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努力一份成功,十份努力十份成功,一分辛苦一分才,要想學習成績好,多記多看多,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為各位同學整理了《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希望對你的學習有所幫助!
1.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一
1、其實:
①古義:他實際上。
②今義:副詞,表示所說的是實際情況。
2、祖父:
①古義:祖輩父輩。
②今義:爺爺。
3、至于:
①古義:以致,以至于。
②今義:表示另提一事。
4、智力:
①古義:智謀,力量。
②今義:指人理解并解決問題的能力。
5、可以:
①古義:可以憑借。
②今義:表示可能、能夠或許可。
6、故事:
①古義:舊事,前例。
②今義:用來講述的真實或虛構的事。
2.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二
以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在)
余始循以入(表順承,相當于‘‘而”)
回視日觀以西峰(和“上“‘下”等連用,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線)
自唐顯慶以來(表示時間、方位、數(shù)量的界線)
夫夷以近,則游者眾(并列關系)
余與四人擁火以人(順承關系,前者是后者的方式或手段)
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因為,連詞)
則思無以怒而濫刑(因為,介詞)
蓋在殷憂,必竭誠以待下將有作,則思知止以安人(來)
雖董之以嚴刑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組(用)
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把)
與其所以失之者(介詞、與“所”組成“……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介詞,“憑借”)
于
其皆出于此乎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在)
室西連于中閨(和)
師不必賢于弟子其制稍異于前(比)
而恥學于師(向)不拘于時(被)
或
或曰:六國互喪,率路秦耶或曰:此東海也(有人,代詞)
或以為死,或以為亡(有的……有的)
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當與秦相較,或末易量(也許)
或得日,或否(有的,代詞)
殘賊公行,莫之或止(常用在否定句中加強否定語氣)
然
而半山居霧若帶然(名詞詞尾……的樣子”)
有穴密然即今之像然在墓者也(形容詞詞尾,“……的樣子”)
然五人之當刑者,意氣揚揚(不過,但是)
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腮之下(這樣,那樣)
沛公然其計,從之(認為……是對的)
然視其左右然余居于此(然而連詞)
之
佯狂不知所之者(到、往、去,動詞)
頃之(湊足音節(jié))
吾妻死之年(那)
撫之甚厚(她)
師道之不傳也久矣(用在主謂之間、取消獨立性)
3.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三
特殊句式
(1)狀語后置(介詞結構后置)
A.以其無禮于晉
B.若亡鄭而有益于君
C.佚之狐言于鄭伯
(2)省略句
A.晉軍(于)函陵,秦軍(于)汜南(省略介詞“于”)
B.(燭之武)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省略主語)
C.敢以(之)煩執(zhí)事(省略介詞賓語,以之)
(3)賓語前置
夫晉,何厭之有(“之”作賓語前置的標志)
4.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四
詞類活用
予分當引決(名詞作狀語,按名分)
詭蹤跡(形容詞作動詞,詭秘,隱蔽)
草行露宿(名詞作狀語,在草叢里,在露天)
道海安、如皋(名詞作動詞,取道)
廬陵文天祥自序其詩(名詞作動詞,為……作序)
去今之墓而葬焉(名詞作動詞,修墓)
其疾病而死(名詞作動詞,患疾病)
緹騎按劍而前(名詞作動詞,走上前)
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名詞作動詞,撫慰)
眾不能堪,而仆之(動詞使動用法,使……倒地)
買五人之頭而函之(名詞作動詞,用盒子裝)
不敢復有株治(動詞作名詞,株連治罪的事情)
不能容于遠近(形容詞作名詞,遠近的百姓)
則盡其天年(形容詞作動詞,享盡)
人皆得以隸使之(名詞作狀語,像對待奴仆那樣)
安能屈豪杰之流(動詞使動用法,使……屈身)
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名詞作動詞,作記)
晉軍函陵(名詞作動詞,駐軍、駐扎在函陵)
鄰之厚,君之薄也(形容詞作動詞,變雄厚,變削弱)
若亡鄭而有益于君(動詞使動用法,使……亡)
越國以鄙遠(名詞意動用法,以……為鄙,形容詞用作名詞,遠地)
闕秦以利晉(動詞使動用法,使……損害;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受益)
5.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五
虛詞
1.乎
(1)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介詞,相當于"于",前一個是"在"的意思;后一個是"比",表比較)
(2)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語氣助詞,表反問,譯為"嗎")
(3)其皆出于此乎(語氣助詞,表揣測,譯為"嗎"或"吧")
(4)嗟乎!師道之不傳也久矣(語氣助詞,表感嘆,與"嗟"連用,譯為"唉")
2.而
(1)人非生而知之者(連詞,表承接)
(2)惑而不從師(連詞,表轉(zhuǎn)折)
(3)吾從而師之(連詞,表承接)
(4)擇師而教之(連詞,表承接)
(5)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連詞,表并列)
(6)小學而大遺(連詞,表轉(zhuǎn)折)
(7)則群聚而笑之(連詞,表修飾)
3.之
(1)古之學者必有師(助詞,的)
(2)人非生而知之者(代詞,指代知識、道理等)
(3)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4)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5)師道之不傳也久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6)欲人之無惑也難矣(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7)圣人之所以為圣(代詞,指代這件事)
(8)彼童子之師,授之書而習其句讀者(助詞,的;代詞,指代童子)
(9)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10)巫醫(yī)樂師百工之人(代詞,這,這一類)
(11)郯子之徒(代詞,這,這一類)
(12)六藝經(jīng)傳皆通習之(代詞,這,這一類)
(13)作師說以貽之(代詞,他,指代李蟠)
4.其
(1)其為惑也終不解矣(代詞,那些,指代疑難問題)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代詞,他,指代"生乎吾前"者)
(3)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代詞,他的)
(4)其皆出于此乎(副詞,表揣測語氣,大概)
(5)其可怪也歟(副詞,與"也歟"配合表反問語氣,相當于"這不是……嗎?")
5.于
(1)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介詞,比)
(2)而恥學于師(介詞,向)
(3)于其身也(介詞,對于)
(4)皆出于此乎(介詞,從)
(5)不拘于時(介詞,表被動,被)
6.也
(1)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句末語氣助詞,與"者"連用,表判斷)
(2)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3)其為惑也終不解矣(句中語氣助詞,表停頓)
(4)其可怪也歟(句末語氣助詞,與"歟"連用,加強語氣)
6.高一語文必修一復習知識點梳理 篇六
一詞多義
(一)臨
1、未嘗不臨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懷:面對,引申為“閱讀”。
2、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面對,引申為“迎”。
3、臨不測之淵,以為固:面對。
4、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將要。
(二)一
(1)一起。例:若合一契
(2)一樣。例:其致一也
(3)看作一樣。例:固知一死生為虛誕。
(4)一邊……一邊……。例:一觴一詠
(三)次
1、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2、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3、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4、余船以次俱進次序
5、太上不辱先,其次不辱身:下一等。
6、陳勝、吳廣次當行:次序、按次序引申為“輪到”。
(四)致
1、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到
3、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4、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五)修
1、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2、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3、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習進步
4、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5、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修建
6、修守戰(zhàn)之具整治
(六)期
1、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注定
2、不期修古,不法??善谕?、要求
3、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4、期(jī)年之后周、滿
5、君與家君期日中約定