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大全9篇)

字號:

    演講稿具有宣傳,鼓動,教育和欣賞等作用,它可以把演講者的觀點,主張與思想感情傳達給聽眾以及讀者,使他們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產(chǎn)生共鳴。那么你知道演講稿如何寫嗎?那么下面我就給大家講一講演講稿怎么寫才比較好,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一
    1、沆瀣一氣
    唐僖宗時,有個叫崔沆的主考官,錄取了一個叫崔瀣的考生。由于兩人都姓崔,而他們的單名“沆”和“瀣”連在一起,又恰恰是表示夜間水氣的“沆瀣”兩字,于是有人就開玩笑說他們是“沆瀣一氣”。
    沆瀣一氣:比喻彼此氣味相投。
    2、不自量力
    春秋時,弱小的息國與較大的鄭國相鄰。一次兩國發(fā)生爭執(zhí),息國國君不僅不承認自己的錯誤,反而出兵侵略鄭國,被鄭國軍隊打得大敗。當時有見識的人就認為息國不僅無理,而且還“不量力”,是走在死亡的道路上。果然,沒有多久,息國就被楚國滅亡了。
    不自量力:指不能正確估計自己的力量。
    3、樂不思蜀
    三國時,蜀主劉備死后,由昏庸無能的兒子劉禪繼位。后來蜀國滅亡,劉禪投降司馬昭后被帶到洛陽,一次,司馬昭請劉禪飲酒,席間讓人表演了一些蜀國的娛樂節(jié)目。當時跟隨劉禪投降的蜀國人看后都產(chǎn)生了亡國的傷感,唯獨劉禪嬉笑自如。后來司馬昭問他是否懷念故國劉禪卻回答說:“此間樂,不思蜀”。
    樂不思蜀:比喻樂而忘本或樂而忘返。
    4、從善如流
    春秋時,楚國攻打鄭國,晉軍元帥欒書率軍前去救援。楚軍一見晉軍,就撤回去了。欒書于是轉(zhuǎn)而攻打依附楚國的蔡國。楚國急忙派出兩個縣的兵力,前來援救。這時,晉軍上下斗志高昂,準備迎戰(zhàn)楚軍。只有知莊子、范文子、韓獻子三人勸欒書退兵,避開楚軍的鋒芒。欒書采納了他們的意見。后來晉軍趁楚軍回國之際,出兵攻克了蔡國。
    從善如流:比喻樂于接受別人的正確意見。
    5、多難興邦
    春秋時,楚靈王為了稱霸,想與諸侯會盟,派椒舉前去邀請晉平公參加。晉平公想拒絕,司馬侯勸他去。晉平公說:“晉國地勢險要,戰(zhàn)馬多,而楚國又多災多難。我們完全用不著怕它?!彼麆駮x平公把眼光放遠點,同意楚靈王的`邀請。“多難以固其國”后多作“多難興邦”。邦:國家。
    多難興邦:指多經(jīng)困難,反而可以促使上下團結奮斗,使國家強盛起來。
    6、買櫝還珠
    春秋時代,楚國有一個商人,專門賣珠寶的,有一次他到齊國去兜售珠寶,為了生意好,珠寶暢銷起見,特地用名貴的木料,造成許多小盒子,把盒子雕刻裝飾得非常精致美觀,使盒子會發(fā)出一種香味,然后把珠寶裝在盒子里面。
    有一個鄭國人,看見裝寶珠的盒子既精致又美觀,問明了價錢后,就買了一個,打開盒子,把里面的寶物拿出來,退還給珠寶商。
    7、守株待兔
    從前有個農(nóng)夫,有一天在地里干活的時候,突然看到一只兔子撞到田邊的樹樁上死了,他什么都不用做,白揀了一只兔子吃,很高興。
    從此,他就不再種田,干農(nóng)活了,天天坐到樹樁上等兔子,結果就餓死了。
    寓意:不要把偶然的幸運,當成長久的依靠。
    8、揠苗助長
    從前宋國一個農(nóng)夫擔心自己田里的禾苗長不高,就天天到田邊去看。三天過去了,禾苗沒見動靜。他想出一個辦法,就急忙奔到田里,把禾苗一棵棵拔高一些?;厝鹤诱f禾苗長高了一大截,兒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全都枯死了。
    寓意:做事做人不忍急于求成,最終適得其反!
    9、天衣無縫
    徐視其衣并無縫,翰問之,曰:‘天衣本非針線為也?!笆瘛づ鹅`怪錄·郭翰》。神話傳說,仙女的衣服沒有衣縫。比喻事物周密完善,找不出什么毛病。
    傳說古代太原人郭翰在夏夜里乘涼,見一個仙女從天上下來,她身穿白衣,美麗絕倫。她告訴他她名叫織女。郭翰仔細欣賞織女的衣裳渾然一體,竟看不出一絲線縫,好奇問織女??椗鸬溃骸疤煲卤痉轻樉€為也?!?BR>    10、解衣衣人
    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shù)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西漢·司馬遷《史記·淮陰侯列傳》。
    楚漢相爭時期,項羽手下的韓信因得不到重用就投靠劉邦。劉邦認為韓信是一個很好的人才,就把他的衣服送給韓信,還給韓信送去精美的食物、兵馬。韓信帶兵滅掉齊國。項羽派武涉去勸韓信自立為王,被韓信拒絕。
    11、一衣帶水
    我為百姓父母,豈可一衣帶水不拯之乎?《南史·陳后主紀》。
    釋義:一條衣帶那樣狹窄的水。指雖有江河湖海相隔,但距離不遠,不足以成為交往的阻礙。
    公元581年,楊堅取代北周稱帝,建立了隋朝,稱隋文帝,統(tǒng)一北方后,面對長江以南的陳朝就想統(tǒng)一全國,他經(jīng)常對手下人說:“我是老百姓的父母,難道因為像衣帶似的長江就能擋住我去拯救那里的老百姓嗎?”于是出兵渡江滅掉陳朝。
    12、不共戴天
    父之仇,弗與共戴天。《禮記·曲禮上》。
    釋義——戴:加在頭上或用頭頂著。不愿和仇敵在一個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極深。
    公元1138年,金國派使者要挾南宋皇帝遞降書順表,宋高宗、秦檜貪生怕死,準備降金。大臣胡銓寫《戊午上高宗封事》表示反對:“誓與秦檜等人不共戴天,希望斬下他的人頭懸掛城門示眾,然后誅殺金國使者。否則自己將蹈東海而死。”
    13、疑鄰盜斧
    從前有個鄉(xiāng)下人,丟了一把斧子。他以為是鄰居家的兒子偷去了,于是處處注意那人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越看越覺得那人像是盜斧的賊。后來,丟斧子的人找到了斧子,原來是前幾天他上山砍柴時,一時疏忽失落在山谷里。找到斧子后,他又碰見了鄰居的兒子,再留心看看他,怎么也不像賊了。
    疑鄰盜斧:不注重事實根據(jù),對人、對事胡亂猜疑。
    14、不可救藥
    周朝有位卿士叫凡伯。凡伯不但有詩才,而且善于治理國事。后來,他在周厲王身邊輔佐朝政??墒?,周厲王飛橫跋扈,枉法斷事。奸臣則百般謅媚討好。凡伯直言相勸,列數(shù)朝政弊端,奸臣卻在周厲王耳邊說他的壞話。
    周厲王對凡伯十分厭煩,從此,奸臣出入宮廷,不把凡伯放在眼里。凡伯十分憤慨,寫了一首詩,后來收入《詩經(jīng)》。詩中抨擊奸臣說:“作惡多端,不可救藥!”
    “不可救藥”:病重到不能用藥救活。后比喻事物壞到無法挽救的地步。
    15、乘風破浪
    古代南北朝的時候,宋國有位將軍姓宗名愨,他從小就很勇敢,也很有抱負。有一天,宗愨的叔父問他有什么志向,宗愨回答道:“愿乘長風,破萬里浪。”意思是:我一定要突破一切障礙,勇往直前,干一番事業(yè)。宗愨經(jīng)過勤學苦練,努力奮斗,終于成為一位能征善戰(zhàn)的將軍。
    后來,人們就用“乘風破浪”來形容不怕困難,奮勇前進的精神。
    16、專心致志
    從前有一個下棋能手名叫秋,他的棋藝非常高超。
    秋有兩個學生,一起跟他學習下棋,其中一個學生非常專心集中精力跟老師學習。另一個卻不這樣,他認為學下棋很容易,用不著認真。老師講解的時候,他雖然坐在那里,眼睛也好像在看著棋子可心里卻想著:“要是現(xiàn)在到野外射下一只鴻雁,美餐一頓該多好?!币驗樗偸呛紒y想心不在焉,老師的講解一點也沒聽進去。
    結果,雖然兩個學生同是一個名師傳授,但是,一個進步很快,成了棋藝高強的名手,另一個卻沒學到一點本事。
    17、按圖索驥
    孫陽有個兒子,看了父親寫的《相馬經(jīng)》,以為相馬很容易,就拿著這本書到處找好馬。他按照書上所繪的圖形去找,一無所獲。又按書中所寫的特征去找,最后發(fā)現(xiàn)有一只癩蛤蟆很像書中寫的千里馬的特征,便高興地把癩蛤蟆帶回家,對父親說:“爸爸,我找到一匹千里馬,只是蹄子稍差些?!备赣H一看,哭笑不得,沒想到兒子竟如此愚笨,便幽默地說:“可惜這馬太喜歡跳了,不能用來拉車?!苯又袊@道:“所謂按圖索驥也?!?BR>    18、班門弄斧
    采石江邊一堆土,李白之名高千古;
    來來往往一首詩,魯班門前弄大斧。
    這是明朝一個詩人《題李白墓》。李白是舉世聞名的唐代大詩人,死后名傳千古。多少文人墨客經(jīng)過李白墓前,都想停留片刻,吟詩抒發(fā)內(nèi)心感受。而他們這種行為只能是附庸風雅,“魯班門前班門弄斧”,太不自量力了。
    魯班是戰(zhàn)國時代的魯國人。他是一個善于制作精巧器具的能手,人們叫他“巧人”,民間歷來把他奉為木匠的始祖。誰敢在魯班門前賣弄使用斧子的技術,也就是說,想在大行家面前顯示自己的本領,這種太不謙虛的可笑行為,就叫做“魯班門前弄大斧”,簡稱“班門弄斧”。這和俗語所說的“關公面前耍大刀”的意思差不多。
    其實,“班門弄斧”這句成語早在唐朝就有它的雛形了。文學家柳宗元在一篇序文中就有這樣一句:“操斧于班郢之門,斯顏耳!”意思是說,在魯班和郢人(也是一個操斧能手)的門前表現(xiàn)用斧子的本事,臉皮也太厚了。
    這句成語有時也用作自謙之詞,表示自己不敢在行家面前賣弄自己的小本領。
    19、杯弓蛇影
    有一天,樂廣請他的朋友在家里大廳中喝酒。那個朋友在喝酒的時候,突然看見自己的酒杯里,有一條小蛇的影子在晃動,他心里很厭惡,可還是把酒喝了下去。喝了之后,心里到底不自在,放心不下?;氐郊抑芯蜕鸩?。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里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墻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里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20、伯樂相馬
    傳說天上管理馬匹的神仙叫伯樂。在人間,人們把精于鑒別馬匹優(yōu)劣的人也稱為伯樂。
    第一個被稱作伯樂的人本名孫陽,他是春秋時代的人。由于他對馬的研究非常出色,人們便忘記了他本來的名字,干脆稱他為伯樂,一直到現(xiàn)在。
    一次,伯樂受楚王的委托,購買能日行千里的駿馬。伯樂向楚王說明,千里馬少有,找起來不容易,需要到各地巡訪,請楚王不必著急,他盡力將事情辦好。
    伯樂跑了好幾個國家,仔細尋訪盛產(chǎn)名馬的燕趙一帶,辛苦倍至,但還是沒發(fā)現(xiàn)中意的良馬。一天,伯樂從齊國返回,在路上,看到一匹馬拉著鹽車,很吃力地在陡坡上行進。馬累得呼呼喘氣,每邁一步都十分艱難。伯樂對馬向來親近,不由走到跟前。馬見伯樂走近,突然昂起頭來瞪大眼睛,大聲嘶鳴,好像要對伯樂傾訴什么。伯樂立刻從聲音中判斷出,這是一匹難得的駿馬。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二
    阮元編印過不少書,常常請一個叫嚴杰的人幫他校對,阮元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嚴子精校讎,館我日最 長,校經(jīng)校文選,十目始一行。”
    校讎就是校對;“館”是借住的意思,嚴杰當時 是住在阮元家里的。校對時最要緊的是細心,如果片面求快,有些錯字就容易忽略過去了。
    桓伊是東晉時有名的將領。字叔夏,小字子野。
    公元383年,前秦皇帝苻堅率90萬大軍南下,攻伐東晉?;敢帘M起豫州之兵攻擊前秦軍隊。結果在淝水一戰(zhàn)中大破前秦軍隊,為穩(wěn)定東晉政權立下了功勛。不久,桓伊軍功升遷為都督江州荊州十郡,豫州四郡軍事,江州刺史?;敢猎隈Y騁疆場以外,還十分喜愛音樂,會作曲,善吹笛。
    除了吹笛子,桓伊也非常愛聽別人唱歌,每當聽到優(yōu)美的歌聲,他就會情不自禁地擊節(jié)贊嘆。當時的宰相謝安也十分喜愛音樂,兩人見面時也經(jīng)常談論音樂。謝安見桓伊對音樂造詣很深,對音樂有如此癡心,便說:“桓子野對音樂真是一往情深呀!”。
    東漢初,被任命為建威大將軍的耿弇率兵奔赴齊地,前去圍剿以張步為首的割據(jù)勢力。當時張步據(jù)守劇地,派他的兄弟張藍率精兵二萬據(jù)守西安縣,另有諸郡太守合萬余人據(jù)守臨淄。西安縣與曬淄相距四十里。耿奔便進軍畫中邑,正好處于西安、臨淄兩城之間。
    安營扎寨之后,耿弇分析了一下兩城的據(jù)守情形。西安城小卻十分堅固,而且張藍兵士精良;臨淄名聲很大,但守兵松散,易于攻下。于是,他來了個聲東擊西,揚言要攻打西安,實則發(fā)兵前往臨淄。
    這時,有的將帥提出異議,認為隨該速去攻打西安,耿弇
    堅持
    道:“不然。西安已聽說我們要去攻打,正日夜守備,臨淄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遇到我們,必會慌亂不堪,這就很容易拿下。攻下臨淄,西安就變成了一座孤城,張藍與張步又相距較遠,他一定會嚇得棄城而逃。
    這樣我們就是一舉而兩得了?!惫?,耿弇之師只用半天功夫便占據(jù)了臨淄,張藍聽說,驚慌失措,率領部將棄西安逃往劇城,耿弇攻一城而得到了兩座城池。
    東漢末年,劉備的曹操在漢水一帶交戰(zhàn)。劉備的老將黃忠前去曹營劫糧,被曹軍團團圍住。黃忠左沖右突,沒能突出重圍。 劉備的大將趙云帶了幾名騎兵趕來營救。趙云殺進重圍,救出黃忠。
    趙云回到營地,埋伏了大批弓箭手,然后大開營門。自己單槍匹馬,站在營門外。追過來的曹軍見了,不敢前進一步。
    只見趙云把槍一揮,營里的箭好似飛蝗般射向曹軍。趙云和黃忠乘勢追殺,獲得大勝。
    第二天,劉備來到前線視察。他夸獎趙云“一身是膽”,意思是膽量極大。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三
    北宋畫家文同,字與可。他畫的竹子遠近聞名,每天總有不少人登門求畫。文同畫竹的妙訣在哪里呢?原來,文同在自己家的房前屋后種上各種樣的竹子,無論春夏秋冬,陰睛風雨,他經(jīng)常去竹林觀察竹子的生長變化情況,琢磨竹枝的長短粗細,葉子的形態(tài)、顏色,每當有新的感受就回到書房,鋪紙研墨,把心中的印象畫在紙上。目積月累,竹子在不同季節(jié)、不同天氣、不同時辰的形象都深深地印在他的心中,只要凝神提筆,在畫紙前一站,平日觀察到的各種形態(tài)的竹子立刻浮現(xiàn)在眼前。所以每次畫竹,他都顯得非常從容
    自信
    ,畫出的竹子,無不逼真?zhèn)魃瘛?BR>    當人們夸獎他的畫時,他總是
    謙虛
    地說:“我只是把心中琢磨成熟的竹子畫下來罷了?!?BR>    有位青年想學畫竹,得知詩人晁補之對文同的畫很有研究,前往求教。晃補之寫了一首詩送給他,其中有兩句:“與可畫竹,胸中有成竹?!?BR>    西漢時期,有個叫趙禹的人,是太尉周亞夫的屬官司,一個偶然的機會,漢武帝劉徹看到了他寫的文章文筆犀利,寓意深刻,認為在當時很少有人及得上他。
    。
    為了用嚴密的法律條文來約束辦事的官吏;他們根據(jù)漢武帝的旨意,對原有的法律條文重新進行了補充和修訂。
    當時許多官員都希望趙禹能手下留情,把法律條文修訂得有個回旋的余地,便紛紛請他和張湯一起作客赴宴,但趙禹從來不答謝回請。幾次以后,不少人說他官架子大;看不起人。
    過了一些時候,趙禹和張湯經(jīng)過周密的考慮和研究,決定制定“知罪不舉發(fā)”和“官吏犯罪上下連坐”等律法,用來限制在職官吏,不讓他們胡作非為。
    消息一傳出,官員們紛紛請公卿們?nèi)裾f一下趙禹,不要把律法訂得大苛刻了。
    公卿們帶了重禮來到趙禹家,誰知趙禹見了公卿,只是天南海北地閑聊。絲毫不理會公卿們請他修改律法的暗示,過了一會,公卿們見實在說不下去了,便起身告辭。誰知臨走前,趙禹硬是把他們帶來的重禮退還。
    這樣一來,人們才真正感到趙禹是個極為廉潔正直的人,有人問趙禹,難道不考慮周圍的人因此對他有什么看法嗎?他說:“我這樣斷絕好友或賓客的請托,就是為了自己能獨立地決定、處理事情,按自己的意志辦事,而不受別人的干擾。
    有一年,
    墨子
    前往北方的齊國。途中遇見一個叫“曰”的人, 對墨子說:“您不能往北走啊,今天天帝在北邊殺黑龍,你的皮肢很黑,去北方是不吉利的呀!” 墨子說:“我不相信你的話!” 說完,他繼續(xù)朝北走去。但不久,他又回來了,因為北邊的淄水 泛濫,無法渡過河去; 名叫“曰”的那人得意地對墨子說:“怎么樣?我說你不能往北走 嘛!遇到麻煩了吧?” 墨子微微一笑,說:“淄水泛濫,南北兩方的行人全都受阻隔。
    行人中有皮膚黑的,也有皮膚白的,怎么都過不去呀?” “曰”聽后支吾著說不出話來。墨子又說:“假如天帝在東方殺了 青龍,在南方殺了赤龍,在西方殺了白龍,再在中央殺了黃龍,豈不 是讓天下的人都動彈不得了嗎?所以,你的謊言是抵擋不過我的道 理的,就像拿雞蛋去碰石頭,把普天下的雞蛋全碰光了,石頭還是毀 壞不了?!?BR>    戰(zhàn)國末期,秦國有一個大商人,名叫呂不韋,他因在趙國經(jīng)商時,曾資助過秦莊襄王 (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趙姬送給子楚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為文信侯,官居相國。 莊襄王在位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歲的兒子政(趙姬所生)接王位,便是歷史上有名 的秦始皇,尊呂不韋為仲父,行政大權全操在呂不韋和趙姬的手中。
    當時養(yǎng)士之風甚盛,有名的戰(zhàn)國四公子便都養(yǎng)有門客數(shù)千人,呂不韋也養(yǎng)了三千門客, 作為他的智囊,想出種種辦法來鞏固他的政權。這些門客,三教九流的人,應有盡有,他們 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和心得;都提出來寫在書面上。匯集起來,成了一部二十余萬言的巨著, 提名“呂氏春秋”。
    呂不韋就把這部書作為秦國統(tǒng)一天下的經(jīng)典。當時呂氏把這書在秦國首 都咸陽公布:懸了賞格,說有人能在書中增加一字或減一字者,就賞賜千金(合黃金一斤)。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四
    隔了幾天,樂廣聽到那個朋友生病的消息,了解了他得病的原因。樂廣心里想:“酒杯里絕對不會有蛇的!”于是,他就跑到那天喝酒的地方去察看。原來,在大廳墻上,掛有一把漆了彩色的弓。那把弓的影子,恰巧映落在那朋友放過酒杯的地方,樂廣就跑到那個朋友那里去,把這事解釋給他聽。這人明白了原因以后,病就立刻好了。
    后來人們就用“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驚擾。???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五
    東漢靈帝時期,有一位叫喬玄的大臣,性情非常剛毅,疾惡如仇。
    喬玄在京城任職的時候,有一天,三個強盜在他府門外轉(zhuǎn)悠,看見喬玄十歲的小兒子正在門口玩耍,就劫持了孩子作為人質(zhì),想狠狠地敲詐喬玄一筆。校尉陽球得知消息后,與河南府尹、洛陽縣令統(tǒng)率軍隊,將喬府圍了個水泄不通,但是不敢進攻,害怕強盜狗急跳墻殺害了孩子。
    喬玄趕到自己的府第,大聲喝道:“強盜如此猖狂,難道我會為了孩子而縱容他們的罪行嗎?”喬玄還催促陽球立刻進攻。結果強盜全部被抓獲,他的小兒子也因此遇害。
    喬玄擔任尚書令時,發(fā)現(xiàn)同僚蓋升有經(jīng)濟問題。蓋升官至太中大夫,他和靈帝私交甚好,就仗著這層關系,毫無顧忌地收賄 賂,搜刮民財。
    喬玄非常氣憤,就給漢靈帝上奏章,要求將蓋升罷官,將他的家產(chǎn)抄沒??墒?,漢靈帝庇護蓋升,不但不對蓋升進行處罰,反而升了他的官。喬玄便以生病為由,辭職還鄉(xiāng)。
    人們非常佩服喬玄這種剛毅果敢、勇往直前的精神,蔡邕為他寫下了《太尉喬玄碑》,對他“百折不撓”的英雄氣概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六
    “不得要領”這則成語的“要”,即腰,指衣腰;“領”指衣領。古人上衣下裳,提上衣時拿著衣領,提下裳時拿著貼腰部份?!耙I”是比喻人的意旨,這里引申為態(tài)度?,F(xiàn)在一般來表示說話、寫文章抓不住要點或關鍵。
    這個成語來源于《史記。大宛列傳》,騫從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領。
    漢武帝初即位的時候,從北方匈奴投降過來的人都說,匈奴打敗了月氏(yuezhi),拿月氏王的頭顱骨做成大酒杯,月氏人被趕跑,對匈奴懷著強烈的仇恨。他們想攻打匈奴,但得不到別國的援助。
    當時,武帝正想消滅匈奴。聽了這話,想和月氏友好往來。但要到月氏去,必須經(jīng)過匈奴,于是招募能出使月氏的人。擔任郎官不久的張騫應募出使,被武帝批準。
    不幸的是,張騫經(jīng)過匈奴的時候,還是被抓住,押送到單于那里。單于把張騫扣留下來,并且對他說:“月氏在我們的西北,你們漢人怎么能出使到那里去?如果我們要出使到越國去,你們能讓我們?nèi)?”
    就這樣,張騫被匈奴扣留了十多年。匈奴給了他妻室,使他有了兒子,但張騫始終保存了漢朝交給他的使節(jié)。
    后來,匈奴放松了對張騫的監(jiān)視。于是,他與隨從們一起逃走,朝月氏方向前進。他們走了幾十天,來到了大宛國。大宛的國王聽說漢朝十分富足,想和漢朝往來,只是未能如愿;見張騫后非常高興,問他打算到哪里去。張騫回答說:“我奉漢朝之命出使去月氏,被匈奴人封鎖了交通,如今從匈奴逃到這里。希望大王能派人給我?guī)?,送我到月氏去。如果能到那里,將來回到漢朝,漢朝將贈送給你們無數(shù)財物?!贝笸鸬膰趼爮膹堯q的話,為他派出向?qū)Ш头g,一直送到了康居國,康居國又派人送他到了月氏。原來,月氏遭到匈奴人的攻擊,國王被殺,大部分人西遷到了這里,稱為大月氏?,F(xiàn)在國人已立被殺國王的太子為國王,統(tǒng)治著早先就存在的大夏國而定居了下來。那里土地肥沃,物產(chǎn)豐富,沒有外來的侵略,他們只想太平無事,快樂逍遙,又覺得和漢朝的距離很遠,不再有向匈奴報復的心愿了。張騫從大月氏到大夏,始終不能得到月氏對與漢共擊匈奴之事的明確態(tài)度。他在那里留住了一年多,就起程回國了。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七
    “不貪為寶”這則成語的意思是表示以不貪為可貴、崇高,也表示廉潔奉公。
    這個成語來源于《左傳。襄公十五年》,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
    春秋時,宋國有個人在山上開鑿石料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一塊寶玉。他非常高興,便兜著它回家,請一個玉工來加以鑒別,玉工仔細看了后,贊不絕口地說:“這塊玉好極了,沒有一點毛病,是個寶貝啊。不過你得小心,別在人家面前露眼,讓人家把它偷了去!”
    其實,這人請玉工來家,已經(jīng)引起了鄰居的注意。原來,平時極少有人上他家,這回玉工突然來,有人便不時進來張望。宋人心里不安,怕有個閃失空歡喜一場,便把寶玉秘密藏好。盡管如此,他還是擔心寶玉會被盜走。如果把它賣掉,又怕不知它的真正價值,給別人占了便宜。他考慮來考慮去,最后決定把它贈送給一個有身份的人,這樣多少還能留下些人情。過了幾天,他見沒人發(fā)現(xiàn),便帶了寶玉悄悄地前往都城。
    到了都城,他去見掌管工程的大臣子罕,獻上了寶玉,子罕不解地問:“你把如此貴重的寶物送給我,大概是要我?guī)湍戕k什么事吧?不過,我是從來不接受別人贈送的禮物的?!?BR>    宋人慌忙搖頭說:“我沒什么事要您幫我辦。據(jù)玉工鑒定,這塊寶玉是稀有之物,所以我要獻給您?!弊雍痹俅尉芙^說:“我決不能收下這寶玉。因為如果收下了,你和我都喪失了寶。”
    宋人聽不懂子罕這話的`意思,只是呆呆地望著他。只聽子罕繼續(xù)說道:“我以不貪為寶,而你以玉為寶。你把玉給了我,當然喪失了寶,但我收下了你的玉,也就喪失了不貪這個寶。這樣,雙方都喪失了寶?!?BR>    宋人見子罕說了這通不收寶玉的道理,也無可奈何,只得實告道:“小民留下寶玉不得安寧,所以特地到都城來獻給您?!?BR>    子罕沉思了一會兒,叫宋人暫時留下。接著,命一位玉工為這塊寶玉雕琢,把它送到市場上去賣掉,把錢交給宋人,然后派人護送他回家。
    擴大知識面,拓寬人文視野,可以說是小朋友們的一筆財富。希望提供的不貪為寶成語故事,能讓大家更加了解中國語言的博大精神,享用這一筆知識財富!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八
    有人告訴他:“你的話不對,在黃河的東面有個地方叫北海,那才真叫大呢?!?BR>    河伯說:“我不信,北海再大,能大得過黃河嗎?”
    那人說:“別說一條黃河,就是幾條黃河的水流進北海,也裝不滿它。”
    河伯固執(zhí)地說:“我沒見過北海,我不信。”
    那人無可奈何,告訴他:“有機會你去看看北海,就明白我的話了?!?BR>    秋天到了,連日的暴雨使大大小小的河流都注入黃河,黃河的河面更加寬闊了,隔河望去,對岸的牛馬都分不清。這一下,河伯更得意了,以為天下最壯觀的景色都在自己這里,他在自得之余,想起了有人跟他提起的北海,于是決定去那里看看。
    河伯順流來到黃河的入海口,,突然眼前一亮,海神北海若正笑容滿面地歡迎他的到來,河伯放眼望去,只見北海汪洋一片,無邊無涯,他呆呆地看了一會兒,深有感觸地對北海若說:“俗話說,只懂得一些道理就以為誰都比不上自己,這話說的就是我呀。今天要不是我親眼見到這浩瀚無邊的北海,我還會以為黃河是天下無比的呢!那樣,豈不被有見識的人永遠笑主?!?BR>    宋國的司馬華費逐,有三個兒子:華驅(qū)、華多僚和華 登。華多僚得國君宋元公的
    信任
    ,就經(jīng)常在元公面前說兩個弟兄的 壞活。華登被迫逃亡到國外后,他又在元公面前誣陷華驅(qū),說他打算 接納逃亡的人。 宋元公經(jīng)不住華多僚的一再挑撥,便派人通知華費逐,叫他驅(qū) 逐華驅(qū)。華費逐知道這件事是華多僚干的,恨不得殺了他,但又只得 執(zhí)行元公的命令,準備叫華驅(qū)去打獵,然后打發(fā)他走。
    華驅(qū)了解到這是華多僚干的壞事,本想殺了他,但又伯父親傷 心,決定逃亡。 臨行時,華驅(qū)打算與父親告別。不料,在朝廷上遇見了華多僚。
    他一時性起,就與侍從殺死了華多僚,并召集逃亡的人一起反叛宋 國。元公請齊國的烏枝鳴幫助守衛(wèi)城池。 這年冬天,逃亡在外的華登帶領了吳國的一支軍隊,前來支持 華驅(qū)攻打宋國。眼看華登的隊伍快要來到,有位名叫淄的大夫?qū)?枝鳴說: “兵書《軍志》上有這樣的話:先向敵人進攻可以摧毀敵人的土 氣;后向敵人進攻要等待他們士氣衰竭。何不乘華登的軍隊很疲勞 和還沒有安定而進攻?如果敵人已經(jīng)來到而且穩(wěn)住,他們的人就多 了,到那時我們就后悔不及了。”
    烏枝鳴聽從了濮的建議。結果,宋國和齊國的聯(lián)軍擊敗了吳軍, 俘虜了兩個將領。但是,華登率領余部又擊敗了宋軍。宋元公想逃, 淄攔住他說: “我是小人,可以為君王戰(zhàn)死,但不能護送你逃跑。請君王等待 一下?!?淄說完這話,一面巡行,一面向軍士們喊道: “是國君的戰(zhàn)士,就揮舞旗幟:”軍士們按照他的話揮舞旗幟。
    宋元公也壯著膽下城巡視,對軍士們說:“國家敗亡,國君死去,這是大 家的恥辱,不僅是我一個人的罪過,大家拼死打吧!”烏枝鳴命軍士 們用劍與叛軍拼博。齊軍和宋軍一起攻打華登,華登支持不住,節(jié)節(jié) 敗退。淄沖到前面刺死華登,將他的頭砍下、裹在戰(zhàn)袍里,一邊奔跑 一邊喊道: “我殺了華登了!我殺了華登了!”
    后來,祖逖和幼時的好友劉琨一志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感情深厚,不僅常常同床而臥,同被而眠,而且還有著共同的遠大理想:建功立業(yè),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
    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夢中聽到公雞的鳴叫聲,他一腳把劉琨踢醒,對他說:“別人都認為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我偏不這樣想,咱們干脆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如何?”劉琨欣然同意。于是他們每天雞叫后就起床練劍,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冬來,寒來暑往,從不間斷。功夫不負有心人,經(jīng)過長期的刻苦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帶兵打勝仗。祖逖被封為鎮(zhèn)西將軍,實現(xiàn)了他報效國家的愿望;劉琨做了都督,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也充分發(fā)揮了他的文才武略。
    小學生成語故事演講稿三分鐘篇九
    公元前十一世紀時,八十老人姜子牙曾任商朝下大夫,因見紂王荒淫無道,便棄官逃往西岐本想自投西伯姬昌,又怕被人恥笑,所以暫時隱居在渭水河邊的小村莊里,以待時機。 一天, 他正在渭河邊釣魚解悶,有一樵夫武吉擔柴路過,見他竟用直鉤釣魚,還離著水面三尺遠,魚鉤上也沒掛香餌,便問長者貴姓。
    姜尚答道:"姓姜名尚,字子牙,號正熊。"武吉嘆了口氣說:"真是有志不在年高,無謀空言百歲。象你這樣愚拙的人,還自號正熊,實不相稱!"姜尚微微一笑:"老夫釣魚是假待機進取是真。然而要釣王與侯,寧在直中取,不可曲中求!"武吉道:"你哪像王侯倒像活猴。"說罷,就擔起柴擔進城去了。不料武吉進城失手打死了守門的軍士招來殺身大禍,巧逢西伯姬昌路過,得知武吉是個孝子,家中有老母無人奉養(yǎng),便贈與黃金十兩,命他回去安頓好老母再來領罪。老母絕望,便帶武吉來向姜尚求教解救之法。姜教他如此這般,從此武吉只在鄉(xiāng)中干活,不再進城去了。
    光陰似箭,不覺又是一個春天。一日,西伯來到渭河邊踏青打獵。忽聽有人唱道:"鳳非乏兮麟非無,但嗟治世有污。龍興云出虎生風,世人慢惜尋賢路……"姬昌命人將歌者找來,見是武吉,大喝道:"你怎敢欺我,不來領罪,反在此唱歌?"武吉便照實說了,并說這歌也是姜尚所作,姬昌認為姜尚必是賢者,便當即赦免了武吉的死罪,命他帶路來河邊尋訪姜尚。姜尚為試姬昌的誠心,未理采而避入蘆葦叢中。姬昌求賢心切,三日后,又封武吉為武德將軍,再次帶路,親率百官一同再訪姜尚,封為太公。 后來太公輔佐文王,隨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公元前520xx年周景王姬貴死后,按習俗由他正夫人所生的 世子姬敬繼位。但是,景王生前曾與大夫賓孟商討過,打算立非正夫 人所生的長子姬朝為世子。這樣,姬朝也有資格繼位。于是,周王室 發(fā)生了激烈的王位之爭。
    在這種情況下,晉頃公召集各諸侯國的代表在黑壤盟,商討 如何使用王室安寧。參加商討的有晉國的趙鞅,鄭國的淤吉、宋國的 樂大心等。
    會上.晉國的趙鞅向鄭國的游吉請教什么叫“禮”。
    游吉回答說:“我國的子產(chǎn)大夫在世時曾經(jīng)說過,禮就是天之 經(jīng),地之義,也就是老天規(guī)定的原則,大地施行的正理!它是百姓行 動的依據(jù),不能改變,也不容懷疑?!?BR>    趙鞅對游吉的回答很滿意,表示—定要牢記這個道理。其他諸 侯國的代表聽了,也大都表示有理。 接著,趙鞅提出各諸候國應全力支持敬王,為他提供兵卒、糧 草,并且?guī)椭淹跏疫w回王城。 后來,晉國的大夫率領各諸侯國的軍隊,幫助敬王恢復王位,結 束了周王室的王位之爭。
    元代的李壽卿創(chuàng)作了一個雜劇,名叫《伍員吹蕭》,說的是 春秋時吳國大夫伍員一段曲折經(jīng)歷的故事。 故事內(nèi)容是這樣的: 楚平王身旁有個很會拍馬的人,名叫費無極。一次,他奉命到 秦國去給太子華建迎接新娘,見新娘非常美麗,便慫恿平王把她留 作自己的妃子。昏庸好色的平王居然照辦。這件事傳開后,成為一大 丑聞。
    太子華建的老師伍奢,是個剛正不阿的大臣。費無極生伯他今 后幫助太子懲罰自己,便慫恿平王誘殺了他及其長子。這樣做還不 夠,費無極又慫恿平王把太子華建送到城文去把守邊疆。后來仍不 放心,又派人去殺害他。
    公子華建得到風聲,連夜逃跑。他知道伍奢的次子伍員在樊城 鎮(zhèn)守,便趕到那里,告訴了他父兄被殺的情況,并說費無極已派他的 兒子費得雄即將趕到樊城來騙你回去,然后殺掉。
    伍員聽到這些消息,大罵費無極心狠,平王無道,決定采取適當 措施對付趕來的費得雄。 。
    過了幾天,費得雄果然來到樊城。見了伍員后,他謊稱平王因伍 員屢立戰(zhàn)功,要重加賞賜,請伍員立刻啟程回朝,接受賞賜。
    伍員故意問道: “我已半年未曾回朝,不知我家父兄等是否安康?” 費得雄裝模作樣他說: “你們伍家好生興旺,有哪家比得上!” 伍員聽了勃然大怒,一把抓住費得雄的衣襟, 痛斥道: “你們這伙壞蛋,把我全家殺絕,還無恥他說我伍家興旺!”
    費得雄以為伍員不可能知道這件事的詳情,便要求伍員舉出證 人。 伍員憤怒他說: “如果不是公子華建來到這里說明內(nèi)情,道破你這個壞蛋的謊 言,我險些兒被你騙進天羅地網(wǎng)!” 費得雄這才無話可說。伍員痛打了他一頓,棄官而走。
    后來他來 到吳國,打扮成一個要飯的,在熱鬧的街市上吹蕭唱曲,終于被吳 王請去,當了吳國的大夫,促使吳國戰(zhàn)勝楚國,為父兄報了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