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華傳統(tǒng)文化中,民間故事占據(jù)了很大的地位。在許許多多的故事中,我們不僅感受到了聽故事的快樂,更感受到了傳統(tǒng)文化。下面是分享的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十篇)。歡迎閱讀參考!
1.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一
宋代時京城有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么。
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 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 頭后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的是什么,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人賠錢。
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jié)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
“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
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喂了虎。
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2.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二
相傳,媽祖姓林,住在我國閩[mǐn]南地區(qū),家里共有兄弟姐妹五個,只有她一個女孩兒。按照當?shù)氐牧晳T,只有男人能出海,女人只能待在家里。所以,即使林姑娘水性很好也只能在家里幫助母親干活兒。
一天,林家四兄弟出海捕魚去了。忽然,海上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風暴,風將海浪掀起足有幾百尺高。村里的人都急壞了,十分擔心海上的親人,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起初,林姑娘和父母一起在家里等待風暴過去,可是,風暴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過了一會兒,林姑娘忽然雙眼緊閉,臉色蒼白,不省人事。這可把林家兩位老人嚇壞了!兒子們沒有消息,女兒又昏迷不醒。
他們顫[chàn]抖著雙手,又推又拽,費了好大的勁兒,終于把女兒弄醒了。兩位老人長舒了一口氣。林姑娘卻滿眼含淚,一言不發(fā)。過會兒風暴停了。
又過了幾天,林家兄弟回來了,卻唯獨不見老四。三兄弟含淚向父母敘述了風暴當天的經(jīng)歷:猛烈的海風把他們的船刮到了大海深處,巨大的海浪把他們的船掀翻了,他們都落入了水中。正在他們“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時候,一個姑娘踏浪而來,如履平地,將三兄弟一個個救了上來,當她還要救老四時,卻忽然不見了。于是,老四被海浪吞沒了。
林家兩位老人這才知道女兒那天為什么暈倒,原來是去救哥哥了。如果他們沒有把女兒叫醒,老四就不會死了。兩位老人為此自責不已。自此,林姑娘被允許駕船出海,往返于各個島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多年來,林姑娘憑借自己的水性和菩薩心腸,搭救了不少漁民和過往商人的性命,當?shù)氐娜硕挤Q她為神女、龍女媽祖。
后來,她飛升做了神仙,仍然不忘漁船和過往商船的安全。人們?yōu)榱烁兄x她,為她修建了“媽祖廟”。
即使到了現(xiàn)在,媽祖廟的香火還很旺呢!
3.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三
相傳,古時候有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這八位神仙個個神通廣大,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寶。
鐵拐李的法寶是一個葫蘆,這個葫蘆能煉出靈丹妙藥,治病救人。漢鐘離的法寶是一柄芭蕉扇。張果老整天倒騎著一頭毛驢。呂洞賓的法寶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寶劍。何仙姑的法寶是她手中的荷花。藍采和的法寶是一個花籃。韓湘子的法寶是一支笛子。曹國舅的法寶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拍,就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
有一天,八仙來到了東海邊,想要過海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呂洞賓說:鉑我們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來,看誰先到海的那一邊!”
于是,鐵拐李把自己的葫蘆拋到了海上,漢鐘離拋出了扇子,呂洞賓拋出了寶劍,何仙姑拋出了荷花,藍采和拋出了花籃,曹國舅拋出了笏板,韓湘子拋出了笛子。七位神仙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寶上,在大海上航行。張果老呢?他直接騎著毛驢下了海!
就這樣,八仙各顯其能,向著海對面出發(fā)了。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
4.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四
很久很久以前,天帝有十個兒子,每一天都會有一個兒子值班,給人間帶來溫暖和光明,讓人們歡樂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原先是值班很好玩,經(jīng)常會有一些趣味的事發(fā)生,天帝的十個兒子都要值班。
十個太陽把大地烘烤得像個大火爐,森林著火了,河水干涸了,人們餓的餓,中暑的中暑,并且死亡人數(shù)越來越多。十個太陽是開心了,可人們遭殃了。
之后,人人都明白的神射手—后羿出現(xiàn)了,原先后羿看見人們叫苦連天,于是他準備把太陽射下來,他站在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上拿起弓,又從身后拿來一只箭,只聽“嘣、嘣、嘣……”的幾聲,九個太陽掉了下來,他正準備射第十個太陽時,心想:如果我把第十個太陽射下來,那么天地間將是一片黑暗,還是留一個太陽吧!于是,他把最終一只箭給扔了。
之后,后羿成了全世界人都明白的大英雄。
5.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五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著龍王兒子龍,岸邊住著牛魔王的兒子牛和鯉魚精的女兒魚。魚和牛從小青梅竹馬,經(jīng)常喜歡在一齊玩。在不知不覺中,他們都已到青年時期,牛和龍同時愛上了如花似玉的魚。而魚只愛上為人忠誠,力大無比的牛。
一天,牛和魚約會時被龍看見,龍頓時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決一死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戰(zhàn)了七七四十九天,戰(zhàn)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勝負,結(jié)果大海干枯變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這件事最終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龍頂在大帽山的山頂上;把魚鎖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趕下做凡間苦役,就在牛被趕下做凡間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魚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終的生死離別。
最終,人們?yōu)榱思o念牛和魚這個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魚嘴”。
6.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六
很久以前,人間沒有稻谷,大地一片荒蕪。人們很餓,骨瘦如柴。
玉皇大帝同情人類,就叫天鼠從倉庫銜一粒豆樣大的谷子,送給人間播種。天鼠銜起谷子,剛到半空,碰到一只麻雀。麻雀接過谷子就朝人間飛。麻雀飛吃力了,停在一塊斷巖上歇息,口一張,圓滾滾的谷子骨碌碌掉到巖縫里去了,麻雀慌得“嘰嘰”亂叫。
螞蟥聽見,從水溝里鉆出來。螞蟥聽了情況,把身體一縮,滾下巖縫。不一會兒身上粘著谷子從巖縫里爬上來了,麻雀急忙銜起谷子飛到田里,小小心心放下,又蓋了一層土,種起了谷子。從此,人世間才有飯吃。
玉皇大帝曉得天鼠、螞蟥和麻雀有功勞,就對麻雀說:“候種田人把谷子種好,你去吃田里那些癟谷吧?!庇謱ξ涹ㄕf:“稻谷花開了,你就去吃谷花,好讓稻谷早些結(jié)果?!痹谝慌缘奶焓笾钡貑枺骸拔夷??”玉皇大帝看了他一眼,說:“田邊會留三棵谷子給你的。”天鼠、螞蟥和麻雀都高高興興走了。
麻雀到了田里,不知哪些是好谷,哪些是癟谷,就在稻頭頂上亂跳亂飛亂吃。螞蟥錯把吃稻花聽作浪花,看到人們下田,雙腳起了水花,就拚命叮牢不放。天鼠走到田頭,到處尋不到三棵谷子,就亂咬亂拉亂吃,還到人家里,咬倉咬柜不饒人,與人勢不兩立。
7.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七
盤古開天的主角是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歷紀》。
在太古的時侯,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像是一個雞蛋。就在那巨星的內(nèi)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向在用他的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我從圍困中解救出來。經(jīng)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終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yōu)榇蟮?,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盤古也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
盤古臨死時,全身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鮮紅的太陽,右眼變成了銀色的月亮,呼出的最終一口氣變成了風和云,最終發(fā)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的頭發(fā)和胡須變成了閃爍的星辰,頭和手足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筋脈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膚和汗毛化作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化作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汗變成了雨水和甘露。從此開始有了世界。
8.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八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贈刑部侍郎。包公為人正直,少年時便以孝順而聞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時,包公中了進士,當時28歲。包公先任大理寺評事,后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但是他的父母因為年老多病,不愿隨他到他鄉(xiāng)去。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在身邊,那么這個兒子不能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guī)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著兒子去外地的,而父母不愿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yǎng)老,這種情況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辭去官職照料父母。由于父母不愿跟隨包公去外地,包公便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得到了官吏們的稱頌。
幾年后,他的父母相繼離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能主動辭去官職,照顧父母,說明他不是那種貪戀做官的人,更體現(xiàn)出他是個孝順的人,對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懂得回報,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
9.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九
司馬光是北宋知名的政治家、史學家。他從小就聰明好學,機智勇敢。
司馬光小時候經(jīng)常和小伙伴一起在后院玩耍,后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常年裝滿水的大水缸。
司馬光七歲那年,有一次,他和小伙伴們像往常一樣,在后院玩捉迷藏。有個小伙伴跑到假山上藏起來,可是一不小心,他腳一滑,“撲通”一聲掉進了大水缸里。那口大水缸非常深,小孩子掉進缸里肯定會被淹死的。
其他的孩子看見伙伴掉進缸里,嚇壞了,有的孩子嚇得大聲哭喊,有的孩子立刻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幫忙。
這時候,只有司馬光非常鎮(zhèn)定,他從地上抱起了一塊大石頭,用力朝大水缸砸去。大水缸“砰”的一聲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迅速流了出來,而掉進水缸的小伙伴也隨之得救了。
司馬光一下子出了名,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司馬光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一定要冷靜,這樣才能想到解決辦法。
10.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十
故事發(fā)生在東晉義熙元年的一天。
才過立秋,天氣十分炎熱。彭澤縣方湖邊鷺鷥埠村幾十戶人家,一百多位村民正冒暑熱在村邊挖塘。這時,村里來了一大一小兩位不速之客。大的大約四十歲,先生模樣;小的是個書童,背個背簍,里面裝看文房四寶和幾個菜團。
見村里人干得熱火朝天,先生也來湊熱鬧。人群中有位老人,見來了外人幫忙,首先表示感謝,然后遞給他一把鐵锨。先生問老人:“老人家,今天怎么集了這么多人干活?”老人說:“先生有所不知,新來的縣令陶淵明一不催稅,二不征糧,把百姓生計放在心上,上任第一天就下鄉(xiāng)督農(nóng)耕,我等怎能辜負他一番美意,我村雖在湖邊,但地勢高,從湖中取水反不如挖塘蓄水。我們都姓陶,與縣令五百年前是一家,決定帶個頭,先在村邊挖兩口水塘,給周邊做個榜樣?!?BR> 先生樂呵呵地說:“只道兄弟齊心能伏虎,沒承想做官也得靠家?guī)?,老人家,我替那個陶縣令謝謝你們啦?。?BR> 老人說:“先生多禮了,你又不是陶縣令?!?BR> 先生說:“你們認識這位新縣令?“
“不認識,他姓陶,認作本家必不錯。"
先生微笑點頭。
到了午飯時分,老人邀請先生主仆,說進村吃過午飯再走。先生執(zhí)意不肯,說:“多謝老人家茶水?。⑷缓髱е鴷^續(xù)趕路。
老人見主仆不肯留下,偷偷往背簍里塞了幾個梨子,說是讓先生途中解渴。
二人在湖邊老樹下歇息。書童遞上萊團,先生見背簍里還有幾個黃橙橙的梨子,知道是老人送的,硬要書童送回去。書童不解,問:“先生,不就幾個梨,何必小題大作?"
先生鄭重地說:“童兒錯了,大災(zāi)之年幾個梨能活人性命?!?BR> 先生講了小時候親戚帶他逃荒的故事,那時候到處鬧饑荒,大戶人家也朝不保夕,親戚把背簍里僅有的一個菜團子給了他,自已餓得奄奄一息。多虧途中一位老嫗給了兩只梨子,親戚才緩過來。方今連年天災(zāi),這幾個個梨于災(zāi)民是何等珍貴!書童二話沒說,把梨退還給了老人。
百姓才知道,這位先生就是新來的縣令陶淵明。
1.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一
宋代時京城有個畫家,作畫往往隨心所欲,令人搞不清他畫的究竟是什么。
一次他剛畫好一個虎 頭,碰上有人來請他畫馬,他就隨手在虎 頭后畫上馬的身子。來人問他畫的是馬還是虎,他答:“馬馬虎虎!”來人不要,他便將畫掛在廳堂。
大兒子見了問他畫的是什么,他說是虎,小兒子問他卻說是馬。
不久,大兒子外出打獵時,把人家的馬當老虎射死了,畫家不得不給馬主人賠錢。
他的小兒子外出碰上老虎,卻以為是馬想去騎,結(jié)果被老虎活活咬死了。
畫家悲痛萬分,把畫燒了,還寫了一首詩自責:
“馬虎圖,馬虎圖,似馬又似虎,
長子依圖射死馬,次子依圖喂了虎。
草堂焚毀馬虎圖,奉勸諸君莫學吾。”
2.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二
相傳,媽祖姓林,住在我國閩[mǐn]南地區(qū),家里共有兄弟姐妹五個,只有她一個女孩兒。按照當?shù)氐牧晳T,只有男人能出海,女人只能待在家里。所以,即使林姑娘水性很好也只能在家里幫助母親干活兒。
一天,林家四兄弟出海捕魚去了。忽然,海上起了百年不遇的大風暴,風將海浪掀起足有幾百尺高。村里的人都急壞了,十分擔心海上的親人,卻一點辦法都沒有。
起初,林姑娘和父母一起在家里等待風暴過去,可是,風暴根本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過了一會兒,林姑娘忽然雙眼緊閉,臉色蒼白,不省人事。這可把林家兩位老人嚇壞了!兒子們沒有消息,女兒又昏迷不醒。
他們顫[chàn]抖著雙手,又推又拽,費了好大的勁兒,終于把女兒弄醒了。兩位老人長舒了一口氣。林姑娘卻滿眼含淚,一言不發(fā)。過會兒風暴停了。
又過了幾天,林家兄弟回來了,卻唯獨不見老四。三兄弟含淚向父母敘述了風暴當天的經(jīng)歷:猛烈的海風把他們的船刮到了大海深處,巨大的海浪把他們的船掀翻了,他們都落入了水中。正在他們“叫天天不應(yīng),叫地地不靈”的時候,一個姑娘踏浪而來,如履平地,將三兄弟一個個救了上來,當她還要救老四時,卻忽然不見了。于是,老四被海浪吞沒了。
林家兩位老人這才知道女兒那天為什么暈倒,原來是去救哥哥了。如果他們沒有把女兒叫醒,老四就不會死了。兩位老人為此自責不已。自此,林姑娘被允許駕船出海,往返于各個島嶼,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多年來,林姑娘憑借自己的水性和菩薩心腸,搭救了不少漁民和過往商人的性命,當?shù)氐娜硕挤Q她為神女、龍女媽祖。
后來,她飛升做了神仙,仍然不忘漁船和過往商船的安全。人們?yōu)榱烁兄x她,為她修建了“媽祖廟”。
即使到了現(xiàn)在,媽祖廟的香火還很旺呢!
3.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三
相傳,古時候有八位神仙:鐵拐李。漢鐘離、張果老、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韓湘子和曹國舅。這八位神仙個個神通廣大,而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法寶。
鐵拐李的法寶是一個葫蘆,這個葫蘆能煉出靈丹妙藥,治病救人。漢鐘離的法寶是一柄芭蕉扇。張果老整天倒騎著一頭毛驢。呂洞賓的法寶是一把能降妖伏魔的寶劍。何仙姑的法寶是她手中的荷花。藍采和的法寶是一個花籃。韓湘子的法寶是一支笛子。曹國舅的法寶是他手里的笏板,笏板一拍,就能發(fā)出美妙的聲音。
有一天,八仙來到了東海邊,想要過海去參加王母娘娘的蟠桃會。呂洞賓說:鉑我們各自使出自己的能耐來,看誰先到海的那一邊!”
于是,鐵拐李把自己的葫蘆拋到了海上,漢鐘離拋出了扇子,呂洞賓拋出了寶劍,何仙姑拋出了荷花,藍采和拋出了花籃,曹國舅拋出了笏板,韓湘子拋出了笛子。七位神仙各自站在自己的法寶上,在大海上航行。張果老呢?他直接騎著毛驢下了海!
就這樣,八仙各顯其能,向著海對面出發(fā)了。這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故事。
4.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四
很久很久以前,天帝有十個兒子,每一天都會有一個兒子值班,給人間帶來溫暖和光明,讓人們歡樂的生活。
突然有一天,天上出現(xiàn)了十個太陽,原先是值班很好玩,經(jīng)常會有一些趣味的事發(fā)生,天帝的十個兒子都要值班。
十個太陽把大地烘烤得像個大火爐,森林著火了,河水干涸了,人們餓的餓,中暑的中暑,并且死亡人數(shù)越來越多。十個太陽是開心了,可人們遭殃了。
之后,人人都明白的神射手—后羿出現(xiàn)了,原先后羿看見人們叫苦連天,于是他準備把太陽射下來,他站在一座高聳入云的山峰上拿起弓,又從身后拿來一只箭,只聽“嘣、嘣、嘣……”的幾聲,九個太陽掉了下來,他正準備射第十個太陽時,心想:如果我把第十個太陽射下來,那么天地間將是一片黑暗,還是留一個太陽吧!于是,他把最終一只箭給扔了。
之后,后羿成了全世界人都明白的大英雄。
5.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五
相傳很久很久以前,大帽山是一片大海,海里住著龍王兒子龍,岸邊住著牛魔王的兒子牛和鯉魚精的女兒魚。魚和牛從小青梅竹馬,經(jīng)常喜歡在一齊玩。在不知不覺中,他們都已到青年時期,牛和龍同時愛上了如花似玉的魚。而魚只愛上為人忠誠,力大無比的牛。
一天,牛和魚約會時被龍看見,龍頓時火冒三丈,立即要和牛決一死戰(zhàn)。這場大戰(zhàn)戰(zhàn)了七七四十九天,戰(zhàn)到翻江倒海,天昏地暗,仍未分出勝負,結(jié)果大海干枯變成了高山。也就是大帽山。
這件事最終被上帝明白了,于是上帝把龍頂在大帽山的山頂上;把魚鎖在了半山腰上;把牛牛趕下做凡間苦役,就在牛被趕下做凡間苦役的前一夜,牛和魚在大帽山的山嘴上做最終的生死離別。
最終,人們?yōu)榱思o念牛和魚這個凄美的感情故事,就把大帽山叫成“牛魚嘴”。
6.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六
很久以前,人間沒有稻谷,大地一片荒蕪。人們很餓,骨瘦如柴。
玉皇大帝同情人類,就叫天鼠從倉庫銜一粒豆樣大的谷子,送給人間播種。天鼠銜起谷子,剛到半空,碰到一只麻雀。麻雀接過谷子就朝人間飛。麻雀飛吃力了,停在一塊斷巖上歇息,口一張,圓滾滾的谷子骨碌碌掉到巖縫里去了,麻雀慌得“嘰嘰”亂叫。
螞蟥聽見,從水溝里鉆出來。螞蟥聽了情況,把身體一縮,滾下巖縫。不一會兒身上粘著谷子從巖縫里爬上來了,麻雀急忙銜起谷子飛到田里,小小心心放下,又蓋了一層土,種起了谷子。從此,人世間才有飯吃。
玉皇大帝曉得天鼠、螞蟥和麻雀有功勞,就對麻雀說:“候種田人把谷子種好,你去吃田里那些癟谷吧?!庇謱ξ涹ㄕf:“稻谷花開了,你就去吃谷花,好讓稻谷早些結(jié)果?!痹谝慌缘奶焓笾钡貑枺骸拔夷??”玉皇大帝看了他一眼,說:“田邊會留三棵谷子給你的。”天鼠、螞蟥和麻雀都高高興興走了。
麻雀到了田里,不知哪些是好谷,哪些是癟谷,就在稻頭頂上亂跳亂飛亂吃。螞蟥錯把吃稻花聽作浪花,看到人們下田,雙腳起了水花,就拚命叮牢不放。天鼠走到田頭,到處尋不到三棵谷子,就亂咬亂拉亂吃,還到人家里,咬倉咬柜不饒人,與人勢不兩立。
7.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七
盤古開天的主角是盤古,是中國民間神話傳說人物,最早見于三國時期吳國徐整著的《三五歷紀》。
在太古的時侯,太空中飄浮著一個巨星,形狀像是一個雞蛋。就在那巨星的內(nèi)部,有一個名叫盤古的巨人,一向在用他的斧頭不停的開鑿,企圖把自我從圍困中解救出來。經(jīng)過一萬八千年艱苦的努力,盤古揮出最終一斧,只聽一聲巨響,巨星分開為兩半。盤古頭上的一半巨星,化為氣體,不斷上升;腳下的一半巨星,則變?yōu)榇蟮?,不斷加厚,宇宙開始有了天和地。天和地每日加高三尺,盤古也越高大,成了“頂天立地”的英雄。
盤古臨死時,全身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他的左眼變成了鮮紅的太陽,右眼變成了銀色的月亮,呼出的最終一口氣變成了風和云,最終發(fā)出的聲音變成了雷鳴,他的頭發(fā)和胡須變成了閃爍的星辰,頭和手足變成了大地的四極和高山,血液變成了江河湖泊,筋脈化成了道路,肌肉化成了肥沃的土地,皮膚和汗毛化作花草樹木,牙齒骨頭化作金銀銅鐵、玉石寶藏,他的汗變成了雨水和甘露。從此開始有了世界。
8.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八
包公即包拯(公元999-1062年),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市)人,父親包儀,曾任朝散大夫,死后追贈刑部侍郎。包公為人正直,少年時便以孝順而聞名。在宋仁宗天圣五年,即公元1027年時,包公中了進士,當時28歲。包公先任大理寺評事,后來出任建昌(今江西永修)知縣,但是他的父母因為年老多病,不愿隨他到他鄉(xiāng)去。在封建社會,如果父母只有一個兒子在身邊,那么這個兒子不能只顧自己去外地做官,扔下父母不管,這是違背封建法律規(guī)定的。一般情況下,父母為了兒子的前程,都會跟著兒子去外地的,而父母不愿意隨兒子去做官的地方養(yǎng)老,這種情況在封建時代是很少見的,因為這意味著兒子要遵守封建禮教——辭去官職照料父母。由于父母不愿跟隨包公去外地,包公便辭去了官職,回家照顧父母。他的孝心得到了官吏們的稱頌。
幾年后,他的父母相繼離世,包公才重新踏入仕途。
包公能主動辭去官職,照顧父母,說明他不是那種貪戀做官的人,更體現(xiàn)出他是個孝順的人,對父母的養(yǎng)育之恩懂得回報,這一點,值得大家學習。
9.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九
司馬光是北宋知名的政治家、史學家。他從小就聰明好學,機智勇敢。
司馬光小時候經(jīng)常和小伙伴一起在后院玩耍,后院有一座假山,假山下有一口常年裝滿水的大水缸。
司馬光七歲那年,有一次,他和小伙伴們像往常一樣,在后院玩捉迷藏。有個小伙伴跑到假山上藏起來,可是一不小心,他腳一滑,“撲通”一聲掉進了大水缸里。那口大水缸非常深,小孩子掉進缸里肯定會被淹死的。
其他的孩子看見伙伴掉進缸里,嚇壞了,有的孩子嚇得大聲哭喊,有的孩子立刻跑到外面去找大人幫忙。
這時候,只有司馬光非常鎮(zhèn)定,他從地上抱起了一塊大石頭,用力朝大水缸砸去。大水缸“砰”的一聲被砸破了,水缸里的水迅速流了出來,而掉進水缸的小伙伴也隨之得救了。
司馬光一下子出了名,他砸缸救人的故事也流傳至今。
司馬光的故事告訴我們,遇到一些棘手的問題時,一定要冷靜,這樣才能想到解決辦法。
10.簡單經(jīng)典民間小故事短篇 篇十
故事發(fā)生在東晉義熙元年的一天。
才過立秋,天氣十分炎熱。彭澤縣方湖邊鷺鷥埠村幾十戶人家,一百多位村民正冒暑熱在村邊挖塘。這時,村里來了一大一小兩位不速之客。大的大約四十歲,先生模樣;小的是個書童,背個背簍,里面裝看文房四寶和幾個菜團。
見村里人干得熱火朝天,先生也來湊熱鬧。人群中有位老人,見來了外人幫忙,首先表示感謝,然后遞給他一把鐵锨。先生問老人:“老人家,今天怎么集了這么多人干活?”老人說:“先生有所不知,新來的縣令陶淵明一不催稅,二不征糧,把百姓生計放在心上,上任第一天就下鄉(xiāng)督農(nóng)耕,我等怎能辜負他一番美意,我村雖在湖邊,但地勢高,從湖中取水反不如挖塘蓄水。我們都姓陶,與縣令五百年前是一家,決定帶個頭,先在村邊挖兩口水塘,給周邊做個榜樣?!?BR> 先生樂呵呵地說:“只道兄弟齊心能伏虎,沒承想做官也得靠家?guī)?,老人家,我替那個陶縣令謝謝你們啦?。?BR> 老人說:“先生多禮了,你又不是陶縣令?!?BR> 先生說:“你們認識這位新縣令?“
“不認識,他姓陶,認作本家必不錯。"
先生微笑點頭。
到了午飯時分,老人邀請先生主仆,說進村吃過午飯再走。先生執(zhí)意不肯,說:“多謝老人家茶水?。⑷缓髱е鴷^續(xù)趕路。
老人見主仆不肯留下,偷偷往背簍里塞了幾個梨子,說是讓先生途中解渴。
二人在湖邊老樹下歇息。書童遞上萊團,先生見背簍里還有幾個黃橙橙的梨子,知道是老人送的,硬要書童送回去。書童不解,問:“先生,不就幾個梨,何必小題大作?"
先生鄭重地說:“童兒錯了,大災(zāi)之年幾個梨能活人性命?!?BR> 先生講了小時候親戚帶他逃荒的故事,那時候到處鬧饑荒,大戶人家也朝不保夕,親戚把背簍里僅有的一個菜團子給了他,自已餓得奄奄一息。多虧途中一位老嫗給了兩只梨子,親戚才緩過來。方今連年天災(zāi),這幾個個梨于災(zāi)民是何等珍貴!書童二話沒說,把梨退還給了老人。
百姓才知道,這位先生就是新來的縣令陶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