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門蘇教版位置教案(案例13篇)

字號:

    教案可以促進教師的教學反思和教學成長,有助于提高教學效果和學生學習效果。編寫教案時需要考慮學生的年齡、認知能力和學習特點等因素。這些教案范文是經(jīng)過教師實際教學實踐檢驗過的,可信度較高。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一
    主備人:班級:小組名:學習主人:
    學習內容:蘇教版小學數(shù)學四年級下冊98頁例1、“練一練”及練習十五2、3題。
    學習目標:能自主探索知道確定第幾列第幾行的規(guī)則,理解數(shù)對的含義,會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
    學習重點、難點:理解數(shù)對的含義,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
    導學案使用提示:
    1、結合課本p98的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完成導學案一至三部分,并進行對學。
    2、做導學案時,要一做一思考,認真思考問題,做好標記,展示時各抒己見。
    一、知識鏈接
    數(shù)一數(shù)上面的平面圖,豎排有()排,橫排有()排。
    二、合作探究
    自學課本第98頁的內容,完成下列各題。
    1、認真觀察平面圖,找出小軍的位置。
    (1)、數(shù)一數(shù)平面圖一共有多少列?有多少行?
    (2)、認真觀察第幾列,第幾行是按怎樣的順序數(shù)的?
    (3)、小軍坐在第__列,第__行。
    2、認識數(shù)對
    (1)、小軍坐在第__列第__行,可以用數(shù)對____表示。
    (2)、數(shù)對小括號中哪個數(shù)表示列數(shù),哪個數(shù)表示行數(shù)。
    3、數(shù)對的讀法與寫法
    (1)、數(shù)對(4,3)讀作:數(shù)對四三,也可以直接讀()。
    (2)書寫時,用()把代表列數(shù)和行數(shù)的數(shù)或字母括起來,并用()隔開。
    4、總結
    (1)、通過學習,我知道了,通常把豎排叫作__,橫排叫作__。一般情況下,確定第幾列要從__向__數(shù),確定第幾行要從__向__數(shù)。
    (2)、數(shù)對中的()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個數(shù)表示第幾行,兩個數(shù)之要用()隔開,并且兩個數(shù)的外面要用()括起來。
    三、學以致用
    1、在上圖中找出第2列第4行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6,5)表示圖中第__列第__行的位置。
    2、用數(shù)對表示下面4塊陰影方格的位置。
    四、達標檢測
    1、畫出同學們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他們的位置。
    (1)小英在第4列第5行(,)。
    (2)小麗在第2列第4行(,)。
    (3)小紅的位置是(6,)。
    2、(4,3)讀作()。
    (6,5)讀作()。
    五、課后反思
    說說這節(jié)課你知道了什么?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二
    教學目標:
    1、結合具體情境,初步理解北偏東(西),南偏東(西)的含義,會用角度表示方向,掌握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2、讓學生經(jīng)歷用方向和距離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的探索過程,進一步培養(yǎng)觀察能力、識圖能力和有條理地進行表達的能力,發(fā)展空間觀念。
    3、在確定物體位置的過程中,感受數(shù)學與生活密切聯(lián)系,獲得成功的體驗,樹立學好數(shù)學的信心,并進一步滲透學習習慣及文明習慣教育。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難點:用角度表示方向。
    教具、學具準備:多媒體,課件,量角器等。
    教法、學法:
    情境引入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教學過程:
    一、課前談話:
    學生交流。
    學生交流。
    上課!
    二、探究新知:
    1、情境引入,揭示課題
    出示地圖:
    學生交流。
    生:南苑小學在永豐街小學的正南方向1500米處。
    師:你怎么知道是1500米遠的?
    生解釋。
    師:聽明白了嗎?誰還想再說一說?指名說。
    師:(課件演示)平面圖右下角的這個叫做圖例,它說明圖上一格距離表示實際距離500米,南苑小學離永豐街小學有3格距離,說明實際距離包含3個500米,也就是1500米。同學們觀察真仔細,也很愛動腦筋,精確地描述了南苑小學的具體位置(課件出示)。
    誰能再來說一說南苑小學的具體位置?
    指名說。
    師:要想精確描述南苑小學的具體位置,必須說清楚什么條件?
    學生回答,師:要想精確地描述南苑小學的具體位置,既要指明方向又要說清距離。板書:方向距離。
    師: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根據(jù)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
    板書課題。
    2、教學北偏東(西)南偏東(西)
    師:誰能描述一下北門小學在永豐街小學的什么位置?
    生:北門小學在東北方向米處。
    指名說。
    指名說。
    那東南方向和西南方向呢?師課件演示。
    同位互說,指名說。
    3、教學用角度表示方向
    師:以南北為主要方向,誰能再來說一說北門小學在永豐街小學的什么位置?
    生:北門小學在永豐街小學北偏東方向2000米處。(課件出示)
    師:描述得非常正確,再觀察,市政府在永豐街小學的什么位置?
    生:市政府在永豐街小學北偏東方向2000米處。(課件出示)
    學生質疑。指名說。(預設:他們不在同一個位置,這樣描述不精確。)
    師:怎樣才能更精確更具體地描述北門小學和市政府的具體位置呢?
    學生同位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預設:它們偏北的角度不一樣,描述時最好能加上角度。
    師:你認為呢?
    再指名說。
    師:雖然它們都是北偏東方向,但是偏離的角度不同,所以要想精確地確定它們的具體位置,只說清方向和距離還不夠,必須還要知道它們偏離的角度。
    誰上臺指一指,北門小學北偏東偏離的角度是哪個?
    生上臺指,師:王老師準備了一張作業(yè)紙和量角器,誰愿意上臺來為大家量一量?
    生上臺演示如何量角,引導學生評價。
    師:量角方法規(guī)范,語言敘述完整,量得角度準確,掌聲送給他。
    生:北門小學在永豐街小學的北偏東30方向2000米處。
    師:描述精確,語言完整,掌聲送給他,誰還能再來說一說?
    指名說。課件演示,師示范說:以永豐街小學為觀測點,北門小學在永豐街小學的北偏東30方向2000米處。
    同位互說。
    師:那市政府呢?
    指名說。(課件出示)市政府在永豐街小學的北偏東45方向2000米處。
    師:同學們仔細回顧一下,我們是怎樣精確確定北門小學和市政府的具體位置的?
    學生交流,師小結:在確定位置時,要說清方向以及偏離的角度,還要說清距離。
    4、嘗試練習
    師:真棒,你們探究出了用角度表示方向的方法,從而更精確地描述了物體的具體位置。請同學們用這種方法精確表示出同心幼兒園和八中在永豐街小學的什么位置。
    獨立完成在一號作業(yè)紙上。
    展示訂正:他做得對嗎?你是怎樣精確確定同心幼兒園的位置的?你認為他說得怎么樣?生評價。
    5、小結
    同位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學生質疑。
    師:同學們已經(jīng)掌握了精確確定位置的方法,接下來我們就運用今天學習的知識來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三、鞏固練習。
    1、自主練習第一題
    拿出一號作業(yè)紙,獨立思考,填寫答案。
    學生完成后,展示訂正,師:他做得對嗎?
    師:你是怎么得到汶上的位置的?生說想法。
    師:你認為他說得怎么樣?學生評價。
    師:做全對的同學請舉手!真棒!
    展示錯例:你認為他做得怎么樣?錯在哪兒了?如何改?
    飛機a在()偏()()方向千米處。
    學生交流,師:你是怎么想的?學生說想法。
    出示飛機b、c、d的位置,師:請同學們在圖中標示出這三架飛機的具體位置。
    學生獨立完成,展示訂正。
    師:他做得對嗎?你是怎么找到飛機c的位置的?他說得怎么樣?做全對的同學請舉手。
    (課件出示平面圖)
    同位互相說一說,指名說。
    師:那老師有疑問了?(課件出示)為什么同一地點位置的描述不一樣呢?
    生解釋。
    師:我們在確定某點的位置時觀測點不同,位置的描述也不同,所以確定某個點的位置時一定要找準觀測點。
    四、課堂小結。
    學生交流。
    師:在確定位置時,要先確定觀測點,然后指明方向以及偏離的角度,再說清距離,才能精確地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這種確定位置的方法在我們的生活中的運用非常廣泛,同學們可以運用今天學習的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三
    1、通過游戲活動,增強學生方向、平移和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提高技能綜合能力。
    2、使學生通過游戲活動能放松身心,愉悅心情,并在游戲過程中增長知識,出智慧。
    教學重點
    增強學生方向、平移和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
    教學難點
    增強學生方向、平移和確定位置的有關知識,提高技能綜合能力。
    教具準備
    方格紙、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說一說。
    出示:
    (1)(2)
    要求:
    (1)分別說一說“向平移()格;
    (2)你是怎樣觀察的?
    2、找一找,畫一畫。
    出示:
    (1)觀察圖示,收集信息。
    (2)說一說這幅圖的”四面八方“。
    通過學生回答,復習”四面八方“知識。即東、南、西、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二、游戲活動
    1、猜猜我在哪兒。
    (1)出示掛圖:
    (2)游戲方法。
    說一說:我把棋子先向東平移2格,再向南平移3格,最后向西平移5格。
    移一移:根據(jù)以上要求,教師引導學生移動棋子。
    步驟要求:
    1)確定方向;
    2)數(shù)方格;
    3)畫標示符號。
    (3)游戲活動。
    讓學生2人一組,開始游戲。
    要求做到:說一說-移一移-猜一猜。
    2、貓抓老鼠。
    “貓抓老鼠”數(shù)學游戲涉及的知識雖然不多,但游戲結果的不確定性,反而對學生具有強烈的吸引里。游戲能放松身心,愉悅心情,游戲也能增長知識,出智慧。
    游戲“貓抓老鼠”活動過程:
    (1)分組。一般2人一組或4人一組。
    (2)學具準備。一組一個棋盤,2個棋子(貓和鼠),一枚硬幣。
    (3)游戲規(guī)則。
    兩個輪流投擲硬幣,分別移動棋子。如果硬幣正面朝上,棋子可以平移一格或二格;如果硬幣反面朝上,則原地不動。
    (4)學生開始游戲活動,教師巡視指導,或參與活動。
    游戲結束,讓學生結合游戲結果說一說,貓究竟有沒有必勝的策略。
    三、選用作業(yè)
    小黑板上的作業(yè)。
    四、作業(yè)設計
    1、“五星級”對應的練習。
    2、口算書對應的練習。
    五、板書設計
    練習課
    1、猜猜我在哪兒。
    2、貓抓老鼠。
    教學后記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四
    活動目標:
    1、在具體情境中學會用“第幾排第幾個”“第幾組第幾個”“第幾層第幾個”等方式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能初步根據(jù)平面位置確定物體。
    2、在活動中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和推理能力。
    3、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活動過程:
    一、活動引入
    師:這節(jié)課,老師想給大家重新排座位,請大家根據(jù)拿到的座位號找座位。
    二、學生活動
    1、明確要求。師:在找座位之前,大家有什么問題嗎?(結合學生的提問介紹哪是第一組,哪是第一個。)
    2、找座位。提出:先觀察自己座位的大概位置,再輕輕地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來。
    3、描述位置。
    提問:請每個同學找到自己最好的朋友,看坐在第幾組第幾個?
    4、歸納小結。
    講述:剛才我們是用“第幾組第幾個”來確定同學的位置。(板書課題)用這種方法確定位置時,先要確定哪是第1組,哪是第1個。
    5、“試一試”。(出示小動物做操圖。)
    提問:站在第1排第1個的是誰?你為什么這樣認為?
    誰站在第2排第3個?紅色的小兔站在第幾排第幾個?
    請每個同學選兩個自己最喜歡的小動物,告訴同桌它們站在第幾排第幾個。
    三、解決問題
    1、找“第幾層第幾號”。
    出示圖片,畫外音:“歡迎小朋友們來做客!我是小猴,我住在第2層第3號房間?!?BR>    師:由小猴的話你知道哪是第1層第1號嗎?
    (同桌學生互相說一說每個小動物住在第幾層第幾號。)
    2、找“第幾層第幾本”。
    幫忙找書:請幫我拿《新華字典》,說出它的位置。
    分別說出《成語詞典》《數(shù)學家的故事》放在第幾層第幾本。找自己喜歡的書。
    3、“找地雷”游戲。
    4、到電影院找座位。
    5、聯(lián)系生活:在生活中哪些地方需要確定位置?
    四、應用拓展
    涂色游戲:學生在紙上按照指定的位置涂色,涂完了看看像什么。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科學探究目標:
    1、能選擇參照物,并能準確地、定性地描述一個給定物體的相對位置(前后、左右、遠近、東西、南北等)。
    2、會使用平面圖,能在圖上找到自己要去的位置。
    3、能根據(jù)從甲地去乙地的語言描述,畫出相應的路線圖,并按圖設法找到相應的地點。
    4、能用一些表示方位的術語清晰地描述自己的位置。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1、愿意把自己描述物體的方法告訴其他同學;并且愿意傾聽別人是怎樣描述物體位置的方法。
    2、能夠與本組其他同學合作共同做好各項活動。
    3、對搜集各種各樣的地圖感興趣,并發(fā)現(xiàn)他們各自的特點。
    科學知識目標:
    1、能夠說出要確定一個物體的位置需要有參照物、方向和距離。
    2、能夠說出通用地圖的'主要標識的功用。(東南西北,比例尺,一般標記等。)
    其他目標:
    1、能簡單描述從甲地去乙地的地圖的大體制作過程,能聯(lián)系實際說出自己家或經(jīng)常去的某一地方的位置。
    2、愿意嘗試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方位問題。
    3、能夠找出現(xiàn)代科學技術如何幫助人們準確確定物體位置的實例。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準備:各種小物件(尺子、筆、塑料塊、小木塊、小球、書等等)。紅色小方塊。地形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記憶游戲。
    1、每組分發(fā)一些小物件(用小塑盒裝好)。在10秒鐘內盡可能地記住桌上的物件的位置。轉過身去,由另一同學迅速改變桌上物體原來的位置。
    2、再轉回來,說出桌上物體的位置發(fā)生了哪些變化。
    3、引導學生了解:一個物體的位置是相對于另一個物體來說的,另一個物體就是這個物體的參照物。
    二、在圖上找位置——歡迎你到我家來。
    每組分發(fā)一張晉州市地圖,
    1、請每位同學找到自己學校和自己家的具體位置。
    2、通過觀察地圖,你知道了什么?有什么問題?(學生會討論關于方位描述、比例尺、圖形符號等方面的問題。)
    三、分析我校校園的地圖。
    (小組活動:弄清東西南北各個方向,北校門和南校門的位置,在200畝的校園范圍內,建筑物和綠化帶的分布情況。)
    第二課時
    一、在校園內開展找紅色小方塊的比賽。
    每組分發(fā)一張標有紅色小方塊位置的校園地圖,同學們根據(jù)地圖的指示在規(guī)定時間內分散到校園各個角落尋找紅色小方塊,老師做計時的工作,看哪個組最快最準。
    準備工作:
    1、提醒同學們注意安全。
    2、不要打擾其他班上課。
    3、教師根據(jù)具體情況在小方塊旁邊標明距離。學生根據(jù)比例尺進行推算。
    二、小結,公布比賽結果,對所有同學予以鼓勵。
    三、布置課外活動:
    1、收集各種地圖。
    2、給同學畫一張從學校到自己家的路線圖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找因數(shù),觀察它們的特點,初步理解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含義。
    2、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比較、抽象、概括能力,通過探索找出尋找質數(shù)的簡單的方法。
    3、使學生初步認識數(shù)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體驗數(shù)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
    教學重點:
    在教學活動中,幫助學生理解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
    教學難點:
    培養(yǎng)孩子的觀察,通過探索找出尋找質數(shù)的簡單的方法。
    教具準備:
    投影儀、小正方形紙片等。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先復習自然數(shù)按能不能被2整除的分類。
    2、教師引入:同學們已經(jīng)學習并掌握了找因數(shù)的方法,這一節(jié)課,我們再一起學習找質數(shù)。
    板書課題:找質數(shù)。
    二、組織活動,探索新知。
    活動:拼一拼。
    1、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長方形,看誰拼的方法多,動作還快。
    (同桌用12個小正方形拼長方形,可以合作,并完成書第10頁的表格。)。
    2、學生匯報,教師填表(投影出示下表)。
    小正方形個數(shù)(n)拼成的長方形種數(shù)n的因數(shù)。
    (1)讓學生觀察左表中各數(shù)的因數(shù),看看有什么發(fā)現(xiàn)?
    (2)結合上面的發(fā)現(xiàn),將2—12各數(shù)分為兩類,說一說這兩類數(shù)分別有什么特點。
    3、教師提示質數(shù)和合數(shù)的意義。
    一個數(shù)只有1和它本身兩個因數(shù),這個數(shù)叫做質數(shù);。
    一個數(shù)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還有別的因數(shù),這個數(shù)叫做合數(shù)。
    4、教師:1是質數(shù)還是合數(shù)呢?(1既不是質數(shù),也不是合數(shù)。)。
    三、鞏固練習(做一做)。
    2、完成課件練一練1、2題。
    四、總結。
    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你還有什么要問的?
    五、作業(yè)。
    優(yōu)化作業(yè)。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七
    本課教學努力體現(xiàn)了《數(shù)學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并盡力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fā),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節(jié)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并充分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學習數(shù)學,理解、體會到數(shù)學就在身邊,感受數(shù)學的趣味和作用,培養(yǎng)實踐能力。
    1、設計了找座位和擺圖形、當郵遞員的游戲,寓數(shù)學內容與游戲中,在游戲中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在一開始找位置的游戲中,有三個學生一開始無法找到自己的座位,學生發(fā)現(xiàn)是因為缺了數(shù)據(jù)而無法找到,找到自己的座位不僅要知道第幾組還要知道第幾個。
    在擺圖形游戲中,我指定第幾排第幾個,學生在相應的格子里擺圖形,并適量安排一些可能混淆、可以比較的位置,如第3排第5個與第5排第3個、第2排第6個與第6排第2個,這樣不僅有助于掌握確定位置的知識,還進一步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的方法是科學與合理的。
    2、在生活情境里應用確定位置的知識。
    如“找電影院座位”的活動,為了解決“找座位的方法”等難點,利用課件演示創(chuàng)設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地融入問題中,積極地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解決難點,掌握“找電影院座位”的基本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shù)學的自信心。
    3、本課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1)比如在第一次教學第幾排第幾個時,我問學生是怎么數(shù)排的?怎么數(shù)個的?學生能夠數(shù)出來,但是卻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是怎么數(shù)的。在第二次教學的時候,我改變了問法:你知道是從哪里往哪里數(shù)排的?從哪邊往哪邊數(shù)個的?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比較順利、容易的表達了出來。
    (2)在教學完這一課后,大家評完課后,我又有了新的設想:
    比如:在讓學生選電影票的這個環(huán)節(jié)中,我可以這樣開放設計:在3排7號、3排8號、3排9號這3張票中,你和你的好朋友去看電影,你會選擇哪兩張?這樣答案就多了,可以選3排7號、3排8號或3排8號、3排9號只要去第一個劇場就可以坐在一起;可以選3排7號、3排9號去第二個劇場就可以坐在一起,也可以選3排7號、3排8號不坐在一起。這樣學生的思路會更寬。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八
    1.明確方位詞語“左右”表示的意思,能夠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2.通過生活中經(jīng)驗認識自身的“左右”,以自身的左右為標準,描述物體的位置,并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3.通過生動有趣的數(shù)學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shù)學的樂趣,增強對數(shù)學學習的興趣。
    本課教學目標是明確方位詞語“左右“的意思,能用準確的語言表述物體的位置,初步體會位置與順序的相對性,初步建立空間觀念。
    建立左右的標準,左、右標準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能準確地用左右描述物體的位置。
    課件、水果卡片。
    (一)謎語引入,激發(fā)興趣出示謎語:兩棵小樹十個杈,不長葉子不開花。能寫能算還會畫,天天干活不說話。揭示謎底:雙手。
    (二)聯(lián)系左右手,認識左右方位詞
    1.讓學生在小組內舉例說一說生活中左手可以做什么?右手可以做什么?
    【設計意圖:注重從學生的實際經(jīng)驗出發(fā),利用生活實例讓他們初步區(qū)分左右。】
    1.教師板書漢字:“左、右”,學生說一說怎樣區(qū)分兩個字。
    2.教師借助ppt介紹“左、右”漢字的演變。左和右,是兩個象形字,就像兩只伸出來的手形一樣。后來,人們在手形下面加一個“工”字,表示左手,意思是說左手可以輔助做工。在手形下面加一個“口”字,表示方位名詞,與左相對,凡是在左手的一邊就叫“左邊”,在右手的一邊就叫“右邊”。
    【設計意圖:追根溯源,了解在文字發(fā)展史的基礎上來理解表示方位的詞“左、右”?!?BR>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九
    主題目標:
    1、學生初步知道學校是一個可愛的地方。
    2、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喜歡上學,并且學會利用學校中的各種設施來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重點:認識學校,了解自己所在學校的環(huán)境
    活動難點:會利用學校中的各種設施來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彩筆、鉛筆、紙、相機、參觀需要的手持擴音器等
    活動課時:2課
    第一課時
    主題目標:
    1、學生初步知道學校是一個可愛的地方。2、學生愛學校、愛學習、喜歡上學,并且學會利用學校中的各種設施來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重點:認識學校,了解自己所在學校的環(huán)境
    活動難點:會利用學校中的各種設施來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彩筆、鉛筆、紙、相機、參觀需要的手持擴音器等
    活動進行:
    活動小結:可以在學生小組總結的基礎上,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匯報,盡量讓每個學生都能參加匯報活動,教師可以做一個聽眾,讓學生選出會議的主持人。
    第二課時
    活動目標:1、了解學校,喜歡學校;2、對周圍環(huán)境感興趣,學習了解新環(huán)境的方法;3、學習利用學校的設施解決問題。
    活動重點:認識學校,了解自己所在學校的環(huán)境
    活動難點:會利用學校中的各種設施來解決自己學習和生活中的問題。
    活動準備:彩筆、鉛筆、紙、
    活動過程:
    活動進行:
    1、師:小朋友們好!你們知道學校的哪些情況呢?2、師:剛才我們和自己的學校有了一次親密的接觸,小朋友們可以把自己在參觀中看到的、聽到的,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梢宰约涸O計,也可以合作完成。3、“我的發(fā)現(xiàn)”匯報交流(1)、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2)、高年級的同學挑戰(zhàn)小朋友,讓小朋友回答問題。4、設計展示(1)、讓學生自己將作品貼在“我的展示臺”上(2)、學生互相觀看交流,并評議。5、活動延伸:(1)、將學生各種形式的匯報展示出來,辦一個墻報或編成一個冊子,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設計封面、裝訂等。(2)、開展以“我心中的學?!睘橹黝}的畫展、作品展等。(3)、與美工課、語文課以及其它班級活動結合進行。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十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適用于中等學生
    3.教學內容分析
    教材第2―4 頁
    4.教學目標
    1、掌握圓各部分名稱以及圓的特征;會用圓規(guī)畫圓。
    2、借助動手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滲透知識來源于實踐、學習的目的在于應用的思想。
    5.教學難點分析 掌握圓各部分名稱以及圓的特征,借助動手操作活動,培養(yǎng)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6.教學課時 一課時
    7.教學過程
    談話引入:今天非常高興能和同學們一起來學習、研究一個數(shù)學問題。我們以前已經(jīng)初步認識了圓,你能找出生活中哪些物品的形狀是圓的嗎? 師(檢查課前準備):看來大家平時非常留心觀察。課前請同學們畫兩個大小不同的圓,并把它們剪下來,你們準備好了嗎? 師:把它們舉起來,大家互相看一看。回想自己畫圓、剪圓的過程,你能說說圓是什么樣子的嗎?(師一手拿一個圓)(留給學生充分的思考交流的時間) 師:同學們觀察得真仔細。圓的邊是彎曲的,跟以前學的長方形、正方形的邊是不同的。今天我們就來研究這種平面上的曲線圖形。(板書課題)
    1、教師引導:圓里究竟藏有什么秘密呢?下面我們來做一個小實驗。把你的圓對折,再對折,多折幾次,把折痕畫出來,看看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并把你的發(fā)現(xiàn)在小組里匯報。最后看看誰的收獲多。(留時1 分鐘)
    2、師:你們組觀察得真仔細!大家的發(fā)現(xiàn)可真不少,現(xiàn)在我們就把剛才的發(fā)現(xiàn)整理一下。
    3、展示探究結果。結合多媒體課件輔助,完整認識圓的特征 師問:誰來告訴老師,你有哪些新發(fā)現(xiàn)?你怎樣發(fā)現(xiàn)的?(大約 8 分鐘) 結合學生交流、匯報探究結果,及時引導梳理。主要從圓的圓心、半徑、直徑、等方面來認識。這里特別要注意通過板書幫助學生進行新知的有目的的整理。
    1、基本練習(4 分鐘)
    2、應用練習。(10 分鐘)
    〈1〉車輪為什么做成圓形的,車軸應安裝在哪?如果車輪制成方形的、三角形的,我們坐上去會是什么感覺呢?結合課件演示 〈2〉你能用今天學習的圓的知識去解釋一些生活現(xiàn)象嗎? a:舉行篝火晚會時,人們總是不知不覺會圍成一個圓形,為什么? b:平靜的湖面扔一小石子,會有什么變化?為什么? c:月餅為一般都做成圓形的,為什么? 小結:看來生活中的很多現(xiàn)象,都蘊含著豐富的道理,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來認識它,解釋它、運用它。
    3、游戲(猜謎語):
    師:同學們學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累了,我們來輕松一下吧。老師給大家猜一個謎語:有一個人在一片青草地上釘了一根木樁,用一根繩子拴了一只羊在那里。(利用電腦配上畫面) 問題一:羊吃草的情況與今天學的知識有關嗎?我們來看一看羊吃草的最大范圍有多大好嗎?(用電腦演示羊拉緊繩子旋轉一周的情況,讓學生直觀的看到原來羊能吃到的草的`最大范圍是一個圓。) 問題二:拴羊的繩子與這個圓有什么關系嗎?(是這個圓的半徑) 問題三:釘在那兒的木樁是這個圓的什么呢?(是這個圓的圓心) 問題四:如果要讓這個羊吃草的范圍更大一點可以怎么辦?(把繩子放長一點,也就是把半徑擴大) 問題五:如果要讓羊到另外一個地方去吃草,可怎么辦?(可以把木樁移動一個地方,也就是移動圓心的位置), 問題六:這說明圓的半徑與圓心與圓有什么關系呢?(圓的半徑?jīng)Q定了圓的大小,而圓的圓心可以決定圓的位置。)
    1、質疑 (籃球是圓形嗎?表示圓心、半徑和直徑的字母可以隨意改變嗎?)
    2、這節(jié)課你都學會了什么? 不管怎么說,老師覺得同學們的學習表現(xiàn)是不錯的,所以我提議:我們一起伸出手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句號是圓形的)
    3、延伸:
    1、用圓作畫。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十一
    1 知識與技能:
    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認識行與列,初步理解數(shù)對的含義;
    能在具體情境中用數(shù)對表示物體的位置。
    2過程與方法:
    使學生經(jīng)歷從已有經(jīng)驗到用數(shù)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體驗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必要性和簡潔性。
    3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
    滲透“數(shù)形結合”的思想,發(fā)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產(chǎn)生對數(shù)學的親切感。
    1 教學重點
    經(jīng)歷用數(shù)對確定物體位置的探索過程,知道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方法。
    2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數(shù)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多媒體設備
    教學過程設計
    1 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師】課件出示多媒體教室上課情境圖。
    【師】這是上多媒體課的情景,每一個同學都有一個單獨桌子,教室的前面 是一個控制臺,控制臺的左下方是一個座位表。如果哪個同學有問題要問老師,只要按一下秘書桌上的按鈕,座位表上相應位置的紅燈就會點亮,老師就知道誰要發(fā)言。
    【師】播放動畫。這時,紅燈亮了,是誰提問了呢?
    【生】(看課件中紅燈亮的位置)是張亮在提問。
    【師】那同學們,你們想知道哪一位同學是張亮嗎?那們就來找一找吧。
    這節(jié)課我們就一起來進一步學習“確定位置”。
    【板書】第二章 位置 第1節(jié) 確定位置
    2 探索新知
    [1]尋找張亮的位置
    【師】課件展示多媒體教室全景大圖,請同學們仔細研究座位表和同學們座位間的關系,找一找哪一位同學是張亮??梢钥唇滩?9頁,在教材上標出張亮同學的位置。
    【生】在教材上尋找張亮的位置。
    【師】說一說,你是怎么知道這就是張亮呢?
    【生】紅燈亮的是第二列第三行,學生座位中第二列第行的就是張亮。
    [2]明確行列的含義
    【師】張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嗎?
    【師】同學們,張亮是在第二列第三行嗎?
    【生】是。
    【板書】(第2列、第3行)
    [3]認識數(shù)對
    【師】為了表示方便,表示位置我們還可以用“數(shù)對”來表示。括號中第一個數(shù)字表示列,第二個數(shù)字表示行,中間用逗號隔開。張亮在第2列、第3行的位置,可以用數(shù)對(2,3)表示。
    【師】根據(jù)描述的習慣,你認為括號里這兩個數(shù)各表示什么?
    【生】括號里的第一個數(shù)表示第幾列,第二個數(shù)表示第幾行。
    【板書】(2,3)
    [4]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
    【師】你能用數(shù)對來表示王艷同學的位置嗎?
    【生】王艷的位置用數(shù)對表示是(3,4)。
    【師】括號里的3和4表示什么呢?
    【生】3表示王艷在第三列,4表示在第四行。
    【師】你們能不能用數(shù)對表示趙雪的位置呢?
    【生】趙雪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數(shù)對表示是(4,3)。
    【師】括號里的4和3表示什么呢?
    【生】4表示趙雪在第四列,3表示在第三行。
    【師】趙雪的位置能用數(shù)對(3,4)表示嗎?
    【生】不能,趙雪的位置在第四列第三行,而第三列第四行的位置是王艷。
    【師】看來,數(shù)對(3,4)和(4,3)不僅是數(shù)的順序不同,它們表示的位置也不同,所以我們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的時候,一定要遵循規(guī)則,數(shù)對前面的數(shù)字表示——列,后面的數(shù)字表示——行。
    鞏固練習:請同學們利用剛才所學的知識寫一寫孫芳,周明,李小冬的位置。
    指定一個學生上白板上寫。
    [5]鞏固確定位置的方法
    1、先說一說自己班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一行,并讓學生用數(shù)對表示自己的位置。指多名學生回答,加強數(shù)對練習。
    2、老師說數(shù)對,學生根據(jù)數(shù)對找出相應的同學。
    [6]鞏固拓展
    【師】生活中還有很多用兩個數(shù)來確定位置的情況,你知道有哪些嗎?
    【生】舉生活中用數(shù)對確定位置的例子。
    【課件展示】1、樓宇案例門上表示幾層幾號的按鈕。
    2、電影院里的座位——幾排幾號
    3、象棋棋盤
    [7] 課堂練習
    1、用數(shù)對(3,2)表示。你能用數(shù)對表示其他幾個圖案的位置嗎?
    參考答案:
    蘋果用數(shù)對表示(4,3);西瓜用數(shù)對表示(2,1);香蕉用數(shù)對表示(4,1);櫻桃用數(shù)對表示(2,3)。
    2、下圖是國際象棋。
    (1)她是怎樣確定棋子位置的?
    (2)你能像她那樣說一說每個棋子的位置嗎?
    參考答案:白方的“王”從左向右數(shù)在“e”列,從下往上數(shù)在“1”行,所以用數(shù)對表示為(e,1)。
    [8]課堂小結(ppt投影)
    【生】我學會了怎樣用數(shù)對表示位置。
    我知道了數(shù)對中第一個數(shù)表示列,第二個數(shù)表示行。
    我知道豎排叫列,一般從左往右數(shù),橫排叫行,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
    板書
    第二章 位置 第1節(jié) 確定位置
    (第2列、第3行)——(2,3)
    數(shù)對 (3,4)
    (4,3)
    列 行
    豎排叫列,一般從左往右數(shù)
    橫排叫行,一般從前往后數(shù)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十二
    1.在具體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前后、上下、左右的位置與順序,初步培養(yǎng)學生的空間觀念。
    2.能確定物體前后、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并能用自己的語言表達。
    3.初步培養(yǎng)學生按一定順序進行觀察的習慣。
    4.使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9~10頁。
    教具、學具準備:
    小火車圖片,數(shù)字圖片,方格紙,小水果和小動物圖片。
    教學設計:
    創(chuàng)設情境,感知位置。
    1.上、下。
    師:在數(shù)學王國的大森林里,有一顆參天大樹,這里住著三只可愛的小動物,看看,這里是誰多家?(小鳥,小兔子和小猴子的家)。
    (生上來擺)。
    師:誰愿意給大家說一說,他們誰在誰的上面,誰在誰的下面?
    生:(與同桌小朋友輕聲說一說。
    生:看他和誰比。
    聯(lián)系實際提問:再看看,在我們的教室、有這樣上、下的位置關系嗎?(生自由發(fā)揮,教師適時總結)。
    2.前、后。
    你能說一說,你的前面是誰?后面是誰?
    教室里有前后的位置關系嗎?快和你的同桌說一說(學生相互不太認識)。
    真棒,用你的智慧幫小動物安排座位。(我的火車誰來開——我來開?。┛纯戳熊囬L是誰?(小象?。?BR>    對了,小象告訴我們一些信息,幫我們來安排座位。提示:小雞的前面是小貓;小貓的鄰居是小雞和小松鼠;小豬在最后面。請你為他們排一排。
    真了不起,你們用前與后的位置關系,幫小動物站好了隊?。ò鍟呵昂螅┙淌依镉袥]有前和后?(教室的前面是什么?后面是什么?)。
    相對:為什么小貓一會在前面,一會兒在后面呢?先出兩個事物,再出多個說一說。
    3.左、右。
    師:剛才小朋友介紹得很完整,老師很滿意,建議小朋友鼓鼓掌為自己鼓勵鼓勵。在我們的身上除了上下,前后還有什么?(左右?。ò鍟鹤笥遥?BR>    向老師揮揮右手,想想看,我們會用右手做什么?再揮揮左手,我們會用左手做什么呢?
    在寫作業(yè)的時候,我們用右手寫字,左手呢?(扶著本子!)當我們需要連線是,右手拿筆,左手扶著尺子。當我們吃飯的時候,會用右手拿勺子,左手呢?扶著碗或者盤子!
    師:看來啊,左手、右手是對好朋友,團結起來力量大。只有配合好,才能圓滿完成任務!其實在我們身上也有這樣的好朋友,請你找找看,和同桌說一說。
    要求學生摸著說,其他小朋友也跟著摸一摸。
    游戲數(shù)字排排隊。
    小結:今天我們知道了可以通過上下、前后、左右三對兒好朋友來描述物體的位置。而且我們還知道了,是上是下,是前是后,是左是右;要看和誰比。
    播放左手右手兒童舞蹈,學生跟學。
    4.游戲:
    師:今天我們學習了用上下,前后和左右來確定物體的位置(位置),我們來做個小游戲吧——冰板兒?。ū鍍罕鍍罕鍍喊鍍?,上上下下前前后后左左右右,咕嚕咕嚕錘,咕嚕咕嚕叉,咕嚕咕嚕一個還剩仨)。
    5.幫小動物摘蘋果。
    蘇教版位置教案篇十三
    一、把下列成語補充完整。
    亡羊()牢一()當先()武揚威
    ()手不及居高()下置之不()
    ()壁偷光震()欲聾()竽充數(shù)
    千()百()()水()山()涯海()()氣()現(xiàn)喜()樂()()如生
    二、按要求將下列成語歸類。
    神采奕奕喜出望外眉飛色舞全神貫注一絲不茍
    精益求精大公無私廢寢忘食誨人不倦平易近人
    三、根據(jù)意思寫成語。
    連聲稱贊不止。()
    比喻事業(yè)蓬勃發(fā)展,興旺昌盛。()
    河堤塌的聲音特別響。()
    坐著站著都不安穩(wěn)。()
    吸取別人的長處,彌補自己的短處。()
    對善良的心意不好拒絕。()
    一片碧綠的顏色,十分廣闊。()
    形容全軍被消滅,徹底破壞的意思。()
    四、成語三則熟讀力爭會背。
    五、先將成語補充中,再按要求歸類。
    目()口呆口()懸河守株()兔買()還珠應接不()心()肉跳
    奮不()身興高()烈對答如()忐忑不()躡手躡()調兵()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