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作為自然界中的美麗存在,一直是詩人們喜愛的主題之一。以花為主題的古詩,不僅描繪了花的美麗,還蘊含了深刻的哲理和情感。為您整理了以花為主題的古詩十首,希望能夠讓您感受到花的美麗和詩人們的情感。
1.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一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譯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惋惜,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
注釋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
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盡:指花凋謝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剛剛。
長恨:常常惋惜。春歸:春天回去了。覓:尋找。
不知:豈料,想不到。轉(zhuǎn):反。此中:這深山的寺廟里。
2.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二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通:欄)
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yīng)時花木中無雙無儔。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巖桂不被收?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
“畫闌”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畫欄桂樹懸秋香”之句意,謂桂花為中秋時節(jié)的花木。
“騷人”二句:取意于陳與義《清平樂·木犀》的“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之句意?!膀}人”、“楚人”均指屈原??缮罚阂蓡栐~,猶可是。情思:情意。何事:為何。此二句意謂《離騷》多載花木名稱而未及桂花。
3.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三
海棠
蘇軾〔宋代〕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濃?;ǘ涞南銡馊谠陔鼥V的霧里,而月亮已經(jīng)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只擔心夜晚天色太黑花兒都會睡去,特意點燃蠟燭來照亮海棠的美麗姿容。
注釋
東風:春風。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一作“渺渺”。
泛:搖動。
崇光:高貴華美的光澤,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贊楊貴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載,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BR> 故:于是。紅妝:用美女比海棠。故燒高燭照紅妝:一作“高燒銀燭照紅妝”。
4.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四
賞牡丹
劉禹錫〔唐代〕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注釋
牡丹: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tǒng)稱芍藥,后以木芍藥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見于記載。
庭前芍藥:喻指宦官、權(quán)貴。
芍藥: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茛科,初夏開花,形狀與牡丹相似。
妖無格:妖嬈美麗,但缺乏標格。妖:艷麗、嫵媚。格:骨格。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傾國傾城之美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貴美艷、儀態(tài)萬千。
京城:一般認為是指長安,但劉錟編的《詠花古詩欣賞》、鮑思陶等編的《中國名勝詩聯(lián)精鑒》以及謝明等編的《歷代詠物詩選讀》認為此詩中的京城是指洛陽。
5.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五
紫薇花
杜牧〔唐代〕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譯文
一支初綻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與百花爭奇斗艷。
無言的桃花、李花現(xiàn)在不知道在何處,只有紫薇花向著寒冷的秋風,笑對那些爭著在艷陽春天開放的花朵了。
注釋
上春:早春。
艷陽人:指在艷陽春天里開的花。
桃李無言:意謂桃李不說話,不夸耀自己,而人們都來欣賞他們,在桃李樹下,走出了一條條小路。
6.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六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宋代〕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閑院一作:問院)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譯文
剪裁好白色的絲綢,輕輕疊成數(shù)層,又將淡淡的胭脂均勻的涂抹,時髦的漂亮衣服,艷麗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簡直羞殺了天上的蕊珠宮的仙女。紅顏易凋零,更何況,經(jīng)歷了多少無情的風雨,面對愁苦的情景,叩問凄涼的院落,還要經(jīng)受幾番春暮。
誰幫我寄去重重的離愁,這雙飛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間的苦痛。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園今在何處?只有在夢中有時曾去。就連夢也難做成,因我痛苦的徹夜難眠。
注釋
燕山亭:詞牌名。以宋徽宋趙佶詞為準。雙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上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為感嘆詞語,第十句首字領(lǐng)格,引領(lǐng)兩個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領(lǐng)格。下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為感嘆詞語。第十句為上三下四句式。此調(diào)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張雨諸詞可校。
冰綃:潔白的絲綢,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靚(jìng)裝:美麗的妝飾。
蕊珠宮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宮。
憑寄:憑誰寄,托誰寄。
者:同“這”。
無據(jù):無所依憑。
和:連。
7.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七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8.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八
酒泉子·買得杏花
司空圖〔唐代〕
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fā)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譯文
買來的杏花,離家十年歸來剛剛看到她開放。假山的西面,藥圃的東頭,滿枝開得正紅。
花兒開得快也落得快,一忽兒全都成空。白發(fā)年老卻多情,人就是這樣憐惜感傷。黃昏時舉酒祈禱東風,愿你對她稍加寬厚,吹拂從容。
注釋
酒泉子:詞牌名,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原為唐教坊曲。雙片四十一字,全闋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坼(chè):綻開,詞中指花蕾綻放。
藥闌(lán):籬笆、花欄。唐李匡乂《資暇集》:“今園廷中藥欄.欄即藥,藥即欄,猶言同援,非花藥之欄也?!币徽f指芍藥圍成的花欄。
旋:急忙、匆匆。
把酒:執(zhí)酒。
祝:祝禱、祈愿。
從容:悠閑舒緩的樣子。
9.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九
臘前月季
楊萬里〔宋代〕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譯文
只以為花開后紅艷不了幾天,但是月季花每天都是春風滿面,嬌艷欲滴。
初綻的蓓蕾就像一枝胭脂色的毛筆,翡翠般的細茸包裹著綻放的花朵。
月季之芳香非但桃李所能媲美,更是同臘梅一起,抖擻精神,傲霜斗雪。
欣喜地折下它來,作春花觀賞,忘卻了今晨還是隆冬臘月。
注釋
臘:指臘月,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里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
“此花”句:月季花月月開放,花期長達二百余天,故云。春風,喻和悅的神采,也表示朝氣蓬勃,奮發(fā)有為。
尖:月季花蓓蕾的頂端,此指月季花苞。剝:猶言綻開。胭脂筆:形容胭脂色的毛筆,是詩人為形容月季花蓓蕾初綻而作的比喻。
四破:形容月季花完全展開時的形態(tài)。翡翠茸:翡翠般的細茸。翡翠,一種綠色、蘭綠色或白色中帶綠色斑紋的玉石,這里是取其顏色形容花蕊。
新年:指早春。
季冬:冬季的第三個月,猶言深冬、隆冬。
10.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十
荷花
李商隱〔唐代〕
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shè),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yù)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譯文
夏日荷花綻放,搖曳多姿沒有什么花能與之匹敵,它的花香也是別具一格。
李將軍家為乘涼而設(shè)席,我乘馬伴著那夕陽而來游曲江。
游江歸來,看到燭光下的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來打濕了羅襪。
想到秋天來臨之前你我將要分別心中苦悶,天各一方唯能于夢中見其倩影了。
注釋
并:比,匹敵。
金羈:飾以黃金的馬籠頭。傅玄《良馬賦》:“飾以金羈,申以玉纓。”
落晚:向晚。
前秋:秋前。
棹歌:一邊搖槳,一邊唱歌。《南史·羊侃傳》:“善音律,自造采蓮棹(聲曜)歌兩曲,甚有新致?!?
1.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一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唐代〕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zhuǎn)入此中來。
譯文
四月正是平地上百花凋零殆盡的時候,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剛剛盛放。
我常為春光逝去無處尋覓而惋惜,卻不知它已經(jīng)轉(zhuǎn)到這里來。
注釋
大林寺:在廬山香爐峰,相傳為晉代僧人曇詵所建,為中國佛教勝地之一。
人間:指廬山下的平地村落。芳菲:盛開的花,亦可泛指花,花草艷盛的陽春景色。盡:指花凋謝了。
山寺:指大林寺。始:才;剛剛。
長恨:常常惋惜。春歸:春天回去了。覓:尋找。
不知:豈料,想不到。轉(zhuǎn):反。此中:這深山的寺廟里。
2.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二
鷓鴣天·桂花
李清照〔宋代〕
暗淡輕黃體性柔,情疏跡遠只香留。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梅定妒,菊應(yīng)羞,畫闌開處冠中秋。騷人可煞無情思,何事當年不見收。(闌通:欄)
譯文
此花淺黃而清幽,形貌溫順又嬌羞。性情蕭疏遠離塵世,它的濃香卻久久存留。無須用淺綠或大紅的色相去招搖炫弄,它本來就是花中的第一流。
梅花肯定妒忌它,而它又足以令遲開的菊花感到害羞。在裝有華麗護欄的花園里,它在中秋的應(yīng)時花木中無雙無儔。大詩人屈原啊,可真叫無情無義,在寫到諸多花木的《離騷》里,為何巖桂不被收?
注釋
鷓鴣天:詞牌名。
“畫闌”句:化用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的“畫欄桂樹懸秋香”之句意,謂桂花為中秋時節(jié)的花木。
“騷人”二句:取意于陳與義《清平樂·木犀》的“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之句意?!膀}人”、“楚人”均指屈原??缮罚阂蓡栐~,猶可是。情思:情意。何事:為何。此二句意謂《離騷》多載花木名稱而未及桂花。
3.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三
海棠
蘇軾〔宋代〕
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
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譯文
裊裊的東風吹拂暖意融融,春色更濃?;ǘ涞南銡馊谠陔鼥V的霧里,而月亮已經(jīng)移過了院中的回廊。
只擔心夜晚天色太黑花兒都會睡去,特意點燃蠟燭來照亮海棠的美麗姿容。
注釋
東風:春風。裊裊:微風輕輕吹拂的樣子。一作“渺渺”。
泛:搖動。
崇光:高貴華美的光澤,指正在增長的春光。
空蒙:一作“霏霏”。
夜深花睡去:暗引唐玄宗贊楊貴妃“海棠睡未足耳”的典故。史載,昔明皇召貴妃同宴,而妃宿酒未醒,帝曰:“海棠睡未足也?!?BR> 故:于是。紅妝:用美女比海棠。故燒高燭照紅妝:一作“高燒銀燭照紅妝”。
4.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四
賞牡丹
劉禹錫〔唐代〕
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jié)動京城。
譯文
庭前的芍藥妖嬈艷麗卻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潔凈卻缺少情韻。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國色,到了開花的季節(jié)引得無數(shù)的人來欣賞,驚動了整個京城。
注釋
牡丹:的觀賞植物。古無牡丹之名,統(tǒng)稱芍藥,后以木芍藥稱牡丹。一般謂牡丹之稱在唐以后,但在唐前,已見于記載。
庭前芍藥:喻指宦官、權(quán)貴。
芍藥:多年生草本植物,屬毛茛科,初夏開花,形狀與牡丹相似。
妖無格:妖嬈美麗,但缺乏標格。妖:艷麗、嫵媚。格:骨格。無格指格調(diào)不高。
芙?。杭瓷徎?。
國色:傾國傾城之美色。原意為一國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富貴美艷、儀態(tài)萬千。
京城:一般認為是指長安,但劉錟編的《詠花古詩欣賞》、鮑思陶等編的《中國名勝詩聯(lián)精鑒》以及謝明等編的《歷代詠物詩選讀》認為此詩中的京城是指洛陽。
5.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五
紫薇花
杜牧〔唐代〕
曉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園中最上春。
桃李無言又何在,向風偏笑艷陽人。
譯文
一支初綻的紫薇在秋露里迎接晨光,而不是在早春與百花爭奇斗艷。
無言的桃花、李花現(xiàn)在不知道在何處,只有紫薇花向著寒冷的秋風,笑對那些爭著在艷陽春天開放的花朵了。
注釋
上春:早春。
艷陽人:指在艷陽春天里開的花。
桃李無言:意謂桃李不說話,不夸耀自己,而人們都來欣賞他們,在桃李樹下,走出了一條條小路。
6.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六
燕山亭·北行見杏花
趙佶〔宋代〕
裁剪冰綃,輕疊數(shù)重,淡著胭脂勻注。新樣靚妝,艷溢香融,羞殺蕊珠宮女。易得凋零,更多少、無情風雨。愁苦。閑院落凄涼,幾番春暮。(閑院一作:問院)
憑寄離恨重重,這雙燕,何曾會人言語。天遙地遠,萬水千山,知他故宮何處。怎不思量,除夢里、有時曾去。無據(jù),和夢也新來不做。
譯文
剪裁好白色的絲綢,輕輕疊成數(shù)層,又將淡淡的胭脂均勻的涂抹,時髦的漂亮衣服,艷麗的色彩融入四溢的清香,簡直羞殺了天上的蕊珠宮的仙女。紅顏易凋零,更何況,經(jīng)歷了多少無情的風雨,面對愁苦的情景,叩問凄涼的院落,還要經(jīng)受幾番春暮。
誰幫我寄去重重的離愁,這雙飛的燕子哪里懂得人間的苦痛。天遙地遠,萬水千山阻隔,哪里知道故園今在何處?只有在夢中有時曾去。就連夢也難做成,因我痛苦的徹夜難眠。
注釋
燕山亭:詞牌名。以宋徽宋趙佶詞為準。雙片九十九字。上片十一句五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上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第九句二字,多為感嘆詞語,第十句首字領(lǐng)格,引領(lǐng)兩個四言句。下片第二句首字領(lǐng)格。下片第八句為上三下四句式。下片第九句多為感嘆詞語。第十句為上三下四句式。此調(diào)有宋徽宋、毛圱、王之道、張雨諸詞可校。
冰綃:潔白的絲綢,比喻花瓣。
胭脂:原文“燕脂”,通假字。
靚(jìng)裝:美麗的妝飾。
蕊珠宮女:指仙女。蕊珠,道家指天上仙宮。
憑寄:憑誰寄,托誰寄。
者:同“這”。
無據(jù):無所依憑。
和:連。
7.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七
梅花
王安石〔宋代〕
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墻角有幾枝梅花,正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遠遠的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因為有梅花的幽香傳來。
注釋
凌寒:冒著嚴寒。
遙:遠遠地。知:知道。
為(wèi):因為。
暗香:指梅花的幽香。
8.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八
酒泉子·買得杏花
司空圖〔唐代〕
買得杏花,十載歸來方始坼。假山西畔藥闌東,滿枝紅。
旋開旋落旋成空,白發(fā)多情人更惜。黃昏把酒祝東風,且從容。
譯文
買來的杏花,離家十年歸來剛剛看到她開放。假山的西面,藥圃的東頭,滿枝開得正紅。
花兒開得快也落得快,一忽兒全都成空。白發(fā)年老卻多情,人就是這樣憐惜感傷。黃昏時舉酒祈禱東風,愿你對她稍加寬厚,吹拂從容。
注釋
酒泉子:詞牌名,以酒泉郡地名作曲名,原為唐教坊曲。雙片四十一字,全闋以四平韻為主,四仄韻兩部錯葉。
坼(chè):綻開,詞中指花蕾綻放。
藥闌(lán):籬笆、花欄。唐李匡乂《資暇集》:“今園廷中藥欄.欄即藥,藥即欄,猶言同援,非花藥之欄也?!币徽f指芍藥圍成的花欄。
旋:急忙、匆匆。
把酒:執(zhí)酒。
祝:祝禱、祈愿。
從容:悠閑舒緩的樣子。
9.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九
臘前月季
楊萬里〔宋代〕
只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
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
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斗雪霜中。
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譯文
只以為花開后紅艷不了幾天,但是月季花每天都是春風滿面,嬌艷欲滴。
初綻的蓓蕾就像一枝胭脂色的毛筆,翡翠般的細茸包裹著綻放的花朵。
月季之芳香非但桃李所能媲美,更是同臘梅一起,抖擻精神,傲霜斗雪。
欣喜地折下它來,作春花觀賞,忘卻了今晨還是隆冬臘月。
注釋
臘:指臘月,古代在農(nóng)歷十二月里合祭眾神叫做臘,因此農(nóng)歷十二月叫臘月。
“此花”句:月季花月月開放,花期長達二百余天,故云。春風,喻和悅的神采,也表示朝氣蓬勃,奮發(fā)有為。
尖:月季花蓓蕾的頂端,此指月季花苞。剝:猶言綻開。胭脂筆:形容胭脂色的毛筆,是詩人為形容月季花蓓蕾初綻而作的比喻。
四破:形容月季花完全展開時的形態(tài)。翡翠茸:翡翠般的細茸。翡翠,一種綠色、蘭綠色或白色中帶綠色斑紋的玉石,這里是取其顏色形容花蕊。
新年:指早春。
季冬:冬季的第三個月,猶言深冬、隆冬。
10.以花為主題的古詩 篇十
荷花
李商隱〔唐代〕
都無色可并,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shè),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yù)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譯文
夏日荷花綻放,搖曳多姿沒有什么花能與之匹敵,它的花香也是別具一格。
李將軍家為乘涼而設(shè)席,我乘馬伴著那夕陽而來游曲江。
游江歸來,看到燭光下的錦被,想起伊人,想到你我曲江相遇之景,你渡水而來打濕了羅襪。
想到秋天來臨之前你我將要分別心中苦悶,天各一方唯能于夢中見其倩影了。
注釋
并:比,匹敵。
金羈:飾以黃金的馬籠頭。傅玄《良馬賦》:“飾以金羈,申以玉纓。”
落晚:向晚。
前秋:秋前。
棹歌:一邊搖槳,一邊唱歌。《南史·羊侃傳》:“善音律,自造采蓮棹(聲曜)歌兩曲,甚有新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