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5篇)

字號:

課件是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的需要,經過嚴格的教學設計,并以多種媒體的表現方式和超文本結構制作而成的。下面是整理分享的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歡迎閱讀與借鑒,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1.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 篇一
    目標:
    1.感受將生活中的物品運用于音樂活動中所帶來的創(chuàng)意性的表達方式。
    2.嘗試運用多種方法讓紙杯發(fā)出不同的聲響,表現出一定的節(jié)奏。
    3.能與同伴協(xié)商、合作。
    準備:
    1.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用紙杯作打擊樂材料的表演視頻,嘗試模仿視頻中的不同動作讓紙杯發(fā)出不同的聲響。
    2.將幼兒在集體活動中欣賞的視頻資源添加到音樂區(qū)PPT節(jié)目菜單中,便于幼兒自主欣賞、學習。
    3.紙杯4~6個,便于幼兒擺放、敲擊紙杯的操作臺。
    玩法說明:
    幼兒在欣賞視頻的基礎上充分探索讓紙杯發(fā)出聲音的方法,形成自己的一種演奏方式和節(jié)奏型后,協(xié)商演奏的順序,合作表演。
    指導要點:
    1.教師要給予足夠的時間,鼓勵幼兒自由探索讓紙杯發(fā)出聲音的方法。
    2.引導幼兒通過協(xié)商共同明確演奏的順序,知道一輪演奏完后要重頭開始、循環(huán)表演。
    小貼士:
    在網絡上搜索關鍵詞“節(jié)奏紙杯”,即可獲得多個用紙杯進行演奏的視頻,教師可選擇其中動作易于觀察、時長較短的視頻給幼兒欣賞,豐富幼兒的經驗。
    2.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 篇二
    指導要點:
    1、本次活動的重點在于演唱與動作創(chuàng)編相結合,用歌詞前置的方法讓幼兒在熟悉歌詞的同時進行動作的探索與創(chuàng)編,多通道的進行歌曲的學習與感受。
    2、在找朋友的過程中要強化幼兒的聽完間奏就要找到同伴的意識。
    活動目標:
    1、初步學會用歡快、活潑的歌聲演唱歌曲《小豬睡覺》,并與同伴結伴進行歌表演。
    2、根據歌詞創(chuàng)編小豬吃的飽飽、睡覺、扇耳朵、搖尾巴等各種表演動作。
    3、在間奏處迅速找到朋友,體驗與同伴合作進行歌表演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豬的胸飾1個,毛線編的小尾巴1根。
    2、錄有《小豬睡覺》歌曲的磁帶一盤。
    活動過程:
    1、創(chuàng)設情景。
    教師帶上豬的胸飾,讓幼兒明確教師是豬媽媽,自己是豬寶寶,并知道豬媽媽和豬寶寶今天要共同進行游戲。
    2、按歌詞創(chuàng)編前半段的動作。
    豬媽媽逐句念出〔1—8〕小節(jié)的歌詞,豬寶寶為其創(chuàng)編動作。
    3、學習后半段的動作。
    (1)豬媽媽念〔9—12〕小節(jié)的歌詞,并隨機與某一個豬寶寶玩點鼻子的游戲,豬寶寶自然跟學。
    (2)豬媽媽和豬寶寶共同念歌詞并做出〔13—14〕小節(jié)的動作。
    4、自然的跟唱,并按音樂有規(guī)律的做動作。
    (1)聽豬媽媽歌唱,豬寶寶坐在椅子上根據音樂做律動。
    (2)豬寶寶走到中間,邊歌唱邊表演。
    5、找朋友進行歌表演。
    (1)嘗試在間奏處找朋友進行歌表演。
    (2)完整的進行歌表演兩次。
    3.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 篇三
    活動目標:
    1、幫助幼兒熟悉樂曲旋律,感受音樂的結構變化。
    2、遷移生活經驗,啟發(fā)幼兒隨音樂創(chuàng)編出“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
    3、在做螃蟹橫行、躲藏動作時不影響同伴。
    4、通過聽、唱、奏、舞等音樂活動,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編能力與合作能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活動準備:
    1、螃蟹胸飾每人一個。
    2、錄音機、磁帶。
    3、圖片。
    活動過程:
    1、欣賞音樂,導入活動。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段音樂,請小朋友們欣賞?!?BR>    (1)請幼兒欣賞一遍音樂。
    (2)提問:音樂的名稱是什么?聽了以后有什么感覺?
    (3)請幼兒再欣賞一遍音樂。提問:音樂一共有幾段?這幾段音樂中你發(fā)現了什么?
    (4)再次欣賞音樂,讓幼兒找出正確的答案。
    2、教師講述音樂情節(jié),讓幼兒感受音樂。
    (1)讓幼兒聽音樂看圖片,教師講述故事情節(jié)。
    (2)通過圖片,讓幼兒分清A、B、C段音樂所表現的螃蟹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
    3、讓幼兒逐段創(chuàng)編跳舞、吐泡泡、撓癢癢的動作。
    4、聽音樂完整地做動作。
    5、游戲
    (1)傾聽尾聲音樂,讓幼兒猜測故事的結尾。
    師:聽了這段音樂,小朋友有什么感受?讓你想到了什么?
    (2)師生共同討論游戲方法。
    (3)請教師扮演“捉蟹人”,加入活動中幼兒聽音樂完整地進行表演。
    提醒幼兒,在橫行躲閃時不碰撞別人。
    4.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 篇三
    活動目標:
    1、通過多種途徑,感受音樂的美。
    2、感受和理解速度變化與樂曲性質的關系,提高音樂欣賞能力。
    3、能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音樂的美。
    活動準備:
    1、多媒體課件《漁舟唱晚》。
    2、古箏一架,老師熟練彈奏樂曲。
    3、各種小樂器及紗巾、彩帶等。
    活動過程:
    一、整體感受部分
    古箏是中國古老的民族樂器,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因為古箏音色悅耳動聽,所以深受人們喜愛。
    完整欣賞樂曲《漁舟唱晚》。提問:聽著這美妙的音樂,你想到了什么?
    二、分段理解部分
    1、老師完整彈奏樂曲,幼兒進一步完整欣賞,為樂曲分段。
    2、分段欣賞,跟著樂曲打節(jié)拍,感受樂曲速度的變化。分辨樂曲三部分特點:先緩慢優(yōu)美,然后逐漸加速,后回到緩慢優(yōu)美。
    3、結合多媒體課件,再次完整欣賞樂曲,充分感受樂曲的美。
    三、藝術同構活動
    1、借助多媒體課件聽第一段音樂,找找哪張圖給人的感覺和第一段音樂給人的感覺差不多?為什么?
    2、聽第二段音樂(同上)。
    四、創(chuàng)造表現部分:
    1、簡單介紹小樂器和舞蹈道具,請每人選一件自己喜歡的道具。
    2、自由討論。請拿相同道具的小朋友圍在一起,試一試怎樣使手里的道具隨音樂發(fā)出優(yōu)美好聽的聲音?有幾種方法?拿絲巾類材料的小朋友試一試優(yōu)美緩慢的音樂怎么表現?逐漸加快的音樂怎么表現?
    3、幼兒大膽地、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音樂的美。
    5.音樂課件幼兒園怎么寫 篇五
    目標:
    1、在熟悉歌曲旋律基礎上,學習按節(jié)奏填充歌詞,并根據歌詞大膽表演,體驗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樂趣。(重點)
    2、體驗接納與被接納的快樂。
    難點:能按節(jié)奏填充歌詞并根據動物的不同心理活動創(chuàng)造性的表現歌詞。
    準備:形象歌譜一張、兔子、大灰狼頭飾若干、歌曲磁帶、錄音機、伴奏磁帶、森林場景布置
    過程:
    一、聽基本旋律跟教師一起律動進活動室。
    提示語:今天老師帶你們一切去森林里去玩。
    二、熟悉旋律,填充歌詞,學唱歌曲。
    1、談話引出歌詞內容:
    (1)、以游戲口吻引出:森林里有一只孤獨的大灰狼,它想找朋友和它一起玩,后它
    找到了兔子,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以前兔子和狼是敵人呀,請你想想看狼會怎么說?兔子又會怎么說呢?(幼兒自由猜想)
    (2)、聽錄音對話一遍,提問:你聽到狼和兔子說了什么?(幼兒學習歌詞)
    2、熟悉旋律,學習按節(jié)奏填充歌詞。
    (1)、初步熟悉曲調,介紹歌名。
    A、提示語:兔子聽了狼說的話不高興,狼就唱了起來,我們一起來聽聽看。(聽錄音演唱一遍)
    B、提示語:老師把兔子和狼講的話編成了一首歌,叫《對面的兔子看過來》。
    (2)、看圖填充歌詞,學唱歌曲。
    A、出示節(jié)奏圖,教師介紹節(jié)奏一遍。
    提示語:現在我們把狼和兔子的對話加進去(邊說歌詞并講解形象圖片幫助幼兒記憶)
    B、師生按節(jié)奏念歌詞一遍。
    3、看圖學唱歌曲若干遍。
    三、創(chuàng)編動作表演,體驗創(chuàng)作和表演的樂趣。
    1、逐句講解請幼兒根據歌詞形象創(chuàng)編相應的動作和表情并表演。
    2、幼兒整體創(chuàng)編表演若干遍,教師講評。
    3、幼兒分角色表演,體驗接納和被接納的快樂。
    (1)、大灰狼想和兔子做朋友,可他們原來是敵人,兔子對大灰狼的要求是怎樣想的呢?
    (2)、教師扮演狼,幼兒扮演兔子,唱完狼去兔子面前請求兔子的原諒。
    (3)、幼兒分角色表演若干遍,體驗接納別人的快樂。
    4、用英語填充部分歌詞演唱一遍。
    四、邊唱歌曲邊出活動室。
    提示語:狼和兔子終于成了好朋友,狼太高興了,讓我們一起到外面去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