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 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六篇(實用)

字號:

    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jīng)驗,不斷提高教學質(zhì)量。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應該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編帶來的優(yōu)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篇一
    1.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并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guān)計算。
    2.結(jié)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shù)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3.通過了解小數(shù)產(chǎn)生及發(fā)展的過程,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增強愛國情感。
    進一步理解小數(shù)的含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
    靈活運用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小黑板。
    一、
    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將對小數(shù)的有關(guān)知識進行一次綜合練習。(板書課題)通過練習,希望同學們能進一步體會小數(shù)的意義,掌握一位小數(shù)的讀寫、大小比較和加減計算的方法,能結(jié)合具體情景,靈活運用小數(shù)的有關(guān)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能正確迅速地進行相關(guān)計算。
    (一)基本練習
    1.完成第107頁第6題。
    (1)出示例圖,學生獨立完成。
    (2)指名口答,全班校對。
    (3)師生共同歸納。
    2.完成第107頁第7題。
    (1)自由讀題,獨立思考完成。
    (2)集體校對。
    (3)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指名提出問題,集體解答。
    (5)。
    3.完成第107頁第8題。
    (1)指名讀題,理解題意。
    (2)仔細觀察,說說每組的規(guī)律。
    (3)獨立試著往下寫。
    (4)集體反饋并。
    4.完成第107頁第9題。
    (1)引導看圖,理解題意。
    (2)獨立完成,比一比,看誰填的正確。
    (3)全班交流反饋。
    5.完成第107頁思考題。
    (1)嘗試獨立解答,如有困難可請教你的同位或小組成員。
    (2)集體交流思考方法。友情提醒:可以把第二個條件中的“2倍”在圖上表示出來。
    6.自由閱讀“你知道嗎?”
    (1)自由閱讀文字介紹。
    (2)交流獲得的信息。
    (3)補充介紹課前搜集的信息。
    (4)談?wù)劻私膺@些知識后的體會。
    7.作業(yè)(小黑板出示)
    (2)一只茶杯4.5元,一支牙膏2.8元,一把牙刷3.6元。
    ①買一支牙膏和一把牙刷一共多少元?
    ②一只茶杯比一把牙刷貴多少元?
    獨立完成后全班校對。
    你覺得自己這節(jié)課表現(xiàn)得如何?有什么收獲?還有什么疑問?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篇二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重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估計重量的能力和推理能力、發(fā)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
    建立重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重100千克的大米、 投影片若干張(或用小黑板)
    一、溝通舊知。
    1、同學們學過哪些重量單位?具體描述一下1克與1千克有多重。(可以舉例說明)
    2、填空。
    1千克=( )克
    3千克=( )克
    1000克=( )千克
    5000克=( )千克
    二、創(chuàng)設(shè)情境,提出問題。
    在( )里填上合適的重量單位。
    一筐蘋果約重20( )
    小蘭體重約25( )
    一個雞蛋約重50( )
    一輛大卡車能裝貨約8( )
    最后一題填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如果有的學生說出用“噸”做單位,問問他是如何知道的,說不出也不用詳問,教師導入新課。
    師說:卡車的載重量很大,上面一題用千克做單位不合適.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認識重量單位家族的一個新成員——噸。
    三、自主探索,研究問題。
    1、教學噸的認識。
    (1)各小組匯報課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情況,如:稱自己的體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買5千克的糧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體會其重量.學生匯報時,教師及時板書有關(guān)數(shù)量。
    (2)提問:那么1噸到底有多重呢?(學生自由發(fā)表意見)
    40個同學的體重多少千克?(可找?guī)讉€體重約25千克的同學,讓每個同學都背一背,實際感受一下.) 像這樣40個同學的體重約是1000千克,也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學生獨立計算,然后匯報。
    教師小結(jié):40個同學的體重、20袋水泥的重量以及10桶油的重量大約都是1噸。
    (5)根據(jù)自己課前所做的實踐活動,進行推算,然后匯報“1噸就是……的重量”。
    (6)舉例:讓學生舉出重量大約是1噸的物品.
    (7)出示書上例題的圖片,讓學生填上合適的單位.
    2、教學千克與噸的換算。
    (1)出示: 3噸=( )千克
    8000千克=( )噸
    (2)師強調(diào):因為1噸是1000千克,3噸是3個1000千克,3個1000千克就是3000千克,所以3噸=3000千克.因為1000千克是1噸,8000千克里有8個1000千克,所以8000千克是8噸。
    (3)練習質(zhì)疑
    ① 3噸=()千克 5000千克=()噸
    ② 一只大象體重6噸,是()千克
    四、看書質(zhì)疑,全課總結(jié)。
    1、這節(jié)課學習了什么?你學到了哪些本領(lǐng)?
    2、討論:“每兩個重量單位間的進率都是1000”這句話對嗎?
    明確:“每相鄰兩個重量單位”與“每兩個重量單位”的不同.使學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單位間的基本進率關(guān)系式有兩個,即:1噸=1000千克,1千克=1000克。擴展出的關(guān)系式有一個,即:1噸=1000000克。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篇三
    1、使學生認識重量單位噸,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知道1噸=1000千克。
    2、能進行質(zhì)量單位間的簡單換算。
    3、通過觀察、比較和猜想推理等活動,培養(yǎng)學生對物體質(zhì)量估測意識和能力,能在實際生活中解決一些相關(guān)的問題。
    1、重點:建立質(zhì)量單位“噸”的概念及噸與千克的換算。
    2、難點:建立質(zhì)量單位“噸”的概念。
    一、激情導入
    1、創(chuàng)設(shè)情境
    2、了解學習起點
    師:關(guān)于“噸”的知識,同學們已經(jīng)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
    (根據(jù)幾個班的教學實踐,每班都有少數(shù)學生知道:噸是一個很大的質(zhì)量單位;有大貨車、有的電梯上看到“噸”;還知道1噸等于1000千克……)(出示貨車圖)
    3、談話揭題
    二、新授
    (一)親身體驗,建立“1噸”的概念
    師:“1噸”到底有多重呢?
    1、搬一搬
    (1)師提出1袋10千克的大米,向?qū)W生介紹。
    (2)每組發(fā)給1袋10千克的大米,從前往后傳一輪,并說說感受。
    (有的學生說輕,有的說重)
    (3)讓學生選出一名“大力士”來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幾袋這樣的大米。
    (學生站著,教師一袋一袋的遞加,直到搬不動。要求其他學生喊“加油”,并認真觀察“大力士”的表現(xiàn)。搬后請“大力士”說說感受。)
    (4)想象推算。
    讓學生想象如搬2袋、3袋……感覺如何?
    引導推算100袋共重10千克乘以100等于1000千克。
    1000千克也就是1噸。板書:1噸=1000千克
    2、抱一抱。
    (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體重和感受。
    (2)想象:如一起抱2個人、3個人有什么感覺?
    (3)推算:如果按每人25千克計算,小組4個人共重多少千克?
    “老師,老師,那我們?nèi)嗤瑢W加在一起有沒有1噸重啊?”一位高個的男生喊道。這時我抓住時機,先引導推算出40位同學約1噸重,再請全班同學起立(全班只36人),還請一位聽課的老師加上我自己(共約1噸),一起“跳一跳”。(感受一下1噸物體落地的感覺)
    3、小組討論: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的重量約1噸呢?介紹用字母“t”來表示。
    4、舉例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重量要用“噸”作單位?為什么?
    (1)很多物體重量的總和;(如100袋大米;50桶水等)
    (2)很重的物體的重量;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如鯨的體重,大象的體重;厚街標志的雕塑,海月巖公園的石頭等)
    (3)交通工具的載重量;
    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
    師:猜一猜,什么叫載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電梯的載重量大約是1噸;(大約20個大人)一輛卡車的載重量大約是10噸。如果超過這個重量,就是超載,極有可能出危險。汽車超載不僅毀壞地面,還威脅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殺手”。因此我們平時坐車是要千萬小心,不要擠車或電梯,萬一超載很危險。
    生活中用噸作重量單位的東西有很多,如鋼鐵、水泥、煤等等。
    5、填上合適的質(zhì)量單位
    (1)貨車載重4()
    (2)明明體重35()
    (3)一個雞蛋的重量是50()
    (4)我國廣東籍的舉重運動員陳燮霞,在奧運會上以212()的總成績打破奧運會記錄并獲得08年奧運會首面金牌。
    (5)虎門港碼頭停泊的一艘貨輪能載重30()
    (二)噸的單位換算
    噸和千克的關(guān)系:師: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1噸=1000千克,你會進行單位之間的換算嗎?(課件出示)
    (2)一只大象重約6000千克=()噸你怎么想?
    四、應用
    1、把合適的體重與對應的動物連起來。
    [利用“噸”知識,結(jié)合生活實際對學生進行交通安全教育。]
    2、解決導入時主題畫的'問題
    (出示畫面并出示每只動物的體重)
    小熊400千克
    小馬300千克
    小牛500千克
    小鹿100千克
    小熊,小馬,小牛和小鹿,他們能一起過橋嗎?誰來回答,限重1噸,他們不能一起橋。
    它們能同時過橋嗎?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讓他們過橋嗎?
    3、課后延伸(數(shù)學日記)
    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你認為能做到嗎?跟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節(jié)水的方法?請寫一篇數(shù)學日記。
    五、總結(jié)
    師:學了這節(jié)課同學們有什么新的收獲?
    在數(shù)學上得到不同的發(fā)展。
    “數(shù)學日記”能拓展學生思維的空間,激發(fā)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體驗生活中處處有數(shù)學,同時滲透節(jié)約用水的思想教育。
    六、教學板書。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篇四
    1、使學生理解正、反歸一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特征及解題關(guān)鍵。
    2、初步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正、反歸一應用題,培養(yǎng)學生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了解歸一應用題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數(shù)量關(guān)系,會解答此類應用題。
    1、線段圖的畫法
    2、檢驗方法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1、學習例3
    (1)出示圖片(畫有5個書架,下面有一個問號),教師說:“學校想買5個書架,你知道需要花多少錢嗎?想一想你能解決這個問題嗎?”(學生產(chǎn)生疑問或說出需要先知道每個書架多少錢。)
    (3)個人試做,小組交流并匯報小組的想法。
    思路:要想求5個書架多少錢?先求每個書架多少錢?再求5個一共多少錢?(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及時進行點撥,并做主要的板書。)
    (4)練習:教科書第107頁“做一做”。讓學生獨立解答,指名說一說自己的想法。
    2、學習例4
    (2)小組先討論研究,再試著把它完成。
    (3)小組間交流討論,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完成板書。
    (4)“做一做”中的題目,讓學生獨立分析題目,并解答完成。
    出示圖片(練習二十四的第1、2題),讓學生獨立解答。
    2、老師用ic卡給家里打電話,時間用了4分,正好花了2元8角錢。想一想,如果打電話時間用了6分,又會用去多少錢呢?(學生獨立思考)
    “老師的ic卡里現(xiàn)在只有3元5角錢了,我必須在幾分內(nèi)把話講完呢?
    兩步應用題
    (1)先求每個書架多少錢? (2)先求每個書架多少錢?
    75÷3=25(元) 75÷3=25(元)
    5個書架多少錢? 200元能買幾個書架?
    25×5=125(元) 200÷25=8(個)
    答:買5個要用不著125元。 答:200元可以買8個書架。
    歸總應用題
    教科書第112頁的例5及“做一做”中的題目和練習二十五的第1~4題。
    1、使學生初步了解歸總應用題的基本結(jié)構(gòu)和數(shù)量關(guān)系,能夠正確地解答這種應用題。
    2、進一步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使學生掌握乘、除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結(jié)構(gòu)特征和解答方法。
    學畫線段圖,并借助線段圖分析題中數(shù)量關(guān)系。
    投影片或教學課件。
    1、學習例5(為了貼近學生生活,便于學生理解、計算,將例題進行了改編)。
    (1)教師說:“小華讀一本書,如果每天讀9頁,幾天可以讀完?”(學生各抒已見)。
    (3)小組展開討論,并獨立列式試做。(教師注意巡視,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
    (4)小組匯報自己的想法,教師點撥,小組間相互質(zhì)疑問難。
    (5)教師根據(jù)小組的匯報情況,邊小結(jié)邊進行必要的板書:
    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 72÷9=8(天)
    (6)讓學生根據(jù)分步算式,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2、改編例題,引出題目:(如果小華8天讀完,他每天讀幾頁?)
    (1)學生獨立思考,并試著列式解答出來。
    (2)請一名學生匯報。通過學生之間的質(zhì)疑問難,教師根據(jù)出現(xiàn)的情況,及時進行小結(jié):要求每天讀幾頁?首先知道這本書一共有多少頁?遇到問題,一定要分析清楚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3)學生獨立列出綜合算式。
    3、比較例題和改編的.問題有什么相同點和不同點?
    讓學生說一說自己的想法,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回答,小結(jié)。相同點:都是先求這本書的總頁數(shù)。不同點:例題是求幾天讀完,改編后的問題是求每天讀幾頁。
    4、教科書第112頁“做一做‘的第2題和例5,讓學生獨立完成。
    1、做練習二十五的第1題。
    讓學生認真讀題,獨立完成,并找出兩個小題的異同點。
    讓學生說一說想法,然后獨立列式解答。
    3、做練習二十五的第3、4題。
    讓學生獨立列式解答。做完后,集體訂正。
    通過師生交流,突出兩步應用題的數(shù)量關(guān)系。
    兩步應用題
    (1)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2)先求這本書一共多少頁?
    12×6=72(頁) 12×6=72(頁)
    再求幾天能讀完? 再求每天讀幾頁?
    72÷9=8(天) 72÷8=9(頁)
    答:8天可以讀完。 答:每天讀9頁。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篇五
    師: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哪些?
    師:每相鄰的兩個長度單位間的進率是多少?
    師: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師板書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師邊說邊板書課題:面積單位間的進率)
    二、探索交流、解決問題
    1、推導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師:如果這個正方形的面積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是多少平方厘米呢?請同學們拿出你手中的學具,開動腦筋,四人一小組動手操作一下。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
    小組匯報操作結(jié)果。
    生1:我們用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擺在這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上,橫排每排擺10個,豎排每排擺10個,一共可以擺100個,所以這個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用平方厘米做單位是100平方厘米。
    (教師出示一面畫有100個1平方厘米的小方格的正方形。)
    生2:我們是用直尺去量
    師:還有想法嗎?
    生3:我是直接把1分米換算成10厘米,那么這個正方形的面積就是10×10=100(平方厘米)
    師:總結(jié)并板書: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學生齊讀。
    2、知識遷移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師:仿照剛才的方法,你能推算出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嗎?小組在一起討論一下。
    學生討論,師巡視,生匯報。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因為邊長是1米的正方形面積是1平方米。1米=10分米,10×10=100(平方分米)
    (板書)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學生讀。
    師領(lǐng)讀生跟讀(正讀反讀這三個關(guān)系式)
    3、根據(jù)進率,進行換算
    師:應用這些關(guān)系,你能推算出2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嗎?你是怎么想的?(引導學生說出因為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2平方分米就是2個100平方厘米,也就是200平方厘米)
    1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呢?
    反過來800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呢?你又是怎么想的?2400平方分米=( )平方米?你能學著老師的樣子舉幾個例子嗎?(生舉例)
    三、深化新知,鞏固練習
    (一)、火眼金睛(下列說法對嗎?)
    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每兩個常用的面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是100( )
    我們學校教室的面積大約是50平方米,合500平方分米( )
    1平方米=1000平方厘米( )
    (二)、神機妙算(你能很快說出答案嗎?)
    6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1000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6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8平方米=( )平方厘米
    (三)、大顯身手
    四、回顧整理、總結(jié)生成
    1、回顧一下我們今天所學內(nèi)容,并把例題補充完整。
    2、誰想和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收獲呢?(生暢所欲言。)
    3、你還有哪些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共同解決。
    五、布置作業(yè)
    1、83頁做一做
    2、練習二十第四題
    六、拓展延伸
    (智力闖關(guān))
    小學數(shù)學教案三年級小學數(shù)學教案完整版篇六
    使學生在掌握運算順序和解答簡單文字題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掌握兩步計算的文字題的結(jié)構(gòu)和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為進一步學習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掌握運算順序和文字題結(jié)構(gòu)及數(shù)量關(guān)系,并能正確地列式解答。
    能列綜合算式解答。
    為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應用題作好準備。
    一、復習。
    1、遞等式計算。
    (1)942-136÷8×20 (2)146×13-360÷6
    (3)73586-16940+40780-50245
    先要求學生說出各題的運算順序,哪幾步可以同時脫式,然后集體練習,三人極演。
    2、文字式題。(口答,要求列式并算出得數(shù))
    (1)37加上16的和是多少? (2)37加上16,得多少?
    (3)350減去80,差是多少? (4)350減去80,得多少?
    比較第(1)與(2),(3)與(4)題在列式上有沒有區(qū)別?
    (5)35個2是多少?70里面有幾個2?
    (6)11的6倍是多少?66是11的幾倍?
    (7)48除以6的商是多少?8與6的積是多少?
    (8)60減去49,差是多少?17乘以3,積是多少?
    二、新授。
    1、引言。一步計算的文字題,我們可以根據(jù)和、差、積、商的意義直接列式計算。兩步計算的文字題,可以根據(jù)數(shù)量關(guān)系列式計算。怎樣列綜合算式解答兩步計算文字題呢?這是今天要學習的新內(nèi)容。
    2、教學例3。350減去80乘以3的積,差是多少?(列出綜合算式)
    (1)讀題,理解“積”,“差”等術(shù)語。
    被減數(shù) 減數(shù)
    350-80×3
    歸納:因為這題的'要求是求差,必須找到被減數(shù)與減數(shù),被減數(shù)是350,減數(shù)是80乘以3的積,所以列式是350-80×3。
    從運算的順序來看:80×3應該先計算,這樣列式是完全符合題目要求的。
    接著計算: 原式=350-240
    =110
    提問:誰來說一說這一道題求的是什么?怎樣想的?怎樣列式?
    被減數(shù) 乘數(shù)
    (350-80)×3
    歸納:因為這一題求的是積,必須知道被乘數(shù)與乘數(shù)各是多少,被乘數(shù)是“350-80”所得的差,乘數(shù)是已知數(shù)了,要先算“350-80”,就要加上小括號,所以列式為:(350-80)×3。
    接著計算:
    原式=270×3
    =810
    從運算順序來看,350-80應該先計算,所以(350-80)×3是符合題目要求的。
    三、鞏固。完成教科書第94頁上的“做一做”題目。
    四、作業(yè)。做練習二十一的第1――4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