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33首)

字號:


    在古詩的世界里,我們能領(lǐng)略到大自然的壯麗與秀美。“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lán)”,江南的春色如畫卷般展現(xiàn)在眼前;“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塞北的廣袤與雄渾令人震撼。古詩也是情感的寄托?!按饶甘种芯€,游子身上衣”,蘊含著濃濃的親情;“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傳遞著真摯的友情;“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訴說著動人的愛情。讓我們一同走進(jìn)古詩的殿堂,感受古人的智慧與情感,品味那穿越時空的詩意之美。這篇關(guān)于《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33首)》文章是為您搜集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一
    《題玉蘭堂》
    [清朝]弘歷
    依花老屋署題新,便覺花開早別春。何必齋堂獨文壁,定知圖畫有唐寅。
    香如檐卜惟馀靜,質(zhì)是琳瑯了不塵。設(shè)使選仙編姓氏,佩阿證果即前身。
    2.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二
    《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其二十二鶯囀喬木》
    [清朝]弘歷
    山深悅鳥性,喬木早遷鶯。愛清和節(jié),頻聞睍睆聲。
    雙柑思舊韻,一部錫新名。欹案觀宵雅,嚶嚶倍有情。
    3.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三
    《含韻齋玉蘭》
    [清朝]弘歷
    迎軒木筆發(fā)華姿,細(xì)雨前朝與濯枝。且喜未曾開爛漫,恰教聊此對依遲。
    謝家庭砌真無匹,江令風(fēng)流能爾為。是常年歡賞處,一回清睇有馀思。
    4.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四
    《泛月》
    [清朝]弘歷
    夜夜素華流,嫦娥應(yīng)愛秋。冰光寒不濕,鏡影注還浮。
    荷度遠(yuǎn)香細(xì),蛩添暗響稠。中年情味別,對此喜兼愁。
    5.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五
    《二月朔日作》
    [清朝]弘歷
    瓦鴛羃曉煙籠,仲月春光漸裊融。柳散曲塵臨曲岸,梅攜雪色試條風(fēng)。
    宮中漏永香含篆,池北冰酥日借烘。嗟我良農(nóng)真少暇,逝將舉趾事南東。
    6.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六
    《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其一煙波致爽》
    [清朝]弘歷
    玉塞山原富,煙波此處饒。虛明疑漢上,綺縠漾云標(biāo)。
    每愛秋蟾印,長教暑氣消。牙琴漫須數(shù),曾入五弦調(diào)。
    7.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七
    《弘恩寺題壁》
    [清朝]弘歷
    蘭若通衢左,山僧豈厭幽。頗能具功德,輒與暫停留。
    映戶蒼松老,聽經(jīng)白鴿稠。設(shè)詢喧寂性,分別起心不。
    8.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八
    《趙州柏林寺小憩》
    [清朝]弘歷
    禪寺曾聞古趙州,便途探跡正清秋。虞碑字具龍鳳勢,吳水體兼文武流。
    白鴿下無經(jīng)可聽,金輪煥是圣重修。笑予柏子曾參熟,不識庭前樹是不。
    9.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九
    《題錢選紅白牡丹》
    [清朝]弘歷
    白如飛燕瘦,紅是太真肥。相并春風(fēng)里,忘年國色頎。
    已是絕倫類,還因恨自家。被人稱富貴,緣未洗鉊華。
    10.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
    《覺生寺大鐘》
    [清朝]弘歷
    雷紋隱篆蟲,半字蘊洪銅。善吼周三界,聲聞具六通。
    橫枌為撞杵,夏屋是乘風(fēng)。待扣何須扣,當(dāng)前悟色空。
    11.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一
    《白絲行》
    [清朝]弘歷
    陌桑已椹春蠶老,春蠶作繭圓且好??壗z織帛代精工,忘卻西陵奪天巧。
    西陵豈識錦繡段,踵事增華吁可嘆。世間萬事率如茲,我亦因之悟文翰。
    知我罪我皆春秋,權(quán)輿錦繡原馬頭。設(shè)使世人不尚帛,沸鍋誰解白絲抽。
    白絲蠶口之所吐,自縛自戕還自取。何如菜子出青蟲,花間常見春駒舞。
    12.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二
    《鷹》
    [清朝]弘歷
    白露為霜秋氣冷,蒼鷹祭鳥雙眸炯。錦韝玉絡(luò)忽在臂,回思故處失林嶺。
    饑飽由人不由已,目窮碧落常懷騁。鷹師養(yǎng)鷹識鷹性,惟以飲食司其柄。
    不使過飽力有馀,籋云一去無回影。過饑復(fù)難任擊搏,追逐雉兔弗鵝猛。
    發(fā)縱指使固如是,為叢驅(qū)爵尤堪省。
    13.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三
    《郎世寧玉鷹圖》
    [清朝]弘歷
    玉鷹下秋宇,棲必老松枝。竦視無空闊,斂身愁鵲鴟。
    風(fēng)塵誰許識,絳旋詎能羈。擬問蘭臺令,奚稱白雉詩。
    14.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四
    《青龍橋西》
    [清朝]弘歷
    玉泉山北石橋西,貪看風(fēng)光遲馬蹄。蘭坂生香朝露潤,柏巖蔚秀宿云低。
    遙看古剎紅墻隱,近喜新秧綠毯齊。稍得繁憂消雨后,觸懷藻思一吟題。
    15.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五
    《泗水源》
    [清朝]弘歷
    括地志泗源,在兗州陪尾。稽古有宿志,而況親臨是。
    潨潨翻趵突,不知凡有幾。云以四得名,舉其大者耳。
    導(dǎo)淮自桐柏,東會入于海?;匆炎尯淤猓粢酀\矣。
    均非禹貢故,今古異如此。安得奏底績,吾民免墊圮。
    16.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六
    《百花行》
    [清朝]弘歷
    東風(fēng)吹入百花心,百花芳意秾不禁。委紅暈紫殊態(tài)度,笑靨明眸無淺深。
    已醺錦蝶垂弱翅,更溜幽禽送好音。綺樓舞袖招瓊瓣,金谷華筵頹玉岑。
    昨朝枝上猶增色,今日叢前漸張陰。此際東風(fēng)還似舊,可憐百花難宿留。
    百花不惜為風(fēng)摧,卻悔當(dāng)日因風(fēng)開。
    17.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七
    《江南意》
    [清朝]弘歷
    毛嬙白臺及西子,不必謀面人知美。吳越山川罨畫中,傳聞爭羨亦如此。
    吟詩好景說江南,前此何曾一稅驂。觀風(fēng)問俗式舊典,湖光嵐色資新探。
    朝來小雪千林綴,梅信依稀速郵置。鄧尉孤山似此無,迎人蹕路江南意。
    18.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八
    《擬蘇軾偃松法并志以詩即用題蘇畫韻》
    [清朝]弘歷
    偃松寫自元祐載,春秋八百滄桑改。模松意乃思其人,松則傳焉人亦在。
    似乎否乎我不知,興來還疊瀛仙詩。底須婁舉黃與倪,試聽古籟千年吹。
    19.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九
    《題了髻山碧霞觀》
    [清朝]弘歷
    四面山圍畫屏障,中天路豁界玻瓈。靈峰光幻同金馬,神澤依稀擬玉雞。
    夢雨初晴嵐翠濕,小春猶煖櫛銀低。平生懶問長生術(shù),羽客休誇躡景梯。
    20.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二十
    《登澄海樓望海之作》
    [清朝]弘歷
    轣轆金軒展祀旋,偶臨杰閣眺奫潫。漫言此后難為水,試望當(dāng)前不辨天。
    秦帝關(guān)存終失鹿,漢皇舟阻未成仙。擬徵坎部留吟句,只恐雕龍讓廣川。
    21.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一
    《八月二十三日皇考三周忌辰感成長句》
    [清朝]弘歷
    逝水馳駒歲月遷,音容莫睹竟三年。劬勞忍誦蓼莪什,繼序時慚訪落篇。
    惻惻沾裳寒露曉,凄凄對景暮秋天。湖在望龍髯杳,仰首高旻淚涌泉。
    22.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二
    《八月二十三日恭遇皇考忌辰感成六韻》
    [清朝]弘歷
    憶昔承歡際,晨昏不暫離。誰知風(fēng)木恨,暗覺歲華移。
    顧復(fù)懷終古,暌違忽已期。圣容常在望,色養(yǎng)永無期。
    涼露如添淚,寒云祗益悲。西園回首處,痛劇去年時。
    23.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三
    《王翚千巖萬壑圖即用其韻》
    [清朝]弘歷
    日照層峰罨翠煙,精神入在搆圖前。
    空林阿閣風(fēng)幡靜,便是四禪天上天。
    24.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四
    《八月二十三日皇考忌辰作》
    [清朝]弘歷
    二紀(jì)倏成昔,一悲直至今。北來秋序每,南望白云深。
    善繼曾何有,時思益弗禁。從頭讀遺詔,敢不勵初心。
    25.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五
    《八月十七日密云縣行宮再疊前韻》
    [清朝]弘歷
    樓云璧月斗清妍,別館皋涂依舊娟。照徹大千華藏海,近來尺五塞垣天。
    善推和仲能留節(jié),惜景纖阿似閏圓。遮莫金吾行漏下,中秋兩度且停眠。
    26.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六
    《題鄒一桂百花卷》
    [清朝]弘歷
    東風(fēng)駘蕩珠斗旋,女夷早識當(dāng)司權(quán)。探春為使冒曉寒,垂垂雪節(jié)報韶年。
    東郊迎春春可憐,赭黃袍笏映日暄。是時紅梅方燦然,暗香疏影笑逋仙。
    曉妝學(xué)杏斗芳鮮,九嶷萼綠環(huán)佩珊。不許舞蝶知因緣,湘妃波上猶躚躚。
    云儀霧從衣袂聯(lián),九龍為御不須鞭。一品九命瑞香團,味輸龍沉與麝蘭。
    萬粒齊綻雪點殘,詩人漫誇紫毬般。寶珠山茶出祗園,楊妃焦萼空喧傳。
    滋蘭九畹憶屈原,凌駕菉葹突蕙荃。東皇綬帶垂翩翩,管領(lǐng)嫣紅姹紫天。
    南陽諸葛臥龍蟠,只今遺種猶田田。玉李含桃相樛連,繁英碎瓣春星攢。
    色香不辨孰媸妍,百花領(lǐng)袖文杏專。上林仙子名姓宣,亦有行人斷魂牽。
    清明時節(jié)村舍邊,雙雙金雀何飛翾。宛同社燕珠簾穿,紫棉垂絲笑靨嫣。
    欲綰青陽片刻延,荊花解令昆仲歡。不須更詠棣華篇,光風(fēng)轉(zhuǎn)處蕙叢芊。
    態(tài)比吳蘭差娟嬛,野薇含笑美且鬈。苧蘿村里浣紗人,蝴蝶慣抱花心眠。
    紫羅花鳳低枝駢,海棠貼梗種尤難。元都觀里春將闌,桃花人面啼闌干。
    雪梨映月小院偏,木筆點詠芳園閒。昭容紫袖俄雙搴,流蘇萬結(jié)壓井欄。
    蕃薇金朵垂籬垣,如來迦葉曾示禪。何來于菟繞戒壇,比邱伏后都忘筌。
    誰將荷包名牡丹,滿貯春和露未乾。輕鯈出水波濺濺,弱干掩映梳煙鬟。
    銀絲萬縷疑珠貫,瑤葩真是抵金錢。浴蠶初罷豆花繁,不與桃李爭春官。
    繞蹊棠棣常偏反,滿囊金粟勝霜秈。雙成上元紛騎鸞,石家步障金谷筵。
    紫絲十里圍芳阡,沃丹九轉(zhuǎn)駐朱顏。虞姬杜鵑愁滿川,蕊珠宮里綵毬懸。
    蘭膏微暈胭脂殷,名傳西府堪吟攀。長春四季開斕斑,直將春秋紀(jì)八千。
    叢叢石竹疑湘斑,洛陽魏紫尤稱尊。瓊田瑤圃樊杜班,沉香樂游應(yīng)并刪。
    身傍小玉欺素蠻,木香郁李枝連蜷。玉堂佳客揮吟箋,繽紛翠羽來空山。
    亞盆梔子麗且嫻,但聞薝卜馀香捐。忘憂愛北堂萱,豆籬花滿涼蛩喧。
    金銀引蔓飄溫黁,蜀姬濯錦錦浪翻。石榴爭似葵心丹,南中金絲五出圓。
    盈盈黃苞襯綠盤,千葉翠桃欹晚煙。連昌宮墻那能關(guān),還疑洞口尋劉阮。
    玫瑰宜上美人鈿,纏枝千結(jié)芳菲魂。佛國嘉種稱旃檀,離垢頓悟倒剎竿。
    渭川遙接武陵源,觀音幻柳何曾觀。石菊凌霄剪碎紈,或綻砌旁施松顛。
    海桐濛濛清露漙,淥波初日舒芳蓮。亭亭翠蓋凌風(fēng)軒,虙妃羅襪步銀灣。
    郎名紫薇侍金鑾,晚香未入嵇含編。岸蓮紫鶴凈粉鉛,玉階岸幘雞人冠。
    露晨報曙瑣窗前,清江紅醉雁初還。牽牛七夕鵲橋填,秋葵鳳仙簇蘚磚。
    美人綠鬢映貂蟬,聞雷悟處同風(fēng)幡。馬蘭珠蘭爭笑嘕,茉莉吐馥髻云。
    27.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七
    《昔昔鹽二十首其十五暗牖懸蛛網(wǎng)》
    [清朝]弘歷
    未讀東山詠,蟏蛸宛戶前。憐他絲百結(jié),似我念空懸。
    映日纏綿影,因風(fēng)左右牽。瑤窗勝錦瑟,馀得幾條弦。
    28.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八
    《碧云寺》
    [清朝]弘歷
    不關(guān)禮佛不參僧,為愛秋來嵐翠凝。
    坐我虛軒縱遙目,碧天如洗正空澄。
    29.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十九
    《故協(xié)辦大學(xué)士一等武毅謀勇公兆惠》
    [清朝]弘歷
    西師歷五年,準(zhǔn)回兩進(jìn)詩。兩討凡兩阻,兆惠皆經(jīng)了。
    而皆安然出,蕆功荷大造。設(shè)非忠誠篤,加以勇略昭。
    焉能合眾志,成城錫箔保。耆定贊絲綸,章服元勛表。
    長予才三年,何不同予老。
    30.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二十
    《石湖懷范成大》
    [清朝]弘歷
    參政筑園處,峰奇渚凈間??菇鸫鏆夤?jié),匡宋豈高閒。
    飛白淳熙代,留青茶磨山。馀情寄翰墨,展讀即開顏。
    31.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二十一
    《自紹興一日渡江至圣因寺行宮》
    [清朝]弘歷
    朝辭馀暨暮錢塘,片刻長江穩(wěn)渡航。未免情殷戀西子,不殊風(fēng)便送滕王。
    快晴乍覺烘山翠,弦月遙疑釣水光。十畝行宮游不足,憩閒命筆玉蘭堂。
    32.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二十二
    《御花園花朝》
    [清朝]弘歷
    堆秀山前景物芳,更逢晴日靄煙光。負(fù)冰錦鬣游文沼,試暖文禽繞畫堂。
    綵燕繽紛先社日,青幡搖曳引韶陽。莫嫌花事遲追賞,通閏應(yīng)知春倍長。
    33.清朝乾隆皇帝詩詞集 篇二十三
    《賜江蘇巡撫陳弘謀之任》
    [清朝]弘歷
    東南繁劇地,撫治寄賢良。為我蘇徐海,宜民簡召王。
    允惟力溝洫,方可課耕桑。實政斯應(yīng)樹,虛名尚謹(jǐn)防。
    一心要于敬,五字示其綱。勖爾推行善,芳同桂嶺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