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模板15篇)

字號:

    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yǎng)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yōu)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一
    清明節(jié)是用來緬懷祖先的,是很神圣的,清明在人們印象中的代言詞總是“嚴肅”、“悲涼”這些詞語,其實,清明不僅有悲,也有歡樂。清明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清明的到來就意味著氣溫上升,萬物復蘇,所以在清明這天正是踏青的好時節(jié),在清明節(jié)前后,學??倳M織一次春游,感受春天的到來。
    我雖然沒有回家鄉(xiāng)掃墓、祭祖,但是從報紙、電視上都看到了清明時人們掃墓的身影,看到那些整齊的墓碑,莊重的氣氛不由自主地油然而生。人們懷著思念的情緒,嚴肅地跪下、獻上鮮花表達自己的心情。
    清明意味著萬物復蘇,山陰路上也飄下了許多絮絮,乍一看,這些絮絮就像是有了生命的小精靈,在天空中頑皮地嬉戲、玩耍、打鬧。這群小精靈同樣也在歡迎春天的到來,慶祝清明節(jié)。絮絮們飄呀飄,爭相通知人們—清明節(jié)來了!萬物復蘇了!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詩中描寫的清明雖然有些凄涼,但是我們不能忘了清明也意味著春天的到來!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二
    清明節(jié)的這個假期,我沒有出去玩。是因為學特長占用了我很多時間。沒有出去玩,并不代表我不快樂。
    清明節(jié)的這一天,姥姥帶著弟弟和妹妹來我家玩。咱們去了籃球場。在那里,妹妹蕩秋千,秋千蕩得又高又快,像幾條柳枝來回飄蕩,讓人看了驚險又刺激。小弟弟也少不了幾次跌跌撞撞,他趁我不注意的時候,偷偷地爬上籃球架,剛”依“一聲,就不知深淺的從籃球架上一步邁了下來。這小子還挺堅強,把腦門摔得通紅都沒哭。我呢,在自由自在地打籃球,因為今日籃球場上很清靜,沒有人,所以我才能不受干擾地打球。
    不知不覺,我?guī)У碾娫掜懥?,是媽媽叫咱們吃飯呢。咱們這才戀戀不舍地離開了籃球場。
    到了樓下,我打開門,低頭一看,我的籃球被大門下面的尖劃破了,頓時我像失去了一個好伙伴,禁不住流下了眼淚。
    到了假期最后一天,媽媽帶我去買籃球。有好幾家賣籃球的,我仿佛就像到了籃球的世界。我看完了這家看那家,對每家的籃球都愛不釋手。本來打算買一支隊伍的籃球,但是由于籃球都太漂亮了,把我早先的打算都全部拋到九霄云外去了。終于,我選好了一個籃球,就高高興興地回家了。
    回到家,我如獲至寶。把籃球放到房間里最顯眼的地方。
    這個假期過得真快樂呀!我又有了一個心愛的籃球!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三
    4月2日,我們河陽小學五年級的同學一起去洛陽踏青。我們去了烈士紀念館、隋唐遺址公園、龍門海洋館和洛八辦。
    我們在烈士的墓前鞠躬,送上了我們自己做的小白花,表達了我們對烈士們的懷念和崇敬。我們去了烈士博物館,看了前輩們在戰(zhàn)場上的壯烈場景,看了前輩們打仗用的武器,還看了他們用的鞋帽衣衫······我明白了烈士們是怎樣壯烈犧牲的,他們用鮮血換來了一個新的世界。
    之后,我們又去了隋唐遺址公園。一進大門,路兩旁的花兒就笑著迎接我們。往前直走,各式各樣的花兒紛紛跳入我的眼簾。有花團錦簇的牡丹,壓彎枝頭的櫻花,撒滿小溪的迎春花······看著看著,”咕嚕?!岸亲羽I了,得趕緊找個地開始我們的午餐party吧。一片開的非常繁盛的小花海引起了我的注意,桃花色的花朵,水邊的微風送來一陣清涼。哈,就是它了??梢砸贿吢勚ㄏ阋贿叧燥?,多美!我們開始扎營,張宇涵鋪好了餐桌布。同學們把各自的背包打開,各種美味紛紛出現在我的面前。我把媽媽做的壽司拿出來和校園老師、領導同學一起分享,她們說味道還不錯呦。飯后,我們在公園又玩了一會,因為時間的關系,沒盡興的我們帶著遺憾被校園老師、領導帶走了。
    懷著對海洋館期待的心情來到了龍門海洋館,好看好玩的東西實在是多,看得我們眼花繚亂??蓯鄣摹彬痿~“,長達兩米的大鯊魚,活了上百歲的巨無霸海龜,聰明的海豹,精彩的”美人魚“表演······當然還有可愛的松鼠,巴西紅耳龜等可愛的動物呢!
    洛八辦(洛陽八路軍辦事處)里的東西很多,都是過去八路軍打仗時留下來的。有槍有炮,真是大開眼界。
    今年的活動很有意義,我會銘記在心的。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四
    清明節(jié)這一天,天氣格外晴朗還有點小風,我和爸爸一起去馬甸公園放風箏。
    馬甸公園真漂亮,大片的草地已經長出了綠芽,玉蘭花、桃花、梅花都開了,散發(fā)出陣陣清香,使人心情愉快。
    在這兒放風箏的人可真不少,我立刻被那五彩繽紛的風箏迷住了。那邊花色的”蝴蝶“最漂亮,這邊那只紅色的”金魚“最惹人注意,我最喜歡的是那只大眼睛的藍色”蜻蜓“正搖搖擺擺往上飛。
    我低著頭看了看我手中的”小維尼一家“,跟它說:”你也快快地飛上藍天吧!“我叫爸爸拿住它,我拽著線向前跑,邊跑邊拉風箏,”小維尼一家“升起來了,我慢慢放線,它也越飛越高,它們都在笑,好像很自豪。哎呀不好了,只見”小威尼一家“向一個老爺爺放的”天線寶寶“靠過去了,它們還牽上手了,爸爸趕快接過線東拉西扯,我著急地說:”你們在藍天飛時不能牽手?!八鼈兒孟衤牰宋业脑?,微笑著松開了手。心愛的”小威尼一家“越飛越高。我的身體感覺到輕盈,我的心好像也隨著它們在空中自由地飛翔,那種感覺太美好了,真的很難忘。
    中午的時候,我們一家人到鴻運樓吃了烤鴨,我還祝福了爺爺、奶奶,祝福了爸爸、母親。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五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過清明。我們先去接爺爺奶奶,然后順著一條小路去老家。
    一路上,花團錦簇,簡直是一片花海,我左看看右瞧瞧,感覺到眼睛都不夠使了。
    到老家第一件事就是去天鵝湖。那里新增了一些古建筑,有:塔樓、碉堡、戰(zhàn)斗平臺等。突然,一只白天鵝優(yōu)雅地向我游來,雪白的羽毛像棉花糖一樣,看上去軟軟的。它的長脖子一下子鉆進水中,我想:它會濕透吧!沒想到,脖子上來時還是如此干燥,連片羽毛都沒濕!我不禁連連稱奇。再往那看,一塊大巖石上睡著一群野鴨和三只鴛鴦。鴨子身上的顏色只有白灰兩種顏色,雖然有點單調,但它那可愛的頭彌補了這個缺陷,圓圓的腦袋配上灰灰的毛,讓人忍不住要摸一下。這時,不知誰撒了把玉米粒,把正在埋頭大睡的鴨子們亂醒了,也把那邊正在表演“金鴛獨立”的鴛鴦嚇了一跳。只見它張開白色的飛羽,好像在說:“別過來,我可是很強的!”鴨子們可沒這番能力,只能一搖一擺的下水去了。
    到中午了,我要回家吃飯,鴨子們嘎嘎地叫了起來,好像在為我送行,我也揮手跟它們告別。
    這個上午,我非常開心。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六
    “十里青山半入城”,我的名字叫虞山,綿延6。5公里,由西而東,狀如臥牛,與秀美的尚湖相依,東伸入城,西南險峻,東北平緩,滿山蒼松翠柏,名花珍禽、幽洞深澗,寺宇園林,名人墓葬分布于山麓之間。森林面積1260多公頃,森林覆蓋率達96%,森林景觀秀麗幽奇,人文景觀史跡豐富。
    我很自豪,因為在我虞山上樹木繁多,綠樹成陰,鳥雀爭鳴;因為我是人們晨練的好地方,我是人們游玩的好去處,我能為人們提供舒適美好的環(huán)境。我為生在人杰地靈的常熟而自豪,我要為常熟人民服務。
    然而我擔憂,前不久,我每天處在悲痛與焦慮中。你可知道,“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人行人欲斷魂?!鼻迕鞯挠昴昴暝谙?,只是斷魂的行人愈來愈少,而那寄托哀思的雨也隨著工業(yè)化、現代化程度的提高,越來越不準時了。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人們懷念親人,擺祭品、燒紙錢,炊煙裊裊,把我的肌膚烤得熱熱的。那煙、那火不知能污染多少環(huán)境,我的心痛極了,也許它會連累我的好兄弟——樹木,不慎引起火災,殃及我的全身,受苦的是我們常熟的人民?。?BR>    這幾天我終于舒了一口氣,常熟人民覺悟高了,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社會倡導文明祭祀,逐步改變燒指錢等不文明的祭掃行為。好多人都改用鮮花代燒紙錢來懷念親人,并深深鞠一躬,飽含深情的回憶。
    我深深地呼喚以后每次的祭掃都能選擇這文明簡樸的儀式,我想先輩們也會在天之靈的。我也呼喚平時上山的人們能愛護山上的花草樹木,愛護林中的鳥雀動物……希望所有的人攜起手來,讓我虞山更顯得蒼翠欲滴,更加朝氣蓬勃,讓常熟更加美麗富饒。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七
    灰暗的天空伴隨沉悶的心情,為荒蕪的墳頭默哀;綿綿的細雨宛如大地的淚水,為逝去的親人送別。雨,總是與清明結伴,與哀思同行。
    那年的清明前,我?guī)е仔〉膬鹤尤ダ霞宜綁灥貫槭湃サ哪棠毯吞婺干蠅災罱?穆斯林為亡人祈禱)。那日的天空,一片陰沉,雷聲隱隱,或許,是要下雨了吧。蕭瑟的野草,荒蕪的墳頭,一切對我來說都太過熟悉,熟悉地有些冷漠了。自從奶奶和太祖母相繼走后,我再不怕墳墓了,也曾獨自在無人的墳地旁行走,也曾在陌生的墳墓邊上小憩。因為她們的離去,奪走了對我所有的愛,刺碎了我柔弱的心。
    淚水縱橫的我念著經,祈求萬能的主賜予她們永久的樂園。思緒早已飛進了奶奶和太祖母疼愛、呵護著度過的童年、少年、青年的每一個片段,那時,雖然很窮,但精神富有,任性頑皮,享受著親情的她們獨愛。在她們母愛般的滋潤下,我發(fā)奮學習、參軍入伍,懂得了勤儉持家、勤勞吃苦,學會了怎樣做人、怎樣感恩。
    看到我淚流滿面的樣子,兒子也跟著抽泣起來。山風突然吹起,幾聲隱隱的悶雷之后,黑色的天空里撕開了一個口子。雨線便從天空中連綿而至,剎那間整個世界成了雨聲的世界。如泣如訴的聲音,在這樣的日子里翩然而至,墳頭、樹木、行人及眼睛里都滿是斑斑的淚痕。
    風雨中,我眼前浮現出太祖母攜家?guī)Э趶膶幭暮Th投親至甘肅康樂縣的凄涼和拉扯兒孫的艱辛,浮現出奶奶獨自一人生活廝守老宅被病痛折磨的.無奈,歷歷在目、終生難忘。于是,悔恨和懊悔隨之而來,時時折磨著我的心靈。唉,一切的一切如過眼云煙,灰飛煙滅、曲散人終。雨在山頭就這樣下著,傾瀉著所有的哀傷。或長或短,或高或低,一段段的往事在雨縫里浮現。我突然很想家,想父母、想兒女,很想!夜里,躺在床上,在昏黃的燈光下,聽著外邊大雨敲打窗欞的聲音,聽著柳枝在雨中顫抖的聲音,手邊的書本一頁一頁翻開。
    不知怎的,上墳歸來心中總有一絲說不出的酸楚,夜里望著窗外的大雨輕輕地吟詠著《清明》:“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BR>    那一年的清明,我嘗透了生死別的苦澀和傷痛,感受到失去愛的孤獨和無助。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八
    清明節(jié)到了,叔叔和爸爸說讓我和小哥哥接收愛國主義教育,來一次有意義的自駕游。
    清晨,我們兩家就整裝出發(fā),開車來到我們向住的地方---南京。游中山陵是我們此行的主要目的。中山陵是偉大民主革命先行者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他的陵墓是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氣勢磅礴,雄偉壯觀。
    我們踏入中山陵大門,經過陵園廣場,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巍峨聳立的牌坊,抬頭仰望孫中山先生親筆書寫的"博愛"兩字蒼勁有力。告誡人們要只求奉獻,不求索取;要用寬大的胸懷去關愛每一個人。
    從牌坊經過墓道,到達祭堂,共有石階392級,8個平臺。據導游介紹:從下往上看只有臺階,寓意著前面的路很艱辛。而從上往下看,全是平臺,寓意著經歷了艱辛與磨難后,看自已走過的路,發(fā)現走過的路其實也很平坦。噢,我明白了:其實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會經常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一旦你弄明白了,才覺得也不是那么難。
    孫中山先生的祭堂坐落在山頂最高處,有三個拱門,上書著孫中山先生所創(chuàng)導的三民主義"民族"、"民生"、"民權"。堂中置放著孫中山先生的坐像,高4.6米,栩栩如生。清明節(jié)來紀念孫中山先生的人可真多,人們都紛紛向他敬獻了鮮花。導游說今天人多,后面的銅門未開,里面放著孫中山先生的漢白玉靈柩......我和小哥哥久久地站著,心里默默地向這位老一輩革命家致敬!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九
    清明節(jié)是我國傳統節(jié)日。清明節(jié),又叫踏青節(jié),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jié),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因此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日,清明節(jié)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jié),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jié)日——寒食節(jié)說起。
    寒食節(jié),又稱熱食節(jié),禁煙節(jié),冷節(jié),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jié)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jié)日的主要節(jié)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jié)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從20xx年開始,我國將清明節(jié)認定為法定節(jié)假日,放假一天。至20xx年,又改為三天。一直延續(xù)至今。
    清明掃墓是我國的傳統風俗,它表達了我們對先人的懷念,同時又是踏青賞春的絕好機會。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十
    清明節(jié)放假三天,今天我和老爸老媽一起回政和老家,給我從未見過面的爺爺掃墓。這是我第一次回老家,早上8點多就出發(fā)了,中午先到福州接我奶奶,然后再繼續(xù)出發(fā)。整整一天,都在路上跑,還好現在高速公路直接通到家門口,到老家已是傍晚5點多了。老家的親戚太多太多了,什么大爺二爺,大伯三伯的……我的腦袋都快暈了!吃晚飯的時候很熱鬧,大人小孩約有七八桌,每一份菜量都那么地多,香噴噴的。大家還在吃飯的時候我自己在院子里學會了拉板車,前進、后退、轉圈,發(fā)覺拉板車比吃飯要好玩的多!
    當天晚上我們住在高速賓館,環(huán)境很好,我們都很開心!
    要上山給我的爺爺掃墓。帶上柴刀、鋤頭,一行七八個人出發(fā)了。因為平常都很少回老家,所以對老家的路都比較陌生。到了山上,由于整片山頭種果樹被挖過,所以老爸伯伯他們要在前面先開路,我和楷軒姐姐一起在路口幫一個老奶奶采茶。第一次才知道茶葉是怎么采的,我背著個竹蔞,邊采邊往竹簍里放,看著竹簍里茶葉越來越滿,我好開心,不過,采的好累人??!
    山上還有一大片竹林,地上長滿了大大小小的竹筍,竹筍邊上還長著許許多多蕨菜,我和老媽一起采蕨菜。老爸他們開完路時間已經挺遲了,我和姐姐、老媽先下山。
    老爸老家有一條小河,整條河里都是五顏六色的大小鯉魚,大的有十幾斤重,在水里快活游來游去。村里人都把這些鯉魚當作通人性的魚神,沒有人會去抓它們。
    7號早上,我們要離開老爸老家,回老媽尤溪洋中老家了。外婆姨姨她們都在等著我們。洋中還有我最愛最愛的板鴨,外婆早就為我備好了,等著一到就可以開吃,謝謝外婆。下午我們又從洋中出發(fā)趕回廈門了,當然臨走不會忘記再帶上幾只板鴨,哈哈哈!
    雖然路途很遠、很累,不過我們都很開心!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十一
    今天天氣晴朗而且是清明放假的第一天,母親帶我和姐姐還有舅奶一起去登城墻。我們坐公交車來到了北門(安遠門),城墻高約10米,底寬大約15米,從下面往上看感覺城墻很高很高。從下面登上城墻我數了一下臺階有79級。登上城墻,城墻上面很寬敞,上面還有騎自行車的游人。
    我們從北門(安遠門)登上城墻經過西門(安定門)最后來到了南門(永寧門),我們計算了一下,大概走了5000米,好長的一段路程呀!我覺得自己很厲害,我們是一路步行走過來的。
    到了南門我們下到了甕城,南門的甕城是正方形的,還放了許多大鼓,還有一些中國傳統游戲工具,我還練習玩會了滾鐵環(huán),還有一些外國人在玩跳大繩。
    出了南門的甕城我們又到了鐘樓,鐘樓放了一口很大很大的鐘,鐘樓上面還放了許多齊白石爺爺的畫,那些畫都是在他九十三歲時畫的,我最喜歡齊白石爺爺的畫的蝦栩栩如生。
    逛完了鐘樓母親帶我們又去了回民街吃了好吃的“老米家”泡饃,太美味了!今天的活動真的很開心!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十二
    今天是清明節(jié),我想起了一首古詩: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
    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可是,今年的清明節(jié)是個難得的好天氣。上午,我們先到爺爺家。伯伯、大媽、姐姐等,都已經在了。我們分乘了三輛車去鄉(xiāng)下拜祭祖先。
    到鄉(xiāng)下后,我見到了爺爺的兄弟姐妹們,還有很多叔叔、阿姨和很多小朋友。該上山了,我們有的拿著鞭炮,有的拿著一束束鮮花。也有的拿著蠟燭、香和紙做的金元寶……。山上樹木茂盛,有竹子、松樹、柏樹等,就像走迷宮。上山后先讓爺爺拜,再讓大家拜。拜完后要放鞭炮了,我?guī)е∨笥严律剑叩桨肼?,只見一串串花炮沖向天空,就像打開了一把把大花傘,五彩繽紛,什么形狀都有。后來,我們又去了寺院拜佛。到了下午,我和家里人依依不舍地告別鄉(xiāng)下的親戚們。
    我忘不了這一天,忘不了這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十三
    清明節(jié)來了,這個古老的節(jié)日有一個古老的習俗——掃墓。今年的春游活動,學校組織我們來到了南充市烈士陵園進行掃墓,并向革命烈士獻花,寄托我們的哀思。
    經過一個半小時的步行,穿過六條街道、三個十字路口之后,我們這隊疲憊不堪的同學來到了西山半山腰處的南充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門口人山人海,我校六年級的全體師生都來參加這次掃墓活動。雖然這里十分擁擠,但是在最高處的烈士陵園里卻只有一排排高大的樹木如同忠于職守的衛(wèi)兵一樣守衛(wèi)著這一座座烈士墓碑,顯出一種莊嚴肅穆的氣氛來。
    我們沒有像以往一樣滿山亂跑,尖叫打鬧,而是帶著莊嚴的心情來到烈士墓前,緬懷曾經為了祖國、為了人民英勇奮戰(zhàn)、不惜犧牲自己生命的革命先烈。
    只有這山上的青松伴著風不停地吐露哀思,奏響哀樂,與先烈英靈一起回憶那一幕幕感人的場景。
    我們又來到了不遠處的烈士紀念館。我們每人都得到了一本紀念冊,封面上印著幾個金色的大字——“永遠的豐碑”,這正是革命先烈的最好寫照啊!他們的功績是永恒的豐碑;他們的名字是永恒的豐碑;他們的革命精神更是永遠的、不倒的、偉大的豐碑啊!
    血紅的印記,帶著戰(zhàn)爭的味道、英雄的氣息,留在博物館中的那件軍服上;矯健的英姿,帶著英勇的氣息,帶著勝利的味道,留在了照片上,留在了豐碑上,也留在了我們的心中!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十四
    一年一度的清明節(jié)又到了,我們學校放假三天。我爸爸領我去上墳,我們家去世的人都埋在離我很遠的地方。(我個人覺得的很遠,但其實還好)
    在掃墓的前一天,爸爸和爺爺先準備齊祭祀物品(有鞭炮,紙錢,鐵鍬)。我毫不情愿地跟隨著爸爸去掃墓了。走到半路,我突然產生了一個疑問“為什么清明要掃墓呢?”于是我詢問起爸爸來,爸爸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清明節(jié)是一個祭祀祖先的節(jié)日,主要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敦親睦族及行孝的具體表現。清明節(jié)流行掃墓,其實掃墓乃清明節(jié)前一天寒食節(jié)的內容,寒食相傳起于晉文公悼念介子推一事。唐玄宗開元二十年詔令天下,“寒食上墓”。因寒食與清明相接,后來就逐漸傳成清明掃墓了。明清時期,清明掃墓更為盛行。古時掃墓,孩子們還常要放風箏。有的風箏上安有竹笛,經風一吹能發(fā)出響聲,猶如箏的聲音,據說風箏的名字也就是這么來的。 清明節(jié)還有許多失傳的風俗,如古代曾長期流傳的戴柳、射柳、打秋千等,據載,遼代風俗最重清明節(jié),上至朝廷下至庶民百姓都以打秋千為樂,仕女云集,踏青之風[2]也極盛?!甭犃税职值幕卮?,我恍然大悟。
    到了墓地,下車啦(我爸爸開車去的)。爸爸安排我跟著媽媽一起,媽媽答應我了。然后我跟著媽媽還有大家一起。去上墳的路還得上一個小土坡,這一路,可辛苦了,因為也都是小石子小路。
    終于到了墳前,我已經累壞了,不顧一切的坐在了草地上,看著爸爸和家人把在家里準備好的紙錢用打火機點燃,然后,爺爺在做“帽子”(用鐵鍬在土上做的)然后,爸爸媽媽叫我去給老祖公燒香磕頭,我按照爸爸媽媽的吩咐磕頭了,還偷偷在心里許愿了呢,我希望老祖宗保佑我考好試,保佑我們全家都健健康康的,快快樂樂的。
    今天真開心。
    清明節(jié)日記三年級篇十五
    最早知道有“清明”這個節(jié)日是在我七歲的時候。
    “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七歲的我在外公不厭其煩的教導下,終于完整的背誦出這首詩。“外公”什么是清明呀,清明是一個傳統的節(jié)日,這是一個紀念先人的日子,這一天人們會掃墓、燒紙、祭奠地下的親人。
    一個七歲的小女孩終究是不懂這些的,正如她不懂外公那聲深深的嘆息一樣,在我眼中,清明只是嫩芽初吐,草長鶯飛的景象,還有……那片綴滿五彩斑斕風箏的天空。
    記憶中,每到清明,外公便會帶著我去老屋后的草坪上放風箏。布滿老繭的大手握著我的小手,叫我要抓住風箏的線軸,然后說: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后要松松線,然后……可那時的我不愿意聽他多講,小小的心被興奮和快樂充的滿滿的,我迫不及待地掙脫外公,帶著風箏跑起來,松開手……風箏飛起來了,飛的好高好高,我歡呼著奔跑,我急忙松線,線軸脫離了我的手心,風箏從高空飄落,拴在樹上。
    我哭成了淚人兒,外公不停地哄我:“乖乖,別哭了,外公再給你買只新的?!薄安唬∥揖鸵侵缓?!”我甩脫外公牽著我的手,哭鬧地更兇。
    黃昏時,外公看著捧著風箏破涕為笑的我揉揉自己的腰,也笑了。
    后來,外公更老了,不能陪著我一起放風箏了,只是微笑著坐在那里看。
    再后來,外公便死了。那一年的清明,我沒有放風箏。
    今年的清明節(jié),我去公園踏青,公園的大門口熱鬧的很。有好幾個賣風箏的小攤,一群大人和孩子擠在攤前,開心地挑著風箏。
    我遠遠的注視著那只色彩絢麗的蝴蝶風箏,我知道,它飛在天空一定會很美。
    我拿著這只風箏走向公園最大的草坪,草坪上有很多人,手中拿著線軸本報這。“要逆著風向跑,風箏飛起來的時候松松線,然后……”
    耳畔響起了那熟悉而蒼老的聲音,我高高地舉起風箏,逆著風向奔跑,那一刻淚水蓄滿了我的眼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