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yōu)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黨史教育是一種深入學習黨史、了解黨史、弘揚黨史的重要途徑。在讀書筆記中,我們可以記錄下自己感悟到的思想,品味到的歷史,以及對黨的發(fā)展和進步的期待。我曾經十分認真地參與了黨史教育讀書筆記,通過此種方式,我對黨史教育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認識,并從中收獲了許多心得體會。
首先,在讀書筆記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黨的艱苦奮斗精神。黨的光輝歷程中不乏坎坷和困難,但無論前面的道路多么艱險,黨的先驅者們始終堅持著理想信念,為祖國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他們面對困難時從不氣餒,而是以堅韌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戰(zhàn)勝了困難,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這讓我深感黨的奮斗精神是我們每個黨員都應當學習和傳承的。
其次,在讀書筆記中,我也看到了黨的思想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黨的早期領導者們在考察和學習國外革命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黨對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和探索,不斷總結經驗,發(fā)展出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新時期的重要思想。這讓我深信黨的思想理論是適應時代潮流、指導中國前進的重要工具。
再次,在讀書筆記中,我也留意到黨的發(fā)展歷程中的錯誤和教訓。黨的歷史上不可避免地出現過一些錯誤和挫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黨的領導集體對于錯誤從來都是堅決糾正并吸取教訓的,而不是回避和掩蓋。他們充分意識到錯誤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使黨日益成熟、國家日益強大。這讓我認識到,作為黨員,普通干部,我們應當誠實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錯誤,敢于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調整,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最后,在讀書筆記中,我也對黨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重大成就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黨的歷史證明,只有堅持正確的領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推行科學的制度,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我倍感自豪的是,黨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有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前進、蓬勃發(fā)展。
通過讀書筆記,我對黨史教育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也從中獲得了寶貴的體會和心得。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堅持學習黨的歷史,加強對黨的意識形態(tài)的學習,不斷提高思想認識,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一)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迸囵B(yǎng)一個好孩子,就像栽種一顆小樹,從幼苗到參天大樹,需要的是用心、勤快的澆水,適時的修剪、打理,它一定不負眾望,成為出色的人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孫京媛說過:“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成功的品質,獨立解決困難,自信面對挑戰(zhàn),遠離惡習,主動承擔責任,熱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這樣為孩子鋪下一條成功的路,贏在起跑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生活中成長,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每一個點滴事例,都可以是學習的對象。有愛心、有孝心,善意地對待周圍的人。這樣,孩子將來踏入社會,才會更好的認識與理解,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與事物。
我國諺語也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备改冈谌粘I钪信c孩子接觸就是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多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里的狀況;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于同步學習,和孩子一同成長。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為她們加油,在孩子成長的漫長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給于加倍的`溫暖和關愛,使她們有戰(zhàn)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
(二)學校教育: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興趣是一種動力,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是他比較感興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難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產生好奇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終生成就的源泉。興趣是兒童對某種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會從內心的深處去研究喜歡的事物,才會樂此不疲。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學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將變成一種學習的動力和信念,有了動力和信念,學生在學習中才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讓孩子嘗到甜頭。還要對孩子多鼓勵,對于孩子的好表現和好成績,不要吝嗇使用贊美之詞,因為稱贊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與此同時,教育方式和內容也應該隨之改變。在當今社會,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震撼教育被提出并廣泛關注。閱讀是震撼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閱讀,人們能夠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筆記的作用不可忽視。本篇文章將以“震撼教育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為主題,探討讀書筆記在震撼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首先,讀書筆記在震撼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常常注重學生的記憶和吸收能力,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而通過讀書筆記,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維,將閱讀材料中的觀點和自己的想法聯系起來,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讀書筆記可以記錄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思考,用以完善自己的思維,同時也方便學生在需要的時候再次閱讀和查找相關知識。
其次,讀書筆記對個人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F代社會對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外,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成為了重要的素養(yǎng)之一。通過記錄和整理讀書筆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注重問題的發(fā)現和解決能力。讀書筆記中的觀點和想法的整理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觀點和理論,通過讀書筆記的整理,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觀點,從而提高自己的個人成長。
此外,讀書筆記也可以增強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通過讀書筆記,學生可以時?;仡櫤驮u估自己在閱讀中的表現和理解程度。這種自我反思和評價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和改正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之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時,通過讀書筆記,學生也可以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并加以發(fā)展。在閱讀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獨特的觀點,通過讀書筆記的整理,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現和挖掘自己的才華和潛力。
最后,讀書筆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自律性。閱讀是一種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過程,通過讀書筆記的整理和記錄,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耐心和毅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其他方面也保持堅持和自律的態(tài)度。此外,讀書筆記的整理和記錄過程也需要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和責任感。學生需要保持每次閱讀都做好筆記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保證讀書筆記的完整和有價值。通過這種過程,學生逐漸培養(yǎng)出了一種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感。
綜上所述,讀書筆記在震撼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通過讀書筆記,學生可以鍛煉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可以增強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同時,讀書筆記的整理過程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自律性。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讀書筆記的整理和記錄,將其納入到震撼教育的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個人成長。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難怪夏d尊先生感言,“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塘,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BR> 確是如此。
讀罷此書,我似乎也能體會到他在序言里提到的“好像丑女見了美人”的感覺,我倒不覺得難堪,只是向往。這本小說里也有貧苦,也有病殘,也有暴力,也有困頓,但因為有情有愛,讀著讀著,心里會越來越篤定,越來越溫柔。
在日記寫到末尾時,安利柯專門寫了一篇《感謝》,其中有這樣一段,“回憶去年十月才開學時的種種事情,從那時起,確增加了許多的知識。說,寫,都比那時好,算數也已能知道普通大人所不知道的事,可以幫助人家算賬了,無論讀什么,大抵都似乎已懂得。我真歡喜??墒?,我的能到此地步,不知有多少人在那里勉勵我?guī)椭夷亍o論在家里,在學校里,在街上,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我所居住,我有見聞的處所,必定有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各樣地教我的。所以,我感謝一切的人?!?BR> 可見,在這無處不在的愛的教育下,安利柯成長為一個善良溫柔,懂得愛懂得尊重,懂得感恩也能夠關懷他人的孩子。盡管他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許多路要走。但是誰都可以看到他心里那顆飽滿的種子,朝著有光的方向,蓄勢待發(fā)。這讓我們對他充滿了信心,也對自己,有了一點信心。
最后,為了呼應一下高高在上的題目,喊個口號:得愛者,方得教育。畢竟,教育的本質,是在知識之外的曠野中,一顆長在心底的萌萌的、狂野的小種子。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梢哉f,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六
當今社會的競爭如此的激烈、殘酷,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我的一個位子而苦苦打拼。在這個打拼的過程中,有的人升職,有的人卻落聘。當每個人都懷揣期望站在事業(yè)的起跑線上時,我相信,我們的憧憬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未來的期許也是一樣的??墒?,為什么在跑步的過程中,我們的結局卻不一樣呢?費拉爾·凱普譜寫的《沒有任何借口》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成功和失敗看起來似乎天壤之別,但促成它們構成的原因,也許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小小的習慣,比如:常常為自我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尋找借口?!耙晒?,就不要給自我尋找任何借口”,是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啟迪。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他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zhí)行本事,一種服從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負責敬業(yè)的精神,其核心是敬業(yè)、職責、服從、誠實。
尋找借口就是對所作事情的拖延和放棄,它會讓你失去別人的信任,包括上司、朋友?!芭笥咽亲顚氋F的財富”朋友不僅僅是心靈,精神上的慰藉,有時他也是你事業(yè)的得力助手。如果你總是約會遲到,朋友不會拋棄你,也能夠包容你。如有一天,你的朋友要開拓自我的事業(yè),他需要尋求合作伙伴時,他必須會想到你,但他轉念一想,就會否決,因為他覺得你在事業(yè)上是不值的信賴的。
“沒有任何借口是執(zhí)行力的表現,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我的職責,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我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zhí)行?!?BR> 是呵,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zhí)行!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只是執(zhí)行任務的機器。我們是鮮活的、富有思想的、情感豐富的人。我們工作時,并不是像機器那樣按照指定程序進行流水性進展,而是在理解指令后,明確工作的重要性及目標與完成時間,研究應當采取何種方式作為完成工作的方法然后,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處理。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執(zhí)行人員的思維方法問題。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執(zhí)行而不注重對執(zhí)行人員的心理分析,有可能讓執(zhí)行結果變得非馬非象。
思維方法,其實就是思維慣性與工作習慣。當我們將所有對事態(tài)發(fā)展有影響的思維及工作方法持久地加以重復時,習慣也就悄然構成了。工作時,我們的大腦總是按照慣性搜索最近使用與最常使用的信息,并引起外顯的條件反射。借口,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力與溫水煮青蛙的韌性,也有著銅墻鐵壁似的頑固性,正是因循了人類思維的這種特性,肆無忌憚,以致于讓許多人都成了它的階下囚??赡苡性S多人會說他并不期望如此,但不明白怎樣才能克服借口的漫延。就此,我們試著結合借口的各項屬性來談談解決的辦法:
第一、借口總是在拖延時間、推卸職責
對一件事情,你完全有把握將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由于惰性,你不停地對自我說“再等一會兒”、“等一等”,時間就在你等的過程中慢慢溜走,當你發(fā)現時,卻又對自我懊惱不已。對此,我們應當首先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把握清楚自我的奮斗方向并制定一個相對中短期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奮斗,這有利于你在找借口的同時與目標加以權衡,并立刻行動以驅趕借口。
第二、不要讓推卸職責成為習慣
也許你會否定這種看法:推卸職責能夠和習慣聯系在一塊嗎?有這么嚴重嗎?是的,正是這種經常性的習慣在影響你的潛意識,你的潛意識進一步地影響著你的習慣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加強自我的職責感與主動性,并讓主動性與職責感帶著我們駛向更為寬廣的領域,盡情舒展與充實自我。
第三、讓認真工作成為你的習慣
首先,讓工作成為你的愛好,這樣,因為有愛,所以你會想方法對所愛之物做出貢獻。其次,工作給予了我們生活的保障、心智的發(fā)展與自我的完善,也給予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奮斗的活力與靈感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有必要將它視為珍愛之物,并將它恪守成習慣。
第四、讓行動與全力以赴見證我們的優(yōu)良習慣
僅有立即行動,才能平定心中的惶恐。僅有全力以赴,才能見證歷程的輝煌。我們不愿讓時光蹉跎了本應燦爛的歲月,不愿讓退縮模糊了本是鮮明的路線,更不應讓借口斷送了本該屬于自我的風采!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七
最近,我讀了20位教師的實踐這本書,時光飛逝,兩周的學習,讓我感覺像一陣春風,收獲很多。郭先生在他的前言中寫道:“我不知道;這是我來寫的一本書,但對于我自己和我那些愿意成為有品味的老師的朋友們來說,這本書值得“閱讀”。在帶著虔誠的心閱讀之后,我忍不住隱藏了我的幻想。這本書確實值得每一位教育家閱讀。本書提出了引導教師理解“教育生活”的理念,從細節(jié)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可行策略,闡釋了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新的教育理念,并描述了動態(tài)的教育生活方式。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塑造教師形象、提煉教師生活、錘煉教師專業(yè)。據說“;修行就是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修行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培養(yǎng)是教育真善美的內在要求,是理解“真善美”的必由之路;教育生活rdquo“教師修養(yǎng)實際上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和自我修養(yǎng)。每一次實踐都激勵著我,讓我深思。它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的成長方向在我的日常教學和教育工作中,日常的自我是不完善的。讀完這本書后,我驚訝地發(fā)現有那么多地方我原來的自我并不完美。每一次實踐甚至可以成為我們未來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但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教師的寬容。
寬容是對利益的一種嚴格要求。寬容應該因人而異,因人而異。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寬容,而且要寬容:我們不應該屈服于原則問題,不應該在對錯面前混淆。對于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我們應該珍惜他們,努力讓每個學生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個學生在愛的安慰下快樂成長。
推薦閱讀:愛的
學生對老師寬容。只要你對他們付出了愛,他們就會原諒你的冷言冷語和對他們的憤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經常認為老師應該對學生更加寬容。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也許他們常常無法約束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也不必擁有輝煌的未來。但是誰說一個普通人不如別人呢?盡管書籍知識的灌輸非常重要,但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利于鼓勵學生個性力量的增長和個性宣傳的發(fā)展??偟纳鐣厔?、教育氛圍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有時會使我們的教師偏離方向。
如果愛是一條河,那么寬容就是河上的一座橋。教師要以寬廣的胸懷為碼頭,以良好的教育為橋梁,以傳播知識為路燈,以清晰的智力為護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站在師德的橋梁上,認真對待生活,有一顆學習的心和溫暖的情感。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八
)
最近在蛋蛋媽媽的督促下,我認真讀了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引人深思,擊節(jié)叫好。難怪這本書作家出版社半年內就重印了12次,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這的確是我讀過的兒童教育方面最好的一本書,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因為是個人經驗的描繪,可模仿和操作性都非常強。難得的是,作者是個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還有著很深厚的理論基礎。
這本書與其是說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教育如何作父母。如果父母終日與電視為伍,那么又如何能培養(yǎng)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又如何相信我們的話?這些道理一說就明白,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書里面詳細給了我們指導。
這本書通篇有一個主題,我特別贊同。那就是要先教會孩子做人。比如寫作是一件要講究技巧的事情,但是沒有真情實感,再好的技巧也是空中樓閣。所以作者提出要“說真話”,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是迎合別人去瞎編爛造。沒有“道”,誆論“術”。有時候我讀著這本書很感慨,讓孩子說真話,我們大人又有多少時候在說真話呢?孩子的教育不僅需要的是技巧,有時候其實是勇氣啊。
書里倡導的.一個理念我也非常認同,那就是做你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出一個精彩的人。興趣是引導我們最好的導師,無論何時都不能以抹殺興趣為代價。在尹建莉娓娓道來的講述中,我看到他們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處歸結起來大部分都是如何發(fā)掘孩子的興趣和維護這種興趣。
教育孩子的一個出發(fā)點是要尊重孩子,讓他感受到關心和愛,引導他而不是制止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讓孩子強行接受我們的訓誡,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尊重別人,愛別人,與這個社會和諧相處的人。
尹建莉說得很對,不過還可以繼續(xù)拷問下去。我們?yōu)槭裁匆鹬睾⒆?,把他看成平等的人?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道德完美才這樣做,那就是較低的層次了。真正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解釋得很簡單,也許孩子的肉體來自我們,但孩子的靈魂卻來自上帝,他和我們一樣是上帝的孩子,在靈魂上是平等的個體,所以我們沒有絲毫的先天優(yōu)勢去控制他駕馭他,而只能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在和他的互動中一起成長。這就是尊重和平等的最基本出發(fā)點。
凡事最終都要歸結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認識,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這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給我?guī)淼母羁痰膯l(fā)。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九
前幾日,在學校的閱覽室偶然翻到了一本書,叫《守望教育》。這本書的作者并不是名家,只是一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雖然這是一部以隨筆和讀書體會為主的著作,但讀過之后,感覺它像一片優(yōu)秀的散文,作者通過詩意般的手筆,表達了他多年來對工作和學習的深切感悟,并闡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其中科研情結這一章節(jié)中,作者提到了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首先,作者引用了肖川的一句話: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然后作者從以下幾方面詮釋了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情就是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表現,只是理解接受程度等。課講的再好,課堂氣氛表面上再活躍,如果學情不真實都是無效的教學。音樂課設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班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班與班之間存在差距,學生能力也高低有別,在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時,要考慮學生的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同一節(jié)課的教法不能從一而終。
書中提到,教師究竟講授多少時間為好,要看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言堂”,要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性。如在音樂欣賞課中,就要多聆聽,多提問,多參與,少講解,只要引導學生把握音樂的內涵即可。在《國之瑰寶—京劇》這一課的欣賞教學中,首先播放了一首flash制作的京歌《說唱臉譜》,看著那一副副生動鮮活的臉譜,聽著那膾炙人口的旋律,學生們興致很高,有的同學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于是我便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剛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有京味。”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皩Γ@是一首京歌,歌唱了名揚中外的京劇藝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姿多彩的京劇世界。首先我問問同學們你們對京劇知多少?”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提到了京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的說到了京劇中的人物的分類,有的介紹了京劇中的樂器。在同學們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我順勢利導跟他們一起討論了京劇的起源、行當、唱腔、念白等內容。整堂課學生都很投入,學習興趣和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料,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就響了?!岸唷迸c“少”看似矛盾,其實只要我們樹立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觀念,它就會統(tǒng)一在我們的課堂中。
總之,有效教學時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繼續(xù)深入理解,實踐,從根本上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十
“人,如果要進步,就要不斷的學習?!边@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但當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繼發(fā)生后,我敢說我從沒有認認真真地讀過一本書。假期又要完成讀書任務,該讀一本什么書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書店。選選本專業(yè)的吧,說實在的,教學那類的專業(yè)性與理論性很強的書,我真的沒有勇氣去選,因為我真的是不喜歡,怎么辦呢?忽然一本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幾頁,這本書就帶給我不小的震撼?!皨寢屖桥笥眩瑡寢屖抢蠋?,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边@段貌似平凡、實為哲理頗深的引子,驅使我下定決心把它買回家并作為我假期必讀數目之一。接下來的幾天,我?guī)缀跏菑U寢忘食地讀完了作者尹建莉的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愛的質量。
2.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5.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6.小事兒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qū)。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點講得都很詳細,作者通過自己接觸的實例,把教育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教我們用哪些方法去解決教育的問題,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傷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純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個家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難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經常讓孩子有機會獨自做事,獨自承擔責任,獨自解決問題。凡能讓孩子獨自做的家長就不要包辦,凡能讓孩子獨自想的家長就不要急于給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裝得無能一些,無知一些,以便把各種機會留給孩子。凡事讓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錯誤,才能慢慢地學會做事,結果是不再犯錯。
作者在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么豐厚,地位多么顯赫,學問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線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有時,我的脾氣略顯暴躁,失控時總是對孩子施以拳腳。我們兒時的教育,多數都受到過父輩拳腳的教育。可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不該再接受20世紀父母那種煞費苦心卻失敗的教育。小學老師說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師強調小學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初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們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我想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當我們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在犯錯誤,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愿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
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對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兒經驗無私地奉獻給讀者,讓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們的意見,從而培育出聰明、健康、活潑、富有愛心的好孩子。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一
黨史教育是一種深入學習黨史、了解黨史、弘揚黨史的重要途徑。在讀書筆記中,我們可以記錄下自己感悟到的思想,品味到的歷史,以及對黨的發(fā)展和進步的期待。我曾經十分認真地參與了黨史教育讀書筆記,通過此種方式,我對黨史教育有了更為全面深入的認識,并從中收獲了許多心得體會。
首先,在讀書筆記中,我深刻感受到了黨的艱苦奮斗精神。黨的光輝歷程中不乏坎坷和困難,但無論前面的道路多么艱險,黨的先驅者們始終堅持著理想信念,為祖國的獨立和人民的幸福而奮斗。他們面對困難時從不氣餒,而是以堅韌的毅力一次又一次地戰(zhàn)勝了困難,為我們樹立了榜樣。這讓我深感黨的奮斗精神是我們每個黨員都應當學習和傳承的。
其次,在讀書筆記中,我也看到了黨的思想理論的不斷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黨的早期領導者們在考察和學習國外革命經驗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適合中國國情的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黨對于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問題進行了認真思考和探索,不斷總結經驗,發(fā)展出了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等新時期的重要思想。這讓我深信黨的思想理論是適應時代潮流、指導中國前進的重要工具。
再次,在讀書筆記中,我也留意到黨的發(fā)展歷程中的錯誤和教訓。黨的歷史上不可避免地出現過一些錯誤和挫折,這是毋庸置疑的。但黨的領導集體對于錯誤從來都是堅決糾正并吸取教訓的,而不是回避和掩蓋。他們充分意識到錯誤的危害性和嚴重性,善于總結經驗教訓,使黨日益成熟、國家日益強大。這讓我認識到,作為黨員,普通干部,我們應當誠實正視自身存在的問題和錯誤,敢于進行自我批評和自我調整,以期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好地為黨和人民服務。
最后,在讀書筆記中,我也對黨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過程中的重大成就有了更為清晰的認識。黨的歷史證明,只有堅持正確的領導,堅持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推行科學的制度,才能實現國家的繁榮和人民的幸福。我倍感自豪的是,黨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人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這讓我更加堅定地相信,只有黨的領導下,我們的國家才能不斷前進、蓬勃發(fā)展。
通過讀書筆記,我對黨史教育有了更為深入的了解,也從中獲得了寶貴的體會和心得。在今后的學習和工作中,我將堅持學習黨的歷史,加強對黨的意識形態(tài)的學習,不斷提高思想認識,發(fā)揚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作風,為黨和人民的事業(yè)貢獻自己的力量。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二
(一)家庭教育: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人們常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迸囵B(yǎng)一個好孩子,就像栽種一顆小樹,從幼苗到參天大樹,需要的是用心、勤快的澆水,適時的修剪、打理,它一定不負眾望,成為出色的人才。著名的教育心理學家孫京媛說過:“做孩子最好的老師,培養(yǎng)孩子健全的人格,成功的品質,獨立解決困難,自信面對挑戰(zhàn),遠離惡習,主動承擔責任,熱情地投入生活,友好地看待他人,這樣為孩子鋪下一條成功的路,贏在起跑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孩子在生活中成長,就應該在生活中學習,每一個點滴事例,都可以是學習的對象。有愛心、有孝心,善意地對待周圍的人。這樣,孩子將來踏入社會,才會更好的認識與理解,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與事物。
我國諺語也有:“染于蒼則蒼,染于黃則黃?!备改冈谌粘I钪信c孩子接觸就是對孩子進行無聲的教育。做孩子的引路人,家長要處處以身作則,做孩子的良師益友,為孩子樹立良好榜樣。家長應該從自己做起,要隨時檢點自己的言行,不該說的話不說,不該做的事不做;多抽出時間和孩子相處溝通,了解孩子的學習以及學校里的狀況;在學習上,家長應做到和孩于同步學習,和孩子一同成長。要從精神上多給孩子們一些激勵,為她們加油,在孩子成長的漫長而且很不平坦道路上,給于加倍的`溫暖和關愛,使她們有戰(zhàn)勝失敗的信心和勇氣。
(二)學校教育:興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師。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币粋€人一旦對某事物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并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興趣是一種動力,一個人,無論做什么事情,如果這件事情是他比較感興趣的事,那么他一定非常愿意去做。既使再苦再累,困難重重,他都心甘情愿地去做,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無不重視興趣在智力開發(fā)中的作用。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幼年階段對周圍事物產生好奇心、發(fā)生濃厚的興趣,可能是終生成就的源泉。興趣是兒童對某種事物探索的欲望,只要有了好奇心,有了探索欲望,孩子就會從內心的深處去研究喜歡的事物,才會樂此不疲。
在教學中,如果教師能創(chuàng)造性地應用教學資源,精心創(chuàng)設情境,就能大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興趣一旦形成,將變成一種學習的動力和信念,有了動力和信念,學生在學習中才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敢于質疑、敢于挑戰(zhàn)。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是學生學好知識的重要基礎和保障,也是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重要手段。
要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先要使孩子嘗到成功的滋味,讓孩子嘗到甜頭。還要對孩子多鼓勵,對于孩子的好表現和好成績,不要吝嗇使用贊美之詞,因為稱贊對孩子會起很大的鼓勵作用。以表揚為主的教育方式,對提高孩子的學習興趣有很大的作用。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三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技的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也在不斷變化。與此同時,教育方式和內容也應該隨之改變。在當今社會,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已經逐漸無法滿足人們的需求,因此,震撼教育被提出并廣泛關注。閱讀是震撼教育的重要一環(huán),通過閱讀,人們能夠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閱讀能力和思維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筆記的作用不可忽視。本篇文章將以“震撼教育讀書筆記心得體會”為主題,探討讀書筆記在震撼教育中的重要性和對個人成長的影響。
首先,讀書筆記在震撼教育中有著重要的作用。傳統(tǒng)的教育方式常常注重學生的記憶和吸收能力,往往忽視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培養(yǎng)。而通過讀書筆記,學生可以在閱讀中思考和整理自己的思維,將閱讀材料中的觀點和自己的想法聯系起來,形成自己的獨立思考。讀書筆記可以記錄下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思考,用以完善自己的思維,同時也方便學生在需要的時候再次閱讀和查找相關知識。
其次,讀書筆記對個人成長有著深遠的影響?,F代社會對人們的要求越來越高,除了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外,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也成為了重要的素養(yǎng)之一。通過記錄和整理讀書筆記,不僅可以幫助學生培養(yǎng)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還可以讓學生注重問題的發(fā)現和解決能力。讀書筆記中的觀點和想法的整理過程,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表達能力,還可以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觀點和理論,通過讀書筆記的整理,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應用這些觀點,從而提高自己的個人成長。
此外,讀書筆記也可以增強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通過讀書筆記,學生可以時?;仡櫤驮u估自己在閱讀中的表現和理解程度。這種自我反思和評價的過程,可以幫助學生發(fā)現和改正自己在閱讀中的不足之處,提高自己的學習效果。同時,通過讀書筆記,學生也可以發(fā)現自己的優(yōu)勢并加以發(fā)展。在閱讀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和獨特的觀點,通過讀書筆記的整理,學生可以更好地發(fā)現和挖掘自己的才華和潛力。
最后,讀書筆記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自律性。閱讀是一種需要耐心和毅力的過程,通過讀書筆記的整理和記錄,學生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這種耐心和毅力的培養(yǎng),可以讓學生在其他方面也保持堅持和自律的態(tài)度。此外,讀書筆記的整理和記錄過程也需要一種良好的工作習慣和責任感。學生需要保持每次閱讀都做好筆記的態(tài)度,這樣才能保證讀書筆記的完整和有價值。通過這種過程,學生逐漸培養(yǎng)出了一種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責任感。
綜上所述,讀書筆記在震撼教育中的作用不可忽視。通過讀書筆記,學生可以鍛煉和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培養(yǎng)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能力,并且可以增強自我反思和評價能力。同時,讀書筆記的整理過程也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責任感和自律性。因此,我們應該重視讀書筆記的整理和記錄,將其納入到震撼教育的教學中,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和個人成長。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四
難怪夏d尊先生感言,“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是愛。教育沒有了情愛,就成了無水的池塘,任你四方形也罷,圓形也罷,總逃不了一個空虛?!?BR> 確是如此。
讀罷此書,我似乎也能體會到他在序言里提到的“好像丑女見了美人”的感覺,我倒不覺得難堪,只是向往。這本小說里也有貧苦,也有病殘,也有暴力,也有困頓,但因為有情有愛,讀著讀著,心里會越來越篤定,越來越溫柔。
在日記寫到末尾時,安利柯專門寫了一篇《感謝》,其中有這樣一段,“回憶去年十月才開學時的種種事情,從那時起,確增加了許多的知識。說,寫,都比那時好,算數也已能知道普通大人所不知道的事,可以幫助人家算賬了,無論讀什么,大抵都似乎已懂得。我真歡喜??墒?,我的能到此地步,不知有多少人在那里勉勵我?guī)椭夷亍o論在家里,在學校里,在街上,無論在什么地方,只要我所居住,我有見聞的處所,必定有各種各樣的人在各種各樣地教我的。所以,我感謝一切的人?!?BR> 可見,在這無處不在的愛的教育下,安利柯成長為一個善良溫柔,懂得愛懂得尊重,懂得感恩也能夠關懷他人的孩子。盡管他的成長才剛剛開始,未來還有許多路要走。但是誰都可以看到他心里那顆飽滿的種子,朝著有光的方向,蓄勢待發(fā)。這讓我們對他充滿了信心,也對自己,有了一點信心。
最后,為了呼應一下高高在上的題目,喊個口號:得愛者,方得教育。畢竟,教育的本質,是在知識之外的曠野中,一顆長在心底的萌萌的、狂野的小種子。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五
《愛的教育》采用日記的形式,講述一個叫安利柯的小男孩成長的故事,建記錄了他一年之內在學校,家庭,社會的所見所聞,字里行間洋溢著對祖國,父母,師長,朋友的真摯的愛,有著感人肺腑的力量。文章中孩子們所表現的更多的是閃光的美德,這正是小說極力頌揚的地方。小說記錄了長輩們對孩子的教育和啟示,附在日記后面還以第二人稱寫了他們嘔心瀝血的教子篇。這本小說在漫長的歲月里,它陪伴一代又一代的孩子成長??梢哉f,這是一本永遠不會過時的書。它用愛塑造人,引導我們永遠保持一顆勇于進取而善良真誠的心,愛祖國,愛人民,同情人民的一切不幸與苦難。這本書一出版就受到教育界的重視和歡迎,可以說超過了任何一種《教育學》或《教育概論》。有夏先生的推崇當然是個原因,還有個更重要的原因,當時有許多教師要求沖破封建主義的束縛,而這部小說給他們塑造了一個可以讓他們仿效的模型——當然,實際上體現的是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理想。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就總被我們忽略。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不說操勞奔波,單是往書架上新置一本孩子愛看的書,一有咳嗽,藥片就擺放在眼前,臨睡前不忘再看一眼孩子,就是我們需要張開雙臂才能擁抱的深深的愛。當我們陷入困境,沒人支持,是父母依然陪在身邊,晚上不忘叮囑一句:早點睡。讀了安利柯的故事,我認識到天下父母都有一顆深愛子女的心。安利柯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
如果說愛是一次旅游,也許有人會有異議。但愛正是沒有盡頭的,愉快的旅游。就像生活,如果把生活看成一次服刑,人們?yōu)榱四骋惶煨虧M釋放,得到超脫而干沉重的活兒;那么這樣的'生活必將使人痛苦厭倦。反之,把生活看成旅游,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xù)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xù)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fā)現愛中包含著對于生活的追求。
如果愛是奔騰的熱血,是跳躍的心靈,那么,我認為這就是對于國家的崇高的愛。也許它聽起來很"口號",但作為一個有良知的人,這種愛應牢牢植入我們的心田。當讀到安利柯描繪的一幅幅意大利人民為國炸斷了雙腿,淋彈死守家園的動人場面時,我不禁想到我們祖國大地上也曾浸透了中華兒女的血。同樣是為了自己國家的光明,同樣可以拋棄一切地廝拼,我被這至高無上的愛的境界折服。我不需為祖國拋頭顱了,但祖國需要我們的還有很多。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六
當今社會的競爭如此的激烈、殘酷,我們每個人都在為自我的一個位子而苦苦打拼。在這個打拼的過程中,有的人升職,有的人卻落聘。當每個人都懷揣期望站在事業(yè)的起跑線上時,我相信,我們的憧憬都是一樣的,我們對未來的期許也是一樣的??墒?,為什么在跑步的過程中,我們的結局卻不一樣呢?費拉爾·凱普譜寫的《沒有任何借口》對此作出了最好的詮釋:成功和失敗看起來似乎天壤之別,但促成它們構成的原因,也許就是一些小小的細節(jié),小小的習慣,比如:常常為自我沒有完成的事情而尋找借口?!耙晒?,就不要給自我尋找任何借口”,是這本書給我們最大的啟迪。
“沒有任何借口”是美國西點軍校200年來奉行的最重要的行為準則。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學員想盡辦法去完成任何一項任務,而不是為沒有完成任務去尋找借口,哪怕是看似合理的借口。他體現的是一種完美的執(zhí)行本事,一種服從誠實的態(tài)度,一種負責敬業(yè)的精神,其核心是敬業(yè)、職責、服從、誠實。
尋找借口就是對所作事情的拖延和放棄,它會讓你失去別人的信任,包括上司、朋友?!芭笥咽亲顚氋F的財富”朋友不僅僅是心靈,精神上的慰藉,有時他也是你事業(yè)的得力助手。如果你總是約會遲到,朋友不會拋棄你,也能夠包容你。如有一天,你的朋友要開拓自我的事業(yè),他需要尋求合作伙伴時,他必須會想到你,但他轉念一想,就會否決,因為他覺得你在事業(yè)上是不值的信賴的。
“沒有任何借口是執(zhí)行力的表現,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記住自我的職責,無論在什么樣的工作崗位,都要對自我的工作負責,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zhí)行?!?BR> 是呵,工作就是不找任何借口地去執(zhí)行!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只是執(zhí)行任務的機器。我們是鮮活的、富有思想的、情感豐富的人。我們工作時,并不是像機器那樣按照指定程序進行流水性進展,而是在理解指令后,明確工作的重要性及目標與完成時間,研究應當采取何種方式作為完成工作的方法然后,按照既定的步驟進行處理。這個過程中,首先需要解決的是執(zhí)行人員的思維方法問題。如果我們一味強調執(zhí)行而不注重對執(zhí)行人員的心理分析,有可能讓執(zhí)行結果變得非馬非象。
思維方法,其實就是思維慣性與工作習慣。當我們將所有對事態(tài)發(fā)展有影響的思維及工作方法持久地加以重復時,習慣也就悄然構成了。工作時,我們的大腦總是按照慣性搜索最近使用與最常使用的信息,并引起外顯的條件反射。借口,有著潤物細無聲的滲透力與溫水煮青蛙的韌性,也有著銅墻鐵壁似的頑固性,正是因循了人類思維的這種特性,肆無忌憚,以致于讓許多人都成了它的階下囚??赡苡性S多人會說他并不期望如此,但不明白怎樣才能克服借口的漫延。就此,我們試著結合借口的各項屬性來談談解決的辦法:
第一、借口總是在拖延時間、推卸職責
對一件事情,你完全有把握將它完成得很出色,可是由于惰性,你不停地對自我說“再等一會兒”、“等一等”,時間就在你等的過程中慢慢溜走,當你發(fā)現時,卻又對自我懊惱不已。對此,我們應當首先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把握清楚自我的奮斗方向并制定一個相對中短期的目標,并為之而努力奮斗,這有利于你在找借口的同時與目標加以權衡,并立刻行動以驅趕借口。
第二、不要讓推卸職責成為習慣
也許你會否定這種看法:推卸職責能夠和習慣聯系在一塊嗎?有這么嚴重嗎?是的,正是這種經常性的習慣在影響你的潛意識,你的潛意識進一步地影響著你的習慣行為。所以,我們應當加強自我的職責感與主動性,并讓主動性與職責感帶著我們駛向更為寬廣的領域,盡情舒展與充實自我。
第三、讓認真工作成為你的習慣
首先,讓工作成為你的愛好,這樣,因為有愛,所以你會想方法對所愛之物做出貢獻。其次,工作給予了我們生活的保障、心智的發(fā)展與自我的完善,也給予了我們對未來的憧憬、奮斗的活力與靈感的原動力。所以,我們有必要將它視為珍愛之物,并將它恪守成習慣。
第四、讓行動與全力以赴見證我們的優(yōu)良習慣
僅有立即行動,才能平定心中的惶恐。僅有全力以赴,才能見證歷程的輝煌。我們不愿讓時光蹉跎了本應燦爛的歲月,不愿讓退縮模糊了本是鮮明的路線,更不應讓借口斷送了本該屬于自我的風采!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七
最近,我讀了20位教師的實踐這本書,時光飛逝,兩周的學習,讓我感覺像一陣春風,收獲很多。郭先生在他的前言中寫道:“我不知道;這是我來寫的一本書,但對于我自己和我那些愿意成為有品味的老師的朋友們來說,這本書值得“閱讀”。在帶著虔誠的心閱讀之后,我忍不住隱藏了我的幻想。這本書確實值得每一位教育家閱讀。本書提出了引導教師理解“教育生活”的理念,從細節(jié)入手,闡述了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可行策略,闡釋了教師提高自身素質的有效途徑,探討了教師應具備的新的教育理念,并描述了動態(tài)的教育生活方式。
本書分為三個部分:塑造教師形象、提煉教師生活、錘煉教師專業(yè)。據說“;修行就是追求完美,追求卓越。修行是一種自我提升的策略。培養(yǎng)是教育真善美的內在要求,是理解“真善美”的必由之路;教育生活rdquo“教師修養(yǎng)實際上是教師的一種內在精神活動,是教師實現自我完善和自我完善的基本途徑。教師的專業(yè)成長離不開教師的自我反思和自我修養(yǎng)。每一次實踐都激勵著我,讓我深思。它就像一面鏡子,折射出我的成長方向在我的日常教學和教育工作中,日常的自我是不完善的。讀完這本書后,我驚訝地發(fā)現有那么多地方我原來的自我并不完美。每一次實踐甚至可以成為我們未來教育教學工作的方向,但我更深切地感受到教師的寬容。
寬容是對利益的一種嚴格要求。寬容應該因人而異,因人而異。作為教師,我們不僅要寬容,而且要寬容:我們不應該屈服于原則問題,不應該在對錯面前混淆。對于同樣充滿好奇和天真的孩子們,我們應該珍惜他們,努力讓每個學生的心中充滿陽光,讓每個學生在愛的安慰下快樂成長。
推薦閱讀:愛的
學生對老師寬容。只要你對他們付出了愛,他們就會原諒你的冷言冷語和對他們的憤怒。他們崇拜你,愛你。我經常認為老師應該對學生更加寬容。所有生物都有自己的長處和短處。也許他們常常無法約束自己的言行,無法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也不必擁有輝煌的未來。但是誰說一個普通人不如別人呢?盡管書籍知識的灌輸非常重要,但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寬容的學習環(huán)境更有利于鼓勵學生個性力量的增長和個性宣傳的發(fā)展??偟纳鐣厔?、教育氛圍以及工作和生活的壓力有時會使我們的教師偏離方向。
如果愛是一條河,那么寬容就是河上的一座橋。教師要以寬廣的胸懷為碼頭,以良好的教育為橋梁,以傳播知識為路燈,以清晰的智力為護欄。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站在師德的橋梁上,認真對待生活,有一顆學習的心和溫暖的情感。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八
)
最近在蛋蛋媽媽的督促下,我認真讀了一本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引人深思,擊節(jié)叫好。難怪這本書作家出版社半年內就重印了12次,如果讓我評價一下,這的確是我讀過的兒童教育方面最好的一本書,深入淺出,形象生動,因為是個人經驗的描繪,可模仿和操作性都非常強。難得的是,作者是個專業(yè)的教育工作者,還有著很深厚的理論基礎。
這本書與其是說如何教育孩子,不如說是教育如何作父母。如果父母終日與電視為伍,那么又如何能培養(yǎng)一個愛讀書的孩子?如果父母言行不一,孩子又如何相信我們的話?這些道理一說就明白,做起來卻不是那么容易。書里面詳細給了我們指導。
這本書通篇有一個主題,我特別贊同。那就是要先教會孩子做人。比如寫作是一件要講究技巧的事情,但是沒有真情實感,再好的技巧也是空中樓閣。所以作者提出要“說真話”,就是要實事求是,不是迎合別人去瞎編爛造。沒有“道”,誆論“術”。有時候我讀著這本書很感慨,讓孩子說真話,我們大人又有多少時候在說真話呢?孩子的教育不僅需要的是技巧,有時候其實是勇氣啊。
書里倡導的.一個理念我也非常認同,那就是做你真實的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夠做出一個精彩的人。興趣是引導我們最好的導師,無論何時都不能以抹殺興趣為代價。在尹建莉娓娓道來的講述中,我看到他們教育孩子的成功之處歸結起來大部分都是如何發(fā)掘孩子的興趣和維護這種興趣。
教育孩子的一個出發(fā)點是要尊重孩子,讓他感受到關心和愛,引導他而不是制止他,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而不是讓孩子強行接受我們的訓誡,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夠成長為一個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能成為一個尊重別人,愛別人,與這個社會和諧相處的人。
尹建莉說得很對,不過還可以繼續(xù)拷問下去。我們?yōu)槭裁匆鹬睾⒆?,把他看成平等的人?如果我們覺得自己是道德完美才這樣做,那就是較低的層次了。真正的原因西方的基督教文明解釋得很簡單,也許孩子的肉體來自我們,但孩子的靈魂卻來自上帝,他和我們一樣是上帝的孩子,在靈魂上是平等的個體,所以我們沒有絲毫的先天優(yōu)勢去控制他駕馭他,而只能像朋友一樣對待他,在和他的互動中一起成長。這就是尊重和平等的最基本出發(fā)點。
凡事最終都要歸結為我們對這個世界的理解和認識,教育孩子也是一樣。這是尹建莉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給我?guī)淼母羁痰膯l(fā)。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九
前幾日,在學校的閱覽室偶然翻到了一本書,叫《守望教育》。這本書的作者并不是名家,只是一位工作在教學一線的老師。雖然這是一部以隨筆和讀書體會為主的著作,但讀過之后,感覺它像一片優(yōu)秀的散文,作者通過詩意般的手筆,表達了他多年來對工作和學習的深切感悟,并闡述自己在教育教學中的寶貴經驗。其中科研情結這一章節(jié)中,作者提到了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點認識。
首先,作者引用了肖川的一句話:有效的教學能夠喚醒沉睡的潛能,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幽閉的心智,放飛囚禁的情愫。然后作者從以下幾方面詮釋了如何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學情就是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包括學習氛圍,學習表現,只是理解接受程度等。課講的再好,課堂氣氛表面上再活躍,如果學情不真實都是無效的教學。音樂課設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班級學生的接受能力,班與班之間存在差距,學生能力也高低有別,在設計課堂環(huán)節(jié)時,要考慮學生的能否達到預期目標。同一節(jié)課的教法不能從一而終。
書中提到,教師究竟講授多少時間為好,要看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教師在教學中不能“一言堂”,要充分發(fā)揮和調動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參與性。如在音樂欣賞課中,就要多聆聽,多提問,多參與,少講解,只要引導學生把握音樂的內涵即可。在《國之瑰寶—京劇》這一課的欣賞教學中,首先播放了一首flash制作的京歌《說唱臉譜》,看著那一副副生動鮮活的臉譜,聽著那膾炙人口的旋律,學生們興致很高,有的同學還情不自禁地跟著哼唱起來。于是我便趁熱打鐵,有的放矢地提出問題:“剛才這首歌曲的旋律有什么特點?”“有京味。”同學們異口同聲的回答?!皩Γ@是一首京歌,歌唱了名揚中外的京劇藝術。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多姿多彩的京劇世界。首先我問問同學們你們對京劇知多少?”同學們各抒己見,有的提到了京劇在國際上的影響力,有的說到了京劇中的人物的分類,有的介紹了京劇中的樂器。在同學們互相探討的過程中,我順勢利導跟他們一起討論了京劇的起源、行當、唱腔、念白等內容。整堂課學生都很投入,學習興趣和效果超出了我的預料,不知不覺中下課鈴聲就響了?!岸唷迸c“少”看似矛盾,其實只要我們樹立了學生是學習主體的觀念,它就會統(tǒng)一在我們的課堂中。
總之,有效教學時一個永恒的研究課題,在今后的學習中,我會繼續(xù)深入理解,實踐,從根本上提高音樂課堂教學質量。
教育讀書筆記摘抄篇十
“人,如果要進步,就要不斷的學習?!边@是誰都明白的道理。但當參加工作、結婚、生子這一系列的事情都相繼發(fā)生后,我敢說我從沒有認認真真地讀過一本書。假期又要完成讀書任務,該讀一本什么書呢?我煞有介事地跑到書店。選選本專業(yè)的吧,說實在的,教學那類的專業(yè)性與理論性很強的書,我真的沒有勇氣去選,因為我真的是不喜歡,怎么辦呢?忽然一本名為《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的書吸引了我。我只翻看了幾頁,這本書就帶給我不小的震撼?!皨寢屖桥笥眩瑡寢屖抢蠋?,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边@段貌似平凡、實為哲理頗深的引子,驅使我下定決心把它買回家并作為我假期必讀數目之一。接下來的幾天,我?guī)缀跏菑U寢忘食地讀完了作者尹建莉的這篇大作。
尹建莉教育的七要素是:
1.提高愛的質量。
2.把學習做成輕松的事。
3.一生受用的品德教育。
4.培養(yǎng)良好的學習習慣。
5.做家長應有的智慧。
6.小事兒就是大事情。
7.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qū)。
教育的七要素,每一點講得都很詳細,作者通過自己接觸的實例,把教育的問題擺在我們面前,教我們用哪些方法去解決教育的問題,而使孩子既受到教育又不受傷害,保持孩子的那份純真。
大人替小孩子做事,那是很容易的,哪個家長都可以做到這一點;難的是不替孩子做事。最重要的是經常讓孩子有機會獨自做事,獨自承擔責任,獨自解決問題。凡能讓孩子獨自做的家長就不要包辦,凡能讓孩子獨自想的家長就不要急于給他出主意。在孩子面前,家長要裝得無能一些,無知一些,以便把各種機會留給孩子。凡事讓孩子自己去做,犯一些錯誤,才能慢慢地學會做事,結果是不再犯錯。
作者在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么豐厚,地位多么顯赫,學問多么高深,打人的理由多么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防線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
“在愛的名義下施暴”這句話給我很強烈的感受,它讓我越來越深刻的反思。有時,我的脾氣略顯暴躁,失控時總是對孩子施以拳腳。我們兒時的教育,多數都受到過父輩拳腳的教育。可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孩子不該再接受20世紀父母那種煞費苦心卻失敗的教育。小學老師說孩子沒有良好的家教,初中老師強調小學老師沒把孩子教育好,高中老師又抱怨初中老師無能,大學老師更是覺得沒有必要為學生的行為負責。如此,孩子便長大了,真的成為禍害別人的人了。誰為他們負責呢?我們應該為此感到憂慮。作為孩子的啟蒙老師——家長,我越來越感覺自己的力不從心。我想只有不斷地學習提高,才是我當下要走的教育之路。當我們抱怨孩子不懂事、不聽話,總是在犯錯誤,達不到自己理想的時候,我們是否愿意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是否愿意向孩子承認或向自己承認“我錯了”。如果我們沒有這種勇氣或不愿做出這種反思,我們就不要奢望我們的孩子會有所改觀。
一個成功的孩子背后定有一對成功教育孩子的父母,尹建莉把自己的育兒經驗無私地奉獻給讀者,讓我們對孩子的教育有了方向,了解了如何做才能更好地使孩子接受我們的意見,從而培育出聰明、健康、活潑、富有愛心的好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