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語錄讀后感(實用13篇)

字號:

    讀后感是書籍與讀者之間的心靈碰撞和交流。在寫讀后感時,要注意情感的表達,用真實的感受和情緒來吸引讀者的共鳴。在寫讀后感之前,不妨先瀏覽一下以下的范文,對于你的寫作或許會有所幫助。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一
    上周去書店買了一本倪萍寫的《姥姥語錄》,被姥姥樸實無華且極具哲理的語言所折服,一位衣著樸素又很講究、勤勞善良的老太太躍然紙上,我陶醉式的閱讀著,姥姥的每一句話都那么善解人意,那么抵達人的靈魂深處。“理想有時候起步很小,很具體,但最終他有可能變得很偉大,有可能認為自己不自覺地便成為他人,為全人類?!崩牙颜f:用心看著人,用心和人說話,別覺著自己比別人高,也別怕自己比別人矮".讀到這句話時我想到自己親身經(jīng)歷的兩件事,遇到的兩個人,一次我參加縣婦聯(lián)組織的活動,時任縣委副書記的領(lǐng)導為我們頒獎,她是一位和藹可親的女領(lǐng)導,頒獎時她握著我的手說:張老師,你辛苦了!你為全縣的教育事業(yè)作出了很大的貢獻,謝謝你呀!“我很感動,當時真有點受寵若驚,自己一名普通不能再普通的老師,人家是那么大的領(lǐng)導,人家居然認識我,我很感動,頒獎后我們從臺上下來時,副書記見我穿的是高跟鞋,居然雙手扶著我走下臺階,囑咐我慢點,每每想起這件事,都為那位領(lǐng)導的低調(diào)、善解人意折服,難怪人家能走得這么遠,主要是人家有一顆胸懷大眾的心,沒有因為誰是誰的誰就攀附,更沒有因為誰不是誰而下看,她對她的人民是公平的,所以她得到了人們的擁戴。后來又遇到一個人,大約三十來歲,年紀輕輕聽說是上了學畢業(yè)直接當了某地派出所長,和他在一起開會,聽著他說著大話,天南地北,一副目中無人的樣子,完全是春風得意馬蹄輕,偶爾聽身邊一個人說起他,原來他爸爸是一名公安局的領(lǐng)導,很明顯,就他,估計也是沾了父親的光。所以,白巖松說:有些人,有文化沒素質(zhì)。
    姥姥說:孩子,山上風大,爬上去不容易,你使勁了,你這輩子都不后悔。姥姥還說:日子得靠自己的雙腳往前走,你看誰能幫著你搬著你的腿走路,你爹你媽也不能,大道走,小道也得走,走不通的路你就得拐彎,拐個彎不是啥壞事,彎道走多了,再上直道就走快了,走累了就歇會兒,只要你知道上哪兒走,去干嗎,道兒就不白走,人活一輩子就是往前走,你不走就死在半道兒上了,你干嘛不好好走,好好過呢?姥姥還說:你記住孩子,多窮的人都有臉,能豁上臉要飯,那是肚子實在沒法兒了,給人吃點東西先要給人好臉色,不信你試試,張嘴管人家要東西那嘴可沉了,抬都抬不動,張嘴給人送東西可不一樣,雙唇一碰話就出來了。慢慢品味姥姥的話,思想靈魂都得到了升華。姥姥也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與人為善,這本書真的給我進行了一番洗禮。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二
    第一次接觸這本書是看董卿的節(jié)目《朗讀者》,里面本書的作者倪萍分享了書中的一篇文章,覺得話語很樸實,沒有華麗的辭藻,全是生活中的大白話,就是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話語。所以后面在網(wǎng)上買了這本書,一直到看完,感觸特別深。因為我也是從小跟姥姥一起生活長大的,看這本書里面的字里行間,腦袋里面會不自覺的回憶自己成長的回憶。其實這就是這本書的魅力所在,姥姥的話不是什么大道理,但是它就是從小刻在我們心里,流淌在我們的血液里,一直影響著我們的成長和為人處世。下面把本書的一些文章和心得拿出一些來和大家做一個分享:
    本書的作者是倪萍,先后主持了13屆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主持人、演員、作家、趙本山的夢中情人這些可能是我們對作者的第一印象,而本書的主人公,姥姥原名劉鴻卿,用作者的話說沒有上過一天學,卻有一個詩意的名字,一個一輩子圍著灶臺生活的小腳女人,而也正是這個平凡得不能再平凡得女人影響甚至改變了倪萍的一生,現(xiàn)在也在默默影響著成千上萬個看本書的讀者。作者是這樣描述的:姥姥年輕時說的那些話,就像蘿卜、白菜一樣,不值什么錢,卻是最順口、最對胃的好東西。下到鍋里,就養(yǎng)命……。姥姥的話,滲進我的骨頭,融在我的血液中,影響著我的一生。
    姥姥的冬天,這篇文章說的是姥姥老了以后身體不好,一到冬天就會咳嗽,整夜睡不好覺,咳嗽的厲害的時候,我時常都會在想姥姥會不會這個冬天就過不去了,所以每年的冬天都像姥姥的一個坎,姥姥年輕的時候沒有享受過什么福,所以到姥姥老了時候我們都拼命的孝敬姥姥,什么好吃給她買什么,什么貴給她買什么,有次我問姥姥,姥姥你這輩子最幸福的年紀是什么時候,姥姥卻告訴我是20多歲的時候,我問她,姥姥那時候你多苦啊,要吃的沒吃的,要穿的沒穿的,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有什么幸??裳?,你看你現(xiàn)在什么都不差,兒女承歡膝下多好。姥姥說“孩子,管多么富裕都沒有年輕富裕啊,年輕的時候胳膊是胳膊,腿兒是腿兒,年齡到了,富裕管個啥,眼也花了,牙也酥了,渾身都窮了,要錢有什么用”,多么睿智的姥姥,她用最平淡的話告訴年輕人,你們是現(xiàn)在是你們這輩子最富裕的時候,不要在最富裕的時候敗給現(xiàn)實。
    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印象中姥姥是最愛美的'人,在鄉(xiāng)下最窮的時候,也喜歡在院子里養(yǎng)一些月季,養(yǎng)一些牽?;ǎ牌哦?,冬天下雪的時候,人都穿不暖的時候,也要給用剪刀剪一些布條給話穿上衣服,還要穿的五顏六色的,就算冬天不開花,遠看著也像話點綴的家里的院子。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有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姥姥用最質(zhì)樸的情感、最省錢的方式養(yǎng)育著眼睛,養(yǎng)育著美,養(yǎng)育著我們的心靈,姥姥告訴我們要多看看這個世界的美好的東西,多去見識一下我們的大千世界,見識多了,格局和眼界也就大了。
    以上就分享了兩個書中姥姥最樸實的幾句話,希望可以讓有共鳴的同學可以去讀一下這本書。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三
    這本書最讓我感動的是倪萍的孝心。倪萍剛參加工作的時候,每個月工資是21元,拿到工資的第一個月,她就給姥姥寄去了10元錢,幾乎占了工資的一半。她在電影《山菊花》中獲當年小百花獎的最佳女演員獎,獎金六百塊。她給姥姥買了一塊日本西鐵城的小手表,而她自己帶得是一塊上海牌大手表,那是她到濟南上學時媽媽送給她的。 姥姥從二十年前就跟倪萍來北京了,倪萍領(lǐng)著姥姥吃遍了北京最貴的飯店,給姥姥買過最貴的鐲子。她自己還沒有鉆石的時候,就給姥姥買了,坐火車買軟臥還要十三級以上干部的單位介紹信的時候,她就開始帶著姥姥坐軟臥。
    多少年前,倪萍為姥姥買上出口的羽絨被;后來聽說純蠶絲的被子好,倪萍又從杭州絲綢博物館給姥姥訂了一床;再后來人們又說蓋棉花被最好,倪萍又從新疆給姥姥買了四斤最好的棉花做了棉花被。
    家里最大的衛(wèi)生間是給姥姥用的,最現(xiàn)代化的衛(wèi)浴焊上兩個最土的扶手,又粗又難看,可是安全啊。
    看完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觸是,一定不要等到”子欲養(yǎng)而親不在“時再后悔,那時候一切都晚了。哪怕再忙,也要?;丶铱纯?,一定要抽出時間多陪陪我們的父母,說說話,拉拉家常;或是經(jīng)常打個電話,哪怕是簡單的一句問候,也會讓他們的心里溫暖很久。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四
    為《姥姥語錄》”字里字外都是些人人都明白的理兒,家家都遇上的事兒,“所以才更讓人感到自然、親切,才更容易走進人的內(nèi)心。
    白巖松說,”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澳憧茨呃牙堰@個沒上過學的小腳老太太,用樸實的語言講的都是人生的大道理。姥姥說:”一人一個腦子,不好把自己的腦子往人家腦子套“,這句話貌似更有學問的表達可以是”不要把自己的觀點強加給別人“;還有”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就看慣了“,姥姥其實是想說”要學會換位思考“;還有”國家和小家一樣,先把人弄好了,啥就都好了“,你看這個姥姥多不簡單,語錄里不但包含生活智慧,還有”治大國若烹小鮮“,”要以人為本“的治國理政思想。姥姥的語錄還有很很多。
    姥姥語錄是倪姥姥在99年的酸甜苦辣的人生實踐中總結(jié)出來的,而且一直身體力行著。原來,生活,才是我們最偉大的導師。當然,姥姥毫無疑問是所有經(jīng)過生活磨礪的人中的智者,我想,根源應該是姥姥有一顆善良、寬容、感恩的心。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五
    久沒有看過一本書,拿在手里就想一口氣讀完。一個99歲的老人,自己就是一本厚書,吃過大苦,也享過大福。樸素無華的語言里飽含著世間最透徹的智慧。兩個晚上,看一看停一停想一想,眼眶經(jīng)常是潮濕的,想到兩年前已經(jīng)離開的我的外婆,那些情景那些話語曾經(jīng)我是多么的熟悉。一直想要為我的外婆寫一點東西,幾度提筆,幾度垂淚,幾度止筆。外婆是個佛教徒,每天過著早晚一炷香的生活,初一十五不動葷腥,正月七月要守齋。外婆的腿動過兩次大手術(shù),這讓她的晚年遭了很大的痛苦。她始終認為這是她前世的罪孽太重,這一生才會受苦,所以要多做善事。常常我看到她點燃一支香和一盞油燈跪在灰暗灶膛前的蒲團上前額著地,低聲細語,很少祈求佛祖保佑她減少病痛的折磨,多是求著保佑一大家四代幾十口人能夠平平安安,工作的能夠工作順利,讀書的能夠?qū)W習好考個好學校。最后扶著灶臺艱難的站起來。20xx年的國慶,我回老家看她,帶著相機專門想要給她和外公照相,對著鏡頭她雙手合十習慣性的做了一個禮佛的姿勢,神態(tài)安詳,面容和善慈悲。中秋回家,媽媽翻著以前的老照片對小侄女說:“姍姍,奶奶現(xiàn)在已經(jīng)沒有媽媽了呀。”小侄女才剛一歲,這話更多的是呢喃自語。聽到我覺得很心酸。在未來的某一天,或許我也會說同樣的話。而今天千里之外的我,有時想要為父母做一頓飯,洗洗碗,幫媽媽帶帶小侄女,陪他們買買菜,甚至什么多不做,就是在家呆著。卻發(fā)現(xiàn)能夠為父母做的卻是少之又少,內(nèi)心的愧疚無以言說。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肚子,這叫幫人;一鍋米你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那叫人家?guī)湍恪?BR>    心里有氣有怨,說出來就好了,不管真對真錯,別留著,留日子長了,就長在身體里了。
    一碗水端不平,就只能裝半碗。
    天黑了就是遇到擋不住的大難了,你就得認命,認命不是撂下,是咬著牙挺著,挺到天亮。天亮就是給你希望,你就趕緊起來去往前走,有多大勁就往前走多遠,老天會幫你。別再黑夜里耗著,把神兒都耗盡了,天亮就沒勁了。
    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
    錢要花在有用的地方上錢才值錢。
    二十幾塊錢買個啥?買個吃的一會就吃完了,買本書吃一輩子,好的書下一輩兒又接著吃,上算。
    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想就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兒就看慣了。
    快樂你別嫌小,一個小,兩個加起來,三個加起來,你加到一百試試?快樂就大了,你不能老想著一天有一百個快樂,一輩子能碰上幾個這樣的日子。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六
    很少讀語錄,總覺得語錄放在當時的語境里才更有勁頭,更是味兒??墒欠竭@本書的時候,還是抱著很多想法,一頁頁地翻了下去。倪萍老師畫畫雖是半路出家,雖然我不懂畫,但是看到那一頁頁我覺得真美,真自然。讀著老人從小對她的教導,真實在啊,老人是一腳一腳走出來的智慧,是實踐來的,話老,理卻實在。我想到我那個活到98的老奶奶,我爸爸的奶奶,真不容易,早年守寡拉扯5個孩子長大,一輩子堅強,忍耐,勤勞,聰明,明白了一輩子,那只裹著的小腳同樣走出了真智慧。
    這樣明白的老人真不少,能讓我們繼承的東西也真不少,傳下來就是財富。倪萍老師對姥姥的愛讓我汗顏,我也是在姥姥胳膊上長大的,從小學開始,一到周末就騎自行車跑十來里去找姥姥,她幫我藏了那么多好吃的,多少年了都這樣,可是慢慢我大了,上大學了,畢業(yè)了,結(jié)婚了,生子了,離姥姥越來越遠了,見面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了,講起話來也不知從哪講,親起來也不知怎么親了……是我還不夠用心吧,怎么就忘記了姥姥怎么給予我的愛呢。最悔恨不過是想孝順卻再也沒有機會,而值得慶幸是,如今還來得及,不讓自己隱藏的愛毀于遺憾和無奈,還好,姥姥還在,好好愛,還來得及。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七
    倪萍女士的姥姥活了九十九歲,是一個善良、樂觀、智慧、鬼精鬼精的姥姥。她勤勞能干,一生過的十分充實,她用九十九年的人生經(jīng)歷總結(jié)了一條條"大白話兒"智慧,把一顆心活的真真切切明明白白把所有事想的通透敞亮的姥姥?!独牙颜Z錄》里沒有高大上的語言,里面的每一段文字,都沒有過多的修飾,都是日常交流的大白話,里面的每一個故事都足以觸動現(xiàn)代人本以麻木已久的心中最柔軟的那一個小角落。
    《姥姥語錄》這本書就像一個朋友,教會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姥姥一輩子不動大氣,平靜如水,卻冷暖分明,不燙著誰也不凍誰,多吃一口姥姥說飽了,少吃一口姥姥也說飽了,心和身子都是富有余地的,怎么著都行,沒什么不可以,這是姥姥給別人寬容,姥姥卻說這樣做最寬容的路還是留給了自己。多么聰明豁達的老人,姥姥一輩子也受過不少委屈,也吃了相當多的虧,但她以她的人生尺碼把自己卡在了自我的身軀中,然后自我分解、自我承受著人生的苦。一個大字不識的農(nóng)村老太太,學都沒上過,卻一生都在讀著人生這本大書。她讀懂了善與惡、讀懂了是與非,讀懂了美與丑,她是一個用功的女子,在自己的人生歷盡磨難、飽經(jīng)滄桑之后總結(jié)出來做人要心如海納百川。
    現(xiàn)代社會太多人為了長壽不惜重金把精力花在養(yǎng)生上,但這種想法是單純地把身體看做一臺機器,忘記了身心為一體,像姥姥這樣一輩子平靜如水、心寬似海、懂得管理情緒的人有幾個?所謂養(yǎng)生其實也就是擁有平和的心態(tài)而已。
    姥姥有一輩子的日子辯證法,啥死疙瘩到了她那兒都能順利的解開,找個合適的說法,就讓你信以為真,且心里舒舒坦坦。倪萍女士回憶小時候,好奇一山崖下的河水,因為崖下的河水格外涼爽,夏天孩子們晌午都到那洗澡,有幾年很蹊蹺,洗一個病一個,她好幾次故意往深水里走,讓褲子衣服都濕透,就是想試試水有多深,奇怪的事情發(fā)生了,就是一瞬間,她從姨姥姥家?guī)Щ氐哪且换@子好吃的不見了,明明放在河邊的石頭上,明明四周沒一個人,真是見鬼了,她哭著跑回了家。一籃子油餅,煮雞蛋,一大碗西葫蘆餃子全沒了,在那個人人吃不飽的年代,這意味著"天塌了".姥姥不但沒說她,還笑嘻嘻的安慰她"好哇!鬼也饞啊,她吃了餃子就不吃你了,拿一碗餃子換個小外甥女,上算!"活的多么通透的姥姥,知道什么東西都趕不上人貴,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我常常想不明白,可這些個想不明白的問題讓姥姥一個雞毛蒜皮的比喻使我恍然大悟。
    我很喜歡姥姥的教育方式,姥姥認為,人的一生一定要使出自己所有的勁兒去登上你自己的山頂,一個農(nóng)村老人卻有如此遠見,教孩子努力上進,把自己的子女孫輩個個培育的勤勞優(yōu)秀。姥姥的懷抱真是與眾不同。
    姥姥說:"給別人聽的話就得先替別人想,人家愿不愿意聽,聽了難不難受,高不高興,你看見人家臉上有黑點,你不用直說,人家自己的臉,不比你更清楚嗎?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你要真想說,你就先說自己臉上也有個黑點,人家聽了心里就好受了。"。
    是啊,凡事要替別人想想。
    姥姥說"不管啥事你想不通倒過來就想通了,什么人你看不慣換個個就看慣了。"什么人在姥姥眼里都有長處,壞人身上有好,好人身上有壞,沒有壞透了的人,也沒有好的一點毛病都沒有的人。姥姥的心如春天的陽光般暖人,大字不識一個的姥姥說的話就像天籟之聲,我細細的品讀著,讓姥姥的精神氣兒和智慧深深刻進我的心中。有學歷的人不一定有文化,沒學歷的人不一定沒文化。這句話說的就是書中的姥姥。她告訴我一個又一個真理,讓我明白了人這一生中,快樂就是福氣。
    一個大難擔過、大福也享過、從從容容地過了九十九年的老人,道出了平常生活中的小道理,讓我悟出來人生中應有的心態(tài),學會了微笑面對生活。這是一本內(nèi)容很美很善良的書。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八
    毫不夸張,這就是我第一次讀《姥姥語錄》的反應。發(fā)自內(nèi)心的感動。無論是姥姥的只言片語,還是兩代人的對話,句句都能戳到自己心中最柔軟的地方??粗睦牙?,我腦海里盡是遠在山東的我的姥姥。我想,也正是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親愛的姥姥,都有難忘幸福的童年,才更使得這本書能喚起作者這么多的共鳴。
    時間都去哪兒了?似一塊鵝卵石,扔到水里,換來記憶的'一片漣漪。那些我們不曾想割舍的過去,也在歲月的流沙中,伴著想念,漸行漸遠了。
    至于倪萍姥姥的“語錄”,也自然地流露出了歲月在一位普通農(nóng)村婦女身上留下的智慧和偉大。“人的手不能輕易伸,只有一件事可以把手伸出來,救命的事兒!”“吃一輩子小虧,站了一輩子大便宜……一輩子沒有大幸福,小幸福一天一個?!薄翱可缴降梗咳巳死???縼砜咳ツ憔桶l(fā)現(xiàn)了,最后你靠的是你自己?!边@些人生哲理、生活經(jīng)驗都是大白話的,但句句讓人信,讓人服,讓人不自覺地摘錄下來,作為座右銘常伴左右。
    樸實的語言,真情的流露,思想的共鳴,使我越發(fā)的喜歡這本書。這個活的明白的小腳老太太,身上有太多值得我們年輕一代學習的地方。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九
    高考前一星期,我回家見到姥姥,她老人家拉著我的手,讓我送她回家,我答應她,等下星期高考完帶她回家。
    考完到家,我問,姥姥回家了?我媽立刻就淚崩了,我的眼淚也流個不停,沒表情,沒意識,木木的聽我媽把姥姥去世下葬的經(jīng)過講了一遍,老媽滿滿的自責和懊悔,畢竟姥姥是在我家住著發(fā)的急病……怕影響我高考就沒告訴我。有時我也慶幸沒能送姥姥走最后一程,沒能見到她躺下的樣子,我的腦海里才留住了姥姥一貫的倔強老太太模樣。
    隨著時光的流逝,老人去了,孩子們大了,大炕拆了…可不變的是對姥姥家的那種情感,那種印在骨子里的幸福感!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
    其實在張校長發(fā)這條信息之前,我們的杜老師就已經(jīng)讓我們閱讀《姥姥語錄》了。
    這是一本充滿愛和善的書,字里行間都是一些小到不能再小的`事情:包包子,撿麥穗,聊閑話……但卻在作者的筆下生動了起來,如果沒有對姥姥那份無微不至的愛,對生活的感觸深厚,怎么會寫出那么生動,那么活躍,那么活躍;更激活了心中對愛的理解,對孝的理解,對人和生命的理解。
    這本書啟發(fā)了我兩點:一是姥姥的智慧;而是作者的孝心。
    姥姥那些智慧的語言和比喻令我印象極為深刻,其中,就有這么一句:
    “有一碗米給人家吃,自己餓著,這叫幫人;有一鍋米吃不了,給人家盛一碗,這叫別人幫你?!蔽乙婚_始對后半句很奇怪,給別人盛飯,怎么能叫別人幫你呢?后來想了想,正因為是有了前一句“有一鍋米自己吃不了”,這句話才能讓人想通,姥姥的智慧真是博大啊。
    作者為了能讓97歲的姥姥能有些事做,讓姥姥剝瓜子來掙錢,作者是想讓姥姥快樂地過完一輩子;為了能讓姥姥補補身體,補品從幾元一斤買到幾千一斤,為了能讓姥姥開心,作者真是費盡心思。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著家人還健在,只要讓長輩感到滿足,幸福,這即是孝了。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一
    今天,我讀了倪萍的《姥姥語錄》,這本書沒有華麗的語言,書中的姥姥,不是遙不可及的偉人,也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靈,她就是我們身邊可親可近的普通老人,但就是這樣的一個樸素老人,她就像一桿稱,讓我遇事在上面稱一稱,便明白了幾斤幾兩,讓我心中有數(shù)。
    有這樣的一個老人,好像一張刷不爆的銀行卡,告訴了我們無窮的人生道理,讓我品嘗了姥姥至始到終的善良,也慷慨地給我們一筆又一筆精神財富,讓我懂得了無限風光在險峰,讓我知道了工作就像是爬山,要想達到頂峰,不僅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需要我們以積極、自信的心態(tài)去面對,更需要我們擁有超常的毅力和忍耐力。
    讀完這本書,我懂得了人生要多讀書,學無止境;讓我明白了路漫漫而修遠,堅定了勇攀高峰的信念;讓我知道了保持自我,知足常樂,享受當下美好生活的重要;聚集身邊的小幸福,品味生活的大快樂。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二
    姥姥說:“人的肚子不怕餓,沒有稠的就喝點稀的,沒有稀的喝水也死不了。眼睛可不能餓著,眼要是見不著好東西,慢慢地心就瞎了,心瞎了,人就沒用了。眼要是吃不飽,人就像個傻子?!毕襁@樣簡單樸素卻有蘊含大哲理的話,姥姥經(jīng)常說,或許我們每人家里都有像這樣的一個“姥姥”。
    姥姥語錄讀后感篇十三
    一口氣聽完了《姥姥語錄》,倪萍通過她的嘴轉(zhuǎn)述著姥姥的話。
    書里沒有姥姥的照片,但我隱約間看得到姥姥的模樣——一個活得明白的老太太。倪萍的《日子》我沒看過,但我相信,就算她出書為了賺錢,只要是她親自寫的,就一定會受用。扉頁上微笑著早年的照片,和藹、可近,百度倪萍,看到她近期的照片,不再是幸福滋潤的臨家大姐,而是臃腫的面容上堆積著生活中的經(jīng)過風霜雨雪吹刮后的印記。倪萍是為一大家人忙前忙后的'女人,為了兒子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是一個天蹋了可以擎天的女人,是一個心里、肩上承載太多的女人,她是一個大女人。她講她的姥姥,讓我想起我的奶奶。
    奶奶說的話沒有倪萍轉(zhuǎn)述姥姥語錄的精彩,但是理兒是一樣的。小時候,奶奶分圓面包,用手掰肯定是掰不勻的,奶奶總是把大的一半分給姐姐,我拿著雖然嘴不說但心里不高興(不然不能現(xiàn)在還記得,這件事在當時的我看可是件大事),奶奶給我那一半的時候會說,“大半小半其實就差一口”。這句話已經(jīng)烙在我心里,但凡自己吃點虧的時候,就會想起這句話。奶奶通常把人懂事、謙讓類似的態(tài)度說成“心眼兒好使”,我出來上學、工作,用奶話說“見大世面”,奶都歸功于我心眼兒好使,她說“心眼兒好使的人,將來錯不了”。
    印象中的奶奶總是有還不完的人情,誰對她好一點,她會記一輩子,我現(xiàn)在回去,八十多的奶奶還會念叨著我爸小時侯誰對他好了,說人家是好人,可處的人,可要記住人家,奶奶的世界里似乎都是對她有恩的人。原來,我對生活一直心存感恩的態(tài)度源自于奶奶。奶奶沒上過一天書,但是現(xiàn)在可以讀圣經(jīng),她是個有心人,好學的人,崇尚知識。聽媽說,我一出生,奶就在我枕頭底下放本。我剛聽懂話的時候奶奶總是逗我,“明長大了要上大學,奶奶帶著暖瓶、臉盤送明到火車站,明跟奶奶說再見……”,每次說到這的時候我就哭,他們就笑。誰知奶奶逗我的一句玩笑在我幼小的心靈里播下了種子,我從小就知道自己要上大學?!棠痰墓适逻€有好多。剛給姑姑電話,讓她帶我給奶奶500塊錢,雖然知道她不缺錢,沒有花錢的地方,她的錢總是給“對她有恩的人”。
    但給了她,變成她的了,她給別人更理直氣壯了,給了她,我心里能舒服一些。錢已經(jīng)不是錢,是一種感情的表達,是一種情緒的宣泄?!皹溆o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趁親人還健在,通過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感情,為自己獲得未來的一份安寧?!独牙颜Z錄》提醒我,及時愛我的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