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屬于現(xiàn)實活動范疇。它是演講家通過對社會現(xiàn)實的判斷和評價,直接向廣大聽眾公開陳述自己主張和看法的現(xiàn)實活動。優(yōu)質的演講稿該怎么樣去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演講稿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是12月4日,是我國第xx個法制宣傳日,因此,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是守法小公民。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大家的回答一定是:“喜歡”。是啊,因為在游戲中,我們不但能增長知識,得到樂趣,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但是你們知道嗎?每一種游戲都是有規(guī)則的,在活動中大家都必須遵守規(guī)則。如果你不遵守規(guī)則,就會被開除出局,甚至愛到懲罰。其實,法律就是一定的規(guī)則,它告訴我們,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從小知法、守法,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里如果還不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話,它們就會發(fā)芽滋長?!?BR> 那么,要想從小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孩子,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懂法。主動學習一些法律常識。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建設越來越完善了,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和自身的利益。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經常翻閱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規(guī),增強自己的法律認識。
其次,在實踐中還要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有的同學生活充實,學習目標明確,充滿前進的動力,可有的同學整天無所事事,到處去尋找各種各樣的刺激,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比如,癡迷于打游戲機,看毫無意義的錄像,打架斗毆等等。從違紀到犯法,下坡路走得非常快。這些原本單純天真的同學,之所以一步步滑向罪惡的深淵,多數(shù)是因為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同學們,你們在做事情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這件事對不對,該不該做。
我們也知道,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信息的時代,在網絡上有很多東西,有的可以幫助我們,但是也有危害我們的信息。所以,我們應該分辨上面的好壞。我不相信那幾個孩子能做出這么禽獸不如舉動,難道他們就沒有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干擾嗎?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學會排斥不良的`信息。這樣才會是你的人生更美好。
而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的法律意識還不到位,社會經驗還很少,所以我們應該遵守法律,遵守《小學生守則》還要熟讀與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等需要我們知道的法律條規(guī)。我們既要做到知法又要做到守法。還要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讓它成為自己最強大的武器。記?。骸拔鹨陨菩《粸椋鹨詯盒《鵀橹保浯?,一定不要與法律作對,因為法律是神圣的!是嚴肅的!法制宣傳日演講稿同學們,法律就像一把利刃,它既規(guī)范我們的人生,又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我們就用它來譜寫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吧!用它來奏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二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xx周年,也是五五普法的第四個年頭,同時又是上?;I辦世博會的沖刺年。學校抓住這一契機在12月舉行“學法守法促和諧禮儀文明迎世博”的主題活動。
眾所周知“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國家、社會來說,這個規(guī)矩就是法律。法治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社會發(fā)展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古希臘時期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的思想。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在其思想中也提出了“君臣上下不分貴賤都要遵從法令”的思想,戰(zhàn)國時期的商鞅、韓非等人又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法治”思想。歷經千年,法制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各國的法制體系也越來越加完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法的影子,到處都要受到法的制約。由于一些人對法律、規(guī)則的漠視,無視道德的譴責,導致了一些不良現(xiàn)象隨處可見。小到闖紅燈、軋黃線、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到隨意違約、坑蒙拐騙、。中央電視法制頻道每天都會播放一些刑事案件節(jié)目,其中不乏就有一些是我們中學生利用自己高超的網絡技術,在網上進行詐騙、盜竊等案件。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他們還是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聯(lián)系我們在學校的生活,學校的校紀校規(guī)雖說不上法,但同學們能否嚴格遵守也體現(xiàn)了同學們是否具備法制意識。以小見大,只有時時處處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逐步增強自己的法制意識,同學們,就從認真聽課做起,保證每一節(jié)課的紀律,相互督促,嚴格自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統(tǒng)可以維護國家的穩(wěn)定、保障社會的安寧、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但如果有法不依或知法犯法則會破壞社會的和諧,最終害人害己。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用我們美好的心靈去凈化身邊的丑惡,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共建人類的文明,共創(chuàng)和諧校園,迎接xx年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讓外來朋友感受到我們中國不愧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上海不愧是海納百川的文明城市。為著這一目標我們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huán)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
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
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
三是貪圖享受。
從客觀因素上看
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
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
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
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后
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fā)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xiàn)。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wèi)方法。
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
三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fā)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lián)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fā)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fā)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yǎng)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四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我們身邊常出現(xiàn)一些較嚴重的違紀現(xiàn)象,如有的同學帶違禁物品緝單光竿叱放癸虱含僵來學校、動手打人……種種現(xiàn)象,令人擔憂同時也催人深思,因此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做遵紀守法的小學生”。先聽這樣一個例子:廣州新華市華潤化妝品廠發(fā)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當場燒死11人,損失9。8萬多元,慘劇原因是該廠違法使用大量丁烷。從這宗慘劇我們可以得到什么教訓?守法可以使慘劇避免!趨利不可忘法!那么,什么叫遵紀守法呢?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恪守法律規(guī)范就叫遵紀守法。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嬉游,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鳥放入水中,讓魚離開了水,那么它們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會死掉。人走在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走馬路,被車輛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因此,世上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此外,紀律限制自由,又保護自由。如當你走進閱覽室,里面靜悄悄的,只能聽到偶爾翻書的沙沙聲。對于想看書的人來說,這一片寧靜多么寶貴!因為人人都遵守閱覽室規(guī)則,大家可以享受這靜心閱讀不受干擾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紀律,高聲談笑,這自由就消失了。
我們小學生正擔負著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的重任,祖國、社會都要求我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在學校里,同學間總會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學們要互相關心和尊重,友愛相處,團結合作。如在做什么事時意見不同、出現(xiàn)矛盾,一定要冷靜處事,決不可意氣用事,更不可揮拳相向,傷及自身或他人。我奉勸同學們遇事要冷靜,要有法紀觀念,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我們學校有著嚴肅的校紀和優(yōu)良的校風,我們作為柯橋小學的學生,更應該與同學和睦相處,理智冷靜地對待和處理問題,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讓我們無愧于祖國,無愧于社會!
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huán)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fā)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xiàn)。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wèi)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fā)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lián)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fā)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fā)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yǎng)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六
同學們: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仍然突出,是現(xiàn)階段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今天要講的就是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問題,題目是《力行"十戒",預防犯罪》。
什么是"十戒"呢?第一是戒"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驕"、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黃"、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賭"、第八是戒"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這十種需要"戒"的,都是同學們容易沾染的不良習慣、不好的性格,或不健康的東西,這些不良習慣、性格或不健康的東西如果讓它在你身上滋長、蔓延,或不能有效地遠離它,那么就會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就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成為人民所唾罵的階下囚。人們常說"科學與謬誤只有一步之遙",違法犯罪與否我認為也只是一念之差,兩者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是同學們應該明白,這個犯罪之"念"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層次的原因,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只要同學們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理解并確實做到"十戒",時刻預防犯罪之"念"的產生,自然就能夠預防犯罪。
養(yǎng)父家。當然,從莆田到尤溪的路費是陳某靠在路上乞討籌集的。這個經歷使陳某深深感到"錢"的重要性,物質占有欲開始強烈。第二年即1999年,陳某到尤溪縣某幫忙公司,當打掃衛(wèi)生鐘點工,一個月收入達到500元。但是陳某不滿足,時常乘房東不注意之機將小件物品占為已有。公司老板發(fā)覺后,陳某被趕出公司。20xx年7月間,陳某以該公司的名義竄入水東電站一住宅打掃衛(wèi)生,見房間無人,順手牽羊,把手現(xiàn)金、人參蜂王漿、手表、照相機、外幣等竊為已有。在對陳某審判的時候,我問她為什么要盜取別人的財物,她說,那些東西她家里沒有,實在太誘人,東西就象磁鐵一樣,不自覺地把她的手吸引過去。陳某原來的經歷固然值得人們同情,但她不甘清貧而用盜竊的錢財滿足自己的欲望卻是可恥的,因她構成了盜竊罪,被判處了徒刑。某初中學生入室搶劫案也是一個因貪而犯罪的例子。陳某是某初中三年級學生,他平時貪圖享樂,時常乘市場里一開食雜店的名叫"拐腳甕"的人不注意之機,將小樣食品偷來。后被"拐腳甕"發(fā)現(xiàn),告訴了陳某的父親。陳某的父親為此對陳某進行嚴歷的看管,放學回家后就不讓陳某上街閑逛。陳某人雖在家里,心卻飛到了"拐腳甕"店里的食物。20xx年間11月間的一天晚上凌晨2點,他攜帶一把水果刀和一塊藍布,竄至"拐腳甕"的食雜店,用藍布蒙面,踢門入店,把正在熟睡的"拐腳甕"揪起來,把水果刀架在"拐腳甕"的脖子上,要"拐腳甕"拿出錢來。陳某搶得人民幣155元。第二天,陳某把搶劫的事告訴了同學劉某、陳某、朱某和林某,并用搶來的錢買了鴨頭、雞爪和啤酒請劉某等四人。劉某等四人發(fā)現(xiàn)陳某得錢這么容易,于是四人就共同用同樣的手段搶劫"拐腳甕"的錢,共搶得人民幣920元及香煙、高梁酒等,四人分贓后將贓款、贓物揮霍掉。后這五個人因犯入室搶劫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八年、六個六個月。
那么,我們怎么戒"貪"呢?我認為首先要培養(yǎng)正確的消費觀,抵制畸形消費,不能染上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氣;其次要通過正當途徑,獲得合法利益,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搶、貪污等手段取得財物。
第二戒"奢"。所謂"奢"是指花費大量錢財,追求享受。表現(xiàn)在行為中如: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經常出入高消費場所、住的追求豪華,穿的追求名牌,講攀比,附風雅等。一"奢"之下,錢財滾滾出,父母親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你奢得干凈,爾后怎么呢?只好孤注一擲:去偷、去搶!以滿足你的奢侈!當然這種行為最終逃脫不了人民對你的審判。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奢"比"貪"更可怕,"奢"是溫柔之刀,在無形中致你于死地。因此要戒"奢"。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例。如少年犯許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許某祖籍莆田,其父母在尤溪經商,許某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平時只知玩樂,不思念書;上初中時就經常邀集一群狐朋狗友上館店吃喝,還時常到麻將館里小賭一番。被其父親發(fā)覺后許某確實被父親打了一頓,并且斷了財源,沒有了零花錢。但父親的教育絲毫沒能改變許某奢侈、高消費的習慣,于是在20xx年8月間與同伴們乘夜深人靜,采取撬門、爬窗入室的手段,進入西濱鎮(zhèn)多家飲食店、批發(fā)部盜取香煙、啤酒、鹵味及豬腳等,價值人民幣1600元。后許某因犯盜竊罪,被判處了有期徒刑。
學校將中小學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食品衛(wèi)生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護、財產安全教育等內容列為教育重點,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法制教育內容,將法制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學校法制教育的針對性,使法制教育深入到方方面面,力求全面無遺漏。
另外,除了安排教師組織班會教育,學校組織觀看相關座談,學校還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園網等宣傳媒體,加大“法制教育、平安校園”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確保法制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然,法制教育不僅要向青少年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wèi)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應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法律就在身邊,我們學習、生活的學校、家庭、社會有一個強大的法律保護網,時時刻刻規(guī)范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調整著各種社會關系,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并有一個良性發(fā)展。
換個角度講,法制教育是一個普法的過程。我們應當告訴學生日常生活的中有哪些針對他們的陷阱,如何識別、自救、求助等。還要讓他們明白有哪些權利,如人格權、受教育權等等,如果這些權利受到侵害應當采取何種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不至于付出更大的代價??傊?,開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養(yǎng)學生民主、法治的觀念,讓青少年認識到法律不是約束行為的鎖鏈,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義會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勢群體也能得到法律陽光的普照,從而自然地產生對法律的信仰,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才是他們真正缺少的,是他們從單純的課堂教育中學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價值所在。
遵紀守法的道理人人都懂,法制教育更要潛移默化地從青少年身邊的事件起,從他們身邊的事做起,通過科學全面的法制教育增強有青少年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和守法用法的意識,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向上的法制環(huán)境。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七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給大家上一堂法制課,希望同學們進一步提高 法制觀念,在學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幫助。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學 法、懂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
一、小學生應懂得哪些法律常識:
(一) 法是如何解釋的這個問題, 有無數(shù)種說法, 漢語中的法字
左旁的水字是公平的意思。右旁的來自“神明裁判”故事里的一頭剛 直的獨角神獸。傳說當兩方打官司時,審判官便把 拉出來,它的角 去頂撞誰,誰就是不直者,誰就敗訴。律字是“均布”既“不偏不倚的 意思。由此可知,在我國法律一詞的本來含義就是以國家強制力作 保證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規(guī)定公民權利 和義務,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范。
(二)法制,有廣義和狹義之解,廣義的法制,指國家的法律和 制度的總和。狹義的法制,指全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 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嚴格按照法律辦事。
社會主義法制是按照工人階級 和廣大人民意志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 執(zhí)法、守法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幾個方面的統(tǒng)一。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一切國家機 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公職人員和全體公民都要嚴格地遵守法 律,依法辦事,以確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實現(xiàn)統(tǒng)治和進行建設所必 須的法律秩序。
(三)法律體系:我國的法律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憲法和法 律, 另一類從屬于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范性文件。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是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礎。它經過嚴格的立法程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就其內容和制定機關而言,可分 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基本法律是指刑法、民法、訴訟法律、行政 法律、經濟法律。其它法律是指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森林法、商 標法、海關法、食品衛(wèi)生法。
(四)什么是違法與犯罪?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案例,事情發(fā)生在 20xx年5月26日 某縣城水上花園小區(qū)的住宅樓,這天是星期日,三位小學生在四樓的 樓道窗前嘻玩,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 20米 的四樓摔 下,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流,在這里我給同學 們出三個思考題:(1)第一步應該怎么做,(2)甲失手致傷乙,算 不算犯罪,(3)如果甲構成犯罪,犯什么罪。結果應是(1)盡快送 附近醫(yī)院或是拔打120急救電話,治療傷者,同時報警。前提是如果 鑒定部門確定為重傷,且甲的年齡已滿16周歲,首先是甲的這種行為 構成犯罪,其次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 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徒刑或拘 役。這個案例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受害人的傷勢,如果是輕微傷, 構成治安違法,如果是輕傷,則是自訴案件,適用刑法。再次就要考 慮的是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所謂刑事責任年齡,就是指對犯罪后果 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已滿16周歲 的人犯罪的,應負刑事責任。同時《刑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已滿14 周歲不滿16的人犯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 、 搶劫、 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所以在這個案件中, 如果某甲不滿16周歲,不構成犯罪。因為他是過失傷害,而不是故意 傷害,但是某甲的監(jiān)護人將承擔治療費用和行政處理。這里我特要提 醒違法和犯罪不是同一個概念。
首先違法是指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 做的及不允許做的或是應當做的而不去做的行為。犯罪是指觸犯《刑 法》,嚴重危害社會,依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
其次根據(jù)我們的辦案實踐,違法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違法治安管理的行 為,觸犯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犯罪觸 犯的是〈〈刑法〉〉。
第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違 法的處罰種類有治安警告、治安罰款、治安拘留。按照〈〈刑法〉〉 對犯罪分子處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從以 上我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法律常識和案例分析,違法不等于犯罪,犯罪 必定違法,無論是違法與犯罪,同學們都不能觸犯,要從點滴做起, 從遵守校紀、校規(guī)入手,做學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禁止對老師 的教育置若罔聞,否則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五)、怎樣區(qū)分打架還手和正當防衛(wèi):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為 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的不 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對不法侵害人人造成損害的, 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 況,雙方打了架,后動手的一方總說自己是在正當防衛(wèi),那么,雙方 打架后動手的一方其是正當防衛(wèi)嗎?一般說來, 打架后動手的一方不 屬于正當防衛(wèi), 這是因為正當防衛(wèi)第一要件是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 正在進行時,它包括有社會危害性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對這 些行為如果不采取防衛(wèi)行為,停止侵害,將會對社會,人身等造成重 大傷害。打架還手就不同了,甲動手打了乙,乙完全可以通過合法途 徑解決。最佳的解決方法是學生應及 時報告 老師,公民可以報警, 沒有必要動手還擊,動手還擊引起互毆,不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 秩序。所以兩人打架,不論何方被打致傷,還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當 防衛(wèi)。如何因還手打架而使事態(tài)惡化,不論是先動手造成的還是后動 手造成的,對方都要負法律責任,但如果遭到對方的非法暴力侵害, 比如先動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兇器施暴,你就應盡快避開,脫離危險, 并報告老師,但卻不可以正當防衛(wèi)為借口打人,把事情鬧大。任何時 候都不能施暴。
(六)、遇到什么情況拔打110。110系公安機關統(tǒng)一使用的報警 電話,可以尋求警方的緊急救援,尤其是對正在進行的違法犯罪,可 以拔打,交通事故112、火警119、(三臺合一),拔打以上三類電話 時,要冷靜不要慌亂,最好用普通話,向值班民警說明發(fā)生了什么案 件以及案發(fā)時間,地點,當時的情況,,尤其是案發(fā)現(xiàn)場及犯罪分子 逃離方向,乘坐的交通工具及類型號牌,便于公安機關調配警力,指 揮較近的公安機關民警出警,及時處置。但要說明的是110是一個指 揮機關,他不擔負出警任務。
(七)、在校園內有人向你要錢要物怎么辦:同學們在本校內被 人強要錢物的情況雖然比較少,但有些同學遇到過。向你施加威脅的 有本校的學生,也有外?;爝M來的學生。本校的往往是那種沾染了不 少惡習的,出了名的壞孩子,你認識他,或是半熟臉,你能從別人那 里問出他是誰。他讓你給錢,給他煙,或是你的其它物品,不然就說 要打你,甚至還可能會說以后見一次打一次,他敢在學校內做這種事 情就不怕老師嗎,就不怕學校處理他嗎?是不是膽子太大了。我看, “同學們并不是他膽子大,而是他利用你膽小怕事,他覺得你不敢對 抗他,不敢聲張告訴老師,給了錢、物、免得以后找茬,受欺負,其 實他心里虛得很,只要到學校來讀書的,沒有不怕老師的學生。”有 個現(xiàn)象可以說明這一點,那就是學校里的班干部、“三好學生”就很少 遇到這種威脅,因為“要錢物”的學生來學校讀書都知道,這些學生和 老師關系密切,是什么都敢跟老師說的。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八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的講話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huán)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后: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fā)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xiàn)。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wèi)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fā)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lián)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fā)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fā)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yǎng)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九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演講是《網絡游戲——一朵帶剌的玫瑰》。 2003年7月的一個深夜,一個令人難以忘卻的深夜,山西一名16歲的中學生,為了籌集上網的費用,潛入叔叔家中,幾十分鐘以后,包括爺爺、奶奶以及叔叔在內的五條鮮活的生命,轉瞬便離開了美麗的人世,一個花季少年幾乎是一夜之間蛻變成了一個殺人惡魔。
無獨有偶,天津一名年僅13歲的少年,以前在班里學習總是保持前幾名,去年暑假期終考試成績卻排在全班三十幾名。經父母盤問,原來是兒子貪戀上網所致。為了讓孩子的成績及時補上去,暑假期間,斷了家里的網線,不讓孩子去任何地方玩,讓他在家復習功課,可是孩子仍然在他們上班后偷偷地到外面網吧上網。事發(fā)當晚,當孩子想溜出去上網時被他的母親給撞上了,便阻攔他,不讓他去上網??烧l知孩子不但不聽,反而跑到廚房拿了一把菜刀逼他母親,說如果不同意,就砍斷自己的手指。孩子的母親以為是嚇唬她的,說什么也不同意,沒想到孩子情急之下,真的拿著菜刀對著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原本美滿的家庭,從此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陰影。
故事讀完了,但是我的心情卻變的更加沉重了。我想,大家的心情也如同我一樣。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面,這一個個令人發(fā)指的事件,無不帶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它值得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進行深刻的反思。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更新,更多的新事物涌入了我們的世界,其中也包括了互聯(lián)網。自90年代后期互聯(lián)網進入我國以來,網絡猶如雨后的春筍一般,發(fā)展迅速,如今已遍布城鄉(xiāng),飛入尋常百姓家。作為一種新的傳媒手段,互聯(lián)網在經濟建設和人們的各項活動中起著積極而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為青少年朋友的學習、交流及娛樂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但是,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互聯(lián)網則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一朵帶刺的玫瑰。很多青少年朋友正是因為過度地沉迷于互聯(lián)網,沉迷于網絡游戲,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危險的預防能力,對其學業(yè)、健康和思想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網絡游戲是網絡發(fā)展的產物,但由于網絡管理的不規(guī)范和監(jiān)控得不到位,網絡成了一個個美麗的陷阱,吞噬著一個又一個有志青年。許多學生因此耽誤了自己的學習、廢棄了美好的前程。據(jù)一項調查顯示,上網學生中超過80%是在打游戲,15%左右是在交友聊天,真正查詢資料用于學習的人數(shù)少之又少。網絡游戲開發(fā)商為了牟取暴利、吸引更多的無知少年,游戲的內容多以暴力和賭博為主。中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尚在形成,自我克制能力還不高,在進行這類游戲的過程當中既容易上癮,影響身體影響學習,更會在不知不覺中留下暴力的影子,為自己的人生埋下隱患的種子。如今的中學生,大多數(shù)孩子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比較缺乏與他人的溝通,如果再沉迷于網絡游戲,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會患上“電腦自閉癥”,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在學校中,因迷戀網絡游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乃至曠課、逃學的現(xiàn)象日益增多。暴力互動游戲還極易引發(fā)青少年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犯罪。而且由于習慣了網絡游戲中的殘暴行為,許多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段也越來越令人發(fā)指。
沉迷于網絡游戲,不但可以誘發(fā)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極易傷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據(jù)報道,有個少年因五天五夜泡在網上,血液未能正常流轉,致雙腳麻木浮腫不能行走;有個少年在網吧玩游戲,劇烈的打斗場面,使他過度激動,心臟病突發(fā),驟然死亡。
由此可見,網絡游戲已成了青少年教育的一大障礙。
那么,如何防止因上網而上癮,真正做到遠離網絡游戲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真正重視自身的身心發(fā)展,把學習尤其是課堂的學習放在首位,端正拖拉的心態(tài),按時按質完成相關作業(yè),多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把有限的時間和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和服務當中去。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攜手,樹立堅定的信念,告別網絡游戲,做文明健康的中學生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一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是12月4日,是我國第xx個法制宣傳日,因此,我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我是守法小公民。
同學們,你們喜歡做游戲嗎?大家的回答一定是:“喜歡”。是啊,因為在游戲中,我們不但能增長知識,得到樂趣,還能增進同學之間的友誼。但是你們知道嗎?每一種游戲都是有規(guī)則的,在活動中大家都必須遵守規(guī)則。如果你不遵守規(guī)則,就會被開除出局,甚至愛到懲罰。其實,法律就是一定的規(guī)則,它告訴我們,什么事該做,什么事不該做。
從小知法、守法,對同學們來說非常重要。法國思想家、教育家盧梭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2歲。在這段時間里如果還不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話,它們就會發(fā)芽滋長?!?BR> 那么,要想從小做一個知法、守法的好孩子,應該怎么做呢?
首先要懂法。主動學習一些法律常識。現(xiàn)在我們國家的建設越來越完善了,每一個公民都應該知法、守法,能夠運用法律武器保護國家利益、公眾利益和自身的利益。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應該經常翻閱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規(guī),增強自己的法律認識。
其次,在實踐中還要不斷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同學們都來自不同的家庭,所處的環(huán)境不同。有的同學生活充實,學習目標明確,充滿前進的動力,可有的同學整天無所事事,到處去尋找各種各樣的刺激,做一些不該做的事。比如,癡迷于打游戲機,看毫無意義的錄像,打架斗毆等等。從違紀到犯法,下坡路走得非常快。這些原本單純天真的同學,之所以一步步滑向罪惡的深淵,多數(shù)是因為沒有辨別是非的能力。同學們,你們在做事情前一定要好好想一想,這件事對不對,該不該做。
我們也知道,我們這個時代是一個信息的時代,在網絡上有很多東西,有的可以幫助我們,但是也有危害我們的信息。所以,我們應該分辨上面的好壞。我不相信那幾個孩子能做出這么禽獸不如舉動,難道他們就沒有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干擾嗎?所以,同學們千萬不要受到來自外界的干擾,學會排斥不良的`信息。這樣才會是你的人生更美好。
而我們,作為一名小學生,我們的法律意識還不到位,社會經驗還很少,所以我們應該遵守法律,遵守《小學生守則》還要熟讀與貫徹《未成年人保護法》等需要我們知道的法律條規(guī)。我們既要做到知法又要做到守法。還要學會用法律來保護自己,讓它成為自己最強大的武器。記?。骸拔鹨陨菩《粸椋鹨詯盒《鵀橹保浯?,一定不要與法律作對,因為法律是神圣的!是嚴肅的!法制宣傳日演講稿同學們,法律就像一把利刃,它既規(guī)范我們的人生,又是我們最強大的武器。我們就用它來譜寫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吧!用它來奏出自己的美好人生吧!
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二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xx周年,也是五五普法的第四個年頭,同時又是上?;I辦世博會的沖刺年。學校抓住這一契機在12月舉行“學法守法促和諧禮儀文明迎世博”的主題活動。
眾所周知“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對國家、社會來說,這個規(guī)矩就是法律。法治作為人類創(chuàng)造的政治文明成果,在社會發(fā)展中越來越顯示出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古希臘時期著名哲學家亞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法治應當優(yōu)于一人之治”的思想。春秋時期著名政治家管仲在其思想中也提出了“君臣上下不分貴賤都要遵從法令”的思想,戰(zhàn)國時期的商鞅、韓非等人又在此基礎上發(fā)展了“法治”思想。歷經千年,法制思想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各國的法制體系也越來越加完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有法的影子,到處都要受到法的制約。由于一些人對法律、規(guī)則的漠視,無視道德的譴責,導致了一些不良現(xiàn)象隨處可見。小到闖紅燈、軋黃線、隨地吐痰、亂扔垃圾,大到隨意違約、坑蒙拐騙、。中央電視法制頻道每天都會播放一些刑事案件節(jié)目,其中不乏就有一些是我們中學生利用自己高超的網絡技術,在網上進行詐騙、盜竊等案件。法網恢恢,疏而不漏,最終他們還是逃脫不了法律的制裁。
聯(lián)系我們在學校的生活,學校的校紀校規(guī)雖說不上法,但同學們能否嚴格遵守也體現(xiàn)了同學們是否具備法制意識。以小見大,只有時時處處都能嚴格要求自己,才能逐步增強自己的法制意識,同學們,就從認真聽課做起,保證每一節(jié)課的紀律,相互督促,嚴格自律,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統(tǒng)可以維護國家的穩(wěn)定、保障社會的安寧、提高公民的生活質量,但如果有法不依或知法犯法則會破壞社會的和諧,最終害人害己。
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學法、知法、守法、護法,用我們美好的心靈去凈化身邊的丑惡,用我們靈巧的雙手共建人類的文明,共創(chuàng)和諧校園,迎接xx年世博會的成功舉辦,讓外來朋友感受到我們中國不愧為禮儀之邦、文明古國。上海不愧是海納百川的文明城市。為著這一目標我們共同努力!
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三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huán)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
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
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
三是貪圖享受。
從客觀因素上看
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
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
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
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后
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fā)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xiàn)。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wèi)方法。
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
三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fā)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lián)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fā)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fā)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yǎng)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四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最近我們身邊常出現(xiàn)一些較嚴重的違紀現(xiàn)象,如有的同學帶違禁物品緝單光竿叱放癸虱含僵來學校、動手打人……種種現(xiàn)象,令人擔憂同時也催人深思,因此我今天講話的主題是“做遵紀守法的小學生”。先聽這樣一個例子:廣州新華市華潤化妝品廠發(fā)生特大火災爆炸事故,當場燒死11人,損失9。8萬多元,慘劇原因是該廠違法使用大量丁烷。從這宗慘劇我們可以得到什么教訓?守法可以使慘劇避免!趨利不可忘法!那么,什么叫遵紀守法呢?人們在社會生活中遵守有關紀律,依法辦事,嚴格恪守法律規(guī)范就叫遵紀守法。有的同學認為,講紀律就沒有自由,講自由就不能受紀律的約束。這種看法是錯誤的,俗語說: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自由是相對的,是有條件的。鳥在空中飛翔,它們是自由的;魚在水中嬉游,它們是自由的。但如果把鳥放入水中,讓魚離開了水,那么它們不僅得不到自由,而且很快就會死掉。人走在馬路上是自由的,但如果不遵守交通規(guī)則,亂走馬路,被車輛撞倒,那就失去了行走的自由。
因此,世上沒有不受約束的自由。此外,紀律限制自由,又保護自由。如當你走進閱覽室,里面靜悄悄的,只能聽到偶爾翻書的沙沙聲。對于想看書的人來說,這一片寧靜多么寶貴!因為人人都遵守閱覽室規(guī)則,大家可以享受這靜心閱讀不受干擾的自由。若有人不守紀律,高聲談笑,這自由就消失了。
我們小學生正擔負著努力學習,將來建設祖國的重任,祖國、社會都要求我們知法懂法、遵法守法。在學校里,同學間總會有些矛盾和摩擦,同學們要互相關心和尊重,友愛相處,團結合作。如在做什么事時意見不同、出現(xiàn)矛盾,一定要冷靜處事,決不可意氣用事,更不可揮拳相向,傷及自身或他人。我奉勸同學們遇事要冷靜,要有法紀觀念,不能做害人害已的事。我們學校有著嚴肅的校紀和優(yōu)良的校風,我們作為柯橋小學的學生,更應該與同學和睦相處,理智冷靜地對待和處理問題,讓我們嚴格要求自己,讓我們無愧于祖國,無愧于社會!
謝謝大家!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五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huán)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fā)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xiàn)。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wèi)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fā)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lián)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fā)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fā)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yǎng)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六
同學們:
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與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也應該清醒地看到,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預防青少年犯罪工作面臨著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青少年違法犯罪問題仍然突出,是現(xiàn)階段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我今天要講的就是如何預防青少年犯罪問題,題目是《力行"十戒",預防犯罪》。
什么是"十戒"呢?第一是戒"貪"、第二是戒"奢"、第三是戒"驕"、第四是戒"假"、第五是戒"黃"、第六是戒"毒"、第七是戒"賭"、第八是戒"惰"、第九是戒"散"、第十是戒"妒"。這十種需要"戒"的,都是同學們容易沾染的不良習慣、不好的性格,或不健康的東西,這些不良習慣、性格或不健康的東西如果讓它在你身上滋長、蔓延,或不能有效地遠離它,那么就會從"量變"到"質變",最終就可能走上違法犯罪的道路,成為人民所唾罵的階下囚。人們常說"科學與謬誤只有一步之遙",違法犯罪與否我認為也只是一念之差,兩者之間并沒有不可逾越的鴻溝。但是同學們應該明白,這個犯罪之"念"的產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它多方面、多層次的原因,之間有著必然的聯(lián)系。只要同學們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理解并確實做到"十戒",時刻預防犯罪之"念"的產生,自然就能夠預防犯罪。
養(yǎng)父家。當然,從莆田到尤溪的路費是陳某靠在路上乞討籌集的。這個經歷使陳某深深感到"錢"的重要性,物質占有欲開始強烈。第二年即1999年,陳某到尤溪縣某幫忙公司,當打掃衛(wèi)生鐘點工,一個月收入達到500元。但是陳某不滿足,時常乘房東不注意之機將小件物品占為已有。公司老板發(fā)覺后,陳某被趕出公司。20xx年7月間,陳某以該公司的名義竄入水東電站一住宅打掃衛(wèi)生,見房間無人,順手牽羊,把手現(xiàn)金、人參蜂王漿、手表、照相機、外幣等竊為已有。在對陳某審判的時候,我問她為什么要盜取別人的財物,她說,那些東西她家里沒有,實在太誘人,東西就象磁鐵一樣,不自覺地把她的手吸引過去。陳某原來的經歷固然值得人們同情,但她不甘清貧而用盜竊的錢財滿足自己的欲望卻是可恥的,因她構成了盜竊罪,被判處了徒刑。某初中學生入室搶劫案也是一個因貪而犯罪的例子。陳某是某初中三年級學生,他平時貪圖享樂,時常乘市場里一開食雜店的名叫"拐腳甕"的人不注意之機,將小樣食品偷來。后被"拐腳甕"發(fā)現(xiàn),告訴了陳某的父親。陳某的父親為此對陳某進行嚴歷的看管,放學回家后就不讓陳某上街閑逛。陳某人雖在家里,心卻飛到了"拐腳甕"店里的食物。20xx年間11月間的一天晚上凌晨2點,他攜帶一把水果刀和一塊藍布,竄至"拐腳甕"的食雜店,用藍布蒙面,踢門入店,把正在熟睡的"拐腳甕"揪起來,把水果刀架在"拐腳甕"的脖子上,要"拐腳甕"拿出錢來。陳某搶得人民幣155元。第二天,陳某把搶劫的事告訴了同學劉某、陳某、朱某和林某,并用搶來的錢買了鴨頭、雞爪和啤酒請劉某等四人。劉某等四人發(fā)現(xiàn)陳某得錢這么容易,于是四人就共同用同樣的手段搶劫"拐腳甕"的錢,共搶得人民幣920元及香煙、高梁酒等,四人分贓后將贓款、贓物揮霍掉。后這五個人因犯入室搶劫罪,分別被判處有期徒刑八年六個月、八年、六個六個月。
那么,我們怎么戒"貪"呢?我認為首先要培養(yǎng)正確的消費觀,抵制畸形消費,不能染上吸煙、喝酒等不良習氣;其次要通過正當途徑,獲得合法利益,禁止采取如上所述的偷、搶、貪污等手段取得財物。
第二戒"奢"。所謂"奢"是指花費大量錢財,追求享受。表現(xiàn)在行為中如:出手大方,生活奢侈,經常出入高消費場所、住的追求豪華,穿的追求名牌,講攀比,附風雅等。一"奢"之下,錢財滾滾出,父母親辛辛苦苦賺來的錢被你奢得干凈,爾后怎么呢?只好孤注一擲:去偷、去搶!以滿足你的奢侈!當然這種行為最終逃脫不了人民對你的審判。所以在某種意義上講,"奢"比"貪"更可怕,"奢"是溫柔之刀,在無形中致你于死地。因此要戒"奢"。因"奢"而走上犯罪道路的,也不乏其例。如少年犯許某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許某祖籍莆田,其父母在尤溪經商,許某的家庭十分富裕。他平時只知玩樂,不思念書;上初中時就經常邀集一群狐朋狗友上館店吃喝,還時常到麻將館里小賭一番。被其父親發(fā)覺后許某確實被父親打了一頓,并且斷了財源,沒有了零花錢。但父親的教育絲毫沒能改變許某奢侈、高消費的習慣,于是在20xx年8月間與同伴們乘夜深人靜,采取撬門、爬窗入室的手段,進入西濱鎮(zhèn)多家飲食店、批發(fā)部盜取香煙、啤酒、鹵味及豬腳等,價值人民幣1600元。后許某因犯盜竊罪,被判處了有期徒刑。
學校將中小學交通消防安全教育、反邪教警示教育、食品衛(wèi)生安全教育、未成年人保護、財產安全教育等內容列為教育重點,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法制教育內容,將法制教育與課堂教學、課外活動、學生假期社會實踐活動緊密結合,進一步增強了學校法制教育的針對性,使法制教育深入到方方面面,力求全面無遺漏。
另外,除了安排教師組織班會教育,學校組織觀看相關座談,學校還充分利用黑板報、校園網等宣傳媒體,加大“法制教育、平安校園”的宣傳力度,廣泛開展了各種形式的法制教育活動,確保法制教育工作的實效性。
當然,法制教育不僅要向青少年宣傳遵紀守法的重要意義,更重要的是讓他們認識到:法律不僅是對自制行為的約束,更是捍衛(wèi)尊嚴、權利的有力武器。法制教育應傳達這樣一個信息:法律就在身邊,我們學習、生活的學校、家庭、社會有一個強大的法律保護網,時時刻刻規(guī)范著我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調整著各種社會關系,只有自覺遵紀守法,才能健康順利的成長,并有一個良性發(fā)展。
換個角度講,法制教育是一個普法的過程。我們應當告訴學生日常生活的中有哪些針對他們的陷阱,如何識別、自救、求助等。還要讓他們明白有哪些權利,如人格權、受教育權等等,如果這些權利受到侵害應當采取何種方法、手段才能得到有效的救助,而不至于付出更大的代價??傊?,開展法制教育的主旨是培養(yǎng)學生民主、法治的觀念,讓青少年認識到法律不是約束行為的鎖鏈,而是保障生活的要素,偏失的正義會得到法治力量的匡扶,弱勢群體也能得到法律陽光的普照,從而自然地產生對法律的信仰,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這些才是他們真正缺少的,是他們從單純的課堂教育中學不到的,更是法制教育的價值所在。
遵紀守法的道理人人都懂,法制教育更要潛移默化地從青少年身邊的事件起,從他們身邊的事做起,通過科學全面的法制教育增強有青少年的國家意識、權利義務意識和守法用法的意識,為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創(chuàng)造一個和諧、向上的法制環(huán)境。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七
各位老師、同學們:
你們好! 今天我給大家上一堂法制課,希望同學們進一步提高 法制觀念,在學法、知法、守法上有所幫助。
我今天講的題目是《學 法、懂法、做一個守法的公民》。
一、小學生應懂得哪些法律常識:
(一) 法是如何解釋的這個問題, 有無數(shù)種說法, 漢語中的法字
左旁的水字是公平的意思。右旁的來自“神明裁判”故事里的一頭剛 直的獨角神獸。傳說當兩方打官司時,審判官便把 拉出來,它的角 去頂撞誰,誰就是不直者,誰就敗訴。律字是“均布”既“不偏不倚的 意思。由此可知,在我國法律一詞的本來含義就是以國家強制力作 保證的“公平、公正”,它是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規(guī)定公民權利 和義務,對社會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規(guī)范。
(二)法制,有廣義和狹義之解,廣義的法制,指國家的法律和 制度的總和。狹義的法制,指全體國家機關、社會團體、公職人員和 公民都一律平等地嚴格按照法律辦事。
社會主義法制是按照工人階級 和廣大人民意志建立起來的社會主義國家的法律和制度,它是立法、 執(zhí)法、守法和監(jiān)督法律實施幾個方面的統(tǒng)一。中心環(huán)節(jié)是一切國家機 關、社會團體、企事業(yè)單位、公職人員和全體公民都要嚴格地遵守法 律,依法辦事,以確立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實現(xiàn)統(tǒng)治和進行建設所必 須的法律秩序。
(三)法律體系:我國的法律可概括為兩大類,一類是憲法和法 律, 另一類從屬于憲法和法律的規(guī)范性文件。
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 是一切法律的立法基礎。它經過嚴格的立法程序,由全國人民代表大 會制定。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就其內容和制定機關而言,可分 為基本法律和其它法律,基本法律是指刑法、民法、訴訟法律、行政 法律、經濟法律。其它法律是指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如森林法、商 標法、海關法、食品衛(wèi)生法。
(四)什么是違法與犯罪? 在這里,我先給大家講一個案例,事情發(fā)生在 20xx年5月26日 某縣城水上花園小區(qū)的住宅樓,這天是星期日,三位小學生在四樓的 樓道窗前嘻玩,甲失手將乙推出窗外,重重地從高達 20米 的四樓摔 下,當時乙的臉色鐵青,血從鼻孔、耳孔直往外流,在這里我給同學 們出三個思考題:(1)第一步應該怎么做,(2)甲失手致傷乙,算 不算犯罪,(3)如果甲構成犯罪,犯什么罪。結果應是(1)盡快送 附近醫(yī)院或是拔打120急救電話,治療傷者,同時報警。前提是如果 鑒定部門確定為重傷,且甲的年齡已滿16周歲,首先是甲的這種行為 構成犯罪,其次違反了《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權利、民主權利 罪第二百三十五條,過失傷害他人致人重傷,處三年以下有徒刑或拘 役。這個案例要考慮兩個問題:一是受害人的傷勢,如果是輕微傷, 構成治安違法,如果是輕傷,則是自訴案件,適用刑法。再次就要考 慮的是刑事責任年齡的問題。所謂刑事責任年齡,就是指對犯罪后果 承擔刑事責任的法定年齡。我國《刑法》第十七條規(guī)定,已滿16周歲 的人犯罪的,應負刑事責任。同時《刑法》第十四條規(guī)定,已滿14 周歲不滿16的人犯故意殺人、 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死亡、 、 搶劫、 販毒、放火、爆炸、投毒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所以在這個案件中, 如果某甲不滿16周歲,不構成犯罪。因為他是過失傷害,而不是故意 傷害,但是某甲的監(jiān)護人將承擔治療費用和行政處理。這里我特要提 醒違法和犯罪不是同一個概念。
首先違法是指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 做的及不允許做的或是應當做的而不去做的行為。犯罪是指觸犯《刑 法》,嚴重危害社會,依照〈〈刑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的行為。
其次根據(jù)我們的辦案實踐,違法行為主要表現(xiàn)在違法治安管理的行 為,觸犯的法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犯罪觸 犯的是〈〈刑法〉〉。
第三,按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對違 法的處罰種類有治安警告、治安罰款、治安拘留。按照〈〈刑法〉〉 對犯罪分子處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主刑有管制、拘役、有期徒刑、 無期徒刑、死刑。附加刑有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
從以 上我給大家介紹的有關法律常識和案例分析,違法不等于犯罪,犯罪 必定違法,無論是違法與犯罪,同學們都不能觸犯,要從點滴做起, 從遵守校紀、校規(guī)入手,做學法守法的好學生、好公民,禁止對老師 的教育置若罔聞,否則就可能走上犯罪道路。
(五)、怎樣區(qū)分打架還手和正當防衛(wèi):刑法第二十條規(guī)定“為 了使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財產和其他權利免受正在的不 法侵害, 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 對不法侵害人人造成損害的, 屬于正當防衛(wèi),不負刑事責任。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這樣的情 況,雙方打了架,后動手的一方總說自己是在正當防衛(wèi),那么,雙方 打架后動手的一方其是正當防衛(wèi)嗎?一般說來, 打架后動手的一方不 屬于正當防衛(wèi), 這是因為正當防衛(wèi)第一要件是必須針對不法侵害行為 正在進行時,它包括有社會危害性的一般違法行為和犯罪行為,對這 些行為如果不采取防衛(wèi)行為,停止侵害,將會對社會,人身等造成重 大傷害。打架還手就不同了,甲動手打了乙,乙完全可以通過合法途 徑解決。最佳的解決方法是學生應及 時報告 老師,公民可以報警, 沒有必要動手還擊,動手還擊引起互毆,不利于社會主義法制和社會 秩序。所以兩人打架,不論何方被打致傷,還手的一方一般不算正當 防衛(wèi)。如何因還手打架而使事態(tài)惡化,不論是先動手造成的還是后動 手造成的,對方都要負法律責任,但如果遭到對方的非法暴力侵害, 比如先動手的一方拿棍子或兇器施暴,你就應盡快避開,脫離危險, 并報告老師,但卻不可以正當防衛(wèi)為借口打人,把事情鬧大。任何時 候都不能施暴。
(六)、遇到什么情況拔打110。110系公安機關統(tǒng)一使用的報警 電話,可以尋求警方的緊急救援,尤其是對正在進行的違法犯罪,可 以拔打,交通事故112、火警119、(三臺合一),拔打以上三類電話 時,要冷靜不要慌亂,最好用普通話,向值班民警說明發(fā)生了什么案 件以及案發(fā)時間,地點,當時的情況,,尤其是案發(fā)現(xiàn)場及犯罪分子 逃離方向,乘坐的交通工具及類型號牌,便于公安機關調配警力,指 揮較近的公安機關民警出警,及時處置。但要說明的是110是一個指 揮機關,他不擔負出警任務。
(七)、在校園內有人向你要錢要物怎么辦:同學們在本校內被 人強要錢物的情況雖然比較少,但有些同學遇到過。向你施加威脅的 有本校的學生,也有外?;爝M來的學生。本校的往往是那種沾染了不 少惡習的,出了名的壞孩子,你認識他,或是半熟臉,你能從別人那 里問出他是誰。他讓你給錢,給他煙,或是你的其它物品,不然就說 要打你,甚至還可能會說以后見一次打一次,他敢在學校內做這種事 情就不怕老師嗎,就不怕學校處理他嗎?是不是膽子太大了。我看, “同學們并不是他膽子大,而是他利用你膽小怕事,他覺得你不敢對 抗他,不敢聲張告訴老師,給了錢、物、免得以后找茬,受欺負,其 實他心里虛得很,只要到學校來讀書的,沒有不怕老師的學生。”有 個現(xiàn)象可以說明這一點,那就是學校里的班干部、“三好學生”就很少 遇到這種威脅,因為“要錢物”的學生來學校讀書都知道,這些學生和 老師關系密切,是什么都敢跟老師說的。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八
各位老師、同學:
大家好!
今天,我的講話主題是《打擊侵害校園犯罪,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青少年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是我國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接班人。教育和培養(yǎng)好青少年,是我們中華民族永葆生機和活力的根本大計,是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事業(yè)的基礎工程,是全黨全社會共同的社會責任。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青少年的培養(yǎng)教育,為青少年成長提供了良好的條件,使一代又一代青少年健康成長。但是,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近幾年來,侵害校園的案件以及學生犯罪時有發(fā)生,嚴重破壞了學校正常的學習、教學秩序。我們一方面對侵害校園的犯罪要進行嚴厲的打擊,另一方面,也要加強校園治安環(huán)境的整治工作,提高自我防衛(wèi)能力。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原因:
從主體因素上看,一是自我控制能力脆弱;二是頭腦簡單,解決問題的方法偏激粗暴:三是貪圖享受。從客觀因素上看,一是家庭教育的誤區(qū);二是學校教育的失當;三是社會文化氛圍消極方面的誤導;四足缺乏社會救濟措施;五是法制教育相對滯后:六是受社會經濟負面效應的影響。
對學生來說,讓犯罪遠離校園,應從自身做起,加強思想道德修養(yǎng),從而鏟除校園犯罪滋生的土壤。許多案例表明,校園犯罪事件的發(fā)生有一定的條件,一定的氣候,越是思想政治工作薄弱,學生紀律差的學校,發(fā)生的事件越多。學校犯罪事件又是一種見不得人的、偷偷摸摸的勾當,因此它只能在黑暗中進行。如果我們讓陽光普照校園,那么參與犯罪者就不敢出現(xiàn)。陽光是什么,陽光就是學校的正氣,就是全校同學的正氣,這就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道理。
我們在打擊侵害校園犯罪的同時,還應加強自我防衛(wèi)能力:
1、提高法律意識,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你們要多學點法律知識,弄明白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只有明白了什么是違法,什么是犯罪,才有可能自己不做違法犯罪的事,同時也有可能制止他人違法犯罪。
2、增強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為什么侵害校園犯罪屢禁不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同學們沒有團結起來,缺少同犯罪分子作斗爭的勇氣。面對犯罪分子的暴力威脅,竟然會束手無策,讓他們得逞,原因是他們被犯罪分子的暴力所屈服。
3、掌握防衛(wèi)方法。一是要看好自家門,宿舍門要隨時關好,錢財要妥善保管;二是外出要請假,夜行要結伴,讓同學老師知道你去哪里,或者遇到問題有個照應,防止犯罪分子襲擊;二是同學們應該學習《未成年人保護法》,明確青少年在哪些方面應受到保護。在受人欺侮,遇到危險或可能發(fā)生危險時,要主動、及時地與老師、家長、公安人員取得聯(lián)系,積極爭取學校、社會和家庭的保護和幫助。發(fā)生事情后要學會用法律保護自己,要大膽揭發(fā)壞人壞事,不要姑息養(yǎng)奸。
總之,抓好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這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少年。為推進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的深入開展,全社會都應當行動起來,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
法制宣傳演講稿篇九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演講是《網絡游戲——一朵帶剌的玫瑰》。 2003年7月的一個深夜,一個令人難以忘卻的深夜,山西一名16歲的中學生,為了籌集上網的費用,潛入叔叔家中,幾十分鐘以后,包括爺爺、奶奶以及叔叔在內的五條鮮活的生命,轉瞬便離開了美麗的人世,一個花季少年幾乎是一夜之間蛻變成了一個殺人惡魔。
無獨有偶,天津一名年僅13歲的少年,以前在班里學習總是保持前幾名,去年暑假期終考試成績卻排在全班三十幾名。經父母盤問,原來是兒子貪戀上網所致。為了讓孩子的成績及時補上去,暑假期間,斷了家里的網線,不讓孩子去任何地方玩,讓他在家復習功課,可是孩子仍然在他們上班后偷偷地到外面網吧上網。事發(fā)當晚,當孩子想溜出去上網時被他的母親給撞上了,便阻攔他,不讓他去上網??烧l知孩子不但不聽,反而跑到廚房拿了一把菜刀逼他母親,說如果不同意,就砍斷自己的手指。孩子的母親以為是嚇唬她的,說什么也不同意,沒想到孩子情急之下,真的拿著菜刀對著自己的左手就是一刀……原本美滿的家庭,從此留下了一道抹不去的陰影。
故事讀完了,但是我的心情卻變的更加沉重了。我想,大家的心情也如同我一樣。這一幕幕觸目驚心的場面,這一個個令人發(fā)指的事件,無不帶給我們以心靈的震撼,它值得我們每一個青少年進行深刻的反思。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更新,更多的新事物涌入了我們的世界,其中也包括了互聯(lián)網。自90年代后期互聯(lián)網進入我國以來,網絡猶如雨后的春筍一般,發(fā)展迅速,如今已遍布城鄉(xiāng),飛入尋常百姓家。作為一種新的傳媒手段,互聯(lián)網在經濟建設和人們的各項活動中起著積極而不可忽視的作用,同時也為青少年朋友的學習、交流及娛樂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天地。但是,對于我們中學生來說,互聯(lián)網則是一把鋒利的“雙刃劍”,一朵帶刺的玫瑰。很多青少年朋友正是因為過度地沉迷于互聯(lián)網,沉迷于網絡游戲,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對危險的預防能力,對其學業(yè)、健康和思想都造成了巨大的危害。
網絡游戲是網絡發(fā)展的產物,但由于網絡管理的不規(guī)范和監(jiān)控得不到位,網絡成了一個個美麗的陷阱,吞噬著一個又一個有志青年。許多學生因此耽誤了自己的學習、廢棄了美好的前程。據(jù)一項調查顯示,上網學生中超過80%是在打游戲,15%左右是在交友聊天,真正查詢資料用于學習的人數(shù)少之又少。網絡游戲開發(fā)商為了牟取暴利、吸引更多的無知少年,游戲的內容多以暴力和賭博為主。中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尚在形成,自我克制能力還不高,在進行這類游戲的過程當中既容易上癮,影響身體影響學習,更會在不知不覺中留下暴力的影子,為自己的人生埋下隱患的種子。如今的中學生,大多數(shù)孩子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比較缺乏與他人的溝通,如果再沉迷于網絡游戲,就會使他們減少和人交流的愿望,甚至會患上“電腦自閉癥”,處于亞健康狀態(tài)或直接導致心理障礙。在學校中,因迷戀網絡游戲造成學習成績下降,乃至曠課、逃學的現(xiàn)象日益增多。暴力互動游戲還極易引發(fā)青少年道德失范,行為越軌,甚至犯罪。而且由于習慣了網絡游戲中的殘暴行為,許多未成年人的犯罪手段也越來越令人發(fā)指。
沉迷于網絡游戲,不但可以誘發(fā)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而且極易傷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據(jù)報道,有個少年因五天五夜泡在網上,血液未能正常流轉,致雙腳麻木浮腫不能行走;有個少年在網吧玩游戲,劇烈的打斗場面,使他過度激動,心臟病突發(fā),驟然死亡。
由此可見,網絡游戲已成了青少年教育的一大障礙。
那么,如何防止因上網而上癮,真正做到遠離網絡游戲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自己嚴格要求自己,真正重視自身的身心發(fā)展,把學習尤其是課堂的學習放在首位,端正拖拉的心態(tài),按時按質完成相關作業(yè),多參加一些健康、有益的文體活動,把有限的時間和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學習和服務當中去。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攜手,樹立堅定的信念,告別網絡游戲,做文明健康的中學生吧!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