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奧數題時,經常要提醒自己,遇到的新問題能否轉化成舊問題解決,化新為舊,透過表面,抓住問題的實質,將問題轉化成自己熟悉的問題去解答。轉化的類型有條件轉化、問題轉化、關系轉化、圖形轉化等。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20道)》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一
一大塊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樣的正方形小塊。小明和小強各有一大塊金帝巧克力,他們同時開始吃第一小塊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鐘吃1小塊,14時40分吃最后1小方塊;小強每隔30分鐘吃1小塊,18時吃最后1小方塊。那么他們開始吃第1小塊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鐘吃1小塊,小強每隔30分鐘吃1小塊,小強比小明多間隔10分鐘,小明14時40分吃最后1小方塊,小強18時吃最后1小方塊,小強比小明晚3小時20分,說明在吃最后一塊前面共有(3×60+20)/10=20個間隔,即已經吃了20塊。那么,20×20=400分鐘=6小時40分鐘,14時40分-6小時40分=8時。
解:18時-14時40分=3小時20分=3×60+20=200分鐘,已經吃的塊數=200/(30-20)=20塊,小明吃20塊用時20*20=400分鐘=6小時40分鐘,開始吃第一塊的時間為14時40分-6小時40分=8時。
2.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二
甲、乙兩位學生原計劃每天自學的時間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則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于甲自學一天的時間。問:甲、乙原訂每天自學的時間是多少分鐘?
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甲比乙多自學一個小時,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于甲自學一天的時間,甲是乙的6倍,差倍問題。
解:乙每天減少半小時后的自學時間=1/(6-1)=1/5小時=12分鐘,乙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30+12=42分鐘,甲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12*6-30=42分鐘。
3.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三
(1)1+2+3+4+5+6+7+8+9+10=
(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3+14+15+16+17+25=
答案:(1)1+2+3+4+5+6+7+8+9+10=55
(2)1+3+5+7+9+11+13+15+17+19=100
(3)2+4+6+8+10+12+14+16+18+20=110
(4)13+14+15+16+17+25=100
4.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四
養(yǎng)雞場的母雞只數是公雞的6倍,后來公雞和母雞各增加60只,結果母雞只數就是公雞的4倍。原來養(yǎng)雞場一共養(yǎng)了多少只雞?
分析:養(yǎng)雞場原來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6倍,如果公雞增加60只,母雞增加60×6=360只,那么,后來的母雞只數還是公雞的6倍??蓪嶋H母雞只增加了60只,比360只少300只。因此,現在母雞只數只有公雞的4倍,少了2倍。所以,現在公雞的只數是300÷2=150只,原來有公雞150-60=90只,一共養(yǎng)了90×(1+6)=630只雞。
5.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五
甲、乙二人上午8時同時從東村騎車到西村去,甲每小時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時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東村,在距西村15千米處遇到乙。求東、西兩村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與解答:二人相遇時,甲比乙多行15×2=30(千米),說明二人已行30÷6=5(小時),上午8時至中午12時是4小時,所以甲的速度是15÷(5-4)=15(千米)。
因此,東西兩村的距離是15×(5-1)=60(千米)
上午8時至中午12時是5小時。
15×2÷6=5(小時)
15÷(5-4)=15(千米)
15×(5-1)=60(千米)
6.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六
A、B兩地相距259千米,甲車從A地開往B地,每小時行38千米;半小時后,乙車從B地開往A地,每小時行42千米。乙車開出幾小時后和甲車相遇?
分析:我們可以設乙車開出后X小時和甲車相遇。相遇時,甲車共行了38×(X+0.5)千米,乙車共行了42X千米,用兩車行的路程和是259千米來列出方程,最后求出解。
解:設乙車開出X小時和甲車相遇。
38×(X+0.5)+42X=259
解得X=3即:乙車開出3小時后和甲車相遇。
7.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七
王欣和陸亮兩人同時從相距200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鐘行110米,陸亮每分鐘行90米。如果一只狗與王欣同時同向而行,每分鐘行500米,遇到陸亮后,立即回頭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頭向陸亮跑去。這樣不斷來回,直到王欣和陸亮相遇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要求狗共行了多少米,一般要知道狗的速度和狗所行的時間。根據題意可知,狗的速度是每分鐘行500米,關鍵是要求出狗所行的時間,根據題意可知:狗與主人是同時行走的,狗不斷來回所行的時間就是王欣和陸亮同時出發(fā)到兩人相遇的時間,即2000÷(110+90)=10分鐘。所以狗共行了500×10=5000米。
8.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八
有一周長6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時、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鐘跑300米,乙每分鐘跑400米,經過幾分鐘二人第相遇?
想:由已知條件可知,二人第相遇時,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鐘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相遇時經過的時間。
解:600÷(400-300)
=600÷100
=6(分)
答:經過6分鐘兩人第相遇。
9.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九
計算141-102
思路導航:兩個數相加、減,如果其中一個數接近整十或整百數,在計算時可以看作整十、整百數來進行計算,然后根據“多加要減,少加還要加;多減要加,少減還要減”的原理進行計算比較簡便。
解:141-102
=141-(100+2)
=141-100-2
=41-2
=39
10.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
二年級3個班的同學乘坐3輛汽車去春游,每輛車坐63人,3個班的男生共有96人,3個班的女生有多少人?
思路導航:要求女生共有多少人,必須知道一共有多少人,根據“3個班的同學坐3輛汽車去春游,每輛車坐63人”,可以求出一共有63×3=189(人),用總人數-男生人數=女生人數。
解:63×3=189(人)
189-96=93(人)
答:3個班的女生有93人。
11.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一
小紅和小強同時從家里出發(fā)相向而行。小紅每分走52米,小強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處相遇。若小紅提前4分出發(fā),且速度不變,小強每分走90米,則兩人仍在A處相遇。小紅和小強兩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為小紅的速度不變,相遇地點不變,所以小紅兩次從出發(fā)到相遇的時間相同。也就是說,小強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70×4)÷(90-70)=14(分)
可知,小強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兩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12.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二
晶晶用圍棋子擺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最外一層每邊有圍棋子14個。晶晶擺這個方陣共用圍棋子多少個?
答案與解析:方陣每向里面一層,每邊的個數就減少2個。知道最外面一層每邊放14個,就可以求第二層及第三層每邊個數。知道各層每邊的個數,就可以求出各層總數。
解:最外邊一層棋子個數:(14-1)×4=52(個)
第二層棋子個數:(14-2-1)×4=44(個)
第三層棋子個數:(14-2×2-1)×4=36(個)。
擺這個方陣共用棋子:52+44+36=132(個)
還可以這樣想:中空方陣總個數=(每邊個數一層數)×層數×4進行計算。
解:(14-3)×3×4=132(個)
答:擺這個方陣共需132個圍棋子。
13.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三
某班學生去買語文書、數學書、外語書。買書的情況是:有買一本的、二本的、也有三本的,問至少要去幾位學生才能保證一定有兩位同學買到相同的書(每種書多買一本)?
首先考慮買書的幾種可能性,買一本、二半、三本共有7種類型,把7種類型看成7個抽屜,去的人數看成元素。要保證至少有一個抽屜里有2人,那么去的人數應大于抽屜數。所以至少要去7+1=8(個)學生才能保證一定有兩位同學買到相同的書。
買書的類型有:
買一本的:有語文、數學、外語3種。
買二本的:有語文和數學、語文和外語、數學和外語3種。
買三本的:有語文、數學和外語1種。
3+3+1=7(種)把7種類型看做7個抽屜,要保證一定有兩位同學買到相同的書,至少要去8位學生。
14.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四
一件工作,若由甲單獨做72天完成,現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過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單獨完成,還需要幾天?
答案
甲乙丙3人8天完成:5/6-1/3=1/2
甲乙丙3人每天完成:1/2÷8=1/16,
甲乙丙3人4天完成:1/16×4=1/4
則甲做一天后乙做2天要做:1/3-1/4=1/12
那么乙一天做:[1/12-1/72×3]/2=1/48
則丙一天做:1/16-1/72-1/48=1/36
則余下的由丙做要:[1-5/6]÷1/36=6天
答:還需要6天。
15.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五
根據下面兩個算式,求○與△各代表多少?
△-○=2
○+○+△+△+△=56
【思路導航】由第一個算式可知,△比○多2;如果將第二個算式的○都換成△,那么5個△=56+2×2,△=12,再由第一個算式可知,○=12-2=10。
16.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六
媽媽讓小明給客人燒水沏茶。洗水壺需要1分鐘,燒開水需要15分鐘,洗茶壺需要1分鐘,洗茶杯需要1分鐘。要讓客人喝上茶,少需要多少分鐘?
【思路導航】經驗表明,能同時做的事,盡量同時做,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此,洗水壺和燒開水不能同時進行。而洗茶壺、洗茶杯和拿茶葉與燒開水可以同時進行。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這樣安排:先洗水壺用1分鐘,接著燒開水用15分鐘,同時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水開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鐘。
17.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七
甲、乙、丙三人年齡之和是94歲,且甲的2倍比丙多5歲,乙2倍比丙多19歲,問: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答案:如果每個人的年齡都擴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齡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減少5歲,乙再減少19歲,那么三人的年齡的和是188-5-19=164(歲),這時甲的年齡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齡是甲的兩倍。同樣,這時丙的年齡也是乙兩倍。所以這時甲、乙的年齡都是164÷(1+1+2)=41(歲),即原來丙的年齡是41歲。甲原來的年齡是(41+5)÷2=23(歲),乙原來的年齡是(41+19)÷2=30(歲)。
18.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八
有磚26塊,兄弟二人爭著去挑。弟弟搶在前面,剛擺好磚,哥哥趕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搶過一半。弟弟不肯,又從哥哥那兒搶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給哥哥5塊,這時哥哥比弟弟多挑2塊。問最初弟弟準備挑多少塊?
【答案解析】
解:{26-[26-(12+5)]×2}×2
={26-[26-17]×2}×2
=(26-9×2)×2
=8×2
=16(塊)
19.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九
標有A、B、C、D、E、F、G記號的七盞燈順次排成一行,每盞燈安裝著一個開關,現在A、C、D、G四盞燈亮著,其余三盞燈是滅的。小方先拉一下A的開關,然后拉B、C……直到G的開關各一次,接下去再按A到G的順序拉動開關,并依此循環(huán)下去。他拉動了1990次后,亮著的燈是哪幾盞?
答案:B、C、D、G
解析:小方循環(huán)地從A到G拉動開關,一共拉了1990次。由于每一個循環(huán)拉動了7次開關,1990÷7=284……2,故一共循環(huán)284次。然后又拉了A和B的開關一次。每次循環(huán)中A到G的開關各被拉動一次,因此A和B的開關被拉動248+1=285次,C到G的開關被拉動284次。A和B的狀態(tài)會改變,而C到G的狀態(tài)不變,開始時亮著的燈為A、C、D、G,故最后A變滅而B變亮,C到G的狀態(tài)不變,亮著的燈為B、C、D、G。
20.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二十
敬老院買來許多蘋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選兩個,那么,至少應有幾位老人才能保證必有兩位或兩位以上老人所選的水果相同?
思路導航:根據抽屜原理,要保證必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蘋果放在同一抽屜中,蘋果總數至少要比抽屜數多1。這里,我們可以馬敬老院老人人數看作抽屜原理中的蘋果數,關鍵是看抽屜數了。
因為三種水果任選兩個的搭配有:蘋果——蘋果;蘋果——橘子;蘋果——梨;橘子——橘子;橘子——梨;梨——梨共6種,所以,既然有6個抽屜,必須至少有7個蘋果才能保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蘋果放在同一抽屜里,即至少要7位老人。
以下是整理的《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20道)》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一
一大塊金帝牌巧克力可以分成若干大小一樣的正方形小塊。小明和小強各有一大塊金帝巧克力,他們同時開始吃第一小塊巧克力。小明每隔20分鐘吃1小塊,14時40分吃最后1小方塊;小強每隔30分鐘吃1小塊,18時吃最后1小方塊。那么他們開始吃第1小塊的時間是幾時幾分?
分析:小明每隔20分鐘吃1小塊,小強每隔30分鐘吃1小塊,小強比小明多間隔10分鐘,小明14時40分吃最后1小方塊,小強18時吃最后1小方塊,小強比小明晚3小時20分,說明在吃最后一塊前面共有(3×60+20)/10=20個間隔,即已經吃了20塊。那么,20×20=400分鐘=6小時40分鐘,14時40分-6小時40分=8時。
解:18時-14時40分=3小時20分=3×60+20=200分鐘,已經吃的塊數=200/(30-20)=20塊,小明吃20塊用時20*20=400分鐘=6小時40分鐘,開始吃第一塊的時間為14時40分-6小時40分=8時。
2.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二
甲、乙兩位學生原計劃每天自學的時間相同,若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則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于甲自學一天的時間。問:甲、乙原訂每天自學的時間是多少分鐘?
分析:甲每天增加自學時間半小時,乙每天減少自學時間半小時,甲比乙多自學一個小時,乙自學6天的時間僅相等于甲自學一天的時間,甲是乙的6倍,差倍問題。
解:乙每天減少半小時后的自學時間=1/(6-1)=1/5小時=12分鐘,乙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30+12=42分鐘,甲原計劃每天自學時間=12*6-30=42分鐘。
3.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三
(1)1+2+3+4+5+6+7+8+9+10=
(2)1+3+5+7+9+11+13+15+17+19=
(3)2+4+6+8+10+12+14+16+18+20=
(4)13+14+15+16+17+25=
答案:(1)1+2+3+4+5+6+7+8+9+10=55
(2)1+3+5+7+9+11+13+15+17+19=100
(3)2+4+6+8+10+12+14+16+18+20=110
(4)13+14+15+16+17+25=100
4.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四
養(yǎng)雞場的母雞只數是公雞的6倍,后來公雞和母雞各增加60只,結果母雞只數就是公雞的4倍。原來養(yǎng)雞場一共養(yǎng)了多少只雞?
分析:養(yǎng)雞場原來母雞的只數是公雞的6倍,如果公雞增加60只,母雞增加60×6=360只,那么,后來的母雞只數還是公雞的6倍??蓪嶋H母雞只增加了60只,比360只少300只。因此,現在母雞只數只有公雞的4倍,少了2倍。所以,現在公雞的只數是300÷2=150只,原來有公雞150-60=90只,一共養(yǎng)了90×(1+6)=630只雞。
5.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五
甲、乙二人上午8時同時從東村騎車到西村去,甲每小時比乙快6千米。中午12時甲到西村后立即返回東村,在距西村15千米處遇到乙。求東、西兩村相距多少千米?
分析與解答:二人相遇時,甲比乙多行15×2=30(千米),說明二人已行30÷6=5(小時),上午8時至中午12時是4小時,所以甲的速度是15÷(5-4)=15(千米)。
因此,東西兩村的距離是15×(5-1)=60(千米)
上午8時至中午12時是5小時。
15×2÷6=5(小時)
15÷(5-4)=15(千米)
15×(5-1)=60(千米)
6.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六
A、B兩地相距259千米,甲車從A地開往B地,每小時行38千米;半小時后,乙車從B地開往A地,每小時行42千米。乙車開出幾小時后和甲車相遇?
分析:我們可以設乙車開出后X小時和甲車相遇。相遇時,甲車共行了38×(X+0.5)千米,乙車共行了42X千米,用兩車行的路程和是259千米來列出方程,最后求出解。
解:設乙車開出X小時和甲車相遇。
38×(X+0.5)+42X=259
解得X=3即:乙車開出3小時后和甲車相遇。
7.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七
王欣和陸亮兩人同時從相距2000米的兩地相向而行,王欣每分鐘行110米,陸亮每分鐘行90米。如果一只狗與王欣同時同向而行,每分鐘行500米,遇到陸亮后,立即回頭向王欣跑去;遇到王欣后再回頭向陸亮跑去。這樣不斷來回,直到王欣和陸亮相遇為止,狗共行了多少米?
分析與解答:要求狗共行了多少米,一般要知道狗的速度和狗所行的時間。根據題意可知,狗的速度是每分鐘行500米,關鍵是要求出狗所行的時間,根據題意可知:狗與主人是同時行走的,狗不斷來回所行的時間就是王欣和陸亮同時出發(fā)到兩人相遇的時間,即2000÷(110+90)=10分鐘。所以狗共行了500×10=5000米。
8.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八
有一周長600米的環(huán)形跑道,甲、乙二人同時、同地、同向而行,甲每分鐘跑300米,乙每分鐘跑400米,經過幾分鐘二人第相遇?
想:由已知條件可知,二人第相遇時,乙比甲多跑一周,即600米,又知乙每分鐘比甲多跑(400-300)米,即可求第相遇時經過的時間。
解:600÷(400-300)
=600÷100
=6(分)
答:經過6分鐘兩人第相遇。
9.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九
計算141-102
思路導航:兩個數相加、減,如果其中一個數接近整十或整百數,在計算時可以看作整十、整百數來進行計算,然后根據“多加要減,少加還要加;多減要加,少減還要減”的原理進行計算比較簡便。
解:141-102
=141-(100+2)
=141-100-2
=41-2
=39
10.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
二年級3個班的同學乘坐3輛汽車去春游,每輛車坐63人,3個班的男生共有96人,3個班的女生有多少人?
思路導航:要求女生共有多少人,必須知道一共有多少人,根據“3個班的同學坐3輛汽車去春游,每輛車坐63人”,可以求出一共有63×3=189(人),用總人數-男生人數=女生人數。
解:63×3=189(人)
189-96=93(人)
答:3個班的女生有93人。
11.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一
小紅和小強同時從家里出發(fā)相向而行。小紅每分走52米,小強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處相遇。若小紅提前4分出發(fā),且速度不變,小強每分走90米,則兩人仍在A處相遇。小紅和小強兩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因為小紅的速度不變,相遇地點不變,所以小紅兩次從出發(fā)到相遇的時間相同。也就是說,小強第二次比第一次少走4分。由(70×4)÷(90-70)=14(分)
可知,小強第二次走了14分,推知第一次走了18分,兩人的家相距
(52+70)×18=2196(米)。
12.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二
晶晶用圍棋子擺成一個三層空心方陣,最外一層每邊有圍棋子14個。晶晶擺這個方陣共用圍棋子多少個?
答案與解析:方陣每向里面一層,每邊的個數就減少2個。知道最外面一層每邊放14個,就可以求第二層及第三層每邊個數。知道各層每邊的個數,就可以求出各層總數。
解:最外邊一層棋子個數:(14-1)×4=52(個)
第二層棋子個數:(14-2-1)×4=44(個)
第三層棋子個數:(14-2×2-1)×4=36(個)。
擺這個方陣共用棋子:52+44+36=132(個)
還可以這樣想:中空方陣總個數=(每邊個數一層數)×層數×4進行計算。
解:(14-3)×3×4=132(個)
答:擺這個方陣共需132個圍棋子。
13.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三
某班學生去買語文書、數學書、外語書。買書的情況是:有買一本的、二本的、也有三本的,問至少要去幾位學生才能保證一定有兩位同學買到相同的書(每種書多買一本)?
首先考慮買書的幾種可能性,買一本、二半、三本共有7種類型,把7種類型看成7個抽屜,去的人數看成元素。要保證至少有一個抽屜里有2人,那么去的人數應大于抽屜數。所以至少要去7+1=8(個)學生才能保證一定有兩位同學買到相同的書。
買書的類型有:
買一本的:有語文、數學、外語3種。
買二本的:有語文和數學、語文和外語、數學和外語3種。
買三本的:有語文、數學和外語1種。
3+3+1=7(種)把7種類型看做7個抽屜,要保證一定有兩位同學買到相同的書,至少要去8位學生。
14.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四
一件工作,若由甲單獨做72天完成,現在甲做1天后,乙加入一起工作,合作2天后,丙也一起工作,三人再一起工作4天,完成全部工作的1/3,又過了8天,完成了全部工作的5/6,若余下的工作由丙單獨完成,還需要幾天?
答案
甲乙丙3人8天完成:5/6-1/3=1/2
甲乙丙3人每天完成:1/2÷8=1/16,
甲乙丙3人4天完成:1/16×4=1/4
則甲做一天后乙做2天要做:1/3-1/4=1/12
那么乙一天做:[1/12-1/72×3]/2=1/48
則丙一天做:1/16-1/72-1/48=1/36
則余下的由丙做要:[1-5/6]÷1/36=6天
答:還需要6天。
15.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五
根據下面兩個算式,求○與△各代表多少?
△-○=2
○+○+△+△+△=56
【思路導航】由第一個算式可知,△比○多2;如果將第二個算式的○都換成△,那么5個△=56+2×2,△=12,再由第一個算式可知,○=12-2=10。
16.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六
媽媽讓小明給客人燒水沏茶。洗水壺需要1分鐘,燒開水需要15分鐘,洗茶壺需要1分鐘,洗茶杯需要1分鐘。要讓客人喝上茶,少需要多少分鐘?
【思路導航】經驗表明,能同時做的事,盡量同時做,這樣可以節(jié)省時間。水壺不洗,不能燒開水,因此,洗水壺和燒開水不能同時進行。而洗茶壺、洗茶杯和拿茶葉與燒開水可以同時進行。
根據以上的分析,可以這樣安排:先洗水壺用1分鐘,接著燒開水用15分鐘,同時洗茶壺、洗茶杯、拿茶葉,水開了就沏茶,共需要16分鐘。
17.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七
甲、乙、丙三人年齡之和是94歲,且甲的2倍比丙多5歲,乙2倍比丙多19歲,問:甲、乙、丙三人各多大?
答案:如果每個人的年齡都擴大到2倍,那么三人年齡的和是94×2=188。如果甲再減少5歲,乙再減少19歲,那么三人的年齡的和是188-5-19=164(歲),這時甲的年齡是丙的一半,即丙的年齡是甲的兩倍。同樣,這時丙的年齡也是乙兩倍。所以這時甲、乙的年齡都是164÷(1+1+2)=41(歲),即原來丙的年齡是41歲。甲原來的年齡是(41+5)÷2=23(歲),乙原來的年齡是(41+19)÷2=30(歲)。
18.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八
有磚26塊,兄弟二人爭著去挑。弟弟搶在前面,剛擺好磚,哥哥趕到了。哥哥看弟弟挑得太多,就搶過一半。弟弟不肯,又從哥哥那兒搶走一半。哥哥不服,弟弟只好給哥哥5塊,這時哥哥比弟弟多挑2塊。問最初弟弟準備挑多少塊?
【答案解析】
解:{26-[26-(12+5)]×2}×2
={26-[26-17]×2}×2
=(26-9×2)×2
=8×2
=16(塊)
19.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十九
標有A、B、C、D、E、F、G記號的七盞燈順次排成一行,每盞燈安裝著一個開關,現在A、C、D、G四盞燈亮著,其余三盞燈是滅的。小方先拉一下A的開關,然后拉B、C……直到G的開關各一次,接下去再按A到G的順序拉動開關,并依此循環(huán)下去。他拉動了1990次后,亮著的燈是哪幾盞?
答案:B、C、D、G
解析:小方循環(huán)地從A到G拉動開關,一共拉了1990次。由于每一個循環(huán)拉動了7次開關,1990÷7=284……2,故一共循環(huán)284次。然后又拉了A和B的開關一次。每次循環(huán)中A到G的開關各被拉動一次,因此A和B的開關被拉動248+1=285次,C到G的開關被拉動284次。A和B的狀態(tài)會改變,而C到G的狀態(tài)不變,開始時亮著的燈為A、C、D、G,故最后A變滅而B變亮,C到G的狀態(tài)不變,亮著的燈為B、C、D、G。
20.小學生奧數題及答案精選 篇二十
敬老院買來許多蘋果、橘子和梨,每位老人任意選兩個,那么,至少應有幾位老人才能保證必有兩位或兩位以上老人所選的水果相同?
思路導航:根據抽屜原理,要保證必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蘋果放在同一抽屜中,蘋果總數至少要比抽屜數多1。這里,我們可以馬敬老院老人人數看作抽屜原理中的蘋果數,關鍵是看抽屜數了。
因為三種水果任選兩個的搭配有:蘋果——蘋果;蘋果——橘子;蘋果——梨;橘子——橘子;橘子——梨;梨——梨共6種,所以,既然有6個抽屜,必須至少有7個蘋果才能保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蘋果放在同一抽屜里,即至少要7位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