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對中國乃至世界的影響深遠。他的名言警句也被廣泛傳頌,成為了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孔子的名人名言,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從而更好地應對生活和工作中的各種挑戰(zhàn)。讓我們一起來感受孔子的智慧和魅力。
1.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一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5、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6、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9、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0、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二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關(guān)雎》,樂而不*,哀而不傷。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7、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8、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三
1、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 民不敬。
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7、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8、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0、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四
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過猶不及。
4、克己復禮,為仁。
5、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6、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7、剛、毅、木訥,近仁。
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0、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5.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五
1、寢不尸,居不容。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4、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朝聞道,夕死可矣。
8、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6.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六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巧言令色,鮮矣仁!
4、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6、色厲而內(nèi)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7、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1.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一
1、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2、性相近也,習相遠也。
3、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4、君于疾沒世而名不稱焉。
5、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
6、人而無恒,不可以作巫醫(yī)。
7、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8、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省也。
9、君于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10、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2.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二
1、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學乎!
2、《關(guān)雎》,樂而不*,哀而不傷。
3、默而識之,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4、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
5、君子謀道不謀食,君子憂道不憂貧。
6、志于道,據(jù)于德,依于仁,游于藝。
7、因民之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費乎?
8、施,取其厚;事,舉其中;斂,從其薄。
9、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謂之文也。
10、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3.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三
1、裔不謀夏,夷不亂華,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發(fā)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
3、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已矣。
4、日知其所亡,月無忘其所能,可謂好學也矣。
5、知及之,仁能守之,不莊以蒞之,則 民不敬。
6、質(zhì)勝文則野,文勝質(zhì)則史。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
7、君子無眾寡、無小大、無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驕乎?
8、乎?繹之為貴。說而不繹,從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9、法語之言,能無從乎?改之為貴。提手與之言,能無說。
10、蓋有不知而作者,我無是也。多聞,擇其善者而從之;多見而識之。
4.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四
1、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
2、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3、過猶不及。
4、克己復禮,為仁。
5、何以報德?以直報怨,以德報德。
6、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7、剛、毅、木訥,近仁。
8、巧言亂德。小不忍,則亂大謀。
9、人無遠慮,必有近憂。
10、片言可以折獄者,其由也與!
5.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五
1、寢不尸,居不容。
2、不在其位,不謀其政。
3、唯上知與下愚,不移。
4、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5、知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
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7、朝聞道,夕死可矣。
8、中人以上,可以語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語上也。
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0、篤信好學,死守善道。危邦不人,亂邦不居,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
6.孔子的名人名言 篇六
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3、巧言令色,鮮矣仁!
4、無欲速;無見小利。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
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6、色厲而內(nèi)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7、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
8、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
9、父母在,不遠游,游必有方。
10、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