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篇

字號:

教學設計是根據(jù)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學對象的特點,將教學諸要素有序安排,確定合適的教學方案的設想和計劃。一般包括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方法、教學步驟與時間分配等環(huán)節(jié)。以下是整理的《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篇》相關資料,希望幫助到您。
    1.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一
    《和時間賽跑》:
    設計理念
    《和時間賽跑》是一篇清新、淡雅而又略帶淡淡優(yōu)傷痕跡的散文。在這一教學設計中,力求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通過自讀自悟來完成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生字,以及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養(yǎng)成珍惜時間的習慣。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等句子的意思。
    教學準備
    詞卡、磁帶、課件。
    教學過程
    一、錄音導入,激發(fā)興趣
    1、CAI播放配樂朗誦《匆匆》片斷(第三節(jié))。
    2、談話導入。
    同學們,每當我們聆聽《匆匆》這一名篇時,總會油然而生對時光流逝的感慨。是啊,時光一去不復返!說說看,你每天是怎樣安排時間的?你是否想過珍惜有限的時間呢?你是怎樣珍惜的?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看到這個課文標題,你想到了什么?(學生自由發(fā)言)
    2、自由讀課文。
    (1)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聯(lián)系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自學。
    (2)教師指導學生把課文讀通、讀順、讀正確。
    3、教師利用詞卡、CAI課件檢查學生的自學情況。
    4、指導學生當堂正確書寫生字。
    5、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理清課文的脈絡。
    6、想想課文講了哪些事?作者通過和時間賽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牽引中心句:假若你一直和時間賽跑,你就可以成功。)
    7、聽錄音,聯(lián)系實際說說你讀了這篇課文的初步感受。
    三、學習1—5小節(jié)
    1、默讀1—5小節(jié),說說這部分講了幾層意思。
    2、指名讀一、二兩節(jié)。
    (1)這部分主要講了什么事?
    (2)這部分的生字新詞比較多,請大家小組合作解決,如果仍有困難,請?zhí)峤蝗嘤懻摗?BR>    (3)你想用什么方法學習這一部分?(引導學生采用“讀—悟”法來自讀自悟。)
    (4)指導學生用“持續(xù)”“與其……不如……”造句。
    (5)從一、二節(jié)中找一個詞來概括這部分的感情基調(diào)。(憂傷)
    (6)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引導學生學會客觀評價他人的朗讀。
    3、齊讀一、二兩節(jié)。
    4、默讀三、四兩節(jié)。
    (1)畫出你難理解的句子。(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
    (2)先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然后在小組交流、討論。
    (3)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文中的爸爸是怎樣解釋的?
    (4)文中的小作者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
    (5)有感情地朗讀這句話。
    (6)讀了這句話,你有什么感受?平時生活中,你有過這種感受嗎?
    (7)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三、四兩節(jié)。
    5、自讀第五節(jié)。
    (1)說說“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光陰似箭,日月如梭”等諺語的意思。
    (2)你在平時課外閱讀中還收集了哪些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成語?全班交流。
    (3)“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滋味”,這是一種怎么樣的滋味?(對時光流逝的感傷)
    6、說說看,你平時是怎樣珍惜時間的?今后,你準備怎樣珍惜時間?
    四、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積累課文中的優(yōu)美詞語和精彩句段。
    3、收集有關珍惜時間的名言、諺語、故事等。
    2.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二
    《吹泡泡》:
    第1課時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理解新詞。
    2、了解課文內(nèi)容,感受吹泡泡給我們生活帶來的歡樂。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作家冰心寫自己小時候和小伙伴們吹肥皂泡泡的童年趣事。表達了冰心對自己童年時代快樂生活的留戀之情。要重點引導學生體會作者是怎樣寫吹泡泡的,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仔細觀察事物,把吹泡泡的過程寫清楚的。
    教學方法:圖文結(jié)合法
    教學過程
    一、出示插圖,導入新課。
    觀察畫面,圖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他們的心情怎么樣?你是怎么看出來的?
    二、朗讀課文,理解內(nèi)容。
    1、自由讀課文。
    說說自己喜歡吹泡泡嗎?為什么喜歡吹?
    2、分自然段讀,并說出每個自然段的主要內(nèi)容。
    3、組織討論。
    ⑴朗讀自己喜歡的句子。
    ⑵說說為什么喜歡?
    ⑶把自己的體會讀出來。
    ⑷理解句子。
    三、學習生字:
    1.認讀生字詞:齊讀生字、詞卡片。
    2.強調(diào)易錯字:
    四、布置作業(yè):
    有感情地朗讀全文。
    第2課時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冰心奶奶是怎樣把吹泡泡的過程寫具體、寫清楚的。
    2、背誦第四、五自然段。
    教學方法:圖文結(jié)合法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檢查復習生字詞。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自由讀第三自然段,邊讀邊思考,看看作者小時候是怎樣玩吹泡泡的,在書中圈圈畫畫,做上記號。
    2、學習“吹泡泡”的語句,理解詞語意思,體會作者用詞正確。
    ①出示吹泡泡的句子后,談談哪個動詞用得好?為什么用得好?練讀句子,體會用詞的準確。
    ②通過填空練習理解:“慢慢地”吹、“輕輕地”一提、“慢悠悠地”在空中飄游、“輕輕地”扇,用詞準確。
    ③感情朗讀吹泡泡的句子。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自由讀第四自然段,自主學習:你喜歡的哪種泡泡,為什么喜歡?
    2、學生匯報交流。
    3、指導朗讀。
    四、學習后一個自然段。
    自由讀文,思考:冰心奶奶小時候為什么愛玩吹泡泡的游戲?
    五、練習背誦4、5自然段
    3.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三
    《回鄉(xiāng)偶書》:
    教學目標
    1、認識2個生字,會寫3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中的真情實感。
    3、懂得熱愛家鄉(xiāng)。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詩人熱愛家鄉(xiāng)的真情實感。
    教學準備:教學課件、實物投影
    教學時間:1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已經(jīng)學了很多古詩,誰愿意把自己喜歡的古詩背給大家聽?(指名背)
    2、揭示課題:《回鄉(xiāng)偶書》
    二、初讀感知
    1、范讀《回鄉(xiāng)偶書》
    2、學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有困難找同學或老師幫忙。
    3、認讀生字:客何
    說說你是怎么記住它們的?并用它們組詞。
    4、說說你在預習中知道了什么?
    5、質(zhì)疑并適時解疑。
    6、看圖說說《回鄉(xiāng)偶書》這首詩的大意。
    7、我會說:
    賀知章小時侯離開自己的家鄉(xiāng),直到老了才回來。在鄉(xiāng)間小路上碰上了一群孩子,孩子們地問:“_____________?!?BR>    三、朗讀感悟
    1、創(chuàng)設情境:如果你就是賀知章,離開家鄉(xiāng)幾十年之后,回到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回到了自己的爸爸、媽媽身邊,你的心情會怎樣?
    2、指導感情朗讀(師范讀、指名讀、生自讀、小組讀、展示讀)
    (第一句:語速稍慢,讀出詩人離鄉(xiāng)之久。第二句:“無改”讀得昂揚一些,“衰”讀得起伏一些,讀出詩人對家鄉(xiāng)的思念、熱愛之情。第三、四句:語速稍快,讀出兒童的天真活潑、驚奇。)
    3、背誦這首古詩,看誰先背下來。
    四、實踐活動
    1、借助課文插圖和詩句進行想象,小組合作表演《回鄉(xiāng)偶書》。
    2、師生評價表演情況
    五、指導寫字:音客何
    先觀察字的特點,再描紅、臨寫,后評一評。
    六、拓展活動
    課外閱讀古詩,開古詩朗誦會。
    4.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四
    《雨后》: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誦課文,背誦課文。
    2、正確認讀16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海、洋、樣、妹、兩、粗、提”。
    3、感受雨后兄妹倆嬉戲的快樂情境,體會哥哥對妹妹的關愛之情。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導入:
    同學們,你們喜歡下雨嗎?下完雨你喜歡做什么?。课覀儊砜纯磩e的小朋友在雨后做什么吧。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自讀課文,不認識的字請同桌幫忙。
    2、指名讀。
    3、出示生字,在課文中找出來大聲讀一讀。
    4、小組內(nèi)學習生字。
    5、老師檢查。
    6、全班交流擴充詞語。
    三、理解課文
    1、自己朗讀課文,遇到問題做記號。
    2、讀課文,自己讀明白了哪些?
    3、小組交流讀懂的地方。
    4、指名說。
    5、感情朗讀。
    四、拓展延伸
    雨給你帶來過開心嗎?把你開心說一說。
    第二課時
    一、復習生字。
    卡片出示生字,開火車檢查。
    二、學習寫字
    1、出示要會寫的字,指名讀。
    2、小組內(nèi)識記生字。
    3、全班匯報。
    4、給生字組詞。
    5、觀察田字格里字的位置,想想怎么寫好看。
    6、描紅,試寫。
    7、小組內(nèi)互評,誰寫得好,好在哪兒。
    5.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五
    《登山》:
    教學要求:
    思想品德要求:了解列寧兩次走險路的經(jīng),感受到列寧不讓害怕壓倒自己,每時每刻,鍛煉自己意志的精神,激發(fā)學生從小不怕困難,自覺鍛煉自己的意志。
    知識要求:學習生字、新詞;了解本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抓住人物言行、神態(tài)體會人物品質(zhì)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
    能力要求:通過理解語言文字體會小路的險;正確認識自覺鍛煉意志和注意安全之間的關系;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重點難點:正確理解課文后列寧講的一段話;通過描寫人物的言行、神態(tài)、的詞句體會人物的品質(zhì)。
    教具準備:常規(guī)、掛圖
    教學時間: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學習過的課文中有不少是寫列寧的故事的,還記得有哪些嗎?
    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題目是《登山》,大家一定很想知道課文講的是一件什么事。
    二、默讀課文,了解內(nèi)容
    1、邊默讀邊注意帶拼音的生字。注意讀準字音。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詞句,查字典。
    3、標出文章有幾個自然段。
    三、檢查自學情況
    理解詞語:沙皇、深淵、巍峨、頭昏目眩、毅然決然
    四、細讀課文,理清結(jié)構
    1、課文寫了列寧幾次走小路?
    2、每次走小路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各是怎樣的?
    3、老師歸納:第是因為要看日出,出發(fā)晚了點走小路比較近,列寧走時很害怕,但是走過去了,也看到了日出的美景;第二次走小路是為了鍛煉意志,列寧毅然決然的先走了過去。
    五、自己學習課文
    1、自己讀列寧第走小路的部分,把突出小路窄和險的詞語和句子畫下來。討論從哪看出小路窄和險?
    2、學生自由發(fā)言。老師適當點撥關鍵詞。
    3、讀列寧第二次走險路的部分,共同討論下面的問題。
    回來時可以不走險路了,列寧為什么還要走?
    這次列寧走險路的表現(xiàn)得怎么樣?
    列寧后說的一段話是什么意思?
    4、自由發(fā)言
    老師打出投影分析
    5、讀了十八自然段你感受到了什么?
    6、總結(jié)全文,討論問題:
    課文贊揚了列寧什么品質(zhì)?從哪些方面突出他的品質(zhì)的?你學習課文有什么收獲?
    6.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六
    《詠柳》:
    教學目標:
    1、通過學習,讓學生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從而激發(fā)其愛護樹木,保護自然,熱愛生活的思想。
    2、學會生詞,理解字詞,讀懂古詩
    3、有感情地朗讀,背誦古詩,感受古詩的意韻
    4、掌握學古詩的方法
    教學重點:
    理解并說說詩句的意思
    教學準備:
    燈片,與詩歌相協(xié)調(diào)的音樂帶一盒
    教學過程:
    一、習舊引新,激發(fā)興趣。
    #小學三年級# #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10篇#:現(xiàn)在是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歷代詩人留下了許多贊美春天的詩篇,誰能背給大家聽?
    同學們,背得很好,今天我們再來學一首《詠柳》(板書)
    二、解題知人,感受美
    出示燈片,觀察圖畫,說說畫了什么?
    解題:詩人賀知章也和同學們一樣喜愛春天的柳樹,他用詩歌贊美了柳樹(介紹作者)
    三、逐句解釋,理解美
    1、范讀全詩
    2、學生試讀,邊讀邊思考,提出不懂的地方
    3、師生釋詞
    4、析句
    第一、二句作者用了什么方法?分別表現(xiàn)了整棵樹與樹枝的什么特點?詩人看到這么細嫩的柳葉,是怎么想的?把“三月春風”比作什么?
    5、請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賞境誦讀,抒發(fā)美。
    1、教師誦讀,配上音樂。
    2、師啟發(fā):在詩人筆下,柳樹是多么美妙,請同學們帶著喜愛柳樹,熱愛春天的感情去朗讀古讀,在讀中體會美。
    五、小結(jié)學法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古詩試背
    (2)選擇學校中一種植物試作詩一首
    7.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七
    《絕句》:
    一、學習目標
    1、利用注釋,展開想象,理解詩句,讀懂古詩。
    2、在具體語言環(huán)境中,初步了解古詩對仗工整的特點,想象詩人所描繪景象,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3、背誦,默寫古詩。
    二、教學重點
    理解詩句,通過詩中所描繪的景色感受詩人的心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絕句》這首詩所描繪的景色,并在頭腦中展現(xiàn)詩句所描繪的情景,體會詩的意境。
    四、課前準備:
    同學們,讓我們共同步入“與古人同行?!边€是老樣子,進行“背誦古詩擂臺賽”。
    一、揭示課題。
    1、設境激趣
    2、板書課題
    3、背景簡介
    課前,劉老師布置同學們查閱與這首詩有關的資料,或有關杜甫大詩人的資料,誰找到了,愿意把他找到的告訴大家嗎?
    師小結(jié):他一生在窮困和戰(zhàn)亂中度過的,但這一首詩卻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況下寫的,那時,一場戰(zhàn)亂剛過,老百姓終于能過上安定的生活,(師簡介“安史之亂”)杜甫寫的這首詩就是反映當時太平環(huán)境下的情景。
    二、初讀古詩,點明學法。
    1、點明學法
    師:平時我們學一首古詩,大體分幾步?(師生齊說五步驟。)
    [第一步、讀準字音。第二步、感受意境。第三步、理解古詩。第四步、讀出感情。第五步、背誦默寫。]今天,我們就按這五步驟來學習《絕句》。
    2、讀通古詩
    (自由朗讀這首詩-同桌互讀互評-指名讀-評議。)
    3、小組交流合作
    三、理解古詩,交流匯報。
    四、感受意境。
    1、選擇方式,感受詩意
    師:剛才我們已經(jīng)理解了這首詩的意思,那么,在你的腦中,是一幅怎樣的畫呢?請同學們自由想象,可以用自己的話描繪出來,也可以閉上眼睛想象,擅長畫畫的同學也可以畫畫,還有什么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
    2、展示學生作品、小結(jié)
    詩人不是畫家,但勝過畫家,僅僅用了二十八個字,就描繪出了一幅有動有靜,有聲有色,美麗多彩的春景圖。
    3、朗讀古詩
    學生用朗讀的方式來表現(xiàn)這首詩。
    4、描述意境
    學生用描述的方式來感受詩境。(學生說)
    五、讀出感情。
    1、自由朗讀
    師:多美的一幅畫面??!能通過你的朗讀把這些美表現(xiàn)出來嗎?
    (先自己讀一讀——讀給小伙伴們聽——指名讀)
    2、錄音范讀
    3、感情朗讀
    師:是啊!船從萬里之遙的東吳而來,動蕩之后,這條江的交通暢通無阻了,詩人可以乘舟返回故鄉(xiāng)與親人團聚,這又怎能不叫詩人喜上心頭呢?再讀這首詩,把詩人的這種心情讀出來。(指名讀)
    六、背誦、識字、默寫。
    1、指導背誦
    師:這么美的詩,不背下來多可惜啊?。▽W生自由讀,再同桌互背)
    (指名背、齊背)
    2、識字
    師:懂得背誦還不夠,還要把它默寫下來。在默寫之前,我們先來識記詩中的三個生字,同學們先自己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三個生字的?
    3、默寫古詩
    七、總結(jié)
    8.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八
    《新年的禮物》: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
    2.積累相應的詞語。
    3.默讀課文,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
    4.體會小學生努力學習、積極進取、奮發(fā)向上的愿望和感情。
    5.學習復述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我們已經(jīng)預習了第7課《新年的禮物》?,F(xiàn)在我們來認識課文里的幾個生字,并且理解一些詞語的意思。
    1.學習生字:皺,注意左右結(jié)構;督、墨、謄,注意上下結(jié)構。
    2.理解詞語:不興、皺巴巴、督促、悶聲不響、清秀、臨近、分明。
    二、學習課文。
    1.默讀課文。
    邊讀邊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討論回答。
    葦葦送給老師的新年禮物是什么,她為什么要送這樣的禮物?
    課文中“新年到了,葦葦分明也長高了”這句話,有什么含義?
    三、復述課文。
    1.朗讀課文,進一步理解和記憶課文內(nèi)容。
    2.學習復述課文。
    指導復述方法,要求學生先學著自己復述,再同桌或小組互相復述,然后在班上交流。
    四、課上練習。
    1.“詞句活動室”的“組詞”。
    2.“詞句活動室”的“聽寫”。
    五、課后練習。
    1.“語言直播廳”的聽說實踐活動。
    2.在復述好課文的基礎上,收集校園里發(fā)生的感人故事,說給大家聽。
    9.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九
    《家是什么》:
    教學目標:
    1、認識生字7個;積累詞句若干。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展開合理想象,復述第二個故事。
    3、理解“沒有親情的人和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這句話的意思。
    4、初步懂得有了親情、有了愛,才有了真正的家。
    教學重點:
    展開合理想象,復述課文第二個故事。
    教學難點:
    理解“沒有親情的人和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這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引出課題。
    1、(板書:家)你喜歡你的家嗎?能不能簡單地向我們介紹一下你的家?
    2、那么你認為家是什么呢?(板書:是什么)
    根據(jù)學生交流板書詞語。
    3、你們都說出了自己對家的理解,那么家到底是什么?讓我們來學習課文。(補全課題)
    4、齊讀課題。
    二、小組自學,讀通課文。
    1、出示小組自學要求:
    (1)讀讀生字新詞,注意讀準字音。
    (2)用學過的方法說說詞語的意思。
    (3)選擇喜歡的方式讀通課文。
    2、交流反饋。
    (1)開火車讀詞,齊讀詞語。
    (2)還有哪個詞語的意思不明白?(全班不能解決的板書)
    (3)指名分節(jié)讀課文,評議。
    三、學習課文,理解句子。
    1、課文中說家是什么呢?默讀課文后請你用課文中的一句話來回答。
    2、出示句子:在這個世界上,家是一個充滿親情的地方,它有時在竹籬茅舍,有時在高堂華屋,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
    自讀、指名讀,齊讀。
    3、小組交流:讀了這句話,你能不能聯(lián)系前面的課文內(nèi)容,說說你理解了什么?還有什么不理解的?
    4、指名交流,隨機出示有關內(nèi)容。
    (1)(估計問題:既然說是“無家可歸”,為什么還說家“有時也在無家可歸的人群中”?)
    出示第四節(jié),自由讀,女生讀。
    同時理解:“輾轉(zhuǎn)數(shù)地”:可從“車字旁”入手。
    “悲喜交集”:“悲”的是什么?“喜”的是什么?
    復述:展開想象,把婦女倆見面時的情景說得具體一些。
    (2)由“高堂華屋”聯(lián)系到富翁的例子。
    出示第一節(jié),自由讀,男生讀。
    為什么富翁說那是他的房子而不是家?
    (想象:在富翁的別墅里可能發(fā)生了什么?或從第二節(jié)里找找答案。隨機出示第二節(jié),指名讀。)
    (3)對呀,難怪作者要說——
    (出示:沒有親情的人和被愛遺忘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
    齊讀這句話。
    5、師生合作讀、指名大組讀第五節(jié)。
    四、創(chuàng)作小詩,深化情感。
    1、現(xiàn)在,你覺得家是什么呢?請大家在小組內(nèi)合作完成小詩《家是什么》。
    2、指名小組交流。
    根據(jù)學生交流板書詞語。
    五、布置作業(yè)。
    1、摘抄課文中你喜歡的詞語和句子。
    2、把小組創(chuàng)作的小詩寫下來。
    10.小學三年級下冊語文教學設計 篇十
    《初春》: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字和1個多音字,會寫8個字。參照“我的詞語庫”自主積累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激發(fā)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教學重點:
    識字、寫字,朗讀詩歌。
    教學難點:
    讀懂詩歌,聯(lián)系生活暢想、感受美景。
    教學準備:
    老師準備輕音樂、組織學生戶外觀察春天
    學生準備搜集有關春天的古詩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談話激趣:
    小朋友,剛才我們一起到外面觀察了春天,你發(fā)現(xiàn)了大自然的哪些變化?
    小組討論,然后指名說話,全班交流。
    2、板書課題:初春
    學生齊讀課題。
    二、指導自學:
    1、初讀詩歌,自學,出示自學要求:
    ①請試著讀讀詩歌。標出不認識的字。
    ②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識字。
    2、小組內(nèi)合作識字。
    三、檢查自學情況,解決困難,隨機鞏固識字:
    1、出示本課要認識的6個字,指名認讀。
    2“開火車”游戲,鞏固識字。
    3、將生字放進課文,指名分節(jié)朗讀課文,互評。
    4、老師讀課文,學生評價。
    四、學習寫字。
    1、出示要寫的8個字:
    癢、拱、拋、貼、優(yōu)、蛙、晃、袖
    2、認讀會寫字。
    3、請仔細觀察它們。你有什么好的寫字建議嗎?
    4、老師示范寫“拋”字,注意結(jié)構。
    5、請你從中選擇你喜歡的3個字,在田字格中寫兩個。
    6、同桌之間互相評一下你剛才寫的字。
    五、小結(jié):
    今天這節(jié)課你有哪些收獲?想給自己留什么作業(yè)呢?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
    1、認讀本課部分生字或詞語。
    2、交流課前收集的有關春天的古詩。
    二、朗讀感悟詩歌,積累詞語。
    1、自學。出示自學要求:
    請你輕輕地讀課文
    想想你讀懂了什么?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
    2、檢查自學情況,指名回答。
    3、引導感悟。
    (出示小黑板)讀下面的句子,體會帶點詞的意思:
    ①泥土里拱出兩片新葉,說是淺綠,更似鵝黃……
    ②春天的風箏馱著一片陽光,春天的腳步總是那么匆忙。
    4、你覺得課文中還有哪些詞用得好?好在哪兒?你能有感情的讀一讀嗎?
    5、把你喜歡的好詞語收進詞語庫。
    三、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小組互讀互聽。
    2、小組推薦配樂朗讀(播放輕音樂)。
    3、學生互評。
    4、老師評價,鼓勵背誦。
    5、小結(jié)。
    四、總結(jié):
    這節(jié)課你快樂嗎?回去以后畫一畫美麗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