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歲古詩大全簡單

字號:

古詩是中華文化的瑰寶,也是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孩子從小接觸古詩,不僅能夠培養(yǎng)孩子的文學素養(yǎng),還能夠幫助孩子們認知世界,開發(fā)孩子們的智力和想象力。為您準備了六歲古詩大全簡單,這些古詩簡短易懂,語言優(yōu)美動聽,既能夠吸引孩子們的興趣,又能夠幫助孩子們掌握基本的漢語詞匯和語法。讓我們一起來欣賞這些古詩,陪伴孩子們健康成長!
    1.六歲古詩大全簡單 篇一
    江上漁者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里。
    古詩簡介
    《江上漁者》是宋代詩人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的小詩指出江上來來往往飲酒作樂的人們,只知道品嘗鱸魚味道的鮮美,卻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打魚人出生入死同驚濤駭浪搏斗的危境與艱辛。全詩通過反映漁民勞作的艱苦,希望喚起人們對民生疾苦的注意,體現(xiàn)了詩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
    翻譯/譯文
    江上來來往往的人只喜愛鱸魚的味道鮮美。
    看看那些可憐的打魚人吧,正駕著小船在大風大浪里上下顛簸,飄搖不定。
    注釋
    ①漁者:捕魚的人。
    ②但:只
    ③愛:喜歡
    ④鱸魚:一種頭大口大、體扁鱗細、背青腹白、味道鮮美的魚。生長快,體大味美。
    ⑤君:你。
    ⑥一葉舟:像漂浮在水上的一片樹葉似的小船。
    ⑦出沒:若隱若現(xiàn)。指一會兒看得見,一會兒看不見。
    ⑧風波:波浪。
    2.六歲古詩大全簡單 篇二
    惠崇春江晚景
    蘇軾〔宋代〕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譯文
    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水中嬉戲的鴨子最先察覺到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灘上長滿了蔞蒿,蘆葦也長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時正要逆流而上,從大?;赜蔚浇永飦砹?。
    注釋
    惠崇(亦為慧崇):福建建陽僧,宋初九僧之一,能詩能畫?!洞航砭啊肥腔莩缢鳟嬅?,共兩幅,一幅是鴨戲圖,一幅是飛雁圖。錢鐘書《宋詩選注》中為“曉景”。諸多注本,有用“曉景”、有用“晚景”,此從《東坡全集》及清以前注本用“晚景”。
    蔞蒿:草名,有青蒿、白蒿等種。蘆芽:蘆葦?shù)挠籽?,可食用?BR>    河豚:魚的一種,學名“鲀”,肉味鮮美,但是卵巢和肝臟有劇毒。產(chǎn)于我國沿海和一些內(nèi)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產(chǎn)卵。
    上:指逆江而上。
    3.六歲古詩大全簡單 篇三
    池上
    白居易〔唐代〕
    小娃撐小艇,偷采白蓮回。
    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譯文
    小娃撐著小船,偷偷地從池塘里采了白蓮回來。
    他不懂得掩藏自己的行蹤,浮萍被船兒蕩開,水面上留下了一條長長的水線。
    注釋
    小娃:指小孩子。
    艇:船。
    白蓮:白色的蓮花。
    蹤跡:指被小艇劃開的浮萍。
    浮萍:水生植物,橢圓形葉子浮在水面,葉下面有須根,夏季開白花。
    4.六歲古詩大全簡單 篇四
    楓橋夜泊
    張繼〔唐代〕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譯文
    月亮已落下烏鴉啼叫寒氣滿天,江邊楓樹與船上漁火,難抵我獨自傍愁而眠。
    姑蘇城外那寒山古寺,半夜里敲響的鐘聲傳到了我乘坐的客船。
    注釋
    楓橋:在今蘇州市閶門外。
    夜泊:夜間把船??吭诎哆?。
    烏啼:一說為烏鴉啼鳴,一說為烏啼鎮(zhèn)。
    霜滿天:霜,不可能滿天,這個“霜”字應當體會作嚴寒;霜滿天,是空氣極冷的形象語。
    江楓:一般解釋作“江邊楓樹”,江指吳淞江,源自太湖,流經(jīng)上海,匯入長江,俗稱蘇州河。另外有人認為指“江村橋”和“楓橋”?!皸鳂颉痹趨强h南門(閶闔門)外西郊,本名“封橋”,因張繼此詩而改為“楓橋”。
    漁火:通常解釋,“魚火”就是漁船上的燈火;也有說法指“漁火”實際上就是一同打漁的伙伴。
    對愁眠:伴愁眠之意,此句把江楓和漁火二詞擬人化。就是后世有不解詩的人,懷疑江楓漁火怎么能對愁眠,于是附會出一種講 法,說愁眠是寒山寺對面的山名。
    姑蘇:蘇州的別稱,因城西南有姑蘇山而得名。
    寒山寺:在楓橋附近,始建于南朝梁代。相傳因唐代僧人寒山、拾得曾住此而得名。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zhèn)。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另一種說法,“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寺曾經(jīng)數(shù)次重建,現(xiàn)在的寺宇,為太平天國以后新建。寺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時,被日本人運走,下落不明。
    夜半鐘聲:當今的佛寺(春節(jié))半夜敲鐘,但當時有半夜敲鐘的習慣,也叫「無常鐘」或「分夜鐘」。宋朝大文豪歐陽修曾提出疑問表示:“詩人為了貪求好句,以至于道理說不通,這是作文章的毛病,如張繼詩句“夜半鐘聲到客船”,句子雖好,但那有三更半夜打鐘的道理?”可是經(jīng)過許多人的實地查訪,才知蘇州和鄰近地區(qū)的佛寺,有打半夜鐘的風俗。
    5.六歲古詩大全簡單 篇五
    烏衣巷
    劉禹錫〔唐代〕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譯文
    朱雀橋邊冷落荒涼野草開出了花,烏衣巷口斷壁殘垣正是夕陽斜掛。
    當年王導、謝安檐下的燕子,如今已飛進尋常百姓家中。
    注釋
    朱雀橋:在金陵城外,烏衣巷在橋邊。在今南京市東南,在文德橋南岸,是三國東吳時的禁軍駐地。由于當時禁軍身著黑色軍服,所以此地俗語稱烏衣巷。在東晉時以王導、謝安兩大家族,都居住在烏衣巷,人稱其子弟為“烏衣郎”。入唐后,烏衣巷淪為廢墟。現(xiàn)為民間工藝品的匯集之地。
    烏衣燕子,舊時王謝之家庭多燕子。今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qū),橫跨秦淮河。
    尋常:平常。
    王謝:王導、謝安,晉相,世家大族,賢才眾多,皆居巷中,冠蓋簪纓,為六朝(吳、東晉、宋齊梁陳先后建都于建康即今之南京)巨室。至唐時,則皆衰落不知其處。
    舊時:晉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