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七篇)

字號: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1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多媒體教學使學生了解松鼠的特征。
    2、過程與方法:通過學生自主,合作學習,體會文章形象、生動地說明事物的方法。
    3、態(tài)度情感、價值觀:激發(fā)對小動物的興趣,培養(yǎng)熱愛動物,保護動物的意識。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學會抓住特點來說明事物的方法。
    確定依據:作者抓住松鼠漂亮、馴良、乖巧的特點,說明它不但討人喜歡而且很有用,使讀者對小松鼠這種動物獲得清晰的印象。
    教學難點:體會用準確、生動、形象的語言說明事物。
    突破依據: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文章說明語言的準確和生動,結合內容通過討論、比較等方式加深理解
    三、教學過程
    第2課時
    1、完成課時2活動1,朗讀課文,思考討論下列問題:
    A、為什么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
    B、為什么說松鼠不是肉食類的動物?
    C、第6自然段起什么作用?
    明確:
    A、第2段,直立、使用前爪進食
    B、第3段,捕捉鳥雀,但常吃堅果類食物
    C、補充說明了松鼠的一些習性及經濟價值。(師:老師有個疑問,作者寫松鼠的討人喜歡,是要倡導一種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態(tài)度。可這里他還說明松鼠的經濟實用價值,這不是吸引人們去捕殺松鼠嗎?同學們,你們怎么看?大家可以課后思考交流一下)
    2、完成課時2活動2:講一講,進一步體會本文生動說明的妙處。
    平實說明的材料: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長20—28厘米;尾蓬松,長16—24厘米。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窩,或利用鴉、雀的廢巢。嗜食松子、胡桃等果實。年產1—4窩,每產5—10仔。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師:請同學們來比較一下課文和《辭?!分械恼Z言,如果你是小松鼠,你更喜歡哪一種介紹語言?為什么?請結合具體的詞語或句子談談。請同學們找出原文使用的一些說明方法、修辭手法————比喻,擬人,作比較,找出一些能夠體現(xiàn)文章語言準確特點的詞語————第2段兩個“非?!?;第3段“經?!?,“從來”“只”;第4段“稍微”
    提示: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文??茖W小品文,又稱文藝性說明文。是用文學筆法來寫,寓科學性、知識性、趣味性、娛樂性為一體,使讀者在文學欣賞中獲得科學知識。本文就是采用文藝性的說明方法,語言生動、準確,借助擬人化手法對事物的特點作形象化的描寫,文章富有表現(xiàn)力。作者喜愛松鼠,把這份感情融進了人格化的描寫和富含感情的語言中,所以才能把小松鼠寫得這么可愛。同學們,希望你們能夠學習本文的寫法,抓住你喜歡的小動物的特點,生動而有條理地向同學們介紹。
    3、課時2活動3
    (1):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小組討論一下,看看哪一組考慮比較全面細致。
    提示:
    A、準確、生動的語言;
    B、合理清晰的結構;
    C、鮮明的事物特征;
    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課時2活動3
    (2)自由發(fā)揮
    4、練一練:“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是同學們非常熟悉的一首兒歌。下面也請同學們開動腦筋,也為小松鼠編一首兒歌。
    范例一:小松鼠,乖又乖。范例二:小松鼠,討人愛,長長的尾巴翹起來,面容清秀,尾巴長,當傘使,當被蓋,吃松果,摘栗子,樹上搭窩真可愛!巧手搭窩真能干!
    5、課時2活動4:下面我來為大家讀幾條倡導愛護動物的標語,有興趣的同學可以課后嘗試著擬寫幾條。
    a、希望的眼眸不止你擁有,大自然的生命亦有······(這條表達比較含蓄)
    b、同住地球上,共享大自然!
    C、保護動物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ㄟ@個乍一看有點搞笑,但細細品味,就可以理解它的深層含義————人類與動物的生存命運息息相關)
    D、以愛護動物為榮,以殘害動物為恥。(這一條上升到榮恥角度了,很直白的語言)
    師:讀了這些標語之后,同學們,你們覺得我們應該怎樣保護動物呢?
    例:學習明星鄧超,不穿皮毛,尊重動物的生命;建立野生動物救助中心,幫助處境艱難的動物···
    6、課堂小結
    本文的說明語言準確生動,這得力于細致的觀察和精心的選擇。作者用文學筆調向我們勾勒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馴良的習性和乖巧的性格,尤其突出了它令人喜愛的特點。在學習中,我們要搞清楚其特點,并體會作者是用什么樣的語言來表達的。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2
    教學內容:
    繼續(xù)學習課文《松鼠》,理解課文內容,繼續(xù)鞏固有順序、有條理的觀察事物的習作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松鼠》,昨天講到短短的文章給大家介紹了一種美麗而可愛的小動物,課文中哪里寫了小松鼠的可愛和美麗呢?
    二、講授新課: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的外貌描寫內容。
    1、學生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思考:從哪幾個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可愛的小動物?
    2、小組內交流,要求每個人都要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可以互相進行補充。
    3、從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種美麗的小動物?
    4、指學生進行集體交流,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板書。(發(fā)光的眼睛、光滑的毛、毛茸茸的尾巴、四肢靈活)
    5、看圖自己說說這只美麗的松鼠。(指學生進行表達)
    6、出示練習,進行有順序進行描寫的習作指導。(出示語文天地中的第五題)
    7、學生齊讀對松鼠的外貌描寫。你覺得這樣的描寫方法好嗎?為什么?
    熟讀課文,理解課文對松鼠可愛之處的描寫部分。
    1、松鼠不僅美麗而且還可愛,小組里說說哪些方面可以看松鼠可愛?
    2、小組交流,老師巡視,了解學生討論情況。
    3、指學生回答,老師結合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學習相應的自然段。
    4、學習第二段圍繞松鼠的機靈進行理解。
    ⑴讀了這段你覺得松鼠怎樣?
    ⑵哪些地方能看出它很機靈?
    ⑶朗讀這段,讀出小松鼠的機靈勁
    5、學習第三段圍繞松鼠生活怎樣搭窩進行學習。
    ⑴這段中給大家介紹除了松鼠的什么?
    ⑵松鼠是怎樣搭窩的?
    ⑶你對它有什么想說的?
    ⑷從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6、學習第四段抓住松鼠的生活習性進行閱讀。
    ⑴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⑵這段中有三個”它們”,再讀讀課文想一想各代表什么?
    ⑶從這里怎么能看出松鼠的可愛?
    7、通過剛才的學習,你能試著把每一段用一句話來說說,哪方面表現(xiàn)了松鼠的可愛?
    8、小組間共同討論,不要求每段進行概括,根據自己組的情況,選擇進行概括。
    三、課堂小結:
    今天學習了這篇文章后,你覺得這篇文章寫的好嗎?哪些地方在你作文寫作中課文使用?(大面積提問)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3
    【教材分析】
    本文借小松鼠找花生這件事間接告訴學生在地下結果這一常識。課文采用科學言語的形式,寓常識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語言活潑淺顯,符合兒童特點。課文結尾小松鼠的問題即與課文呼應又能引發(fā)學生的思考。
    【設計理念】
    根據課文的特點,我主要設計了請小松鼠來作客,幫助小松鼠解決困難為主要線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fā)學生樂于助人的熱情,使他們興趣十足的參與到課堂中來,同進培養(yǎng)他們探索精神及自主學習,討論合作的能力。
    【教學目標】
    1、認識12個生字,會寫“生、見、果”三個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知道花生在地下結果,激發(fā)學生觀察植物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同學們,今天教師請來了一位小客人,跟你們一起上課,你們喜歡他嗎?(出示小松鼠圖),快跟小松鼠打個招呼吧??吹叫∨笥堰@樣歡迎它,小松鼠可高興了。可是它遇到了一個困難,需要大家?guī)椭?,你們愿意幫助它解決嗎?好!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它遇到了什么困難。
    二、學習課文
    1、學習第一小節(jié):
    ⑴ 生自讀第一小節(jié),說說讀完后知道了什么?
    ⑵ 你喜歡這些小花嗎?為什么?理解“格外”一詞。
    ⑶ 你們眼里的小花是這樣的嗎?(出示陽光下的花朵)
    ⑷ 練習感情朗讀。(教師指導長句朗讀)
    2、學習第二小節(jié):
    ⑴ 這些花真美,我們看到了,小松鼠和鼴鼠也看到了,聽他們在說什么呢?(分角色讀)
    ⑵ 指導朗讀。
    ⑶ 聽聽鼴鼠的話,小松鼠可真高興,經時它可能想些什么呢?(啟發(fā)學生想象花生成熟后的情景,樹上長滿了花生,小松鼠津津有味的吃花生)
    ⑷ 小松鼠越想越高興,那它是怎么做的呢?結果又怎樣呢?
    3、學習三~五小節(jié):
    ⑴ 生自由讀三~五小節(jié),并思考:小松鼠奇怪什么?他為什么會感到奇怪呢?
    ⑵ 花生真的被摘走了嗎?小組內交流。
    ⑶ 生匯報。(不統(tǒng)一答案,可任意想象)
    ⑷ 小朋友們,花生到底到哪兒去了呢?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好嗎?(播放花生生長過程的動畫)
    ⑸ 看了動畫你知道了什么?(用我知道……說話)
    ⑹ 小松鼠知道這些嗎?你怎么知道的?(朗讀時讀出小松鼠著急的心情和奇怪的語氣)
    ⑺ 小松鼠這樣著急,快把你知道的告訴他吧?。ㄉv花生到底哪兒去了)
    ⑻ 小松鼠知道了花生在什么地方,他已經提著籃子去挖花生了。他讓我謝謝你們。
    ⑼ 編編結尾:以《花生找到了》為題目編編故事。
    ⑽ 指名上前講故事,評選“故事大王”。
    三、擴展練習
    在我們吃的食物中,你們還知道哪些也是征生長在地里的?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4
    教材分析
    《松鼠和松果》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人教版)一年級下冊第10課。課文是一篇童話,敘述了兩只具有環(huán)保意識的小松鼠植樹造林、維護生態(tài)平衡的故事。通過這篇課文的學習,我們要讓學生了解到,在向大自然索取的同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
    設計理念
    以學生為主體,提高人文素養(yǎng),重視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養(yǎng)。依據學生的需求和興趣愛好,盡可能給學生直觀的形象感受,把學生帶入一個觸目可及的童話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huán)境中學語言,同時提高環(huán)保意識。
    教學目標
    1、認識“聰、活”等11個生字。會寫“以、后”等6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這個童話。
    3、理解文章內容,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
    設計思路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學習特點,把重點放在識字和朗讀上。識字目標明確、方法多樣、朗讀有目的、有步驟地進行。讓學生主動探究地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增強合作意識,并培養(yǎng)學生動手、動腦、動口的能力和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學習的能力、收集資料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質疑、釋疑的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師:上課之前我們先來猜一個謎語:腦袋圓圓,眼睛圓圓,滿身絨毛,尾巴像傘。同學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課件出示松鼠圖板書:松鼠)你們知道這是什么嗎?(課件出示松果圖板書:松果)看到松鼠和松果你們有什么疑問?
    學生甲:松鼠和松果之間發(fā)生了什么事?
    學生乙:松鼠和松果有什么關系呢?
    師: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去讀讀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識記生字
    1、范讀課文(課件)
    2、自由讀課文,注意本課所要學習的生字。借助拼音讀正確、讀流利。邊讀邊標出自然段并讓學生思考,這篇課文寫了什么內容?
    【利用上學期所學的拼音自學生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3、借助拼音,指名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讓學生有學習主人的意識,調動學生積極性】
    4、自主選擇生字進行學習,并讀出該字所在的句子,教師隨機選擇句子進行指導朗讀,并采取多種方法練讀。
    第一組聰活(課件)
    師:松鼠聰明活潑,學會了摘松果吃。他高高興興地走進大森林,摘了一個又一個。(結合上下文理解聰明活潑。)
    第二組忽然眨(課件)
    師:忽然,松鼠眨眨眼睛,想起來。(做動作猜謎語。)
    第三組如總(課件)
    師:如果光摘松果,不栽松樹,總有一天,一棵松樹也沒有了!(用如果說句話。)
    第四組以(課件)
    師:沒有了松樹,沒有了森林,以后到處光禿禿的,小松鼠、小小松鼠、小小小松鼠……他們吃什么呢?到哪兒去住呢?(講解“以”字字形、間架、筆順、筆畫,并且練寫。)
    第五組主意(課件)
    師:對,松鼠有了好主意,每次摘松果,吃一個,就在土里埋下一個。(編兒歌記憶生字。主字王上加一點,立日加心變成意。)
    【通過學生自主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練習,你認識它們嗎?(課件)
    聰明活潑蒙蒙細雨
    高高興興細雨蒙蒙
    光禿禿亮晶晶霧蒙蒙
    眨眨眼揮揮手
    翹翹嘴擺擺手摸摸頭
    5、我會連:(課件)
    聰明活潑的松樹林
    光禿禿的松鼠
    挺拔的山
    茂密的小松樹
    【多種方式識字,結合生活實際識字。聯(lián)系以往學過的內容,學練結合】
    三、指導寫字
    1、觀察生字間架結構及占格位置。
    2、師范寫,生練寫。
    四、感悟文意,指導朗讀
    1、通過初讀課文,你們知道松鼠和松果有什么關系嗎?
    學生甲:松鼠愛吃松果。
    學生乙:松果沒有了,松鼠就沒的吃了。
    學生丙:松鼠愛吃松果,還種樹。
    同學們,在這個小故事中,小松鼠的心情在不斷地變化著,你們看老師這里有幾只不同表情的小松鼠,認真聽老師范讀課文,把它們按出現(xiàn)先后的順序排列起來。(聽老師范讀課文)
    2、聽讀并感悟后貼圖畫。
    師:小松鼠分別是什么表情?
    學生甲:高興
    學生乙:動腦
    學生丙:擔心
    學生丁:快樂
    (教師隨機板書:高興動腦擔心快樂)
    3、同學們,你喜歡哪個表情的小松鼠呢?那就練讀那部分內容。
    4、匯報交流:
    (1)請喜歡“高興地吃松果的小松鼠”的同學讀第一自然段,注意指導學生讀出高興的語氣。
    (2)請喜歡“眨眼睛思考的小松鼠”的同學讀第二自然段,注意讀出思考的語氣。
    (3)請女生讀第三自然段,注意讀出那種擔心的語氣。
    (4)第四至第六自然段是寫“快樂的小松鼠”部分,請男生來讀,比一比是男生讀得好還是女生讀得好,注意指導學生讀出喜悅的、高興的、快樂的語氣。
    5、同學們,你們讀得非常好,其實這個小故事中的每一部分都很重要,缺少哪一部分,這個故事都不是完整的。讓我們捧起書,從頭到尾把這個故事讀一遍吧!
    五、復述課文
    教師指導:按吃松果——想松樹——種松果——長松樹的順序復述。
    六、擴展
    1、師:同學們,你們喜歡這只小松鼠嗎?為什么?
    學生甲:喜歡,這只小松鼠愛護大森林。
    學生乙:喜歡,這只小松鼠不但想著自己,還想著他的孩子們。
    2、師:等到將來,這只小松鼠住的這片松樹林會是什么樣子呢?
    小組討論,說一說,議一議,報一報。
    七、總結
    師:通過這節(jié)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人類在向自然索取時,一定不要忘記回報大自然,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永遠擁有一個美好的家園,你們說對嗎?
    學生:對。
    師:為了美麗的家園,讓我們人人爭做一名環(huán)保小衛(wèi)士吧!
    八、作業(yè)
    1、師:剛才大家說了松樹的樣子,請你回去后,把你想到的畫出來。
    2、師:除了松鼠外,你還了解哪種動物或植物?;丶抑螅埬阃ㄟ^查書或上網等方式調查。
    九、板書
    第一只 第二只 第三只 第四只
    高興、動腦、擔心、快樂。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5
    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認識松鼠,通過學習能夠掌握有關松鼠的一些特征、習性方面的知識,體會文章語言的生動、形象、準確。
    2. 技能目標:由總到分,條理清晰地介紹小動物。
    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學重點:
    1. 對事物特征的觀察。
    2. 形象生動的說明。
    3. 語言準確性的把握。
    教學過程:
    (導語)大自然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有風光旖旎的自然景觀,也有千姿百態(tài)的花鳥魚蟲,還有形形色色的飛禽走獸。同學們可能看過中央電視臺播放的《動物世界》,平時對小鳥、小雞、小狗、小貓等小動物有著濃厚的興趣。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說明文就介紹了一種非常有趣的小動物——松鼠。
    (請同學們把書翻開到118頁,自己把課文朗讀一遍,要求:
    1、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和寫法;
    2、劃出作者概括松鼠特征的詞語。現(xiàn)在開始讀課文?。?BR>    一、自讀課文,初步感知。
    要求:
    1、注意生字新詞的讀音和寫法
    2、劃出作者概括松鼠特征的詞語
    (請三位同學上黑板給生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
    馴良(xùn) 矯?。╦iǎo) 帽(纓)yīng 榛子(zhēn) (櫸)實jǔ 橡(栗)lì
    (蟄)伏zhé 圓(錐)zhuī 苔蘚(tái xiǎn) 勉強(qiǎng) 前爪(zhǎo) 狹窄(zhǎi)
    (強調:榛、強、爪的讀音及栗、蟄、錐的寫法。齊讀新詞兩遍。)
    (剛為同學們校正了字音,現(xiàn)在一起把課文朗讀一遍,希望同學們不要再出錯,朗讀的時候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松鼠的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二、再讀課文,整體感悟,理清脈絡。
    1. 齊讀課文
    要求:思考松鼠的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什么地方?
    2. 作者用了哪些詞精練地概括松鼠的特征的?(漂亮、馴良、乖巧)
    3. 這些特征具體表現(xiàn)在文章哪些語段中?
    4. 由此得出結論:第一節(jié)與后文間的關系是——總分。
    (文章除了介紹松鼠上述特征外,還有其他內容嗎?在哪一小節(jié)?)
    5. 第六節(jié)的作用,屬于對松鼠的補充說明
    6. 概括:正是由于松鼠有這么多的特點及這么大的用途,所以松鼠是一種討人喜歡的小動物。
    三、精讀課文,理解分析。
    (松鼠的第一特征是漂亮,漂亮體現(xiàn)在哪里?請__同學讀第二小節(jié),其他同學思考文章從哪些角度說明松鼠漂亮這一特征的,在文中找出相應的詞句并做上標記)。
    1.指讀第二節(jié),其他同學思考從哪些方面說明松鼠漂亮這一特征的,找出后在文中劃出。
    句:
    (1)它們的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 ------面容、肢體
    (2)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 ------尾巴
    (3)它們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吃相
    詞:
    清秀、閃閃、矯健、輕快、敏捷、機靈、玲瓏、帽纓形、美麗、漂亮……
    內容:
    奇特的形態(tài)、文明的吃相
    (松鼠不但外形漂亮,還有著馴良的性格。自讀第三小節(jié),依照第二小節(jié)的形式分析歸納作者又是從哪些方面說明松鼠馴良這一特征的。)
    2.自讀第三小節(jié),以自主學習,集體討論為主分析作者從哪些方面說明松鼠馴良這一特征的。
    (1)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經常在高處活動…… ------活動范圍
    (2) 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 ------活動時間
    (3) 它們雖然也捕捉鳥雀,卻不是肉食獸類…… ------主食和尋食方式
    (為什么松鼠的活動范圍、時間和主食及尋食習慣體現(xiàn)它馴良的性格?)
    (松鼠性格的另外一個特點就是乖巧?!肮浴焙婉Z良有些相似,因而第四、五兩小節(jié)主要突出的是“巧”這一特點。
    3、指讀第四節(jié),思考這一小節(jié)是如何介紹松鼠乖巧這一特點的
    (1) 有人說,松鼠過水的時候…… -------過水方法
    (2) 它們是十分警覺的…… ------警覺性強
    (3) 松鼠跑跳輕快極了…… ------跑跳敏捷
    (4) 松鼠的叫聲很響亮…… ------叫聲特點
    齊讀第五小節(jié),思考這一小節(jié)又是如何介紹松鼠乖巧這一特點的
    (1) 松鼠的窩通常搭在…… ------窩址的選擇
    (2) 它們搭窩的時候…… ------搭窩的方法
    (3) 窩口朝上,端端正正…… ------窩口的特點
    四、品讀課文 體會語言
    (說明文語言以準確為主,生動為輔。準確是為體現(xiàn)其科學性,而生動則使文章具有可讀性。本文是一篇科學小品,兼具準確性與生動性。自讀課文,劃出你認為生動、形象、有趣的句子,并思考為什么讓你覺得生動。)
    1、語言生動性的體會
    (1) 貼切的形容詞:清秀、閃閃、矯健、輕快、敏捷、機靈、玲瓏、帽纓形、美麗、漂亮……(外形)
    (2) 巧妙的修辭手法:比喻、擬人
    (3) 精當?shù)膭釉~:搬、放、編扎、擠緊、踏平……(筑窩)
    2、語言的準確性比較
    (1)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它)在高處活動,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
    (2) 它們很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
    通過比較重在讓學生體會說明語言的準確性,并明確語言的準確性體現(xiàn)在表示猜測、限制性的語言上,如“好像”、“經?!钡?。
    五、情感升華
    1. 教師歸納總結。(重在培養(yǎng)學生熱愛動物、熱愛自然的情感)
    2. 學生自主討論學習這節(jié)課的收獲
    六、寫作遷移
    以你喜歡的一種小動物為說明對象,就某一特征寫一段兩百字左右的片段
    指導:用準確生動的語言從多方面說明事物特征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6
    【教學目標】
    1、識11個生字。正確讀記“乖巧、馴良、清秀、矯健、機警、玲瓏、躲藏、追逐、強烈、溪流、警覺、觸動、銳利、錯雜、狹窄、勉強、遮蔽”等詞語。
    2、朗讀課文,了解松鼠的特點。激發(fā)學生熱愛自然、保護動物的人文情懷。
    3、感受課文中準確的說明和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積累語言。
    4、能用較準確、生動的文字對某一種動物的特點進行說明。
    【教學重點、難點】
    學習課文中準確的說明,生動形象細致的描寫。
    【教學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今天老師要跟大家介紹的也是一種小動物,它是誰呢?別著急,它來了(用多媒體播放“松鼠”),看完之后,請用簡潔的語言說說你剛認識的這位朋友,說說你最喜歡它什么?用一個詞概括一下。
    那么,大家想不想了解更多關于這位朋友的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法國著名博物學家布豐的一篇文藝性說明文──《松鼠》。請誰來給大家簡介一下這篇文章的作者或松鼠的情況。
    二、整體感知,明確目標
    1、自由朗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讀閱讀提示,想想:
    這篇文章要我們了解什么?
    反饋: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說說從哪里可以看出作者對松鼠的喜愛?)
    三、合作探究
    1、你能用一句話或幾個詞語概括出松鼠的特征嗎?
    明確:(松鼠是種漂亮的小動物,它馴良、乖巧、很討人喜歡。)
    2、小組討論:
    ⑴ 作者從哪幾個方面介紹了松鼠?
    課文第一自然段首先從總體入手,介紹松鼠是一種漂亮的小動物,乖巧、馴良,很討人喜歡。接著從面容、眼睛、身體、四肢、尾巴和吃食姿勢幾個方面具體來寫松鼠漂亮的外形特征。第二自然段從松鼠的活動范圍──樹上(不侵犯人類)、活動時間──夜晚(不騷擾人類)等兩個方面著重介紹了其性格特征──馴良。第3、4自然段側重寫了松鼠的行動特征──乖巧。
    一從它橫渡溪流時的情景來表現(xiàn)它的智慧;
    二從“有人觸動大樹”時的反應來表現(xiàn)它的警覺;
    三從儲備食物過冬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四從蹦跳的動作來表現(xiàn)它的輕快;五從不高興時發(fā)出的恨恨聲來表現(xiàn)它豐富的感情。作者還列舉了松鼠搭窩的經過,從選址、建造、居住及窩口的特點等方面來表現(xiàn)它的聰明、勤快,進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最后在第5自然段補充介紹了松鼠的生育情況,何時換毛及喜歡潔凈的特點。
    ⑵ 想想課文在表達上與《鯨》有什么相同與不同?
    《松鼠》一文以準確性說明為前提,以形象化描寫為手段,在說明角度、表達方法、語言風格等方面與《鯨》有很大不同。從說明的角度來看,《鯨》側重于介紹鯨的形體特點和生活習性,而本文側重于介紹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動;從表達的方法來看,《鯨》運用了列數(shù)字、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等說明方法,而本文主要是采用比喻、擬人手法生動形象地說明事物;從語言風格上來看,《鯨》的語言精煉平實,而本文的語言生動傳神,極具文學色彩。
    ⑶ 你喜歡松鼠嗎?請你結合課文介紹的順序說說松鼠在哪些方面討人喜歡?
    3、經過小組討論后,有沒有還未解決的呢?說出來,我們大家一起來解決。(互相質疑,解疑)
    4、能言善辯:
    下列有兩段同樣是介紹松鼠的文字,試與原文比較一下有什么不同:
    ⑴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在高處活動,因為怕強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窩里歇涼,晚上出來練跑、玩耍、吃東西,它過水的時候,用一塊樹皮當做船,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它十分警覺,只要有人在樹根上觸動一下,它們就從窩里跑出來。松鼠的窩搭在樹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凈又暖和。它一胎能生三四個。
    ⑵ 松鼠亦稱灰鼠,哺乳綱,松鼠科。體毛灰色、暗褐色或赤褐色,腹面白色。冬季耳有毛簇。林棲,用樹葉、草苔筑巢,或利用鴉、鵲的廢巢。嗜食松子和胡桃等果實,有時食昆蟲和鳥卵。分布于我國東北至西北,以及歐洲各地。毛皮可制衣,尾毛可制筆。
    五、拓展延伸
    1、學習了本文之后,你覺得如何才能更好地介紹動物呢?(討論。)
    (a、準確、生動的語言;b、合理清晰的結構;c、鮮明的事物特征;d、恰當選用說明方法。)
    2、仿造《鯨》的表達方法,改寫本文或仿造《松鼠》的表達方法,改寫《鯨》。
    六、作業(yè)布置
    改寫。
    松鼠教案及教學設計篇7
    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整合課文內容,了解松鼠的特性。
    2、品味文中語言的表達之美。
    3、體會作者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教學設想:
    1、教學重點:學會整合課文內容。
    2、教學難點:品析文章語言的表達之美。
    3、教學方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這是一篇融知識性、科學性、趣味性于一體的科學小品。
    二、熱身活動
    1、回答兩個問題
    ①說說這篇文章的主要內容(3-5個字)
    針對學生進行多層次提問(松鼠的生活習性、松鼠的林中生活)
    ②下面這組詞,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提示:一組美詞,一組形容詞,一組褒義詞,一組體現(xiàn)作者喜愛之情的詞。
    三、訓練活動
    完成兩個練習
    (一)、趣說松鼠
    要求:細說、簡說,從兩段或兩段以上的文字中整合內容
    1、老師舉例,比如:松鼠的尾巴老師翹起來,一直翹到頭上,身子就在尾巴底下歇涼,過水的時候,用自己的尾巴當做帆和舵。真是既漂亮又能干。
    2、學生分組討論
    3、師生雙邊活動,如四肢、活動地點、松鼠居住的地方、松鼠的吃相、聲音、活動的時間、松鼠的跑跳等
    4、示范:松鼠的跑跳
    松鼠像鳥類似的住在樹上,滿樹林里跑,從這棵樹跑到那棵樹,在晴明的夏夜,可以聽到松鼠在樹上跳著、叫著,總是小跳著前進,有時也連蹦帶跳,真是輕快極了。
    5、小結:這次訓練,讓我們多角度的感受到了松鼠,又用輕松的手法了解到了松鼠。
    (二)、練習二
    品析《松鼠》第二段文字的表達之美。
    1、老師舉例
    比如:煉字之美,一個“襯”字,把松鼠的小面孔和翹尾巴連成一個漂亮的整體,讓人對松鼠的外形留下深刻而美好的印象。
    2、學生討論
    提示:注意切入的角度
    3、師生開始雙邊活動
    4、總結:
    ①層次美
    ②描述美它們的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
    松鼠跑跳輕快極了
    ③修飾美非常敏捷,非常機警。
    玲瓏的小面孔,格外漂亮。
    尾巴老是翹起來。
    ④修辭美玲瓏的小面孔,襯上一條帽纓形的美麗的尾巴。(比喻)
    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擬人)
    ⑤句式美松鼠常常直豎著身子坐著,像人們用手一樣,用前爪往嘴里送東西吃,可以說,松鼠最不像四足獸了。(描述+評價)
    ⑥情感美它們的面容清秀,眼睛閃閃有光,身體矯健,四肢輕快。
    尾巴老是翹起來,身子就躲在尾巴底下歇涼。
    5、品析“情感美”的同時,可指導學生的朗讀,讀出對松鼠的喜愛之情。
    四、課內練筆
    試從第二段文字的表達之美中選取一兩個角度,用簡短的文字介紹一個你熟悉的小動物(50個字左右)
    五、總結本課
    學習活動小結
    1、全文分析
    2、精段品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