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肯定對各類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yōu)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一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臺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巖,南接永嘉,西鄰縉云,北與磐安、天臺分界。南北直線距離為57.6公里,東西直線距離為63.6公里。下面是帶來的浙江仙居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仙居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著仙居人的祖先—甌越族人。
戰(zhàn)國時,仙居為越國領土。秦統(tǒng)一全國后,屬閩中郡鄞縣回浦鄉(xiāng)。東漢時,仙居是國內高僧名道涉足之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頭禪院”(即石?!按笈d寺”),比國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縣,名樂安。隋、唐間幾經廢置,至五代吳越寶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時,仙居是國內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wèi),而多神仙之宅”,詔改今名。立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揭竿起義的呂師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專著《菌譜》的作者陳仁玉,元代大書畫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臺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巖,南接永嘉,西鄰縉云,北與磐安、天
臺分界??h域面積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縣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地形屬浙南山區(qū)一部。仙霞嶺延伸至縉云分叉,綿亙本縣南北邊境,成鉗形對峙。南為括蒼山,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4米。北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境內全長116公里。全縣地形從外向內傾斜,略向東傾,其間有大小不等、錯落相間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關、田市、橫溪等4個河谷平原面積較大。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qū)。年平均氣溫18.3℃,1月份平均氣溫5.6℃,7月份平均氣溫28.5℃。全年無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歷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雙峰型分布,前峰為梅雨,后峰為秋雨,降水的空間分布不均勻,南部多于北部,東部多于西部。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要特征、被稱為“浙江一絕”的大神仙居景區(qū)和響石山景區(qū),以玩水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點,以探林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區(qū),以訪古為主要特征的皤灘古鎮(zhèn)、高遷古民居、桐江書院景點和以賞月為主要特征的景星巖景區(qū)等特色景區(qū)框架。
“仙居,好地方呀!一定得去”這是從仙居旅游回來的朋友告訴我最多的一句話。如今我也來到了這里,望著這被眾人所夸的寶地,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剛到那兒便直奔“神仙居”,那兒也許是最能表現(xiàn)這塊寶地的地方。
神仙居的水真清呀!不大的湖面,卻“裝”滿了水。這水猶如一面未經磨拭的鏡子,把陸地,天上,水里的景物照的一片光亮。你瞧!這碧綠的山,這蔚藍的天,這五彩斑斕的魚……在神仙居里的水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神仙居的水真秀呀!五彩斑斕的魚在湖中來回穿梭,紅的、藍的、黃的、綠的、紫的……真是各式各樣,好似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朵。棕黑色的鵝卵石也在小魚的襯托下,顯得潔白純凈。再加上旁邊五彩繽紛的花花草草和高大挺拔的大樹,真是美不勝收!神仙居的山真綠呀!山上栽著許許多多的樹,爬到山的最頂端望下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條龍似的繞在山丘上。晚上,一片片綠色的葉子在晚風中飄溢,回蕩。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但我最喜歡的而是神仙居里的奇峰。
3 / 7
我很久以前就想去大神仙居游覽一番了,但是一直沒機會,星期六終于可以去游玩一次了,我興奮得一夜都睡不著覺。
星期六早晨8點左右,我們一家人出發(fā)前往大神仙居。別人都是從一個叫官坑的地方上山,而我們卻是從神仙居景區(qū)的正門進入,其實也只是想多看些景點罷了。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啼哭,所以有待考證?!?BR> 從正門進入30分鐘左右就是一直通往山頂?shù)呐_階,我們走得越高,路就越窄,到最后竟然沒路了,有的只是一些荊棘小叢。放眼望去,只見千山萬嶺,連綿不絕,懸崖絕壁,高聳入云。每爬一段路,眼前的景色都會有所不同,同一塊巖石,換個角度就會看出不同的味道。到了山頂,我們長吼一聲,聲音回蕩在山谷之間,雖然大家都汗流浹背,但是我們臉上都還掛著登頂?shù)南矏偂?BR> 到達山頂后,我們眺望遠方,一條長長的棧道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酷似一條巨龍,吸取天地精華,等到日后騰飛之用。這條鑲嵌在懸崖上的“天路”,是工人們一點一點辛辛苦苦地鑲到巖石中的,盡管現(xiàn)在已有欄桿保護,但是還有很多人都靠著棧道里面走。我們漫步在這條“天路”上,往下一看都覺得心驚肉跳。滿眼的“綠”盡收眼底,正在山底建設的小房子此刻都渺小得如卡片一般。
沿著棧道走著,走了一會兒,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由鋼筋交錯組成的觀景臺,我們興奮了起來,立刻跑到了觀景臺上。我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我們幾乎是懸空站在觀景臺上的,這觀景臺離地面大概有30多米,為了測試一下它的高度,我撿了一根樹枝,向下扔去,竟然過了十幾秒才落地。站在觀景臺上,感受著大神仙居的神奇,轉身向四周遠眺,望著高聳入云的巖石,我終于親身體會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義了。
走過了棧道,來過了觀景臺,接下來的著名景點應該就是那連通 5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兩山長達400多米的鐵索橋了。因為風有些大,再加上鐵索橋還沒有完工,所以本來牢固的鐵索橋顯得有些搖搖晃晃。這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長征時“飛奪瀘定橋”的情景,想到長征,我又不禁念起了毛澤東的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當我們心驚膽戰(zhàn)地走過鐵索橋時,衣服早已濕透了大半。
走過鐵索橋,我們沿著山路,走上對面的山峰。沿路上,有幾個極具特色的涼亭,帶著雕刻的古色古香門頭煞是好看。對面的山峰,山勢險峻,往右是下山之路,往左是通往另外一個觀景臺的路。正當我們猶豫之時,從上面回來的幾個“驢友”跟我們說:“去那邊的觀景臺看看吧!不去就太可惜了,保準你們喜歡!”既來之則安之,聽了他們的建議,我們選擇了往左走,去觀景臺看看!才往上爬了100多米,我們就看到了觀景臺,那是一個修筑在一條“龍”上的觀景臺。我們穿過“龍背”,來到“龍頭”,也就是觀景臺。在觀景臺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天柱巖——大神仙居的一個著名景點。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仰望天柱巖,如今平眼就能看見,卻別有一番滋味:現(xiàn)在的天柱巖如同觀世音娘娘雙手合十,低頭冥思一般。在云霧飄渺的時段,半個巖都被圍繞在霧氣中,若隱若現(xiàn),讓人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慎,生怕跌倒,在回去的路上,我們竟然看到了幾棵從巖石中迸發(fā)而出的松樹,看到這幅景象,我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真可謂“山峰峻如華山,松樹奇如黃山,霧景美比三清山”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句詩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這句詩用來形容現(xiàn)在的大神仙居最貼切不過了。
7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雙溪竹海漂流,漂流雙溪竹海,歡迎大家來到雙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風光。
我是景區(qū)導游小×,希望我能成為大家快樂的旅伴。
雙溪,顧名思義,由兩條溪流匯合于此。雙溪是個古老的小鎮(zhèn),歷史悠久,余杭建縣治便有雙溪,至今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
雙溪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有著極具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在漂流中我會向大家一一介紹。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長廊。竹海長廊總長130米,在我們杭州是絕無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為我們景區(qū)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長廊的正上方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同志題寫的江南第一漂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我們雙溪竹海漂流景區(qū)錦上添花。
前面有幾頭老牛,正在搖頭揮尾歡迎我們去坐牛車。雙溪水牛較多,因為有著充足的水資源。水牛在以前只是作為耕種勞力,隨著雙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崗了?,F(xiàn)在雙溪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老牛重新上崗,和我們一樣成了一名旅游工作者。在牛車道,大家看到的細沙是為了減輕牛腳負擔,因為牛的腳底板很軟,地面太硬牛會吃不消,所以這細沙是專門為牛而鋪設的。
好,大家坐穩(wěn)了?,F(xiàn)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這老花園。古代這里是一個很大的花園,花園內花香四溢,鳥語聲聲,盆景根雕千姿百態(tài)。宋代詞人李清照避難于此曾詞曰: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唐代徐文長(別名徐渭)留下詩句門滌當水盡,路曲入松移,過溪無虎嘯,枉送遠禪師;清代吳焯一首題為《雙溪》詩曰:百里雙溪匯此方,修篁含澗郁相望。云生石腳水痕白,曰射山頭煙氣黃,不少游魚沖瀲滟,盡多啼鳥弄微茫。行人已入桃花路,何必前溪問棹郎,這些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為滿足游客自我參與、追求野外刺激的需求,我們公司不久前在天目溪上推出了皮筏漂流,從沙塘至雙溪疊月,全程三公里,沿途有九處激流險灘,相當刺激。
在天目溪流上游三公里是徑山湖,這是余杭區(qū)最大的人工湖,壩高為44.5米,最大蓄水量為28000多萬立方米。在徑山湖的北面半山腰是新十景的第二景同安天門,同安頂上天門開,巨石凌空方臘來雄偉的天門,是當年方臘以驚人的毅力豎立起來的。同安頂上沒有屁股的螺絲、形如筷子的方竹,吸引古今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畫。
西面直線十多里那最高的山峰,就是號稱江南第一山的徑山,海撥8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被稱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的徑山寺,貢茶徑山茶采于此,日本的茶道是從這里流傳過去的,乾隆、蘇東坡等帝王將相留下不少碑文詩句。
南面最高峰為將軍山,山上有一塊磨劍石,面積為七、八平方米,平整光滑,面上有道道刀痕,那就是我們雙溪新十景中的第三景將軍磨劍。詩曰:馬到山前路未開,英魂遺恨獨松關。心縈吳越甘生死,劍石長留將軍山。八百年前,北邊的金兀術帶兵攻進了京城開封汴梁,一路南下,康王趙勾逃到臨安(杭州),在臨安建成京都,為了守住臨安,一位將軍相偉受命在雙溪把守關口,抵抗金兵。將軍山和對面的獅子山兩山相對,中間的山岔是個關口,地勢險要,是進臨安的通道,將軍自知責任重大,天天在山上操練兵馬。但是,金兀術帶兵從安吉、孝豐一帶打過來,打上了百丈獨松嶺,接著又來到雙溪這個關口,一場血戰(zhàn)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將軍等五人,寡不敵眾,自知無法守住關口,無顏面見圣上,更無顏向雙溪百姓交待,便與將士自刎于山上。那將軍磨劍石現(xiàn)還留存完好,有機會大家可登山目睹。后人為紀念這位將軍的忠心愛國之心,便把此山命名為將軍山了。
前面那道堰壩就是景區(qū)新建的橡皮壩,整座壩體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橡膠胎,跟車胎的原理差不多的,只是它里面充的是水而不是氣,由于橡皮壩的作用,這里便形成了一個2米多高的落差,我們馬上就會感受到這一刺激了,為了您的安全,請檢查一下救生衣是否穿妥了,沖壩時身體盡量往前傾,千萬不要站起來,以防竹筏失去平衡。
溪水粼粼溪波柔,竹海如歌堪漂流。兩岸鳳尾拽不住,笑聲托起畫中游這是雙溪新十景中的竹海漂流詩,雙溪竹筏漂流歷史悠久,五十年前,這里沒有公路,運輸主要靠溪中竹筏運送,這條溪是我們山區(qū)百姓的生命線,山里面包括安吉縣的部分鄉(xiāng)鎮(zhèn)的山民的土特產,如毛竹、山木、筍等就用竹筏運到山外面出售,換來大米、油鹽等生活用品用竹筏逆流而上撐回山里。山里面六、七十歲的老人個個都是撐筏高手。
雙溪竹海漂流是近年來徑山鎮(zhèn)開發(fā)的一個新景點,環(huán)境優(yōu)美,竹林綿綿,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堰壩險漂在江浙一帶的漂流項目中較具特色,因而深受上海、蘇南地區(qū)等地游客的歡喜。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三
魯迅一生有1/3以上的時間是在紹興度過,他不僅在故鄉(xiāng)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代,而且還進行了他初期的教學實踐、文學創(chuàng)作和社會革命活動。故鄉(xiāng)的生活經歷不僅對他的思想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們要踏著這位偉人的足跡,尋訪他的故園。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周家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座屋宇連同后面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有幸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
這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原系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這間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紹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備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兩支高大的櫓是大船上所用,而那兩支小的是烏篷船上用的槳。轎子是陸上交通工具,其中轎杠系魯迅家原物。
從右側門進去,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紹興俗稱天井,這里原來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他的繼祖母蔣氏則搖著芭蕉扇一邊打扇,一邊給小魯迅猜謎,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魯迅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的熏陶,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后來,他在《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動的回憶。
穿過桂花明堂,便來到魯迅的臥室。1909年夏,魯迅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從杭州回到故鄉(xiāng),先后在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擔任教職。這間臥室是當時他在紹任教期間的臥室兼書房。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說《懷舊》就在這里寫成。臥室里陳列著的鐵梨木床是當年的原物。
穿過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紹興俗稱小堂前。魯迅在紹任教時期,經常在這里接待來訪的朋友和學生??蛷d的右上角那張皮躺椅是魯迅父親用過的。當年魯迅祖父周福清科場舞弊案發(fā)后,魯迅的父親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纏身后被庸醫(yī)所誤,年僅36歲就去世。從此魯迅家也就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家庭變故,少年魯迅飽受世態(tài)炎涼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墮落和丑惡,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走上了尋求真理的道路。
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靠窗桌子上陳列著的是魯迅母親做針線活用的物品。魯迅的母親魯瑞是紹興鄉(xiāng)下安橋頭人,性格和善而堅毅,以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文化水平。魯迅對他的母親很佩服,曾經說過: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魯瑞確實是一個很不平凡的母親,她培養(yǎng)的三個兒子被現(xiàn)代文壇稱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邊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這位繼祖母性情開朗,講話幽默風趣,經常給侄孫輩講故事、猜謎語,魯迅對這位繼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面這三間是魯迅家存放稻谷、農具的地方,右邊這間是章福慶的住所,中間是通向百草園的過道。
各位來賓,現(xiàn)在我們看到這個園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是當時新臺門內十幾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百草園內嬉戲玩耍,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鳥。對于百草園,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F(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百草園就是魯迅當年筆下的景致。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不得不與他的蟋蟀們、覆盆子和木蓮們告別,去全城最嚴厲的私塾讀書。下面讓我們告別這里的一切,跟隨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魯迅故居出來,東行數(shù)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板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到了魯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東朝西,原是壽家書房,魯迅12歲開始到這兒讀書,五年多的學習生涯,使他受益匪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四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杭州西湖。我是你們這次杭州之旅的導游,我姓林,你們叫我林導好了。
來杭州之前,您一定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吧!其實,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了西湖。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她的豐姿倩影,令人一見鐘情。就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還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痹娙苏f他之所以舍不得離開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杭州有一個美麗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面積約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處在2.8米左右,最淺處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萬到870萬立方米之間。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櫓浪聞蔦。如以每個字來點的內涵,它們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點出了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明晦晨昏,西湖勝景時時皆有,處處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評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園林風景區(qū)內,頒著主要風景名勝有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有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將西湖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之一。1985年,在“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選中,西湖被評為第三。
相傳在古時候,天上有一條玉龍和一只金鳳。它們在銀河里找到一塊玉石,辛辛苦苦,經過許多年,把這塊玉石琢磨成了一顆金光閃耀的明珠。這顆明珠光芒四射。照到哪里,哪里便山明水秀,五谷豐登。后來,消息傳到了天宮,王母娘娘派了天兵天將搶走了明珠。玉龍和金鳳趕到天宮,與王母娘娘發(fā)生了爭斗,不慎把明珠掉落在人間,變成了明鏡般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不舍得離開心愛的明珠,就將落到杭州玉龍山(現(xiàn)在的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美麗的西湖。
走進西湖,湖面如鏡,難怪在華夏的四大愛情傳說中,其中兩個愛情傳說就發(fā)生在次地。斷橋、長橋,平凡的橋梁卻在傳說中變得千嬌百媚。在長橋上,梁祝在這相送十八里,仿佛見到當年他們難舍難分的情境。斷橋不斷,晴天送油傘的傳說更是使人聯(lián)想翩翩。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钡臇|坡絕句道出了西湖的柔美和典雅。所以,詩人把西湖比作我國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美稱。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接天連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西湖的傳說讓西湖更美了,更神秘了!
游客們,至此,今天的杭州西湖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都滿意今天的旅程,謝謝大家。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五
浙江衢州江郎山是(衢州)江山市境內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云霄。讓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詩人辛棄疾在游覽了江郎山后留下這樣的詩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鄉(xiāng)。古名金純山、須郎山、玉郎山(據《方輿勝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段乃疾┮吩疲骸坝薪先值艿菐p化為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區(qū)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組成,是遐爾聞名的旅游勝地,以雄偉奇特著稱。山巔有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筍天柱,狀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俗稱“三爿石”??胺Q“神州丹霞第一峰”。
三峰之間有大弄小弄出入,建有百步云梯,迂回盤旋。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題刻“壁立萬仞”四字。亞峰、靈峰間壁立如削,曰小弄峽。置身其間,仰觀天開一線,俯視地裂一隙,俗稱“一線天”。山上另有蛤蟆石、兀鷹石、姐妹石、雞塒弄、會仙巖等景觀,多以形取名。江郎山不僅聚巖、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險、陡、峻于三石,雄偉奇特,蔚為壯觀,且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zhí)叮骰⑴?,風光旖旎。每當云霧彌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體。無怪
唐詩
人白居易贊曰:“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西湖位于杭州市區(qū)西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總面積5.6平方公里,環(huán)湖一周約15公里,蘇堤與白堤把全湖隔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
西湖風光秀麗,景色迷人,自古以來就是名勝?!疤煜挛骱椭凶詈檬呛贾?。”
西湖三面環(huán)山,秦時西湖還是一個海灣,北面寶石山,南面吳山,隔水相對是伸出海灣的岬角。海潮帶來大量泥沙,日積月累,直至隋朝時將西湖與海水隔開,這種由古代淺海演變而成的湖泊在地質學上稱作“瀉湖”。
西湖風景優(yōu)美,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極多。宋柳永有詞《望海潮》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重湖疊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笨梢娝螘r西湖盛況。
南宋畫院中的畫家馬遠、陳清波等,畫了許多西湖風景畫,這些山水風景畫的題名就是西湖十景的由來。清康熙帝南巡時題十景,勒石鐫碑成了名勝,一直沿用至今。十景為: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雙峰插云、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曲院風荷、斷橋殘雪。
近幾年來,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景點的整修,1985年評選了西湖新十景: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云棲竹徑、滿隴桂雨、九溪煙樹、吳山天風、玉皇飛云、寶石流露、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這新老十景的題名,使西湖充滿了詩情畫意。
西湖四時有花,四季景色不同,晨昏各異令人流連忘返。
杭州西湖如今已名聞世界,被譽為東方的瑞士。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qū)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長、深各33余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雙龍洞位于雙龍洞景區(qū)中心,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首批國家浙江景點導游詞浙江景點導游詞級風 景旅游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qū)核心景觀和象征,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海拔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酷似龍頭,故名“雙龍洞”。外洞寬敞,面積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駐足。常年洞溫為15℃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領有“上山汗如雨,人洞一身涼”之感。洞口西壁“雙龍洞”三字,恃為唐人手跡;東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元老、近代杰出書法家于右任之手筆。如果說雙龍的內洞是“龍宮”的話,那么外洞仿佛似“龍廳”。其中西廳一掛“石瀑”,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于此。往前是“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等景觀。內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僅通水道,長10余米,寬3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如欲觀賞,唯有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千尺橫梁壓水低,輕舟仰臥人回溪”,不得稍有抬頭,有驚而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之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于外洞,洞內鐘乳石、石筍眾多,有龍爪、龍尾與洞外龍頭相呼應,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薄褒斏吖采薄扒嗤鼙I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外洞寬敞高廣,面積約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常年洞溫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炎夏日,金華人和游客到洞中納涼已成千古風俗,比起天然空調,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外洞洞壁有眾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雙龍洞”三字,傳為唐人手跡,后由民國交通次長臨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元老、近代書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筆;最里邊石壁上還有“水石奇觀”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記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雙龍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將“龍”字反刻,寓意雙龍洞的兩龍頭,要站在洞廳內往外反過來看,才能看到他們的真面貌。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說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于此,又有傳說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里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繌d北盡頭就是“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 等景觀,特別是洞中的巖溶景觀“仙人田”層層疊疊,使人不由產生來到世外的感覺,美不勝收。
內外洞之間有巨大的屏石橫亙相隔,僅有狹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長15 余米,寬3米多。要想進入內洞,只有屏息仰臥小船中,逆水擦巖而過,不得稍做抬頭,否則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驚險,游覽方式為世界獨有。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就是描寫歷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20xx年前,則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進雙龍內洞的?!扒С邫M梁壓水低,輕舟仰臥人回溪”,進入內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龍宮了。內洞更大于外洞,面積約3500平方米,洞內鐘乳石、石筍、石幔、石柱、石鐘、地下泉水眾多。“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洞內你就可以見到兩龍的龍身、龍爪、龍尾了。其他主要景觀有“晴雨石”、“仙人掛衣”、“雪山羅漢堂”、“將軍腿”、“金華火腿”、“北京烤鴨”、“仙人床”、“倒掛蝙蝠”、“彩云追月”、“天馬行空”、“海龜探?!薄ⅰ褒斏郀幭傻ぁ?、“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拇指泉”和郁達夫命名的“盆景小瀑布”等20多個巖溶景觀,琳瑯滿目,惟妙惟肖,游客至此,都會忘記塵世的喧囂,體驗“洞中方一日,人間已三載”的神奇。明代的徐霞客根據雙龍洞“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的獨特景觀特點和價值,把它列為“金華山八洞”的第一位。葉圣陶曾為此寫過游記《游金華的雙龍洞》。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六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這次蘭亭之旅。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小胡,也可以叫我胡導。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聞名世界的書法圣地----蘭亭。全世界共有七個蘭亭,分別在北京、寧波、日本等地。但作為書法圣地的蘭亭卻在紹興。
蘭亭位于浙江紹興西南13公里處蘭渚山下,占地面積30.715平方米。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種過蘭草,漢代又設過驛亭,蘭亭的名稱由此而來。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去有名的鵝池看看吧,那里有許多可愛的大白鵝,經常會在水里游來游去,或在水里休息,或優(yōu)雅的疏理著羽毛,姿態(tài)不一,非常漂亮。相傳當年王羲之在紹興當官,一天正當他生機勃勃在寫“鵝池”時,剛寫完“鵝”字時,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擱筆下跪接旨,他的兒子王獻之續(xù)寫了一個“池”字。大家看這兩個字,“鵝”瘦“池”肥。這塊碑在書法史上被稱為著名的“父子碑”。
游客們,接下來我們去游玩著名的小蘭亭吧。小蘭亭內有塊大石碑,上刻“蘭亭”二字,為清康熙皇帝手書,此碑經無數(shù)游覽者撫摸稍平,因此這塊碑叫“軍民碑”。文ge動亂時期,此碑被砸成三截,雖經修被,仍可見破損痕跡,其中“蘭”字缺尾,“亭”字缺頭,但古韻猶存。
今天的游覽即將結束,祝游客們旅途愉快,有機會再來紹興蘭亭,再見!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七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舟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
舟山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是我國唯一以群島組成的省轄地級城市,舟山市由1390個島嶼組成,常年有人居住的島嶼98個,舟山本島面積502平方公里,僅次于臺灣、海南、崇明島,是我國第四大島。舟山擁有漁業(yè)、港口、旅游三大優(yōu)勢,是我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中國漁都”的美稱。
舟山主要由普陀山、嵊泗和朱家尖構成旅游景點,普陀山是聞名于世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向來有“海天佛國”、“蓬萊仙境”之稱。除寺廟之外,普陀山也是個有名的風景名勝之地,普陀山以“雄勝、奇勝、幽勝”融為一體的風景。朱家尖是我國東南沿海自然景觀最為豐富的島嶼之一,海景、沙景、石景為一體的理想海上風暴旅游區(qū)和休養(yǎng)避暑勝地。
舟山市市花是普陀水仙,市樹是新木姜子。
舟山海島漁民好客,熱情,特別是客人到了漁村,漁民會拿出陳年好酒和海產品熱情款待,漁民沒有文人墨客那些客套話,“大口喝”就是“盡情喝”的意思。“大口喝”就是一句要客人吃飽喝足的心里話。
然而,舟山海島漁民忌諱很多,尤其是說“翻”字,怕出海遇風浪翻船。譬如:菜盆中的大魚吃了一半不能說“翻過來吃”,要說“劃過來或轉過來吃”。夏天翻曬黃魚鲞、烏賊鲞、龍蝦、魚烤時也不能說“翻一翻”,要說“劃一劃”。還忌說“下”字,“下餃子”,要說“煮餃子”,因為“下餃子”俗稱人掉落海里“淹死”。“下?!币f“出?!薄R布烧f“霉”字,連諧音的“煤”字也不能說?!盁猴灐敝荒苷f“生爐子”。漁民吃飯時忌諱用筷子敲碗;忌諱將筷子插在飯碗里;更忌諱飯吃完后,把筷子橫放在碗上。原來是“用筷子敲碗”意味著家里窮得叮當響;只有上供祭祖,筷子方能插在碗里;把筷子橫放在碗上,意味著漁船在海上要遇狂風惡浪或漁船洋地“插蠟燭”無計可施,只好把櫓橫在船上隨波逐流,聽天由命。
在舟山旅游,能嘗到的美食莫過于海鮮和素齋,舟山水域面積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想而知了,到舟山旅游的第一美食肯定是海鮮了?;幸运笞有泛湍嗦轂榇?,梭子蟹以蒸食為主,可入藥,還可提煉可溶性殼質,用于紡織印染、人造纖維、造紙、木材加工、塑料等工業(yè)。梭子蟹除鮮食外,當?shù)貍鹘y(tǒng)的加工方法是做成“嗆蟹”。
舟山是“海天佛國”,其次的美食小吃要數(shù)素齋了,主要有紅光佛魚、油淋童子雞、三鮮海參。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八
浙江省簡稱浙。位于東海之濱。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與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也是我國重要的旅游省。
浙北平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重要的黃麻、桑蠶產區(qū)。浙江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是綠茶、毛竹的主要產地,著名的龍井茶馳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國書法的圣地,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家。盛產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家魚。公路是浙南山區(qū)重要交通線。沿海水運發(fā)達。寧波、溫州為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深水海港北倉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來,勤勞勇敢的浙江人民在開發(fā)與建設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技術精湛的手工藝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交相輝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獨特的內容與形式。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旅游景點眾多,類型豐富,有重要地貌景觀800余處,水域景觀200余處,生物景觀100余處,人文景觀100余處。全省現(xiàn)有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蕩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臺山、莫干山、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居中國首位。此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qū)42個,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蕭山湘湖、溫州甌江、紹興會稽山等省級旅游度假區(qū)13個。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以秀麗迷人的西湖自然風光聞名于世。
浙東水鄉(xiāng)佛國游。浙東具有中國典型的水鄉(xiāng)地貌。從杭州至紹興、寧波一帶,水網交織、阡陌縱橫;舟山是海島,山、海風光美麗壯觀。這里的居民擇水而居,采石筑橋,生活方式獨特。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產均異常豐富,可感受到古老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渾然一體之美。景點主要有紹興柯巖、中國書法圣地蘭亭、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新昌大佛、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村、河姆渡遺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九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又稱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浙江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茶之府、文物之邦、
旅游
勝地”之稱。全省現(xiàn)轄2個副省級城市,9個地級市,36個縣、22縣級市和32個市屬城區(qū)。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萬。 山海并利,物產豐富。浙江屬于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雨
量充沛。全省陸地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全國面積的1.06%,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內有耕地面積161.38萬公頃,人均0.55畝,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 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yè)區(qū),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4.6%,居全國前列。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 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 岸長水深,為港口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省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深水岸線105.8公里。目前全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寧波、舟山、溫州、海門、乍浦五大港口為主體的港口群,其中寧波北侖港是中國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可停靠30萬噸級貨輪,年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 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fā)前景。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當今考古發(fā)掘表明,浙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全省境內已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分別屬于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5000年的良渚文化。 春秋時期,浙江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五代十國時期,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南宋建都杭州。元代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 明朝初年,改元制“行省”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11府、1州、75縣,省界區(qū)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又改為省,浙江省建置至此大體確定。 在歷史的長河中,浙江人文薈萃。有哲學家王充、陳亮、劉基、宋濂、黃宗羲,詩人駱賓王、孟郊、賀知章、朱淑真、陸游,書法家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畫家馬遠、黃公望、徐渭、陳洪綬、任伯年、吳昌碩,科學家沈括,教育家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國維等著名學者。 自東漢到現(xiàn)代,載入史冊的浙江籍文學家逾千人,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出現(xiàn)了魯迅、茅盾、郁達夫、馮雪峰、徐志摩、豐子愷、吳晗、夏衍、艾青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建國以來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五分一。山川秀麗,風景優(yōu)美。浙江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較高。 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有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5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2.5個(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與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合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9處,國家確定的重點博物館7座。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十
浙江省簡稱浙。位于東海之濱。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與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也是我國重要的旅游省。
浙北平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重要的黃麻、桑蠶產區(qū)。浙江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是綠茶、毛竹的主要產地,著名的龍井茶馳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國書法的圣地,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家。盛產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家魚。公路是浙南山區(qū)重要交通線。沿海水運發(fā)達。寧波、溫州為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深水海港北倉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來,勤勞勇敢的浙江人民在開發(fā)與建設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技術精湛的手工藝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交相輝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獨特的內容與形式。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旅游景點眾多,類型豐富,有重要地貌景觀800余處,水域景觀200余處,生物景觀100余處,人文景觀100余處。全省現(xiàn)有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蕩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臺山、莫干山、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居中國首位。此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qū)42個,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蕭山湘湖、溫州甌江、紹興會稽山等省級旅游度假區(qū)13個。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以秀麗迷人的西湖自然風光聞名于世。
浙東水鄉(xiāng)佛國游。浙東具有中國典型的水鄉(xiāng)地貌。從杭州至紹興、寧波一帶,水網交織、阡陌縱橫;舟山是海島,山、海風光美麗壯觀。這里的居民擇水而居,采石筑橋,生活方式獨特。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產均異常豐富,可感受到古老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渾然一體之美。景點主要有紹興柯巖、中國書法圣地蘭亭、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新昌大佛、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村、河姆渡遺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十一
東錢湖坐落于湖州市東面,距市區(qū)十五公里。有著“西子韻味、蘇州太湖魄力”之稱。東錢湖現(xiàn)為浙江省第一大湖泊,與青山綠水平原區(qū)相守,煙波浩瀚風景優(yōu)美。別名“千錢湖”,歷盡滄桑,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留有了諸多具備較高歷史時間及藝術價值的文化藝術歷史時間遺址。湖內有小浙江普陀山、陶公島、二靈落日等旅游景點,地區(qū)內的天童寺為佛家禪學五山之一。
秋春時越國醫(yī)生范蠡退隱后攜美人避居河畔伏牛山下,晚年時期自號陶朱公。河邊民宅保存了民清江南建筑的面貌:磚墻長弄,青磚黛瓦。東錢湖全湖可分成三個一部分:在其中杭州西湖以師姑山、笠高山為界,稱"稻谷湖";東北地區(qū)以湖里區(qū)為界,稱“梅湖”,其他水面稱之為“外湖”,外湖又分成南、北二一部分。三者通稱為“東錢湖”。
東錢湖周邊山并排:東南方向雄峙著福泉山,西北方橫貫著月波山;東北方向則圍以龍蜷山和莉花山,陶公山、百丈尖等。四周有七十二條溪集流于湖。旅游景區(qū)內青山綠水相守,清風徐徐。據不徹底統(tǒng)計分析,旅游景區(qū)內現(xiàn)有歷史古跡11處,在其中國家級別關鍵文保企業(yè)2處。寧波商幫、陶朱公、大慈古寺、上下宋代皇朝近百年運勢的史氏大家族等為東錢湖留有了璀璨的商、佛、官文化藝術。
秋天陰歷九月初十,可參觀考察繁華的東錢湖龍舟節(jié)。冬天也是有反映本地水產業(yè)文化藝術的`東錢湖冬捕節(jié)。春夏秋風景各不相同,還能夠行船湖中,很是悠閑。并且每一年的農歷九月十一東錢湖龍舟節(jié)。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十二
各位團友,你們好,歡迎來到杭州宋城。
宋城是杭州第一個主題公園,也是中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仿宋建筑群。自1996年5月開業(yè)以來,宋城已先后被評為浙江十佳美景,杭州十大新景觀,并加入了國際娛樂與主題公園協(xié)會。
我們首先來到宋城門外的九龍廣場。矗立在門前廣場上的是九龍柱群。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所以也可以這樣說,幾千所的華夏文化,是龍的文化;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是龍的歷史。九龍廣場的九龍柱群是宋城的一大奇觀。九龍柱高10米,直徑1米,在上面雕刻著龍生九子的傳說。每根柱子上刻著一大一小的母子盤龍。龍柱取材自山東曲阜九龍山,和山東孔府的龍柱為同一石材。每一座城池都有鎮(zhèn)城的寶物,九龍柱就是宋城的鎮(zhèn)城之寶。大家也許已經看到大門前的兩只麒麟。麒麟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噴火吃鐵的神獸。龍部、總是和水聯(lián)系在一起,麒麟則代表了火,所以設計者讓龍和麒麟一起守衛(wèi)宋城的大門。
進入宋城,我們來到了《清明上河圖》畫卷的中部---城樓廣場。整個宋城的主體就是《清明上河圖》再現(xiàn)區(qū)。它依照《清明上河圖》所表現(xiàn)的畫面,再現(xiàn)了當時京都的繁華景象,表現(xiàn)了當時市井、飲食、文化、航運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在后面的行程中,我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歷代柱,這里總共排列了22根柱子,從兩漢、南北朝、兩廣兩宋直至清代,包括大家最熟悉的華表。眾所周知,柱子是建筑的重要標志,也是文化的象征。
現(xiàn)在大家到的是月老祠。月老祠并不少見,但中有建在宋城,才算名副其實。根據馬書田所著《全像中國三百神》等書的記載,月下老人就是在宋朝才正式成為青年男女虔信膜拜的婚姻之神。相傳曾幫助一個名叫韋固的孤兒成婚,系紅線的婚俗也是因這個傳說才逐漸流傳開來的。大家請看這邊的證婚墻,每一個在這里結婚的新人都可以把自已的名字刻在墻上,我們在每年的結婚紀念日寄上紀念品,給他們送上宋城的祝福。
再請看這邊。這是宋代詩人李清照,她的詩詞端麗柔婉,感人到深。這是與李清照同為婉約詞大家的柳永。他是流才子,據主為此還耽誤了科舉功名,以至于一生坎坷,所以,在他的詞中,不僅有對“紅顏薄命”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有對自身命運多艱的感慨。
大家腳上的這塊土地本身了具有相應的靈氣。這兒本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廟宇,因為雷火而毀于一旦,從此荒廢,再也沒有重建。這棵千年古樟也同時燒死,只留下枯焦的枝干。到了宋城開工興建,原本打算把它挖去,結果就在月老祠開如做基礎的時候,枯樹發(fā)芽,很快長得郁郁蔥蔥,于是我們把它保留下來。那塊巨石名為“海誓山盟”,下面那一塊為“永結同心”。這也是宋城對所有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大家請看這位眉目慈祥、和藹可親的老人,他就是月老。如果是情侶,不妨請月老賜福,為你們系一條無形的紅線。這副對聯(lián)貼切地道出了月老的心聲:“愿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這是和合二仙的塑像,代表著和睦安詳。與他們相對的是劉海戲金蟾,步步吊金錢。兩邊的壁畫分別是《白蛇傳》中的許仙和白娘子、《西廂記》里的張生和崔鶯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還有李清照吟詞和嫦娥奔月的場面,均取材于我國古代的愛情故事。
在宋城中,財神殿和月老神祠相對而建,可謂是獨具匠心。財神的出現(xiàn)本來就迎合了世人對金錢的追求,因此財神在歷朝歷代都是最受崇拜的偶像,也在情理之中。
這就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宋樟,它植于宋代。野史記載,當年喜好出游的宋高宗趙構,就經常攜帶妃嬪來到此處,依樹踞石,享受野趣。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宋城的城門樓,我們右側的塑像就是張擇端先生。800多年前就是他,懷著對往劃繁華都市的追思之情,懷著“國破山河在”的無限感慨,創(chuàng)作了《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為創(chuàng)作此畫,曾經三到杭州,第一次是北宋時,杭州正是“錢塘自古繁華”的景象,而原稿在靖康之亂時不幸遺落。后來他又隨皇室南遷臨安,此時的張擇端眼見的景物,自然不可避免地揉進了他對故都的思念。大家都知道,金兵入侵之后,隨著皇室南遷的還有數(shù)以萬計的文士,工匠、藝人,因而它在客觀上促成了南北文化的交融。直到今天,杭州的語言,飲食,文化及市民心態(tài)都多少都留下了樣文化的特征。
城門樓高20米,完全按照原畫上的樣式建造,因而不同于單純的外形上的仿古,而是內在的得現(xiàn),具有很高的價值。比如方形城門,據專家考證,國內僅有兩處,其余的古城門都是我們常見的圍棋形。
穿過千年古道,我們就行走在宋城的“城區(qū)”。這里就是南宋官窯的小作坊,原址在杭州鳳凰山,其所有的產品原來都是宮廷專用的,所以才有“官窯”的稱謂。而今在宋城重建,其產品自然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南宋官窯出產的瓷品有以下同幾個特點:胎薄,造型簡練,端莊,釉彩晶瑩凝厚,表面經過燒制有不規(guī)則的紋片。官窯瓷以粉青色最為珍貴,質感如玉,歷來被更為我國古代瓷器的珍品。游客可以現(xiàn)場參與,制作小動物,小器具,留作紀念。
前面我閃就到了孫家正店。宋代的酒樓,如果稱為正店,就說明是高檔的酒(]樓,通常只為達官貴人服務。據文獻記載,北宋都城開封人口多達百萬,商業(yè)繁榮,是當時北方的經濟中心,而正店也只有72家。大家請看孫家正店的彩樓。彩樓就像現(xiàn)在的霓虹標牌,是招徠顧客的一種手段,也只在宋代流行。這種彩樓也同樣按照《清明上河圖》制作。孫家正店現(xiàn)在已經推出一系列宋菜,歡迎大家品嘗。
對面就是王員外家,從《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王員外家與孫家正店同是全圖中最華美的建筑之一。它建有兩層的彩樓,雕梁畫柱,與后面簡陋的店鋪形成鮮明的對比。古代仕子的人生得意不外時的婚嫁習俗。宋代的婚齡一般是男15、女13以上,婚嫁禮儀相當完備,有時甚至近于繁瑣,但出因此具備了獨特的魅力。它分為定親,迎娶,拜門等三大步驟,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換貼,相親,送聘,拜堂等內容。有的流傳至今。這里不這有許多喜慶用具和俗規(guī)的展示,表演。如果各位有興趣也可以參與這項活動。
這兩邊是工藝作坊,有竹編,根雕,木雕,全部由我們自己制作,具有很高的紀念價值。
這里是年糕店。年糕是中國南方過年過節(jié)的主要的食品之一。你可以親自動手磨米,蒸飯和打制年糕,品嘗自己親手制的年糕。
這里是裝裱店,里面陳設了文房四寶,古玩,字畫。還提供裝裱字畫和修得古代字畫的服務。西泠印社集園林與人文之精化,具有全國性的影響。展品年代由漢到清都是西泠印社的藏品,瓷器,木器,銅器無一不具,其中又以瓷器,字畫為多。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到里面細細欣賞。
這是草鞋鋪,看它前面陳列的犁,耙,蓑衣,斗笠這樣典型的農家擺高,您是否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在這充滿鄉(xiāng)野氣息的小屋里,套上一雙草鞋行走,相信會別有一番情趣。
這是剪紙鋪,剪紙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剪紙大師們單憑一張紙,一把剪刀,就能夠剪出非常精致的圖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新近創(chuàng)作了“宋城十景”,您不妨購買幾件留紀念。
文化是宋城的靈魂,它在表現(xiàn)自然山水美、園林建筑美、民俗風情美、社會人文美、文化藝術美上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時空概念,縮短了時空距離。宋城是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追憶與表述,它應該成為一座寓教于樂的歷史之城?!o我一天,還你千年。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一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臺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巖,南接永嘉,西鄰縉云,北與磐安、天臺分界。南北直線距離為57.6公里,東西直線距離為63.6公里。下面是帶來的浙江仙居導游詞,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仙居歷史悠久。6000多年前,在永安溪中下游河谷平原上,就已聚居著仙居人的祖先—甌越族人。
戰(zhàn)國時,仙居為越國領土。秦統(tǒng)一全國后,屬閩中郡鄞縣回浦鄉(xiāng)。東漢時,仙居是國內高僧名道涉足之地,興平元年(公元194年)建造的“石頭禪院”(即石?!按笈d寺”),比國清寺建寺早400多年。
東晉穆帝永和三年(公元347年),仙居立縣,名樂安。隋、唐間幾經廢置,至五代吳越寶正五年(公元930年),改名永安。宋時,仙居是國內著名的宗教圣地之一。北宋景德四年(公元1020xx年),宋真宗以其“洞天名山屏蔽周衛(wèi),而多神仙之宅”,詔改今名。立縣至今已有1600多年。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揭竿起義的呂師囊,南宋世界上第一部食用菌專著《菌譜》的作者陳仁玉,元代大書畫家柯九思等。
仙居地處浙江東南、臺州西部,東連臨海、黃巖,南接永嘉,西鄰縉云,北與磐安、天
臺分界??h域面積20xx平方公里,其中丘陵山地(1612平方公里)占全縣80.6%,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說。
地形屬浙南山區(qū)一部。仙霞嶺延伸至縉云分叉,綿亙本縣南北邊境,成鉗形對峙。南為括蒼山,主峰米篩浪,海拔1382.4米。北為大雷山,主峰青梅尖,海拔1314米。全縣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09座。永安溪自西向東穿流而過,境內全長116公里。全縣地形從外向內傾斜,略向東傾,其間有大小不等、錯落相間的谷地和盆地,其中下各、城關、田市、橫溪等4個河谷平原面積較大。
氣候屬亞熱帶季風區(qū)。年平均氣溫18.3℃,1月份平均氣溫5.6℃,7月份平均氣溫28.5℃。全年無霜期240天左右。雨量充沛,歷年平均降水量20xx毫米左右,呈雙峰型分布,前峰為梅雨,后峰為秋雨,降水的空間分布不均勻,南部多于北部,東部多于西部。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要特征、被稱為“浙江一絕”的大神仙居景區(qū)和響石山景區(qū),以玩水為主要特征的永安溪漂流景點,以探林為主要特征的淡竹原始森林景區(qū),以訪古為主要特征的皤灘古鎮(zhèn)、高遷古民居、桐江書院景點和以賞月為主要特征的景星巖景區(qū)等特色景區(qū)框架。
“仙居,好地方呀!一定得去”這是從仙居旅游回來的朋友告訴我最多的一句話。如今我也來到了這里,望著這被眾人所夸的寶地,心中的喜悅可想而知。剛到那兒便直奔“神仙居”,那兒也許是最能表現(xiàn)這塊寶地的地方。
神仙居的水真清呀!不大的湖面,卻“裝”滿了水。這水猶如一面未經磨拭的鏡子,把陸地,天上,水里的景物照的一片光亮。你瞧!這碧綠的山,這蔚藍的天,這五彩斑斕的魚……在神仙居里的水的照耀下變得更加光彩奪目。
神仙居的水真秀呀!五彩斑斕的魚在湖中來回穿梭,紅的、藍的、黃的、綠的、紫的……真是各式各樣,好似一朵朵爭奇斗艷的花朵。棕黑色的鵝卵石也在小魚的襯托下,顯得潔白純凈。再加上旁邊五彩繽紛的花花草草和高大挺拔的大樹,真是美不勝收!神仙居的山真綠呀!山上栽著許許多多的樹,爬到山的最頂端望下看,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像條龍似的繞在山丘上。晚上,一片片綠色的葉子在晚風中飄溢,回蕩。讓人仿佛身臨其境!但我最喜歡的而是神仙居里的奇峰。
3 / 7
我很久以前就想去大神仙居游覽一番了,但是一直沒機會,星期六終于可以去游玩一次了,我興奮得一夜都睡不著覺。
星期六早晨8點左右,我們一家人出發(fā)前往大神仙居。別人都是從一個叫官坑的地方上山,而我們卻是從神仙居景區(qū)的正門進入,其實也只是想多看些景點罷了。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啼哭,所以有待考證?!?BR> 從正門進入30分鐘左右就是一直通往山頂?shù)呐_階,我們走得越高,路就越窄,到最后竟然沒路了,有的只是一些荊棘小叢。放眼望去,只見千山萬嶺,連綿不絕,懸崖絕壁,高聳入云。每爬一段路,眼前的景色都會有所不同,同一塊巖石,換個角度就會看出不同的味道。到了山頂,我們長吼一聲,聲音回蕩在山谷之間,雖然大家都汗流浹背,但是我們臉上都還掛著登頂?shù)南矏偂?BR> 到達山頂后,我們眺望遠方,一條長長的棧道鑲嵌在懸崖峭壁之上,酷似一條巨龍,吸取天地精華,等到日后騰飛之用。這條鑲嵌在懸崖上的“天路”,是工人們一點一點辛辛苦苦地鑲到巖石中的,盡管現(xiàn)在已有欄桿保護,但是還有很多人都靠著棧道里面走。我們漫步在這條“天路”上,往下一看都覺得心驚肉跳。滿眼的“綠”盡收眼底,正在山底建設的小房子此刻都渺小得如卡片一般。
沿著棧道走著,走了一會兒,我們忽然發(fā)現(xiàn)一個由鋼筋交錯組成的觀景臺,我們興奮了起來,立刻跑到了觀景臺上。我往下一看,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我們幾乎是懸空站在觀景臺上的,這觀景臺離地面大概有30多米,為了測試一下它的高度,我撿了一根樹枝,向下扔去,竟然過了十幾秒才落地。站在觀景臺上,感受著大神仙居的神奇,轉身向四周遠眺,望著高聳入云的巖石,我終于親身體會到“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的深刻含義了。
走過了棧道,來過了觀景臺,接下來的著名景點應該就是那連通 5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兩山長達400多米的鐵索橋了。因為風有些大,再加上鐵索橋還沒有完工,所以本來牢固的鐵索橋顯得有些搖搖晃晃。這讓我不禁聯(lián)想到了長征時“飛奪瀘定橋”的情景,想到長征,我又不禁念起了毛澤東的詩:“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橋橫鐵索寒……”當我們心驚膽戰(zhàn)地走過鐵索橋時,衣服早已濕透了大半。
走過鐵索橋,我們沿著山路,走上對面的山峰。沿路上,有幾個極具特色的涼亭,帶著雕刻的古色古香門頭煞是好看。對面的山峰,山勢險峻,往右是下山之路,往左是通往另外一個觀景臺的路。正當我們猶豫之時,從上面回來的幾個“驢友”跟我們說:“去那邊的觀景臺看看吧!不去就太可惜了,保準你們喜歡!”既來之則安之,聽了他們的建議,我們選擇了往左走,去觀景臺看看!才往上爬了100多米,我們就看到了觀景臺,那是一個修筑在一條“龍”上的觀景臺。我們穿過“龍背”,來到“龍頭”,也就是觀景臺。在觀景臺上,我們清楚地看到了天柱巖——大神仙居的一個著名景點。一直以來我們都是仰望天柱巖,如今平眼就能看見,卻別有一番滋味:現(xiàn)在的天柱巖如同觀世音娘娘雙手合十,低頭冥思一般。在云霧飄渺的時段,半個巖都被圍繞在霧氣中,若隱若現(xiàn),讓人仿佛進入了世外桃源。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慎,生怕跌倒,在回去的路上,我們竟然看到了幾棵從巖石中迸發(fā)而出的松樹,看到這幅景象,我心中佩服得五體投地。真可謂“山峰峻如華山,松樹奇如黃山,霧景美比三清山”啊!“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边@句詩在我的腦海里久久揮之不去——這句詩用來形容現(xiàn)在的大神仙居最貼切不過了。
7 / 7
文章來源網絡整理,僅供參考學習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二
各位游客:大家好!
雙溪竹海漂流,漂流雙溪竹海,歡迎大家來到雙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風光。
我是景區(qū)導游小×,希望我能成為大家快樂的旅伴。
雙溪,顧名思義,由兩條溪流匯合于此。雙溪是個古老的小鎮(zhèn),歷史悠久,余杭建縣治便有雙溪,至今已有數(shù)千年歷史。
雙溪山青水秀,人杰地靈,有著極具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在漂流中我會向大家一一介紹。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長廊。竹海長廊總長130米,在我們杭州是絕無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為我們景區(qū)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長廊的正上方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同志題寫的江南第一漂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我們雙溪竹海漂流景區(qū)錦上添花。
前面有幾頭老牛,正在搖頭揮尾歡迎我們去坐牛車。雙溪水牛較多,因為有著充足的水資源。水牛在以前只是作為耕種勞力,隨著雙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崗了?,F(xiàn)在雙溪發(fā)展生態(tài)旅游,老牛重新上崗,和我們一樣成了一名旅游工作者。在牛車道,大家看到的細沙是為了減輕牛腳負擔,因為牛的腳底板很軟,地面太硬牛會吃不消,所以這細沙是專門為牛而鋪設的。
好,大家坐穩(wěn)了?,F(xiàn)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這老花園。古代這里是一個很大的花園,花園內花香四溢,鳥語聲聲,盆景根雕千姿百態(tài)。宋代詞人李清照避難于此曾詞曰: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唐代徐文長(別名徐渭)留下詩句門滌當水盡,路曲入松移,過溪無虎嘯,枉送遠禪師;清代吳焯一首題為《雙溪》詩曰:百里雙溪匯此方,修篁含澗郁相望。云生石腳水痕白,曰射山頭煙氣黃,不少游魚沖瀲滟,盡多啼鳥弄微茫。行人已入桃花路,何必前溪問棹郎,這些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為滿足游客自我參與、追求野外刺激的需求,我們公司不久前在天目溪上推出了皮筏漂流,從沙塘至雙溪疊月,全程三公里,沿途有九處激流險灘,相當刺激。
在天目溪流上游三公里是徑山湖,這是余杭區(qū)最大的人工湖,壩高為44.5米,最大蓄水量為28000多萬立方米。在徑山湖的北面半山腰是新十景的第二景同安天門,同安頂上天門開,巨石凌空方臘來雄偉的天門,是當年方臘以驚人的毅力豎立起來的。同安頂上沒有屁股的螺絲、形如筷子的方竹,吸引古今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畫。
西面直線十多里那最高的山峰,就是號稱江南第一山的徑山,海撥8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被稱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的徑山寺,貢茶徑山茶采于此,日本的茶道是從這里流傳過去的,乾隆、蘇東坡等帝王將相留下不少碑文詩句。
南面最高峰為將軍山,山上有一塊磨劍石,面積為七、八平方米,平整光滑,面上有道道刀痕,那就是我們雙溪新十景中的第三景將軍磨劍。詩曰:馬到山前路未開,英魂遺恨獨松關。心縈吳越甘生死,劍石長留將軍山。八百年前,北邊的金兀術帶兵攻進了京城開封汴梁,一路南下,康王趙勾逃到臨安(杭州),在臨安建成京都,為了守住臨安,一位將軍相偉受命在雙溪把守關口,抵抗金兵。將軍山和對面的獅子山兩山相對,中間的山岔是個關口,地勢險要,是進臨安的通道,將軍自知責任重大,天天在山上操練兵馬。但是,金兀術帶兵從安吉、孝豐一帶打過來,打上了百丈獨松嶺,接著又來到雙溪這個關口,一場血戰(zhàn)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最后只剩下將軍等五人,寡不敵眾,自知無法守住關口,無顏面見圣上,更無顏向雙溪百姓交待,便與將士自刎于山上。那將軍磨劍石現(xiàn)還留存完好,有機會大家可登山目睹。后人為紀念這位將軍的忠心愛國之心,便把此山命名為將軍山了。
前面那道堰壩就是景區(qū)新建的橡皮壩,整座壩體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橡膠胎,跟車胎的原理差不多的,只是它里面充的是水而不是氣,由于橡皮壩的作用,這里便形成了一個2米多高的落差,我們馬上就會感受到這一刺激了,為了您的安全,請檢查一下救生衣是否穿妥了,沖壩時身體盡量往前傾,千萬不要站起來,以防竹筏失去平衡。
溪水粼粼溪波柔,竹海如歌堪漂流。兩岸鳳尾拽不住,笑聲托起畫中游這是雙溪新十景中的竹海漂流詩,雙溪竹筏漂流歷史悠久,五十年前,這里沒有公路,運輸主要靠溪中竹筏運送,這條溪是我們山區(qū)百姓的生命線,山里面包括安吉縣的部分鄉(xiāng)鎮(zhèn)的山民的土特產,如毛竹、山木、筍等就用竹筏運到山外面出售,換來大米、油鹽等生活用品用竹筏逆流而上撐回山里。山里面六、七十歲的老人個個都是撐筏高手。
雙溪竹海漂流是近年來徑山鎮(zhèn)開發(fā)的一個新景點,環(huán)境優(yōu)美,竹林綿綿,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堰壩險漂在江浙一帶的漂流項目中較具特色,因而深受上海、蘇南地區(qū)等地游客的歡喜。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三
魯迅一生有1/3以上的時間是在紹興度過,他不僅在故鄉(xiāng)度過了童年和青少年時代,而且還進行了他初期的教學實踐、文學創(chuàng)作和社會革命活動。故鄉(xiāng)的生活經歷不僅對他的思想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同時也是他文學創(chuàng)作的重要源泉。今天我們要踏著這位偉人的足跡,尋訪他的故園。
現(xiàn)在我們來到魯迅先生的出生地魯迅故居。魯迅故居位于都昌坊口周家新臺門西首。周家新臺門是周家多年聚族而居的地方。它建于清嘉慶年間,坐北朝南,青瓦粉墻,磚木結構,是一座典型的江南特有的那種深宅大院。1918年經族人共議將這座屋宇連同后面的百草園賣給了東鄰朱姓。房屋易主后,原屋大部分已拆除重建,但魯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得保存,所以今天我們能有幸看到這原汁原味的魯迅故居。
這兩扇黑油油的石庫臺門,原系周家新臺門的邊門,是魯迅家人出入的地方。
這間普通的泥地平屋是魯迅家當年用來安放交通工具的地方。大家都知道,紹興有東方威尼斯之稱,因此在一般家庭中都備有水上的交通工具,那兩支高大的櫓是大船上所用,而那兩支小的是烏篷船上用的槳。轎子是陸上交通工具,其中轎杠系魯迅家原物。
從右側門進去,穿過長廊,就到了桂花明堂。明堂在紹興俗稱天井,這里原來種著兩株茂盛的金桂,桂花明堂由此得名。魯迅小時候夏天經常躺在桂樹下的小板桌上乘涼,他的繼祖母蔣氏則搖著芭蕉扇一邊打扇,一邊給小魯迅猜謎,講貓是老虎的師父、水漫金山等故事,使魯迅從小就受到民間文學的熏陶,為他以后的文學創(chuàng)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后來,他在《狗·貓·鼠》、《論雷峰塔的倒掉》等文章中均有生動的回憶。
穿過桂花明堂,便來到魯迅的臥室。1909年夏,魯迅從日本留學回國后,從杭州回到故鄉(xiāng),先后在紹興府中學堂和山會初級師范學堂擔任教職。這間臥室是當時他在紹任教期間的臥室兼書房。魯迅常常在這里備課、寫作到深夜。他的第一篇文言文小說《懷舊》就在這里寫成。臥室里陳列著的鐵梨木床是當年的原物。
穿過石板天井,迎面就是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拾階而上,東首前半間是當年魯迅家吃飯、會客的主要活動場所,紹興俗稱小堂前。魯迅在紹任教時期,經常在這里接待來訪的朋友和學生??蛷d的右上角那張皮躺椅是魯迅父親用過的。當年魯迅祖父周福清科場舞弊案發(fā)后,魯迅的父親被革去秀才身份,此后就一蹶不振,郁郁寡歡,借酒消愁,以至病魔纏身后被庸醫(yī)所誤,年僅36歲就去世。從此魯迅家也就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經歷了這一系列的家庭變故,少年魯迅飽受世態(tài)炎涼和人情冷暖,看到了上層社會的墮落和丑惡,對他的思想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從而走上了尋求真理的道路。
與客廳一板之隔是魯迅母親的房間。南邊那張八腳大床是魯迅的母親魯瑞睡過的原物。東邊這張小床是當年魯迅的弟弟周建人睡過的床。靠窗桌子上陳列著的是魯迅母親做針線活用的物品。魯迅的母親魯瑞是紹興鄉(xiāng)下安橋頭人,性格和善而堅毅,以自修達到能夠看書的文化水平。魯迅對他的母親很佩服,曾經說過:我的母親如果年輕二三十歲,也許要成為女英雄呢。魯瑞確實是一個很不平凡的母親,她培養(yǎng)的三個兒子被現(xiàn)代文壇稱為周氏三杰。
小堂前的西邊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這位繼祖母性情開朗,講話幽默風趣,經常給侄孫輩講故事、猜謎語,魯迅對這位繼祖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后面這三間是魯迅家存放稻谷、農具的地方,右邊這間是章福慶的住所,中間是通向百草園的過道。
各位來賓,現(xiàn)在我們看到這個園子就是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的名稱雖雅,但其實是一個普通的菜園,是當時新臺門內十幾戶人家共有的一個荒蕪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后用來曬稻谷。童年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們在百草園內嬉戲玩耍,夏天在樹蔭下乘涼,秋天在泥墻根一帶捉蟋蟀。冬天就在雪地上捕鳥。對于百草園,魯迅曾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篇著名的散文中作了非常形象生動的描述。文中他無限深情地寫道: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單是周圍的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有無限的趣味?,F(xiàn)在我們所看到的百草園就是魯迅當年筆下的景致。魯迅12歲時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不得不與他的蟋蟀們、覆盆子和木蓮們告別,去全城最嚴厲的私塾讀書。下面讓我們告別這里的一切,跟隨魯迅的文章《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從魯迅故居出來,東行數(shù)百步,往南走過一座石板橋,從一扇黑漆竹絲門進去,就到了魯迅少年時代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清末紹興城里很有名的私塾,它坐東朝西,原是壽家書房,魯迅12歲開始到這兒讀書,五年多的學習生涯,使他受益匪淺,積累了豐富的文化知識,為日后從事文學創(chuàng)作打下了非常堅實的基礎。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四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悠久,世界著名的風景游覽勝地——杭州西湖。我是你們這次杭州之旅的導游,我姓林,你們叫我林導好了。
來杭州之前,您一定聽說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句名言吧!其實,把杭州比喻成人間天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有了西湖。千百年來,西湖風景有著經久不衰的魅力,她的豐姿倩影,令人一見鐘情。就連唐朝大詩人白居易離開杭州時還念念不忘西湖,“未能拋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痹娙苏f他之所以舍不得離開杭州,其主要原因就是因為杭州有一個美麗迷人的西湖。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啊!
杭州西湖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部,杭州市市中心,舊稱武林水、錢塘湖、西子湖,宋代始稱西湖。西湖南北長約3.2公里,東西寬約2.8公里,繞湖一周近15公里。面積約5.68平方公里,包括湖中島嶼為6.3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55米,最深處在2.8米左右,最淺處不足1米,蓄水量在850萬到870萬立方米之間。蘇堤和白堤將湖面分成外湖、北里湖、西里湖岳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西湖處處有勝景,歷史上除有“錢塘十景”、“西湖十八景”之外,最著名的是南宋定名的“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花港觀魚、南屏晚鐘、雙峰插云、雷峰夕照、三潭印月、櫓浪聞蔦。如以每個字來點的內涵,它們是:春夏秋冬花,晚云夕月柳。點出了無論春夏秋冬,無論明晦晨昏,西湖勝景時時皆有,處處都在的特色。1985年又評出了“新西湖十景”。在以西湖為中心的60平方公里的園林風景區(qū)內,頒著主要風景名勝有40多處,重點文物古跡有30多處。概括起來西湖風景主要以一湖、二峰、三泉、四寺、五山、六園、七洞、八墓、九溪、十景為勝。1982年11月8日,國務院將西湖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之一。1985年,在“中國十大風景名勝”評選中,西湖被評為第三。
相傳在古時候,天上有一條玉龍和一只金鳳。它們在銀河里找到一塊玉石,辛辛苦苦,經過許多年,把這塊玉石琢磨成了一顆金光閃耀的明珠。這顆明珠光芒四射。照到哪里,哪里便山明水秀,五谷豐登。后來,消息傳到了天宮,王母娘娘派了天兵天將搶走了明珠。玉龍和金鳳趕到天宮,與王母娘娘發(fā)生了爭斗,不慎把明珠掉落在人間,變成了明鏡般的西湖。玉龍和金鳳不舍得離開心愛的明珠,就將落到杭州玉龍山(現(xiàn)在的玉皇山)和鳳凰山,永遠守護著美麗的西湖。
走進西湖,湖面如鏡,難怪在華夏的四大愛情傳說中,其中兩個愛情傳說就發(fā)生在次地。斷橋、長橋,平凡的橋梁卻在傳說中變得千嬌百媚。在長橋上,梁祝在這相送十八里,仿佛見到當年他們難舍難分的情境。斷橋不斷,晴天送油傘的傳說更是使人聯(lián)想翩翩。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钡臇|坡絕句道出了西湖的柔美和典雅。所以,詩人把西湖比作我國的美人西施,于是,西湖又多了一個“西子湖”的美稱。
陽春三月,鶯飛草長,蘇白兩堤,桃柳夾岸。兩邊是水波瀲滟,游船點點;遠處是山色空蒙,青黛含翠。此時走在堤上,你會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心醉神馳。西湖的美景不是春天獨有,夏日接天連碧的荷花,秋月中浸透月光的三潭,冬雪后疏影橫斜的紅梅,更有那煙柳籠紗鶯啼,細雨迷蒙中的樓臺。無論你在何時來,都會領略到不同尋常的風采。
西湖是一首詩,一幅天然圖畫,一個美麗動人的故事。西湖的傳說讓西湖更美了,更神秘了!
游客們,至此,今天的杭州西湖之旅也就告一段落了,希望大家都滿意今天的旅程,謝謝大家。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五
浙江衢州江郎山是(衢州)江山市境內的一座奇山,似三根石柱直插云霄。讓你不得不相信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詩人辛棄疾在游覽了江郎山后留下這樣的詩句:三峰一一青如削,卓立千尋不可干;正直相扶無依傍,撐持天地與人看。
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江郎山位于江山城南25公里之江郎鄉(xiāng)。古名金純山、須郎山、玉郎山(據《方輿勝略》)素有“雄奇冠天下,秀麗甲東南”之譽?!段乃疾┮吩疲骸坝薪先值艿菐p化為石,故又名江郎山”。
江郎山主峰海拔824米,主景區(qū)由三石峰、十八曲、塔山、牛鼻峰和仙居寺等五部分組成,是遐爾聞名的旅游勝地,以雄偉奇特著稱。山巔有三巨石拔地沖天而起,高360余米,形似石筍天柱,狀若刀砍斧劈。三峰自北向南呈“川”字形排列,依次為:郎峰、亞峰、靈峰,俗稱“三爿石”??胺Q“神州丹霞第一峰”。
三峰之間有大弄小弄出入,建有百步云梯,迂回盤旋。郎峰峭壁上有明代理學家湛若水摩?題刻“壁立萬仞”四字。亞峰、靈峰間壁立如削,曰小弄峽。置身其間,仰觀天開一線,俯視地裂一隙,俗稱“一線天”。山上另有蛤蟆石、兀鷹石、姐妹石、雞塒弄、會仙巖等景觀,多以形取名。江郎山不僅聚巖、洞、云、瀑于一山,集奇、險、陡、峻于三石,雄偉奇特,蔚為壯觀,且群山蒼莽,林木疊翠,窟隱龍?zhí)叮骰⑴?,風光旖旎。每當云霧彌漫,煙嵐迷亂,霞光陸離,常凝天、山于一色,融云峰于一體。無怪
唐詩
人白居易贊曰:“安得此身生羽翼,與君來往醉煙霞”。
西湖位于杭州市區(qū)西面,南北長3.3公里,東西寬2.8公里,總面積5.6平方公里,環(huán)湖一周約15公里,蘇堤與白堤把全湖隔為外湖、里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5個部分。
西湖風光秀麗,景色迷人,自古以來就是名勝?!疤煜挛骱椭凶詈檬呛贾?。”
西湖三面環(huán)山,秦時西湖還是一個海灣,北面寶石山,南面吳山,隔水相對是伸出海灣的岬角。海潮帶來大量泥沙,日積月累,直至隋朝時將西湖與海水隔開,這種由古代淺海演變而成的湖泊在地質學上稱作“瀉湖”。
西湖風景優(yōu)美,歷代文人墨客吟詠極多。宋柳永有詞《望海潮》形容杭州:“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重湖疊獻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笨梢娝螘r西湖盛況。
南宋畫院中的畫家馬遠、陳清波等,畫了許多西湖風景畫,這些山水風景畫的題名就是西湖十景的由來。清康熙帝南巡時題十景,勒石鐫碑成了名勝,一直沿用至今。十景為:蘇堤春曉、平湖秋月、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雙峰插云、三潭印月、南屏晚鐘、雷峰夕照、曲院風荷、斷橋殘雪。
近幾年來,隨著旅游事業(yè)的發(fā)展,景點的整修,1985年評選了西湖新十景: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云棲竹徑、滿隴桂雨、九溪煙樹、吳山天風、玉皇飛云、寶石流露、阮墩環(huán)碧、黃龍吐翠。這新老十景的題名,使西湖充滿了詩情畫意。
西湖四時有花,四季景色不同,晨昏各異令人流連忘返。
杭州西湖如今已名聞世界,被譽為東方的瑞士。
金華雙龍洞距金華市區(qū)約8公里,坐落在海拔350-450多米的北山南坡,除底層的雙龍洞之外,還有中層的冰壺洞和最高的朝真洞。雙龍洞分內、外兩洞,外洞高大明亮,洞高66余米,長、深各33余米,面積1200多平方米。洞內陳放著一排排石桌、石椅,可容千人品茶避暑。
雙龍洞位于雙龍洞景區(qū)中心,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qū),首批國家浙江景點導游詞浙江景點導游詞級風 景旅游區(qū),國家級森林公園。是整個雙龍風景名勝區(qū)核心景觀和象征,成為自然風景名勝的歷史已有1600多年。海拔520米,由內洞、外洞及耳洞組成,洞口軒朗,兩側分懸的鐘乳石酷似龍頭,故名“雙龍洞”。外洞寬敞,面積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駐足。常年洞溫為15℃左右,冬暖夏涼。炎夏至此,領有“上山汗如雨,人洞一身涼”之感。洞口西壁“雙龍洞”三字,恃為唐人手跡;東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元老、近代杰出書法家于右任之手筆。如果說雙龍的內洞是“龍宮”的話,那么外洞仿佛似“龍廳”。其中西廳一掛“石瀑”,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于此。往前是“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等景觀。內外洞有巨大的屏石相隔,僅通水道,長10余米,寬3米多。內外洞的相隔與相通,形成了雙龍洞最鮮明的特色。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如欲觀賞,唯有平臥小舟,仰面擦崖逆水而入,“千尺橫梁壓水低,輕舟仰臥人回溪”,不得稍有抬頭,有驚而無險,妙趣橫生,堪稱游覽方式之一絕,有“水石奇觀”之譽。內洞略大于外洞,洞內鐘乳石、石筍眾多,有龍爪、龍尾與洞外龍頭相呼應,造型奇特,布局巧妙,有“黃龍吐水”“倒掛蝙蝠”“彩云遮月”“天馬行空”“海龜探?!薄褒斏吖采薄扒嗤鼙I仙草”“壽星與仙桃”等景觀,幻化多變,使人目不暇接,宛若置身水晶龍宮。
外洞寬敞高廣,面積約1200平方米,可容千人-。常年洞溫保持在17℃左右,冬暖夏涼。特別是在炎炎夏日,金華人和游客到洞中納涼已成千古風俗,比起天然空調,則有過之而無不及,古人形容得好:“上山汗如雨,入洞一身涼”。外洞洞壁有眾多摩崖石刻,洞口北壁“雙龍洞”三字,傳為唐人手跡,后由民國交通次長臨摹刻撰;南壁“洞天”二字,為宋代書法家吳琳的墨寶;“三十六洞天”五個大字,則為-元老、近代書法家于佑任先生之手筆;最里邊石壁上還有“水石奇觀”石刻和清代名人探洞游記碑刻;近代合肥游人的“雙龍洞”三字石刻,很有趣味,他將“龍”字反刻,寓意雙龍洞的兩龍頭,要站在洞廳內往外反過來看,才能看到他們的真面貌。外洞廳北有一掛黃色“石瀑”,儼然是古人衣袍,這就是傳說的“呂先生藏身”景點,相傳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隱身于此,又有傳說是,有個村姑誓不嫁搶她的財主,被鎖困在洞中,呂洞賓就是從這里去營救洞中的村姑的??繌d北盡頭就是“駱駝仰首”、“石蛙窺穴”、“雄獅邁步”、“金鷂展翅” 等景觀,特別是洞中的巖溶景觀“仙人田”層層疊疊,使人不由產生來到世外的感覺,美不勝收。
內外洞之間有巨大的屏石橫亙相隔,僅有狹窄的地下河相通,河長15 余米,寬3米多。要想進入內洞,只有屏息仰臥小船中,逆水擦巖而過,不得稍做抬頭,否則就有碰破鼻尖之虞,很是驚險,游覽方式為世界獨有。古詩云“洞中有洞洞中泉,欲覓泉源臥小船”就是描寫歷史上就是如此探洞的。明朝的地理學家、旅行家徐霞客在420xx年前,則是向洞前的潘老太太借了澡盆,解衣游進雙龍內洞的?!扒С邫M梁壓水低,輕舟仰臥人回溪”,進入內洞就宛如置身仙境龍宮了。內洞更大于外洞,面積約3500平方米,洞內鐘乳石、石筍、石幔、石柱、石鐘、地下泉水眾多。“神龍見首不見尾”,在洞內你就可以見到兩龍的龍身、龍爪、龍尾了。其他主要景觀有“晴雨石”、“仙人掛衣”、“雪山羅漢堂”、“將軍腿”、“金華火腿”、“北京烤鴨”、“仙人床”、“倒掛蝙蝠”、“彩云追月”、“天馬行空”、“海龜探?!薄ⅰ褒斏郀幭傻ぁ?、“青蛙盜仙草”、“壽星與仙桃”、“拇指泉”和郁達夫命名的“盆景小瀑布”等20多個巖溶景觀,琳瑯滿目,惟妙惟肖,游客至此,都會忘記塵世的喧囂,體驗“洞中方一日,人間已三載”的神奇。明代的徐霞客根據雙龍洞“外有二門,中懸重幄,水陸兼奇,幽明湊異”的獨特景觀特點和價值,把它列為“金華山八洞”的第一位。葉圣陶曾為此寫過游記《游金華的雙龍洞》。
共
2
頁,當前第
2
頁
1
2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六
大家好,首先歡迎大家參加這次蘭亭之旅。我姓胡,大家可以叫我小胡,也可以叫我胡導。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來到聞名世界的書法圣地----蘭亭。全世界共有七個蘭亭,分別在北京、寧波、日本等地。但作為書法圣地的蘭亭卻在紹興。
蘭亭位于浙江紹興西南13公里處蘭渚山下,占地面積30.715平方米。相傳春秋時期越王勾踐曾在此種過蘭草,漢代又設過驛亭,蘭亭的名稱由此而來。
游客們,現(xiàn)在我們去有名的鵝池看看吧,那里有許多可愛的大白鵝,經常會在水里游來游去,或在水里休息,或優(yōu)雅的疏理著羽毛,姿態(tài)不一,非常漂亮。相傳當年王羲之在紹興當官,一天正當他生機勃勃在寫“鵝池”時,剛寫完“鵝”字時,皇帝圣旨送到,王羲之只好擱筆下跪接旨,他的兒子王獻之續(xù)寫了一個“池”字。大家看這兩個字,“鵝”瘦“池”肥。這塊碑在書法史上被稱為著名的“父子碑”。
游客們,接下來我們去游玩著名的小蘭亭吧。小蘭亭內有塊大石碑,上刻“蘭亭”二字,為清康熙皇帝手書,此碑經無數(shù)游覽者撫摸稍平,因此這塊碑叫“軍民碑”。文ge動亂時期,此碑被砸成三截,雖經修被,仍可見破損痕跡,其中“蘭”字缺尾,“亭”字缺頭,但古韻猶存。
今天的游覽即將結束,祝游客們旅途愉快,有機會再來紹興蘭亭,再見!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七
各位游客:
你們好!
歡迎你們來到舟山旅游,我是你們的導游xx。
舟山位于我國東南沿海,是我國唯一以群島組成的省轄地級城市,舟山市由1390個島嶼組成,常年有人居住的島嶼98個,舟山本島面積502平方公里,僅次于臺灣、海南、崇明島,是我國第四大島。舟山擁有漁業(yè)、港口、旅游三大優(yōu)勢,是我國最大的海水產品生產、加工、銷售基地,素有“中國漁都”的美稱。
舟山主要由普陀山、嵊泗和朱家尖構成旅游景點,普陀山是聞名于世的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向來有“海天佛國”、“蓬萊仙境”之稱。除寺廟之外,普陀山也是個有名的風景名勝之地,普陀山以“雄勝、奇勝、幽勝”融為一體的風景。朱家尖是我國東南沿海自然景觀最為豐富的島嶼之一,海景、沙景、石景為一體的理想海上風暴旅游區(qū)和休養(yǎng)避暑勝地。
舟山市市花是普陀水仙,市樹是新木姜子。
舟山海島漁民好客,熱情,特別是客人到了漁村,漁民會拿出陳年好酒和海產品熱情款待,漁民沒有文人墨客那些客套話,“大口喝”就是“盡情喝”的意思。“大口喝”就是一句要客人吃飽喝足的心里話。
然而,舟山海島漁民忌諱很多,尤其是說“翻”字,怕出海遇風浪翻船。譬如:菜盆中的大魚吃了一半不能說“翻過來吃”,要說“劃過來或轉過來吃”。夏天翻曬黃魚鲞、烏賊鲞、龍蝦、魚烤時也不能說“翻一翻”,要說“劃一劃”。還忌說“下”字,“下餃子”,要說“煮餃子”,因為“下餃子”俗稱人掉落海里“淹死”。“下?!币f“出?!薄R布烧f“霉”字,連諧音的“煤”字也不能說?!盁猴灐敝荒苷f“生爐子”。漁民吃飯時忌諱用筷子敲碗;忌諱將筷子插在飯碗里;更忌諱飯吃完后,把筷子橫放在碗上。原來是“用筷子敲碗”意味著家里窮得叮當響;只有上供祭祖,筷子方能插在碗里;把筷子橫放在碗上,意味著漁船在海上要遇狂風惡浪或漁船洋地“插蠟燭”無計可施,只好把櫓橫在船上隨波逐流,聽天由命。
在舟山旅游,能嘗到的美食莫過于海鮮和素齋,舟山水域面積約占百分之九十以上,可想而知了,到舟山旅游的第一美食肯定是海鮮了?;幸运笞有泛湍嗦轂榇?,梭子蟹以蒸食為主,可入藥,還可提煉可溶性殼質,用于紡織印染、人造纖維、造紙、木材加工、塑料等工業(yè)。梭子蟹除鮮食外,當?shù)貍鹘y(tǒng)的加工方法是做成“嗆蟹”。
舟山是“海天佛國”,其次的美食小吃要數(shù)素齋了,主要有紅光佛魚、油淋童子雞、三鮮海參。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八
浙江省簡稱浙。位于東海之濱。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與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也是我國重要的旅游省。
浙北平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重要的黃麻、桑蠶產區(qū)。浙江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是綠茶、毛竹的主要產地,著名的龍井茶馳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國書法的圣地,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家。盛產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家魚。公路是浙南山區(qū)重要交通線。沿海水運發(fā)達。寧波、溫州為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深水海港北倉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來,勤勞勇敢的浙江人民在開發(fā)與建設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技術精湛的手工藝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交相輝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獨特的內容與形式。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旅游景點眾多,類型豐富,有重要地貌景觀800余處,水域景觀200余處,生物景觀100余處,人文景觀100余處。全省現(xiàn)有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蕩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臺山、莫干山、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居中國首位。此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qū)42個,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蕭山湘湖、溫州甌江、紹興會稽山等省級旅游度假區(qū)13個。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以秀麗迷人的西湖自然風光聞名于世。
浙東水鄉(xiāng)佛國游。浙東具有中國典型的水鄉(xiāng)地貌。從杭州至紹興、寧波一帶,水網交織、阡陌縱橫;舟山是海島,山、海風光美麗壯觀。這里的居民擇水而居,采石筑橋,生活方式獨特。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產均異常豐富,可感受到古老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渾然一體之美。景點主要有紹興柯巖、中國書法圣地蘭亭、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新昌大佛、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村、河姆渡遺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九
浙江省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三角洲南翼,因境內最大的河流錢塘江(又稱浙江)江流曲折而得名。浙江素有“魚米之鄉(xiāng)、絲茶之府、文物之邦、
旅游
勝地”之稱。全省現(xiàn)轄2個副省級城市,9個地級市,36個縣、22縣級市和32個市屬城區(qū)。全省常住人口4613多萬。 山海并利,物產豐富。浙江屬于亞熱帶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
雨
量充沛。全省陸地面積10.18萬平方公里,為全國面積的1.06%,是我國面積最小的`省份之一。 其中,山地和丘陵占70.4%,平原和盆地占23.2%,內有耕地面積161.38萬公頃,人均0.55畝,河流和湖泊占6.4%,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全省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為937億立方米,按單位面積計算居全國第4位。 浙江是我國高產綜合性農業(yè)區(qū),茶葉、蠶絲、水產品、柑桔、竹制品等在全國占有重要地位。森林覆蓋率達54.6%,居全國前列。海域面積26萬平方公里,面積大于500平方米的海島有3061個,是全國島嶼最多的省份, 其中面積495.4平方公里的舟山島為我國第四大島,海岸線總長6486.24公里,居全國首位,其中大陸海岸線2200公里,居全國第5位。 岸長水深,為港口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全省可建萬噸級以上泊位深水岸線105.8公里。目前全省有萬噸級以上泊位55座,已初步建成寧波、舟山、溫州、海門、乍浦五大港口為主體的港口群,其中寧波北侖港是中國四大國際深水中轉港之一,可停靠30萬噸級貨輪,年吞吐量居全國第2位。 東海大陸架盆地有著良好的石油和天然氣開發(fā)前景。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當今考古發(fā)掘表明,浙江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 早在5萬年前的舊石器時代,就有原始人類“建德人”活動,全省境內已發(fā)現(xiàn)新石器時代遺址100多處,分別屬于距今7000年的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年的馬家浜文化和5000年的良渚文化。 春秋時期,浙江分屬吳、越兩國。秦朝在浙江設會稽郡。五代十國時期,臨安人錢鏐建立吳越國。南宋建都杭州。元代浙江屬江浙行中書省。 明朝初年,改元制“行省”為浙江承宣布政使司,轄11府、1州、75縣,省界區(qū)域基本定型。清康熙初年又改為省,浙江省建置至此大體確定。 在歷史的長河中,浙江人文薈萃。有哲學家王充、陳亮、劉基、宋濂、黃宗羲,詩人駱賓王、孟郊、賀知章、朱淑真、陸游,書法家王羲之、虞世南、褚遂良、趙孟頫,畫家馬遠、黃公望、徐渭、陳洪綬、任伯年、吳昌碩,科學家沈括,教育家蔡元培,以及章太炎、王國維等著名學者。 自東漢到現(xiàn)代,載入史冊的浙江籍文學家逾千人,特別是“五四”運動以來,出現(xiàn)了魯迅、茅盾、郁達夫、馮雪峰、徐志摩、豐子愷、吳晗、夏衍、艾青等一大批文化名人。 建國以來的“兩院”院士(學部委員)中,浙江籍人士占了近五分一。山川秀麗,風景優(yōu)美。浙江旅游資源豐富,自然風光與人文景觀交相輝映,特色明顯,知名度較高。 全省有重要地貌景觀800多處,水域景觀200多處,生物景觀100多處,人文景觀100多處。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1個國家級旅游度假區(qū),16個國家級森林公園和42個省級風景名勝區(qū)。 有杭州、紹興、寧波、衢州、臨海5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72.5個(嘉興南湖中共“一大”會址與上海中共“一大”會址合為一個),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79處,國家確定的重點博物館7座。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十
浙江省簡稱浙。位于東海之濱。浙江以文物之邦、旅游之地著名。是我國東南沿海社會經濟與文化比較發(fā)達的地區(qū),也是我國重要的旅游省。
浙北平原是全國著名的魚米之鄉(xiāng)、絲綢之府,重要的黃麻、桑蠶產區(qū)。浙江絲綢歷史悠久,距今已有4700多年歷史。浙江是綠茶、毛竹的主要產地,著名的龍井茶馳名中外。浙江也是中國書法的圣地,歷史上曾出現(xiàn)過王羲之、褚遂良、吳昌碩等書畫大家。盛產大、小黃魚、帶魚、烏賊四大海魚及四大家魚。公路是浙南山區(qū)重要交通線。沿海水運發(fā)達。寧波、溫州為重要的對外開放港口。深水海港北倉港已基本建成。六七千年來,勤勞勇敢的浙江人民在開發(fā)與建設這塊美麗富饒的.土地的同時,也為我們留下了眾多的文化古跡,獨具特色的風土人情,技術精湛的手工藝品,美味可口的佳肴,使自然山水景觀與歷史人文景觀巧妙地結合起來,交相輝映,形成了浙江旅游文化獨特的內容與形式。
浙江是中國著名的旅游勝地,旅游景點眾多,類型豐富,有重要地貌景觀800余處,水域景觀200余處,生物景觀100余處,人文景觀100余處。全省現(xiàn)有西湖、兩江一湖(富春江——新安江——千島湖)、雁蕩山、楠溪江、普陀山、嵊泗列島、天臺山、莫干山、雪竇山等14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qū),居中國首位。此外還有省級風景名勝區(qū)42個,杭州之江國家旅游度假區(qū)和蕭山湘湖、溫州甌江、紹興會稽山等省級旅游度假區(qū)13個。省會杭州是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也是中國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以秀麗迷人的西湖自然風光聞名于世。
浙東水鄉(xiāng)佛國游。浙東具有中國典型的水鄉(xiāng)地貌。從杭州至紹興、寧波一帶,水網交織、阡陌縱橫;舟山是海島,山、海風光美麗壯觀。這里的居民擇水而居,采石筑橋,生活方式獨特。無論自然景觀還是人文遺產均異常豐富,可感受到古老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文明渾然一體之美。景點主要有紹興柯巖、中國書法圣地蘭亭、中國最古老的藏書樓天一閣、新昌大佛、寧波奉化溪口、滕頭村、河姆渡遺址、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普陀山等。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十一
東錢湖坐落于湖州市東面,距市區(qū)十五公里。有著“西子韻味、蘇州太湖魄力”之稱。東錢湖現(xiàn)為浙江省第一大湖泊,與青山綠水平原區(qū)相守,煙波浩瀚風景優(yōu)美。別名“千錢湖”,歷盡滄桑,積累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留有了諸多具備較高歷史時間及藝術價值的文化藝術歷史時間遺址。湖內有小浙江普陀山、陶公島、二靈落日等旅游景點,地區(qū)內的天童寺為佛家禪學五山之一。
秋春時越國醫(yī)生范蠡退隱后攜美人避居河畔伏牛山下,晚年時期自號陶朱公。河邊民宅保存了民清江南建筑的面貌:磚墻長弄,青磚黛瓦。東錢湖全湖可分成三個一部分:在其中杭州西湖以師姑山、笠高山為界,稱"稻谷湖";東北地區(qū)以湖里區(qū)為界,稱“梅湖”,其他水面稱之為“外湖”,外湖又分成南、北二一部分。三者通稱為“東錢湖”。
東錢湖周邊山并排:東南方向雄峙著福泉山,西北方橫貫著月波山;東北方向則圍以龍蜷山和莉花山,陶公山、百丈尖等。四周有七十二條溪集流于湖。旅游景區(qū)內青山綠水相守,清風徐徐。據不徹底統(tǒng)計分析,旅游景區(qū)內現(xiàn)有歷史古跡11處,在其中國家級別關鍵文保企業(yè)2處。寧波商幫、陶朱公、大慈古寺、上下宋代皇朝近百年運勢的史氏大家族等為東錢湖留有了璀璨的商、佛、官文化藝術。
秋天陰歷九月初十,可參觀考察繁華的東錢湖龍舟節(jié)。冬天也是有反映本地水產業(yè)文化藝術的`東錢湖冬捕節(jié)。春夏秋風景各不相同,還能夠行船湖中,很是悠閑。并且每一年的農歷九月十一東錢湖龍舟節(jié)。
浙江導游詞概況篇十二
各位團友,你們好,歡迎來到杭州宋城。
宋城是杭州第一個主題公園,也是中國目前規(guī)模最大最完整的仿宋建筑群。自1996年5月開業(yè)以來,宋城已先后被評為浙江十佳美景,杭州十大新景觀,并加入了國際娛樂與主題公園協(xié)會。
我們首先來到宋城門外的九龍廣場。矗立在門前廣場上的是九龍柱群。因為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所以也可以這樣說,幾千所的華夏文化,是龍的文化;幾千年的中國歷史,是龍的歷史。九龍廣場的九龍柱群是宋城的一大奇觀。九龍柱高10米,直徑1米,在上面雕刻著龍生九子的傳說。每根柱子上刻著一大一小的母子盤龍。龍柱取材自山東曲阜九龍山,和山東孔府的龍柱為同一石材。每一座城池都有鎮(zhèn)城的寶物,九龍柱就是宋城的鎮(zhèn)城之寶。大家也許已經看到大門前的兩只麒麟。麒麟在中國古代傳說中是噴火吃鐵的神獸。龍部、總是和水聯(lián)系在一起,麒麟則代表了火,所以設計者讓龍和麒麟一起守衛(wèi)宋城的大門。
進入宋城,我們來到了《清明上河圖》畫卷的中部---城樓廣場。整個宋城的主體就是《清明上河圖》再現(xiàn)區(qū)。它依照《清明上河圖》所表現(xiàn)的畫面,再現(xiàn)了當時京都的繁華景象,表現(xiàn)了當時市井、飲食、文化、航運等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的內容。在后面的行程中,我將一一為大家介紹。
我們現(xiàn)在看到的是歷代柱,這里總共排列了22根柱子,從兩漢、南北朝、兩廣兩宋直至清代,包括大家最熟悉的華表。眾所周知,柱子是建筑的重要標志,也是文化的象征。
現(xiàn)在大家到的是月老祠。月老祠并不少見,但中有建在宋城,才算名副其實。根據馬書田所著《全像中國三百神》等書的記載,月下老人就是在宋朝才正式成為青年男女虔信膜拜的婚姻之神。相傳曾幫助一個名叫韋固的孤兒成婚,系紅線的婚俗也是因這個傳說才逐漸流傳開來的。大家請看這邊的證婚墻,每一個在這里結婚的新人都可以把自已的名字刻在墻上,我們在每年的結婚紀念日寄上紀念品,給他們送上宋城的祝福。
再請看這邊。這是宋代詩人李清照,她的詩詞端麗柔婉,感人到深。這是與李清照同為婉約詞大家的柳永。他是流才子,據主為此還耽誤了科舉功名,以至于一生坎坷,所以,在他的詞中,不僅有對“紅顏薄命”的深切同情,同時也有對自身命運多艱的感慨。
大家腳上的這塊土地本身了具有相應的靈氣。這兒本是一座香火旺盛的廟宇,因為雷火而毀于一旦,從此荒廢,再也沒有重建。這棵千年古樟也同時燒死,只留下枯焦的枝干。到了宋城開工興建,原本打算把它挖去,結果就在月老祠開如做基礎的時候,枯樹發(fā)芽,很快長得郁郁蔥蔥,于是我們把它保留下來。那塊巨石名為“海誓山盟”,下面那一塊為“永結同心”。這也是宋城對所有有情人的美好祝愿。大家請看這位眉目慈祥、和藹可親的老人,他就是月老。如果是情侶,不妨請月老賜福,為你們系一條無形的紅線。這副對聯(lián)貼切地道出了月老的心聲:“愿天下有情人終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這是和合二仙的塑像,代表著和睦安詳。與他們相對的是劉海戲金蟾,步步吊金錢。兩邊的壁畫分別是《白蛇傳》中的許仙和白娘子、《西廂記》里的張生和崔鶯鶯、《紅樓夢》中的賈寶玉、林黛玉,還有李清照吟詞和嫦娥奔月的場面,均取材于我國古代的愛情故事。
在宋城中,財神殿和月老神祠相對而建,可謂是獨具匠心。財神的出現(xiàn)本來就迎合了世人對金錢的追求,因此財神在歷朝歷代都是最受崇拜的偶像,也在情理之中。
這就是富有傳奇色彩的宋樟,它植于宋代。野史記載,當年喜好出游的宋高宗趙構,就經常攜帶妃嬪來到此處,依樹踞石,享受野趣。
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是宋城的城門樓,我們右側的塑像就是張擇端先生。800多年前就是他,懷著對往劃繁華都市的追思之情,懷著“國破山河在”的無限感慨,創(chuàng)作了《清明上河圖》。張擇端為創(chuàng)作此畫,曾經三到杭州,第一次是北宋時,杭州正是“錢塘自古繁華”的景象,而原稿在靖康之亂時不幸遺落。后來他又隨皇室南遷臨安,此時的張擇端眼見的景物,自然不可避免地揉進了他對故都的思念。大家都知道,金兵入侵之后,隨著皇室南遷的還有數(shù)以萬計的文士,工匠、藝人,因而它在客觀上促成了南北文化的交融。直到今天,杭州的語言,飲食,文化及市民心態(tài)都多少都留下了樣文化的特征。
城門樓高20米,完全按照原畫上的樣式建造,因而不同于單純的外形上的仿古,而是內在的得現(xiàn),具有很高的價值。比如方形城門,據專家考證,國內僅有兩處,其余的古城門都是我們常見的圍棋形。
穿過千年古道,我們就行走在宋城的“城區(qū)”。這里就是南宋官窯的小作坊,原址在杭州鳳凰山,其所有的產品原來都是宮廷專用的,所以才有“官窯”的稱謂。而今在宋城重建,其產品自然可以進入“尋常百姓家”了。南宋官窯出產的瓷品有以下同幾個特點:胎薄,造型簡練,端莊,釉彩晶瑩凝厚,表面經過燒制有不規(guī)則的紋片。官窯瓷以粉青色最為珍貴,質感如玉,歷來被更為我國古代瓷器的珍品。游客可以現(xiàn)場參與,制作小動物,小器具,留作紀念。
前面我閃就到了孫家正店。宋代的酒樓,如果稱為正店,就說明是高檔的酒(]樓,通常只為達官貴人服務。據文獻記載,北宋都城開封人口多達百萬,商業(yè)繁榮,是當時北方的經濟中心,而正店也只有72家。大家請看孫家正店的彩樓。彩樓就像現(xiàn)在的霓虹標牌,是招徠顧客的一種手段,也只在宋代流行。這種彩樓也同樣按照《清明上河圖》制作。孫家正店現(xiàn)在已經推出一系列宋菜,歡迎大家品嘗。
對面就是王員外家,從《清明上河圖》可以看出,王員外家與孫家正店同是全圖中最華美的建筑之一。它建有兩層的彩樓,雕梁畫柱,與后面簡陋的店鋪形成鮮明的對比。古代仕子的人生得意不外時的婚嫁習俗。宋代的婚齡一般是男15、女13以上,婚嫁禮儀相當完備,有時甚至近于繁瑣,但出因此具備了獨特的魅力。它分為定親,迎娶,拜門等三大步驟,其中就有我們熟知的換貼,相親,送聘,拜堂等內容。有的流傳至今。這里不這有許多喜慶用具和俗規(guī)的展示,表演。如果各位有興趣也可以參與這項活動。
這兩邊是工藝作坊,有竹編,根雕,木雕,全部由我們自己制作,具有很高的紀念價值。
這里是年糕店。年糕是中國南方過年過節(jié)的主要的食品之一。你可以親自動手磨米,蒸飯和打制年糕,品嘗自己親手制的年糕。
這里是裝裱店,里面陳設了文房四寶,古玩,字畫。還提供裝裱字畫和修得古代字畫的服務。西泠印社集園林與人文之精化,具有全國性的影響。展品年代由漢到清都是西泠印社的藏品,瓷器,木器,銅器無一不具,其中又以瓷器,字畫為多。有興趣的游客可以到里面細細欣賞。
這是草鞋鋪,看它前面陳列的犁,耙,蓑衣,斗笠這樣典型的農家擺高,您是否有一種回歸自然的感覺?在這充滿鄉(xiāng)野氣息的小屋里,套上一雙草鞋行走,相信會別有一番情趣。
這是剪紙鋪,剪紙是中國傳統(tǒng)工藝,剪紙大師們單憑一張紙,一把剪刀,就能夠剪出非常精致的圖案。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他們新近創(chuàng)作了“宋城十景”,您不妨購買幾件留紀念。
文化是宋城的靈魂,它在表現(xiàn)自然山水美、園林建筑美、民俗風情美、社會人文美、文化藝術美上作出了自己的探索。它模糊了時空概念,縮短了時空距離。宋城是我們對中國古代文化的一種追憶與表述,它應該成為一座寓教于樂的歷史之城?!o我一天,還你千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