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大全10篇)

字號:

    總結的內容必須要完全忠于自身的客觀實踐,其材料必須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不允許東拼西湊,要真實、客觀地分析情況、總結經驗。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總結呢?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總結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一
    2、消費者
    (1)概念:生物圈中的動物必須直接或間接地以綠色植物為食物,通過消耗綠色植物合成的有機物來維持生活。
    1、植食動物:直接以綠色植物為食的消費者,如兔、牛等
    (2)類型
    1、肉食動物:以其他動物為食的消費者,如狼、獅等
    2、雜食動物:既能吃植物,也能吃植物的消費者,如棕熊等。
    (1)概念:在一定的自然區(qū)域內,各種生物之間有復雜的.捕食與被捕食的關系,這種營養(yǎng)聯(lián)系形成食物鏈。
    (2)組成:生產者和各級消費者。
    (3)動物的作用:在食物鏈中,動物一方面以植物或其他動物為食,同時也可能成為其他動物的食物,是食物鏈結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1、食物網:在一定自然區(qū)域內,多條食物鏈錯綜復雜地交織在一起形成食物網。
    2、生物種群的數量變化:由于生物間的相互依賴、相互制約關系,使各種生物種群的數量趨于平衡。
    1、動物與環(huán)境的關系:動物不僅適應環(huán)境,從環(huán)境中獲得生活必需的物質和能量,而且能夠影響和改變環(huán)境。
    2、動物對植物生活影響:
    (1)積極影響:幫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促進植物的繁殖和分布。
    (2)不良影響:如:浮游動物大量繁殖時,引起水體透光程度降低,影響浮游植物的分布和光合作用;蝗蟲和害鼠危害農作物。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二
    1 函數的定義,函數的定義域、值域、表達式,函數的圖像
    2 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包括他們的表達式、增減性、圖像
    3 從函數的觀點看方程、方程組和不等式
    條形圖特點:
    (1)能夠顯示出每組中的具體數據;
    (2)易于比較數據間的差別
    扇形圖的特點:
    (1)用扇形的面積來表示部分在總體中所占的百分比;
    (2)易于顯示每組數據相對與總數的大小
    折線圖的特點;
    易于顯示數據的變化趨勢
    直方圖的特點:
    (1)能夠顯示各組頻數分布的情況;
    (2)易于顯示各組之間頻數的差別
    2 會用各種統(tǒng)計圖表示出一些實際的問題
    1 全等三角形的性質:
    全等三角形的對應邊、對應角相等
    2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
    邊邊邊、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直角三角形的hl定理
    3 角平分線的性質
    角平分線上的點到角的兩邊的距離相等;
    到角的兩邊距離相等的點在角的平分線上.
    1 軸對稱圖形和關于直線對稱的兩個圖形
    2 軸對稱的性質
    軸對稱圖形的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如果兩個圖形關于某條直線對稱,那么對稱軸是任何一對對應點所連的線段的垂直平分線;
    線段垂直平分線上的點到線段兩個端點的距離相等;
    到線段兩個端點距離相等的點在這條線段的垂直平分線上
    3 用坐標表示軸對稱
    點(x,y)關于x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關于y軸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關于原點對稱的點的坐標是(-x,-y).
    4 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的兩個底角相等;(等邊對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頂角平分線、底邊上的中線、底邊上的高線互相重合;(三線合一)
    一個三角形的兩個相等的角所對的邊也相等.(等角對等邊)
    5 等邊三角形的性質和判定
    等邊三角形的三個內角都相等,都等于60度;
    三個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有一個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
    推論:
    直角三角形中,如果有一個銳角是30度,那么他所對的直角邊等于斜邊的一半.
    在三角形中,大角對大邊,大邊對大角.
    1 整式定義、同類項及其合并
    2 整式的加減
    3 整式的乘法
    (1)同底數冪的乘法:
    (2)冪的乘方
    (3)積的乘方
    (4)整式的乘法
    4 乘法公式
    (1)平方差公式
    (2)完全平方公式
    5 整式的除法
    (1)同底數冪的除法
    (2)整式的除法
    6 因式分解
    (1)提共因式法
    (2)公式法
    (3)十字相乘法
    1 分式及其基本性質
    分式的分子和分母同時乘以(或除以)一個不等于零的整式,分式的只不變
    2 分式的運算
    (1)分式的乘除
    乘法法則:分式乘以分式,用分子的積作為積的分子,分母的積作為積的分母
    除法法則:分式除以分式,把除式的分子、分母顛倒位置后,與被除式相乘.
    (2) 分式的加減
    加減法法則:同分母分式相加減,分母不變,把分子相加減;
    異分母分式相加減,先通分,變?yōu)橥帜傅姆质?再加減
    3 整數指數冪的加減乘除法
    4 分式方程及其解法
    1 反比例函數的表達式、圖像、性質
    圖像:雙曲線
    表達式:y=k/x(k不為0)
    性質:兩支的增減性相同;
    2 反比例函數在實際問題中的應用
    1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兩個直角邊的平方和等于斜邊的平方
    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一個三角形中,有兩個邊的平方和等于第三條邊的平方,那么這個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平行四邊形
    性質:對邊相等;對角相等;對角線互相平分.
    判定:兩組對邊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兩組對角分別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對角線互相平分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一組對邊平行而且相等的四邊形是平行四邊形.
    推論:三角形的中位線平行第三邊,并且等于第三邊的一半.
    2 特殊的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
    (1) 矩形
    性質:矩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
    矩形的對角線相等;
    矩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所有性質
    判定: 有一個角是直角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對角線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矩形;
    推論: 直角三角形斜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
    (2) 菱形
    性質:菱形的四條邊都相等;
    菱形的對角線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條對角線平分一組對角;
    菱形具有平行四邊形的一切性質
    判定:有一組鄰邊相等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對角線互相垂直的平行四邊形是菱形;
    四邊相等的四邊形是菱形.
    (3) 正方形:既是一種特殊的矩形,又是一種特殊的菱形,所以它具有矩形和菱形的所有性質.
    3 梯形:直角梯形和等腰梯形
    等腰梯形:等腰梯形同一底邊上的兩個角相等;
    等腰梯形的兩條對角線相等;
    同一個底上的兩個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五章 數據的分析
    加權平均數、中位數、眾數、極差、方差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三
    1、一切發(fā)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振動停止發(fā)聲也停止。振動的物體叫(聲源)。
    2、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
    3、聲音在介質中的傳播速度簡稱聲速。聲音在15℃空氣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4、回聲是由于聲音在傳播過程中遇到障礙物被反射回來而形成的。
    二、我們怎樣聽到聲音
    1、聲音在耳朵里的傳播途徑:外界傳來的聲音引起鼓膜振動,這種振動經聽小骨及其他組織傳給聽覺神經,聽覺神經把信號傳給大腦,人就聽到了聲音.
    2、耳聾:分為神經性耳聾和傳導性耳聾.
    3、骨傳導:聲音的傳導不僅僅可以用耳朵,還可以經頭骨、頜骨傳到聽覺神經,引起聽覺。這種聲音的傳導方式叫做骨傳導。一些失去聽力的人可以用這種方法聽到聲音。
    4、雙耳效應:人有兩只耳朵,而不是一只。聲源到兩只耳朵的距離一般不同,聲音傳到兩只耳朵的時刻、強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這些差異就是判斷聲源方向的重要基礎。這就是雙耳效應.
    三、樂音及三個特征
    1、樂音是物體做規(guī)則振動時發(fā)出的聲音。
    2、音調:人感覺到的聲音的高低。音調跟發(fā)聲體振動頻率有關系,頻率越高音調越高;頻率越低音調越低。物體在1s振動的次數叫頻率,物體振動越快頻率越高。
    3、響度:人耳感受到的聲音的大小。響度跟發(fā)生體的振幅和距發(fā)聲距離的遠近有關。物體在振動時,偏離原來位置的最大距離叫振幅。振幅越大響度越大。
    4、音色:由物體本身決定。人們根據音色能夠辨別樂器或區(qū)分人。
    四、噪聲的危害和控制
    1、當代社會的四大污染:噪聲污染、水污染、大氣污染、固體廢棄物污染。
    2、物理學角度看,噪聲是指發(fā)聲體做無規(guī)則的雜亂無章的振動發(fā)出的聲音;環(huán)境保護的角度噪聲是指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以及對人們要聽的聲音起干擾作用的聲音。
    3、人們用分貝(db)來劃分聲音等級。
    4、減弱噪聲的方法:在聲源處減弱、在傳播過程中減弱、在人耳處減弱。
    五、聲的利用
    可以利用聲來傳播信息和傳遞能量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四
    1、生物性狀的變異是普遍存在的,變異不一定都是有利的。
    2、變異的原因及類型:
    (1)由遺傳物質發(fā)生變化引起的`變異,能夠遺傳給下一代,這樣的變異就是可遺傳的變異。如:用化學藥劑處理過的甜菜染色體加倍。
    3、人類應用遺傳變異原理培育新品種例子:
    人工選育(生物變異)、雜交育種(基因重組)、誘變育種(基因突變)。
    4、生物變異的意義:生物進化和發(fā)展的基礎,培育動植物的優(yōu)良品種。
    5、被譽為“世界雜交水稻之父”的是我國著名科學家袁隆平,用普通水稻與野生稻雜交。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五
    正整數
    整數零負整數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huán)小數
    正分數
    分數
    負分數小數
    1.正無理數
    無理數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
    負無理數
    2、數軸:規(guī)定了(畫數軸時,要注童上述規(guī)定的三要素缺一個不可),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的。
    數軸上任一點對應的數總大于這個點左邊的點對應的數。
    3、相反數與倒數;?a(a?0)4、絕對值?|a|??0(a?0)
    5、近似數與有效數字;??a(a?0)?
    6、科學記數法
    7、平方根與算術平方根、立方根;
    8、非負數的性質:若幾個非負數之和為零,則這幾個數都等于零。
    1.無理數: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
    算術平方根定義如果一個非負數x的平方等于a,即x2?a
    那么這個非負數x就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記為a,
    算術平方根為非負數a?0
    叫做a的平方根,記為?a?
    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立方根?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0的立方根是0???
    定義:如果一個數x的立方等于a,即x3?a,那么這個數x?
    就叫做a的立方根,記為3a.?
    概念有理數和無理數統(tǒng)稱實數
    絕對值、相反數、倒數的意義同有理數
    實數與數軸上的點是一一對應
    實數的運算法則、運算規(guī)律與有理數的運算法則?
    運算規(guī)律相同。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六
    (一)力:
    1定義,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稱為力。不一定需要兩個物體相互接觸。這種定義比較寬泛,但易根據日常經驗理解。
    2常見力:重力、彈力、壓力、摩擦力、浮力等
    2.注意重力的方向永遠是豎直向下的
    (二)力的描述:
    注意力的示意圖和力的圖示的區(qū)別。
    1,大小:線段長度表示,有時注意標上刻度值(圖示)2,方向:箭頭指向力的方向
    (三)力的測量:
    1工具:彈簧測力計:結構:稱鉤指針刻度盤,量程、分度值2測量時力方向沿軸線,特別注意調零!
    (四)重力:
    1產生,地球表面附近物體受地球吸引而產生的力為重力。
    2大小,g=mg,g為定值(但不同地點值不同)常取9.8n/kg或10n/kg,視具體情況對待。3方向,豎直向下,注意不是垂直向下,也不可以說是指向地心(不嚴格指向地心,以后會了解)
    (五)摩擦力,
    1、產生條件:
    1、相互接觸并且存在力的作用(壓力),即有壓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一定有壓力
    2、大小:
    滑動摩擦力:與正壓力成正比靜摩擦力:根據二力平衡來求解
    3、影響因素:壓力,接觸面粗糙程度,注意與接觸面積無關!
    5注意滑動磨擦與滾動磨擦的區(qū)別以及自行車等實例。
    第二章
    (一),力的合成
    1二力合成:1、用平行四邊形法則或三角形法則(二者相通)
    2、作圖用力的圖示法;
    2多個力合成:注意這樣一個問題:數個力平衡,撤去f1,問剩余力合力,(應為與f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
    注意力合成的時候,力的作用點一定是一點,只有作用在同一物體上的力才能合成
    (二),牛頓第一定律:
    1物體不受外力或者受到合外力為零時,作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即處于平動平衡狀態(tài)),牛頓第一定律簡言之就是物體具有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也稱為慣性定律注意一點:力不是引起物體運動的原因,而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2慣性:慣性是物體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
    質量是慣性的量度,質量越大慣性越大,即物體運動狀態(tài)越不易改變。與之相反,力越大,物體運動狀態(tài)越容易改變。
    注意:1.慣性定律與慣性的不同
    2.不能將慣性稱之為作用,作用專指力3.慣性只跟質量有關,跟速度無關
    (三)力的平衡:
    1、力平衡:物體受到兩個力的作用保持平衡,則這兩個力必有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同一個物體上(平衡力的特點)。
    2、與之作對比的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于不同物體,參考牛頓第三定律理解其中區(qū)別,這是一個重點也是一個難點。
    (四)力與運動:
    1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而非使物體保持運動的原因,注意牛頓與亞里士多德觀點的區(qū)別,特別注意伽利略的實驗物理方法.(這標志著近代物理科學的開端)
    2物體不受力或者受力但合外力為零時做勻速直線運動,或者靜止,即保持原來的運動狀態(tài)
    第三章
    (二)液體壓強,1液體內部壓強與深度有關,壓強=液體密度×g×h,這個公式記牢,浮力推導用處很大。2液體內部某點向各個方向壓力大小相同,同一水平面壓力大小相同,不同深度壓力不同。3帕斯卡定理:液體可傳導壓強.
    4液體內部壓強要注意表面有大氣壓力的應該將大氣壓強計算入內,只是大部分情況下,他部位同時考慮大氣壓強而相互抵消,要注意的是上式只是液體引起的壓力,需要加上液體傳導的大氣壓強,才是該位置真正的壓強大小。
    (三)連通器和液壓技術
    連通器也是利用帕斯卡定理,利用液體傳導的是壓強而非壓力,連通器兩端面積的不同而造成不同的壓力,在小端提供較小的壓力,這樣可以在面積大的一端產生較大的壓力。
    (四)大氣壓強
    大氣因為密度較小,高度的變化帶來的壓強變化可忽略不計,故可以認為大氣內各處壓強近似相等,(當然高山上高空中等特殊位置例外)大氣壓單位為atm,這也是氣壓的一個常用單位:1atm=101300pa。
    第四章
    (一)在流體中運動
    流體中受力分析較復雜,這個注意兩個問題:弧線球和飛機飛行原理。
    (二)浮力
    1浮力=液體密度×g×v,即物體受到浮力等于物體排開液體所受到重力的大小,方向豎直向上(與重力相反)注意重力與浮力產生的內在聯(lián)系。
    2浮力與重力大小關系決定物體在液體中狀態(tài):重力大于浮力則總體趨勢下沉,可減速上升最終停下并下沉或加速下沉最終沉底,重力等于浮力則懸浮于任意位置,重力小于浮力則總體趨勢上升,可減速下沉最終停下并開始上升或加速上升。
    第五章
    過程,而能量則對應著某一個時刻
    做功有兩個條件,一為力,二為在力的方向上移動一定路程。
    (二)杠桿
    杠桿平衡原理,即杠桿兩端力與力距的乘積相等,則杠桿靜止或勻速轉動(轉動平衡)。
    (三)功能原理與效率問題
    注意有用功、無用功、總功、機械效率的概念。注意,機械效率永遠達不到百分之百!
    (四)能量
    1機械能:動能與勢能之和為機械能,除重力或彈力外沒有其它力做功時機械能守恒
    2能量轉化,由一種能量轉變?yōu)榱硪环N能量。
    3能量轉移,同種能量在不同物體或者系統(tǒng)之間的流動。
    4機械能的轉化一般是指動能與勢能之間的相互轉化,在這一過程中動能與勢能之和不變.即能量總和不變,變化的只是能量的形式。
    5更廣意義上的能量守恒是指所有能量的總和不變,只是在不同種之間轉化而已,但是能量的轉化有方向,熱量越來越多,而其他如機械能化學能等越來越少,即能量質量越來越差。所以現在人類不斷發(fā)展新型能源,以提高可利用能源的質量。水能與風能就是其中的兩個重要方面,其他太陽能核能等也在大力發(fā)展中。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七
    1.一般地,如果一個正數x的平方等于a,即x2=a,那么這個正數x叫做a的算術平方根.a叫做被開方數.
    2.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平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求一個數a的平方根的運算,叫做開平方.
    3.一般地,如果一個數的立方等于a,那么這個數叫做a的立方根或三次方根.求一個數的立方根的運算,叫做開立方.
    4.任何一個有理數都可以寫成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huán)小數的形式.任何有限小數或無限循環(huán)小數也都是有理數.
    5.無限不循環(huán)小數又叫無理數.
    6.有理數和無理數統(tǒng)稱實數.
    7.數軸上的點與實數一一對應.平面直角坐標系中與有序實數對之間也是一一對應的.
    1.平方與開平方互為逆運算.
    2.正數的平方根有兩個,它們互為相反數,其中正的平方根就是這個數的算術平方根.
    3.當被開方數的小數點向右每移動兩位,它的算術平方根的小數點就向右移動一位.
    4.當被平方數小數點每向右移動三位,它的立方根小數點向右移動一位.
    5.數a的相反數是-a[a為任意實數],一個正實數的絕對值是它本身,一個負實數的絕對值是它的相反數;0的絕對值是0.
    1.被開方數一定是非負數.
    2.0,1的算術平方根是它本身;0的平方根是0,負數沒有平方根;正數的立方根是正數,負數的立方根是負數,0的立方根是0.
    3.帶根號的無理數的整數倍或幾分之幾仍是無理數;帶根號的數若開之后是有理數則是有理數;任何一個有理數都能寫成分數的形式.
    以上就是數學網為大家提供的初二數學知識點總結:實數希望能對考生產生幫助,更多資料請咨詢數學網中考頻道。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八
    為了教和學的同步,教師應要求學生在課堂上集中思想,專心聽老師講課,認真聽同學發(fā)言,抓住重點、難點、疑點聽,邊聽邊思考,對中、高年級學生提倡邊聽邊做聽課筆記。
    積極思考老師和同學提出的問題,使自己始終置身于教學活動之中,這是提高學習質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證。學生思考、回答問題一般要求達到:有根據、有條理、符合邏輯。隨著年齡的升高,思考問題時應逐步滲透聯(lián)想、假設、轉化等數學思想,不斷提高思考問題的質量和速度。
    審題能力是學生多種能力的綜合表現。教師應要求學生仔細閱讀教材內容,學會抓住字眼,正確理解內容,對提示語、旁注、公式、法則、定律、圖示等關鍵性內容更要認真推敲、反復琢磨,準確把握每個知識點的內涵與外延。建議教師們經常進行“一字之差義差萬”的專項訓練,不斷增強學生思維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練習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和自然延續(xù),是學生最基本、最經常的獨立學習實踐活動,還是反映學生學習情況的主要方式。教師應教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不盲從優(yōu)生看法,不受他人影響輕易改變自己的見解;對知識的運用不抄襲他人現成答案;課后作業(yè)要按質、按量、按時、書寫工整完成,并能作到方法最佳,有錯就改。
    俗話說:“好問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帶著知識疑點問老師、問同學、問家長,大力提倡學生自己設計數學問題,大膽、主動地與他人交流,這樣既能融洽師生關系,增進同學友情,又可以使學生的交際、表達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辯”的習慣。
    討論和爭辯是思維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師生之間、同學之間多渠道、廣泛的信息交流。讓學生在爭辯中表現自我、互相啟迪、交流所得、增長才干,最終統(tǒng)一對真知的認同。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九
    1.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線上的三條線段首尾順次相接所組成的圖形叫做三角形。
    2.三邊關系: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任意兩邊的差小于第三邊。
    3.高:從三角形的一個頂點向它的對邊所在直線作垂線,頂點和垂足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4.中線:在三角形中,連接一個頂點和它的對邊中點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線。
    5.角平分線:三角形的一個內角的平分線與這個角的對邊相交,這個角的頂點和交點之間的線段叫做三角形的角平分線。
    6.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三角形的形狀是固定的,三角形的這個性質叫三角形的穩(wěn)定性。
    6.多邊形:在平面內,由一些線段首尾順次相接組成的圖形叫做多邊形。
    7.多邊形的內角:多邊形相鄰兩邊組成的角叫做它的內角。
    8.多邊形的外角:多邊形的一邊與它的鄰邊的延長線組成的角叫做多邊形的外角。
    9.多邊形的對角線:連接多邊形不相鄰的兩個頂點的線段,叫做多邊形的對角線。
    10.正多邊形:在平面內,各個角都相等,各條邊都相等的多邊形叫做正多邊形。
    11.平面鑲嵌:用一些不重疊擺放的多邊形把平面的一部分完全覆蓋,叫做用多邊形覆蓋平面。
    12.公式與性質
    三角形的內角和:三角形的內角和為180°
    三角形外角的性質:
    性質1:三角形的一個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鄰的兩個內角的和。
    性質2:三角形的一個外角大于任何一個和它不相鄰的內角。
    多邊形內角和公式:n邊形的內角和等于(n-2)·180°
    多邊形的外角和:多邊形的內角和為360°。
    多邊形對角線的條數:
    (1)從n邊形的一個頂點出發(fā)可以引(n-3)條對角線,把多邊形分詞(n-2)個三角形。
    (2)n邊形共有x條對角線。
    為大家?guī)淼某踔袛祵W知識點歸納之三角形,相信熱愛數學的朋友們對三角形的知識要領都已經熟記于心了吧,接下來的初中數學知識更加有吸引力。
    初二政治知識點總結篇十
    1.杠桿:一根在力的作用下能繞著固定點轉動的硬棒就叫杠桿。
    2.什么是支點、動力、阻力、動力臂、阻力臂?
    (1)支點:杠桿繞著轉動的點(o)
    (2)動力:使杠桿轉動的力(f1)
    (3)阻力:阻礙杠桿轉動的力(f2)
    (4)動力臂:從支點到動力的作用線的距離(l1)。
    (5)阻力臂:從支點到阻力作用線的距離(l2)
    3.杠桿平衡的條件:動力×動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寫作:f1l1=f2l2或寫成。這個平衡條件也就是阿基米德發(fā)現的杠桿原理。
    4.三種杠桿:(1)省力杠桿:l1l2,平衡時f1
    (2)費力杠桿:l1f2。特點是費力,但省距離。(如釣魚杠,理發(fā)剪刀等)
    (3)等臂杠桿:l1=l2,平衡時f1=f2。特點是既不省力,也不費力。(如:天平)
    5.定滑輪特點:不省力,但能改變動力的方向。(實質是個等臂杠桿)
    6.動滑輪特點:省一半力,但不能改變動力方向,要費距離.(實質是動力臂為阻力臂二倍的杠桿)
    7.滑輪組:使用滑輪組時,滑輪組用幾段繩子吊著物體,提起物體所用的力就是物重的幾分之一。特點是省力,但費距離。(如剪鐵剪刀,鍘刀,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