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

字號:

化學是一門歷史悠久而又富有活力的學科,是人類用以認識和改造物質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 篇一
    需要溫度計的實驗
    1.測反應混合物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需要測出反應混合物的準確溫度,因此,應將溫度計插入混合物中間。
    ①測物質溶解度。
    ②實驗室制乙烯。
    2.測蒸氣的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多用于測量物質的沸點,由于液體在沸騰時,液體和蒸氣的溫度相同,所以只要測蒸氣的溫度。
    ①實驗室蒸餾石油。
    ②測定乙醇的沸點。
    3.測水浴溫度:這種類型的實驗,往往只要使反應物的溫度保持相對穩(wěn)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熱,溫度計則插入水浴中。
    ①溫度對反應速率影響的反應。
    ②苯的硝化反應。
    需要塞入棉花的實驗
    ①加熱KMnO4制氧氣
    ②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別是:防止KMnO4粉末進入導管;
    防止實驗中產生的泡沫涌入導管;防止氨氣與空氣對流,以縮短收集NH3的時間。
    2.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 篇二
    原電池正負極的判斷方法:
    ①依據原電池兩極的材料:
    較活潑的金屬作負極(K、Ca、Na太活潑,不能作電極);
    較不活潑金屬或可導電非金屬(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極。
    ②根據電流方向或電子流向:(外電路)的電流由正極流向負極;電子則由負極經外電路流向原電池的正極。
    ③根據內電路離子的遷移方向:陽離子流向原電池正極,陰離子流向原電池負極。
    ④根據原電池中的反應類型:
    負極:失電子,發(fā)生氧化反應,現象通常是電極本身消耗,質量減小。
    正極:得電子,發(fā)生還原反應,現象是常伴隨金屬的析出或H2的放出。
    3.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 篇三
    二氧化硅(SiO2)
    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稱為硅石,包括結晶形和無定形。石英是常見的結晶形二氧化硅,其中無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環(huán)帶狀或層狀的是瑪瑙。二氧化硅晶體為立體網狀結構,基本單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學性質被廣泛應用。(瑪瑙飾物,石英坩堝,光導纖維)
    物理:熔點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潔凈的SiO2無色透光性好
    化學:化學穩(wěn)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與其他酸反應,可以與強堿(NaOH)反應,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條件下能與堿性氧化物反應
    SiO2+4HF==SiF4↑+2H2O
    SiO2+CaO===(高溫)CaSiO3
    SiO2+2NaOH==Na2SiO3+H2O
    不能用玻璃瓶裝HF,裝堿性溶液的試劑瓶應用木塞或膠塞。
    4.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 篇四
    1、鎂在空氣中燃燒:2Mg+O2點燃2MgO
    2、鐵在氧氣中燃燒:3Fe+2O2點燃Fe3O4
    3、鋁在空氣中燃燒:4Al+3O2點燃2Al2O3
    4、氫氣在空氣中燃燒:2H2+O2點燃2H2O
    5、紅磷在空氣中燃燒:4P+5O2點燃2P2O5
    6、硫粉在空氣中燃燒:S+O2點燃SO2
    7、碳在氧氣中充分燃燒:C+O2點燃CO2
    8、碳在氧氣中不充分燃燒:2C+O2點燃2CO
    9、二氧化碳通過灼熱碳層:C+CO2高溫2CO
    10、一氧化碳在氧氣中燃燒:2CO+O2點燃2CO2
    11、二氧化碳和水反應(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試液):CO2+H2O===H2CO3
    12、生石灰溶于水:CaO+H2O===Ca(OH)2
    13、無水硫酸銅作干燥劑:CuSO4+5H2O====CuSO4?5H2O
    14、鈉在氯氣中燃燒:2Na+Cl2點燃2NaCl
    5.高一下學期化學基本知識點 篇五
    1、影響原子半徑大小的因素:
    ①電子層數:電子層數越多,原子半徑越大(最主要因素)
    ②核電荷數:核電荷數增多,吸引力增大,使原子半徑有減小的趨向(次要因素)
    ③核外電子數:電子數增多,增加了相互排斥,使原子半徑有增大的傾向
    2、元素的化合價與最外層電子數的關系:正價等于最外層電子數(氟氧元素無正價)
    負化合價數=8—最外層電子數(金屬元素無負化合價)
    3、同主族、同周期元素的結構、性質遞變規(guī)律:
    同主族:從上到下,隨電子層數的遞增,原子半徑增大,核對外層電子吸引能力減弱,失電子能力增強,還原性(金屬性)逐漸增強,其離子的氧化性減弱。
    同周期:左→右,核電荷數——→逐漸增多,最外層電子數——→逐漸增多
    原子半徑——→逐漸減小,得電子能力——→逐漸增強,失電子能力——→逐漸減弱
    氧化性——→逐漸增強,還原性——→逐漸減弱,氣態(tài)氫化物穩(wěn)定性——→逐漸增強
    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酸性——→逐漸增強,堿性——→逐漸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