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消防宣傳日發(fā)言稿(三篇)

字號:

    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yōu)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消防宣傳日發(fā)言稿篇一
    上午好!今天國旗下講話的主題是:了解消防知識、關注消防安全。
    老師們、同學們:一人安全,全家幸福;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生命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葆活力,幸福只有在安全中才能永具魅力。安全構(gòu)筑了我們美好的家園,在安全的問題上,來不得半點麻痹和僥幸,我們必須防范在先、警惕在前;必須要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人人講安全,時時講安全,事事講安全。
    入秋以后,風干物燥,是火災的多發(fā)季節(jié),全國各地都在緊鑼密鼓的開展冬季防火工作。為增強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使“119”更加深入人心,公安部于1992年發(fā)起,將每年的11月九日定為全國“消防宣傳日”,今年已經(jīng)是第xx個了!“預防為主,防消結(jié)合”是永遠的主題。
    身處人員密集的校園的我們,應在腦海中長期鳴響“119”警鈴,提高防火意識和技能。在火災的預防與自救中我們應做到哪些呢?
    1、發(fā)生火災第一件事是撥打“119”講清著火地點。
    2、我們的家長有很多都是抽煙的,同學們要特別提醒家長不要躺在床上抽煙,特別是煙頭不要亂扔。
    3、家中發(fā)生大火應就立即就地取材,用濕毛巾蓋住火焰,并迅速切斷火源。
    4、使用電器要小心,使用日光燈、電熱器時,要與可燃物保持一定的距離,不要用燈泡、電熱器烤衣服、手巾等物。
    5、不要私自在野外進行野炊、燒烤等活動,以防引發(fā)山火。
    6、不要亂燒垃圾,同時不要把燃燒的煤渣放在垃圾堆里,這樣容易燃燒引起火災。
    7、清明節(jié)時,掃墓也要特別注意香蠟引發(fā)的火災。
    8、使用液化石油燃氣灶要注意安全,點火時,要先開氣閥,再用電子點火。用完后,應先關電子開關再關氣閥,同時特別要注意用液化氣做飯、燒水時要專心看守,以防水把火澆滅。
    9、如果油鍋著火,千萬不要用水去滅火,更不要直接用手端鍋,以免湯傷,應立即將鍋蓋蓋上,或用沙土、棉被湮滅。
    10、如果是電器著火,立即拉閘斷電,用干的毛毯棉被捂蓋,切記不要用水撲救,因為水是導電的。
    11、我們平時不要玩火,不要在人口密集,和有油庫、炸藥、酒廠、化工廠附近燃放鞭炮和煙花
    12、介紹火災現(xiàn)場逃生方法: 一要了解和熟悉環(huán)境。當你走進商場、賓館、酒樓、歌舞廳等公共場所時,要留心安全出口、滅火器的位置, 以便在發(fā)生意外時及時疏散和滅火。
    二要保護呼吸系統(tǒng)。逃生時可用毛巾或餐巾布、口罩、衣服等將口鼻捂嚴,否則會中毒、或者被熱空氣灼傷呼吸系統(tǒng)而窒息死亡。
    三為暫時避難。在無路逃生的情況下,可利用衛(wèi)生間等暫時避難。避難時要用水噴淋迎火門窗,把房間內(nèi)一切可燃物淋濕,延長時間。在暫時避難期間,要主動與外界聯(lián)系,以便盡早獲救。
    四要從通道疏散。如疏散樓梯、消防電梯、室外疏散樓梯等,也可考慮利用窗戶、陽臺、屋頂、避雷線、落水管等脫險。
    五為低層跳離,適用于二層樓。跳前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枕頭、床墊、大衣等柔軟的物品,然后用手扒住窗戶,身體下垂,自然下滑,以縮短跳落高度。
    六要迅速撤離。一旦聽到火災警報或意識到自己被火圍困時,要立即想法撤離。
    七要提倡利人利己。遇到不顧他人死活的行為和前擁后擠現(xiàn)象,要堅決制止。只有有序地迅速疏散,才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傷亡。
    老師們同學們,“平安校園”是我們每個師生的責任。讓我們攜起手來,更加關愛生命,更加關注消防安全,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
    消防宣傳日發(fā)言稿篇二
    同學們,老師們,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生命都只有一次。注意安全,就是善待和珍惜生命的一種有效途徑,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并非人人都具有較高的安全意識,甚至可能某些人還會否認它的重要性?,F(xiàn)在我們就舉兩個在校園內(nèi)發(fā)生的消防安全事故,希望可以引起大家對消防安全事故的重視:
    20xx年,xx學院一學生宿舍樓發(fā)生火災,火勢迅速蔓延導致煙火過大,4名女生在消防隊員趕到之前從6樓宿舍陽臺跳樓逃生,不幸全部遇難。火災事故初步判斷原因是,寢室里使用“熱得快”引發(fā)電器故障,引燃周圍可燃物。
    同一年,xx民族大學女生宿舍發(fā)生火災,樓內(nèi)彌漫濃煙,6層的能見度不足10米。著火宿舍樓可容納學生3000余人,火災發(fā)生時大部分學生都在樓內(nèi),所幸消防員及時趕到,千名學生被緊急疏散,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宿舍最初起火部位為物品擺放架上的接線板,當時該接線板插著兩臺可充電臺燈,以及引出的另一接線板。因用電器插頭連接不規(guī)范,且長時間充電造成電器線路發(fā)生短路,火花引燃附近的布簾等可燃物,蔓延向上造成火災。
    類似的消防安全事故還有很多,希望同學們可以提高警惕,從自我做起,樹立安全意識、掌握安全知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
    說到,可能有同學想問,我們在生活中到底應該怎么做呢?
    專家告訴我們引起火災有三個條件:一、可燃燒的物質(zhì)如棉質(zhì)、木質(zhì)、紙質(zhì)、油質(zhì)等:二、幫助燃燒的物質(zhì)如氧氣、空氣等:三、火源如打火機。
    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火災?
    一、 家里、辦公室、教室嚴禁使用拖線板。
    二、 使用電吹風、電水壺等電熱器具,大人千萬不要離開。
    三、 電視機連續(xù)使用4~5小時應關機休息,并拔掉插頭。
    四、 家里、辦公室、教室不要儲存易燃易爆的汽油、酒精。
    五、 不要把按壓式的噴霧罐放在有火種的地方。
    六、 保持樓道通暢。
    如果發(fā)生火災如何自救?
    一、 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其他場所發(fā)現(xiàn)有火災應馬上撥打119,在撥打119火警電話時,必須保持冷靜清醒的頭腦,準確說出起火地點、燃燒對象、火勢情況。
    二、 當在封閉的房間里著火,千萬不要開門、開窗。
    三、 家里油鍋起火,要立即用鍋蓋蓋住油鍋將火窒息,切不可用水撲救。
    四、 自己身上衣服著火,要立即脫下或就地臥倒,用手覆蓋住臉部并翻滾壓熄火焰,或跳入就近的水池,將火熄滅。
    五、 逃離火災現(xiàn)場時,應用濕毛巾捂住口、鼻,彎腰并與火勢相反方向奔跑。
    六、 若逃生途中經(jīng)過火焰區(qū),應先弄濕衣物或以濕棉被、毛毯裹住身體,迅速通過以免身體著火。
    以上是我個人對火災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希望同學們、老師們增長消防知識,增強消防能力,堅決讓火災遠離你、我、他。
    安全重于泰山,希望同學們時時注意安全,珍愛生命,師生共筑安全和諧校園。
    消防宣傳日發(fā)言稿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消防安全,從我做起。世界上最寶貴的是什么東西?毫無疑問,是人的生命。生命對于我們只有一次,我們要倍加珍惜。
    11月9日是全國的“消防宣傳日”,而今年的11月份是我國第xx個全國消防宣傳月。今年的主題是“關注消防,平安你我”。
    消防安全知識的貧乏,消防安全意識的淡薄總是能讓我們看到、聽到一幕幕血的教訓:縱觀那些奪走無數(shù)生命的火災事故,有幾起不是消防安全意識淡薄、違反消防安全操作規(guī)程釀成的惡果呢?
    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從平常的生活細節(jié)入手,關注消防安全,防止消防事故的發(fā)生。在此,我向大家提出幾點建議:
    1、不帶火柴、打火機等火種以及汽油、煙花、爆竹等易燃易爆物品進入校園。
    2、自覺愛護校園內(nèi)的各種消防設施。如教室走廊通道的消防栓、滅火器等。消防設施是撲救火災的重要工具,必須處于“常備不懈”的狀態(tài)。一有火災,馬上能夠投入使用。因此,我們平時不要隨意玩弄、挪用消防器材,或?qū)⑵涓淖冇猛尽?BR>    3、有的同學在到功能室上課或到運動場上體育課時,由于疏忽忘了隨手關掉電源,教室空蕩蕩的電燈、電扇卻仍然開著,存在消防隱患,一些意外事故也便有可能發(fā)生。因此,同學們要養(yǎng)成隨手關電源的好習慣。
    4、掌握一定的消防安全常識。如遇到火警應立刻逃到安全的地方,然后打119報警。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們學校,也進行過幾次的消防疏散演習,同學們也掌握了一定的知識。但我們的老師和同學還要增強意識,隨時留意安全消防報警訊號,遇到突發(fā)情況學會逃生自救。
    5、為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quán)益和生命安全,國家明令禁止學校、機關和其他社會團體組織中小學生參加滅火。因為,同學們正處于成長發(fā)育期,還不具備成年人的思維和體力,普遍缺乏自我保護的能力和經(jīng)驗,遇到緊急情況,往往處理不當,發(fā)生傷亡事故。如發(fā)現(xiàn)火災,最重要的是盡快脫離危險,撤離火場。這樣做既可以保證自身安全,也為大人們滅火提供了方便,使他們可以集中精力滅火。從這一意義上來看,保護自身安全也是對滅火工作做出了貢獻。
    同學們,“遠離火災,創(chuàng)造和諧社會”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讓我們攜起手來,更加關愛生命,更加關注消防安全,為保護自己和他人的平安幸福而共同努力吧!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jié)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