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是高一語文考試中重要的知識點,也是高一語文考試中的必考考點之一。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一
博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參
古義:驗,檢查。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參加,參考。
疾
古義:強。例:聲非加疾也(這里指聲音宏大);疾風知勁草。
今義:疾病,快。
假
古義:憑借,借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
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用心
古義:思想意識活動。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
2.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二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女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為見女”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3.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三
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è,高興。
2.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8.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
4.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四
詞類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詞作狀語)
2.舞幽壑之潛蛟(舞:動詞使動)
3.泣孤舟之嫠婦(泣:動詞使動)
4.正襟危坐(正:形容詞使動)
5.烏鵲南飛(南:名詞作狀語)
6.西望夏口(西:名詞作狀語)
7.下江陵(下:名詞作動詞)
8.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詞作動詞)
9.侶魚蝦而友糜鹿(侶,友:名詞意動)
5.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五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②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遠:險遠的地方。
2.形容詞作動詞
①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3.形容詞的使動
①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知?;璋担菏箘?,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6.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六
距關,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內(nèi)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
置之坐上。(“坐”通“座”)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
1.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一
博學
古義:廣博地學習,廣泛地學習。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知識、學識的淵博。
參
古義:驗,檢查。例: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今義:參加,參考。
疾
古義:強。例:聲非加疾也(這里指聲音宏大);疾風知勁草。
今義:疾病,快。
假
古義:憑借,借助。例:假輿馬者。
今義:與“真”相對。
金
古義:金屬制的刀劍。例:金就礪則利。
今義:金子。
爪牙
古義:爪子和牙齒。例:蚓無爪牙之利。
今義:壞人的黨羽、幫兇。
用心
古義:思想意識活動。例如:用心一也。
今義:讀書用功或?qū)δ呈驴蟿幽X筋。
2.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二
特殊句式
①倒置句
(1)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定語后置句,正常語序“送留在漢者匈奴使”。
(2)為降虜于蠻夷。狀語后置句,正常語序“于蠻夷為降虜”。
(3)何以女為見。賓語前置句和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為見女”
(4)子卿尚復誰為乎。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子卿尚復為誰乎”。
(5)何以復加。介賓倒置句,正常語序“以何復加”。
(6)募士、斥候百余人俱。賓語前置句,正常語序“募百余人士、斥候俱”
②判斷句
(1)緱王者,昆邪王姊子也。
(2)非漢所望也。
(3)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③被動句
(1)見犯乃死,重負國
(2)大臣亡罪夷滅者數(shù)十家
(3)皆為陛下所成就
(4)緱王等皆死,虞常生得
3.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三
通假字
1.秦王必說見臣說,通“悅”,yuè,高興。
2.日以盡矣以,通“已”,已經(jīng)。
3.今日往而不反者反,通“返”。
4.燕王誠振怖大王之威
5.荊軻奉樊於期頭函奉,通“捧”,捧著。
6.圖窮而匕首見見,通“現(xiàn)”,出現(xiàn)。
7.秦王還柱而走還,通“環(huán)”,繞。
8.卒起不意卒惶急無以擊軻卒,通“猝”,倉促,突然。
4.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四
詞類活用
1.羽化而登仙(羽:名詞作狀語)
2.舞幽壑之潛蛟(舞:動詞使動)
3.泣孤舟之嫠婦(泣:動詞使動)
4.正襟危坐(正:形容詞使動)
5.烏鵲南飛(南:名詞作狀語)
6.西望夏口(西:名詞作狀語)
7.下江陵(下:名詞作動詞)
8.漁樵于江渚之上(漁樵:名詞作動詞)
9.侶魚蝦而友糜鹿(侶,友:名詞意動)
5.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五
1.形容詞作名詞
①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深:形容詞用作名詞,深度。
②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常在于險遠。險遠:險遠的地方。
2.形容詞作動詞
①好游者亦不能窮也。窮:形容詞活用為動詞。窮盡,走到盡頭。
②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詞用作動詞,照明。
3.形容詞的使動
①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何可勝道也哉。謬:弄錯,使……錯。
②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知?;璋担菏箘?,使人感到模糊迷惑。
6.高一上冊語文文言文知識點復習 篇六
距關,毋內(nèi)諸侯(“距”通“拒”,內(nèi)通納)
張良出,要項伯(“要”通“邀”)
愿伯俱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
旦日不可不蚤來謝項王(“蚤”通“早”)
今者有小人言,令將軍與臣有郤(“郤”通“隙”)
請以劍舞,因擊沛公于坐(“坐”通“座”)
置之坐上。(“坐”通“座”)
不者,若屬皆且為所虜(“不”通“否”,如果不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