伴著我們,心里那個悔啊,得早點強行讓她到醫(yī)院檢查一下的,外婆從來沒表現(xiàn)出身體不舒服讓我們忽略的人到老年身體的各個零部件都在老去得時時檢修才行。但即便是外婆走了她還是一直在我身邊為我祈禱著讓好運伴隨著我,自外婆走后每次考試啊、面試啊這些重要時刻前夜我都會在夢中和外婆相見,她還是穿著那件我最愛她穿的鵝黃色雪紡襯衫白色長褲開門笑吟吟的迎我放學(xué)歸來,給我塞好些個好吃的,給我好多好多溫暖,然后這些個考試啊面試啊我都都能輕松的順利通過,你看看她就是一個那么善良的老太太啊,去了另一個世界都還掛念著我......
外婆也和書里的姥姥一樣把生活中的哲理理解的透透的,總是大白話中含著大道理的養(yǎng)育我們長大,讓我們明白善良、樸實、團結(jié)、分享、互助等等這些美德在生活中不可或缺,人一定要活的積極、正直!也許我們身邊都有一個倪老師書中的姥姥吧,她用她一輩子積攢的人生之道指引著我們真實的活著、前行。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九
看見這本《姥姥語錄》,一下子想到了我的姥姥。正趕上假期,一口氣看完了這本書,倪萍通過文字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滲透著她對姥姥的愛。書里除了一句句姥姥的”至理名言“,看不到姥姥的模樣,但我隱約間感受到——一個活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的老太太。
讀完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姥姥的智慧,二是倪萍的孝心。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的倪萍,在經(jīng)過了生活中的風霜雨雪吹刮后,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但我相信,她是幸福的。
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她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心底那一個個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姥姥。今年已經(jīng)88歲的姥姥,耳不聾眼不花,身體硬朗得很,不管村里誰找她,她都熱情相迎,姥姥常說:”別人信任咱,咱就得實心實意對人家。做人一定得出好心眼,老天爺都看著呢“。雖然姥姥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都喜歡拿老天爺說事。如今,我已經(jīng)參加工作了,她還經(jīng)常囑咐我們要多看書多學(xué)習(xí),哪怕一天多認一個字,一年還能認識365個字呢。哈哈!她眼里的學(xué)習(xí)就是認字,我可愛的姥姥。
這本書,文字間褪去了華麗的修辭,卻體現(xiàn)了最簡單最質(zhì)樸的人生哲理,一時間我很難想象這位不識字的老人家能將很多事情看得那么透徹,并且用非常簡單的充滿智慧的語言表達出來,字里行間讓人讀出的都是自己明白的顯而易見的道理。讀了這本書,突然覺得眼前的世界分外透亮,覺得那些一時的不順都過去了。書中有這樣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是??!今天我們?nèi)绻覀兌寄芤赃@樣的心態(tài)去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就會發(fā)現(xiàn)溫暖無處不在。“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讓長輩感覺幸福、滿足。這本書及時提醒自己愛我的親人。再多一點!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
假期里張建平校長推薦了《姥姥語錄》這本書,書中的姥姥有許多優(yōu)點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她安享九十九歲高齡,她一生感恩生活、感恩生命,不管處在什么樣的境況,都拿得起、放得下,始終保持一種淡泊自守、知足常樂的良好心態(tài)。
姥姥說:“平淡是真,普遍是好,這都是懶人說的話,你問問山頂上的人,他要是和你說實話,他保準說他這一輩子不后悔,下一輩子他還上山頂?!睙o限風光在險峰,姥姥的話讓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達到頂峰,不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們以積極、自信的心態(tài)去面對,更需要我們擁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文中,你可以多次看到姥姥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是在幫助別人。還有姥姥好強的心理,但那并不是爭強好勝。
一生平庸的姥姥卻貪命。姥姥活了快一個世紀啦,但她還是不想走。姥姥的每個精神都值得我去學(xué)習(xí)。姥姥用她最樸實、最有文化底蘊的語言讓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讀書,學(xué)無止境。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一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jīng)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jīng)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jīng)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shù),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qū)W習(xí)好考個好學(xué)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20xx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xí)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tài)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呀?!毙≈杜艅傄粴q,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fā)現(xiàn)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nèi)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BR>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二
讀一本好書,就如喝一杯咖啡,喝完后就會體會到其中的美好和醇香,所以讀完后就肯定會有一些感受。
《姥姥語錄》是著名主持人倪萍寫的,寫的是她與99歲姥姥共同過的日子的書。
當我讀完《姥姥語錄》這本書后,不知道自己是怎么了,看著書中的姥姥竟會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那前不久已經(jīng)去世的姥姥。
書中的姥姥是一個很慈祥又很可愛的姥姥。她愛吹牛,她愛罵人,但是罵人的話只有兩個詞,加上她一把年紀了,更多人都愿意逗她,讓姥姥罵他。其實我姥姥和她很像,每次當我犯錯或調(diào)皮的時候,我姥姥總是罵我‘敗家子’,罵完以后就會問我餓不餓渴不渴,想吃什么之類的問題。倪萍的姥姥愛叫人起床。老年人睡得少,所以她一大早就起來,然后開始輪流叫人起床,她會大叫‘起床啦’如果沒有反應(yīng),她會用大冰手去凍你,如果還不齊,她就會掀開你的被子。
倪萍能在自己的姥姥生前為姥姥做這么多,對姥姥這么孝敬,讓我很羨慕,因為我已經(jīng)沒有機會為姥姥做一些孝敬的事情了。以前每當過節(jié)的時候,我會和媽媽一起去老家看姥姥,那時候姥姥就會一大早搬著板凳在門口坐著等我們,看到我們時,會很開心的站起身來招呼我們,屋里飯菜都準備好了。每當這時候我都感覺很幸福,真想一直在姥姥身邊。吃過飯,我和媽媽想幫姥姥收拾,姥姥總是板著臉說:”我有那么老嗎?老到什么都需要你們幫忙的地步嗎?“這個時候我們誰也不敢再幫忙,因為姥姥已經(jīng)生氣了。姥姥就是這么可愛??墒抢牙呀K究是老人,每個老人都會面臨著去世,姥姥當然也不例外,就在前不久姥姥永遠離開了我們,看著姥姥那像熟睡的臉,我想起姥姥總愛對我說的那句話‘小靜啊,什么時候你有時間多陪我?guī)滋彀?’姥姥對我那么好,她的這一個小小的愿望我都沒有幫他實現(xiàn),如果在姥姥生前我能為她做一些事該多好啊。姥姥也是這樣期望吧,但是直到她老去我都沒能為她做任何事,還真是可悲呢。雖然會很,但卻彌補不了什么。
這本書讓我感受到了倪萍對姥姥的一片孝心,而且也讓我及時明白了:如果你想為你的親人做一些事就要抓緊時間,不要等失去機會了才在原地獨自后悔。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三
一口氣看完了《姥姥語錄》,這里面沒有太華麗的語言,也沒有波瀾曲折的故事情境,用姥姥的話說“人人都明白的理兒,家家都遇上過的事兒”,但卻深深的吸引著我,也許不僅僅是覺得姥姥的話語吸引我,姥姥和倪萍的那份情感更讓我羨慕不已。
看著倪萍和姥姥有趣的對話,讓人覺得很親近而又有哲理,不禁感嘆,用白巖松老師的話就是“有學(xué)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xué)歷的人,一定沒文化。
”姥姥那些看似平凡、陳芝麻的小事,但卻句句有理,讓人信服,為之驚嘆。
姥姥說:“麻煩別人自己心里是苦的,幫著別人自己心里是甜的。
給人一座金山是幫,給人一碗水喝也是幫。
你幫了別人,早晚人家也會幫你,不信你試試?這一輩子你試不出來,下一輩子你孩子也能試出來。
”姥姥這樂于助人的思想,已經(jīng)落實到她的生活中了,她也想把這個好想法分享給我們,讓我們看到,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圍內(nèi),盡量多幫助他人,“好人有好報”,就是這個理。
“這就是太陽的好哇,管誰都趕不上它公平,不偏不向,不歪不斜,對誰都一樣,給你多少就給他多少”世上不公平的事很多,但太陽是最公平的,給每個人的時間都一樣。
我們每天要面對很多的客戶,給客戶服務(wù)是否到位,這也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我們的服務(wù)是否讓客戶感到滿意呢?
姥姥說:“有好事想著別人,別人就老想著你。
你有了好事不想著別人,只顧著自己,最后你就剩一個人了,一個人就沒有來往了。
一個人一輩子的好事是有限的,使完了就完了,人多好事就多。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能想著別人,記住別人恩情的人還是有很多的,雖然我還沒達到姥姥那個境界,我經(jīng)常也會想,你認為的好事對別人來說也是好事嗎?有時我不確定,我便不行動,但當我確定了,我會盡我的所能去實現(xiàn)。
在我這些年的經(jīng)歷中,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也許我遇到了很多像姥姥這樣為人處事的好人,我知道我會記住那些曾經(jīng)在我困難的`時候想著我的人。
這本書教會了我們?nèi)绾螛酚^的面對生活,更是讓我們不自覺的被姥姥那顆知足、寬容、感恩的心感動。
書中姥姥那些語重心長的話,那些實實在在的理也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姥姥,同樣是小時候經(jīng)常待在姥姥家的我,在看到倪萍對姥姥那種濃濃的愛時不由得感同身受,姥姥對外甥女的特別疼愛和外甥女對姥姥那種濃濃的依戀與感激之情我都能深切地體會到,不由得讓我更加喜歡這本書。
姥姥懂得疼愛,卻不溺愛,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總結(jié)出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要學(xué)會和別人分享快樂,要學(xué)會靠自己,要堅持,要學(xué)好,不讓自己閑下來才能把日子過的更充實。
姥姥的生活常識用在我們?yōu)榭蛻舴?wù)上同樣可用,從姥姥說的話中,我們可以獲得很多感觸。
質(zhì)樸無華的語言流露著真摯的情感,貼心而溫暖,我相信,每一個讀過此書的人都會被書中那些真實而打動,為那些字字在心、句句在理兒的大白話而豁然。
這就是《姥姥語錄》,一本樸實地描述了日常生活的書,它沒有華麗的語言,卻那么讓人親切,它靠平凡去感動世人,用一句句貼心的老理兒去點醒世人,我相信,這位可愛的姥姥將在每一位讀者的心中永生,時刻提醒著我們“樂就是?!?。
我平時讀書不多,沒想到第一次認真讀的書,竟然出自倪萍之手。
在我的印象里這個曾經(jīng)光鮮美麗的“央視一姐”,永遠端莊賢德的站在舞臺一角,用她特有的主持方式,影響了我們整整一代的人審美和思想,如今她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卻一直不曾停下藝術(shù)人生的旅程。
這本210頁的膠印版圖書,我讀了整整一個月。
起初它放在我的枕邊,我用打發(fā)時光的眼光去讀它。
書里的姥姥時不時的會跑出來,穿著對襟藍布大衫,用木質(zhì)的簪頭將稀疏的頭發(fā)挽成個髻子,盤腿坐在我的床邊,我累了就躺在她綁著裹腿的大腿根兒上,任憑她操勞的手撫摸我的額頭,細細軟軟的喊我的小名,原來所有生于那個時代的中國女性,都散發(fā)著土布一樣溫軟的氣息,那是倪萍的姥姥,也是我的。
姥姥去世已經(jīng)6年了,從那個時候起,我特別抵觸暮春初夏的時節(jié),因為姥姥是伴著丁香花的香味走的,那香味兒和姥姥身上的味道一樣,清香恬淡。
她比姥爺大幾歲,那個時候都興這樣的“姐弟戀”。
文革的時候,姥爺打成了“右派”,生性剛烈的他一下子得了中風,既而半身不遂,在床上癱了36個年頭,姥姥一個人帶大了7個子女,還有我們12個外甥男女,甚至在82歲的時候還在幫忙照看大表姐的小女兒。
她是骨子里愛美的女人,直到去世,都堅持不拄拐棍,于是家屬樓前前后后都知道有位顫巍巍的姥姥,摸索著花園臺子,扶著墻角,去菜場買菜,然后在顫巍巍的回家,給我們這群小兔崽子烙“爐羔子”。
我是她最惦念的那個孩子,一直都是。
從剛從產(chǎn)房抱出來,她就是我最親近的那個人,倪萍說在她的眼里,“姥姥就是媽,媽就是姥姥”。
她為了給我熱牛奶,挨過姥爺?shù)墓髯?,也曾為了給高三的我做飯,把電飯鍋的內(nèi)膽放在煤氣上燒成了廢鋁,還曾親自把我的手交給我的老公,要他一定好好的疼我一輩子。
她一直那樣的操著心,一刻也不停。
她最愛和老媽吵架,她總覺得老媽太愛說教我,在她的眼里,我永遠是沒有缺點的懂事孩子。
姥姥在世的時候,每年的寒暑假都要來我家過,我喜歡抱著她的瘦瘦的胳膊睡覺,喜歡吃她做的菜,就算是最普通的食材,用最普通的方法做出來,味道都是一等一的好吃。
那時的我多么的幸福,我坐在書房溫書,姥姥就拿個板凳坐在我的對面,把小米、大豆、高粱有時還有豇豆,鋪在地板上,帶著花鏡找糧食里的米蟲。
在2009年一個春天的早晨,我醒來的時候發(fā)現(xiàn)姥姥給我做的小棉花被子找不見了,我的心一下子不安,買了當晚的火車票回去,19個小時的之后,看見姥姥坐在床上,用小勺子挖香瓜吃,我的眼淚不自主的流了下來,她在,家才是家。
看見我的電腦包壞了,85歲的她非要給我縫一個新的,包的內(nèi)襯是她年輕時候自己織的老布,在她眼里幾千塊的電腦是個十足的“大物件”,她用彈好的新棉花絮在里面,又弄來一塊紫花緞子給我做成了包面,她努力的踩在嘰嘰作響的老式縫紉機上,用疼愛的心拉起牽掛的線,她舍不得老,只要我們還需要她。
然而,時隔一個星期,包上的姥姥味還未消散,她就安靜的走了,人生原來有那么多的來不及。
當讀到《姥姥語錄》,我又看見姥姥顫巍巍的向我走過來,她從淡紫色的丁香花樹下走來,在老家雞棚里摸出來白燦燦的柴雞蛋,轉(zhuǎn)身進屋,又去柴垛上抱一捆柴,日子的流彩映在姥姥身上,真美。
于是,我把這本書仔細的包上書皮,放在包里,在清晨、傍晚,于車上、課間,帶著虔誠的心一字一字的去看,仿佛姥姥還在,仿佛她從未離開。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四
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
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jīng)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小時候,奶奶分圓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勻的,奶奶總是把大的一半分給姐姐,我拿著雖然嘴不說但心里不高興(不然不能現(xiàn)在還記得,這件事在當時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給我那一半的時候會說,“大半小半其實就差一口”。這句話已經(jīng)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點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謙讓類似的態(tài)度說成“心眼兒好使”,我出來上學(xué)、工作,用奶話說“見大世面”,奶都歸功于我心眼兒好使,她說“心眼兒好使的人,將來錯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總是有還不完的人情,誰對她好一點,她會記一輩子,我現(xiàn)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還會念叨著我爸小時侯誰對他好了,說人家是好人,可處的人,可要記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對她有恩的人。原來,我對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態(tài)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沒上過一天書,但是現(xiàn)在可以讀圣經(jīng),她是個有心人,好學(xué)的人,崇尚知識。聽媽說,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頭底下放本。我剛聽懂話的時候奶奶總是逗我,“明長大了要上大學(xué),奶奶帶著暖瓶、臉盤送明到火車站,明跟奶奶說再見……”,每次說到這的時候我就哭,他們就笑。誰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學(xué)?!棠痰墓适逻€有好多。剛給姑姑電話,讓她帶我給奶奶500塊錢,雖然知道她不缺錢,沒有花錢的地方,她的錢總是給“對她有恩的人”。
但給了她,變成她的了,她給別人更理直氣壯了,給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錢已經(jīng)不是錢,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自己獲得未來的一份安寧?!独牙颜Z錄》提醒我,及時愛我的親人。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五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jīng)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蔽乙婚_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著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六
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毕襁@樣簡單樸素卻有蘊含大哲理的話,姥姥經(jīng)常說,或許我們每人家里都有像這樣的一個“姥姥”。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七
姥姥雖然沒上過學(xué)不識什么字,但她一生勤勞善良、精明能干,是個讓人愛戴、令人敬佩的人,以前常說毛主席語錄句句是真理,一句頂一萬句,我看姥姥語錄也可堪此評價,往往真理就是從平凡的生活中悟出的道理。
姥姥是具有我們中國傳統(tǒng)美德的勞動婦女代表,她勤儉持家、樸實善良、吃苦耐勞、堅韌勇敢。姥姥在平凡的生活中演繹出智慧的人生,姥姥一生辛勞,也經(jīng)過一些磨難,但姥姥的.晚年的過得非常幸福、子孫也非常有出息,這些都證明姥姥是個有大智慧、大福氣的人,可親可愛的姥姥活得很明白、很真實。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讀了《姥姥語錄》更是深有體會,《姥姥語錄》讓姥姥成了我們大家的寶,她的話樸實中蘊藏著深刻的人生的哲理,記住她的話對我們的生活會有很大的益處。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八
逐行逐句讀完《姥姥語錄》,時而欣慰,時而溫暖,時而鼓掌叫好,時而傷心落淚……倒不是作者倪萍的文學(xué)造詣有多高,就是她這般平鋪直敘的大白話,更襯出了99歲的姥姥一輩子真實淳樸的人生哲學(xué),發(fā)人深省。
這是來自著名主持人、演員倪萍心底的一則則姥姥與外孫女之間愛的故事,令人為之動容,清澈質(zhì)樸、真摯感人的文字,溫暖人心。倪萍帶領(lǐng)讀者走進她99歲姥姥的平凡生活,追憶作者與姥姥一起走過的有淚有笑、有滋有味的日子,細述這位純樸、善良的山東老人生命中的最后樂章,分享她那些看似平常卻讓人終生受用的生活大智慧。
這本書讀后有兩點給我觸動很大,一是倪萍的孝心,二是姥姥的智慧。
倪萍為了讓97歲的姥姥每天有些事做,就想了一個點子:說歐洲某國家收購瓜子仁,要求必須是手剝的,不能用嘴嗑,瓜子仁必須是完整的,15元一斤,問姥姥愿不愿意在家里剝瓜子,姥姥很是愿意,于是就開始剝瓜子。那時起倪萍就按瓜子重量給姥姥發(fā)工資,并動員全家偷偷吃掉這將“出口歐洲”的瓜子仁,甚至有朋友來臨走也要讓朋友帶上些。姥姥因此有了事做,自己也覺得自己還有用,還掙了錢。這件事可見倪萍是費盡心思讓老人在世的日子快快樂樂。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BR> “遺憾就是專門留下的,要不就沒這倆字了?!?BR> “快樂比別嫌它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一天老想著一百個快樂,你這一輩子能碰上幾個一百個快樂?”
“享多大的福就得遭多大的罪,罪遭夠數(shù)了,福又回來了。”
“愛越分越多,愛是個銀行,不怕花錢,就怕不存錢?!?BR> 這就是姥姥,一個沒有文化的.中國老年婦女說出來的話語!透著豁達,透著大度,透著善良,透著哲理,透著一個大寫的人的人格魅力!
姥姥是真正用智慧點亮人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