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阿房宮賦課文及翻譯

字號:

高一阿房宮賦課文及翻譯是為大家整理的,上學(xué)期間,大家都沒少背知識點吧?知識點是傳遞信息的基本單位,知識點對提高學(xué)習(xí)導(dǎo)航具有重要的作用。
    1.原文 篇一
    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Lí)山北構(gòu)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qūn)焉,蜂房水渦,矗(chù)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jì)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fēng)雨凄凄。一日之內(nèi),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王子皇孫,辭樓下殿,輦(niǎn)來于秦。朝歌夜弦(xián),為秦宮人。明星熒(yíng)熒(yíng),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huán)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轆轆(lù)遠聽,杳(yǎo)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縵立遠視,而望幸焉。有不見者三十六年。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幾世幾年,剽(piāo)掠其人,倚疊如山。一旦不能有,輸來其間。鼎鐺(chēng)玉石,金塊珠礫,棄擲邐(lǐ)迤(yǐ),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奈何取之盡錙(zī)銖(zhū),用之如泥沙?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架梁之椽(chuán),多于機上之工女;釘頭磷磷,多于在庾(yǔ)之粟(sù)粒;瓦縫參差(cēncī),多于周身之帛縷;直欄橫檻(jiàn),多于九土之城郭;管弦嘔啞(ōuy?。?,多于市人之言語。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XX之心,日益驕固。戍(shù)卒叫,函谷舉,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嗟乎!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則遞三世可至萬世而為君,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
    2.翻譯 篇二
    六國滅亡,秦始皇統(tǒng)一了天下。蜀山的樹木被伐光了,阿房宮才蓋起來。阿房宮占地三百多里,樓閣高聳,遮天蔽日。從驪山之北構(gòu)筑宮殿,曲折地向西延伸,一直修到秦京咸陽。渭水和樊川兩條河,水波蕩漾地流入宮墻。五步一棟樓,十步一座閣。走廊寬而曲折,(突起的)屋檐(像鳥嘴)向上撅起。樓閣各依地勢的高下而建,像是互相環(huán)抱,各種建筑物都向中心區(qū)攢集,屋角互相對峙。盤旋地、曲折地,像蜂房,像水渦,矗立著不知有幾千萬座。長橋橫臥在渭水上,(人們看了要驚訝:)天上沒有云,怎么出現(xiàn)了龍?在樓閣之間架木筑成的通道橫空而過,彩色斑斕,(人們看了要詫異:)不是雨過天晴,哪里來的彩虹?樓閣隨著地勢高高低低,使人迷糊,辨不清東西方向。人們在臺上唱歌,歌樂聲響起來,好像充滿著暖意,如同春光那樣融和。人們在殿中舞蹈,舞袖飄拂,好像帶來寒氣,如同風(fēng)雨交加那樣凄冷。就在同一天,同一座宮里,氣候竟會如此不同。
    那些亡了國的妃嬪和公主們,辭別了自己國家的樓閣、宮殿,乘輦車來到秦國,日夜獻歌奏樂,成了秦宮里的宮女。(光如)明星閃亮,是(宮女們)打開梳妝的鏡子;綠云繚繞,原來是她們正在早晨梳理發(fā)髻;渭水河面上浮起一層垢膩,原來是她們潑掉的脂粉水;空中煙霧彌漫,是她們在焚燒椒蘭香料。如雷霆般的聲音響起使人驟然吃驚,是皇上的宮車馳過;聽那車聲漸遠,也不知駛到哪兒去了。任何一部分肌膚,任何一種姿容,都嬌媚極了,耐心地久立遠視,盼望皇帝能親自駕臨??墒怯性S多宮女整整等了三十六年,還未見到皇帝。燕、趙、韓、魏、齊、楚收藏的財寶,聚斂的金玉,搜求的珍奇,這都是多少世代、多少年月以來,從人民那里掠奪來的,堆積得像山一樣。旦夕之間國家滅亡,珠寶都被運進阿房宮。把寶鼎當(dāng)作鐵鍋,把美玉當(dāng)作石頭,把黃金當(dāng)作土塊,把珍珠當(dāng)作沙石,隨意丟棄,秦人看見了也不覺得可惜。
    唉!一個人的想法和千萬人的想法是一樣的(都想過好日子)。秦始皇喜愛奢侈,老百姓也顧念自己的家業(yè)。為什么搜刮老百姓的財物一分一厘都不放過,揮霍時卻像泥沙一樣毫不珍惜呢?讓那(阿房宮中)負(fù)載大梁的柱子,比田里的農(nóng)夫還多;架起側(cè)梁的椽子,比織布機上的女工還多;顯眼的釘子,比谷倉里的稻米還多;橫直密布的屋瓦,比(老百姓)身上的衣服上的線還要多;欄桿縱橫,比天下的'城郭還多;嘈雜的器樂聲,比鬧市的人說話聲還多。秦統(tǒng)治者窮奢極侈,使天下的老百姓敢怒但是不敢言。秦始皇卻越來越驕橫頑固。陳勝、吳廣揭竿而起,四方響應(yīng),函谷關(guān)被攻破,項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宮變成了一片焦土。
    唉!使六國滅亡的是六國自己,而不是秦國;使秦國滅亡的是秦國自己,而不是天下百姓。唉!如果六國統(tǒng)治者都能愛護本國老百姓,那么就有足夠的力量抗拒秦國。如果秦國統(tǒng)治者同樣能愛護六國的人民,那么秦就能從三世傳下去,甚至可以傳到萬世都為君王,誰能夠滅掉秦國呢?秦統(tǒng)治者來不及為自己的滅亡哀嘆,只好讓后世的人為他們哀嘆;后世的人如果只是哀嘆而不引以為鑒,那么又要再讓后世的人為后世哀嘆了。
    3.注釋 篇三
    (1)六王:指戰(zhàn)國時齊、楚、燕、韓、趙、魏六國之君。
    (2)畢:完結(jié),指被秦國所滅。
    (3)一:統(tǒng)一。
    (4)兀:山頂光禿。
    (5)出:出現(xiàn),意思是建成。
    (6)覆壓:覆蓋,此句形容宮殿樓閣接連不斷,占地極廣。
    (7)隔離:同義連用,遮蔽。隔,離開。
    (8)驪山:在今陜西臨潼東南。
    (9)構(gòu):建筑,修建。
    (10)折:轉(zhuǎn)折,這里指掉頭。
    (11)走:趨向。
    (12)咸陽:秦國都城,今咸陽東。
    (13)二川:指渭水和樊川。
    (14)溶溶:河水緩流的樣子。
    (15)廊腰:連接高大建筑物的走廊,好像人的腰部。
    (16)縵回:縈繞曲折。
    (17)檐牙:屋檐突起,猶如牙齒。
    (18)高啄:(像鳥嘴)向上撅起。
    (19)各抱地勢:各隨地形。這是寫樓閣各隨地勢的高下向背而建筑的狀態(tài)。
    (20)鉤心斗角:指宮室結(jié)構(gòu)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鉤心,指各種建筑物都向中心區(qū)攢聚。斗角,指屋角互相對峙。
    (21)盤盤焉:盤旋的樣子。焉,相當(dāng)于“然”,……的樣子。
    (22)囷(qūn)囷焉:曲折回旋的樣子。
    (23)蜂房水渦:像蜂房,像水渦。
    (24)矗:形容建筑物高高聳立的樣子。
    (25)落:相當(dāng)于“座”或者“所”。
    (26)未云何龍:沒有云怎么出現(xiàn)了龍?《易經(jīng)》有“云從龍”的話,所以人們認(rèn)為有龍就應(yīng)該有云。這是用故作疑問的話,形容長橋似龍。
    (27)復(fù)道:在樓閣之間架木筑成的通道。因上下都有通道,所以叫復(fù)道。
    (28)行:行走,這里是跨越、橫跨。
    (29)霽:雨后天晴,這里指下過雨。
    (30)云、龍、霽、虹:名詞,在句中都活用作動詞。
    (31)冥迷:分辨不清。
    (32)融融:和樂、溫暖的樣子。
    (33)妃嬪(pín)媵(yìng)嬙(qiáng):統(tǒng)指六國王侯的宮妃。她們各有等級,妃比嬪、嬙高,媵是陪嫁的人。
    (34)王子皇孫:指六國王侯的女兒、孫女。
    (35)樓、殿:指六國的樓閣宮殿。
    (36)輦來:乘輦車來。輦,貴族乘坐的車子。
    (37)朝歌夜弦:這里是互文,應(yīng)理解為“朝夜歌弦”。歌、弦,都作動詞用,分別指唱歌、彈琴。
    (38)為:作為,這里指成為、淪為。
    (39)明星熒熒:名詞短語,其中的“熒熒”是后置定語。明星,明亮的星星。熒熒,明亮的樣子。
    (40)綠云:濃墨而有光彩的云。
    (41)擾擾:紛亂蓬松的樣子。
    (42)曉:天亮,這里指早晨。
    (43)鬟:古代婦女梳的環(huán)形發(fā)髻。
    (44)膩:油脂,油膏,油膩。
    (45)脂水:含有油脂的水,這里指含有胭脂、香粉的洗臉?biāo)?BR>    (46)煙斜霧橫:互文見義,指煙霧升騰繚繞。斜、橫,繚繞飄散的樣子。
    (47)焚:點燃。
    (48)椒蘭:兩種香料植物,焚燃以熏衣物,這里泛指香料。
    (49)乍:突然,驟然。
    (50)驚:震動,這里指響起。
    (51)轆轆:擬聲詞,車行的聲音。
    (52)杳(yǎo):深遠,這里用到時間上,指終。
    (53)之:動詞,到。
    (54)一:全部、所有。
    (55)?。褐钙つw。
    (56)盡態(tài)極妍:同義短語連用,這里指漂亮極了。態(tài),體態(tài)、情態(tài),引申為風(fēng)致,這里指標(biāo)致。妍,美麗。
    (57)縵:通“慢”,長,這里指長久。
    (58)望幸:盼望皇帝到來。幸,封建皇帝到某處或?qū)檺勰橙恕?BR>    (59)三十六年:秦始皇在位共三十六年,這里用來指時間很長,以突出宮女之多及不幸。
    (60)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齊楚之精英:互文見義。其中“燕趙”與“韓魏”、“齊楚”互文,理解時應(yīng)并在一起;“收藏”與“經(jīng)營”、“精英”理解時應(yīng)并在一處。收藏、經(jīng)營,都是名詞,與“精英”所指相同,即金玉珠寶古玩等。
    (61)剽(piāo):搶劫。
    (62)掠:掠奪。
    (63)其人:即“其民”(為避唐太宗李世民諱,改“民”為“人”)。
    (64)倚疊:積累。
    (65)有:擁有,保有。
    (66)輸:輸送,運輸。
    (67)其間:它的內(nèi)部,這里指秦國國內(nèi)。
    (68)鼎:古代一種三足兩耳的貴重器物。
    (69)鐺(chēng):平底的淺鍋,三足。
    (70)塊:土塊。
    (71)礫:石子。
    (72)邐迤(lǐyǐ):連續(xù)不斷,這里有“到處都是”的意思。
    (73)視:對待。
    (74)紛奢:奢侈。紛,多和盛。
    (75)念:顧念。
    (76)奈何:為什么,怎么。
    (77)錙銖(zīzhū):古代重量單位,一錙等于六銖,一銖約等于后來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板O”、“銖”連用,極言其細(xì)微。
    (78)負(fù):支撐。
    (79)南畝:泛指農(nóng)田。
    (80)磷磷:水中石頭突出的樣子。這里形容突出的釘頭。
    (81)庾:露天的谷倉。
    (82)周身:全身上下。
    (83)帛縷:絲綢衣服上的紗線。
    (84)九土:九州。這里泛指全國。
    (85)郭:外城。
    (86)管弦:指簫笙、琴瑟等樂器。
    (87)嘔啞:形容管弦演奏的聲音。
    (88)XX夫:失去人心而極端孤立的統(tǒng)治者。這里指秦始皇。
    (89)日: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
    (90)戍卒叫:指陳勝、吳廣在謫戍漁陽途中,于大澤鄉(xiāng)振臂一呼,率眾起義。
    (91)函谷舉:劉邦于公元前206年率軍先入咸陽,*秦朝,并派兵把守函谷關(guān)。舉,拔,攻占。
    (92)楚人一炬:指項羽在進入咸陽后,放火燒了阿房宮,大火三個月都沒有熄滅。楚人,楚地的人,這里代稱西楚霸王項羽。一炬,一個火把,這里活用作動詞短語,即放了一把火。
    (93)可憐:可惜。
    (94)焦土:名詞作動詞,變成焦土。
    (95)族:作動詞用,滅族。
    (96)使:連詞,假如。
    (97)復(fù):還,也。
    (98)遞:傳遞,依次往下傳。
    (99)暇:空暇,閑暇。
    (100)自哀:哀傷自己。
    (101)哀之:為之哀,后面的用法相同。
    (102)鑒:以……為借鑒。
    4.詞類活用 篇四
    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北、西,名詞作狀語,向北、向西驪山,從驪山,名作狀)
    長橋臥波,未云何龍?(云,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了云;龍,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了龍)
    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虹,名詞作動詞,出現(xiàn)了彩虹)
    辭樓下殿(下,名作動,走下)
    輦來于秦(輦,名詞作狀語,坐輦車)
    朝歌夜弦(歌、弦,名詞作動詞,吟唱、彈奏。朝、夜,名詞作狀語,在早上、在晚上)
    誰得而族滅(族,使...滅族,名作動,使動)
    鼎鐺玉石,金塊珠礫(鼎、玉、金、珠,把鼎,把玉,把金子,把珍珠當(dāng)作。名詞作狀語。)
    后人哀之而不鑒之(鑒,意動用法,以……為鑒)
    廊腰縵回(腰名詞作狀語,像腰帶一樣)
    蜂房水渦(蜂房、水渦,名詞作狀語,像蜂房,像水渦)
    族秦者秦也(族,名詞作動詞,滅族)
    蜀山兀(兀,形容詞作動詞,山高而禿,指山上的樹木被砍伐光了)
    日益驕固(日,名詞作狀語,天天地)
    秦人不暇自哀(哀,為動用法,為……哀嘆)
    奈何取之盡錙銖(盡,使動用法,使……盡)
    楚人一炬,可憐焦土(炬。放火焦土,名詞作動詞,變成焦土)
    一肌一容,盡態(tài)極妍(極,副詞作動詞,極盡)
    燕趙之收藏(收藏,動詞作名詞,指收藏的金玉珍寶等物)
    5.判斷句 篇五
    1)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4)朝歌夜弦,為秦宮人
    5)明星熒熒,開妝鏡也;綠云擾擾,梳曉鬟也;渭流漲膩,棄脂水也;煙斜霧橫,焚椒蘭也。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6.被動句 篇六
    1)輸來其間
    2)函谷舉
    7.倒裝句 篇七
    1)賓語前置
    秦人不暇自哀
    2)定語后置
    (1)有不見者,三十六年
    (2)釘頭磷磷
    (3)瓦縫參差
    (4)管弦嘔啞
    3)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狀語后置)
    (1)使負(fù)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2)架梁之椽,多于機上之工女
    (3)釘頭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4)瓦縫參差,多于周身之帛縷
    (5)直欄橫檻,多于九土之城郭
    (6)管弦嘔啞,多于市人之言語
    8.省略句 篇八
    1)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fù)道行空,不霽何虹?
    2)剽掠其人
    3)可憐焦土
    4)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9.古今異義 篇九
    1、鉤心斗角 古:指宮室結(jié)構(gòu)的參差錯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盡心機,明爭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業(yè)中做出成績,出了名的人。
    3、經(jīng)營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籌劃管理或組織(企業(yè)、活動)。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寶等物;今:指優(yōu)秀人才。
    5、可憐 古:可惜;今:憐憫,同情。
    6、隔離 古義:遮斷,遮蔽今義:不讓聚在一起,避免接觸。
    7、直走 古義:趨向今義:行走。
    8、氣候 古義:文中是指情緒氣氛之意今義:是指一個地區(qū)的氣象概況。
    10.一詞多義 篇十
    一:
    1、六王畢,四海一(統(tǒng)一。)
    2、楚人一炬,可憐焦土(數(shù)詞。)
    3、黃鶴一去不復(fù)返(一旦。)
    4、而或長煙一空(全都。)
    5、用心一也(專一。)
    6、合從締交,相與為一(一體。)
    7、五步一樓,十步一閣。(一座)
    8、一肌一容(每一)
    9、所以興懷,其致一也?!短m亭集序》(一樣)
    愛:
    1、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喜愛。)
    2、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愛惜。)
    3、不愛珍器重寶肥饒之地(吝惜。)
    4、晉陶淵明獨愛菊(喜歡。)
    ?。?BR>    1、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奪取。)
    2、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提取。)
    3、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取(拿。)
    4、留取丹心照汗青(著,助詞。)
    族:
    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滅族。)
    2、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類。)
    3、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家族。)
    焉:
    1、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盤旋著,屈曲著,像蜂房水渦。用于形容詞后,相當(dāng)于然:……的樣子。)
    2、或師焉,或不焉(有的句讀向老師學(xué)習(xí),有的疑惑,卻不向老師學(xué)習(xí)。助詞。)
    3、且焉置土石(何況往哪里放置土石?哪里。疑問代詞。)
    4、焉用亡鄭以陪鄰(怎么用滅亡鄭國來增強鄰國的力量呢?怎么。疑問副詞。)
    5、積土成山,風(fēng)雨興焉(堆積土成為山,風(fēng)雨在那里興起了。于之。兼詞。)
    6、于是余有嘆焉。(《游褒禪山記》)(語氣助詞。常用在句末,一般可不譯出。)
    而:
    1、驪山北構(gòu)而西折(表順承)
    2、不敢言而敢怒(表轉(zhuǎn)折,卻)..
    3、后人哀之而不鑒之(表轉(zhuǎn)折,卻)..
    4、授之書而習(xí)其句讀者(教他們讀書,幫助他們學(xué)習(xí)句讀的。)
    5、學(xué)而時習(xí)之,不亦說乎(學(xué)習(xí)并且經(jīng)常復(fù)習(xí)它,不也是很高興的事嗎?)
    夫:
    1、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唉,假使六國各自愛護他們的百姓,就有足夠的力量來抗拒秦國。)
    2、夫大國,難測也,懼有伏焉(夫,語氣助詞。大國,難以測量啊,害怕有埋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