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開始網報!2024年陜西渭南市臨渭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發(fā)布

字號:

2024年陜西渭南市臨渭區(qū)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政策發(fā)布,下面為您詳細介紹一下本次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招生的具體事宜,希望廣大家長及時關注,如有相關疑問,請關注少兒升學頻道為您實時做出的更新。
    為貫徹落實全省“教育入學一件事”工作視頻調度會會議精神和《渭南市教育局關于做好2024年全市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通知》(渭教基〔2024〕33號)要求,進一步規(guī)范義務教育招生行為,切實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促進教育公平,現就做好2024年全區(qū)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通知如下:
    一、招生原則
    堅持“免試就近、劃片招生、公民同招、公平公開公正”原則,依據學生戶籍和家庭住址,按照“戶籍登記為主、住房登記為輔、就業(yè)經營補充”入學順序,首先安排本轄區(qū)內戶籍與實際居住地一致的適齡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再根據登記入學人數和學校資源分布情況,在本轄區(qū)統(tǒng)籌安排其他情況的適齡兒童少年入學。
    二、組織形式
    (一)農村義務教育學校
    農村義務教育學校由各中心校具體負責組織實施,家長持相關證明材料統(tǒng)一到學?,F場注冊報名。
    (二)城區(qū)義務教育學校
    城區(qū)義務教育學校招生由區(qū)教育體育局統(tǒng)一安排,城區(qū)中心校組織實施,采取網上登記及審核的方式進行。
    三、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
    (一)基本條件
    小學一年級新生必須年滿六周歲(2018年8月31日前出生〈含8月31日〉),初中七年級新生必須為2018級小學應屆畢業(yè)生。
    (二)農村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條件
    1.小學一年級新生需提供資料:
    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登記戶口信息一致)。
    2.初中七年級新生需提供資料:
    (1)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登記戶口信息相一致);
    (2)小學畢業(yè)證。
    四、城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條件(分五類)
    1.第一類:具有城區(qū)戶籍(不含空戶、掛戶)的適齡兒童。資料要求:
    (1)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登記戶口信息一致;父母不在同一戶口簿的,須提供學生所在戶口簿、父母結婚證或子女出生證明)。
    (2)集體戶:戶籍隨父母(或法定監(jiān)護人)在城區(qū)集體戶上的適齡兒童少年,截止2024年8月31日須落戶滿一年及以上,家長(或法定監(jiān)護人)需提供2024年7月—8月期間渭南市房產交易管理中心出具的夫妻雙方無房證明。
    2.第二類:父母在城區(qū)有住房或購房的適齡兒童(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具有城區(qū)合法房產的,學生戶籍必須出生登記在老人戶口簿且從未遷移過)。資料要求:
    (1)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戶口登記信息一致)。
    (2)不動產證(房產證),或購房合同(同時附交款票據、銀行還貸流水證明)。持證人和學生不在同一戶口簿內的,須提供學生所在戶口簿、父母結婚證或子女出生證。
    3.第三類: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資料要求:
    (1)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戶口登記信息一致)。
    (2)居住證(由臨渭常住地派出所出具,持證人和學生不在同一戶口簿內的,須提供學生所在戶口簿、父母結婚證或子女出生證明)。
    4.第四類:就業(yè)經營人員子女。資料要求:
    截至2024年8月31日前,父母已在城區(qū)連續(xù)實際經營滿一年及以上。
    (1)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戶口登記信息一致)。
    (2)營業(yè)執(zhí)照(查驗時仍登記在冊);持證人和學生不在同一戶口簿內的,須提供學生所在戶口簿、父母結婚證或子女出生證。
    5.第五類:不滿足以上四類條件的可選擇第五類,需提供資料:
    (1)戶口簿(戶口簿信息要和新登記戶口信息相一致)。
    (2)和房主簽訂的租賃合同。
    (3)務工證明,家長本人合法真實有效的勞動務工合同。
    五、城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錄及積分辦法
    1.城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錄辦法
    城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按照戶籍、房產、隨遷子女和門店經營的先后順序規(guī)范入學,每類錄取完后尚有剩余學位的可招錄下一類學生。若本類入學人數大于剩余學位,按照本類積分從高到低招生錄取,直到學位占滿為止,超出部分由轄區(qū)中心校統(tǒng)籌調配到其他有學位的學校就讀。
    2.城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同類別積分排序辦法
    滿足一類、二類條件的學生,學校要全部接收。為進一步消除化解“大校額””大班額"問題,2024年秋季招生,渭南市實驗小學、贠張逸夫小學和前進路初中只招收符合本學區(qū)一類、二類條件的學生。
    第三類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各校要根據父母在臨渭區(qū)居住時間(以居住證連續(xù)時間為準,每月積2分)進行積分排序。父母同時具備以上條件可累加。
    第四類就業(yè)經營人員子女入學,各校要根據父母在臨渭區(qū)城區(qū)就業(yè)經營時間(以營業(yè)執(zhí)照登記時間為準,每年積6分,不超過24分)進行積分排序。父母同時具備以上條件可累加。
    第五類其他人員子女入學,要根據父母一方務工時間(每年積6分,不超過18分)、租房時間(每年積6分,不超過24分)、孩子在臨渭區(qū)城區(qū)幼兒園或小學就讀時間(幼兒園就讀時間證明由學校在平臺查詢,家長不提供資料;小學就讀時間由原畢業(yè)小學提供,每學期積5分)等條件進行積分排序。父母同時具備以上條件可累加。
    各學校要按照區(qū)局及中心校招生方案,結合實際,按照分類登記、積分排隊的方法,制定積分排序辦法,制定切實可行的招生入學方案,并及時向社會公布,指導家長合理選擇學校、有序登記。
    注意:戶口簿、居住證、不動產證(房產證)和購房合同簽發(fā)或變更日期截止于2024年6月30日。
    六、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
    全區(qū)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由區(qū)教育體育局統(tǒng)一安排,堅持與公辦學校同步報名、同步招生。選民辦學校的學生必須在臨渭區(qū)網上報名系統(tǒng)上進行報名登記,按程序進行審核錄取。民辦學校不得私自接收學生,違規(guī)招收的學生將不予建立學籍,同時追究學校舉辦者和校長責任,情節(jié)嚴重的將撤銷招生資格、吊銷辦學許可證。
    (一)招生條件
    滿足基本入學條件,愿意選民辦學校就讀的適齡兒童少年。
    (二)招生范圍
    民辦小學在城兩區(qū)(臨渭區(qū)、高新區(qū))范圍內招生。民辦初中要優(yōu)先滿足城兩區(qū)(臨渭區(qū)、高新區(qū))學生入學需求,仍有空余學位的可以適當跨縣域招生,不得跨市域招生。
    (三)招生計劃
    民辦學校招生計劃由區(qū)教育體育局按照省市民辦義務教育在校生規(guī)模占比要求,結合學校辦學條件確定。
    (四)網上報名
    選民辦學校的學生必須在臨渭區(qū)網上報名系統(tǒng)上進行報名登記,學生及家長按照流程填報信息,并對報名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負責。每名學生選報一所民辦學校,報名信息確認后不能更改。
    七、時間安排
    (一)宣傳階段(7月21日—7月22日)
    利用區(qū)教育體育局官方網站、公眾號及各類媒體,廣泛宣傳入學政策;全區(qū)公、民辦學校要通過設立咨詢點、校外張貼招生公告、設立招生咨詢電話等形式進行政策宣傳,為學生入學提供全面周到的咨詢服務。
    (二)招生階段(7月23日—8月28日)
    1、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時間安排
    農村公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工作由各中心校根據轄區(qū)實際制定具體方案,并組織實施,學生8月30日、31日統(tǒng)一到校注冊報到。城區(qū)公辦義務教育學校采取網上登記報名,點擊查看招生步驟。
    2、點擊查看民辦義務教育學校招生時間安排
    八、保障特殊群體子女入學
    (一)保障隨遷子女入學。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入學堅持“兩為主、兩納入、以居住證為主要依據”的入學政策,堅持以公辦學校為主安排隨遷子女就學,確保平等入學權利。各學校要切實簡化入學流程和證明要求,確保符合條件的應入盡入,不得隨意提高入學門檻,要保障符合條件的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與本地戶籍學生同等接受教育。
    (二)保障適齡殘疾兒童入學。對適齡殘疾少年兒童,各中心校要及時將學生情況上報區(qū)教育體育局教育股,評估后分別提出安置意見。對具備學習能力能夠到普通學校就讀的,優(yōu)先安排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對殘疾程度較重,不能接受普通教育的,安排到特殊教育學校就讀。對殘疾程度嚴重,不能到校就讀的,要采取送教上門的方式,確保其接受義務教育,并全部納入學籍管理。
    (三)保障其他特殊群體子女入學。各校在組織實施義務教育學生入學工作時,要按照相關政策規(guī)定做好轄區(qū)內已脫貧建檔立卡家庭學生、原易地扶貧搬遷家庭學生、少數民族子女、孤兒、留守兒童等特殊學生的義務教育入學工作。對烈士子女、符合條件的現役軍人子女、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人員子女、公安英模和因公犧牲傷殘警察子女、引進高層次人才子女及其他各類優(yōu)撫對象,區(qū)教育體育局將按照相關文件要求落實教育優(yōu)待政策。
    九、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校要充分認識義務教育學校招生入學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學校負責人負總責、安排專人具體負責,協(xié)調配合、科學高效、公正透明的管理工作機制??茖W合理制定本校適齡兒童、少年入學工作方案,各學校報中心校審核,城區(qū)中心校將新生入學工作方案報教育股備案。要落實招生工作安全穩(wěn)定責任,切實加強矛盾排查和風險化解工作,完善應急預案,健全應急機制,及時發(fā)現并妥善處置苗頭性、傾向性問題,確保2024年招生入學工作平穩(wěn)有序。
    (二)加強政策宣傳。各校要積極向社會和家長做好政策的宣傳,引導學生及家長按照招生政策就近入學,營造全社會共同關心、支持、參與的良好氛圍。各校要在注冊登記期間安排專人負責群眾的接待,做好相關政策的解釋工作,避免群眾門難進、多跑路現象,自覺維護社會穩(wěn)定,切實實行陽光招生。
    (三)加強學籍管理。各校要嚴格按照《臨渭區(qū)義務教育學生學籍管理辦法》實施管理,確保每一位適齡兒童、少年有學上、人籍一致。嚴格規(guī)范轉學流程,城區(qū)學校不得私自接收轉入學生。學生因戶籍遷移、實際居所變更、父母工作調動等原因確需轉學的,必須提供相關證明,9月12日-13日由區(qū)教育體育局統(tǒng)一審核轉學資料,根據學位情況統(tǒng)籌安排,按學籍管理有關規(guī)定辦理轉學手續(xù)。嚴禁出現人籍分離、空掛學籍、學籍造假等現象,不得為違規(guī)跨區(qū)域招收的學生和違規(guī)轉學學生辦理學籍轉接手續(xù)。
    (四)落實控輟保學。各校要嚴格落實“七長”責任制,實施控輟保學五項制度。秋季開學后,區(qū)教育體育局將加大考核力度,確保適齡兒童少年按時入學。幫扶學困生和貧困生,確保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不因學困或家庭貧困而失學。對年滿六周歲因身體狀況等原因確需緩學的,其父母或其他法定監(jiān)護人應向戶籍所在地中心校提出申請,中心校為緩學學生出具“臨渭區(qū)義務教育兒童延緩入學證明”,統(tǒng)一報區(qū)教育體育局審核同意后,方可緩學。不得擅自以在家學習替代國家統(tǒng)一實施的義務教育。
    (五)嚴控招生規(guī)模。2024年秋季,農村小學、初中任何年級班額不得超過45人、50人,城區(qū)小學、初中起始年級班額不得超過55人。所有初中、小學要實行均衡編班、均衡配備教師,嚴禁舉辦快慢班、強化班、特優(yōu)班、實驗班及其他變相的重點班。小學要嚴格執(zhí)行“零起點”教學,不得根據考試成績對學生排名和編排學生座位,不得以“國際部”“國際課程班”“境外班”等名義招生。
    (六)強化工作督查。各校要嚴格執(zhí)行教育部關于中小學招生入學工作“十嚴禁”的規(guī)定,嚴格按計劃招生,對確因招生實際,需要突破招生計劃,學校須以書面形式上報區(qū)教育體育局,批準后方可實施。區(qū)局將在2024年秋季開學后,對城區(qū)義務教育學校入學情況進行專項全面檢查,對違反規(guī)定,擅自亂招生的學校,視情節(jié)輕重給予約談、通報批評、取消榮譽稱號、追究相關人員責任等處罰。同時,設立舉報電話(局辦0913-2183435,督查室0913-2663751,教育股0913-2669025),對因違規(guī)招生、工作不力、超過學位設置、造成大班額問題的學校,區(qū)局將對學校負責人及相關責任人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